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附校长谢和平院士在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与思考
——在‚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1年3月20日
(根据记录整理)
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邀请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两校灾害科学技术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共同对这次日本地震、海啸以及核泄露等时下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从而全面认识、深刻反思日本‚3〃11‛大地震及系列灾害现实和启示。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特大地震,辐射列岛,震动世界。这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强烈的地震波摧毁道路、良田,地震引发的凶猛海啸无情地卷走基础设施,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截止目前,已有超过1.8万多人死亡或失踪。随后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又在全世界引起恐慌。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人类在面对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抵御灾难的力量是如此薄弱,单一国家难以应付,需要人类社会共同参与。此次日本地震后,各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深切同情,希望帮助日本人民抗击灾难,并无私地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救援财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令人感慨!共同面对和抗击人类社会的灾难,已经成为全球一致的共识。中国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虽然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有过恩怨纠结,但日本发生的灾难我们感同身 1
受,特别是对亲身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的我们来说。虽然现在灾后重建已经基本完成,但灾难发生时的许多场景都还历历在目。汶川地震时,日本政府率先向我国派出了国际紧急救援队,并捐赠5亿日元,仅次于当时捐款最多的沙特。现在,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中国政府和人民也立即行动起来,对日本人民给予了及时、全力的救助和支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表达关切,并责成相关机构迅速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和物质援助,胡锦涛主席还于3月18日到日本驻华使馆吊唁地震遇难者。3月12日和15日,中国红十字会宣布向日本分别提供100万元和5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3月13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奔赴日本灾区,14日在抵达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后,迅即展开搜救工作。3月14日,载有100吨中国爱心救灾物资的飞机抵达日本;3月15日,商务部决定向日本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3月17日,中国政府决定向日本提供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同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政府和人民也积极关心灾区状况,并自发捐款。四川大学在此次日本地震发生后,也迅速对在我校工作、学习的日本专家和学生进行了慰问安抚,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为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创造便利条件。同时,广大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多种爱心援助活动。这充分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负责任的民族,更是一个具有博爱胸怀的民族。
截止到现在,已是震后一周多了,但危机依然未能远离。悲伤过后,我们更需要思考。浩劫面前,失去的不只是生命,再生的也不只是希望。人类的‚灾难课程‛才刚刚掀开扉页,如此艰苦卓绝,为的是人类不要再次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对日本‚3〃11‛大地震进行专题研究,是最迫切的,也是全
球最前沿、最领先的,我们川大作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为己任的大学,不仅仅有责任,而且我们有能力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宽广的眼光、更加自信地开展这一全球热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考验后,我们川大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更为宽广,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加真切,居安思危的意识更加强烈,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加雄厚。去年1月,海地地震发生后,我们川大在第一时间,汇聚全校文科力量,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写出了《中国的力量》一书,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去年8月,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正式成立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并获得香港马会2亿元建设启动经费支持,学院大楼也已奠基开建。这个学院是全球唯一的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的开放式、国际化科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中心,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文理工医多学科的国际性平台。现在,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及系列灾害,正是发挥学院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技优势、平台优势,对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露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历史时刻。尽管学院还处于创建时期,但我们校内已经有一批灾害科学技术、灾后救助、灾后康复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我们已经与灾害科学技术领域的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建立了联系,已经具备参与灾害科学技术研究的初步能力。灾后重建学院生于忧患之时,有没有可能立名于危难之时?这次是对我们的考验。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研讨会,就是为了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我们应该看到,透过日本特大地震,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很多。比如,研究日本完善的灾难应对机制,同时汲取其中的教训。日本房屋建筑抗震性好,地震警
报系统能对地震进行科学监测,在强震过后能立即发出警报,天然气供应切断,火车停滞,电厂关闭,交通信号灯一直保持红色,警示人们及时从建筑物撤离。同时,日本拥有一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海啸预警系统。本次地震就自动触动了地震预警系统,并通过无线电自动报警。但是,日本也没有研制出地震预先识别警报系统,由于地震报警到地震袭来的时间太短,很多人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从而成为了地震中的牺牲者。日本灾难演习和灾难教育开展得非常好,民众在灾难面前都是训练有素,因此,地震来临,日本民众都采取非常理性的应对措施。大地震之后,人们都自觉排队领取或购买食品、生活用品,几百人同时在避震所避震,没有一人抽烟,没有任何人大声吵闹,3个小时后,人群散去,地上居然没有一片纸,没有任何垃圾。日本在震后体现出的有序、镇静和高度组织,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当世界正在谈论从日本防震措施中学习种种关键细节,日本舆论却开始探讨政府应对的缺失,认为政府与自卫队之间协调不畅,救灾组织不力,救灾物资输送不及时。在避难所里,食品毛毯等物资严重缺乏,燃气供应不足,在一些更偏远的避难中心,灾民们只能依靠最低定量供应维生。在应对核泄露的过程中,政府组织失序,信息也缺乏及时性、透明度,导致了事件的持续恶化。汶川地震中,我们政府组织十分有力、高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下,伤员得到了紧急救治,灾民得到了有序安臵,物资供应充足,群众在伤悲之外更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我们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力量,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地震预警和防范系统。同时,我们建筑抗震性差、人民缺乏足够的地震教育和应对训练。研
究这个课题,可以为国家的自然灾害预警、防范、演习、救援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再比如,研究类似日本此次发生的系列灾难的系统防范问题。由于日本地震防范体系很完善,即使是9级强震,造成的直接损失应该也是有限。但是,此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破坏力和造成的直接损失远远超过了地震本身,随之引发的核泄露更是造成了全世界的恐慌,引发了全球对于核电安全的高度担忧、对于核能的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因为事先没有类似这样的系列灾难的防范研究,所以日本乃至全世界,从科学技术层面上,从3.11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学者、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开始思考我们现有的技术标准、安全度设防,抗震标准基本上在8级,没有在9级及以上,对海啸的危机认识及应对研究不深,我们现有工程包括核安全的设计、选址、防范,均没有对特大地震及海啸等灾害考虑,也没有形成应对这种系列灾难的经验,更没有形成系统防范机制。
此次研讨会可以说是一次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火花的大会,我们采取开放、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的主题是‚日本311大地震:影响与启示‛,各位专家可以围绕下面五个分题目展开:日本311地震回顾与前景预测;日本的防灾与救灾,社会、企业、政府的角色;核泄漏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从地区与全球的视角看此次地震的冲击与影响;对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规划的启示。当然,大家也完全可以不拘泥于这些题目,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感兴趣的领域碰撞思想,畅所欲言。经过充分讨论,最终形成并确定此次日本地震研究中的前沿和重点领域,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及时展开集中攻关,争取在国内外产
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从而真正让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发挥出全球唯一的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科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中心的作用,真正让四川大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全球性重大问题中作出重要的贡献,真正体现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同志们,日本的地震、海啸与核设施危机提醒和启示着我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进程中,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对地球与太空的认识也同样在不断深化。一些特重大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特重大危机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不等于现在不发生,更不等于将来不发生,日本311特大地震就是给我们的典型启示。但是,无论任何特重大灾害和危机,我们的人类都要去面对。更重要的是,我们更要超前去研究探索,我们要共同去战胜,我们更要共同开启灾难的课程,让全人类具有灾难认识、具有科学预防灾难的知识和技术,具有避免和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能力。在人类面临任何灾难和危机时,我们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相信爱,相信你和我!
祝愿日本人民共同战胜灾难,早日重建家园,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第二篇:谢和平校长的离任讲话
谢和平校长的离任讲话
在四川大学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谢和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 刚才,中组部宿彦同志宣布了中央的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教育部刘大为同志和四川省委甘霖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中央任命李言荣同志接替我担任川大校长,我完全赞同、衷心拥护、坚决服从。我也衷心感谢组织上对我工作的肯定!对李言荣同志到川大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光阴流转,岁月无声。我任川大校长至今已15个年头,即14年210天。我很有幸成为到目前为止川大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校长,在我任校长期间,迎接了15届新同学,送走了15届毕业生。在15个年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进展:科研总经费从2.9亿到突破20亿、增长了近7倍,院士从5人增加到15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从4个增加到13个,SCI论文连续6年排名全国高校前6,等等。在2017年'全球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球高校200强。15个年头,学校的年办学总经费从12.9亿增长到超过60亿,固定资产总额从14亿增长到70.6亿,都增加了4倍多,特别是到2015年,新校区建设的近26亿债务已经全部还清,让我们更有实力轻装上阵,奋力迈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学校也正式入选国家确定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我永远不会忘记,这近15年来,我们一起同舟共济、干事创业,共同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谋划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一起见证了学校110周年和120周年校庆的重大历史时刻,一起经历并圆满完成了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三次国家审计署等审计、两次中央巡视组巡视等学校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我永远不会忘记,这近15年来,我们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一起面对和处理大事、急事、难事,一起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2004年,我们一起在凌晨3点召开紧急校务会妥善处理了后勤职工酒后驾车撞伤学生的群体事件;2010年,我们一起连夜研究应对和处理'330'、'47'连续两起校园突发凶杀刑事案件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我们更一起面对并共同应对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近万次余震的生死考验,以及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和今年九寨沟地震的惊心动魄、奋力救援。我也永远不会忘记,这近15年来,每年学生毕业时,自己都要出几身汗与每个毕业班合拍毕业照时同学们的欢呼和喜悦;每次学校的科学家申报重大科研奖项或院士时,自己和他们一起讨论修改PPT、完善申报材料而最终成功获评时,我比自己拿到大奖、评上院士还要高兴和自豪。2003年至今,我们获得了43项国家三大奖,我们自己共产生出7位院士。我还永远不会忘记,这近15年来,我们一起努力抓住和创造机会,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并开创了一系列前沿探索方向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实现了西部高校高端化国际合作,目前已与剑桥、牛津、哈佛等世界顶尖名校合作共建学院、研究中心及团队,打造了全球具有影响力的UIP国际课程周及目前中国高校唯一的国际咨询理事会;同时,我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宿舍已全面实现了空调安装和热水供应的全覆盖;每个教学楼的走廊、通道和大厅都正在改造成为处处可以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学术殿堂式'校园;即将开通的成都地铁8号线将连通新老校区,将使我们每位师生的出行都更加便捷;全面竣工的3个校市共建的校园地下停车场将使川大校园更加有序、宁静。这近15年来,我时刻不曾忘怀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敢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我从内心深处要特别感谢组织对我的关怀、信任和培养;我要感谢先后与我共事的三任党委书记:卢铁城书记、杨泉明书记和王建国书记,建国书记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阳光正派、坦诚相待、非常优秀的党委书记;我要真诚地感谢与我共事过的每一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与我多年共事、在座的和全校的每位同事,我们一起努力拼搏、一起攻坚克难,也一起经历和战胜了各种挑战、挫折和考验,是你们对我的包容、信任和支持,对学校工作的付出和奉献,让我深受感动、难以忘怀,更让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天然的默契、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亲情,而正是这些给了我工作的无限激情,更是一直支撑我面对压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源泉;我要衷心地感谢我们的每位老师、同学和离退休的老前辈,是你们的理解配合、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给予了我为学校和每位师生全心付出的责任和动力,是你们对我和学校在工作上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的谅解和鞭策,激励着我去不断完善自己、改进工作、追求卓越;我还要衷心地感谢海内外的每位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对我工作的支持,你们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我更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支持,为支持我在川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妻子2004年放弃北京正处级干部,以一普通工作人员借调到四川省社科院,十几年拿基本工资到退休,由于不适应成都气候,一直生病,这也是我一生非常歉疚的事情。在这里,我还要特别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同志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歉意。由于我性格直、脾气急,工作上要求过高过严,不留情面地批评,不仅使大家面子上过不去,甚至可能对有的同志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大家对我给予无限的宽容、充分的理解和全力的支持,在这里,我要真诚地感谢大家,并郑重地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有缘分跟大家相处共事15个年头,这是我个人人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更是我自己最为宝贵的人生经历和财富;有机会在川大当校长的15个年头,把我自己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年华奉献给川大,更是我一生的幸运和荣光。'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离任之际,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川大特别的关爱和厚望,选派了李言荣同志接替我担任校长职务,他是我国材料领域的工程院院士,更是高教战线上一位出色的领导者,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学术造诣高,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必将会给川大带来更加先进的办学理念,必将为川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坚决拥护中央决定,也衷心希望同志们像支持我一样,全力支持李言荣校长的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从今天起,我将离开校长岗位,专心教学科研、学术与书画,开启自己人生新的历程。还是孔子的那句名言讲得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川大工作近15年,酸甜苦辣俱全。所有的往事都将成为过去。作为校长,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川大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我自己竭尽所能、尽心尽力、严格要求、问心无愧,但也因为水平能力有限,还有不少遗憾,有些事本应做得更好,有些事还没有做完、做好,有些事还没有来得及去做。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好在学校的事业是靠一代又一代川大人去完成的,我自己只是一块向前的铺路石,重要的是我们总会往前走,更需要向前看。面向未来,我将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深情地注视着川大前行的背影,永远热爱川大、情系川大、支持川大。同时,我将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至今不觉爱己深,一寸光阴一份情。15个年头,对于这个世界的变化只是短短一瞬,但对我来讲,却是一生融入血脉中不忘的深情。此时此刻,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要把川大校园的每个角落再多走几遍,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在记忆深处,把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做得更加圆满,把每个川大人的阳光和真情永远铭记在心。其实,在川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匆匆的过客,但川大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的心永远和大家在一起!最后,我真诚地祝福我们每一位川大人的未来都更加美好!真诚地祝愿我们川大的明天更加辉煌!谢谢大家!
第三篇:校长在学校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领导,教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来到我们学校就读学校课程。我们真诚希望领导们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纠正和改善我们的学校。
根据教育局的协调安排,本学院在课程内实施有效的课室改革,是一个稳固和有效的课程,是我的学校课程找到一个方法,找到一个很好的机会找到一个间隙。
课程改革需要勇气和勇气,毅力和智慧。先进学校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决心和毅力,课程改革不能成功,所以较少谈话,稳步前进成为我的学校座右铭。
虽然一些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在浅水区,但我们毕竟要醒来,有些行动。按照逐步实施,面对面,总体先进的工作原则,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在大学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们以高效课堂理论的指导为出发,以学习邱的成功经验为突破口,以实验班教师为典型的思维工作模式,促进课堂整体改革目的,并逐一实现。
今天,五六年级的班老师为大家 有很多问题要改进,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做,并且会更好更好,有一种快乐不能抑制,也就是说,是教室生活,学生参与的高度热情,内向的学生快乐,以前没有参加的学生逐渐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这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
俗话说,一开始很难,但我觉得很难做好工作。自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校以陈伟为首的9名实验教师大胆尝试。
这里我把几个老师在博客写的探索过程中探索启蒙的感觉,摘录并与大家分享:
陈伟:任何决定做事情都会决心向前迈进,我们把老师做爱心的人做好,努力工作,为心中的事业做好。
乔尘:在灰尘中显示的微风,我想无聊,不知疲倦,坚持不懈,将无愧的青春献给我心爱的教育是我追求永恒的主题。
李立军:新课程改革我和学生一起长大,学生在一起,下一次旅行是黎明
贾红旭:课程改革 让我欣赏课堂教学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李庚佳:感受课程改革的三个方面的变化,教师思维的变化,变化的准备方法,学生的变化。
陈旭:如果我过去是原来的小马在河边,不知道水深,不容易进水,现在听母马自己决定亲自试试我相信课程会让一个普通的老师在一个共同的类,会使普通的孩子学习不普通。
张:我相信学生,学生给了我一个大惊喜,教室回到了孩子。
赵立军:作为课程改革俱乐部的成员,必须从一点一点开始,落实到实施课程改革。
在课程改革的团队中,越来越多的人跟上团队,课堂老师在最老的郭立娟老师为我们举个例子,所有的班老师都在表演,谦虚的学习,同年,相互学习经验,不断修订,更多的教师不落后,致力于研究指导性案例的准备。
心的大动作,作为一个小动作,教训改革先锋通过大胆的尝试指定我们的方向,出路,你还犹豫什么?不幸的是,有些人不走了 有能力做,但展望未来,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故事已长期枯萎。
快乐是你的存在和你周围的人不懈地,以惊人的力量,不累和不安,不是为了被困的陷阱,尊严在学校后的新知识,一天反映新的,更多的教室更高效。
课程改革是一个旅程,只有起点不是结束,课程改革不知道,而是线,只有在路上你可以享受最美丽的风景,我期待着加入你的课程,支持,合作发展,以良心诠释教育是一种对坚持和爱的爱。
回顾历史,任何改革都不是顺利的航行,会遇到困难甚至抵抗,坚持下去,我相信课程改革将会像风和波浪一样朝向远方的方向。
第四篇: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把优秀作为习惯
——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3年9月16日
亲爱的新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和亲友们,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即将步入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活。你们都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代表,我想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优秀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作为师长,在你们入学第一堂课上,我最想对同学们讲,大学四年的学习、锻炼和磨练,不仅在于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在于提升品德、修养和境界,关键更在于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为你们今后追梦人生、成就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优秀的习惯,可以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孔子有句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过去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像天性一样牢固,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优秀的习惯,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终生受益,相反,一个坏的习惯也可以毁掉我们的人生。真正的成功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而是真正把勤奋努力、实干担当作为习惯的人;未来的精英,并不取决于你现在有多少知识和能力,更在于你能否坚持终身学习、追求卓越的习惯。大家一定要想明白,今天的习惯,就是自己明天的命运。我们也许无法决定自己的先天条件,但完全可以靠后天养成优秀的习惯,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迎来光明的前程。
优秀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大学生活。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未来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均等。同样的开始,同样的大学,你们在今后的四年里,能不能真正收获精彩的大学生活,并不完全取决于高考分数的高低,不取决于家庭条件的贫富,也不只取决于你们大学四年里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关键更在于你们能不能在大学四年里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在大学四年,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会让你们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养成包容他人、关心他人的习惯,会让你们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友谊;养成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习惯,会让你们战胜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还要提醒大家,不要习惯于考上大学就可以松口气的想法,不要习惯于上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也不要习惯于到了大学就可以放松自己上网打游戏、逃课睡懒觉,更不要习惯于长期在父母呵护下形成的那些所谓“喜好”和“惰性”。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都去努力培养自己优秀的习惯,去珍惜好、利用好在川大的每一天。
优秀的习惯,可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你们正处于一个追梦的时代,正处于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10、20年以后,你们就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我们每个青年学生的梦。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添砖加瓦,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更加精彩;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习惯,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更加良好的环境、更加健康的风气,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能更加充满希望。
同学们,个人命运的改变、大学生活的精彩、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期待着你们能够真正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习惯的人!养成优秀的习惯需要什么?需要从每件平凡小事做起,需要多一些坚持和付出,需要不断自我反思和完善。
我们要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就需要从每个细节、从每件小事做起。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优秀的习惯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积累而成;优秀的习惯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每个人的眼前。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眼前的每件小事做起,坚持早起晨读,坚持上好每节课、积极参加每次课堂讨论、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和实验,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坚持多到图书馆里读一些经典、读几本原著,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坚持每天给自己固定时间
去参加体育运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记住,只要把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做到优秀,就不简单;只要把每件看似平凡的事情都做到优秀,就不平凡。
我们要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就需要多一些坚持、多一点付出。养成优秀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必定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养成优秀的习惯,也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只有目标和决心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我们付出勤奋的汗水和实际的行动;养成优秀的习惯,更不能满足于过去的安逸,而是必须改变思想上的惰性,克服眼前的困难和挑战,去追求自己人生新的高度。我经常对同学们讲,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就是智商,最大的差距就是坚持。追求优秀习惯的道路永无止境,在你们未来的大学四年以及今后的人生里,应当拿出信心和勇气,不要为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放弃任何好的习惯;应当拿出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把培养优秀的习惯进行到底。
我们要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就需要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我们在座每个人的身上都难免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也都会有一些不足和缺陷。我们养成优秀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克服和改变自身惰性和不足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从今天开始,如果你们愿意改掉过去睡懒觉的习惯,坚持每天早睡早起,这就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开始;如果你们愿意改变过去“中国式过马路”、“随地丢垃圾”、“随便乱插队”的习惯,坚持认真遵守公共秩序,这就是养成文明公民习惯的起点。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要养成优秀的习惯,首先就要管好自己、完善自己,首先就要从反省自身不足、清理不良习惯做起。
同学们,眼前的大学生活,是你们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川大的四年时光,更应该是你们养成优秀习惯、助推人生梦想的四年。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独立批判的学习习惯。在过去的中学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你们也许更多习惯于课堂的灌输,习惯于找出标准的答案,习惯于听老师的话。从今天开始,你们即将接受川大的教育。川大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是能够培养每位同学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能使每位同学都能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你们可以在小班化课堂上,与任课老师积极互动、研讨,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
时,在227个学生社团里,充分发挥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质;还可以在学校开设的5600多门课程当中自由选择、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所以,我更希望你们,在川大四年,不要再为了追求分数去被动学习,而是要习惯于主动探究知识、发掘潜质特长;不要再盲目服从教材的陈述和众多“定理”的约束,而是要习惯于保持独立和批判性思维。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创新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的真正发展,需要孤独的灵魂。孤独就要坚持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就是要坚持独立自由的科研创新习惯,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自由探索、异想天开。但是,孤独并不是人际关系的孤独,更不是创新过程、研究过程的单打独斗。所以,学校鼓励同学们都能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鼓励大家都去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异想天开计划”组成研究团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自己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的习惯,学会合作、学会奉献,在合作攻关中实现自己与他人、与团队的和谐共处。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坚守诚信、坚守良知的做人习惯。诚信良知是每个人的长久立身之本,也是每个人参与竞争的最重要的资本,更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底线。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每位新生报到时,首先都要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对自己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做出保证,目的不是为了要惩罚哪个同学,而是要让大家从入学开始,就把坚守诚信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习惯,在你们的大学四年里,去拼真才实学,去拼信誉人格,养成诚实做人的习惯,从同学之间以诚相待、相互信任做起,不欺人、不自欺;养成严谨做事的习惯,从认真踏实做好每件小事做起,不急躁、不张扬;养成诚信为学的习惯,从拒绝考试作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过程参与科研训练做起,不浮躁、不功利。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积极健康、关爱包容的生活习惯。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可能是第一次经历集体生活。你们的宿舍是三室一厅的单元,4人一个房间、12人一个单元,作为这个集体当中的一员,希望你们不要再习惯于随意放松自己,而是要学会养成爱惜身体、健康生活的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作息方式;希望你们不要再习惯于靠家长的照顾,而是要学会养成独立生活、自己清洗衣物、打扫卫生、自主管理的习惯,尽快给自己制定一个大学生涯规划,并开始去努力实现;希望你们不要再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习惯,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不足,不仅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不仅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反对浪费、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但我们仍然处于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参与、去应对,都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一种习惯、素质和责任。现在,全党、全社会正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作为大学生首先就应该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习惯。所以,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在食堂、在宿舍、在教室、在校园,把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作为一种习惯,把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来美化宿舍、美化教室、美化校园作为一种习惯,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细微而不为。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处世习惯。追求梦想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大学生活也总会遇到各种难题。只要我们的心态更阳光一点,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只要我们活得更坦然一点,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压力。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在你们未来的大学四年以及今后的人生里,应当习惯于保持理性,不要为周围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信,更不要去“愤青”;应当习惯于坚持内心的信念,不要为眼前的困难停下奋斗的脚步;更应当习惯于鼓足自信,不要为任何挫折放弃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大学的第一堂课,我对大家讲:要把优秀当成习惯。在以后的四年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还有很多,但可能不会再有“习惯”这样的专门课程。但实际上,优秀的习惯,就在我们川大“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当中,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班级里,就在每一位优秀的老师和师兄师姐身上,更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和自己的掌握之中。综观历史上的任何成功者,必然是一个具有优秀习惯的人,因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面对的任何竞争和挑战,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养成优秀的习惯,关键是管好自己。今天,我想送给每位同学八个字:管好自己,天下无敌!
最后,期待同学们在四年以后,收获的不仅是优秀的成绩单,更是让自己终生受益的习惯,让优秀的习惯伴随你们高飞,成就你们的未来!祝大家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第五篇:在学困生研讨会上讲话
如何让学生信任你
——在留守儿童辅导研讨会议上讲话 刘冬
做为一名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想让他们信任你、接受你,首先你就要树立好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这样你才是学生的真正好老师。而新世纪的今天不再是严师出高徒的年代,你的形象不能只靠“严”字便能立得住脚,而是要做为学生的朋友,以理治学,以情换情。
一、知识渊博,做学生的“偶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现在的孩子从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知道各种知识,他们不再是老师教什么、做什么的“乖”孩子,而是一些有思想、有主见的“小大人”,这样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古今中外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我们都应了解、掌握一些,这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老师才可以滔滔不绝,准确无误地讲解。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使一些孩子产生了更多的求知欲,他们敢想感问,如果问我们几次,我们只能含糊其词,或者一无所知,那么在孩子心中老师的“神圣”会何在呢?你又如何去管理这个班集体,如何教孩子们去学习。记得我在教《草船借箭》一课前,收集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防止学生们问起有关知识而说不清,果然他们有问有答,在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我便给他们讲解,一节课过后,他们真的把我看成“偶像”。借此我鼓励他们多读多看,与我比赛看谁知道的多,从而使同学们产生了学习兴趣。在学到《航天飞机》一课时有关航天飞机和飞机的知识我几乎没有讲,都是同学们自己搜查到了资料,做到了真正掌握和了解航天飞机和飞机它们的区别、特点和作用等一些知识,这难道不是“偶像”的作用吗?
二、爱学生,做学生的“慈母”
1.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只爱优生不爱学困生。
爱学生,所有的教师几乎都会说能做到,然而他从内心里自觉地爱学困生就比较难了。于是,就出现了有选择的“爱”,或叫做“偏爱”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我们的教师却根据这些差别把他们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往往把暂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看“死”,用一种静态的概念来定位差生,甚至认为这些差生的学习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由于在教师的大脑中有了这一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放松了对学困生的关心,甚至挖苦讽刺或者放任自流。殊不知,大多数学困生的出现,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一次偶尔的失误,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就成为下次学习新知识的认知障碍,这样周而复始地积累起来就使一部分学生成了学困生,其实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发展后劲是很难估量的。就象马拉松赛跑,很难预言,开始时的前几名成绩就一定优秀,而处在后几名的就一定追不上。按理说,正是因为学生的暂时后进,教师才更需要给予他们热情鼓励和实际帮助。然而多数老师常常是对学困生采取了放弃的态度,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的爱给了那些自认为比较好的学生,因而,优生与差生的差距越来越大。造成这一不良后果的责任在教师,但教师从没有责备自己。教师不应该总用苛刻的眼光去挑剔学困生的短处和缺点,其实,学困生并非一切都差,他们一定有自己的优点,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要盯着他们身上的缺点。新世纪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转变思想、转变观念、转变态度,紧紧地盯着所有学生身上的优点、特点和闪光点,永远从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去看问题,去引导学生天天向上。
2.全面爱学生,不要两眼只盯着分
每个孩子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入学校的,可是,为什么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之后,学习就成为某些孩子的苦恼呢?就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分数当做衡量优差生的标准和奖惩学生的武器。通常按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及格,对于不及格的学生就等于宣判了他在班级中地位低下宣判了他的差生身份,这也意味着从小学开始他们要背着这个近乎低能儿的包袱一直背下去。在老师轻视冷漠的眼底下,在一次次宣布低分的打击下,在同学们的冷冷耻笑中,一个本来天真灿漫、充满希望的孩子就这样日渐消沉,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天生“弱智”了。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尊严,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呢?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这是教育的悲哀。是谁造成的呢?是教师?是学校?是社会?现在,我还回答不了,但我以为一个有良知的、有道德的、有眼光的教师,应该善待孩子,慎用分数,尤其是对不及格的学生,我们对他们应尽量换一种评价方式。在保护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实际上,孩子们还不懂得分数并不能代表他们的智力、能力和学习潜力。在他们幼稚的心灵里,往往也错误地把分数看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这对他们的发展是很危险的。
3、理解、宽容学生,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惩罚
如果给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顶“坏孩子”的帽子,其结果就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一生的发展。我们应该知道,未成年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孩子们的行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和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决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在不断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成长起来的。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大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自我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了错误的深渊,这是很危险的,是教育的失败。
三、是非分明,做学生心中的“法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在学校这样的大家庭里,有的孩子家里很穷,有的孩子家里很富有,有性格开朗的,有性格内向的„„,由于种种的不同,也总会有种种矛盾的产生,矛盾产生了,他们最先想到的是老师,他们都想得到老师的庇护,打消对方的气焰,这时需要老师的理智,你要是非分明,不要因为印象,成绩而随意批评、指责,那样会对一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孩子产生对你的烦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很难与他们沟通。如果你方法得当,被批评的孩子不但不记恨,反而会更尊敬你,并且他们会做你最好的助手。
有一次,我们班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与“坏”学生因为小事打起来了,我很气愤,经过调查确实不怨“坏”学生,我批评了“好”学生,“坏”学生很感动,感动之余我告诉他你也有不对的地方,有什么事要找老师,老师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结果,他诚恳地点点头。后来我又单独找了“好”学生,问他:“老师批评你生气吗?”并且告诉他你在老师心目中是多么好的学生,我以理服人,最后他流下感激的泪水,真诚地对我说:“老师,再没有下次了”。这样两个孩子都教育了,并且没有因为我的批评而使他们其中的一个来记恨老师,相反,他们都很信任、感激我。
总之,他们虽然是孩子,但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只要你付出真心,以心换心,你一定会得到孩子们真心的喜欢和信任,同时,你也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给人一个台阶,往往会赢得友谊,得到信赖。给人一个台阶,往往是拥有朋友的开始,也是自己成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