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闻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经验交流上的讲话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感到很高兴,今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做实习经验交流。首先很感谢新闻学院的领导 和老师给了我们一次实习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新闻这个职业,让我对新闻人重新定义。我站在这里时间只有5分钟时间,时间很短。我想我应该怎么在这有限的几分钟能够不浪费大家这么宝贵的时间,让大家能够有所收益。就我自己的实践和大家谈谈。
我去的是铜川电视台,电视台的新闻和报社是不一样的。在实习的两月中,我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每天的笔记总结出了一些特点和自己对于新闻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电视台的新闻稿件比较注重口语化。
当你在写一篇新闻稿件时,除了语言精练和文字通俗之外,必须注重口语化。就是说你在写完之后必须自己在读一遍,看一下写完之后符合不符合我们平时说话的口语逻辑。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连接词和转折词、语气词的使用比较频繁。在报纸里面很多不用的词语在电视新闻稿件中却要频繁的使用。比如:“了”“而”“同时”等词语的使用。
二:新闻不是报告。
现在我们看很多同学写的新闻稿件,纯粹就是一个报告。我在实习时深切的感觉到这一点。刚写时,每一个新闻稿件怎么那么生硬,没有一点人情味,对事情的叙述没有点到位,缺乏深入的思考。很多甚至是一些材料上的原话照搬下来用上。其实这是不行的,我们需要自己仔细的观察和细心的思考。新闻告诉的是人民发生了什么,什么时间、地点、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对谁或者社会有什么影响。造成了什么后果。把这些要素写全了就是新闻了。当然很多新闻部需要5w一应俱全,写够其中3个要素就可以了。
三: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不论你在哪里实习,电视台抑或报社新闻写作是必备的。特别是在报社。我第一次和老师出去就要我写作。当时我写时一下子懵了。这个怎么写啊?该怎么办啊。虽然自己也写过不少东西,但真正自己来写时有点心虚。当然我的老师挺好的,一字一句的细心指导,这个该用什么称呼,文字应该怎么表达,都一一指导。最后稿子改了6—7遍。终于发出来了。
四:专题人物报道突出重点。
中间有一段时间天天和老师下乡采访。做先进人物报道,那么在几分钟的片子或者几千字的新闻里,要做出一个新闻人物就需要抓住其典型,抓住一个典型人物的突出特点,重点描述典型事迹进行实际采访。对于数字必须精细。但是采访先进人物是很多的镜头是必须摆拍的,不然无法做节目。
五: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有一个基本范式和规则。
每一篇电视新闻稿件必须案这么一个标准来写:标题、导语、正文、同期声、字幕。必须一一写清楚。(附一)
六:背景资料的运用至关重要。
在采访时对于一些大众所不能充分理解的事情必须加强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大众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怎么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后果,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七:新闻采访需要吃苦。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采访时很多时候需要下基层到实地去的。当然很多采访任务比较艰巨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完成采访任务。大热天的谁愿意到田间地头去,而且还扛个大机器,有时候累的一身汗在所难免的。用眼看、手摸、鼻闻、体验等方式来进行。遇到这类观察性的采访,作为实习生的我们尤其需要珍惜,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因为一些突发性新闻,如矿难、火灾等,主要靠记者对现场的观察来完成。一次和老师采访火灾时,我们的摄像机一直没停过,遇到一个人顺便拉过来询问情况。路人会告诉你她所了解的情况,然后采访消防,里面有人被救出来还要询问当时着火的具体情况,还要靠近火源拍摄镜头,再就是询问权威部门,火灾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最后才能完成一遍新闻稿的写作。所以采访突发事件是最累的也是最锻炼人的。关于这类新闻的写作其实高钢老师的《新闻采访写作精要》做了十分具体和实践性很强的叙述。
八:电视新闻会涉及到拍摄角度的选择。
新闻采访可能会牵涉到拍摄角度的选择和构图问题。我跟老师出去时一般的采访一般利用黄金分割点和九宫格比较多。除非是领导的正式讲话才会放到正中间。画面必须干净,背景不能太复杂,当然这些都是采访时记者自己调度。
实习后关于新闻的一些思考
当然在实习时我也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列出了几点请大家看看,当然这些特点仅适用于党政新闻。这些东西在党报和地方电视台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可能到一些都市报可能会淡很多《华商报》肯定不会出现以下情况的:
一:电视新闻中领导的话语权。
电视上的讲话都分为合不合格,什么人才可以在电视上讲话。比如我第一次采访的是一个关于“残疾人辅助器械的发放仪式”在当时的发放现场有残联的理事长讲话,但是当把它的讲话写进稿件的时候遭到了老师打批评。因为残联理事长在市级电视台是没有话语发言权的,这和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就不一样,在民院的新闻中不论哪一位领导都有讲话的权利,上至书记院长下至同学都可以讲话,当然做为一个观众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谈谈感受或者感言那是另外一回事。对于电视稿中领导人物的话语权问题。在一个市级的电视台一般情况下只有市委常委一般人才具有话语的发言权。在新闻稿件中话语权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市长、市委书记的讲话可以用“强调”、“指出”等指令性的词语,对于其他的一些市委领导一般用“说”。再往下面的人就没有了话语的发言权了。
二:会议新闻写作模式化。
对于会议新闻的写作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和方法。下面我们看几篇会议新闻稿件就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例如:某月某日,某某召开,某某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某某。某某出席并讲话。某某列席会议。
会议原则通过某某
某某指出某某
某某强调某某。
某某日,我市召开某某座谈会,某某讲话,某某主持会议。、会上,某某汇报某某情况,安排某某,通报了某某情况。安排部署了某某工作。
就某某问题,某某强调某某。
某某就某某问题强调某某。
套格式的新闻写作模式虽然可行通用,但并不能传递新闻价值,这样写出来的新闻不但读者不喜欢,连我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也味如嚼蜡丧失激情。
三:出境时间等级化。
出境时间的长短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对于每天的新闻出境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市长的出镜时间是不能比市委书记长。在电视上的讲话市长也不能超过市委书记。这个问题上就是说,作为一个舆论的引导作用都有其实实在在我们所不为人知的一面。当时在采访市长时,写了一篇新闻稿足足有3000字,老师看了后叫我努力删,最后删去一大半才通过。老师在删稿时这么说,今天市委书记的稿子才XX多字。所以当天的稿子必须删。这就是潜规则。
四:新闻内容趋于形式化。
对于新闻的写作,对于形式更加注重。新闻已经不是一种纯粹新闻性的东西。他的宣传性大于其实际的新闻作用。这是我们在学习新闻理论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所以形式在新闻的拍摄和写作中占一部分比重。电视新闻讲究通俗话语,但是在运用到领导的讲话时却不尽人意。比如:一次会议作为一个领导人所强调的话。大都是空话套话。(在一次土地改革和发展会议上,市上领导提出的问题是很专业的,一般人是听不懂得。什么“经营城市,盘活土地”。这些话语放到新闻上一般人能听懂不,反正我是听不懂。)
关于新闻学习的建议
一:新闻实践在平时学习中至关重要。
虽然新闻学院在实践方面对于学生的实践比较重视。但是平时的实践还是太少。校园自办台和《民院青年》以及大学生生活文化站都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里面学的东西不是很多。走进社会才发现对于新闻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先天不足”。在实习时我们其实还是有一定优势。在实习时,老师曾说你们学的还挺好的,操作性很强。因为我们会新闻拍摄和新闻剪辑的一些基本技巧。前不久,铜川电视台来了一位贵州大学的实习生也实习了两月。结果摄像机的开关机都不会,这不丢人吗,学了两月。就会个开关机。最后啥都不会,拍拍屁股走人。这一点我们还是应该感到骄傲的,这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会,我们实践过。
二:加强新闻的写作能力培养。
新闻写作在新闻采写中占了相当一部分力量,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报社。这就需要平时加强锻炼。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大二在上《新闻写作和采访》课时还需加强训练。我们不缺新闻写作和采访的理论,却缺少新闻的实际操作。任何上过新闻课的人走知道5个w.但是到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该怎么写,写什么内容,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写才简练,怎么写才是一篇新闻。这就不是新闻理论所能解决的问题。他需要实实在在的新闻写作。
三:新闻采访和写作课本的选读问题。
06级新闻学的同学在发教材时领到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海贵老师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在这本书中刘老师对新闻采访和写作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我想很多同学的这本书可能是新的。因为这本书对新闻的实践操作其实是不足的。相反很多同学看过中国人民大学高钢老师的《新闻写作精要》却受益匪浅,这本书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更多的是实例。在分类新闻和事件新闻中。更多的提出了一种案例,分析我们该怎么报道,应该报道哪些要素。在事件新闻报道中更多的给我们指明了一种方向。灾难新闻(空难、车祸、火灾)、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给我们指明了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和和报道要点。
实习生活是艰苦的,又是充实的,这段经历,成为我们心中难忘的回忆。这一次的实习让我们新闻媒体产生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们的新闻实践面,在提高了大家的新闻采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新闻的采写和制作。
以上就是我讲的内容,不知道正确与否,仅是一己之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谢谢大家!
第二篇:人口新闻理论与实践
人口新闻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新闻理论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关于新闻的定义,中外学者众说不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甘惜分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新闻的定义做出了以下几个论述:
1、新闻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变动的事实的发布。
3、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4、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5、新闻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或发生的事实信息。总言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的及时的报道。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事实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二、新闻的分类
按报道内容可分为政治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人口新闻等。
按报道对象可分为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会议新闻等。按报道地域可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等。按报道需要可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等。
按报道篇幅可分为长篇新闻、短小新闻、标题新闻和一句话新闻等。
三、新闻的结构和五要素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
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五个要素。
四、新闻的特点
1、真实。没有虚构,没有夸张;
2、新鲜。新近事件,内容鲜活;
3、短、快。短小精悍,时效性强。
五、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
2、新闻价值是指新闻质量,主要是指新闻的使用价值;
3、新闻价值是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的重视的程度。
总言之。新闻价值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读者或观众了解社会新情况、新信息、新动向等所需要的素质,是衡量事实能不能成为新闻的标准。
六、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就是新闻报道或评论的各种形式,它是新闻写作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称。常见的新闻体裁有三类:
1、新闻报道: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报社副刊:散文、杂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新闻体裁和新闻题材的区别
新闻体裁是新闻写作的表现形式;新闻题材是新闻作者在新闻稿件中用来表现主题思想的基本材料
七、人口新闻的特点
1、理论性、政策性强。人口新闻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理论问题,同时又常常体现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涉及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
2、科学性、知识性强。人口新闻涉及到优生优育、避孕节育、人口规划、人口统计等科技知识。
3、群众性、敏感性强。人口新闻涉及到每个公民,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关系到人口生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第二讲 怎样写好新闻稿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计生人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工作中去了,为什么有的人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人就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一位新闻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作为计生新闻宣传人员,就必须具有新闻敏感的能力。比如,在落实‚两户‛优先优惠政策、奖励扶助政策、帮助‚两户‛脱贫致富,农村中涌现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等等,都可以发现新闻亮点。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新闻人员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我们计生系统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社会来到我们计生系统,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写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特约通讯员。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新闻稿的前提。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宣传人员,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新闻写作者视野并被新闻写作者所意识,所采撷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中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新闻写作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所以,搞我们计生宣传的同志,设这么一个笔记本,除了记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外,还可以多记些农村生活中的传闻趣事,它总有一天会用得上。
三、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新闻稿的关键。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它起到了一个吸引读者的作用。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国际新闻体裁分为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四大类。我国常见的新闻体裁有5类: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新闻特写。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体裁分类也有了不断扩展。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新闻评论等。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价值的应有之义。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四、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新闻稿的必要过程 请教的时间,可以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请教;如何拟订采访提纲、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一篇新闻稿写好后,还得大胆投稿。有的初学新闻的宣传人员,认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写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总是过分要求稿子的质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结果错过了报道的时机。如果不抢时间积极投稿,就会让别人抢得先机,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练笔了。
当然,大胆投稿不是盲目投稿。如果没有任何目的,打的是无准备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因此,作为一个经常写稿的人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它的版式结构、专栏设臵、报道风格、出版(或播出)周期甚至编辑部的人员构成、编辑姓名及联系电话等。是邮寄的,还要弄清楚通讯地址,保证所投稿件万无一失地寄到编辑部。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写稿之前,针对传播媒介的特点,引导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在新闻稿写好之后也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报纸等媒体的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新闻稿见报几率(或播出几率)。对于计生新闻宣传,我们提倡‚报喜不报忧‛,多做正面报道,不做反面报道。要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后面还有要求。关于投稿问题,我向大家教个‚馊主意‛。在新闻界,不允许‚一稿多投‛,我认为这是对专职记者的一个职业限令,而对于咱们基层通讯员来说,它无法限制。所以,你一篇稿子写好后,可以分别向与计生有关的报刊、杂志、网络投送。
五、怎样当好一名计生系统基层通讯员
一是认真学习,积累知识。我平时注意多看报纸多看电视,把精彩的文章剪辑到笔记本里;看电视时把精彩的解说词记下来,不定哪天在写作时就能用到。另外,多收集学习人口新闻方面的资料。比如《中国人口报》、《陕西人口》、《人口与计划生育》、《人生》等,再就是广交‚新闻‛朋友,虚心向他们讨教。我认为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都是我的老师,并且经常联系请教他们,请他们帮我改稿、登稿。
二是热衷新闻,耕笔于勤。通讯员与专职记者工作任务不同,但写作的方法都是一致的。他们所采写的稿件涉及方方面面,而我们所报道的仅仅是人口计生方面的内容,加上我们计生部门经常下乡,农村计划生育方面的所见所闻,相对而言要比记者见得多。基层通讯员好就好在工作在基层、生活在基层,接触的新生事物也在基层。当地计生工作如何实现了转变,出台了新的政策或工作举措,不会没人去写而得不到宣传推广,尤其是农村里发生的一些‚不起眼‛的典型事例不被淹没于大海。所以,作为基层通讯员,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公布于群众、宣传于社会。热衷新闻,除了写稿之外还应当培养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美德,养成宣传好人好事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是诚挚的、丰富的、能够吸引人的。
如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我认为,一个字:‚勤‛。勤跑路、勤观察、勤动笔。勤跑路,别指望单位给你派车,自个儿坐班车、或骑自行车、或搭三轮蹦蹦车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去采访、去写稿,这样也可避免陪同人员过多而影响采访效果。勤观察,时时注意身边所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生事物。勤动笔,把获取的最基础的素材记下来,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去之后再加以整理、润色、修改。总之,在采访活动中,要保持和发扬计生战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把我们的新闻采访活动体现在人口计生工作当中。
三是善于观察,用‚心‛采写。有专家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跑‛出来的。通讯员写稿,不在于你的写作功底有多厚,而在于你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只要把自己投入到新闻事物当中,用‘心’去体会,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是精彩的。我们就是一台复印机,把新闻事件用我们的笔复印到报纸上。作为通讯员就必须具有新闻意识,善于发现新闻、采撷新闻。
比如,一人口新闻记者采访一个男到女家落户的独生子女户,在采访中,那人的丈母娘说了这么一段话。记者说:‚您娶了个好女婿,真有福气啊。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嘛。‛你听她咋说:‚生儿生女不一样,儿子娃不知娘老子的疼,女子娃最懂娘母子的心。人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的女婿就是我的个娃。‛这个素材记者取到手之后,大量运用了那个丈母娘的语言,题目就叫做《上门女婿比儿亲》。
六、撰写上报人口计生新闻稿件注意事项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保密局出台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上报信息内容应翔实、准确,符合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文件规定。文字表达清晰,要求尽量配有相关照片和图表。上网的图片及资料各单位提供电子版。并规定了不准发布的信息范围。
1、凡国家秘密、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相关资料及文件、内部办公信息或暂不宜向公众公开的事项不得上网;
2、凡使我在国际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国内影响工作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中敏感的问题;
3、未经委员会领导批准公布的关于人口、计划生育的统计数据;
4、尚未公布的关于全国性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变动方案;
5、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恶性、突发事件;
6、有关弃婴儿、人流引产数、节育手术死亡率及尚未公布的人口计划统计数据;
7、文字不精练,数据不准确,事实不可靠的文字、图片资料。
8、国家、省、市历年统计报表中的超生社会抚养费数;未经上级部门和国家统计局批准公布的人口总数、出生数、死亡数、出生性别比;
9、网站信息不得出现结扎、人流、引产、突击活动、专项治理、集中活动等引起侵权误解的字、词。
10、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关于宁强县人口网站信息管理工作几项事宜
一、宁强人口网站概况
2003年4月,县计生局建立了宁强人口网站,设立了‚计生动态‛、‚基层动态‛、‚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生殖健康‛、‚综合治理‛、‚利益导向‛、‚流动人口‛、‚协会工作‛等栏目,2011年改版又增设了在线投稿等板块。
二、报送稿件注意事项
为保证网站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上网发布内容必须经过认真核对和审查。基层稿件,必须经宣教科负责人审核签字,由分管相关业务的领导审查签字后发布。宣教科在网站发布信息时,提交负责人签字的文字稿件,同网站发布信息登记表一并作为存档资料。
希望大家经常浏览我们县人口网站,并竭诚欢迎基层同志踊跃投稿,把我们的人口网站做大做强。
以上是我对新闻写作方面的一点认识,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第三篇: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创新
浅谈新闻的实践与创新
【内容提要】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新的生活内容层出不穷。现实生活总是把前人从未经历过的新课题摆到我们的面前。我们无法回避,无法绕道而行。新闻工作更是如此,与时俱进一直都是新闻更好服务于受众的指针和方向。于是新闻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与创新交相辉映。
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实践和创新亦步亦趋,同步并肩才能面对新的实践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是新闻观念的创新,要淘汰某些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新闻观念。例如,把新闻传媒单纯看作党和政府的工作部门,而与市场毫无联系的社会舆论机构的观念;把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与新闻传媒的市场化运作相割裂、相对立的观念;把新闻传播等同于某些思想观念的生硬灌输,等同于简单的、乏味的宣传的观念等等。如果新闻观念没有相应的更新,就不可能有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创新。
二是管理体制的创新。我们在对新闻事业的管理方面,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与生生不息的新闻实践和创新相此,新闻管理体制显得相对滞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新闻传播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各种传媒遍布在受众的视野当中,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对于新闻传媒来说,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能够占领市场和赢得受众,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必须进行各项机制的创新,如用人机制的创新、劳动报酬分配机制的创新、经营机制的创新、资本运作机制的创新等等。
三是新闻业务的创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使新闻报道耳目一新,喜闻乐见,对受众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概括来说,就是在实践中坚持以视觉创新、题材创新、手法创新来实现新闻宣传创新。
首先是视觉创新。就是把目光及时转向群众,及时了解民情,研究民意,拉近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新闻宣传要为群众所接受,报道的视角一定要改变。过去,我们的很多报道之所以离读者距离较远,往往从领导的角度、部门的角度、工作的角度去向受众介绍,不少报道成了工作总结,成了部门的“黑板报”,新闻报道成了硬性的“灌输”。被动的接受和主动地认可甚至可以决定媒体的生死存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作为新闻工作者,脑子里要经常思考四个问题:从国家到地方有什么重要的决策、法规和新闻信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实际工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需要广泛告诉老百姓;老百姓从切身利益出发,迫切希望了解哪些全局性的情况,获得什么重要信息;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用这种服务性的思维去提升报道的视觉效果会事半功倍。报道的认可率高不高,关键就取决于有没有转换报道视角,有没有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东西。善于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寻找角度,提炼主题,新闻报道就能出奇制胜,多姿多彩。
其次是题材创新。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去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鲜素材,开掘新闻亮点。新闻宣传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寻找新鲜素材、新闻事件、新的思想、新的规律、新的经验的过程。新闻题材的创新,切入点要放在老百姓的关注点、聚焦点上。没有百姓关心的新颖素材,新闻宣传就会失去活力。范长江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研究新闻事实与群众的相关性,挖掘群众密切关注的信息。媒体每天都有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这些报道虽然工作性强,但内中也含有群众关注的信息。采编人员的职责是要把这些群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进行优化处理。追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寻找群众关切度高的题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往往是公众的聚焦点。媒体要善于从工作性报道中开掘新闻富矿,而且应贴近百姓生活,直面社会热点,正确引导舆论。药价虚高,一直是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平价药出售、深受群众欢迎的“老百姓”大药房,进驻杭城后却遭到同行全面封杀。浙江日报记者抓住这一新闻事件,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进行跟踪采访。以《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为开篇,整整一周内,每天用半个版的篇幅连续报道。这组报道不仅受到广大读者赞扬,也大大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它之所以收到好的效果,就因为题材贴近百姓,既积极引导舆论,又体现“民之心声”。
再次是手法创新。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表达手法。新闻事实就像一颗颗散珠,需要作者用一根线巧妙地串起来。这根“线”,就是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意义的独特角度,最能为受众接受的表达方式。报道手法创新十分重要。新闻实践中也有多种成功的途径。如:以小见大;静中观“动”; 逆向思维;讲故事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一位哲人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新闻要为群众所喜欢,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一味沿袭固有的模式,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手法的创新当然应该与时俱进。只有从受众的需求出发,不断创造受众最能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新闻,才能使新闻产生无穷的魅力。
第四篇:护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体会
护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体会
护理研修班 XXX
我们这学期学习了《护理理论》,xxx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融教学与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学习方法,还让我们更为具体形象的了解了这些护理理论和护理模型。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自我介绍,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然后按照每个人的意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结成小团队一起学习和认识这些新的知识。
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每一次上课都是我对于各位同学的了解,对于一种新知识的探索过程。这些理论有的形象、有的晦涩难懂、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但是每一个小团队都没有让我失望,各位同学都以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侧重点来为我们诠释着一个个概念,最为精彩的是大家都是有至少三年工作时间的“老师”了,结合上自己工作科室的特点,我更为形象的看到了一个个护理理论的基本所在和用途所在。通过学习可以感受到,护理前辈们发现的眼光和丰富的联想力相结合,为我们总结出多少宝贵的经验,整理而出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护理这门学科规整出理性、全面的形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护理学也在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可称之为护理的概念、模式、理论。尽管护理理论问世已经很多年了,但护理理论对于很多护士来说仍然是一件新鲜事物。虽然西方护理理论在指导我国护理实践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护理学界对于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已成为事实。所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们在学习完理论知识时必须要去考虑的问题。
我所在的小组负责讲解的事是Martha.E.Rogers的整体人科学理论。因为最为熟悉,所以也最有体会。我想说说整体人这个理论在我所在的科室的应用体会。
“整体人”这个名词是现在护理界热门的词汇之一,现在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进整体护理的相关工作,并在北京等大城市重点医院或科室施行具体工作流程。Rogers护理理论是美国护理专家Martha.E.Rogers在1970年根据人类学、社会学、天文学、宗教学、哲学、历史学等知识 ,提出的一个护理概念结构。由于人是护理的中心 ,其概念结构也就着眼于人 ,并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由于它把人描述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并且是一个持续的、有创新的、进化的、具有高度差异的和不断变换型态的过程 ,所以Rogers护理理论被称为人类的统一整体科学。她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和环境之间持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护理的目的就是将人场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将环境场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我们在工作中要本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调“整体人”的概念,人不仅仅视为生物体,而且是生物—心理—社会结合体。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更应该把环境和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护士工作的范围包括为个体提供护理服务,也需要为群体、家庭和社区提供护理服务。护士自身的行为可以影响个体和社区的健康,因为护士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能力,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我们在工作时,除了要打针输液做好治疗工作以外,我们还要具体的做好患者住院全程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帮助其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及其带来的相关反应,不管是来自本人还是来自家庭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但是,根据科室的不同工作量各有轻重,每个科室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定期定时安排责任护士为病人带来具体的宣教知识,让病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得到护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护理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紧紧相连。护理学是在人类祖先自我防护本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抗病害斗争和劳动实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也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活动。Rogers 理论来自于实践 ,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其理论框架创造了一个对人和世界的不同观点 ,把护理说成是利用体内动态原则为人类服务 ,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护理 ,它所描述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清晰的 ,但比较深奥、不易理解 ,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并应用于实践 ,这样将更能体现护理的专业性 ,展现护理作为一种科学和艺术的美好前景。
第五篇:护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体会
护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体会
护理研修班 XXX
我们这学期学习了《护理理论》,xxx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融教学与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学习方法,还让我们更为具体形象的了解了这些护理理论和护理模型。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自我介绍,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然后按照每个人的意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结成小团队一起学习和认识这些新的知识。
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每一次上课都是我对于各位同学的了解,对于一种新知识的探索过程。这些理论有的形象、有的晦涩难懂、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但是每一个小团队都没有让我失望,各位同学都以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侧重点来为我们诠释着一个个概念,最为精彩的是大家都是有至少三年工作时间的“老师”了,结合上自己工作科室的特点,我更为形象的看到了一个个护理理论的基本所在和用途所在。通过学习可以感受到,护理前辈们发现的眼光和丰富的联想力相结合,为我们总结出多少宝贵的经验,整理而出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护理这门学科规整出理性、全面的形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护理学也在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可称之为护理的概念、模式、理论。尽管护理理论问世已经很多年了,但护理理论对于很多护士来说仍然是一件新鲜事物。虽然西方护理理论在指导我国护理实践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护理学界对于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已成为事实。所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们在学习完理论知识时必须要去考虑的问题。
我所在的小组负责讲解的事是Martha.E.Rogers的整体人科学理论。因为最为熟悉,所以也最有体会。我想说说整体人这个理论在我所在的科室的应用体会。“整体人”这个名词是现在护理界热门的词汇之一,现在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进整体护理的相关工作,并在北京等大城市重点医院或科室施行具体工作流程。Rogers护理理论是美国护理专家Martha.E.Rogers在1970年根据人类学、社会学、天文学、宗教学、哲学、历史学等知识 ,提出的一个护理概念结构。由于人
是护理的中心 ,其概念结构也就着眼于人 ,并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由于它把人描述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并且是一个持续的、有创新的、进化的、具有高度差异的和不断变换型态的过程 ,所以Rogers护理理论被称为人类的统一整体科学。她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和环境之间持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护理的目的就是将人场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将环境场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我们在工作中要本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调“整体人”的概念,人不仅仅视为生物体,而且是生物—心理—社会结合体。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更应该把环境和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护士工作的范围包括为个体提供护理服务,也需要为群体、家庭和社区提供护理服务。护士自身的行为可以影响个体和社区的健康,因为护士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能力,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我们在工作时,除了要打针输液做好治疗工作以外,我们还要具体的做好患者住院全程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帮助其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及其带来的相关反应,不管是来自本人还是来自家庭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但是,根据科室的不同工作量各有轻重,每个科室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定期定时安排责任护士为病人带来具体的宣教知识,让病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得到护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护理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紧紧相连。护理学是在人类祖先自我防护本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抗病害斗争和劳动实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也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