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汇报课(★)

时间:2019-05-13 11: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实验汇报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实验汇报课》。

第一篇:课题实验汇报课

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1、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2、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课 题实 验 汇 报 课

团 山 子 中 心 小 学

胡 艳 丽

第二篇:课题实验课

课题实验课:中班手工制作《拖鞋》及反思

【收藏】【打印本文】【字体: 小 大】文章作者:吴弘怡 更新日期:2012年06月11日 浏览次数: 920

一、活动背景: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把各种材料经过简单的装饰、黏贴、折剪变成另一种好看或者好玩的东西,对这种诱人的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活动过程中有些步骤幼儿不易模仿,在操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致使部分幼儿不能独立完成作品,久而久之失去制作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引导和帮助幼儿解决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各个问题是整个活动的重点之一。结合年级子课题“幼儿园美工活动的组织与引导”与我个人研究的小课题“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的问题解决与指导策略”,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及主题活动内容,我选择开展“手工制作——拖鞋”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也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激发起幼儿的兴奋点,让幼儿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线条、图形或图案装饰鞋底。

2、引导幼儿根据喜好选择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纸条制作不同款式的鞋面。

3、在观察、欣赏的过程中,了解拖鞋的结构和装饰的特点,感受拖鞋造型及装饰纹样的美。

三、活动准备:

1、PPT“拖鞋”,各色粗、细长条纸各一篮。

2、双面胶每组2卷,勾线笔、蜡笔、剪刀人手一份。

3、拖鞋模板每人一双,三种款式拖鞋范例各一双。

四、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拖鞋的图片,初步感知拖鞋纹样、款式的特点。(1)出示拖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拓展幼儿的经验。

师:夏天我们可以穿凉鞋还可以穿拖鞋,而且夏天的拖鞋款式多样,现在请大家看几款拖鞋。

(2)师:这一双拖鞋是普通的款式但是很可爱,穿起来很方便,脚直接伸进去就可以了,仔细看一看左脚右脚鞋底的颜色、图案是怎样的?一模一样对称的。师:看这一双的款式与前一双不同,是夹脚趾的,再看看左右脚鞋底的颜色、花纹也是怎样的?

2、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师幼共同讨论拖鞋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设计拖鞋。(1)师:我很喜欢不同款式的拖鞋,于是我照着做了3双不同款式的纸拖鞋,想不想看?我自己感觉做得还挺漂亮,如果你们也觉得漂亮就拍手鼓励一下我谢谢!

(2)师:不过我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第一个问题是在做之前需要分清一双拖鞋的左右脚。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把左右脚鞋底的花纹、颜色装饰得对称?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把左右脚的鞋面做得对称?(以夹脚趾的拖鞋为例示范、说明。)

(3)师:我们把问题解决了,那如果现在请你们设计一双漂亮的拖鞋,你们行吗?请你们自己动手设计一双你喜欢的款式的拖鞋。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一双拖鞋的左右脚要分清,鞋底的花纹、颜色及鞋面都是对称的。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拖鞋造型。对于装饰拖鞋有困难的幼儿,引导他(她)参照图片或范例,也可借鉴同伴的成功经验。

4、展示幼儿设计的拖鞋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师:大家设计制作的拖鞋都展示出来了,请大家先观察一下,有没有哪双拖鞋左右脚做错的?有没有哪双拖鞋左右脚的鞋底花纹、颜色和鞋面是不一样的?有也没关系,我们来听一听做这双拖鞋的小朋友的想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自信地在集体面前介绍,从设计到装饰要有序地表达。)

“手工制作——拖鞋”活动反思

裕元幼儿园 吴弘怡

鞋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也是他们所熟悉的。随着季节的更换和方便起见,拖鞋更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班的幼儿很喜欢小制作活动,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幼儿特别有创意。制作“拖鞋”不仅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又是各种技能的综合,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我组织了这个手工制作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简单、直接的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欣赏不同款式的拖鞋图片,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拖鞋的构造由鞋面和鞋底组成,初步感知了一双拖鞋的对称性。第二个环节是出示三款自制拖鞋范例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欣赏一双拖鞋各方面的对称性,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与此同时以解决问题为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讲解、示范,让幼儿感知、学习制作拖鞋的技能。第三个环节是幼儿进行制作,教师指导,这一环节中与幼儿一起解决了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以便幼儿后面更好的制作。最后的环节是展示、评价幼儿的作品,我也是以发现、解决问题为导线请幼儿欣赏、评价,从中幼儿发现了两个同伴左右脚搞错了,两个幼儿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感到后悔。还有三、四个幼儿左右脚鞋底花纹完全不对称,不过我并没有一下否定他们,而是请他们说明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其他幼儿来评判作品。

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把鞋面和鞋底粘贴在一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进行大胆创作、改造,有的还在在鞋面上进行装饰。但一些幼儿在把鞋面贴在鞋底上时,位置把握不够准确,制作成的一双拖鞋的鞋面不够对称。有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由于粘贴技能、绘画技能掌握不好,所以制作的拖鞋模仿性强。如果在准备材料时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半成品给这些能力弱的幼儿操作,让他们进行装饰,效果就会更好。总的来说,自我感觉幼儿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手工制作活动的,呈现的作品效果还是可以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经验、技能,体验了手工制作活动的乐趣。

第三篇:课题研究汇报课

课题研究汇报课

沛县湖西中学 陈 西

【上课班级】一(15)【课

题】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在各目标中渗透主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主体意识。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的类型

2、知道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3、理解各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综合认识消费水平的能力

2、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2、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保行动。【教学重点、难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2、恩格尔系数变化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的关系。【教法、学法】

情景探究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思维评价、归纳分析等。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小丽一家暑假上海世博游(一家三口花费4000元左右)。游世博会的人很多,上海世博会被网友戏称为“人博会”(可与学生做个简单的交流,“世博会,你去了吗?”以便与学生就情景产生共鸣)

情景问题:

1、热热闹闹“世博游”现象背后反映了居民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知道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原因吗?

学生带着情景问题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部分,并对应学案上列出的学习目标,阅读p17-p19,在教材上作出相应标记,并作摘要留疑。疑问以小组形式上交。(5分钟左右)

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则下降。

如:1978年我国人均年收入为190美元,人均肉类消费量为7.85公斤;2007年人均年收入为2360美元,人均肉类消费量为54.6公斤。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量大大增加。(2)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水平越高。课堂探究:

(一)情景一:小丽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他们两年前刚贷款13万(月供1000元),在县城买了一幢35万元的房子。家里现有存款5万元,家庭预期月收入8000元。小丽上高中后离家较远,为了接送小丽上学,爸爸想买一辆小汽车作代步之用。此外为了方便小丽学习妈妈打算给小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爸妈为此征求了小丽的意见。

问题:你认为小丽家可以买车吗?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并对各小组的回答予以评价,请同学们选出最佳表现组(掌声鼓励)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受人们收入差距大小的影响。情境二:假如A镇只有10家月收入达到了8万元,而其它家庭月收入都还只有1000元;而B镇大多家庭的月收入在4000到5000元之间。

问题:如果你是家电下乡某品牌的电脑的销售商,会选择到哪个镇开店?为什么?

情景三:2007年5月起,猪肉价格一路走高,5月初猪后腿肉价

格为15.00元/公斤,8月10日达26.00元/公斤,居民大呼“快吃不起猪肉了”。2007年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8%,2008年全年CPI的增长是5.9%。2009年CPI同比下降仅0.7﹪,2010年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加大。在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很多居民纷纷减少了旅游、购物。

问题: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降,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课堂探究:

(二)小丽家贷款买房、游世博、购车、买笔记本电脑,你知道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消费都属于哪种消费类型吗?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消费类型

1、按消费方式不同: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学生讨论“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

点拨启发:消费者选用那一种消费方式收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考虑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承受能力等具体因素,在消费中要理性不要盲目。目前我国38﹪的“房奴”月收入的50﹪用于还贷(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是房贷按揭的警戒线)。

2、按消费对象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3、按消费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

消费

课堂探究:

(三)2008年江苏某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如图)

问题:通过恩格尔系数标准分析该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资料补充:按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属于贫困生活,50%-59%属于温饱,40%-50%属于小康,30%—40%属于富裕,低于30%就是最富裕。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含义、影响因素

2、恩格尔系数:含义、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分析课本P19图“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辩证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看到不足,加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课堂小结。

通过导学案练习反馈。

课后探究:(调查成果以小组形式上交)

调查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可参照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相关数据),分析变化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对策。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第四篇:课题实验课教案2

课题实验课名称:《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人: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三中学:纪威泊 【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揭示质量守恒定律。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而本课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

②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B、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理解。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节课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很好素材。用探究的方法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获得探究学习的亲身体验,享受探索真理的乐趣。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创意】

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难点:

1、充分的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实质时,应借助课件来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从微观上理解定律。

3、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化学事例来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通过1~4单元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变化,初步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式有关的计算等基础知识,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等也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了必要的准备、铺垫。

2、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认为本节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制定计划,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教学中应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接受式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

【实验研究】: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着学生能够主动地、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学习。课堂教学的现有教材无论从趣味性、时代性、逻辑性和个性设计方面都不尽理想,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满足,教学目的自然难以完成。但作为一线教师,对待教材(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地拷贝教材,被动地适应教材,只做教材的实施者这一层面上,而应该用于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因此,本着一下几方面原则,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根据以“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为知识线索,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只知道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但是没有涉及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这样设置问题让学生感觉惊愕、意想不到,就会积极的思考由此产生了学习动机。

2猜想假设

学生在得到问题后,根据各自经验和知识不同,一定会进行充分的猜想与假设,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3设计实验和收集证据: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资源共享的好品质,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

5总结规律: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目的是为了让知识系统化,板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呢?

6解释与讨论:

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也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本节课的知识能得到延续、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课内容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1:了解知识结构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

从知识结构来说:质量守恒定律是承载下一部分知识系统也就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重要一节,教材选择了氧气作为本节课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拉瓦锡探究实验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在化学发展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氧气和红磷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2:教学设计符合逻辑,为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搭建平台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充分体现学生地自主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最合理的途径和方法。3:教学设计有弹性,既兼顾全面发展的需要又注重个体实际 教学设计兼顾全面发展,是指教学目标多元化,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得。注重个体实际,则是要让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发展,这是教育学改革的新概念。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要体现一定的弹性,不能“一刀切”,而且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过程】 活动1:提出问题

复习引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变化,如,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等等.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有新物质生成.对于这些化学变化,我们已经研究了质的方面变化(即物质种类的变化),还初步了解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在做小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蜡烛燃烧一会儿,质量变小了.为什么变小 难道物质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真的消失了吗 类似的化学变化中物质的量的方面(即质量)是否变化呢 由此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各种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题,来共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是否变化的问题.切入课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活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 我们必须通过事实来说明问题,下列提供四个实验方案,请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活动2: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根据下列几个实验方案进行问题探究.(分A,B两大组,若干小组.A组做方案一,二,B组做方案三,四)方案一 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向空气压缩点火仪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塞子.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用砝码平衡,记录质量.然后,取下,快速施压,将白磷引燃,观察现象,反应冷却后,重新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方案二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在锥形瓶中加入约30ml氯化铁溶液,在橡皮塞上插一胶头滴管,管内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用塞子把瓶口塞好,把整个装置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加砝码平衡,记录称量数据,然后挤压滴管的胶头,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到氯化铁溶液里,观察现象,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反应文字表达式: 氢氧化钠 + 氯化铁 → 氢氧化铁 + 氯化钠 NaOH FeCl3 Fe(OH)3 NaCl 方案三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在100ml烧杯中加入约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 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丝一起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后将铁丝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反应文字表达式: 铁 + 硫酸铜 → 硫酸亚铁 + 铜 Fe Cu SO4 Fe SO4 Cu 方案四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在锥形瓶中加入约30ml碳酸钠溶液,在小试管中装有氯化钡溶液,用镊子把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用塞子把瓶口塞好,把整个装置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加砝码平衡,记录称量数据,然后把烧瓶倒转,使两种溶液混合,观察现象,再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反应文字表达式是:碳酸钠 + 氯化钡 → 碳酸钡 + 氯化钠 Na2CO3 BaCl2Ba CO3 NaCl 提示 :针对所选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如下问题:反应中有哪些现象 天平是否平衡

提醒:白磷取用方法;操作规范,注意安全;小组成员合作等.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活动3:发现规律 交流: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A 组 B 组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提问: 通过对上述4个方案研究,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能找出普遍性规律吗

归纳: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拓展视野: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 1627—1691)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质量守恒定律.讲述: 刚才所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定量实验研究法.化学家们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发现了许多重要规律.刚才你们就像科学家一样在做研究,并且取得了成果.若你们是生活300年前发现这一规律,那又将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虽然,我们不可能回到几百年前,但我们可以抓住今天,通过努力学习,在将来为国家赢得更多荣誉.活动4:分析与解释

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呢 课件演示铺垫:动画: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讨论: 学生讨论,思考.(提示可从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微观分析入手)归纳::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从而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讨论: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的质量是否会变化 元素种类是否变化 物质种类是否变化

结论: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五不变,两变.活动5:结论的再验证

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对任何化学反应都有普遍性吗 是否有特殊性呢(学生预测)实验探究: 方案五 碘与淀粉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把盛有少量碘酒的小试管放入盛有少量淀粉的锥形瓶中,塞上塞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右盘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倒置,使碘酒中的碘与淀粉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方案六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使小试管中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和小试管放在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活动6:规律的总结与再认识 讨论:实验结果

1.方案五:天平保持平衡.说明这里面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方案六:反应后,质量减轻了.问题:实验2会出现质量减轻的这一现象,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讨论:分析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找出分析判断依据.交流:学生交流观点.归纳: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反应体系内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则天平就可能不衡.注意表面现象与实质.讨论:若空气点火仪漏气或反应后把塞拔下,敞口一会儿,再称量,质量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比较课本P90,P91中的两个实验装置的优劣(是否封闭及对实验有无影响).若P90图5-1中的气球反应后被拔下,天平是否平衡

小结: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化学反应,只要是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就守恒.活动7:运用与提高习题训练略 活动8:归纳与总结 学生小结: 1.本节课我所学的知识有: 2.经过实验探究活动,我的收获及感受有: 3.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我的点评及建议是: 板书设计:略 课堂作业:P96,3 课外拓展: 1.列出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反应问题,并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分析.2.课外利用家中相关物品,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预习下一节课“化学方程式”.4.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还有什么实验方案,请课外讨论,也可以和老师讨论交流.说明:仪器用品及多媒体投影内容略去

[实验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不足之处:课时延长了 3 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仍是笔者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第五篇:学生作文滚动评改县级课题实验汇报课教案

学生作文“滚动”评改实验汇报课教案

陕西省镇巴县三元中学涂立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指导和评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训练要点,反思作文中的不足,并适当加以修改;学习对人物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作文评改、展示和理性对照,理解作文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写作情操,以写作陶冶性情。教学重点 :

掌握评改方法,学会评价和修改作文;学习抒发真情实感。教学难点: 对写作能力的感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

评改、讨论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红笔、笔记本、字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几天,老师翻阅了同学们的习作,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老师从作文中感受到了你们的感恩、爱心、成功、失败、欢笑、泪水„„ 为此,我很自豪!上次作文我有意识地增加了写作难度,让同学们学习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学习抒发真情实感。令老师惊喜的是,同学们竟然在限制较多的情况下,大胆开拓,把文章写得摇曳生姿,今天,我们要对上次作文进行滚动评改。

二、真题回顾(展示多媒体课件)

主题:真情浓墨写童心,真情,就是文章的内容要真实,不可胡编乱造,不可移花接木;浓墨,就是要运用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作文题目:《爱的细节》 要求:

1、真实具体。

2、用描写刻画人物。

3、有真情实感。

4、写一篇完整的作文,文字数在 600字以上。指点迷津:

1、让人物自己表演,不搞伪描写。

2、让感情自然流淌,不搞无病呻吟。

三、学生滚动评改

(一)分发学生作文评改简表(课前)

(二)学生进行滚动评改

1、班级交叉评改(作文本课前已交叉)

2、独立研读评改 评改目标及方法:

(1)反复研读作文,不少于三次。

2(2)圈、点、勾、画,并作出旁注。

(3)写出作文评语、得分和批改日期(本次作文批改日期:12月15日)。

3、同桌交叉评改 评改目标及方法:

(1)交叉检查同桌评改是否准确,评语是否恰当。(2)讨论所改作文的优缺点。

4、小组交叉评改 评改目标及方法;(1)交叉检查评改情况。(2)讨论评选优秀习作。(3)小组长上报优秀习作。

5、全班交流评改(机动环节)评改目标及方法;(1)榜上有名。(2)佳作亮相。

(3)片段欣赏。(机动环节,第二课时完成)(4)咬文嚼字(机动环节,第二课时完成)(5)病文修改。(机动环节,第二课时完成)(6)昨夜星辰。(机动环节,第二课时完成)(7)教师试笔。

父 爱 的 翅 膀(片段)

一次周末放假,恰遇暴雨,山洪暴涨,我站在教学楼上羡慕地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被父亲领走了,望着如织的雨帘,我无言,无奈又无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父亲不可能来接我,这几天他得了重感冒,正发高烧。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赤脚,没膝的泥浆,脸上滚动的雨珠„„手里拿着我最爱的小花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爸爸笑着说:“孩子,回家吧!”我强忍着内心的巨浪,朝父亲点点头,顺从地与父亲一前一后钻进了雨帘。父亲执意要走在前面,为我挡住 狂风暴雨,只见他蹒跚前行,气喘如牛,像一个优秀的指挥家,两手不停地在空中划着弧线,我走在父亲的身后,看着爸爸佝偻的身子,渐白的头发,心理像打翻了五味瓶,对父亲曾经的严厉,唠叨,责骂和皮鞭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一刹时,泪雨滂沱,我怕父亲看见才没有哭出声。

(8)名人忠告。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课后,你可以把你的文章与你的亲人、朋友共赏,让这次习作成为永久的纪念,希望大家继续用自己的笔描绘多彩的生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更多的人分享。

下载课题实验汇报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实验汇报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4小学双语课题实验汇报材料

    乌市第二十四小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双语教学课题实验工作汇报 我校自2005年9月开始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双语教学 课题研究以来,我们一路坎坷、一路探索。茫茫水......

    校本实验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汇报

    利用“学习卡”,引导学生 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下洼中学校本实验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汇报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欢迎市、旗两级领导来下洼中学检查......

    实验课题(合集)

    大阅读促进师生同读行动研究实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创建书香校园,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树立师生同读经典的阅读观,引领学生和老......

    课题实验

    课题实验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旧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述、灌注知识,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现在,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使我更加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观察......

    新课程改革实验课汇报材料

    毛井中心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下,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实践富有声色,为谋求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现将近三年来的课程......

    课题实验课值得推广的几个理由[定稿]

    课题实验课值得推广的几个理由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樊淑燕 概括地说,课题实验课是通过课堂观察来检验课题研究成效的一种科研方法。它包含这样几个必须要素:观察点、观察量表......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共五篇]

    “信息”服务于“学科”“技术”致力于“教学”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

    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信息”服务于“学科”“技术”致力于“教学”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