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r技术方案汇总(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1:0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nvr技术方案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nvr技术方案汇总》。

第一篇:nvr技术方案汇总

技术方案

传统流媒体协议方案:

方案一:

流媒体服务器转发

优势:通过流媒体服务器编码转发,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观看,不需要插件,提升用户体验度。同时还可以以接入作为卖点,变相赢利。

劣势:搭建流媒体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可能还需要高速网络等额外的资金投入。开发周期长。

案例:神州鹰,百度小i等。

方案二:

基于ONVIF协议编写通用ActiveX控件

优势:ONVIF协议是目前所有的DVR都支持的协议,通过写一个插件,可以支持所有基于ONVIF的DVR,一劳永逸。

劣势:该插件只支持IE,不支持firefox和chrome,通用性不强,用户体验度较差。案例:悠络客,海康视频7,大华等。

方案三:

购买别人写好的软件

优势:软件全部配套,包含ActiveX控件,pc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和ios客户端。开发周期明显缩短,立马就能用。

劣势: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购买成本高。

P2P底层通信协议方案

方案一:

cam9000平台优势:不需要自建服务器进行转发,成本低,网络延时低,画面清晰。完全免费。劣势:使用此平台的人少,新东西,参考资料少,周期长。案例:无

第二篇:NVR与DVR比较的优势

网络化NVR相较DVR的四大优势

当前DVR系统已经在城市报警监控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客观的讲,DVR开创了一个数字监控的时代。但是长期以来,DVR一直没有解决其半模拟、半数字、监控点部署欠灵活、布线成本高以及无法端到端管理的尴尬。在DVR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视频监控也伴随网络化技术的普及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弥补DVR的不足之处,诞生了NVR、混合式DVR/NVR等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

1、DVR是整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网络传输等五种功能于一身,只要一台设备就把以前模拟监控系统一堆设备的功能取代了。在价格上也有绝对的优势。技术上DVR采用了数字记录技术,在图像处理、图像储存、视频检索、数据备份、远程控制、网络传输等方面与模拟监控设备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物力财力。

2、NVR也可以说是DVR的一种网络化升级。NVR是数字化、网络化监控系统,配合网络化的前端即可建设一套功能完善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NVR在扩容性、布线灵活性、储存管理、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DVR无可比拟的优势。

(1)扩容性:传统嵌入式DVR系统为模拟前端,监控点与中心DVR之间采用模拟方式互联,因受到传输距离以及模拟信号损失的影响,监控点的位置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远程部署。而NVR作为全网络化架构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设备与NVR之间可以通过任意IP网络互联,因此,监控点可以位于网络的任意位置,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

(2)布线灵活性:DVR采用模拟前段,中心机房到每个监控点之间都要铺设视频线、音频线、报警线、控制线等线路,工程量大、工作繁琐、成本高;相对NVR来说,中心机房到每个监控点只需要一根网线就解决了,工程量小、工作量少、成本也低,NVR即插即用的网络特性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麻烦。

(3)储存管理:DVR有强大的录像、储存功能,但由于是半数字半模拟产品这一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前段无法储存线路一旦损坏,录像资料就丢失了。NVR产品支持中心储存、前段储存及客户储存等方式,一旦出现故障不能录像,系统会自动转由前段储存的。NVR可以安装大容量硬盘,可以外接多种标准接口,来满足不同的储存要求。NVR监控系统的全网管理能实现传输线路、传输网络以及所有IP前端的全程监测和集中管理,包括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参数的浏览;而DVR同样又是因其中心到前端为模拟传输,从而无法实现传输线路以及前端设备的实时监测和集中管理,前端或线路有故障时,要查实具体原因非常不便。

(4)安全性:DVR模拟前段传输的音视频信号,没有加密机制,很容易被非法截获。而NVR可以使用流码加密、用户认证及授权等手段来保障安全。

第三篇:技术方案

软件定制开发的技术方案书写格式范本

一、项目概述 1.1 前言

用兵之道,重在权谋,权谋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

对于决策问题来说,综合评价是决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源于科学的综合评估,而重点项目评估在综合评估中占据了重要的一环。

重点项目评估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决策者及时、准确地掌握评估机构中个体及组织的各项指标体系的实际情况,了解其个体或组织的强项与弱项,并迅速地做出调整,以提高其评估人员的效率和工作素质。

随着国家一二五规划不断展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目前都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及信息化建设,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重点项目评估系统的建设规划方案。

本方案按照现代化重点项目评估管理要求设计,帮助评估机构内部决策层对其内部个体或组织的各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提高评估企业内部个体或组织的项目评估要求。

本方案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一套基于Dot Net企业应用服务器、Dot Net编程工具、Dot Net信息化方法论的标准化考评系统平台。石家庄软件定制开发公司认为本段落内容尽量符合项目本身的的定制开发内容。

1.2 设计原则 1.2.1 技术平台选型

Dot NET技术是微软用来实现XML,Web Services, SOA和敏捷性的技术,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Flex则是近年来Adobe公司推出的支持RIA开发和部署的可以构建极具表现力的Web应用程序的技术框架,我们将使用这两种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为飞行学院搭建其政治部考评系统。

1.2.2软件定制开发软件 系统扩展性:

在重点项目评估系统平台中,每个功能模块,如系统设置、项目评估、审批流程等功能模块,都是一个独立并且可分布式发布的组件,平台不仅支持内置组件,而且提供接口以便第三方进行二次开发,所以,此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便于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和平滑升级。

1.2.3 软件定制开发软件系统稳定性:

在重点项目评估系统中要处理海量的信息数据,系统用户的每种操作都可能涉及到几种数据之间的关联处理,无形中给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在本方案中,采用SOA架构体系,分布式部署,无论是系统接口服务器、业务逻辑处理服务器还是数据库服务器,都可以方便地进行分布处理和负载均衡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

1.2.4 软件定制开发软件分布式部署:

软件定制开发在本方案中,重点项目评估系统支持采用分布式部署,用户可以合理地将不同压力的组件模块部署到处理器处理能力不同的服务器上,即是说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将业务逻辑比较复杂、影响系统稳定的压力较大的业务模块部署到较好的服务器上,而业务逻辑相对简单、对系统压力较小的业务模块部署到一般的服务器上,而各组件之间并不知道各彼此的物理位置。

1.3 软件定制开发软件系统建设目标

重点项目评估系统紧紧围绕着实现严格化管理,及时、准确地进行政治指标体系的综合考评为最终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建立严格的评估流程体系

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严格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严格严肃地评估审批流程,以保证评估流程的严谨性。

-建立信息共享和交互的平台

实现评估机构各科室的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易维护、易扩展的系统

尽可能地降低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并为今后系统的不断扩展提供良好的开发接口。

1.4 软件定制开发软件系统建设原则

基于整个系统的目标定位和用户需求的特点,我们开发重点项目评估系统时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1.4.1 先进性

采用目前最先进而且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研发出先进、开放的体系结构,使建立的系统能够适应今后IT技术发展变化。

1.4.2 可扩展性

系统采用SOA架构体系,分布式部署,无论是在面对二次开发,还是新功能的扩展,都有强大的灵活性。

1.4.3 安全性

系统建立统一的用户认证及权限控制,并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有效地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

1.4.4 兼容性

以业界普遍采用的有着微软强大支持的Dot Net技术为基础,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拥有成本和未来的维护成本。

1.4.5 开放性

通过使用公共的协议和标准(TCP/IP、HTTP、WAP Push、XML、EJB、JPA等),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1.4.6 实用性

系统是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开发,保证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1.4.7 易用性

系统采用了简单、友好的页面设计,确保重点项目评估系统具有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所有员工均能够对本系统快速地掌握并进行方便地使用。

1.4.8 稳定性

系统使用分布式部署,有效地平衡了各服务器的压力,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4.9 可维护性

本移动办公系统操作灵活方便,用户界面友好,管理方便,采用的技术是目前通用的SOA架构体系,可分布式部署,便于维护。

二、软件定制开发软件系统应具备的特点 2.1 B/S结构,简单、易用

只要通过浏览器或WAP浏览器或者其它的网络设备就能使用本考评系统,设置简单,操作简单。

2.2 功能强大、全面整合、快速实施

重点项目评估系统以对其内部个人及组织的考评为基础,以业务管理为延伸,充分考虑了其需求可变性的因素,并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迭代式开发及组件服务化架构保证了系统的快速实施。

2.3 经济、实用、高性价比 凹凸重点项目评估系统把企业内部重点项目的评估流程重组相结合,针对各类资源综合管理,充分考虑降低系统对于硬件的要求,提供了较高的实效性和性能价格比。

2.4 功能模块化体系结构、标准兼容性、易于扩展

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各模块之间采用服务组件接口进行通信,易于扩展,并对第三方开发商提供接口。

三、软件定制开发软件功能详细要求

重点项目评估系统在该文中只是一个虚拟项目的叙述,该方案的文章结构适合大多数项目的解决方案需要,里边的更多内容凤凰网络工作室建议尽可能的写的详细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项目解决方案的需要。

软件定制开发根据项目的特性,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层次的描述。

第四篇:技术方案

第1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

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

1.2 项目背景

目前,城市管理主要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管理被动滞后;政府管理缺位,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管理方式粗放,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突出问题。

城市管理信息化(以下简称“数字城管”)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依靠法律、行政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数字城管”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2005年7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探讨数字化城市建设,“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号召在全国推广,并确定上海、南京、杭州、扬州、烟台等10个城市为先期试点。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17个试点城市名单,2007年公布了第三批24个试点城市。在这样的基础上,全国各地都开始推广该项目。

建设部于2007年1月27日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提出2005年-2007年为试点阶段,2008年-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目前浙江、江苏等省正在全省推广。在江苏省内,南京市鼓楼区和扬州市被列为我国首批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并已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验收,常州、无锡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城市,昆山、吴江、张家港被列为第三批试点城市。近期江苏省建设厅下发了“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57号),明确要求至2007年年底,全省各城市需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至2008年年底,苏南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至2009年年底,苏北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苏北有条件的县级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在此背景下,建湖县委、县政府要求根据建湖县的具体情况,在现有各类模式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2011年年底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

建设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转变政府职能、化解管理疑难,提高建湖县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

第2章 项目的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2.1系统结构图

用户层监督员监督员监督、指挥中心监督、指挥中心相关单位、企业相关单位、企业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应用系统层业务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基础平台层监管数据无线子系统监管数据无线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业务服务支持业务服务支持GIS服务支持GIS服务支持安全服务支持安全服务支持数据中心平台数据中心平台消息服务支持消息服务支持表单服务支持表单服务支持部件事件库基础地形库地理编码库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评价指标库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安全防护体系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系统主机存储与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备份系统GISGIS系统系统信息安全系信息安全系统统呼叫中心系呼叫中心系统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视频监控系统统大屏显示系大屏显示系统统

2.2、功能性需求

系统总体架构建筑在层次模型之上,底层是基础平台层,是支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的系统硬件、软件平台;数据资源层包含了本系统的所有基础数据库;业务支撑层,是支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的支撑中间件;应用系统层实现了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面向监督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单位、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是本系统建设、运行的必要保障。

在标准规范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的框架内和系统支撑平台上建立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在GIS平台、和中间件构成的运行平台基础上建设数字城管应用系统,各种终端用户通过统一门户来登录到各个应用系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市政设施要求和数量不断增加,人工管理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非常需要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以提高管理效率,维护设施的稳定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城市设施在美化、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各个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数字化城市发展已经是城市管理的总体趋势。为了适应这个时代潮流,提高市政各诉管理效率、加快城市发展进程,优化管理流程。建湖县适时提出了本次建设方案,从而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全市500 个点的亮化工作,如此庞大的维护基数,如何高效率、无盲点的确保100%亮灯,故障第一时间获悉。同时和数字城管各大子系统数据共享,业务流程无盲点,成为工作的重点。

2.3、业务流程

以建设部推广的数字城管模式为基础,同时结合建湖县城市管理实际情况,涵盖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等七个步骤的“闭环”工作流程。

相关领导、部门、社会公众反综合评价综合考评映问题结案归档立案批转任务派遣结果反馈处理反馈指挥中心专业部门完成任务视频抓拍视频监控结果反馈核、查题问处理反馈监督中心核实上报城市部件/事件任务处理城管监督员发现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信息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程序是:监督信息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情况(监督中心还可以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途径获得信息),监督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传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立即派遣相关专业部门或区监督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专业部门和区监督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向市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同时报告处理结果;市监督中心派监督信息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取核查结果,办结的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反馈给指挥中心继续办理,直至办结。处理结果

第3章 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一)总体目标

根据建设部与建湖县政府相关要求,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为: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以县平台为中心,连接县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有关公共服务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提高城市设施供应保障能力,保证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长效监督机制,促进政府、企业、公民和谐互动。

(二)本期目标

根据建湖县数字城管建设的相关指导思想,按照建设部要求,进行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简称一期工程。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需覆盖范围为东至明星路、西至建宝路、南至双湖路、北至明珠路,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延伸,主要包括湖中路向北延伸至火车站、建宝路延伸至高速出入口。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

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  确定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工作流程;  制定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标准规范;

 建设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  建设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资源库;  建设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平台;  建设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 建立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监督评价体系;

 完成对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屋土地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数字化管理模式创建工作。

(三)功能目标

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专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网格化监督和管理。通过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业务数据的信息交换,达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功能目标。通过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范围的城市管理体系。

搭建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与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等相关服务热线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做到及时发现、处理与解决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四)二期规划

根据建湖县区城市建设规划,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在一期的基础上,将覆盖面积增加达到70平方公里。因一期工程硬件设备已考虑二期工程扩展,二期工程只需增加部分拓展应用、扩建数据普查等费用。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则

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和标准、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为了保障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快捷、安全、稳定的运行,根据国家政府机关特点及目前政府上网安全的规定和网络安全的建设经验,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1、系统设计体现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2、系统设计符合建设部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列行业标准的要求。

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划分、功能设计、业务模式设计、综合评价体系设计、数据库设计、安全设计等方面符合《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等建设部系列行业标准的要求。

3、系统设计要结合建湖县本地城市建设的特点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一项持续的建设任务,必然从点到面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数字城管项目的建设将随着城市管理职能和重点的变化,不断的推进,系统的规模也会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因此,要求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充分根据建湖县本地化需求特点,提供可扩展的应用维护系统,可以适应城市管理模式中部件事件扩展、专业部门扩展、流程扩展、表单扩展等方面的需求。

4.2 总体架构设计

从总体架构上看,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层次的:具体分为硬件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接入层。这样架构的好处是,各层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专注于本身的设计,各层次依赖度不高可以形成松耦合的协作关系,对实现的技术和产品的选择也提供了多种组合的可能。

(一)用户界面层、访问控制层

系统的接入层主要根据数字城管的业务组织体系,提供客户终端、智能手机、PDA、电话、网络、传真等多种接入方式,是系统数据采集、业务流转、信息发布的重要途径,是各级用户接入这个平台进行应用的主要界面。

(二)业务应用层

系统应用层主要是系统的业务应用平台,应用层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主要面向数字城管接入单位的系统管理员、信息采集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单位、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标准规范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的框架内和系统支撑平台(GIS平台、工作流引擎和中间件)上建立整个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终端用户通过统一门户来登录到各个应用系统。业务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集中点,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整个系统总体架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支撑层

系统支撑层主要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撑平台,由各种中间件、服务组件和接口组成,主要包括工作流中间件、GIS服务组件、位置服务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和安全中间件等组成。支撑层是整个系统业务实现的支撑,并是将来系统功能和数据扩展的基础,保障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四)数据服务层

系统数据服务层主要是系统的数据支撑层,包括了系统的数据资源及数据资源管理功能。系统的数据服务包括:部件数据、事件数据、生产安全数据、社会安全数据、其他业务数据、基础地形图数据和遥感数据;数据管理组件集提供对城管数据、生产安全数据、社会安全数据、基础地形图数据、遥感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功能,通过扩展,还可以提供数据的分层、分级安全共享。数据服务层为系统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支持。

(五)硬件层(系统、网络服务)

系统硬件层(系统、网络服务)是系统的运行保障层,包括无线通讯网、公众因特网、政务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硬件设施。硬件层为系统提供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硬件层由主机、网络、存储、备份,以及防火墙等硬件设备组成,基本上它们将成为所有的系统软件及应用的载体和依托。

(六)标准规范、信息安全:

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是本系统实施、建设、运行的必要保障。项目必须遵循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单元网格划分编码与划分规则》、《地理编码规则》等标准。安全保障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政务信息化安全建设方面的规定,结合数字城管业务对本项目的安全要求,进行项目的信息安全及服务系统建设。

4.3 系统安全设计

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构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也必须同步考虑建立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4.3.1 概述

根据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安全需求的分析以及安全保密策略,我们将从技术、运行、管理三个方面,采用各类安全保障技术、产品、设备和管理措施来实现这些策略,确保系统中信息的安全。

4.3.2 技术防护措施汇总

根据前面安全策略的分析,建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安全建设中首先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为:

1、加强功能服务器的安全部署,增强防护措施,对用户的访问进行控制,保护内部信息系统安全;

2、在网络出口处部署防火墙系统,进行网络安全域划分,加强访问控制,保护重要单位信息系统。入侵检测等系统,对进出内外网数据进行检测;

3、使用入侵检测检测系统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入侵行为检测,配合防火墙组成一套完整的边界防护体系;

4、构建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对终端机器、网络设备的监视及配置管理;

5、在整个网络中的所有服务器和终端机器上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实现对病毒的防范和查杀;

6、对关键服务器进行安全技术增强和加固,部署操作系统安全补丁更新系统,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从而增强其抗攻击能力。

4.3.3 目标和原则

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安全需求,结合建湖县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现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整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内容由以下二大部分构成: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应用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使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不存在可防范和修补的安全隐患及漏洞,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有较强的防病毒、防攻击、防破坏能力。

4.3.4 应用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根据安全等级保护策略,通过建设统一认证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信任服务机制和身份认证手段,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可信,提供统一的组织机构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角色管理,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应用安全环境,提供统一的信任服务和访问控制机制。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传输机制,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性应用安全保障。

建设建湖县统一认证管理系统,建立用户身份认证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维护的用户身份信息、角色信息和各应用系统维护的系统内具体权限信息的工作模式,形成“用户—角色—权限”三元对应关系,实现先进的RBAC工作模式,对用户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以确保应用系统不被非法或越权访问,防止信息泄漏。

用户认证系统总体功能是对各个业务系统用户和角色进行集中维护,角色的定义来源于与各业务系统地约定,但是角色上所分配的具体权限由各个业务系统自行维护。

4.4 内部接口规范设计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包括了多个不同的子系统,也与若干其它外部系统协同工作。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接口规范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接口规范,二是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

4.4.1 无线数据传输接口

无线数据传输主要指无线数据采集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使用无线数据采集工具,将采集到的城市事(部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部)件的类型、相关图片、录音资料以及位置坐标等信息通过GPRS数据传输技术传至服务器。

无线终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应该支持HTTP超文本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文本、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信息的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 支持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支持数据无线传输技术;  支持传输数据加密功能。

 无线实际通信速率不低于30Kbps;

 网络通信质量稳定,信息传递成功率在99.9%以上;

 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的并发用户数应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 单次数据无线交换和传输时间小于30秒。

4.4.2 无线数据采集设备与地理编码子系统接口

地理编码子系统包括地理编码引擎和地理编码数据库,通过地理编码引擎,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协同工作子系统通过地址信息能够快速定位到事发地点,起到快速定位的功能。

城市管理系统中的问题关联部件的快速、有效的定位依赖于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提供的地理定位引擎,只有将获取的信息迅速定位到地图上才能使城市管理部门对事件的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及时进行指挥处理,因此对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的地理定位引擎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将所有收集或调查来的非空间的各种社会经济信息(带有地址字段),准确落到地图上,准确建立非空间信息与空间信息的关系。

2、提供监督中心快速锁定万米单元网格内事件发生地点。

3、为任意输入地址字符串,可以直接定位到地图的万米单元网格某个位置,或提供地址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

4、为任意空间位置可以快速生成标准地理编码字符串。

总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地理编码系统提供的高效的搜索引擎,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4.4.3 监督指挥子系统和无线数据采集设备GPS定位监控子系统接口

无线数据采集设备,GPS定位监控子系统定时检测城管通位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UDP消息通知监督指挥子系统刷新监督员位置。

4.4.4 视频监控系统和监督受理子系统接口

视频监控信息负责将各视频终端位置信息(X、Y坐标)存储到数据库中,监督受理子系统需要查看一个问题的现场情况时,调用视频显示系统的流进行现场情况显示。

4.4.5 监督受理子系统和地理信息子系统接口

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中需要查看一个问题的位置信息时,可以通过城管地理信息子系统提供的接口打开问题位置的地图,进行各项地图操作。

4.5 外部接口设计

4.5.1 与分布式数字城管系统的接口

将采用数据交换的方式实现交互。在县级平台中专门设立了数据交换子系统以实现城管平台间的问题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的信息交换功能。数据交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业务流程中发生的交互和数据同步发生的交互。

4.5.2 GIS共享服务接口架构

GIS应用存在非常大的共性。对于共性部分的重复开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各专业系统的建设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GIS服务接口实现GIS资源的共享的优点在于:

1.无需重新建立一套应用层和数据库层的软硬件环境,只需根据负荷量大小相应增加设备,大大降低成本;

2.以现有系统为基础进行搭建性开发,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3.基于同一核心开发的各专业GIS应用,可以避免各专业GIS系统的再融合。以BS方式应用为例,其架构如下图所示。专业应用服务器上无需部署GIS基础软件、专业数据库服务器上无需部署GIS引擎软件。专业应用服务器和GIS 应用服务器上各部署一个网站,两个网站之间通过URL(通过时间戳保证URL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或者WebService进行接口。

当客户端通过专业应用服务器访问网站时,通过网站带参数的连接,跳转页面打开GIS内容。GIS信息与非GIS信息通过接口进行参数传递和调用。

OracleArcSDE数数数数数数数数GIS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ArcIMS(WebGIS)GIS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4.5.3 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口

适用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简称数字城管平台)和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数字城管平台采用WEBSERVICE 作为平台的数据交换协议。

Webservice 的概念是使用一个标准的输出接口来定义代码提供的功能,以便让外界可以通过这个标准的输出接口来调用,而所谓的标准输出接口就是wsdl,wsdl 是一个xml 组成的文件,描述了实现程序对外提供函数的原型,客户端可以通过wsdl 来调用实现程序提供的服务代码。其他应用系统可以调用数字城管平台服务层提供的WebService 服务和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系统提供外界TradeService.wsdl 文件供外界引用,其中: 依据XML 请求报文取得相应的XML 应答报文; 依据流水号以及随机令牌取得交易明文; 依据明文取得相应密文(MD5 算法)。

第5章 业务处理方案设计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运用空间网格技术,以社区为单位,每个社区的信息信息采集员负责对所分管的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通过多种途径采集的信息报告,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对全区的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

5.1、采用空间网格技术创建单元网格。

从城市管理角度划分单元网格,开辟了一个新的地理编码管理体系。按照空间网格技术的原理,以社区为基础,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划分单元网格。同时兼顾了建筑物、城市部件的完整性和便于社会管理和日常监督的考虑。通过单元地理网格的划分,将城市管理部件、道路、社区、门址、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地名等要素通过单元网格直接建立地理位置关系,使单元网格逐步成为城市各类要素与地理信息发生关系的重要编码基础。

5.2、通过城市管理职责分层、分级,实现主动式城市管理模式。

将城区划分为区、街道、社区和单元网格四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城市管理的责任,通过分区即时监控,随时掌握城市的现状,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彻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被动、盲目管理问题。

5.3、采用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实行分类、分项管理。

通过普查将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处理之后,确定每个城市部件的地理编码并标注在地图上,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采用地理编码技术进行分类、分项处理,将城市管理内容全面细化,并且可以科学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确的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管理对象不清、无序的现状。

5.4、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创建全新的信息实时传递方式。

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源的全方位采集,以保证对城市实

行全区域、全时段监控与管理。按照监控、评价与管理分开的原则,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彻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到位的现象。根据新模式运行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部门设置和职能,保证新模式的顺利运行和不断完善。

第6章 系统的功能设计

通过监控终端、通信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模块实现城区范围内所有照明的遥控、遥信、遥测和管理等功能。该系统要求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并在若干年内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数字照明系统要求采用基础运营商提供的无线通讯方式实现集中监控,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能够实现电脑和手机短信两种方式进行控制和接收报警信息,监控中心设置在城管大楼,由指挥中心实现对数字照明系统的远程调度和管理,并最终实现城市照明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1、控制箱门报警;

2、电源电压的测量;

3、检测每相电流;

4、功率因数计算;

5、过压、欠压、缺相、缺零监测报警;

6、电缆防盗报警:Ⅰ、Ⅱ、Ⅲ、Ⅳ级;

7、停电报警功能;

8、语音、数据、短消息告警;

9、智能多回路控制;

10、路灯专用变温测试;

11、系统故障监测;

12、单灯集中器接口功能;

13、抗干扰;

14、防雷击;

15、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16、系统可组装拼接;

17、系统可扩容;

18、前端巡查功能;

19、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自动校时;

20、群控和组控功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路灯控制要求,把城市路灯管辖范围内部路灯、重要楼宇等分成若干个组实现群控和组控);

21、手动遥控功能;

22、自动远程抄表功能;

23、电能计量;

24、对指定时段进行开关时间、故障率等分类统计和分析;

25、报表查询、打印;

26、数据统计分析;

27、亮灯率自动计算〔根据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变化自动进行计亮

灯率〕;

28、地理信息系统〔GIS〕;

29、系统图文显示;

30、终端模块化设计功能,便于维护、升级。

第7章 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的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流一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登记与核实、任务立案、任务分配、任务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阶段,根据建湖县、区两级管理的要求,在标准流程基础上创新出符合建湖县管理需要的“市、区两级管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流程”。

问题来源包括城市管理监督员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拍照、录音上报的城市管理问题、社会公众通过热线电话(12345和12319)举报问题、市、区级领导任务分派。

因此,可以按照城市问题的来源不同以及责任处理部门不同分别描述其具体的办理流程如下:(1)领导交办或公众反映的市属问题的工作流程

领导交办或公众反映(12345和12319两个号码)→市监督中心→市指挥中心→市专业部门现场处理→反馈至市监督中心结案(处理结束,由监督员核实后反馈至市监督中心)→进入综合评价库。

(2)领导交办或公众反映的区属问题的工作流程

领导交办或公众反映(12345和12319两个号码)→市监督中心(按照问题所在的区域,根据语音提示自动转到相应区监督中心)→区监督中心受理后派遣区监督员现场核查(核实情况是否属实)→区监督中心→区指挥中心→区专业部门现场处理→反馈至区监督中心结案(处理结束,由监督员核实后反馈至区监督中心)。(3)区监督员发现的区属问题的工作流程

区监督员发现问题上报→区监督中心立案→区指挥中心→区专业部门现场处理→反馈至区监督中心结案(处理结束,由监督员核实后反馈至区监督中心)。(4)区监督员或公众向区监督中心反映的市属问题的工作流程

区监督员发现问题上报或公众举报→区监督中心(按照问题所在的区域,根据语音提示转到市监督中心立案)→市指挥中心→市专业部门现场处理→反馈至市监督中心结案(处理结束,由

监督员核实后反馈至市监督中心)。

7.1 业务角色

7.1.1 监督员

监督员主要负责在规定的工作区域内对城市管理事件、部件问题进行日常巡查、上报、核实、核查等工作。具体为:负责责任区域内的事件、部件问题查找并及时上报;负责社会公众等渠道上报的城管问题的真实性进行现场核实确认;负责对专业部门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查工作。

7.1.2 视频监督员

视频监督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相关视频监控点的事件、部件信息,一旦发现问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上报到数字城管系统。

7.1.3 受理员

受理员是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受理监督员、社会公众、各相关部门、各级领导等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上报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负责对上报部件、事件问题的评判、审核、立案、批转、授权结案等工作。

7.1.4 值班长

值班长是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对受理员不能准确判断是否可以立案或结案的城管问题或案件进行最终决定和仲裁,负责对重大、疑难问题和案件的办理,值班长具有受理员的全部职权,并负责对受理员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7.1.5 派遣员

派遣员是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将监督中心立案后批转来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处理部门,对专业部门办理完结的案件进行审核,对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

7.1.6 指挥长

指挥长是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督查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对疑难案件

进行协调,对缓办、延期案件进行督办。负责对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7.1.7 专业部门

专业部门是指各种城市部件、事件问题处理单位和责任部门。专业部门应按照数字城管相关管理规范的要求,及时完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所派遣的属职责范围和管辖的部件、事件问题的处理。

7.1.8 各级领导

各级领导主要指对城市管理工作行使直接指挥和管理职权的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也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领导批转的问题和案件,数字城管系统将做特殊标记,进行特事特办,对办理结果给予及时单独回复。

7.1.9 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指市民、各部门、单位和新闻媒体等,通过城管专线、政府特服电话等途径反映城管相关问题的个人和集体。

7.2 业务流程设计

7.2.1 业务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信息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程序是:监督信息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情况(监督中心还可以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途径获得信息),监督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传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立即派遣相关专业部门或区监督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专业部门和区监督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向市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同时报告处理结果;市监督中心派监督信息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取核查结果,办结的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反馈给指挥中心继续办理,直至办结。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数据。

特色业务流程设计 快速上报

快速上报流程是根据监督员日常巡查中所遇到的能在现场处理的问题,如张贴小广告,而设立的快速处理程序。监督员将所负责的工作网格内发生的符合快速处理条件的城市管理问题,与快速处理完毕的结果一同上报到监督指挥中心,以便快速、便捷地处理符合处理条件的城市管理问题。

快速结案

在现在的各个城市的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建设案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监督员上报的某一类城市管理事部件问题,而该问题的主管部门虽然在数字城管系统覆盖范围之内,但由于该单位不在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管理和考核范围内,因此导致案卷派遣到专业部门后长期不能结案。

结合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案卷流转结案的快速结案操作,只对相关责任部门起到告知的作用,暂不对其处理结果进行考核,同时需对该案件的相关操作记录进行备案,以备查询。

多次派遣

案件在立案、受理、派遣的各个环节,可能会因为信息获取的不准确性以及操作人员的误操作,而导致案件需要进行退回、重复派遣、多次派遣等操作。因此系统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为此类情况设计相应的业务流程,方便用户操作。

但值得强调的是,此类误操作,将作为对操作人员的考核信息记录在案,相应的统计数据将作为综合评价的一项指标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考核。信息普查

城管通手机具有接收监督中心信息普查指令并完成信息普查上报的功能。该操作流程为监督指挥中心能在最短时间内调查统计城市管理事部件相关信息和新增部件普查等提供了便捷的业务操作。

如当监督中心需要进行路灯照明专项整治时,可通过向所有监督员的城管通终端发送“信息普查”指令的方式,要求监督员在某一天的某一时段上报所辖区域内的所有破损路灯,并通过信息普查上报将普查的结果反恐给监督中心,从而为监督中心提供了基本信息,监督中心可将此类信息统计备案,根据新增部件、部件、移出部件等实施信息,结合部件在线更新操作修改部件的相关信息。

第五篇:法院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技术方案

1、三同步两公开系统(1)需求分析

随着法院庭审视频资源日益增加,如何管理和有效使用这些视频资源,从而满足和实现法院对庭审资源的采集、共享和管理。并且能够辅助法院案件审理,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是各级人民法院现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配备庭审平台,可以高度结合目前各地法院的数字庭审设备,满足数字化大法庭的功能,即通过将法院现有庭审设备把审判过程中所有视频、音频、电子证物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录制并通过局域网或专网对外实时的直播或广播,实现法院领导、审委会委员、法院工作人员,干警通过网络直播或庭审过程完毕后点播的方式,动态了解庭审过程中所有有关案情的资料及信息,保证完美还原庭审现场情况,实现在线监督,保证阳光审判,维护法院公平、公正、公开执法的正义形象。

在后台的数据管理上,通过建立中心数据库,实现法院庭审的数据管理制度化;庭审管理平台采用 “四层六级”的权限体系数据容灾存储,能够有效记录文档使用痕迹;并且提供数据版本管理和发布流程控制,涵盖编写、审核、发布、更改等各环节的功能;针对法院的大数据量资料可支持毫秒级的全文搜索,可以多维度组合搜索,省时、高效;并以数据为中心实现多人协作,使环境沟通更直接、更高效;平台将建立法院行业的知识体系和脉络,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以及多种手段实现对法院各业务的数据管理,挖掘、传播。

(2)设计依据

根据软件工程开发 根据法院审判业务管理

系统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J2EE架构的三层结构模型,构建起了先进,实用,安全,高度集成的易用系统。大幅度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 先进

本系统基于先进的J2EE技术,架构于先进的视音频点播系统之上,保持系统快速定位和查找视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并对各种资源的查看保持其统一集成的阅读和点播方式。

先进的网络猝发技术,能快速定位视频音频位置,为检查和定位提供最快捷的操作。节省大量的等待缓冲时间。

先进的B/S架构,保持技术领先和最大化工作效率。Web技术实现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点播功能支持分布式集群技术。能有效保证大用户量的访问和多服务器负载平衡。这也为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实用

案件材料:直接登记一个案件,在每个案件中加入所有的材料,并对每件材料的权限进行严格控制。

笔录校对:对需要校对的笔录,可以在事后对笔录进行同步校对和核稿。即

使用在现场无法完整记录庭审笔录,也不用再担心会漏掉细节和无法保留原音和原话。这个功能将解决庭审笔录的真实性和原样性。在开庭的同时诉讼参与人可以实时看到书记员的庭审笔录记录情况。

档案归档:按年份和月份对所有案件分类显示和归档,查询。信息简洁而查询方便。

系统配置:对部门,人员注册,服务器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不需要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就可以轻松管理系统,为各级法院提供最大的可使用能力。降低对使用者能力要求,为推广信息化办公提供最基本的铺路石。

最为简捷的操作

系统设计为尽量少的操作,就可以进行办公和点播,方便用户以最好的工作方式来操作本系统。在用户保存后,不用担心丢失和忘记,系统会将你的文档作为材料保存到服务器上。并让你有最大的灵活性选择能够查看你的材料的人员。

最简单的系统管理和维护

系统的启用以最简洁的方法,让用户能快速使用本系统。只需要配置好本院的部门,注册本院人员,分配好各人员的权限。再加上视频点播系统,就可以提供给全院的工作人员使用了。

☆ 安全

本系统在用户登陆时,必须输入密码,并要求用户在第一次登陆后必须修改个人密码。以保持只有本人才知道的密码。

对于每个材料,都需要使用者选择本材料可以由哪些人查看到。无权限的人员将不能查看到这个材料。以保证材料的保密。

密码验证需要通过视频系统的用户验证和管理,无法通过验证的用户将直接被视频服务器拒绝,保证资料安全。

高度无缝集成的易用系统

系统无缝集成了视频采集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让系统在直播和点播上独树一帜。强大的功能却提供简捷的操作和紧凑的功能。为用户的易用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系统与法院庭审监控系统无缝集,更增加了本系统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3)系统设计

数字法庭庭审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与法院现有软件系统无缝连接

庭审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接口与审判业务信息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软件无缝连接,实现案件信息和庭审排球信息的同步,庭审资料可以自动传送至电子档案系统存档。

2)一键开庭功能

一键开庭,简化书记员操作步骤,使系统更为友善。

开庭自动创建文件夹并存放文件。文件信息一个月内由工作人员提交。提交后,信息处理人员根据法官搜索,案件名称,被告搜索,开庭时间,创建出具体的文件,并根据需求刻录。以及分配刻录权限权限。

3)后台数据管理

数据平台采用B/S架构,以内容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个性化管理为需求,可实现庭审直播/点播、刻录、存储、检索、权限等功能的参数设置。

采用先进的音视频解压处理技术,J2EE 架构的三层结构模型,并基于计算机网络和 JAVA 跨平台技术,实现对法院案件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案件资源的采集、共享和统一管理的功能。

庭审资料包括庭审录像、笔录、案件信息等,系统可以对庭审资料分类管理,可以按照案件号、开庭时间、地点等多个条件查询庭审资料。并可对庭审资料浏览、修改、归档、刻录等操作。

案件卷宗管理:系统可以把与案件相关的信息有机、有序地整理与归整在一起,以形成案件完整的数字化电子卷宗。电子卷宗要包含当事人的详细信息、庭审录音录像、与庭审录像可同步互动的庭审笔录、数字化证据信息等等。系统与本院电子档案系统连接,庭审结束后系统可自动或经审核后将自动整理完的庭审资料同步给本院电子档案系统,分类存档。

庭审资料管理与查询:庭审资源管理系统以树状图方式显示资料目录。可以点击树状图节点查询或者按照案件号、开庭时间、案由等关键字快速查询庭审资料。系统与法院内审判业务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庭审出席人员和经过授权的人员也可以通过审判业务信息系统,在其介面上点击案件信息条目,即可登陆中心服务器查看相关庭审资料。

庭审资料发布:庭审资料经审核后可以在法院内网、法院专网上发布。庭审结果如经同意可以通过信息显示系统和网页向社会发布庭审结果。

4)易云转码压缩

平台具有自动转码压缩功能,数据上传后经过处理可有效压缩到原视频的50%以上,操作即点即看,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的降低了视频占用的磁盘空间,并且支持手机浏览器,支持直播点播。

5)庭审信息公开功能

可通过智能平板、手机连接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庭审现场直播、笔录显示以及法律法规查询观看等功能。

可通过信息展示系统,可实时展现法庭现场的开庭状态,包括法庭名称、当事人、审判法官以及开庭时间等信息;

6)权限管理

系统提供了严格的权限管理,可以为系统用户根据角色不同设置不同的使用、查询权限,对案件庭审实况记录文件点播进行分级控制。

角色管理

系统权限按角色划分,角色权限按模块设置;可根据人员身份职位,限定用户访问案件信息的范围。可灵活地赋给、收回用户的权限。

用户管理

管理系统用户,提供用户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用户可以拥有一个角色,并自动拥有该角色对应的权限。可以查询用户操作日志。

系统在登陆时,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需要经过视频服务器的严格验证,视频服务系统通过信息安全控制机制来保证向用户发送的视频数据的不丢失或出现误码,同时传给用户的重要信息经过加密,使用户不必担心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的安全性。

7)高标清同步录制

所有数据支持高标清视频同步录制,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是重要案件,以及需要更多的空间,平台可以根据管理员需要进行自动清除设定,大大降低硬盘使用的空间。

8)信息检索

可实现文字、图片等多种检索方式,并支持组合条件式检索,能够极大减少

管理人员的操作过程,提高搜索效率,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搜索到所需数据内容。

9)档案管理统一刻录功能

系统提供材料所有法庭统一刻录光盘功能,并能按年份和月份对所有案件分类显示和归档,可按存放位置进行查询,信息简洁方便电子调档。案件材料索引清单是 HTML 格式,通用性强,数据移植和数据交换简单,且查看方便。不再需要专门的转换程序,即可将案件移交到其它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10)便捷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功能

系统的启用以最简洁的方法,让用户能快速使用本系统。只需要配置好本院的部门,注册本院人人员,分配好各人员的权限,就可以提供给全院的工作人员使用了。

11)极高的安全性

本系统在用户登陆时,必须输入密码,并要求用户在第一次登陆后必须修改个人密码。以保持只有本人才知道的密码。对于每个材料,都需要使用者选择本材料可以由哪些人查看到,无权限的人员将不能查看到这个材料,以保证材料的保密。密码验证需要通过视频系统的用户验证和管理,无法通过验证的用户将直接被视频服务器拒绝,保证资料安全。

12)高度无缝集成的易用系统

系统集成了视频采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文字直播系统,让系统功能上独树一帜。本系统与法院庭审数字采编网播视听系统无缝集成,也可以与法院审判办公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更增加了本系统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3)法庭信息显示功能

能够通过显示大屏显示法庭相关信息,包括法庭开庭、休庭、闭庭状态及法官当事人等信息;

以及通过搭配Windows、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触控显示屏、平板等显示当前法庭直播画面、当前法庭笔录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资料,并支持关键字查询,方便法官、当事人操作;

14)提供丰富的管理功能

服务器管理:通过服务器管理模块了解地看到服务器的硬盘空间使用状态。使用日志管理:可统计用户使用本系统点播的跟踪情况,系统管理员可以了解到点播用户的用户名称、用户类型、点播机当前的 IP 地址、正在点播的视频文件名、开始的点播时间以及视频文件所在流媒体服务器 IP 地址;并可以查看到会员的点播记录,可以根据条件进行快速搜索,日志记录,点击用户名称和视频文件名称可以查看详细的用户点播统计和视频文件被点播统计信息。

2、庭审直播系统(1)需求分析

根据河南省法院系统的数字法庭建设需求,可以通过高清录播设备及数据管理平台来实现,即通过将法院审判过程中所有视频、音频、电子证物等信息多画面显示的方式进行实时采集、录制并通过局域网或专网对外广播,实现法院领导、审委会委员、法院工作人员,干警通过网络点播的方式,实时全程动态了解庭审过程中所有有关案情的资料及信息,保证完美还原庭审现场情况,实现在线监督,保证阳光审判,维护法院公平、公正、公开执法的正义形象;在不开庭的时侯能满足法院大型会议的召开。

初步沟通了解法院庭审网络视频直播的需求如下:(1)要求系统采用分布式平台架构;

(2)可以支持大并发用户,包括若干个分节点,未来可平滑扩展;(3)实现中心节点与各分节点之间的直播源转发分发功能;具备P2P技术优势,在大并发直播时可缓解服务器端带宽压力;

(4)广泛支持目前流行的视音频文件格式;

(5)具备方便实用的管理员授权管理,可以满足庭审直播只有被许可人员观看;

(6)提供系统监控功能,支持实时监控视频服务器和在线用户点播情况,具备后台统计分析功能;

(7)安全管理功能,可以通过用户IP地址认证,ID认证进行访问权限控制;

(8)具有分布式系统动态负载均衡调度功能。具备节目批处理、分发、上传功能

(9)支持视频直播同时后台录制并能自动进行节目存档;提供后期点播、检索;

(10)能够实现和现有的视频资源点播系统无缝集成;实现数据流、业务流的融合,实现统一认证管理。

(11)直播时能够达到音视频同步,并且具备直播延迟功能,可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实现3-15秒的可选择性的延时操作,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1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7×24小时连续应用;

(2)设计依据

对本法院庭审直播系统在技术实现上应坚持以下原则: 1.实用性

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实用性原则,设计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实际环境的,可运行、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功能的实用系统;可充分利用用户原有的系统设备。

2.先进性

实现庭审直播的方案和产品很多,在坚持实用性的前提下,充分采用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硬件产品。

3.开放性

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目前和将来的网络发展及用户需求,采用标准的开放协议来构架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和现有系统的良好集成性;同时系统能够支持多种内容服务商的接入,和其他内容提供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数字视频资源的广泛融合。

4.可扩展性

目前互联网上的新的应用模式不断涌现,作为一个开放的庭审直播系统,应当能够具备良好的接口以提供对这些新应用整合。同时,系统本身应当能够提供良好的扩展性能,当用户量增加,业务扩展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硬件设备扩充或者分布节点的增加实现系统的平滑扩容。

5.稳定性

庭审直播系统应当能够达到7*24小时的可用,系统可用率要达到99.99%,同时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系统应当能够提供良好的容灾备份手段,保证对用户端的应用不被中断,同时记录下用户日志。

6.可维护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对系统的生命力至关重要,系统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的高级语言编程,灵活的功能模块重组,提供基于WEB的友好的应用维护界面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3)系统设计

1)技术特点

采用独特的flash压缩格式

国内首家推出flash编码压缩技术,用户无需下载任何客户端软件、插件,可以直接通过网页浏览的形式观看实时视频监控,数据压缩比例高,数据小,传输速度快。

统一文件格式

所有采集数据采用统一标准Flash格式,所有存储、录制可通过所有播放软件播放,解决传统安防行业视频各家不统一的难题。

采用两级压缩模式

同一路视频可同时输出可供PC观看的高清视频,和可供手机观看的低码率视频,支持海量视频源的添加及单视频源的海量并访。

革命性地简化了网络集成

实现视频与网页(WEB)完美结合,可为客户提供强大、灵活的系统管理平台。解决传统行业基于C/S架构数据共享难的问题、提供完善系统管理平台。

2)功能应用 庭审高清影象采集

通过设备保证整个庭审过程音像的同步性、完整性和流畅性;各路高清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混音器的音频信号输入到庭审直播主机中,庭审直播主机首先对输入多路高清视频信号画面分割和自动编辑处理,之后采用先进的音视频数据压缩算法将其转换成具有满足MPEG-4标准的码流,以流媒体文件的存储格式发送到计算机网络流媒体服务器上,经授权的用户在连入法院专用网络的计算机上使用浏览器收看庭审现场实况。

数字影象存储及回放

庭审实况的数字音像(音视频数据)文件采用分布式存储与集中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在庭审直播主机上和专门配置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上存储并自动归档。当网络相对空闲时,系统可自动将各个庭审管理中心上存储的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传送到中央大容量存储服务器(或光盘库)上。大型存储设备在选型时应采用有IP接口的存储设备,要求科技法庭存储设备全省IP可达,在存储结构上应该采

用成熟SAN架构,并为了便于远程数据共享,支持点播,要求支持NAS功能。

网络高清直播点播

庭审视频系统管理软件可实现高清庭审直播和点播功能,审判人员、领导和网络上的任何授权用户皆可访问正在进行的庭审视频图像、笔录或已经开过庭的庭审视频图像和庭审笔录。系统能接受单台流媒体服务器最多支持多人同时连接观看高清庭审直播或点播;网上直播支持多画面合成显示,并具有较好的动态图像质量。直播、点播过程中可实现庭审影像与笔录的同步播放,庭审直播结束后,音视频记录文件可立即提供全网点播,无需人工干预。

庭审资源管理

庭审软件对庭审资源进行全盘管理,提供功能包括支持庭审浏览和查询、树状图方式显示内容目录、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监控、管理负载均衡需要的CDN策略的设置、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端日志、庭审日志、客户端登录日志、点播/直播日志,与法院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无缝整合。

观看所需硬件配置低

平台提供的视频观看对网络资源和硬件资源需求较低。采用最新Flash编码压缩格式,解码算法相对简单,对硬件配置需求更是宽松,在主频只有几百M、内存只有几十M的移动终端上就可以观看到流畅、清晰的实时视频。

一源多视

移动终端由于硬件和网络带宽配置较低,为了能流畅的观看,它需要较低的码率。Flash压缩技术可以同时满足低码率、高画质这两种不同的需求。从而大大满足用户在不同条件下针对不同需求的视频码率。

兼容性好

系统平台提供的视频的观看与硬件平台无关,无论是何种CPU构架,何种硬件配置,它提供的视频只需要具有FLASH PLAYER 的设备上都可以观看。

支持海量视频终端接入

视频处理单元与流媒体服务器以以太网连接,且采用一对多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B/S模式)。由于以太网的接入具有无限接入的特性,流媒体服务器对视频处理单元接纳的无限性。视频处理单元可以无限的接入网络视频服务器所在的系统。同理,摄像头等摄像设备可以无限的接入服务器,无任何接入数量的限制。

庞大的数据系统管理平台

平台采用B/S架构,提供平台管理、热点排行、直播现场、实时动态、在线论坛等功能模块,并为用户提供权限管理,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增加、删除、优化。

海量可并访用户

在采用了流媒体服务器机制下,用户对视频的访问成为了用户面对流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因此同一个视频源支持很多用户的并发访问,并提供强大视频交流平台。

现场超短时延

实际现场发生的事件与在视频画面看到此事件的发生之间的时间差值叫时间误差。网页局域网内少于1秒,网页在通过有线接入以及3G、WIFI等较高带宽接入时时延小于3秒,有效的保证了视频的实时性。

3)系统拓扑图

3、数字审委会系统(1)需求分析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的领导集团,通常作为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宣布前对案件定性、量刑进行商讨、表决的严肃环境。其任务是:总结审判工作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的会议一般由人民法院院长主持。审判委员会由院长1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在单独专用审委会会议室内举行。

审判委员会一般要求具备以下功能:

◆ 提供远程视频观摩功能。◆ 提供本地日常行政会议功能。

◆系统设有一定数量的发言席位,设有会议主席和代表发言席位的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具有投票表决功能。

◆ 能够对会议过程录音录象本地保存功能。

◆ 能够提供多种视频信号的显示系统,并能够对提供的证据展示进行分析,保存,异地传输功能。

◆ 有优良的语音还原质量的扩声系统,能够提供清晰自然的语言扩声。◆ 各系统的操作简单快捷。

◆ 各系统的操作由中央控制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2)设计依据

1、标准性

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由相对固定的业务流程,从庭审排期、庭审准备到开庭

审理、案卷归档、档案调阅均有具体要求和固定的程式。系统功能定义必须严格遵循司法体系相应的规范,系统中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等,必须遵循国际上已经发布或颁布的规范。

2、适度先进性

我们的系统设计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规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且切实可行并容易实现;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内有关的规范要求;符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视听系统的最新发展潮流,是基于应用成熟产品进行整合的先进系统。

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设计合理,架构简洁,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

3、优质实用性

采用优质的视听设备整合,通过完善的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审判人员的干预。通过集中控制联动方式,达到单键控制复杂的联动功能。优质的设备提供了最佳的显示、音响效果,真正提高庭审工作的质量。完整的庭审记录系统能够方便的对任何案件审理进行回溯分析。控制与笔录一体化的统一界面极大的方便法庭书记员的工作。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操作使用简便易行,图形化易用的用户界面,容易掌握,手工干预少,使用直观简单。

4、可靠性

通过采用广泛使用的成熟厂商的设备板卡进行科学的设计整合,整个系统能够保证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在设计上通过对庭审音视频信号提供备份采集编码数字转化,能够在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时,充分保证庭审音视频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远程视频设备采用高可靠的集成化一体产品,具有高可靠性。

5、开放性

系统中的各类音视频信息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传递,因此可以加入所需的任何音视频设备以扩展法庭的功能。

6、可扩展性

根据需要,可以加入庭审需要的各类其他音视频、网络应用设备,多个系统的扩展应用只需增加集中控制系统的编程选项,就能是新设备新功能融入数字

法庭的系统中。

(3)系统设计

1)审委会系统组成

审委会设置目的是为了保证案件审理质量。其任务是总结审判工作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特点是:

◆商讨、表决过程公开、公正、高效、真实、透明,充分体现及时受理,查清事实,依法处理的原则

◆要求完整、准确记录、实时加密、再现商讨、表决过程 ◆纪录设备的要求--数字化、专业化、智能化 常见的审委会会议室布局:

故审委会的组成通常有以下几个部分:

 审委会会议录播系统

 审委会会议管理及投票表决系统  审委会视频采集系统  审委会视频显示系统

 审委会音频会议系统 审委会会议录播系统

将法院审委会成员对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案件定性、量刑进行商讨、表决过程的录制下来统一保存,同时可在网上直播和点播,便于单位内部、系统内上下级单位、公众在网络上观看。

保存下来的历史音视频档案资料(DVD、VCD、VHS)转码录制后,统一入库保存,实现媒体资产的数字化、网络化。

实现设备包括:  高清会议录播主机  高清彩色摄像机  摄像机控制键盘  无线表决器  无线主控制器  时序电源控制器 审委会数据管理系统

数字审委会数据管理系统是为法院定制开发的一套会议系统管理软件,结合易云V5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搭配法院使用的业务系统,档案系统,硬件设备为审委会成员提供数字化的会议服务,记录会议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会议的效率,从而提高法院审委会的整体效率。

其中数字审委会会议管理软件主要面向案件承办人、审委会委员及审委会秘书3类人。案件承办人制作案件报告书,实现对案件的汇报功能。审委会委员主要查阅案件的相关信息,并可以配合无线表决器同时进行对案件会议的表决。审委会秘书主要对证据进行展示,对案件及会议统一调度,安排会议讨论的时间,同时根据整个会议进程进行记录及录音。

实现设备包括:

 审委会软件管理系统  易云庭审应用服务器

审委会视频系统

会议过程中,各类视频信息信号需要相应设备进行播放显示,应对审会议的会议方式,应采用大屏幕尺寸的电视,以及相应委员人数的小屏幕显示器,显示器可配合升降器使用,可以供会议人员实时有效的观看会议的情况,配合各会议人员的PC主机,通过审委会会议管理系统,也可实现会议投票表决以及数字法庭现场实时庭审的观摩。

实现设备包括:  高清投影机  液晶电视  审委会电脑  液晶屏升降器  电子手写板  VGA矩阵

 实物展台

审委会音频会议系统

音频系统分采集及扩声两部分。采集设备需使用专业会议级别话筒,负责采集会议人员的声音信号;扩声则通过调音台、均衡器、功放、音箱等音频设备,实现高音质、无啸叫、无回声的高质量扩声。

实现设备:  会议话筒  无线会议话筒  混音器  音频管理中心  高保真音箱

下载nvr技术方案汇总(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nvr技术方案汇总(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灭鼠技术方案

    光明新区2021年春季灭鼠方案为有效降低鼠密度,预防和控制鼠传染疾病的发生,减少鼠类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2021年灭鼠技术方案。一、灭鼠......

    喷涂技术方案

    1、 总则 1.1本规范书适用于金山热电厂#1机组锅炉#1机组#2引风机叶轮防磨补焊和防磨喷涂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规范书引述有关标准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卫队一切技术细......

    技术比武方案

    加制氢车间技术比武PK擂台赛方案 一、目的: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车间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及 培训的效果,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和激励员工发现不足,不断学习的斗志,特举办此次加制......

    造林技术方案

    一、施工工序划分: 樟子松、云杉栽植的施工工序:清理场地一定点放线一整地挖穴一选树种一运苗一种植苗木一施基肥一施保水剂一踩实一浇水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养护管理 二、......

    SSH技术方案

    基于Struts2+Spring+Hibernate实现轻量级企业式开发技术方案 一. 技术平台 J2EE是Java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2EE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方案[范文大全]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方案 1 客户需求 技术参数30929003.pdf 2 技术方案 2.1 概述 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12台15V/12000A的电源配1台90V/2000A的电源,每6台15V/12000A 的电源配一台6......

    技术方案说明书

    涂料装饰产品说明 作为饰面的外墙涂料要求有较强的装饰保护功能,我公司充分地研究了该涂装工程的应用需求定位,携手与业内享有极高声誉的西藏炘炎商贸有限公司,为该工程确定涂......

    设计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1.1 项目背景 襄阳市是鄂豫陕毗邻地区的经济中心,湖北大三角经济结构的西北部支撑点,也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自古即为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襄渝、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