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者维权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功能分析
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相继制定或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在此方面也起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成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舆论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利器。
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舆论监督,因为“新闻天生具有监督的功能”。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宽松,随着媒体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新闻媒体主要功能之一的舆论监督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日益凸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
所谓舆论监督?概括讲,新闻舆论就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抑恶扬善抨击时弊,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
舆论监督有何作用?“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具体说,舆论监督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1)震慑不法分子。因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造假售假,以劣充优等违法行为,大多具有隐蔽性、欺骗性,违法者最怕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千夫所指的丑闻。新闻媒体一旦曝光,很有可能使这些阴暗的行为者被绳之以法。
(2)促使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虽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没有强制力,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递,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等特性和优势,由此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能够迅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促使市场执法机关秉公办事,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或个人及时依法严惩。2004年3月份,新闻媒体集中曝光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关部门迅速介入,遏制了劣质奶粉在农村市场扩散势头,进一步净化了奶业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新闻监督成本较低,有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往往依靠以下几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到有关机构,如到消协投诉;二是依靠法律手段;三是依靠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而言,对消费者来说,舆论监督的成本比较低。如消费者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双劣质皮鞋,他到有关机构投诉,但可能面临“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也可能面临工作人员推诿的情况,维护自己的权益耗时耗力。如果他在有关机构能解决问题不力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依靠法律手段,但是从起诉立案到出庭。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需要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一双皮鞋的成本。相比之下,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提醒其它消费者,在该商场购物时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传播导向功能——引导、影响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知情权,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
新闻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导向强等特点,并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行为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有所了解并增强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新闻媒体可能通过消费者知识的宣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新闻媒体还可以发布商品信息,让消费者增加选择余地,如此等等。简言之,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对自己的知情权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尽量避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三、谨防新闻媒体功能的“异化”。
在这里,新闻媒体角色功能的“异化”,是指舆论监督被“乱用滥用”及导向不正确。
在我们国家,舆论监督真正发挥作用,时间较短。如果说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开播,标志着舆论监督的真正起步,算下来只有十年功夫。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舆论监督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环境的宽松及公民心理的逐渐成熟。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无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因而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界定、保护或制约尚处在初始阶段。
第二篇:消费者维权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功能分析
消费者维权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功能
分析
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相继制定或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在此方面也起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成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舆论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利器。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舆论监督,因为“新闻天生具有监督的功能”。马克思说“报刊
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宽松,随着媒体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新闻媒体主要功能之一的舆论监督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
日益凸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所谓舆论监督?概括讲,新闻舆论就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抑恶扬善抨击时弊,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有何作用?“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具体说,舆论监督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1)震慑不法分子。因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造假售假,以劣充优等违法行为,大多具有隐蔽性、欺骗性,违法者最怕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千夫所指的丑闻。新闻媒体一旦曝光,很有可能使这些阴暗的行为者被绳之以法。(2)促使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没有强制力,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递,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等特性和优势,由此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能够迅速地
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促使市场执法机关秉公办事,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或个人及时依法严惩。2004年3月份,新闻媒体集中曝光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关部门迅速介入,遏制了劣质奶粉在农村市场扩散势头,进一步净化了奶业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新闻监督成本较低,有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往往依靠以下几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到有关机构,如到消协投诉;二是依靠法律手段;三是依靠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而言,对消费者来说,舆论监督的成本比较低。如消费者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双劣质皮鞋,他到有关机构投诉,但可能面临“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也可能面临工作人员推诿的情况,维护自己的权益耗时耗力。如果他在有关机构能解决问题不力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依靠法律手段,但是从起诉立案到出庭。
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需要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一双皮鞋的成本。相比之下,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提醒其它消费者,在该商场购物时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传播导向功能——引导、影响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知情权,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新闻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导向强等特点,并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行为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有所了解并增强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新闻媒体可能通过消费者知识的宣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新闻媒体还可以发布商品信息,让消费者增加选择余地,如此等等。简言之,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对自己的知情权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尽量避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的事情发生。
三、谨防新闻媒体功能的“异化”。在这里,新闻媒体角色功能的“异化”,是指舆论监督被“乱用滥用”及导向不正确。在我们国家,舆论监督真正发挥作用,时间较短。如果说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开播,标志着舆论监督的真正起步,算下来只有十年功夫。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舆论监督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环境的宽松及公民心理的逐渐成熟。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无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因而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界定、保护或制约尚处在初始阶段。同时,媒体市场的不断成长,新闻媒体数量的增加,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一,使得新闻媒体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把握不准,甚至出现偏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新闻舆论监督成为一把“双刃剑”。离开法律的保护,舆论监督的功能就会受到制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最突出的
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干涉。在这种干涉下,维护的可能只是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损害的则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如有的地方之所以盛行假冒伪劣产品,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些部门或当权者干涉了新闻媒体正当的舆论监督。同样,没有法律的约束,舆论监督也会被“乱用滥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也会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少数媒体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为己谋利。最近几年,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增加广告收入,少数媒体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和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抓住企业产品或服务存在的12全文查看
第三篇:消费者维权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功能分析
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相继制定或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在此方面也起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成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利器。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监督,因为“新闻天生具有监督的功能”。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宽松,随着媒体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新闻媒体主要功能之一的~监督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日益凸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所谓~监督?概括讲,新闻~就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抑恶扬善抨击时弊,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监督有何作用?“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具体说,~监督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1)震慑不法分子。因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造假售假,以劣充优等违法行为,大多具有隐蔽性、欺骗性,违法者最怕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千夫所指的丑闻。新闻媒体一旦曝光,很有可能使这些阴暗的行为者被绳之以法。(2)促使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新闻媒体的~监督没有强制力,但新闻媒体的~监督却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递,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等特性和优势,由此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能够迅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促使市场执法机关秉公办事,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或个人及时依法严惩。2004年3月份,新闻媒体集中曝光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关部门迅速介入,遏制了劣质奶粉在农村市场扩散势头,进一步净化了奶业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3)新闻监督成本较低,有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往往依靠以下几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到有关机构,如到消协投诉;二是依靠法律手段;三是依靠新闻 媒体的~监督。相比而言,对消费者来说,~监督的成本比较低。如消费者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双劣质皮鞋,他到有关机构投诉,但可能面临“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也可能面临工作人员推诿的情况,维护自己的权益耗时耗力。如果他在有关机构能解决问题不力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依靠法律手段,但是从起诉立案到出庭。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需要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一双皮鞋的成本。相比之下,借助新闻媒体的~监督,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醒其它消费者,在该商场购物时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传播导向功能——引导、影响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知情权,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新闻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导向强等特点,并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行为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有所了解并增强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新闻媒体可能通过消费者知识的宣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新闻媒体还可以发布商品信息,让消费者增加选择余地,如此等等。简言之,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对自己的知情权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尽量避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三、谨防新闻媒体功能的“异化”。在这里,新闻媒体角色功能的“异化”,是指~监督被“乱用滥用”及导向不正确。在我们国家,~监督真正发挥作用,时间较短。如果说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开播,标志着~监督的真正起步,算下来只有十年功夫。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监督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监督环境的宽松及公民心理的逐渐成熟。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无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因而对新闻媒体~监督的界定、保护或制约尚处在初始阶 段。同时,媒体市场的不断成长,新闻媒体数量的增加,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一,使得新闻媒体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把握不准,甚至出现偏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新闻~监督成为一把“双刃剑”。离开法律的保护,~监督的功能就会受到制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对新闻~监督的干涉。在这种干涉下,维护的可能只是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损害的则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如有的地方之所以盛行假冒伪劣产品,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些部门或当权者干涉了新闻媒体正当的~监督。同样,没有法律的约束,~监督也会被“乱用滥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也会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少数媒体打着~监督的幌子,为己谋利。最近几年,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增加广告收入,少数媒体打着~监督的幌子和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抓住企业产品或服务存在的某一缺陷,对企业进行威逼利诱,投放广告,就不曝光;相反,则立即曝光,而且是连续曝光。许多企业对此行径深恶痛绝,但很少有办法。如今,哪家企业愿意得罪媒体呢?(2)部分新闻媒体角色定位“偏差”,不是依靠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而是自己做了“裁判员”。有此新闻媒体片追求新闻效果,采访工作不扎实,不全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其结论往往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如有的新闻媒体在接到消费者投诉质量问题时,明明质检部门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媒体就先说质量一定有问题。“运用一种强权语言,罗列为自己观点服务的片断事实,已成某些媒体的通病”。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有关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损害了其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3)导向“偏差”甚至存在严重错误。受利益驱使,有些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广告发布等方面放松了对其自身的严格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刊登有偿新闻报道。这类花钱买来的报道,一般有无限放大企业或产品优点,无限缩小企业或产品不
第四篇:消费者维权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功能分析
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相继制定或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在此方面也起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成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舆论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利器。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舆论监督,因为“新闻天生具有监督的功能”。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宽松,随着媒体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新闻媒体主要功能之一的舆论监督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日益凸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所谓舆论监督?概括讲,新闻舆论就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抑恶扬善抨击时弊,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有何作用?“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具体说,舆论监督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1)震慑不法分子。因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造假售假,以劣充优等违法行为,大多具有隐蔽性、欺骗性,违法者最怕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千夫所指的丑闻。新闻媒体一旦曝光,很有可能使这些阴暗的行为者被绳之以法。(2)促使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没有强制力,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递,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等特性和优势,由此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能够迅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促使市场执法机关秉公办事,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或个人及时依法严惩。2004年3月份,新闻媒体集中曝光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关部门迅速介入,遏制了劣质奶粉在农村市场扩散势头,进一步净化了奶业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3)新闻监督成本较低,有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往往依靠以下几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到有关机构,如到消协投诉;二是依靠法律手段;三是依靠新闻 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而言,对消费者来说,舆论监督的成本比较低。如消费者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双劣质皮鞋,他到有关机构投诉,但可能面临“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也可能面临工作人员推诿的情况,维护自己的权益耗时耗力。如果他在有关机构能解决问题不力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依靠法律手段,但是从起诉立案到出庭。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需要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一双皮鞋的成本。相比之下,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提醒其它消费者,在该商场购物时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传播导向功能——引导、影响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知情权,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新闻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导向强等特点,并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行为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有所了解并增强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新闻媒体可能通过消费者知识的宣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新闻媒体还可以发布商品信息,让消费者增加选择余地,如此等等。简言之,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对自己的知情权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尽量避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三、谨防新闻媒体功能的“异化”。在这里,新闻媒体角色功能的“异化”,是指舆论监督被“乱用滥用”及导向不正确。在我们国家,舆论监督真正发挥作用,时间较短。如果说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开播,标志着舆论监督的真正起步,算下来只有十年功夫。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舆论监督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环境的宽松及公民心理的逐渐成熟。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无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因而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界定、保护或制约尚处在初始阶 段。同时,媒体市场的不断成长,新闻媒体数量的增加,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一,使得新闻媒体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把握不准,甚至出现偏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新闻舆论监督成为一把“双刃剑”。离开法律的保护,舆论监督的功能就会受到制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干涉。在这种干涉下,维护的可能只是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损害的则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如有的地方之所以盛行假冒伪劣产品,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些部门或当权者干涉了新闻媒体正当的舆论监督。同样,没有法律的约束,舆论监督也会被“乱用滥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也会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少数媒体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为己谋利。最近几年,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增加广告收入,少数媒体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和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抓住企业产品或服务存在的某一缺陷,对企业进行威逼利诱,投放广告,就不曝光;相反,则立即曝光,而且是连续曝光。许多企业对此行径深恶痛绝,但很少有办法。如今,哪家企业愿意得罪媒体呢?(2)部分新闻媒体角色定位“偏差”,不是依靠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而是自己做了“裁判员”。有此新闻媒体片追求新闻效果,采访工作不扎实,不全面,以点代面,以偏
概全。其结论往往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如有的新闻媒体在接到消费者投诉质量问题时,明明质检部门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媒体就先说质量一定有问题。“运用一种强权语言,罗列为自己观点服务的片断事实,已成某些媒体的通病”。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有关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损害了其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3)导向“偏差”甚至存在严重错误。受利益驱使,有些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广告发布等方面放松了对其自身的严格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刊登有偿新闻报道。这类花钱买来的报道,一般有无限放大企业或产品优点,无限缩小企业或产品不足的特点。其结果是导致消费者判断力受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受到影响。其二,发布一些内容低俗的,与事实不符的广告。前者如大量的性病医疗广告。后者如放大某产品的效用,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南京不少消费者今年初看了某媒体的不实宣传,结果买了某品牌增高垫而被骗上当。不难看出,如果新闻媒体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发生“异化”,新闻媒体将很难在消费者维权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反,还有可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并且对自身的信誉、公信力造成伤害。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保障新闻媒体和公众知情权。从各国的实践看,舆论监督的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公民的知情权和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公民的知情权受到重视,公共权力的运作公开,那么舆论监督所受到的限制就会少。相反,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就会受到压制。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厂家和服务销售商,维护市场秩序的市场监管部门、如质检、工商、税务,都应实事求是的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只有这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作用。(2)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导向和角色定位,才能担负起本身在消费者维权中的积极作用。其一,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并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和杜绝舆论监督被“乱用滥用”,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发挥出其在消费者维权中应有的作用。其二,新闻媒体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舆论监督的威力并不是来自新闻本身,而是来自新闻背后所代表的民意”,同时,新闻媒体要清楚“舆论的力量要通过舆论以外的力量去表达”。所以,新闻媒体要注意倾听消费者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同时,要加强同工商、质检、税务等市场监督部门的关系。只有舆论力量与有关部门市场监督、执法等强制力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有效地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市场监督部门的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同样也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个别地方劣质商品泛滥,无不跟当地的市场管理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关,也跟当地舆论监督没有到位有关。坚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可以促使市场管理部门改进工作作风,秉公办事,对损害消费合法权益的组织和个人及时依法严惩。还需特别强调的是,防止新闻媒体和市场管理部门两者权力结合后出现新的“异化”。其主要表现在是新闻媒体和市场主营部门串通一起,四处找企业拉资助等。其结果是直接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其三,新闻媒体也要新闻媒体要自觉接受监督。如在广告发布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广告法》的规定并接受工商部门的监督。综上所述,新闻媒体在消费者维权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前提是新闻媒体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倾听消费者的呼声,必须使舆论监督的力量同市场监管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篇:《小时代》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功能分析
《小时代》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功能分析
《小时代》这部电影采用女性的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也是比较的多。影片表面上是以女性角色为核心,但是深入探究,并非如此。
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比较多元化,但是对于人物的塑造比较浅薄和刻板,每个女性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在一些特质上倾斜,并没有一个非常立体、多面、完整、鲜活的优秀女性形象。比如南湘侧重于其惊人的美貌,顾里则是胜在建立在其物质的优渥基础上的强势个性,而林萧没有过人的美貌和物质的富裕也有自己高中文科成绩第一的资本。弱势者唐宛如则是才貌全无,时刻是被嘲笑的笑料。利用弱者的无能来制造笑料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可看出,本片的女性主义视角,归根是用男权的眼光来审视女性的世界,只有拥有美貌和金钱的女性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本片虽然赋予了平凡女观众一些虚拟的快乐,妄想可以像平凡的林萧利用机遇来获得令人羡慕的职位,但大多数女性只是像唐宛如般平凡普通,没有那么美好的结局。
并且女性在影片中往往被作为获取视觉愉悦,表达物质主义的工具,没有看到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具有的精神。就连本片主打的“友情牌”,在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的情节中,也难以令人信服。
首先,从女性作为影片的叙事角度讲。采取了林萧这一角色为第一人称叙述。林萧虽然作为一个核心主人公,但是其在各方面的特质都是相对比较中庸的,家庭条件一般,是上海社会中万千普通女孩的缩影,长相在几个主人公中也不是最出众的,能力中等。这样的一个女性视角有利用影片达成对上层阶级生活的仰望与钦羡,对下层生活的观察与同情。是最接近大部分受众的一个视角,所以显得平易近人,也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影片中林萧两次站在ME杂志大楼前仰视大楼,第一次是其面试之前第二次是深夜下班后,都表现了她对这种都市上层生活的向往。另外,女性的视角也有助于对女性角色的心理进行描写。
其次,片中的女性角色承担着引发视觉愉悦的功能,突出对女性美貌的展示,外表的重要性,这也表现在女性角色看待男性角色的美貌上。影片一开头,镜头跟随四个打扮得清纯靓丽的女主人公登上毕业晚会的舞台,接着镜头便对台下以中年男性为主的评委愉悦微笑的表情进行特写,一看见这四个貌美如花的女性,不管其表演质量如何,起码都能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快。
但是影片中过度的强调女性外表的重要性,对人的外表过度的追求,而忽略了女性内在的品质。并且美丽的外表有时会被暗示为达成一些目的的重要手段。比如唐宛如在开玩笑说自己害怕被包养的时候,南湘说“要包养也是包养我吧”,暗示着南湘的心里对自己外表的自信,其认同“在她这种没有钱而有貌的女性这里,只能通过美貌和被包养来获得她想要的”。虽然影片在开头一直强调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但相关展现却仅寥寥几个镜头,显得很没说服力,后面也一直着墨于南湘与男友的纠缠中。第二部中为了钱她利用男友与顾里。这更印证了其那句话所包含的内心价值观取向。另外一个例子是,在林萧应聘时尚杂志助理的时候,其他的应聘者都是身材高挑、长腿细腰、浓妆艳抹的女性,等待面试时不停的补妆和照镜子,唯一的一个男性应聘者则是娘娘腔。在这里隐含着女性在这样的职场角色中更重视其外表而非其实际能力的观点。
第三,片中的女性角色大部分是为衬托男性,服务男性,自我主体意识缺乏。影片从根本上还是是用男权的眼光来审视女性的世界。纵观全片,绝大部分男性角色出场时都有柔和背景光,配以梦幻浪漫的背景音乐,一长段慢镜头来表现男性的英俊外表,配以女性神魂颠倒的表情。并且在情节设置方面,每当女性角色陷入困境和无助时,都是男性角色最终出面解决,就算是在第二部中顾里与宫洺斗智斗勇可以扳回以前的挫败战绩时,也是在顾源的帮助下得以实现的。体现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男强女弱的观点。从这点更能揭示本片披着“小妞电影”的幌子,其实骨子里还是男权主义。
最典型的例子是林萧和Kitty,在林萧初入职场时Kitty嘱咐林萧要熟背厚厚一本老板喜欢和讨厌的,并且称可以私人化到任何程度,发生任何事都有条不紊表现得如同机器人。为了做好工作细致刻苦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要求过于严苛,使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弱化,失去自我独立的空间,完全沦为为男性服务的工具。林萧在酒会上向Kitty说自己“我们就像007旁边永远都会有的漂亮女特务”,也显示了在她心里自己就是为了优秀强势的男性而服务的,而没有想到追求与男性的平等。
第四,在男女情感关系中的被动与疏离。不管女性角色的个性的强弱,金钱地位的高低,在男女关系中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被动与疏离。南湘是典型,没有富裕的家庭优秀的物质生活,其感情生活也是一团糟。在袭城多次来找她时,从顾里等人的反应和话语可知道从小南湘就难以摆脱袭城的纠缠与诱惑,没有自我的选择和果断的抉择,一次次沉沦又一次次受伤。林萧在两次亲眼目睹简溪情感背叛时,一次选择了无视,一次选择了仓皇而逃,没有选择直接面对和解决。顾里虽然是最强势的女性,但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也中难以摆脱金钱的影响,认为“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走两步路就散了”,所以对于自己与顾源的情感也没有明确的认识。
第五,本片利用女性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表达创作者物质主义的价值观。金钱的重要性在影片中被多次表现。南湘可以为了钱利用自己的男友来敲诈顾里。顾里认为没有钱自己的爱情将无法存活。片中奢侈昂贵的服饰、手势,乃至室内的名牌装饰品都是影片在前期宣传中的重要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