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分析
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分析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绩效的现在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方法、六西格玛方法及经济附加价值,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充分肯定了现在评价方法的重要地位,使新的绩效评价方法在中小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绩效 评价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绩效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和管理系统,不仅是中小企业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也已经成为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管理工具。
传统的绩效评价很大程度上基于财务指标,主要以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作为评价依据,以一定时期的会计利润为基础的短期绩效指标,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新的绩效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更加完善。由单一的财务指标转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由偏重短期绩效评价转向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并重的综合评价方法,如:平衡记分卡和经济增加值(EVA)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的、可行的、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绩效加以评价。
一、平衡计分卡方法(The Balanced-scorecard,BSC)
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罗伯特·S·卡普兰(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财务学教授)和戴维·P·诺顿(复兴方案公司的总裁)两人在总结多家绩效测评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明并推广的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评估,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多种“平衡”的视角衡量机构的绩效,把企业评价指标按四个方面分成四个指标,通过财务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企业内部流程指标、企业的学习和创新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因果关系。这种方法使中小企业一方面追踪财务结果,通过财务指标保持对组织短期绩效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员工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产品、服务创新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共同驱动组织未来的财务绩效,展示组织的战略轨迹,监督自己在提高竞争力、获得企业增长所需的各种无形资产等方面的进展,实现“绩并行评价——绩效改进和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
平衡计分卡优于传统绩效评价在于它突破了将财务作为惟一指标的衡量工具,指标的确定包含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将绩效与经营结果联系起来,使企业能在了解财务结果的同时,对企业发展能力方面的进展进行监督,从而使企业能够全盘考虑所有关键绩效领域,在战略与目标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向的绩效改进循环。它的缺点主要是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各战略业务单位的目标之间的动态调整,在这一问题上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如何设置,以及主观赋权的人为因素难以克服。尽管如此,有关调查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或多或少正在应用平衡计分卡方法。
二、六西格玛(6σ)方法
σ是一个希腊字符,在统计学中代表“标准差”。在商业活动中,它代表流程完美与否的差距。六西格玛(Six Sigma)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并在公司推行的是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6σ方法是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绩效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一种顾客驱动的追求卓越绩效和持续改进的系统科学。它以TQM为基础,以“零缺陷”为目标,以六西格玛质量水平为标尺,以统计技术为手段,以突破性改进为方式,通过改进并优化过程,旨在消除变异,稳定流程获得顾客满意和显著提高组织绩效。6σ方法是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双赢的经营战略途径,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和富有竞争力的经营方式。
6σ方法具有的优势是:1.比以往更广泛的绩效改进视角,强调从顾客的关键要求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焦点出发,寻求绩效突破的机会,为顾客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2.强调对绩效和过程的度量,通过试题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和水平对比的平台;3.提供了绩效改进方法;4.明确规定成功的标准和度量方法,对项目完成的人员奖励。与其他方法相比,它有三个显著特点:(1)将客户的需求通过关键质量特性加以量化,以数据为基础。(2)将流程改善的结果与财务指标挂钩。
(3)不仅可用制造业,也可用于经营业、租赁业、服务业等部门的质量管理。
中小企业应用6σ方法时,存在以下局限性:1.中小型企业数量虽多,但是绝大多数的规模都比较小,流动资金缺乏。而推行六西格玛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比如通用电气在六西格玛培训上的花费每年接近4亿美元;2.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质量体系,更多的采用经验管理和粗放式管理。而六西格玛管理要求一切以数据为基础,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实行SPC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无法得到;3.中小企业产品特点及其寿命较短限制了六西格玛应用。
然而,随着6σ方法的本土化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6σ方法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中会得到推广应用。
三、经济附加价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经济附加价值(EVA)方法是1991年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Stern Stewart)提出来作为
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方法。经济附加价值(EVA)是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即为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权益资本成本。其公式为:EVA=NOPAT一Kw×(NA)
其中,NOPAT以报告期营业净利润为基础,经过调整(包括加上资本化的R&D,加上坏账准备的增加,加上LIFO计价方法下存货准备的增加,加上商誉的摊销等)后形成的经济利润,Kw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A为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对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进行上述调快后的资产价值)。
目前,EVA是衡量企业绩效最准确的尺度,它是一个经济利润而非传统会计意义上的利润,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注重资本费用。由于EVA方法考虑了包括权益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能较准确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应用EVA有助于企业选择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所以,EVA方法与传统的会计利润相比,更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了股东的财富,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如果企业EVA绩效持续地增长,则表明了公司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加和股东财富的持续增长。EVA是一个能直接体现股东利益的指标,当管理者在追求更高EVA的时,也在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EVA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将股权资本成本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克服了传统会计指标忽略资本成本的缺陷,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绩效,第一次在绩效评价方法中涉及风险问题。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的资产,采用不同的资本成本。但是,EVA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它无法摆脱财务指标所固有的缺陷——短期导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EVA强调现实结果,使得管理者不愿意投资于创造性新产品或训发新技术;二是它主要以股为价值、为导向,无法有效的反映顾客、雇员以及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对促进企业未来绩效的重要作用,在提高EVA的同时,可能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最终破坏企业长期价值。2.计算EVA时调整程序较复杂,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3.该方法虽然通过对GAAP的调整,克服了以往评价体系过分依赖财务会计体系的缺陷,但它没有解决过分局限于财务指标而忽视非财务指标的问题,不利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绩效的比较,计算时要进行的会计调整项目太多,难度较大,仅提供特定年度短期的绩效评价,未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等因素,无法解释企业内在的成长机会。
中小企业选择何种评价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BSC方法未能考虑资本的全部成本,EVA方法考虑了全部资本的成本。EVA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EVA及其增长机会,BSC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非财务因素,更便于识别EVA驱动要素。BSC方法是从多角度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在财务层面的评价指标可以选择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也可以包含EVA。BSC从这个意义上讲,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评价经验。EVA评价方法既可以结合传统方法以弥补其可比性的不足,也可以借助平衡记分卡方法的思想分析企业的未来前景。因此,进行绩效评价时,中小企业要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取长补短,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玲玲: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与运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彼得·F·德鲁克等:公司绩效测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鲁浩: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7,8
[5]袁智慧,陈险峰.中外企业绩效评价历程及发展[J].中国农业会计,2005,4
[6]颜志刚:超越平衡记分卡的探索:业绩三棱镜与动态多维业绩框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5
第二篇:绩效评价方法总结
讨论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的工具和方法。
绩效评价的方法:
量表法(人与客观标准相比较)
绝对评价
目标管理法(人与目标相比较)
绩效评价的方法
相对评价------比较法(人与人相比较)
描述法
1、相对评价----比较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决定其工作绩效的相对水平。
常用的比较法:(1)排序法---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直接排序法,交替排序法)
(2)配对比较法:将每一个评价对象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与其他评价对象一一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排除名词,即两两比较,然后排序。
(3)人物比较法:将所有人与某个特定的“标准人物”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评
价的依据更客观。
(4)强制分配法: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将评价对象分别分配在各个绩效等级上。
2、量表法:将一定的分数或比重分配到各个绩效评价指标上,使每项评价指标都有一个权
重,然后由评价者根据评价对象在每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情况,对照标准对评价对象做出评
价并打分,然后汇总计算出总分,得到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图尺量表法,等级择一法,行为锚定量表法,混合标准量表法,综合尺度量表法,行为对照表发,行为观察量表法)
3、目标管理法:指的是目标管理理论在绩效评价中的运用。包括的内容:与员工共同制定
一套便于衡量的工作目标,并定期与员工讨论目标的完成情况。六个步骤:确定组织目标,确定部门目标,在部门范围内讨论部门目标,确定个人目标,进行绩效评价,提供绩效反馈。
4、描述法:
(1)态度描述法:由评价者通过对评价对象日常工作情况的观察,将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记录下来的绩效评价方法。
(2)工作业绩记录法:要求评价者填写工作业绩记录卡,观察并记录评价对象在工作过程
中的各种事实,分段记录所达到的工作业绩。
(3)指导记录法:要求上级将其对员工的日常指导记录下来。
(4)关健事件法:关键事件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大影响时间,关键事件一般分为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关健事件法要求评价者通过平时的观察,及时记录
员工的各种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
第三篇:基于战略导向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研究
论现金预算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以某电气公司为例 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浅议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论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 某公司在供应链下的采购成本管理 我国救灾资金管理机制研究 论增值税转型的企业财务效应 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沃尔玛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 某家具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论中小企业品牌塑造及误区 某酒店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分析
价值基础会计与成本基础会计比较研究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 xx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战略成本管理的简单运用 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年金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个人理财误区及解决途径研究 信息技术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本研究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基于EVA的电力企业业绩考核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与风险防范 会计职业道德实施难点及对策探讨 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金融行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强化——再看会计委派制 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某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 某光伏电子公司内部成本控制研究 某生物工程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模式对比分析——以某项目为例 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某公司财务分析与评价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基于共生理论的某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浅论资产重组风险的防范 略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融资中的税收策划
Excel在酒店服务业会计中的应用研究
房地产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研究—以某地产为例 民营企业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 xx物流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角度的企业融资策略的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中相关性与谨慎性关系研究 经济危机背景下汽车行业盈利能力评析 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深化
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造业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论对会计诚信的研究
某集团税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某机械公司为例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基于海尔集团的并购案例研究 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以中化国际为例 关于应收帐款内部控制的实践报告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从海尔的国际化经营看家电行业的海外扩张 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探讨
某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定价研究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关于合并商誉的思考
工商银行房贷业务风险分析 某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某建设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探析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世纪联华连锁超市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88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89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和创新 90 某机械制造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91 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目标的变迁研究 92 如何防范审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xx公司为例 94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95 如何避免审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 97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探讨 98 电子商务下的创新
企业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研究
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以xx公司为例 101 试论网络交易的税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措施
论酒店内部成本控制及其策略—基于苏州三德大酒店的案例 104 海外并购及融资方式的研究
金融危机视角下中兴环保企业融资方案研究 106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
某公司财务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公司存货的审计风险与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109 公允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110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11 企业存货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 112 格力电器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113 某公司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研究 114 对于审计独立性的判断方法的研究 115 基于ABC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116 某电子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 118 企业广告费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19 审计风险计量模型研究
浅析ER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某物流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122 对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分析
企业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124 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管理实证研究 125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6 汽车销售业(S店)成本控制研究 127 某科技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成因与治理对策 129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探索
家电零售业营运资本管理研究—以国美为例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研究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论商业信用筹资在企业融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34 某玻璃公司采购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135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136 某房地产公司筹资管理策略研究 137 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初探
家电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139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140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14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担保企业风险控制与经营模式创新探析 14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例研究 146 某公司公司成本降低途径研究 147 某公司模式研究
浅谈海一角装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49 关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探索 150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5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152 我国酒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及管理研究——以典型白酒企业为例 153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选择途径 154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55 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机制研究
156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157 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策略探析——以某钢铁公司为例 158 探讨在中小型企业的运用与完善 159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60 某碱业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61 关于x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162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探讨
163 天津万华公司会计信息化实施案例分析 164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研究
165 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以xx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166 关于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的探讨 167 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168 某投资公司会计诚信研究
169 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核算问题研究——基于IFAC指南 170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71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72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73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174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5 会计舞弊防范的思考—以xx生物制药公司为例 176 某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177 中小民营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研究
178 论作业成本法在制造行业的应用——以xx企业为例 179 浅析康师傅集团的成本管理系统 180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
181 服装生产企业仓储与存货内部控制设计——以某服装加工厂为例 182 某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18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某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184 对我国职工薪酬准则的认识与思考
185 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弱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186 新经济条件下变动成本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87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 188 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89 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190 某变压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191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及监管机制完善
192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3 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成本分析
194 EVA理论在某公司绩效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195 某民营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196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与应用的研究 197 基于战略导向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198 家庭理财规划问题的研究
199 基于环境会计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海尔为例 200 浅析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以跨国公司松下集团为例
第四篇:项目组织人员绩效评价方法
项目组织人员绩效评价方法
(一)业绩评定表
业绩评定表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考绩方法,它根据所限定的因素来对员工进行考绩。采用这种方法,通过一个等级表,对业绩进行判断并评出等级。等级常常被分成几类,用数5~7表示,也可采用诸如优秀、一般或较差这些形容词来定义。业绩评定表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简单、迅速。
评价所选择的因素有两种典型类型: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和与个人特征相关的因素。与工作有关的因素是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而与个人因素有关的因素是依赖性、积极性、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等个人特征。评价者通过最能描述出员工及其业绩的每种因素的比重来完成这项工作。另外,当评价者为被评价者打出最高或最低等级时,应给予特别说明。如对一名员工的积极性评价为不满意,则评价者需提供这种较低评价结论的书面意见。这种书面要求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武断或草率的判断。绩效评价的业绩评定表法如表所示,表中对每种因素和每一等级也做出定义。为了得到一个对工作质量的较优评价,一个人必须不断地超额完成其工作要求。对各种因素和等级定义得越精确,评价者就会越完善地评价出被评价者的业绩。当每个评价者对每个因素和等级都有同样的理解时,则会取得整个组织对被评价者评价上的一致性。
许多绩效评价的业绩评定表还提供了对员工成长潜力的评价。上面所示的表格内就包含了与个人未来成长和发展潜力有关的四个类别。
(二)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要求保存最有利和最不利的工作行为的书面记录。当这样一种行为对部门的效益产生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重大影响时,管理者都应把它记录下来,这样的事件便称为关键事件。评价者运用这些记录和其他资料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价。这里的要点是,只评价行为而不评价个人的个性特征,为员工记录下一系列关键事件,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哪些是组织期望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记录应贯穿整个评价阶段,而不仅仅集中在评价期的最后几周或几个月里。
(三)叙述法
叙述法只需评价者写一篇简短的评语来描述员工的业绩。这种方法重点在员工工作中的突出行为,而不是日常每天的业绩。这种评价方法与评价者的写作能力关系较大。一些主管由于其优秀的写作技巧,甚至能将一名勉强合格的工人描述得像一个工作模范。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员工业绩进行比较可能是很困难的。但一些经理认为,叙述评价法简单的、实用,是对员工进行评价的最好方法。
(四)作业标准法
作业标准法是用预先确定的标准或期望的产出水平来评比每位员工业绩的一种方法。标准反映着一名普通工人按照平均速度操作而应取得的一般产出。作业标准可以直接应用在各种工作中,如在建筑项目或其他工程项目中,对一般操作人员的业绩评价就可采用。决定生产标准的方法有:时间研究和作业抽样法。将作业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最明显的优点是它的客观性。但是为了让员工更加理解标准的客观性,应让他们清楚标准是怎样制定的,同时也要对标准的任何变化原因做出认真的解释。
(五)排列法
在使用排列法时,评价者只要简单地把项目组中的所有员工按照总业绩的顺序排列起来。例如,业绩最好的员工被排列在最前面,最差的被排在最后面。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当个人的业绩水平相近时难以进行排列。
(六)平行比较法
平行比较法是排列法的一种演变。在这种方法中,将项目组每个员工的业绩与小组中的其他员工相比较。这种比较常常基于单一的标准,如总业绩。获到有利的对比结果最多的员工,被排列在最高的位置。平行比较法的具体方式如表所示
A、B、C、D、E代表某项目组的五位员工,根据他们的总业绩,进行两两比较,成绩好者得1分,成绩差者得1分,然后,将每个人的分数加总得出总分,根据总分,即可排出顺序。
(七)硬性分布
在硬性分布法中,需要评价者将项目组织中的成员分配到一种类似于一个正态频率分布的级别中去。例如,把最好的10%的员工放在最高等级的小组中,次之20%的员工放在次一级的小组中,再次之的40%放在中间等级的小组中,再次之的20%放在倒数第二级的小组中,余下的10%放在最底等级的小组中。这种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假设,即每个项目组织组中都有优秀、一般、较差表现的员工。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项目组全部是优秀工人,则项目经理可能难以决定应该把谁放在较低等级的小组中。
(八)行为固定业绩评定表
行为固定业绩评定表法是传统业绩评定表和关键事件法的结合。是近年来日益得到重视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将职务的关键要素分解为关键事件中的有效和非有效行为的工作行为,例如,假设评价所选择的要素是“吸收和解释政策的能力”,这个因素中最积极的结果可能是“可以期望该员工成为组织中其他人新政策和政策的信息来源”;这个因素中最消极的结果可能是“即使对员工重复解释后,该人也不可能学会什么新东西。”在最消极和最积极的层次之间还可以存在几个层次。评价者可根据行为标准及被评价者的行为记录对其进行评价。因为特定的行为被确定出来,且有相对应的等级或分数,所以这种方法便于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一个特定缺陷是,使用的行为标准是定位于作业上而不是定位于结果上。
(九)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观念特别重视和利用员工的贡献。目标管理也是一种潜在有效的评价员工业绩的方法。在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中,常常使用员工的个人品质作为评价业绩的标准。另外,评价者的作用类似于法官的作用。运用目标管理法,评价过程的关注点从项目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转移到工作业绩上;评价者的的作用则从公断人转换成顾问和促进者;此外,员工的作用也从消极的旁观者转换成积极的参与者。
目标管理法要求员工同他们的项目经理或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一起建立工作目标,然后在如何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经理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实行自我控制,并在期末,根据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业绩的评价。参与目标建立使得员工成为该过程的一部分。目标的所有权增加了员工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在评价的后期,员工和项目经理或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需要举行一次评价会见。经理首先要审查所实现目标的程度,然后审查解决遗留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经理们在整个评价时期要保持联系渠道公开。在评价会见期间,解决问题的讨论仅仅是一种谈话,它目的在于根据计划帮助员工工进步。并且可以为下一个评价期建立目标,并且开始重复评价过程。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项目经理可以根据绩效评价要求在几种评价方法中进行选择。绩效评价系统的使用类型取决于其意图。如果主要是为提升、培训和加薪奖励进行员工挑选,则传统的方法如等级评定是较合适的。而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则对员工在技能方面的发展更有成效。
第五篇:关于如何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预警信号。因此信贷人员掌握审阅企业财务报表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企业偿债能力,防范和控制风险显的尤为重要。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能了解企业在报表日的财务状况,长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权益和结构等重要信息。
(一)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的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科目很多,但信贷人员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时重点应关注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
1.应收款项。(1)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设有“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正常情况下,三年的时间已经把应收账款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它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但我国企业,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该科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此,当客户经理发现一个公司的资产很高,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时要结合“坏账准备”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账”现象。(2)预付账款:该账户同应收账款一样是用来核算企业间的购销业务的。这也是一种信用行为,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业务,那么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就无法取得,其科目所体现的资产也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出现虚增资产的现象。(3)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这么简单。例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占用公司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虚增资产。因此,客户经理应该注意到,当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出现异常放大时,就应该加以警惕了。
2.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挂账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账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信贷人员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其摊销期不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
(二)对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
信贷人员在对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应远高于流动负债,起码不得低于1∶1,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合适。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还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尤其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大而引起的流动比率过大,会加大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因此,信贷人员在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应收账款及存货的情况进行判断。(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即用于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最低限为0.5∶1,如果保持在1∶1,则流动负债的安全性较有保障。因为,当此比率达到1∶1时,即使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也不致影响其即时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一年内应收账款)/流动负债。(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公司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公司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即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它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某些到期的账款也不一定能按时收回,因此,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计算出来的金额,最能反映公司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但需注意的是:公司不可能、也无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如果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公司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的运用,经常以获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保持着,这样会导致公司机会成本的增加。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这三个比率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
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负债,一旦企业破产清算,债权人得到的保障程度如何;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为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的是债权人得到的利益保护程度。信贷人员
在看财务报表时,只要看一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总额这几项,便可大概看出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这三个比率只有在同行业、不同时间段相比较,才有一定价值。(2)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其公式为: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该值应该低于100%,如果高于100%,则说明企业动用了一部分短期债务来购置长期资产,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经营风险也将加大,实为危险之举。
二、对利润表的分析
在财务报表中,企业的盈亏情况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的。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成果的分配关系。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尺度。信贷人员在分析利润表时,应主要抓住利润表结构分析。利润表是把公司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收入-费用=利润”可以视作阅读这一报表的基本思路。当信贷人员看到一份利润表时,会注意到以下几个会计指标。它们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尤其应关注主营业务利润与净利润的盈亏情况。许多信贷人员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于是高枕无忧。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严格意义上而言,主营亏损但净利润有盈余的企业比主营业务盈利但净利润亏损的企业更危险。
三、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结合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材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通常来说,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次)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应收帐款转换为现金所需的天数。这个指标越短,则意味着企业的应收帐款质量越高,可以提高现金流量。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次)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的流动性较好,存货的管理也具有较高的效率,销售形势也好。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该指标与存货周转率相对应,是从另一角度反映存货周转状况。
四、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它主要说明公司本期现金来自何处、用往何方以及现金余额如何构成。信贷人员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l、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是有意义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但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个仅不会面;临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因此,在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四)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较为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总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与企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贷款发放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