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教材变动
P39
2011年版本:
(五)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11)老教材内容略
2012年版本
(1)核验施工测量放线,验收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签署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2)进行巡视、旁站和平行检验,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并作监理记录;
(3)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证明资料,抽检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论证材料及相关验收标准;
(5)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检测仪器设备、度量衡定期检验的证明文件;
(6)监督施工单位对各类土木和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检查和抽查;
(7)监督施工单位认真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质量事故,并认真做记录;
(8)对大和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其他紧急情况报告业主。
P40
2011年版本:
(五)2、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2)有变化
3、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的(1)(3)有变化
新增
4、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11 年版教材中没有)
(六)1、“受理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去掉了2、3、均变化,新教材增加第4 条内容,详情见新教材部分
2012年版本
2、施工阶段的进度
(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核查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3、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1)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款支付申请、签发或出具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业主审核、批准;
(3)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协调处理施工费用索赔、合同争议等事项;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申请。
4、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
(1)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监督;
(2)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的监理应急预案,并参加业主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
(3)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4)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自查工作,巡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对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指令,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业主,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通过业主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竣工验收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并提出意;
2、审查施工单位调教的竣工验收申请,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组织工程预验收,参加
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并签署竣工验收意见;
4、编制、整理工程监理归档文件并提交给业主
P4
42011年版本:
图规费由原来的五项变更为四项并把意外伤害保险取消,增加工伤保险
2012年版本
图规费中去掉了“工程定额额定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新增“工伤保险费”
P47
2012年版本
新增《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将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合并定义为安全文明施工费
P48
2011年版本:
相应于P44 图在在规费中详细阐述内容变化
2012年版本
(2011 年2 月改写了建筑法,意外伤害保险根据事情情况进行办理,而工伤保险必须缴纳)
P12
42011年版本:
图节点6-8 总时差计算错误应该是0
2012年版本
图节点6-8 总时差为0
P184
2011年版本:
一、(3)死亡,指„平均(空)计算出来的.2012年版本
一、(3)死亡,指„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
第二篇:十九大后教材变动
十九大后《经济生活》变动全解读
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教材表述(第30页)
变动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变动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奋斗目标”已经变化发展、十九大新提法: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建成现代化强国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材表述(85—87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这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开辟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伟大行动纲领。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但是,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艰苦奋斗。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主、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变化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新提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教材表述(90页)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2.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新要求。十九大后《政治生活》变动全解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十九大新提法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教材表述
《政治生活》教材中没有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十九大的创新提法,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我们不妨思考这一历史定位的特征及意义。
2.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表述更完善 十九大新提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家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教材表述(第5页)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解读:“根本力量”强调了人民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党的宗旨的深入阐释。
3.关于民族团结的表述更完善 十九大新提法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教材表述(第9页)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解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性工程,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十九大新提法
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依照法律服兵役和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教材表述(第9页)
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解读:此举在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同时,能提高全民对军人的认同感可吸引大批优秀青年投身军营。《政治生活》教材分析: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5.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现,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
6.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九大后《文化生活》变动全解读
第一部分:根据十九大报告需更新的教材内容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九大新提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材表述与解读
教材表述(96页):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解读:①教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述需增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文化自信 十九大新提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教材表述(第98页)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试题演练】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实现文化自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九大新提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教材表述(第105、10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解读:教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需更新(增加“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第二部分:对十九大报告重要论述的教材解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十九大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教材知识解读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十九大重要论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材知识解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十九大重要论述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教材知识解读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4.文化对人的影响
十九大重要论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教材知识解读
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又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十九大重要论述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教材知识解读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十九大重要论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教材知识解读: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迈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文化传播的手段创新 十九大重要论述
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教材知识解读:①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弘扬主旋律。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十九大重要论述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教材知识解读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9.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十九大重要论述
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教材知识解读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10.社会主义文艺 十九大重要论述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教材知识解读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③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1.精神文明建设 十九大重要论述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教材知识解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优先发展教育 十九大重要论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材知识解读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②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教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十九大后《生活与哲学》变动全解读 1.“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十九大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教材知识解读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这要求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2.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重要论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教材知识解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典范。
3.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表述更完善 十九大重要论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教材知识解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4.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更深刻 十九大重要论述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教材知识解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4.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5.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7.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8.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0.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11.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必要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12.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寻求最优方案。
1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三篇: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2Z102000施工成本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具使用费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中。
人工费 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材料费 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
施工机具使用费 包括施工机械使用费(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装费及场外运费‘大型机械除外’操作人工费、燃料动力费、税费)仪器仪表使用费。
企业管理费 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房屋、设备、仪器)、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其他。
规费 社会保险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 专业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其他项目费 暂列金额、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
2Z10201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书52-55页
2Z102015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 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全费用综合单价。
工料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
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利润+管理费
全费用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利润+管理费+规费+税金 2Z102021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
按生产要素内容分类 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按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分类 全国统一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企业定额。
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 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具器皿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详细书72-77页
第四篇:2014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P5:中间:
二、施工总承包方的管理任务(1)——(5)
下面:
三、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主要特征(1)(2)的第一句话(3)(4)(5)(6)P11:下面:
二、项目结构的编码下面一整段
P12:中间一行:项目结构的编码依据项目结构图,对项目结构的每一层的每一组成部分进
行编码。
P14:中下部:2.下面两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P15:下面倒数第二段整段:在矩阵组织结构中,或决策。
P18:中上部:
一、工作任务分工下面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
下面:(1)(2)(3)
P20:中间:以下以一个示例来解释管理职能的含义:(1)——(5)
P25:
一、1.2.3.4.5.看标题
下面:1.(1)——(7)
P27:下面:
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1)——(9)
P28:
一、1.2.(1)(2)(3)
P29:上面:
二、(1)(2)(4)
P32:中上部:3.2.1整段
P33:下面:(1)——(6)
P35:中间:
三、项目经理的权限(1)——(9)
P37:上面一整段:若某事件经过风险评估,P39:
二、1.2.3.4.5.看标题
P46:
一、1.2.3.4.5.看标题
P47:
二、1.2.3.4.看标题
P48:中间:8.检验试验费下面一段
P49:图2Z102011中:施工机具使用费——仪器仪表使用费;企业管理费——检验试验费规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税金——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
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
P50:中间:2Z102012下面一段
倒数第二行
P51:中间:6.工程定位复测费下面一段
下面:2.计日工下面一段
P58:下面:
(一)工程造价的计算下面一点最后一句及下面公式
P59:下面:1.分部分项工程量的确定下面一段
P60:上面:2.综合单价的编制下面一段
P65:上面:
(一)(1)——(6)
P68:中上部:
二、1.2.3.4.5.下面一段第一句话
P70:上面:
一、人工定额的编制下面一段
图2Z102022
P74:中间:周转性材料消耗一般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1)——(4)及下面一段 P75:上面:例如,斗容器下面整段
图:2Z102024
P76:最后一行公式
P77:中间:
一、工程合同类型的选择下面第二段的第三到七行:实践中进行调整。P79:
一、(1)——(6)
二、(1)——(5)
P81:中间:
五、(1)
六、(1)(2)(3)(4)(5)
P82:
七、物价变化下面第二段
P85:中下部:
九、(1)——(5)
十、(1)——(3)
P86:
十一、(3)
十二、暂列金额下面两段
P87:
四、删减工程或工作的补偿下面一段
【例2Z102034-1】
P89:下面:表2ZL02035
P94:上面:【例2Z102036-1】
P96:中间:
四、安全文明施工费下面第二、三、四段
P99:中间:
四、质量保证金(2)
P100:中间: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下面一段
P102:上面两自然段
P103:
(五)施工成本分析下面一段最后一句
最后一行至本段末
P104:中上部:
二、下面一段
1.组织措施下面第二段的第三到五行
2.技术措施下面一段的第三、四行一句话:确定最合适
P105:第一道四行:最各种结算工程款
4.合同措施下面一段第一句
一、竞争性成本计划下面一段的第一和最后一句话二、三、下面一段
P109:中间:图2Z102044-4下面一段的最后一句及下面第二整段
P 111:1234
P112:其步骤 如下。12345
P114:二,赢得值(挣值)法下方的一整段
P115:下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大问题。
P116:图2z102053中的业主原因,施工原因
P118:案例 2z102054
P121:下方:(1)(2)(3)
P122:下方: 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实现的可能性。
P124:下方: 正如前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p125的不断调整进度计划的过程。P126:中间部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若-------------两个层次的计划即可。
P127:最后三行: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非常必要):(1)(2)(3)(4)(5)。P128:中间部分:(1)(2)(3)(4)(5)
P129:中间部分:(1)(2)(3)(4)(5)
P131:最后一句:
(二)(1)(2)(3)(4)(5)(6)(7)
P135:案例2z103032-1
P139:上方:
(三),(1)(2)(3)(4)(5)(6)
P140:下方:7,(1)(2);案例2z103032-2
P144:中间部分:(1)(2)(3); 最后三行,(1)(2)(3)
P147:三,中的(1);四,中的(2)
P149:中间部分:影响施工质量的------------即4M1E。
P150:中间部分:5,(1)(2)(3)
P151:最后段:2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1)(2)(3)(4)只看每个点的第一句
P154:三,1234
P155:中间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主要由--------质量记录等构成1.质量手册,下面的整段
P156:中间部分: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下面的整段;企业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为三年。P158:目测法,整段;下方,无损检测,整段
P160:下方:2.进场检验关(1)(2)
P163:上方:1.下方的整段;2.下方的整段
P167:上方:2.(1)(2); 3.中的(1)(2)(3)(4);4中的(1)(2)(3)(4)(5)P170:下方:1中的(1)(2)(3)(4)
P171:3.中的(1)(2)(3)(4)
P174:下方: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一半流程如图2z104043所示123456 只看标题。
P176:下面:一般可不作专门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2)(3)(4)只看第一句 P177:二,下面的 五行。
P178:中间部分: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2)(3)(4)(5)
P182:上方:(1)整段
P186:最后一段。
P191:倒数第八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延期3年。P193:中间部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1)(2)(3)P195:上方: 7.下面的整段
P196:10.中的(1)(3)
P197:上方:“三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P200:下方: 1.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原则(1)(2)下方的整段
P202:上方:2.施工安全隐患防范的一般办法下面的整段;
下方: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
1,2下面的整段
P207: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2)(3)(4)(5)(6)
P208:最下方:(2)整段
P210:上方:(2)现场工程标志牌设计下方的整段
下方:(6)现场卫生管理中的8点。
P213:上方:(1)(4)
P214:中间部分,(2)整段。
(6)中的 三点。
P216:最后一段
P217:下方: 3.质量控制中的(1)(2);5.组织与协调中的(1)(2)P219: 2.(1)(2);345下方的整段。
P220:最后一段。
P231:倒数第四行,第三行,第二行
P232:2.(1)(2)(3)(4)(5)(6)(7)(8)
P233:最后一句: 2.(1)(2)(3)
P235:(1)中的下面5点;(3)中 两点;(4)中的两点
P242:下方:3.(1)(2)(3)(4)(5)
P243:最上方:2.分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 下面的整段
P245:中间部分: 三,保险,中的12345
P248:6.中的(1)(2)(3)
P250:单价合同的特点是单价优先。
P251:第一段
P252:下方:但是对建设周期一年半以上---------价格变化问题:(1)(2)(3)(4)下方:总价合同的特点是:(1)(2)(3)(4)(5)(6)(7)P253:倒数第二行:成本加薪酬合同有许多种形式,主要如下。1234 只看标题 P256:中间部分: 合同实施偏差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3最后三行:(1)(2)(3)(4)
P259:上方,(2)整段
P261:2.索赔成立的前提条件,(1)(2)(3);中间,一,P262:下方: 3.(1)(2)(3)
P263:下方: 反索赔的工作内容-------的索赔要求。下方的整段
第五篇:人教版教材修订变动情况说明
人教版教材修订变动情况说明
一、整体变化
1、各单元后加“实验活动”,为本单元的重要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
2、原三单元、四单元主体内容对调。
3、强化了安全意识。
4、氢气的性质、物质的分类放入正文,不再是拓展性课题了。
5、各单元文字、图片、实验、栏目、习题都有调整,特别注意重编时谨慎使用原内容,尤其不要出现”教材中某某实验或图片„”等字样.6、凡下文中没有写出的单元名称、课题名称及内容均没变化。
二、各单元主要变动内容
上册
绪言
不再出现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名词,三单元一并学习。
一单元
课题3:增加连接仪器装置(原附录中前移)
二单元
课题
3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放在单元后的实验活动中了。
2、重点改为双氧水制氧中催化剂作用的探究。
3、氯酸钾制氧变为文字描述性实验。
4、原实验2-7改为高锰酸钾为原料。
5、增加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结构(包括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离子、相对原子质量)课题3元素
说明:单元、课题名称都改变了,变为三个课题,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的内容移至元素之前讲,化合价和化学式移至四单元,离子不单独设课题,放在课题2原子之后。
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包括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节水、水污染)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水的组成(增加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燃烧实验,水的组成改为探究性实验,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
课题4化合价和化学式(增加根所带电荷,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五单元
课题
1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加“天平的使用”(原附录内容前移)。
2、实验药品白磷换成红磷。
六单元
课题
1增加活性炭用途,碳单质研究进展。
课题
21、增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二氧化碳制取止于仪器选择,不探究。
3、增加温室效应正面作用介绍,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增加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七单元
课题1燃烧与灭火(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名称变了)(原课题2、3合并,增加爆炸极限、氢气做新能源)
增加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下册
八单元
课题
1实验8-1中焊锡和锡改为硬铝片和铝片
课题
3增加稀土资源保护
增加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增加铜与氧气反应)
九单元
课题11、乳化现象单列标题。
2、删去溶解吸热、放热原因解释,知道现象即可。
课题
21、增加海水晒盐,说明蒸发溶剂结晶。
2、删“银器与食品”
3、增加溶解度曲线所提供的信息。
4、增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
课题3溶液的浓度(课题名称变了)(凡溶液的组成都改为溶液的浓度)增加实验活动5: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十单元
课题
11、增加指示剂的发现。
2、删去鸡爪图。
3、强化氢氧化钙的性质、用途。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题名称变了)
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改为探究洗发剂和护发素的酸碱性。增加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增加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检验
十一单元
课题
11、删粗盐提纯实验放后面。
2、强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加生成沉淀的反应。
3、正文增加物质分类(树状分类法)。
课题
2突出化肥的正面作用,强调合理使用。
增加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十二单元
课题
11、删去“运动员跑400米”,换成计算每个血红蛋白中铁原子个数。
2、增加平衡膳食宝塔。
课题
21、增加运动饮料讨论。
2、表12-1微量元素改为14-18岁人群摄入量。
3、删佝偻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