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11:0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第一篇: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说 课 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能参加这次说课评比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3.2节第1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教材在第一课时结合一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

(2)如何解方程?(这节重点讨论用“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

本节教材安排上,首先提及在数学史上对解方程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即生活在约公元825年间的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所著的《对消与还原》一书,提问“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作为后面要讨论的内容的引子,在本节内容展开中引出问题1以及“合并同类项”,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新解法,然后再安排例1教学,予以巩固提高、拓展。

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列代数式、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合并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整式加减运算等以前所学知识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 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会应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2、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3.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5.美育目标

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一种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

会用“数学建模思想”、“化归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方法、手段

(一)、教学设想

突出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设计思路:、1.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讲解——巩固练习”的模式展开教学。这样设计,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推理、论证、交流与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手段

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因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乐意并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所以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四、教学程序

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1、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探索规律,总结方法:出示引例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学会应用,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能够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通过过对问题1解方程中“ '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探究,让学生加深认识,掌握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的实质,感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必要性。

3、例题讲解:对于例1,首先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鼓励。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错误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组织交流。最后规范书写格式。

教师指导与板书,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进一步理解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能,在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分层次练习,及时反馈、巩固提高、拓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男好生分组竞争,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五、反思

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交流、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

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每个问题的设计都以问题串的形式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再通过探索交流、反思、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样的安排符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分析与设计。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的地位:本课是在上章《整式的加减》和《从算式到方程》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合并同类项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本节课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背景资料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本节课教学的 教学重点确定为: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确定为: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学生在第二章《整式》中“整式的加减”的第一课时已经接触并掌握了合并同类项,故本节课只是把合并同类项运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针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掌握并不难。本节课由简单入手,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数学是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的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培养“知所以然”的方法。

结合本课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探究式教学,师生互动等手段。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说学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但要学好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整式的加减运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实现对知识的迁移。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首先复习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同学们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以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还原》引入,侧重于感受数学文化,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探索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引例根据“总量=各部分分量之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且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我采取了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体验探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得出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即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三)深入探究,练习巩固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练习题:

第一组基础练习。出示四组计算题,巩固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组创新应用。通过生产洗衣机的问题,加强一元一次方程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概括总结,提炼升华

首先,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步骤。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书写规范化。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既是一节课学生学习内容的精华,也是整个内容各部分内在结构的直观反映。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我力求用简洁的文字表述本节课的要点: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本课内容。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第三篇: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2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说学情说教材说教法和手段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学情

学生在第二章《整式》中“整式的加减”的第一课时已经接触并掌握了合并同类项,因此本节课只是把合并同类项运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掌握并不难。但七年级新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采用由简单入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一堂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讨论,是建立在方程模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本节课重点讨论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的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基础课。

基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

a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b 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

a 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

b 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的方法解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背景资料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会用“数学建模思想” 解决实际问题,用“化归思想”解方程。

三、说教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教学手段

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说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活动1:(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自主学习:

活动2:出示教科书76页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出示自学提纲

(一):

1.此题中涉及哪些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2.可设哪个未知量为未知数?其余的未知量又如何表示?

3.题中哪个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4.如何列方程?

学生分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①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②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③列方程:x+2x+4x=140

出示自学提纲

(二):

5.观察方程结构特征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这个方程?方程最终转化为怎样的形式?

学生观察、思考后一生板演: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 x的项合并,即

7x=140

X=20

出示自学提纲

(三):

6.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这类方程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

教材在编排问题1时,使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本节课内容,所以我选择了问题1作为引例,本题可以发现根据“总量=各部分分量的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出示引例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我采取了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体验探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自主完成例题:

教材在编写例1时,用了两道方程。方程(1)未知项的系数是分数,而且经合并同类项后,未知项的系数是负分数,我觉得非常值得去剖析。所以对于(1),首先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鼓励。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错误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组织交流。最后规范书写格式。

再出示课件板书过程,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进一步理解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在系数化为1时学生出现了错误,从而强调了系数化为1时注意哪些问题。

(1)求解过程完后,再提出来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使学生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让他

们感觉到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然后鼓励学生上黑板上讲解第二道方程。自主反馈:

书上P88练习1习题的配备上,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能。

在做了几道练习题后,提出(1)解这种形式的方程解题步骤有哪些?通过习题的练习以及归纳、总结,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提出(2)合并同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和系数化为1的总结,更深入的挖掘出方程都转化成哪些形式,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化归思想。

5.提升能力

再现问题1,提出思考:1.回顾此题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你还有其它列方程的方法吗?

3.观察、比较这几个方程,你有什么体会?

再次强化本节两个重点,并再破难点。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书写规范化。

7.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P911,7选做作业P918,9

六. 板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

例1 解方程

(1)2x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大家!练习(1)(2)(3)(4)5x68.(2)7x-2.5x+3x=-15×4-6×32

第四篇: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同类项解法. 2.内容解析

方程的解法是“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解方程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之一,是一种恒等变形.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依据是分配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之一,而列出正确的方程却是基础,因此,列方程在本章非常重要,它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描述出来,这种建模思想贯穿于全章的始终.

在这里学生初次接触解方程的化归思想,也就是把多个同类项转化为一项,从而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运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给定一个方程,能够准确地通过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知道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简化方程.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问题探究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依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通过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用《花拉子米及〈对消与还原〉》视频介绍数学史,创设情境

公元约825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师生活动:视频展示数学史,了解数学史记载的内容,从而引出新课题. 此环节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为引出课题以及后面合并同类项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师生活动:学生读题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探究:(1)寻找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这个问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已知量:①三年购买计算机的总量为140台;②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③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未知量:选合适的未知量设未知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用未知数分别表示出: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 请根据以上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方法1: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根据题意,得x2x4x140.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解法,学生讨论解法,找学生口述: 方法2: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根据题意,得方法3: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根据题意,得

xx2x140. 2x4x2x140.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1)学生能否正确地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学生能否多角度地分析问题;(3)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

设计意图:实际问题的引出,让学生感受方程解法的讨论源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学生经历寻找已知量、未知量、设未知数、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对前面学习的列方程的方法起到巩固的作用.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设未知数,让学生体验数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3.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问题2 通过问题1列出了三个一元一次方程,如何求上述的第一个方程旳解?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解方程的思路.

找学生回述,教师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具体过程如下:

x2x4x140

思考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什么?(生答师强调)板书解方程步骤: 解:x+2x+4x=140,合并同类项,得7x=140,系数化为1,得x=20.

问题3 解方程时“合并同类项”起到什么作用?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合并同类项的目的就是化简方程,它是一种恒等变形,可以使方程变得简单,并利于求出方程的解.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1)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时复习回顾合并同类项的相关知识和内容;(2)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思考出方法,理解合并同类项的作用;(3)学生能否明确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将方程化归为xa的形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为后面学习其他方法提供思考的方向性.用框图表示解方程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解方程的步骤.对合并同类项作用的思考,有助于加深对解方程实质的理解.

4.例题示范,巩固新知 例1 解下列方程:(1)2x5x68; 2(2)7x2.5x3x1.5x15463.

师生活动:学生口述解题,教师板书规范思路、格式. 解:

(1)合并同类项,得

1x2.2系数化为1,得

x4.

(2)合并同类项,得

6x78.系数化为1,得

x13.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1)学生是否掌握解方程的方法;(2)表达步骤是否清晰准确. 设计意图:加深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理解和掌握,规范解方程的步骤.

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 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问题探究:

1.观察数列存在什么规律? 2.如何设未知数表示这三个数?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知道三个数中的一个就能知道另外两个,根据学生回答设未知数解方程.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解:方法一:设所求的三个数分别是x,-3x,9x. 由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方程x3x9x1701. 合并同类项,得7x1701. 系数化为1,得x =-243. 所以-3x =729,9x2187.

方法二:设所求三个数中的第二个数是x,则第一个数和第三个数分别是由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方程合并同类项,得x3 和-3x.

xx(3x)1701. 373x1701.

系数化为1,得x = 729. 所以x243,3x2187. 3x9 和方法三:设所求三个数中的第三个数是x,则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是

x. 3由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方程

xxx1701. 93合并同类项,得79x1701.

系数化为1,得x2187.

所以xx243,729. 93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作用,并巩固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方法. 5.课堂练习

练习1:解下列方程:

(1)5x2x9;(2)

x3x7; 22(3)3x0.5x10;(4)7x4.5x2.535.

师生活动:找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查,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纠错.对黑板上的错误,找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答案:

(1)5x2x9

3x9,x3.

(2)x3x7 222x7,x7. 2(3)3x0.5x10

2.5x10,x4.

(4)7x4.5x2.535

2.5x2.5,x1.

练习2:某所中学现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在校生将增加10%.问: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设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人数为x人,则现在的高中在校生为(4200-x)人,由题意可得8%·x+(4200-x)×11%=4200×10%,解得x=1400.

当x=1400时,4200-x=2800.

答: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人数为1400人,现在的高中在校生人数为2800人.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纠错.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1)学生是否比较顺利地完成解方程;(2)学生书写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步骤. 6.归纳小结 学生回顾本课收获:

(1)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能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并进行求解.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1)学生是否能顺利做出归纳总结;(2)表达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步骤.

第五篇: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_教案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

执教人 汪雄兵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根据实际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同类项解决“ax+bx=c”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教学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探究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各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本节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讨论:

(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2)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时消与还原》。思考:“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三、探索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依题意,可得方程: x+2x+4x=140 这个方程怎么解呢?我们知道,解方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化为x=a的形式,为此可以作怎样的变形?

合并同类项,得 7x=140 系数化为1,得

x=20 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注意:本题蕴含着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即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思考: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它把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向x=a的形式迈进了一步,起到了化简的作用。

四、例题

例1 解方程7x-2.5x+3x-1.5x=-15×4-6×3 解:合并同类项,得6x=-78 系数化1,得 x=-13 注意:如果方程中有同类项,一定要先合并同类项。

五、课堂练习

课本89页练习

六、课堂小结

1、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ax=b(a≠0,a、b是常数)的形式,从而简化方程。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1)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

(2)注意抓住基本等量关系: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七、布置作业:

第93页习题3.2第1、3题

下载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