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闻学新视野

时间:2019-05-13 11:0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论新闻学新视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论新闻学新视野》。

第一篇:理论新闻学新视野

张小元教授《理论新闻学新视野》

一、新闻观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闻观念,导致不同的新闻实践:比如,中央电视台在911事件和报道美伊战争两个新闻事件上就有不同的报道。这都是因为新闻理念不同,在前现代的理念里,要求写出5W、零风格=无风格,即所谓的硬新闻,到了后传媒时代,美国开始有人倡议写出风格,要有独特的角度,再比如在SARS的报道上,中央电视台由开始的隐瞒到后来的按真相进行报道,都是新闻观念转变的结果。

二、43原始讯息与新闻信息:

信息不等于讯息,讯息是受众不感兴趣,不能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也称无效信息;信息是受众感兴趣的,消除了受众的不确定性的有效信息。---同样,高收视率不等于好的广告效果和高到达率。

三、73新闻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互动。

新闻光有事实是不够的,关键在于怎样报道。所有的事实报道都是不可能客观的,他们都是又真实又虚伪的。任何谈论都赋予意义—预定意义以后追溯原因。任何报道都是“意义赋予”。也就是符号的意义,文字传播符号论,传播者符号动机的强行介入。

图象符号化“同为假象

1、厉害选择

2、重要与否

“政治家明星化“

电视是否就是“强势媒体”?有个实验说明看电视时人被动,慵懒,在听的时候则要动用想象,投入的心理能量远远高于看电视时的投入。

四、83新闻符号的内在结构层次

五、第三章中新闻媒介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以此来选择新闻媒介---与其广种薄收,不如有的放矢。报纸—被认为是弱势媒体

广播-信息及时第一性,但是转瞬即逝

电视-认为是强势媒体

网络-认为具有大量的虚假信息,但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加强网络的环境净化,增加把关人,既可能阻止大量虚假信息的泛滥,却也将网络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点抹杀了。

六、新闻人的素养177

新闻人不等于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具有政治色彩和体制特征,而新闻人这一概念是和世界新闻理论相联系的。

七、新闻人的人文关怀211人文关怀不属于道德,正义感,它是大的信念,也不等于是个人修养。

奥斯维辛:二战中,德国人建立的迫害犹太人的集中营里,以“奥斯维辛”最残酷。它是“人类的耻辱”“人类的罪恶”,对它闭上眼睛就是犯罪--冷漠者有罪。

八、232新闻接受的主动(与国家转型有关)与受动

第二篇: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

【导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更加紧密。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的思想宣传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一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品格,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深远影响,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进思想,感悟真理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认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马克思,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习近平同志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郑重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问题;反复强调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辨析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问题,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思想深处。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它不仅在历史上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在今天、在未来还将不断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领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的认识,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立足实践,回应时代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行动指南,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就不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密切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学以致用,达致知行合一,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明了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特别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四个坚持和运用”,针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九个学习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什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仅仅学习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整体性地学习、历史性地学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更加突出地学习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中之重。

如何学?要自觉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这是基本功,必须持之以恒。特别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学以致用,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守正创新,永葆鲜亮底色,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就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及时恢复马列教研室。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先后启动了系列工程:建设全国第一座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21世纪燕园红楼”——马克思楼;启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性高端学术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等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一要把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响亮,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作为重要职责,把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级学术中心和研究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力量,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引领和辐射;三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入把握世界发展走向,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是时代产物,是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的积极回应。面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各国只有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发展。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力促各国合作共赢;反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些主张和行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映各国人民心声。事实证明,处理当代国际事务要有全球视野、全球观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拓宽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创新治理理念。全球治理的目标不是像西方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为了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而是要合作共赢,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目标的调整本质上是治理理念的调整。如果把全球治理仅仅视为实现某个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仅仅以单个国家的狭隘视角与要求对全球治理进行功利性选择,只讲获利不讲付出,那就背离了全球治理的宗旨。要真正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就要创新治理理念。应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势,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

调整治理规则。既有的全球治理规则已滞后于世界相互依存的现实,不适应全球治理迅速发展和全球问题大量增加的实际需要。比如,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既有的全球治理规则没有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在制度设计上也没有充分体现互利共赢。再如,当代国际社会的安全问题正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解决传统安全问题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其关注的中心议题是降低和消除国家之间的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如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大量涌现,它们是整个人类面对的共同威胁,安全主体已从国家转向人类共同体。因此,解决安全问题的机制与规则也面临调整。各国相互依存加深要求注重治理的整体性,从双边、局部、区域治理走向建立健全全球治理机制。

强调共同参与。全球治理议题覆盖全球,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理应是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积极尽责的过程与活动。全球治理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国家,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国际组织、企业社团、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把各方面的力量统筹起来、形成合力,建立平等协商机制,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共同治理。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同时,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三

一、当今时代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时,正值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取得前所未有成就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开始剧烈冲突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灾难?人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对这些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为人们观察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两个必然”,从而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作为人类“千年第一思想家”最根本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不只是“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求得自身解放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不管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30多年时间里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还是诞生近70年后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抑或诞生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逐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欧洲发展到亚洲和拉丁美洲,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的具体展现。与此同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迫于社会革命和制度竞争的压力不断调整其治理策略,利用社会主义的一些举措来修补自身弊端,缓和资本主义日趋尖锐的基本矛盾。

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一些欧美学者弹冠相庆这一“世界性胜利”,鼓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没有变,以私有化、自由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金融霸权统治世界,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加剧,全球发展问题、公平问题、生态问题、和平问题等愈加凸显。这些问题积累的总爆发,就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及其蔓延,使得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亘古不变的资本主义经济信条、政治准则、价值观念等,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以至于连从全球化中攫取最大政治经济利益的美国也开始不那么淡定,甚至开启了逆全球化模式。展望未来,人类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引下,当代中国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用事实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等等,这些迎面而来无从回避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给出科学的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21世纪的答卷人。

二、当代中国的实践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土壤

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是当今时代人类历史活动的恢弘篇章。这一篇章的根本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成果。

在世界社会主义一度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中。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正是由于这样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正是由于对信仰信念的坚定执着,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考验,显示了强大生命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多的发展,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使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一度出现的不利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当今世界更加鲜艳夺目、更加令人神往,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由实践建构起来的。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决定了“中国故事”必然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决定了“中国经验”必然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无比丰厚的土壤。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多中国人民、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在5000多年文明积累中进行的社会主义。这样的实践,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面临的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人口脱贫、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等问题,都是史无前例的。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解决之道可以贡献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因而具有世界意义。这一切,推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义不容辞扛起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旗帜。此外,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哪个政党有这个魄力、这个资格和这个底气!

三、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力棒交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手中。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做出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能够实现这样的新飞跃,一个重要动力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作为神圣职责。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看家本领”,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多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专题,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还以宽广的眼界了解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前不久,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总书记在主持这些集体学习时,都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最集中、最丰富、最现实的体现,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一脉相承;说这一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它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植根中国大地,顺应人民意愿,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自我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由此,马克思主义不仅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得到了创造性升华、开辟了崭新境界,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行动力。

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个指导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阔步前进的战略体系。这一思想提出作为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总纲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而提出特别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这样的战略体系结合长远与当下、统筹宏观与微观,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始终沿着正确道路稳步前进,不断深化,日臻完善。

在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同样也为人类文明作出较大贡献。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深刻把握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着眼解决当今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迷茫困惑中的世界了难题,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魅力。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方兴未艾、前程似锦。正如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这样的资格,更有这样的自信。

【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四

党内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我们要深入领会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1.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育健康的政治意识

良好的政治生态主要包括健康的政治意识、规范的政治行为和良好的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是政治行为主体在特定时期内遵循的政治价值取向,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仰、政治认同等心理层面的规范。健康的政治意识有利于养成规范的政治行为,制定出良好的政治制度,从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通过坚定政治信仰,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来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崇高信仰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我们党强大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之所以有凝聚力、战斗力,就是因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了这种理想信念的支撑,就能使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做到行动自觉,勇于为理想信念奋斗终生,善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献计献策,甘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有利于增强和培育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等健康向上的政治意识。就能让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全党的自觉,这样才能涵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也才能让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其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系统工程,需要在政治意识方面做固本培元的工作。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其对政治生态的良性涵养过程需要付出艰巨的、长期的努力。要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引领功能,就必须加强理论创新、抓好理论武装。党内政治文化集党内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一体,而党内行为文化和党内精神文化都是通过党员和党组织的政治情感、政治认同与政治价值等表现出来,需要通过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来培育和提炼。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坚持不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魂,弘扬忠诚、干净、担当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先进纯洁的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以健康的政治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规范政治行为

只有规范的政治行为,并将之内化为党员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形成有序、健康、和谐、共享的良好政治生态。党要管党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从政治生活严起,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支点和基点。党内政治文化既体现为整体形态,作为组织文化对全党发生作用,规范全党的政治行为;同时又体现为个体形态,通过党员的具体行为和价值理念展现出来。作为整体形态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氛围的弘扬在党内形成文化场,为党内政治生活“塑魂”,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按照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适应和作用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党内政治文化的作用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作用。当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生活相适应时,会促使党内政治生活朝着健康有序的既定方向发展,产生正面效应,为规范政治行为提供正能量。当二者产生一定偏离但并未根本对立时,党内政治文化不会促进但也不会阻碍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发挥着中性作用。而当二者不相适应甚至出现冲突时,就会产生文化偏离现象,导致党内多数成员会摒弃或拒绝本组织的规范、理念和价值,而接受其他的规范、理念和价值。这种负面作用会导致党内主流政治文化遭到侵蚀,从而阻碍党内法规制度的有效运行,诱发党内权力滥用等不良政治行为,不利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形成。作为个体形态来看,党内政治文化通过作用于每个党员的具体政治实践活动,对党员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到整个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与发展。“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逻辑起点,既不是假设的人,也不是整体的抽象的人,而是切实参与到现实政治活动中并相互联系的人。“现实的个人”尤其是掌握权力的各级党员干部,是党内政治生态形成的基本个体,是构建党内政治生态的起点。党员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职业的政治属性。其自然属性决定了党员具有满足自身和发展自身的物质需要。而其政治属性决定了其党性,即党员必须为人民服务,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精神需要。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党性是每一个党员的基本属性,但党性并不会自动生成,而是在具体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所以,在具体的政治实践和党性培育中,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引导和规范作用十分明显。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有效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才能增强党员党性,使党员个体的价值取向与党整体的主流价值相一致,从而引导党内政治生态良性发展。反之,如果圈子文化等庸俗腐朽的党内政治文化盛行则会导致自利性的自然属性膨胀,使得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滋生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悖的政治文化,形成不良的党内政治生态。因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尤其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头雁效应”。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推进以德治党需要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共识、规范行为的重要功能,依规治党原则的实现也需要在党内营造和形成“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的浓厚政治文化心理。只有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效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通过“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建构起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促进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3.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完善党内法规制度

党内法规制度规范与塑造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它构成政治行为的基本框架和行动准则,能够增加政治行为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从文化与制度的辩证关系来看,文化是制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是文化的外在呈现,制度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同构性。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实质上就是党内制度规范、组织原则、制度体系等因素的内化和制度化成果,同时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为重点,发挥党内法规制度的教育引导功能。“现实的个人”所具有的公益性的精神追求和自利性的物质追求的双重属性,也决定了必须以党内法规制度的强制约束力来构筑权力运行的空间,以党内政治文化的渗透力来引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法规作为权力分配、制约与监督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好坏。党的制度规范、组织原则等是对党内政治文化的积淀和承载,制约并引领着党员个人和组织的政治活动规范、政治行为准则和政治价值导向,因而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制定修改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内规范体系,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的笼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制度治党,要有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同时注重法规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关于制度的操作性,总书记强调,“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审时度势,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修改完善,从而形成了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构成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优化改良政治生态系统,才能带来全社会的风清气正。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兴衰。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利于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五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们党从严治党管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结合党的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作出的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深谋远虑和坚定决心。

(一)思想建党旨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党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打扫思想灰尘,补足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进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思想建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对党员内在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在方式方法上,往往采取情感上感召和理论上说服等柔性方式;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正本清源、立根固本、祛邪扶正、激励鞭策等作用。

制度治党,实质就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具体要求就是要一手抓制度的制定完善,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确保党内事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手抓制度的贯彻执行,注重运用制度法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来调解党内矛盾、解决党内问题、规范党员行为,促进党内各项事务的制度化、有序化和规范化,确保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制度治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对党员外在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在方式方法上,往往采取刚性约束和强制执行等手段;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规范引导、控制约束、警戒告诫、惩罚威慑等功效。

在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统一。制度治党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到制度治党的全过程,才能确保制度治党始终符合我们党的建设实际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同时,党员的集体思想水平决定着制度治党的落实程度。只有通过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党员遵循制度、执行制度的思想意识,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确保制度被严格遵守和执行。要使思想建党规范、有序推进,就必须依靠制度的刚性力量对思想建党的方式、程序、内容进行具体规定,进而确保思想建党规范化、常态化。因此,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形成“全面”合力,凸显“从严”功能,增强“治党”实效。

(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在1847年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提出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建党,必须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和恩格斯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多次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武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理论斗争和理论教育。为此,他们先后同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以及拉萨尔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他们还指导帮助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章程,开创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报告制度等。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必须要有自己的纲领和章程,必须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在建党实践中,他还极富创造性地为俄国及世界各国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集中体现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明确提出“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成立各种工人学校,“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1929年,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具体要求。延安时期,他领导的整风运动,有力地澄清了当时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成为我们党开展思想建党的成功典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指出,要把党建设好,首先和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党的思想建设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在开展思想建党的同时,我们党也非常注重制度治党的协同推进。党的一大就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开启了党内制度法规建设的进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党内法规”这一重要概念,指出“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党内制度法规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和部署,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导性的法规制度陆续出台,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此,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当前,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学习贯彻_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要通过思想教育的力量,帮助广大党员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

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狠抓制度执行。要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同时,要严抓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让遵守法规制度蔚然成风,切实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建立健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实践中,要积极搭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工作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主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张皮”的问题,自觉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一方面,要结合思想建党推进制度治党,通过思想教育强化广大党员的制度意识,使党的制度规矩获得广泛认同,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制度治党推进思想建党,将制度建设贯穿思想建设的全过程,及时将思想建党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章。

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相关文章: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2.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3.20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4.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第三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新视野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新视野

姚美红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湖南 岳阳414000)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关于学习及教学及的不同认识以及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传统教学和人本主义的教学在教学过程﹑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角色的转换三方面的深刻区别。

[关键词]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角色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两大学派观念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康布斯、罗杰斯。他们提出的许多关于教育的观点对传统的教学理论给予了强大的冲击。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本文对此分析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及教学实践中的不同特点。

一﹑行为主义视野下的教学特点

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斯金纳(B.F.Skinner)的学习理论。他将教学过程视为刺激(Stimulus)--强化(Reinforcement)――反应联结(Responsebond)。关注的是作业和结果。强调知识的纯粹客观性、外在性;强调行为的“外显性“和“可观察性”。与学习者的内在心理无关。因此,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传统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机械性

行为主义者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一种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科学”的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对人的知识结构及内省的忽视,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在环境因素决定的,人的反映由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行为主义者根据动物实验所得法则,解释人的行为,将人类复杂行为简化。在教学上,行为主义将人的学习简单化所导致的机械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地教学中强调外在的知识和技能,整个教学过程就建立在奖惩基础上的一种训练,考试和分数成为教师最主要的强化-反馈和手段,在这种机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获得高分,成为分数的“奴隶”,教师也就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个人的成长。连H加登纳也指出:“在行为主义的课堂里,教师着重于学生得也教师期望的回答,教师试图影响学生的回答,直到这些回答像某一愿望。至于在头脑中进行的过程是什么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2﹑学生角色的被动性

基于行为主义教学过程机械性的理解,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是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按要求进行学习的,教师不教,学生不

1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学生就是在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下和知识容器,老师就是知识的强制灌入者。这样的教学活动就完全抺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知识结构、自身需求及个人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教学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所代表的成人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控制的过程之中。

3﹑教师角色的工具性

基于行为主义者对教学过程的机械性的理解, 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持有者和单向输送者,讲授教科书及其他一些言语智性的教导方法被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而老师就成为实施这知识输送过程的僵死的方法的执行者,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宰,成为知识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差异,不利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有效建构, 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具。罗杰斯说传统的教师奉行的是“桶罐理论”,学生不装知识的桶,老师一罐一罐地把知识舀到桶里去,因此,传统的教师琢磨的是“怎样使那些知识,桶保持平稳,以便他把全罐里的知识――那些在教材的编制者和我自己看出有价值的知识――装到桶里去。”罗杰斯对传统教师的工具性描述简直是入木三分。

二﹑人本主义视野下的教学特点

行为主义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来解释人的学习如何发展,在教学中强调有效学习的条件与控制。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在性﹐从人本身来看教育的发展, 因此, 人本主义教学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自由发展性

自由包括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也包括积极自由(postive liberty)。学生自由就是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自主活动,而构成学生的不自由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者所加于学生行为的干涉和限制、教育观念对学生构成的压力等方面。为此, 罗杰斯提出让学生自由发展,并要学生“学会自由”。他对“自由”有独特的理解,认为它不是外在的给予,而是内在的“个人对自己是一个显示过程的认识。”他说:“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固定的和静态的实体;是一条流动的变化之河,而不是一团固体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群固定的特征。”教学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自由发展,以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挖掘和发展。

2﹑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首先,传统教育下的学生是十分被动的,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逼迫方式”。而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学生的自由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其次,在评价观方面,人本主义教育极力推崇促进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不是与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避免了用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这种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检讨自己,如何改进自己,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为此,学习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总之,无论是从学习观,还是评价观,人本主

义教育观都突出了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3﹑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本主义教育为人们审视传统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视角,突破了旧的思维定势,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的,他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掌握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就应如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他应是一位“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facilitating),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training)或“教导”(teaching)。教育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具体而言,人本主义教育的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情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时空更加开放了,学校教育的藩篱已经消失,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任何人都可以共享世界上很多信息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复制、解说知识的工具向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师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罗杰斯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在能力。教师只须设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进行自人学习能力和提高及学生认知结构的自人建构难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b﹑教师是学生的平等合作的伙伴

传统的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教的内容学生必须学会;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这是知识传授至上教学观念。而现代信息技术摧毁了教师独断知识了局面,教师的“专业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的师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都体现出教师的权威地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合作的伙伴。与此相适应的人本主认教育认为,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是所谓的“我与你”(I---You)即“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I---It)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物看待,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自己主动的探索,而不是把学生看成一个对象,须要外在的导引与灌注知识。人本主认教育中的师生平等关系是平等的、朋友的关系,套用存在主义大师卡缪(Albatcamus)的话来说,就是:“请不要站在我的前面,我不会跟随您;也不要站在我后面后,我不愿领您;请站在我旁边,让我们做朋友。”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人本主义教育关于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学中最能决定效果的因素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也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谐的教学气氛的建立。正如罗杰斯所说:“即使在某种有限的程度上,如果一个促进者能造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在其中,他可以达成真诚,珍视和移情;如果他相信某个团体的这种建设性倾向,那么他就会发现他已经开始了一种教育改革。”这里的真诚,珍视和移情都是

指师生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的必须条件,师生以诚相待,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去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揣摸。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模式,要使这种模式得到更好的阐释,教师就必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来,来到学生中间,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决策权和选择的机会,允许不同的意见的存在,积极与学生对话、交流、合作,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培养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能力。最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不同角度、不同对象的全方位的互动模式。

c﹑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是人的一生,永久的,可视为“树人”。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每位社会成员在学校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学习化社会本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就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观念。教师不只是“一桶水”,而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罗杰斯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人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真正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只的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在人生的通路上走得更好。西方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说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参考文献

[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车文博 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

[2]http://

第四篇:25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编导理论》

《编导理论》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编导理论》的课程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与提高学习者掌握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各广播电视文体的形式规范、熟悉经典作品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制作各种广播电视作品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学习者的从题材策划、采访写作、现场拍摄、后期编辑的能力;提高和发展学习者的综合文化素养;增进学习者从事各种传播实践活动的能力。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颜纯钧主编的《电视编导概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张印平、谢毅主编的《电视节目制作》,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节序论

本节重点讲授编导的概念、编导的工作内容、编导的基本素养等,作为编导理论课学习的基本概说。

本节讨论编导这个称呼的来源,作为复合词的编导如何从“编”和“导”两个方面去理解,以得出编导是作为一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组织与指挥的含义。编导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最重要的角色――它是灵魂与统帅。说他是灵魂,意味着广播电视报道、节目的制作完成主要反映的是编导的价值立场、思想态度、艺术水平、驾驭能力等。说他是统帅,则意味着节目的制作由他来组织、协调、支配,最终实现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完成。编导负责题材的选择与策划、主题的构思与结构的安排、指挥现场拍摄、甚至参与后期制作。继而讨论编导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其一,新闻素养:

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的是新闻人才,编导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新闻的素养。所谓新闻素养本身就是个综合的概念,它包含了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养成。

其二,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对于编导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新闻素养。它指的是编导作为一个文化人所必须具备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识与能力。

其三,社交能力:

编导与作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作家只需坐在家里,只需面对稿纸或电脑,而编导每制作一个节目都一无例外地必须从事多方面的实践。这里包括采访、联络、协调、组织、指挥等等。

其四,艺术与技术:

最后,编导还必须具备较好的艺术与技术水平。对编导来说,艺术才能比技术才能要远为重要,也更难以养成。区别在于,技术是可以习得的,而艺术只能通过熏陶。

第二节 思维方式

本节主要讲授一个编导应该掌握的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以此来培养编导的驾驭题材、制作节目的基本素质上的保证。其主要的特殊思维方式包括:

一.视听思维、所谓视听思维,即是指:不是以文字语言作为表达手段和连接方式,而是以画面与声音作为表达手段和连接方式来展开的思维活动,称之为视听思维。视听思维可以有多种方式:

单个画面中不同影像之间的关系;

不同画面中的影像之间的关系;

单个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不同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单个画面中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

不同画面中声音之间的关系;

更有:这些不同关系中的不同关系形式,如同步、强化、冲突、对位、对列等。

二.蒙太奇思维、三.造型思维。

第三节 编导构思

本节主要讲授编导在选择题材阶段、策划创意阶段和构思节目阶段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必须经历的程序。可分为如下几个问题:

一.编导构思的特征;

在编导进行节目构思之前,一般来说,编导的几个工作环节,并不是按照线性的和稳态的程序进行的。从采访、构思、文稿到拍摄,这其中并没有完全固定的由始至终的程序,而是互相交织、互相推进的。所以,编导的工作程序相对混乱、也相对不固定。

二.形式经验;

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经验,是编导进行节目构思重要的准备和最初的起点。当编导接受一个拍摄任务时,他头脑中应该已经有了这种节目形态的相关形式经验了。接下来要做的无非是如何把特定的一些内容装进这个节目形态之中,用特定的节目形态来重新改装内容。

三.“预结构”的基本元素等。

所谓的“预结构”,其实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节目形式经验和特定对象的预想、推测、认识,把未来的完成片预先在编导的头脑中结构成型。实际上,编导的构思是贯穿在整个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的。并非只有在素材都完备之后,在后期看素材的时候才展开构思。在接受拍摄任务之后,在深入采访之时,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在文稿写作的过程中,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构思是一直贯穿其中,而且一直在调整、变化的。这其中,“预结构”主要指的是现场拍摄尚未开始或正在开始,而完整的构思尚未完成的一种状态。

第四节 现场调度

本节主要讲授编导在进入现场拍摄时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对拍摄对象、摄像机和场景的有力调度。基本内容包括:

一、什么是现场调度;

二.编导的现场调度:

(1).实现节目构思:

(2)观察、推测与想象:

(3)镜头设计:

第五节 后期编辑

本节主要讲授现场拍摄完成后,如何进入后期编辑的阶段,把所拍摄的影像素材根据节目制作的设计方案来完成镜头之间的剪接、音效的配置、合成等。内容包括:

一.后期编辑概述;

可见,后期编辑是后期制作中主要完成镜头处理与编排工作的任务。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后期编辑一般没有专设的人员,而是由编导自己来完成。后期编辑是节目编导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二.电影剪辑;

三.后期编辑要旨――流畅;

四.后期编辑实务;

这里,有必要首先认识后期编辑的三个基本原则:

(1)有限还原:

(2)受众本位:

(3)整体效应:

五.后期编辑的表现性。

一个通过事实记述来实现表情达意的报道,除了在文稿写作上以文字语言的方式来进行之外,当然还需要调动各种不同的表达手段来共同完成。甚至应该说,越来越多的报道不喜欢采用语言文字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带有强加给观众的意味,而不是通过画面与声音本身的感染力来实现。

第四部分:考核评价的说明

考试题目类型:(1)填空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

第五篇:_五位一体_总体布局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视野.

文/温宪元

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原来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扩充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把“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所作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描绘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个总体布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只要我们坚持五个建设一起抓,推动“五个轮子”一起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何进行总体布局是一个重大战略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了奠基,但是还没有具体的设想。列宁领导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对如何进行总体布局,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进行了不懈探索,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在经济建设内部进行农业、轻工业和

重工业综合平衡的布局,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相继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打开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

论发展的新视野,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筑了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新平台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应当而且也必然具有以往任何制度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以前,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仅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然而,人类历史表明,无论何种社会制度,都存在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之外的不容忽视的社会生活空间。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和超越,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关系的转换、国家机器的重组和意识形态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社会生活方式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着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要求,在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五个建设的战略部署,既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也对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拓了新的空间。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创造人类社会向着最高社会理想演进的新范式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能够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创造人类社会向着最高社会理想演进的新范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着更高阶段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理想,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按照“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着力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这不仅是立足现实自觉贯彻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理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在为人类社会向着最高价值理想逐步演进创造新的范式。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

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覃坚谨】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视野 /解读十八大报告 27

下载理论新闻学新视野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论新闻学新视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实务、技术必读书目大全)

    同学们,经我整理和查阅,大致为大家列了一些必读书目和需要掌握的软件,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去阅读(蓝色字体的的代表重点推荐)。新闻理论方面(基础类的,新闻理论的东西,现在即使很新的书......

    新闻学

    新闻学、传播学经典文献目录论著1 《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年 2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商务印书馆,1959年 3 《舆论学》,[美]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 4......

    新视野英语翻译(定稿)

    新视野英语翻译 1、 我认为他不会抢劫,更不用说暴力抢劫。 I don’t think that he would commit robbery , mush less would he commit violent robbery. 2、 男工平均工资......

    新闻学专有名词

    电缆电视:用射频电缆或光缆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息的电视系统,又称有线电视(英文缩写为CATV)。世界上第一套共用天线电视于40年代末期在美国开始运行,以后逐步发......

    新闻学写作

    总复习题型: 1、名词解释(4*5)2、辨析(2*5) 3、简答(8*5)4、操作(30*1) 一 新闻的界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对新闻的界定,即“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

    新闻学自我介绍(大全)

    当到达一个新的环境后,常常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用自我介绍往往可以向他人介绍自己。那么自我介绍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闻学自我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

    新闻学名人名言

    罗京(1961年5月29日-2009年6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队伍的领军人物,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播之一,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

    新闻学书籍推荐

    重点推荐 《南方周末》《环球时报》 阅读书目(第一期) 一、常读报刊与工具书: 三种报刊:《读书》月刊、《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 《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