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为加强外宣队伍建设,开拓基层外宣干部的眼界,学习内地省市开展旅游文化外宣工作的先进经验,让基层外宣干部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外宣传介绍阿勒泰。地委宣传部组织了各县市优秀通讯员考察团于2010年12月10日至12月20日赴云南省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优秀通讯员赴内地学习考察是年初外宣工作计划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县市优秀通讯员的工作激励和能力培养。考察团由地委外宣办牵头,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优秀通讯员一行8人组成。考察团深入玉龙雪山、游览丽江古城、走进石林溶洞、荡舟洱海湖边、南下西双版纳,感受历史文化、欣赏天下奇观、体验热带风光。通过考察,大家普遍认为学习借鉴到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特别是云南省在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利用、旅游和文化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二、云南旅游文化印象及发展模式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其名取意为“万绿之宗,彩云之南”,简称“滇”。在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有4060公里的国境线,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与泰国、柬埔寨、印度和孟加拉等国相邻,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立体气候、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聚居所孕育的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造就了人们向往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美境。其独特的“三江并流”、雪山冰川、高原湖泊、地热火山、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等,构成了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品味极高的自然景观;康巴风情、东巴文化、南诏遗韵、木脑纵歌等,成为游客喜爱的民俗文化资源;腊玛古猿、元谋人遗址、恐龙化石群、古滇文化、大理和丽江古城等,成为游客追忆历史的重要遗迹。
云南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国际游客集散地,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给考察团印像最深的就是云南的旅游外宣和文化外宣的强强联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一是充分发挥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拍摄制作《五朵金花》、《天龙八部》、《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滇西1944》、《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批影视作品,有效地提升了云南的文化旅游形象,把中国和世界的眼光引向发云南,引向云南的旅游胜地,云南影视作品正成为推销云南旅游产品的“文化导游”。二是打造精品节目。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涌现出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形成了旅游重点地区的特色品牌,成功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对接、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如大理的《蝴蝶之梦》、西双版纳的《勐巴拉那西》,就是公司投入巨资、共同推出的大型旅游民族歌舞晚会。晚会内容丰富而精彩,形式多样而生动,定位就是吸引从各地来大理、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通过市场化运作,找到了市场与游客心理的最佳结合点,并通过与旅游部门联手促销,已经做成长期面向市场的旅游项目,旅游旺季几乎场场爆满。三是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比如昆明深入挖掘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阿诗玛》,通过导游对“阿诗玛”的介绍,不仅了解了“阿诗玛”和“阿黑”的经典爱情故事,也感受到了彝族独特的民俗和婚俗。大理深入挖掘“三
道茶”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其表演表现形式,使游客亲身体验到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真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通过传承和发展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和顺古镇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创造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也促进了云南文化旅游村镇的异军突起;五是通过连续举办“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和向旅游者推出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等一大批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不仅对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使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方式得以保持和发扬,有力地推动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
三、云南旅游文化宣传工作的启示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互动,去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年)》,将旅游与文化同规划、同发展。与云南相比,阿勒泰地区也是多民族居住地,特别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图瓦人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积淀深厚,又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交界,历史上塞人、匈奴、突厥、回鹘、蒙古等游牧民族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游牧文化。可以说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但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却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一是全区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大旅游的格局,旅游联动的经济效应较差;二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旅游项目古老死板,鲜活文化含量低,没有彻底解决“白天看景,晚上睡觉”问题,缺乏有魅力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延长的滞留时间;三是对地域文化含量较高的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商品粗制滥造,没有特色,缺乏卖点,难以激发游客的购买欲,形成不了旅游商品市场。旅游是朝阳产业,随着中央和内地省市对新疆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乘势而上,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促进阿勒泰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使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
民族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重要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外延还是内涵,只有突出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游客。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共赢和有效进行资源优势转换的最佳途径。要加快阿勒泰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博物馆、文化馆,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大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展示阿勒泰地区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和旅游文化演出企业,建设一批有档次和科技含量的演出剧院和场所,不断推出一批如《阿嘎加依》、《恰秀喀纳斯》等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民族文化娱乐精品,打造一批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的旅游表演项目。充分利用喀纳斯“中国最美十大秋色”、可可托海景区“国际原生态风景区”、阿勒泰市“人类滑雪运动起源地”这些文化品牌,结合我区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办好各类旅游和文化节,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持一批有生产条件和市场优势的中小企业,提高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水平,形成游客参与、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产销基地。探索建立旅游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完善市场化运作,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影视、体育等产业互动发展,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二)大力开发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是云南创建“旅游经济强省”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云南积极制定开发旅游商品的总体规划,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为了扩大旅游购物,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规定,各条旅游线路必需在沿途旅游市场、珠宝加工厂安排一至两次停车参观,刺激购物。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可以见到免费的茶道表演,游客可以休息和免费品茶,当然,最后服务员忘不了向你推销价廉物美的云南茶叶。政府和企业的旅游促销艺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游客每到一地,都有购买土特产和当地工艺品的消费需求,而买点就在于商品的地方特色。所以,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根植于我区民族文化,依靠现代科技,改进工艺水平和包装,大力开发具有我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不断推出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努力增强旅游商品的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培育市场,形成重要的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要建立旅游商品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研发旅游商品,增加品种,扩大消费总量。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等手段,加快步行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旅游超市等旅游市场建设,为我区旅游品市场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有了市场没有消费者不行。在旅游品市场的布点上,应该学习云南的好做法,尽可能分布在主要景点和旅游沿线,并在安排旅游线路时,将引导购物渗透其中,同时,尽力与草原民族文化表演、民俗再现紧密结合,做到以文促商。
(三)努力打造聚集地区优势与特色的阿勒泰区域形象。
一个地区的区域品牌形象就是一个地区的“名片”,良好的区域形象更是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阿勒泰地区对外宣传的资源优势和独特景观,把我们要对外宣传的内容和受众希望了解的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准确定位外宣品牌,努力打造阿勒泰地区资源丰富、古朴祥和、神秘神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区域形象。努力把一个真实、可信、可亲的阿勒泰展示给新疆、展示给全国、展示给世界。要大力宣传我区“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二五”规划和以经济建设、民生改善为重点的新思路、新举措;宣传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美好发展前景;宣传地区 “三大突破”、“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及“五个基地”建设的新进展;宣传地区在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地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以及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全方位、多渠道地向境外推介展示地区开放、发展、文明、进步和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良好形象。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宣传使者,人人都是区域形象的氛围,共同塑造和维护我区的良好形象,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阿勒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世人了解阿勒泰,让阿勒泰走向世界。
第二篇: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沐抚办事处木贡村大学生村官谭大勇
12月21日至12月27日,沐抚办事处党委、办事处组织2011年秋冬季全办在编在岗(包括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职工对云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在整个考察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阅览和朋友介绍,自身饱览了云南的大好风光和民族风情,心灵得到了升华同时结合自己所处大峡谷旅游风景区也有所体会。现将具体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云南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先后赴昆明市、石林、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4个州市。实地考察了云南民族村、园艺博览园、花卉市场、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苍山洱海、玉龙雪山等十余个景区景点,期间分别在天龙八部影视城和云南民族村观看了天龙八部影视节目和云南民族风情歌舞表演等旅游文化精品节目。从中领略到这一片西南边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民族文化的挖掘利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发展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值得恩施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学习,深刻感受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直观的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创新与进取,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一)得天独厚的旅游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6个: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在云南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旅游文化民族特色,有自己的风俗文化经典,比如有彝、白、傣、哈尼、壮、苗、傈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族的云南民歌,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等。
(二)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号——春城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昆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三)丽江古城,古韵与现代——完美的交响曲
走进丽江古城,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在古城中酒吧淋漓,在柳荫下,柔风中,看着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淌,品着各色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抑或一个人喝着咖啡发呆,尽情享受在都市中所未有的闲静,有兴趣,还可请那些流浪的艺人坐下,给自己画个肖像或者是漫画,当作一份在古城特别的珍藏。古城的古韵与现代表现得淋漓尽致,能让人忘却都市的烦恼,回到久违的闲适,却又能品味到都市的繁华,让人留恋往返。
二、云南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一)政府主导,文化旅游成为云南旅游的亮点
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政府意识到主要靠“烟经济”为主
导的单一结构性经济的风险性,提出要依托云南资源优势,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做出了依托云南神奇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立体气候、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把旅游业作为云南重要的经济产业来发展,使云南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其中“云南民族村”是云南文化旅游产品的巅峰之作。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为娱乐度假的好地方,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二)旅游与休闲购物的完美结合,丰富旅游文化产品
云南省通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完善了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实现了旅游业的第二次创业,精品景点的完善,休闲娱乐品牌的打造,使得云南旅游业发展呈现兴兴向荣的局势。“七彩云南”购物商城的打造,成为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精品工程,它位于昆明至石林公路旁,距昆明12公里,集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和购物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品牌。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团,几乎都会被导游带到“七彩云南”,那里有百年老店“庆沣祥”茶庄,还有各类购物馆:
银饰、玉器、土特产、中药材等。除此之外,丽江古城——酒吧一条街、大理三月街、云南民族村等著名休闲娱乐旅游景点,都是政府打造的一流的旅游名片。
(三)产业体系完善,全民共同服务旅游大业。
云南旅游产业化已具规模,吃、住、行、游、购、娱、信息等产业要素完备,功能健全,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重点旅游城市功能综合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健全,高效便捷;旅游重点区域的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大理至昆明有旅游专线铁路;景区功能配套较为完善,绿化、净化、美化到位。如丽江有5A级景区两个,古城区辖区内就有星级宾馆酒店146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6家,三星级46家,二星级62家,一星级18家;非星级宾馆、酒店、客栈、招待所953家,其中特色等级50家;旅游购物店30家;旅行社27家;导游3000多名。云南的旅游业不仅仅成为政府主导的支柱产业,同时全民参与旅游建设服务旅游大局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云南考察的几点启示
经过几日云南的考察,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峡谷,几经思考,我们此行在云南进行旅游考察,我们了解了它当前的旅游状况和建设旅游的先进经验,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赶上它,如何做到取其长而补己短,如何才能让恩施大峡谷风景区成为海外知名景区,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影响,下面将自己的几点拙劣观点展示如下。
(一)完善旅游风景区建设,确定大峡谷旅游风景区科学的建设目标。恩施大峡谷是新兴的旅游景区,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旅游风景区的各大功能区建设还很不完善,风景区的发展目标还不够科学。通过在云南进行旅游考察,云南知名风景区建设无不体现了几大特点:一是旅游功能区建设完善;二是旅游文化特色鲜明;三是各景点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搞旅游。所以,恩施大峡谷下一步的建设目标要做到:政府主导,完善旅游功能区,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发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风景区。
(二)打造恩施大峡谷特色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云南正是做好了这一点,才实现了云南旅游产业的二次创业,成效明显。对于恩施大峡谷来说,创世神话传说,土家民族风情与巴文化,马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开发与利用。恩施大峡谷的旅游不仅仅只是看看风景,而是要让游客能够在观看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化,愿意留下来进一步观光学习,让文化的魅力得以发挥,留住游客,感动游客。
(三)发动群众,全民参与服务旅游大业。云南旅游之所以蒸蒸日上,离不开人民群众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全民参与服务旅游大局的意识,才会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让游客被当地人民的盛情所感动。恩施大峡谷人民在建设旅游的意识上还不够强,小农意识、传统观念还比较深厚,这就需要我们政府通过正面引导发动、宣传、教育,来改善整个地区的旅游服务意识,真正实现全民参与旅游建设,用友善、热情、纯洁、坚韧、希望的民族精神去留住游客、感动游客。
恩施大峡谷的旅游服务功能区建设正日趋完善,大峡谷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但是大峡谷旅游建设还有很多缺陷,旅游文化还没有特色,人民参与服务旅游的意识还不强,大峡谷风景区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在建设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景区上下功夫,利用全省打造“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区、“仙居恩施”建设大势,顺势而上把握机遇,大胆创新,将恩施大峡谷建设成为“鄂西旅游文化圈”的典型亮点工程,真正实现旅游增收富民的理想。
第三篇:赴云南考察报告
关于赴云南、贵州旅游工作的考察报告
(2011年4月)
4月14日-21日,根据省旅游局统一安排,AAAA随省旅游考察团一行20人在省旅游局AAA的带领下赴云南、贵州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考察团与两省旅游局进行了座谈交流,并考察了云南的玉龙雪山、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和贵州的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等景区,考察期间,大家边看边议,认真思考,感受颇深,达到了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借鉴经验、增进友谊的目的。
一、主要感受
(一)旅游经济发达。2010年,贵州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61亿元,占GDP的16.67%;云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6.8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分别比我省高出8.9和4.3个百分点,旅游业已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特别是云南省丽江市去年接待游客909.97万人次,旅游收入112.46多亿元,占GDP的78.3%,目前,丽江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二)产业要素配套完善。云、贵两省旅游产业化已具规模,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完备,功能健全,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如云南大理有星级饭店97家、旅行社47家、旅游车船公司9家、旅游定点购物商店21家,导服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执法大队等机构设施健全,可及时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民俗旅游特色鲜明。云、贵两省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考察期间,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民族特色和氛围。如大理丽江、遵义的导游都穿戴本民族服饰,游客就餐去的是当地的特色餐馆,在大理洱海游船上有白
1族三道茶表演,丽江古城还有纳西族的民族舞蹈等等。
(四)大型演出拉长产业链条。两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优势,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旅游为文化产业注入活力,文化为旅游产业增添魅力。云南推出了《云南印象》、贵州推出了《多彩贵州风》、还有丽江的《印象〃丽江》等大型演出,这些节目都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游客场场爆满,既丰富了游览项目,又延长了游客的滞留时间,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几点收获
(一)坚定了加快齐河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云、贵两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区位偏僻,山地、丘陵多,交通不畅,近几年靠着良好的旅游资源,每个地市(州)都培植起了几个主打的旅游项目,旅游业异军突起,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昆明、丽江、大理仅旅游交通成本就达到1000多元,但每年到此线路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达千万人次以上。我县亚洲最大的海洋世界即将开业,国内顶级的水上世界、欢乐世界和温泉度假村正在加紧建设,挺起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脊梁的齐晏古城也即将开工,另外还有晏子湖、华苹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高层次旅游项目。随着京沪高铁的全线贯通和一批旅游项目的建成营业,AAA旅游必将迎来一个跨越式、爆发式的发展时期,AAA也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增强了加快旅游产业要素配套的紧迫感。昆明、丽江、遵义等旅游发达地区,克服困难,加大投入,旅游产业要素基本完备。随着海洋极地世界暑假期间的建成开放和京沪高铁的全线通车,到我县的游客将出现“井喷式”的增加,而我县围绕景区的旅游配套还没有效展开,如何规范旅游市场,满足游客需求,成为当前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学习了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通过与两地的座谈和与兄弟县市旅游局的交流,了解了外地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如在旅游执法大队建设上,大都实行淡、旺季两种方法,旅游旺季由旅游局牵头,与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旅游淡季则以县旅游局执法大队为主;交通干线旅游指示牌的设置大多是由市县财政出资,旅游局负责对指示牌的图样进行设计把关,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落实安装。同时在城市建设上作为大景区来打造,在游客的餐饮、购物上突出地方特色,住宿上适应高、中、低档游客的消费需求。
(四)增进了友谊,扩大了交流。这次外出考察既有省局有关处室领导,市局领导,也有旅游发达县市区旅游局的主要负责同志,时间虽短,但考察团成员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关心关照,创造了团结友爱的氛围,不仅增进了友谊,同时也学到了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找出了自身的差距,为做好今后工作创造了条件。
三、几点思考
(一)全力加快旅游大项目建设。旅游项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和载体,也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所参观的各地来看,有了大项目,旅游才旺,有了好项目,旅游发展水平才高。因此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把为项目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牢固树立“为项目服务是我们的职责,让客商满意是我们的追求”的思想。重点围绕AAA等重大旅游项目,搞服务、优环境,力促AAA项目暑假期间竣工营业;AAA年内开工建设,AAA、AAA年内完成大型设备订购、湖面开挖、地形改貌和各功能区主体工程建设,2012年建成投入运营;AAA年内完成温泉酒店主体和配套附属设施建设,2013年建成营业。加快AAA项目,力争今年完成一期温泉酒店及附属设施建设。AAAA完成AAA水库项目建设。
(二)强力推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当前产业要素配套任务繁重,涉及面广,迫在眉睫,要把工作重点向该项工作倾斜,一是加快旅游标识体系建设。近期与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手启动该项工作,旅游局负责设计标准、内容,企业负责确定位置,由县政府
负责把任务分解到部门,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二是尽快组建旅游执法大队。同时协同工商、交通、卫生、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三是加快住宿、餐饮设施配套。县政府应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对AAAAA等几家能够承接大型旅游团队的宾馆饭店进行升级改造;由AAAA和AAAA镇政府规划设计美食一条街、购物一条街,迅速启动建设四是景区厕所修建工作,由AAAA和AAA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按照旅游厕所的有关规定,在停车场修建两处水冲式厕所。
(三)大力提升城市旅游功能。云、贵旅游发达地区的每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型旅游景区,处处都植入了旅游内涵,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我县应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打造大景区的思路,加快提升城市旅游功能,特别是大力做好城区绿化、美化、净化和夜景工程的修复和提升,高水平建好城市关键节点的景观绿化、美化,全面打造城市景观体系。要健全城市旅游标识系统,营造城市的旅游文化氛围,增加城市旅游的亲和力。
(四)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旅游富民,拉长产业链条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要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交通优势,坚持“点”、“面”两手抓,在“点”上抓项目,在“面”上应突出抓好乡村旅游的开发,鼓励引导A镇、A镇等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基础较好的乡镇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采摘农业,积极推出“乡村有我一分田”、“AAA”等活动,争创全省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加强区域合作,精心谋划旅游线路,与AAAAA等周边景区整合线路,形成黄金旅游线路,真正形成AAAA“一日游”、“二日游”。
(五)倾力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云、贵两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张力,大力丰富旅游产业内涵,成为旅游大省。我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AAAAA等民间文艺形式,有着深厚的AAAA文化底蕴,应加大地方文化挖掘力度,在各个旅游项目中突出民俗文化内涵,聘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和艺术家,借鉴杭州宋城千古情、云南印象等成功经验,着力在AAAA打造一台AAAA为特色的大型文艺节目,提升文化品味,丰富旅游内涵。
第四篇: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1
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朱亚敏2011年10月下旬,在庆阳市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我随学习考察组赴云南实地参观考察。在考察期间我领略了云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使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大受教益,在谋划发展上的理念、思维、举措深受启迪,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我们无论从发展的基础上讲,还是从速度和质量上相比,存在的差距都很大,自己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重。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感受和启示
一是文化特色鲜明。考察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山、水、物、人、歌、舞等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各旅游景区都建有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村,大部分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会馆、餐厅建筑样式都独具民族特色。不论是在大理、丽江、版纳,还是在昆明,不论是在景区、餐厅,还是在交通车和游船上,都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气氛热烈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比如大理洱海游船上的白族三道茶表演、丽江古城纳西族的民族舞蹈等等。我们在观看时,就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其中,疑似天上人间,使人流连忘返、畅想不已。
二是品牌优势突出。云南充分发挥“奇山异水,民族风情”的优势,按照创建世界旅游胜地的目标,着力打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了一批旅游名牌产品和旅游精品,会展、生态、民俗、康体、探险等专项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各市州在发展中打造品牌,靠品牌赢得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品牌意识、形象意识深入人心,延伸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西双版纳突出傣族风情,打造“热带雨林、避寒胜地、和谐家园、神秘风情”的品牌,着力提升“美丽神奇西双版纳”的形象,如在2005年热带雨林被《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专家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2006年野象谷被评入由《环球日报》组织评选“中国50个外国人最想去的地方”之中。大理突出白族风情,打造“风花雪月地,山色水光城”的品牌和形象,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2004年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之一。丽江则突出纳西族风情,系统展示东巴文化、摩梭风情,塑造“世界遗产保护地”的形象。
三是旅游产业生机蓬勃。考察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到处都是人的海洋和旅游商品的海洋。旅游已成为他们对外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云南把旅游购物纳入了旅游线路,大理、西双版纳、丽江等地都形成了旅游商品开发、加工、生产、销售与旅游线路一条龙,茶叶、药材、珠宝首饰、各种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其中缅甸玉器、云南药材、普洱茶、云烟、傣锦、斑铜工艺品等是旅游购买的热点。不论是在城区的各大商场,还是在景区内外的各大小摊点,到处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据了解,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旅游商品收入都占到了旅游总收入的30%左右。云南旅游是全省大办、全民大办、州州有特色,县县有景点,发展旅游深入人心,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因而关注、支持、发展旅游的意识较强,氛围浓厚。各地的导游着装统一,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服装,如大理的导游穿戴白族服饰,丽江的导游着纳西族服装,版纳的导游都穿傣族服装。导游的知识面广,解说很得体,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状况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得很透彻。多数导游与游客沟通技巧很好,且能歌善舞,还教游客学习一些简单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使游客觉得整个游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云南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都当做全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旅游以文化提升内涵和品位,文化以旅游展示特质和底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一是充分发挥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他们根据影视、文学作品情节包装推广景点,如大理的蝴蝶泉就突出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金花、阿鹏对歌的情节,推出蝴蝶歌会、蝴蝶泉公园蝴蝶养殖和放飞等项目;大理崇圣寺突出电视剧《天龙八部》,推出了天龙八部影视城游览项目。二是打造精品节目。各市州加快挖掘开发民族和地方文化,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和旅游文化演出公司,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涌现出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大理的《蝴蝶之梦》、丽江的《丽水金沙》、西双版纳的《勐巴拉娜西》等大型歌舞剧,地方特色浓郁、已经成为云南旅游中深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餐。
四是坚持基础建设先行。云南始终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跳出旅游办旅游,把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范围,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七五”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他们集中财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使得云南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很多改变,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硬环境”。目前,全省有10个民用机场、168条航线,昆明已成为全国客运量第三的航空港,主要景点如大理、西双版纳、丽江、中甸均有机场,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并且是全国唯一赢利的地方航空公司;有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铁路;公路通车16.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4954公里,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200公里以内的高等级公路网。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抓住机遇,把本不在云南举办的“世博会”争取到昆明落户,围绕“世博会”投资118亿元,提前十年实施了昆明的城市建设规划,使春城昆明成了“花城”,极大地提升了昆明城市建设水平,有力的推动了全省旅游业发展。
五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丽江十分重视世界遗产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为例,早在1951年,就做出了“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决策。在以后的多次城市规划修编中把古城保护放在首要位臵。10多年来,先后投资了3亿多元,拆除32万多平方米不协调建筑物,建设了古城排污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彻底搬迁古城及其周边污染企业等;建立了古城房屋维护审批制度,对古城重点民居进行持牌保护,并向房主发放补助资金;成立了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公司,制定管理保护规章,系统抢救传统文化,使许多频临失传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开始复苏,得到新生;控制和规范古城的商业活动,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把与古城氛围不协调的商业场所全部迁出古城。丽江创造的“文化与经济对接、世界遗产保护与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现象”和“丽江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肯定。
大理、丽江早在几年前基本实现了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丽江市文艺团体演职人员已经全部买断工龄,其身份由事业单位人员转变成股份制企业职工,完全走向了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同时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公司,迅速形成产业化规模。如大理州文化演艺公司是一个国有和民营企业入股的股份制公司,吸收了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的股份,实行责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旅游与文化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二、几点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明显,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经验,找差距;学精神,找不足;学特色,找目标。学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经验,学习他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经验,学习他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学精神,就是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一是要努力将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实干型集体、服务型队伍。党员要成为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服务群众公道正派的先锋。二要坚持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活动,不断转变群众观念,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先进性经验教育回头看活动,组织开展社会评议机关作风活动,把社会各界代表和群众评议与同级机关、上下级机关相互评议结合起来,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三要积极推行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服务承诺和首问责任等制度,不断探索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新机制。学特色,就是学习他们想问题办事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他们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学习他们坚持富生富民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通过赴云南学习考察,对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我们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悟 探 求 笃 定 前 行
------市委党校学习党性分析材料
朱亚敏
时光荏苒,在市委党校学习已快三个月了。在这里听名师授课、学时政精化、览中外名篇,充实而又紧张的学习生活不时鞭策着我多思、多想,容不得一丝杂念;前沿且先进的理论导向时刻推动着我多学、多记,来不得半点马虎。沐浴在党校严谨、求是的氛围中,我抓紧这宝贵的时光接受着党的洗礼。近两个月的学习,让我深感党校确实是党性锻炼的熔炉,是个人修养的熔炉。
一、主要收获
(一)入博学之堂,提升了理论素养。
党校是中共理论研究和传播的基地。这里,有最进步的声音、最解放的思想,来为我们授课的,都是学术造诣较深,在党史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一些吃的不透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解决,一些以前不能理解的现实问题在这里被“冲击”得透彻分明。在党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等重要理论,深入钻研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和当代视窗(西方思潮与中外文化交流,当今世界格局与和谐世界建设等),彻底加深了对辩证法、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重大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学习,我切实感受到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进一步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端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牢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简单的来说是思想上大解放、理论上大提升、认知上大飞跃。我想,这些收获一定会伴随我的一生。
(二)创优良之风,加强了党性修养
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是党校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性锻炼方面,党校为我们做出了精心安排。每个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党性锻炼活动,通过听讲座和研讨,我们对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和重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听专题报告、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使我对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根本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我们党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永不自满、永不停滞,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而建设一个学习型党组织,基础是要抓好党员的学习。首先是向书本学习。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其次是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要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最后是向群众学习。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虚心向群众请教,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汇百家之言,更新了发展观念。
我们这期培训班有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骨干,可谓人才济济,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是相当杰出优秀的同志。和这些学员相识相知,并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互相交流学习,是我难得的机遇。我们在和谐的教学环境里,共同探讨、互相切磋。这些良好风气和优良传统所带来的,不仅是宽松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我党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争论之间,不时有许多有创新、有深度的思想观点显现;切磋之际,不时有许多有观点、有高度的思想火花迸发。特别是那次的模拟竞争上岗经验交流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时常有感,越是争论激烈、言者踊跃的讨论,就越会成就很多理论的精华和时政的精髓;越是观点鲜明、立意高远的论题,就越能激发学员的思维潜力和创造力。每一次讨论之后,我都感到自己在不同方面有所加强;每一次座谈结束,我都久久不能平静。社会需要发展,理论需要创新,作为一名肩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共产党员,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消极保守,应当时刻以发展为己任、以创新为动力,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提升能力、推进工作。
二、自我剖析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党校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思想分析的武器。对照剖析自己,我觉得自身还存在以下问题:
1、深入学习上有差距,思想固步自封。通过两个月在党校静下心的系统学习,回顾以往的学习,既不够扎实,也不甚全面,更不够有效。不扎实表现在对所学内容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学了看了,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不够。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学习习惯,虽然也制定了学习读书计划,但不能很好地坚持;不全面表现在对自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上搞实用主义,满足于应时之学,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就学一点,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造成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链和技能链出现断层;不够有效表现在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增强。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工人下岗、贫富差距拉大等,不能从政治的高度正确理解和对待,对一些以偏概全的言论不能进行有力的抵制,对一些模糊认识不能及时地予以澄清。这些年来,自己虽然注重了政治和业务学习,但总感到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不足,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掌握不多,了解不透。这说明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懒”的思想,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忍劲,缺乏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
2、党性锻炼上有差距,创新精神欠缺。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对照近两月在党校学习的体会,分析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要原因就是党性修养不够自觉,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功夫下得不够,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不能经常清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有着27年党龄的我,回顾总结过去,虽然总体上我在政治上对自己要求较高,在政治原则、大方向和立场上能与党保持一致,但是这几年自己确实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自以为经常参加党内各种培训,好像已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放一放了,可以只专注繁忙的事务工作了,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些借口,说到底是自己党性修养不足,党性锻炼不够,还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谛,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学习对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再者就是自我满足情况时有发生,认为自己工作二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在机关,对机关工作、管理工作比较熟悉了,无论如何也差不到哪去。再一个原因就是因循守旧,习惯按部就班,按照思维定势工作,开拓创新精神有所褪步,抢前争先,创造亮点的意识淡化了。
3、工作作风上有差距,领导艺术需提高。一是在“快”字的体现上还不够。风风活活、雷厉风行干事业的劲头还不足,只争朝夕、“任务不过夜”的要求还未达到,工作效率还需提高。二是在“深”字的体现上还不够。没有做到经常深入窗口,深入实际,特别是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对同志们的困难和需要了解少,超前服务、及时服务、细致服务的工作还不到位。三是在“严”字的体现上还不够。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工作有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放低标准,当“差不多先生”。四是在“实”字的体现上还不够。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五是在“韧”字的体现上还不够。自己办事急,说话直,忙起来批评人有时不讲究艺术,让人架不住,事后自己也后悔。工作上不去有时还有急躁情绪,存在急于求进、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对问题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臵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与员工的沟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不善于因人而易、总结提炼。
以上在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还是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问题,还是自己的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有差距。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近一时期的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自身建设找到了新水准,奋斗方向确立了新目标。今后工作中,我要努力当好六个表率:
(一)树立学习的理念,做先进理念宣传的表率。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我将在理论学习问题上首先解决学习态度,认真、全面、细致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是带头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深、学懂,掌握其真正内涵,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在实际工作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转化思想动力,提高实际领导能力。
(二)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着眼于大思路、大视野、大举措,要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党的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要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基层党的事业,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
(三)树立楷模的理念,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坚持严以律已,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约束自己。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倾听干部和职工的呼声,踏踏实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善于团结的模范,做联系党内干部、廉洁奉公的模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
(四)树立奉献的理念,做永葆先进本色的表率。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时刻意识到肩上沉甸甸责任,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肩负起党的神圣使命。在工作中不求名利、不求得失、不计报酬,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五)树立自强的理念,做转变作风的表率。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同志们对我的殷切期望作为自己干好工作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努力改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自强不息,争创一流。
(六)树立科学的理念,做领导艺术的表率。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在工作中认真自觉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多同班子成员商量,发挥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常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注意调动全体班子成员的积极性,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好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校学习是短暂的,但对我而言,理论学习是长期的、党性锻炼是永恒的,我将把在党校养成的良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好的学风带到实际工作中去,把自己在党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的实践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当地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1
赴
云
南
学习
考
察
报
告
2010年3月下旬,在兰州市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我随学习考察组赴云南实地参观考察。在昆明期间,受到了昆明学院的热情接待,并聆听了该院老师《关于昆明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参观了云南第一村-福宝村、云南白药厂等。领略了云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使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大受教益,在谋划发展上的理念、思维、举措深受启迪,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我们无论从发展的基础上讲,还是从速度和质量上相比,存在的差距都很大,自己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重。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感受和启示
一是文化特色鲜明。考察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山、水、物、人、歌、舞等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各旅游景区都建有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村,大部分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会馆、餐厅建筑样式都独具民族特色。不论是在大理、丽江、版纳,还是在昆明,不论是在景区、餐厅,还是在交通车和游船上,都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气氛热烈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比如大理洱海游船上的白族三道茶表演、丽江古城纳西族的民族舞蹈等等。我们在观看时,就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其中,疑似天上人间,使人流连忘返、畅想不已。
二是品牌优势突出。云南充分发挥“奇山异水,民族风情”的优势,按照创建世界旅游胜地的目标,着力打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了一批旅游名牌产品和旅游精品,会展、生态、民俗、康体、探险等专项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各市州在发展中打造品牌,靠品牌赢得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品牌意识、形象意识深入人心,延伸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西双版纳突出傣族风情,打造“热带雨林、避寒胜地、和谐家园、神秘风情”的品牌,着力提升“美丽神奇西双版纳”的形象,如在2005年热带雨林被《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专家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2006年野象谷被评入由《环球日报》组织评选“中国50个外国人最想去的地方”之中。大理突出白族风情,打造“风花雪月地,山色水光城”的品牌和形象,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2004年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之一。丽江则突出纳西族风情,系统展示东巴文化、摩梭风情,塑造“世界遗产保护地”的形象。
三是旅游产业生机蓬勃。考察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到处都是人的海洋和旅游商品的海洋。旅游已成为他们对外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云南把旅游购物纳入了旅游线路,大理、西双版纳、丽江等地都形成了旅游商品开发、加工、生产、销售与旅游线路一条龙,茶叶、药材、珠宝首饰、各种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其中缅甸玉器、云南药材、普洱茶、云烟、傣锦、斑铜工艺品等是旅游购买的热点。不论是在城区的各大商场,还是在景区内外的各大小摊点,到处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据了解,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旅游商品收入都占到了旅游总收入的30%左右。云南旅游是全省大办、全民大办、州州有特色,县县有景点,发展旅游深入人心,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因而关注、支持、发展旅游的意识较强,氛围浓厚。各地的导游着装统一,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服装,如大理的导游穿戴白族服饰,丽江的导游着纳西族服装,版纳的导游都穿傣族服装。导游的知识面广,解说很得体,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状况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得很透彻。多数导游与游客沟通技巧很好,且能歌善舞,还教游客学习一些简单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使游客觉得整个游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云南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都当做全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旅游以文化提升内涵和品位,文化以旅游展示特质和底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一是充分发挥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他们根据影视、文学作品情节包装推广景点,如大理的蝴蝶泉就突出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金花、阿鹏对歌的情节,推出蝴蝶歌会、蝴蝶泉公园蝴蝶养殖和放飞等项目;大理崇圣寺突出电视剧《天龙八部》,推出了天龙八部影视城游览项目。二是打造精品节目。各市州加快挖掘开发民族和地方文化,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和旅游文化演出公司,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涌现出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大理的《蝴蝶之梦》、丽江的《丽水金沙》、西双版纳的《勐巴拉娜西》等大型歌舞剧,地方特色浓郁、已经成为云南旅游中深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餐。
四是坚持基础建设先行。云南始终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跳出旅游办旅游,把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范围,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七五”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他们集中财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使得云南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很多改变,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硬环境”。目前,全省有10个民用机场、168条航线,昆明已成为全国客运量第三的航空港,主要景点如大理、西双版纳、丽江、中甸均有机场,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并且是全国唯一赢利的地方航空公司;有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铁路;公路通车16.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4954公里,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200公里以内的高等级公路网。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抓住机遇,把本不在云南举办的“世博会”争取到昆明落户,围绕“世博会”投资118亿元,提前十年实施了昆明的城市建设规划,使春城昆明成了“花城”,极大地提升了昆明城市建设水平,有力的推动了全省旅游业发展。
五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丽江十分重视世界遗产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为例,早在1951年,就做出了“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决策。在以后的多次城市规划修编中把古城保护放在首要位置。10多年来,先后投资了3亿多元,拆除32万多平方米不协调建筑物,建设了古城排污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彻底搬迁古城及其周边污染企业等;建立了古城房屋维护审批制度,对古城重点民居进行持牌保护,并向房主发放补助资金;成立了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公司,制定管理保护规章,系统抢救传统文化,使许多频临失传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开始复苏,得到新生;控制和规范古城的商业活动,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把与古城氛围不协调的商业场所全部迁出古城。丽江创造的“文化与经济对接、世界遗产保护与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现象”和“丽江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肯定。
大理、丽江早在几年前基本实现了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丽江市文艺团体演职人员已经全部买断工龄,其身份由事业单位人员转变成股份制企业职工,完全走向了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同时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公司,迅速形成产业化规模。如大理州文化演艺公司是一个国有和民营企业入股的股份制公司,吸收了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的股份,实行责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旅游与文化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二、几点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明显,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经验,找差距;学精神,找不足;学特色,找目标。学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经验,学习他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经验,学习他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学精神,就是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一是要努力将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实干型集体、服务型队伍。党员要成为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服务群众公道正派的先锋。二要坚持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活动,不断转变群众观念,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先进性经验教育回头看活动,组织开展社会评议机关作风活动,把社会各界代表和群众评议与同级机关、上下级机关相互评议结合起来,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三要积极推行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服务承诺和首问责任等制度,不断探索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新机制。学特色,就是学习他们想问题办事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他们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学习他们坚持富生富民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通过赴云南学习考察,对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我们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读 悟 探 求 笃 定 前 行
市委党校学习党性分析材料―徐军
时光荏苒,在市委党校学习已快两个月了。在这里听名师授课、学时政精化、览中外名篇,充实而又紧张的学习生活不时鞭策着我多思、多想,容不得一丝杂念;前沿且先进的理论导向时刻推动着我多学、多记,来不得半点马虎。沐浴在党校严谨、求是的氛围中,我抓紧这宝贵的时光接受着党的洗礼。近两个月的学习,让我深感党校确实是党性锻炼的熔炉,是个人修养的熔炉。
一、主要收获
(一)入博学之堂,提升了理论素养。
党校是中共理论研究和传播的基地。这里,有最进步的声音、最解放的思想,来为我们授课的,都是学术造诣较深,在党史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一些吃的不透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解决,一些以前不能理解的现实问题在这里被“冲击”得透彻分明。在党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等重要理论,深入钻研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和当代视窗(西方思潮与中外文化交流,当今世界格局与和谐世界建设等),彻底加深了对辩证法、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重大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学习,我切实感受到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进一步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端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牢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简单的来说是思想上大解放、理论上大提升、认知上大飞跃。我想,这些收获一定会伴随我的一生。
(二)创优良之风,加强了党性修养
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是党校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性锻炼方面,党校为我们做出了精心安排。每个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党性锻炼活动,通过听讲座和研讨,我们对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和重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听专题报告、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使我对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根本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我们党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永不自满、永不停滞,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而建设一个学习型党组织,基础是要抓好党员的学习。首先是向书本学习。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其次是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要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最后是向群众学习。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虚心向群众请教,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汇百家之言,更新了发展观念。
我们这期培训班有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骨干,可谓人才济济,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是相当杰出优秀的同志。和这些学员相识相知,并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互相交流学习,是我难得的机遇。我们在和谐的教学环境里,共同探讨、互相切磋。这些良好风气和优良传统所带来的,不仅是宽松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我党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争论之间,不时有许多有创新、有深度的思想观点显现;切磋之际,不时有许多有观点、有高度的思想火花迸发。特别是那次的模拟竞争上岗经验交流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时常有感,越是争论激烈、言者踊跃的讨论,就越会成就很多理论的精华和时政的精髓;越是观点鲜明、立意高远的论题,就越能激发学员的思维潜力和创造力。每一次讨论之后,我都感到自己在不同方面有所加强;每一次座谈结束,我都久久不能平静。社会需要发展,理论需要创新,作为一名肩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共产党员,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消极保守,应当时刻以发展为己任、以创新为动力,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提升能力、推进工作。
二、自我剖析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党校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思想分析的武器。对照剖析自己,我觉得自身还存在以下问题:
1、深入学习上有差距,思想固步自封。通过两个月在党校静下心的系统学习,回顾以往的学习,既不够扎实,也不甚全面,更不够有效。不扎实表现在对所学内容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学了看了,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不够。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学习习惯,虽然也制定了学习读书计划,但不能很好地坚持;不全面表现在对自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上搞实用主义,满足于应时之学,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就学一点,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造成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链和技能链出现断层;不够有效表现在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增强。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工人下岗、贫富差距拉大等,不能从政治的高度正确理解和对待,对一些以偏概全的言论不能进行有力的抵制,对一些模糊认识不能及时地予以澄清。这些年来,自己虽然注重了政治和业务学习,但总感到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不足,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掌握不多,了解不透。这说明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懒”的思想,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忍劲,缺乏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
2、党性锻炼上有差距,创新精神欠缺。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对照近两月在党校学习的体会,分析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要原因就是党性修养不够自觉,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功夫下得不够,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不能经常清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有着27年党龄的我,回顾总结过去,虽然总体上我在政治上对自己要求较高,在政治原则、大方向和立场上能与党保持一致,但是这几年自己确实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自以为经常参加党内各种培训,好像已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放一放了,可以只专注繁忙的事务工作了,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些借口,说到底是自己党性修养不足,党性锻炼不够,还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谛,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学习对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再者就是自我满足情况时有发生,认为自己工作二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在机关,对机关工作、管理工作比较熟悉了,无论如何也差不到哪去。再一个原因就是因循守旧,习惯按部就班,按照思维定势工作,开拓创新精神有所褪步,抢前争先,创造亮点的意识淡化了。
3、工作作风上有差距,领导艺术需提高。一是在“快”字的体现上还不够。风风活活、雷厉风行干事业的劲头还不足,只争朝夕、“任务不过夜”的要求还未达到,工作效率还需提高。二是在“深”字的体现上还不够。没有做到经常深入窗口,深入实际,特别是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对同志们的困难和需要了解少,超前服务、及时服务、细致服务的工作还不到位。三是在“严”字的体现上还不够。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工作有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放低标准,当“差不多先生”。四是在“实”字的体现上还不够。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五是在“韧”字的体现上还不够。自己办事急,说话直,忙起来批评人有时不讲究艺术,让人架不住,事后自己也后悔。工作上不去有时还有急躁情绪,存在急于求进、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对问题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与员工的沟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不善于因人而易、总结提炼。
以上在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还是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问题,还是自己的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有差距。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近一时期的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自身建设找到了新水准,奋斗方向确立了新目标。今后工作中,我要努力当好六个表率:
(一)树立学习的理念,做先进理念宣传的表率。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我将在理论学习问题上首先解决学习态度,认真、全面、细致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是带头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深、学懂,掌握其真正内涵,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在实际工作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转化思想动力,提高实际领导能力。
(二)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着眼于大思路、大视野、大举措,要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党的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要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基层党的事业,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
(三)树立楷模的理念,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坚持严以律已,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约束自己。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倾听干部和职工的呼声,踏踏实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善于团结的模范,做联系党内干部、廉洁奉公的模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
(四)树立奉献的理念,做永葆先进本色的表率。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时刻意识到肩上沉甸甸责任,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肩负起党的神圣使命。在工作中不求名利、不求得失、不计报酬,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五)树立自强的理念,做转变作风的表率。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同志们对我的殷切期望作为自己干好工作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努力改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自强不息,争创一流。
(六)树立科学的理念,做领导艺术的表率。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在工作中认真自觉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多同班子成员商量,发挥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常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注意调动全体班子成员的积极性,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好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校学习是短暂的,但对我而言,理论学习是长期的、党性锻炼是永恒的,我将把在党校养成的良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好的学风带到实际工作中去,把自己在党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交通工作的实践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湖北交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