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届全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讨会闭幕词
全国第六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术研讨会
闭幕词
2014年4月27日8:00——于北京海淀区外国语学校南校S4阶梯教室 闭幕式由张喜荣教授主持
尊敬朱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主办,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承办的全国第六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4月26日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幕。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朱燕校长、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马朝华老师、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教研室秦晓文老师分别致了辞。
天津市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教研员朱行建老师就“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试验效果检测:基于效度的视角”做了大会报告。他总结与分析了已有检测方法的得与失,提出了“增值评价”的方法。
青岛第十五中学的盖兢老师做了“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探讨:勤学敏学慧学乐学”的报告。她用生动、鲜活的教学实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毫不保留的奉献了自己利用科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经验,使大家受益匪浅。
重庆育才中学李建老师介绍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基地校建设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老师们在分组交流展示的成果中,既有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也有实践研究的总结;既有文字材料,也有视频与微课;既有成果展示,也有研究过程的经验介绍。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很有见解,说明不少老师已经开始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思考与探讨。这些成果是对近30年来,在张宪魁教授带领下,全国各地老师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展示。
26日晚上分别有老师做了两个讲座:微课制作技术讲座、会声会影软件应用讲座。
27日进行了大会发言,首先重庆第七中学杨德发就“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提出了推广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成果的“细分市场、差异化、独辟新径、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方法创新、借船出海、品牌联盟、挑战名牌、集中优势、品牌伸延、他山之石、新闻公关、服务至上”等14项新思路,让人耳目一新。
然后张宪魁教授简要说明已经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深入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16个子课题的研究、更加关注几个难点课题的研究、关于显性化教育问题”等几个问题。
然后分5组听评北京基地校教师现场课,代表们现场感受了基地校的教师们原汁原味的、体现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真实的初中物理课。
大家感觉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是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收获颇丰。大会收到优秀论文107篇与视频21个,大会现场展示视频5个,为61项成果颁发一等奖,为67项成果颁发二等奖。
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能够关注与把握最新的国际教育发
展趋势,及时的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微课、课例、翻转课堂、慕课等进行探讨与研究,是难能可贵,精神令人感动,成果令人激动。
明年将在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故里、曲阜师范大学举办“第七届全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暨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思想研讨会”。曲阜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孔府、孔庙、孔林、颜庙、尼山孔夫子出生地、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九仙山、九龙山、汉王墓、鲁荒王墓、中国惟一金字塔式建筑——少昊陵、六艺城、儒家文化体验馆等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代表大会组委会与曲阜师范大学盛情邀请各位莅临曲阜,热情欢迎各位老师到会交流!
汇总与会老师们的要求,我建议大家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希望能够有有志之士沉下心,系统的规划、设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实验,按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开展实验,拿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怎么检测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验效果?怎么发现课程中蕴含的物理科学方法、怎么就自然而然的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微课给谁看、什么时候看、怎么看?这些问题也应该下大力气解决。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虽然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效果的检测是一个难题,但是,按照张宪魁教授提出的课题的4个预想:经过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要达到“培养了兴趣,发展了能力,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成绩”。其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测量问题已经解决,搞实验研究的老师与我们曲阜师范大学联系即可,如果仅是测量的话,量表已经公布的论文中,直接应用说明来源即可。成绩的检测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强项,剩下的能力与负担的检测问题,经过我们群策群力的研究也应该能够解决。
尽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有这么多问题与困难,但是,有我们这么多热心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物理教师,有张宪魁教授的引领,我们相信我国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本次会议的主办与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高度重视,会场、交通、食宿等各项准备会务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细致周到,为我们这次会议的顺利举行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向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领导、以及参加会务工作的师生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次会议的召开还得到了北京市教研室、海淀区教研室、北京市立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理想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项华教授、北京传媒大学孟祥光博士的大力支持,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与大会组委会向上述单位与个人表示衷心地感谢!,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得心应手、生活幸福美满、返程顺利!谢谢大家!
第二篇:第四届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讨会闭幕词
全国第四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术研讨会
闭幕词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高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曲阜师范大
学物理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新乡教授
2012年8月5日8:00——于延安大学图书馆10楼学术报告厅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主办,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四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术研讨会,8月4日在延安大学开幕。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李卫东教授致辞,他在讲话中不仅简要介绍了延安大学的发展史,还强调了高等学校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他指出:高等学校的物理教师教育专业,不重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培养不出搞水平的教师的,只能培养教书匠,既培养不出名师,毕业生也难示范。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物理教育研究所所长陶洪教授致词。陶教授强调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品质、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哲学修养。这为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深入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指出了研究方向。
大会以“新课程理念下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为主题,举行了大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项华博士做了“点击兴趣激活智慧——数字科学家选修课程简介”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了“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计算”,“数据挖掘、数据探究”等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从事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的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宪魁教授做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视频教程》开发与研究的报告”,通过介绍与会者看到了课题组艰辛的开发与研制过程;通过教程内容的展示,教程丰富的内容与应用方法,使与会者认识了这个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优秀课程资源。
张宪魁教授所做的“课堂教学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策略”报告中,介绍了他带领课题组,经过艰辛的探索得出的“落实科学方法教育‘知法并行’教学模式”,使与会者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时,实施“知法并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效果检测方法。
大会在会前收到优秀论文与视频109份,研讨会进行了以“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为主题的论文、课堂教学视频的交流与评选。这些成果既有高等学校专业教师进行的理论探讨与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也有中学物理教学第一线老师的研究;内容既涉及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与研究现状,新课改下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策略,又有中学物理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案例等;既有文字方面的论文,也有物理课堂教学的视频案例。展示的这些优
秀成果是广大物理教师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探讨中,辛勤探索的结果。大会为60份优秀论文、优秀视频教程和课题颁了奖。
大会经过研讨,建立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专题组,与会刊《物理教师》商定开辟相关专栏,定期发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论文。
正像陶洪教授在开幕词中所说“总结了这些年来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涵盖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是也暴露出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在教学策略(特别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操作性、可行性、实效性方面,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评价等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更缺乏实证研究。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及其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我认为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工作应该做到“上接天,下入地”。
所谓“上接天”就是在物理科学方法与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中学不同阶段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实施策略与效果检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所谓“下入地”就是要对物理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每节课中的每个环节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步骤与内容进行研究。
尽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有这么多问题与困难,但是,有我们这么多热心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物理教师,我们相信我国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延安大学高度重视,各项准备会务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细致周到,为我们这次会议的顺利举行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向延安大学、向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领导、以及参加会务工作的师生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次会议的召开还得到了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育才幻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海兹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智图互动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向上述4个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得心应手、生活幸福美满、返程顺利!
谢谢大家!
第三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一、学习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尤其是科学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得一鱼可饱一餐,得一渔则可饱食终生”。生活如此,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如果把知识比作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科学方法则是打开知识宝 库的钥匙。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可能将知识宝库中的财富全交给学生,但可以把打开宝库的钥匙交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去获取新的财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作为科学探究过程,无论是科学家探究物理世界还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都必须运用科学方法与探究对象作用。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1、提高授课教师的科学方法素养。
物理教师必须树立重视过程与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意识;明确科学方法在物理学发展和物理知识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科学方法体系及主要方法的内容与应用;特别是要求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体系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把握各种方法的运用及其逻辑关系。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方法素养,不仅能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世界,还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2、开展科学方法专题讲座。采用“显性”方式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按认识过程的特点,科学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
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其中包括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等; 科学方法的理性方法,其中包括假说方法、数学方法以及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等逻辑方法。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教师公开宣称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学生处于有意识地接受科学方法知识的状态”。通过举一反三,学生达到触类旁通,进而掌握科学方法。
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
采用“隐性”方式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指导。在传授物理知识时,渗透科学方法;物理实验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精心设计习题,训练科学方法。
总之,物理教学加强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交给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反之,不谈方法教育而侈谈能力的培养,不论愿望多么良好,仍不免是一纸空谈。
第四篇:第六届全国日语教师研讨会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高校日语会话课授课模式的思考
——第六届全国日语教师研讨会参会心得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 张添羽
摘要
大学的日语会话课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沿用着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尽管在些方面能够积极地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等内容。但是,从长远的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等角度看,的确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弊端和矛盾。因此,尽可能摆脱传统日语教学模式的束缚,力求能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则从课堂主体的角色转变为一个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推进者,这将会在提高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
日语会话
授课模式
角色转换
课堂主体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从2006年起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大学日语教师研修班,在提高科研水平、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教学法、教学设计等方面为广大高校日语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为全国广大日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日语教师的语言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拓展了思路。
2011年8月15日至20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再次联合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大学日语教师研修班”。此次研修班恰逢“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研修班还邀请了中日双方的日语教育专家就当今日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举行了多场专题讲座。同时,此次研修以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实践为主题,开展了学员实际参与及互动讨论的活动。
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全国日语教师研讨会,在将近一周的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倾听了来自国内外各日语教育机构的权威学者的讲座,而且还积极地与各高校的日语教师就日语专业课的教材、课时分配、教授方法、授课模式等问题彼此进行了深入地沟通和交流,并且在一些方面产生了共识性的看法和观点。
以下部分笔者将就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当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日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日语教师的作用定位于讲解传授日语的语言知识,这有意无意地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知识,把语言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进行教学。这种观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十分片面的。
1、语言能力相对薄弱
学生的语言知识系统相对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口头交际时运用恰当准确的词汇和语法表达较为复杂的意思。
2、语用能力发展缓慢
学生的口头交际常由于词汇量的缺乏而受阻,无法顺利地表达意思。此外,他们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发展也相当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西方社会文化习俗知之甚少,口头表达离连贯、得体的标准相差甚远。
3、组织教学活动有难度
学生有限的交际能力决定了组织口语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既要考虑运用较为简单的练习形式,又要确保练习内容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紧张心理影响学生的口语练习
经研究发现,紧张感在外语学习者口头交际时最为强烈。由于学生口语能力较低,因此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由此而导致的紧张和焦虑常使学生练习口语产生负面影响。
5、大学日语课时有限,学生人数众多
有学者表明,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开设单独口语课程是不现实的,口语教学应与阅读、听力教学相结合。而大学日语一般都是30~50人的班,如何在人数众多的班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并与阅读、听力相结合则成了大学日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二.大学日语会话课授课模式
1.调动学习积极性,选题贴近生活
日语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还要力求使这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了解日本文化、习俗的一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语言交流、社会交际的教育过程。会话教学作为日语专业的基础课,在日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授课的目的,不单纯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努力张口说话的场所、帮助其提高表达能力,还要让学生通过会话了解日本的文化,并在该种文化中锻炼交际、应变能力的目的。为此就需要会话教学的内容要求更富有实用性、贴近生活,教学过程注重交际性,并在会话教学中灌注日本文化对语言运用产生的影响的重要性。
会话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张口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中怎样调动学生主动使用外语的积极性,提高其用外语说话的勇气是至关重要的。
在会话教学中,由于大脑首先要不断地接受外界语音信息,然后通过思考脑部作出反应,再通过发音器官以语言形式对外部信息做出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消除困倦、疲劳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为此会话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会话教学多数是依据课本进行,但由于编写时间的久远、选题的局限性,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层出不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除了遵循课本内容以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增加贴近生活、富有实用性的选题内容,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张口说话的积极性。
对于初学者,虽然对日语的单词、句型掌握有限,但是由于对日本知之甚少,所以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这时需要教师在把握学生兴趣趋向的同时,给予多领域的接触,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许多学生对日本动漫、日剧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喜欢作为谈论的话题,但由于语言知识不丰富,表达不清楚的机率很高,容易发生学习兴趣偏移。为此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内容选择方面,应以精读课难度为标准。笔者认为,应选择介绍同语言教学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选择衣食住行、家庭起居、学校生活、风俗习惯这类贴近生活而又相对容易表达的话题。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表达练习,使学生建立张口表达的自信,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对于高级的学习者,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在会话训练中就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应付各种场合的语言训练。笔者认为,可以适当的加入新闻、时事等话题,进一步提高其语言的表达层次。激发学生用日语讨论的热情,鼓励学生在思维和表达中创造性的运用日语。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中国对日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日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日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要求教师除了培养其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其应对各种情景的应变能力。因此,单凭简单的口传身教,简单的对话练习,朗诵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要求在教学的形式上多样化,从而锻炼其应对各种场合的应变能力。
例如,分组场景练习。分组场景练习的好处就是在小范围内,让每位学习者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开口说话的机会。然而,由于此种练习多是在共同商讨中完成的,易造成少数学习者参与意识不强,只是简单完成场景中的台词,而无法体会语言运用中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组织适当的演讲,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日语会话中,由于说话人年龄、身份、性别的不同,表达上都有差异的。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一员他们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提供这样的交际场合。比如即兴表演等等。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听力与表达能力相辅相成的提高,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图文音响资料提高学习者的能力。这些形式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其它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使以往单一的教师讲解的形式变为提供多种形式,如声音、图象、动画的运用使学生容易接受。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为日语听说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直观地表现会话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想说想表达的欲望,从而达到迅速提高会话的目的。
4.注重文化背景知识
在会话教学过程中,仅仅要求学生依靠现有的单词和语法知识说出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是不够的,这并不等于我们真正的会运用这门语言。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像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这个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反映。它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因此不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就无法掌握好一门外语。语言是思想的一面镜子,无法真正的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无法正真的说好一门外语。因此,会话过程并不是被动的行为过程,而是说话人调动自身已有的语言知识,及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进行的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
比如,日本人的说话特点之一就是多采用迂回的表达方式很少直来直去,特别是在拒绝他人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注重语言本身的传达表述之外,还要把对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作为课堂活动的一个重点。促进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使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密切配合,相辅相成。
新的时代给予日语教学新的任务,在会话教学中仍然侧重于“说”。但是,要达到“说”这个目的要从很多方面入手,不仅要能“说”,还要能“说”好,“说”的像。
参考文献
1.因京子.日本語学習者の日本語会話解釈上の問題点[J].日本:比较社会文化.2005(11):83~92 2.3.4.5.6.7.8.9.
第五篇:研讨会闭幕词
各位贵宾、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大家好!很高兴本次会议能和来自全球二十多個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位贵宾共度宝贵的二天。诚如教育部长王瑞杰先生在本次会议开幕时所表示的:有效的与人沟通和文化交流,让学生在生活、工作中使用母语--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综观本次大会,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对华文作为第二语言之教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有的从史论的角度作出批判性的反思,有的用前瞻性的预测规画出教育的蓝图,有的用影像、照片写出了一堂堂精彩的教学日志,有的说了很多好听、有趣的故事,台上妙语如珠,台下掌声如雷。台上引人深思,台下互动热烈。本次大會,首先,体现出21世纪教与学的方针和重点,比如交际互动、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且分享了如何应用新媒体和多媒体来进行跨国交流和学习。其次,彰显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最新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前者如华文学习的调查报告;后者如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能力等级描述等,作为华文教学与评估的参照框架。接着,在全球学习华语的热潮中,不但有许多跨国的比较研究、合作项目的成果分享,且有不少融入了当地生活、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优良教学范例,和成功的学习案例。再其次,华文教与学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包括了华语教育政策、语言的知识、功能和语境,听说读写和互动的技能,教师的职责素养和专业发展,教材资源和评估、研究工具的开发等,并且深入探讨了教学现场的问题和解决之道。本次大会还特地开设了一系列精彩的学前专场,有儿童习得语言的发展历程,优质教学,生活化的课程等,扩大并延伸了华文教学关注的领域和影响力。与此同时,本中心也分享了其卓越的科研成果,以答谢大家对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支持和鼓励。本次大会无论在参与的佳宾人数、论文数和场次规模上,几乎是第1届会议的2倍。然而一样的坐无虚席,且意犹未尽,成功地展现了在实践中显精彩,精彩中求实在,活络二语华文课堂的理论与方法;分享了鼓励学习者使用华文的实践经验;这也是本中心成立以来所努力臻至的最大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此,谨代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全体人员,向所有佳宾和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致上最深的感谢和祝福,谢谢大家共襄盛举,使得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今后期待经常与大家交流,下次会议再见,谢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