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本学专题(复试笔试科目)大纲

时间:2019-05-13 11: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本学专题(复试笔试科目)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本学专题(复试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篇: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本学专题(复试笔试科目)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日本学专题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用日语写作一篇日语语言、日本文学或日本文化方面的小论文。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日语知识组织日语句子和篇章的能力,以及语体、文体的构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日语撰写出1篇1200字左右的小论文。小论文题目从给定的日语语言、日本文学或日本文化方面的三个题目任选其一。考查要点是:

(一)句子的构成及句与句之间的连贯;

(二)段落的构成及段与段之间的连贯;

(三)文章的基本构成;

(四)文体的统一;

(五)结构合理且完整,内容充实;

(六)逻辑性强,有一定的学术性。

2.考试要求

具有日语专业本科毕业所要求的日语写作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文章必须符合写作规范,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写作速度大约为600字/小时。

三、参考书目

由于全国高校没有统编的相关教材,所以本科目不指定参考书目。

第二篇: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英汉互译和阅读评论(复试笔试科目)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英汉互译和阅读评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 英汉互译(60分)

(1)英译汉30分

(2)汉译英30分

第二部分: 英语阅读评论(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英汉互译

1)英译汉: 3-5段有关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择其中的2段翻译成汉语,每段15分,共计30分;

2)汉译英: 3-5段有关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择其中的2段翻译成英语,每段15分,共计30分;

(2)英语阅读评论:阅读同一主题的2-3篇文章,就其中的某一观点发表看法,撰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英语文章,计40分。

2.考试要求

(1)能运用词汇、语法、句法、修辞等知识正确理解和阅读英、汉语篇章;

(2)基本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3)系统掌握英、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翻译能力;

(4)能用正确、通顺的语言实现英汉语篇章的双语转换;

(5)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参考书目

1.国内高等学校通用的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教材和写作教材。

第三篇: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资本论》选读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复试科目名称: 《资本论》选读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序言和跋10分,第一卷35分,第二卷20分,第三卷35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资本论》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

3、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一)《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

1、《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编。

2、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抽象力的含义。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他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4、《资本论》的研究目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1、《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和体系结构。

2、商品和货币(1)商品二因素。我们的研究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2)劳动二重性。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财富的源泉。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3)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含义,价值形式两极的关系。相对价值形式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4)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来源。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5)、交换过程。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过程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是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商品成为货币。(6)货币的职能。价格形式中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第一形态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货币流通规律。货币储藏的形式和作用。(7)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新发展。

3、货币转化为资本。(1)货币和资本的联系和区别。(2)资本的一般和和特殊。(3)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新发展。(4)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和前提。(5)劳

1动力商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4、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2)劳动过程的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劳动二重性来解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和意义。(3)工作日的界限和变动趋势。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含义。工厂主和领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的比较。(4)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条件和动力,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2)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协作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3)工场手工业的起源、要素和类型。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比较。(4)生产方式变革的起点。使用机器的界限。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规律。

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含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的扩大和缩小。(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3)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4)比较工资国民差异必须考虑的因素。(5)国际价值的决定,国民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关系。(6)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论意义。

7、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征和实质。(2)资本家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8、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1)资本有机构成的类型和公式,功能和意义。(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理论及现实意义。(3)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内容和实质。(4)原始积累的含义。工业资本家产生的途径,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三)《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1、《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和体系结构。

2、资本循环。(1)G-W不仅表示一种质的关系,而且表示一种最具特征的量的关系。

(2)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代。

(3)商品资本职能实现的意义。(4)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三个循环的统一。(5)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6)资本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

3、资本周转。(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2)固定资本的损耗、更新和维修。折旧基金的性质。(3)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4)可变资本的周转。(5)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4、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1)货币资本的作用。(2)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的比较。

(3)第II部类两大分部类的公式和实现条件。(4)IIc(1)和IIc(2)不相等的两种情况及解决办法。(5)用公式说明积累。(6)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四)《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1、《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和体系结构。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成本价格的性质和作用。(2)应当从m′-p′的转化引出m-p的转化,而不是相反。(3)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成本价格定义的修改和生产价格的进一步规定。(2)商品按价值交换先于按生产价格交换。(3)市场价值理论。(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4、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1)规律本身。(2)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原因。(3)规律内部

矛盾的展开。

5、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2)商业资本周转对商业价格的影响。

6、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1)生息在资本的性质和特点。生息资本是现实资本运动没有概念的形式。(2)利息大小的决定因素。不存在自然利率。(3)信用的形式和作用。(4)股份公司的性质和特点。(5)合作工厂理论。(6)虚拟资本理论。银行资本的大部分是虚拟资本。(7)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7、地租。(1)土地所有权。地租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土地资本。(2)农业是基础。

(3)自然力的特点。(4)土地肥力递减。(5)虚假社会价值理论。(6)建筑地租的特点。

(7)地租的形式、形成原因、条件和来源。(8)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

8、各种收入及其源泉。(1)什么是分配关系。(2)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分配关系的观点。(3)马克思的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观点。

9、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主要参考书

[德]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四篇: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俄语专业课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37考试科目名称:俄语专业课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 俄罗斯国情文化(40分)

(1)国情文化知识填空: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简述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3)论述题:1小题,计10分

第二部分:俄罗斯文学史(40分)

(4)俄罗斯文学知识填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5)俄罗斯文学作品及文学术语汉译: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6)论述题:1题(2选1),计20分

第三部分: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40分)

(7)翻译理论知识填空: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8)俄语短文的汉译:将篇幅为10-15小句的俄语译成汉语,共计15分

(9)汉语短文的俄译:将一段10-15小句的汉语译成俄语,共计15分 第四部分:汉语写作(30分)

(10)写命题或半命题汉语作文一篇,计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俄罗斯国情文化

考试内容:

(1)国情文化知识填空。主要涉及俄罗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概念性常识(详情参见《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第二版,201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简述题。能用俄语简要概述俄罗斯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地理特征或人文领域的知识等;

(3)论述题。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汉语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考试要求:

系统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历史事件及相关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面积、自然条件、主要的山河湖海名称、主要城市及民族等),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新闻媒体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俄罗斯的风俗、民情也有较全面的 1

认识。

2.俄罗斯文学史

考试内容:

(1)俄罗斯文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俄罗斯文学发展史的分期、重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

(2)俄罗斯文学作品名称及文学术语的汉译。主要包括在俄罗斯文学史上

具有代表意义作品,基本文学术语的汉译。

(3)文学分析能力。主要包括对俄罗斯文学史重要阶段及文学流派创作特

点的分析。重要文学流派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重要作家和主要作品目录如下:

1)А.С.Пушкин: Лирика,《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Капитанская дочка》.2)М.Ю.Лермонтов: 《Парус》,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3)Н.В.Гоголь: 《Мѐртвые души》, 《Ревизор》.4)И.С.Тургенев: 《Рудин》, 《Отцы и дети》.5)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 《Бедные люд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6)Л.Н.Толстой: 《Война и мир》,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Воскресенье》.7)А.П.Чехов: 《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 《 Вишневый сад》.8)А.М.Горький: 《Мать》, 《Детство》, 《В людях》, 《Мо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ы》.9)В.В.Маяковский: 《Облако в штанах》, 《Хорошо》.10)А.Н.Толстой: 《Хождение по мукам》.11)М.А.Шолохов: 《Тихий Дон》, 《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12)М.А.Булгаков: 《Собачье сердце》,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13)Б.Л.Пастернак: 《 Сестра моя – жизнь》, 《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

14)И.А.Бунин: 《Господин из Сан-Франциско》, 《Тѐмные аллеи》.15)А.И.Солженицын: 《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 《Матренин двор》

考试要求:

较为系统地掌握俄罗斯文学史发展的基本分期及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特点,掌握俄罗斯文学的重要文学流派、重要作品及其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

3.俄汉翻译理论及实践

考试内容:

(1)翻译理论知识填空。要求了解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的作用、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修养等理论知识,牢固掌握涉及词汇问题、语法范畴的翻译知识。

(2)俄语短文的汉译。短文篇幅为10-15个小句。内容涉及当代俄罗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要求能得体处理各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流畅地译出原文意思。

(3)汉语短文的俄译。将10-15小句的汉语短文译成俄语,要求用词准确地道,句式有较多变化。

考试要求:

牢固掌握翻译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翻译技巧进行翻译。考试内容主要

侧重文学翻译,对基础的科技翻译也有一定涉及。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俄、汉两种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文字驾御能力。

4.汉语写作

考试内容:

按要求完成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

考试要求:

综合考察学生的汉语基本功及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语言手段,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三、参考书目

1.李英男 主编,戴桂菊 编著,《俄罗斯地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2.李英男,戴桂菊 主编,《俄罗斯历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3.戴桂菊 著,《俄罗斯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4.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 著,《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蔡毅 著,《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第五篇: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笔试科目(写作)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xiexiebang推荐)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中国古代文学复试笔试科目科目名称:写作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发挥,主题贴切深刻,议论体,1000字以上。

4)题型结构

作文题,标准结构,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2.考察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和基础理论修养。

3.挖掘古代文学文献文本的深刻意蕴。

考试内容

材料多源于中国古典诗文、历史、哲学等文献。坚持“格物致知”的原则。

三、主要参考书目

写作考试不出具参考书目。

下载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本学专题(复试笔试科目)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本学专题(复试笔试科目)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