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

时间:2019-05-13 11: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

第一篇: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

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融入,我国新出现了大量的冷漠新闻报道。本文将冷漠作为切入点,提出冷漠化新闻的概念,结合事实分析造成冷漠化的主要原因,并相应提出应加强人文关怀,自律与他律结合两方面对策。

关键词:冷漠化 市场驱动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自律与他律

2004年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人质事件一度成为全国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官方电视台CCTV4对此事件的报道一向说是比较及时和全面的。但是在2004年9月7日晚上却播出了一条有奖问答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该消息的主要内容为: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402人 B:338人 C:322人 D:302人。“有奖回答”这四个字刺破了每个新闻人的眼,所有人都提出了质疑.这带有娱乐性质的消息显然脱轨于一个主流媒介的职业道德底线,违背了媒体人道主义,更是违背了我们国家千百年以来的文明传统,其实质就是一些新闻人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更让人可悲的是诸如此类的冷漠新闻并不少见。比如某报消息“昨天上午9时15分,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在京广铁路上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 再如“记者在现场看到,死者全身被高压线烧得黑乎乎的,像烧焦的烤鸭”。今天的新闻记者能够将把一条因意外而逝去的生命说成是“烤鸭”,如此冷漠如斯,引发的决不单单是震惊或愤怒。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难道就没有想到那条致人死命的“高压线”,是否合乎架设规范?是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面对频繁的电击伤人死人的事故,架设和管理高压线者,是否思考过究竟怎样才能治本,才能避免不测、保护人命?冷漠新闻何以大行其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冷漠新闻的泛滥?应该如何界定冷漠新闻?对冷漠新闻又是否能得到遏制,其对策是什么?

何谓“冷漠化”?借用福柯(Foucault)的说法,语言的天真无邪只是表面现象,它实际上是一种作为权力的手段。新闻媒体,只有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权利,而没有根据一己之倾向添油加醋、“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权利,更没有实施语言暴力的权力。而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却是将语言魅力发挥极至.我们可以轻易找到醒目刺眼的新闻标题,充斥着与新闻事实相悖,或者是以披露隐私满足人类偷窥欲的文字内容。”冷漠化”新闻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记者毫无社会良知和人性地对普通群众(尤其是受害者)进行有关涉及人的生命、名誉的报道。它直接反映的是在如今激烈的媒体大战的背后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有了较为明晰的冷漠新闻界定之后,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分析几类极易产生冷漠化的新闻报道。

1、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的媒体在选取报道角度时都放在如何帮助这位老人上展开,而这家电视台报道时却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以一首摇滚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使惹人悲怜的情节变成滑稽可笑的木偶剧。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中国媒体却以冷漠的姿势出现。除此之外,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同样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目前,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数都是零星的、琐碎的,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很多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

2、对隐私问题的报道

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一直收到法律保护。目前,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以及对著名演员付彪病情报道都是典型的例子。媒体对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及他人的痛苦,对其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从根本上说这是对人格的不尊重。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但是与此相关的做法并不在少数。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必须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

3、对女性问题的报道

新闻媒体对女性的冷漠报道并不比以上两种少,甚至更多也更严重。概括地说可以从一下几点来体现: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据统计表明《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4.5%,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

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进一步误导了社会对女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勿庸置疑媒体的需要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新闻职业作为一种以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为专门业务的社会活动,记者以采集和传播信息的身份出现。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利维说:“作为传媒信息的把关人,新闻采编者的手中并没有枪杆子,但他们却权高位重,因为他们控制着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拥有营造和维持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这种控制力,乃是传媒机构驾驭社会的坚兵利器。有鉴于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始终对大众传媒及其新闻采编者投以格外的关注与期望。”马克思曾指出,新闻业不能等同于一般行业,而是有着自身“高贵天性”的特殊行业,它的高贵天性也就是它的社会责任。权力与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权力大意味着责任大,新闻职业拥有信息选择权和发布权,舆论代表权和监督权,决定了它较之于其它职业具有更大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媒体日益市场化,新闻从业人员违反职业精神、裹读职业道德的事件屡屡发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因而受到严重挑战。是什么为冷漠新闻提供了生存空间?是什么导致冷漠新闻放任自流?笔者认为媒体的经济利益和记者道德的缺失是两大主要方面。

(一)市场驱动:媒体的经济利益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束和向市场经济转轨,新闻媒介也从阶级斗争工具重新定位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指导思想上、功能上、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产业,也被新闻纳入市场经济运作的轨道,日益依靠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争夺受众、争夺广告客户成为各媒体竞争的焦点。施拉姆曾说:“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众传播是一所学校,但是,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是一家企业。任何传播媒介的负责人,如果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另一方面又要尽经理之职,便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处境,这两种职务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面临两难困境,媒体如果一味突出商业属性而不顾肩负的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造成的社会后果,道德滑坡、公信力下降就在所难免。而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法律法规也尚待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名利诱惑,又缺乏强有力的法制监督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志薄弱者就会舍弃职业道德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二)记者道德的缺失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基本标志之一。不同的职业及其专业活动构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完整谐和的人类社会,而不同职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促成了这一完整和谐的达成。新闻道德在新闻活动中产生,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以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记者一旦忽视了作为一个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便会导致冷漠新闻的出现。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同时也是社会的导航者。成功的媒体应该客观地报道一切,并正确地执行舆论导向的功能。而对于一名记者,他身上承担的不仅是报道任务,他还要给予社会更多的社会关怀,这体现在他的报道素材上和进行报道的态度。一个有责任感的记者,他应该对作为生活主体的人给予强烈关注,关注普通百姓,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不幸的受害者,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曾对新闻记者的品德修养提出要求,他认为记者之要素以品行为第一,即人格、操守、侠义、诚实、勇敢、勤勉、忍耐及种种应守之道德。

1、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也不深刻,不少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记者在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媒体缺乏对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美国新闻摄影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媒体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

而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例如有新闻:广州今夏有30多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戏称为“广州酷毙30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种笑话般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因此,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2、自律与他律结合2005年3月22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申了以前的许多“不许”,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 新闻报道实行实名制;驻站记者实行8年轮换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的惩罚措施.可见,从法律角度,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但是,单纯依靠法律师是不够的.事实上法律自身不能从正面、而只能从反面表明道德的立场。比如诽谤侮辱行为,可以立法加以禁止,但对于尊重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主要还需要通过树立言论自由的道义上的优势来加以倡导和发扬。此外,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规范,只能调整人们某些特定的行为,即触犯法律的行为,而道德是依赖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的力量,依赖人的良知、习俗和惯例来维持的规范,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更为深广的层面。因此,媒体除了外在力量的规范外,更加需要自律,需要从内部对媒体产生约束力.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提升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媒体从业人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习惯,从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入行之初就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这在我国新闻界应属当务之急。

此外, 在加强和改善新闻职业道德方面,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中国记协、地方记协以及专业记协担负着特殊责任,应该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做工作,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新闻行业自律和新闻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要营造激励正面、惩罚反面、扶正祛邪的环境和机制,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参考书目:

1张宝新.隐私权的法律保护【Z】.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7

2张菊样.传媒应重视人文关怀——对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3.5

3李希光、孙静帷.商业化阴影下的中国下一代记者【J】.新闻记者,2004.11 4王利明.新闻侵权法律词典【Z】.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5马守敏.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J】.新闻记者2000.6

6陆哗、俞卫东.传媒人的传媒观与伦理观【J】.新闻记者 2003.4

第二篇:冷漠新闻的范例

2004年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人质事件一度成为全国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官方电视台CCTV4对此事件的报道一向说是比较及时和全面的。但是在2004年9月7日晚上却播出了一条有奖问答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该消息的主要内容为: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402人 B:338人 C:322人 D:302人。“有奖回答”这四个字刺破了每个新闻人的眼,所有人都提出了质疑.这带有娱乐性质的消息显然脱轨于一个主流媒介的职业道德底线,违背了媒体人道主义,更是违背了我们国家千百年以来的文明传统,其实质就是一些新闻人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更让人可悲的是诸如此类的冷漠新闻并不少见。比如某报消息“昨天上午9时15分,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在京广铁路上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 再如“记者在现场看到,死者全身被高压线烧得黑乎乎的,像烧焦的烤鸭”。今天的新闻记者能够将把一条因意外而逝去的生命说成是“烤鸭”,如此冷漠如斯,引发的决不单单是震惊或愤怒。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难道就没有想到那条致人死命的“高压线”,是否合乎架设规范?是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面对频繁的电击伤人死人的事故,架设和管理高压线者,是否思考过究竟怎样才能治本,才能避免不测、保护人命?冷漠新闻何以大行其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冷漠新闻的泛滥?应该如何界定冷漠新闻? 对冷漠新闻又是否能得到遏制,其对策是什么?

何谓“冷漠化”?借用福柯(Foucault)的说法,语言的天真无邪只是表面现象,它实际上是一种作为权力的手段。新闻媒体,只有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权利,而没有根据一己之倾向添油加醋、“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权利,更没有实施语言暴力的权力。而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却是将语言魅力发挥极至.我们可以轻易找到醒目刺眼的新闻标题,充斥着与新闻事实相悖,或者是以披露隐私满足人类偷窥欲的文字内容。”冷漠化”新闻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记者毫无社会良知和人性地对普通群众(尤其是受害者)进行有关涉及人的生命、名誉的报道。它直接反映的是在如今激烈的媒体大战的背后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有了较为明晰的冷漠新闻界定之后,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分析几类极易产生冷漠化的新闻报道。

1、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的媒体在选取报道角度时都放在如何帮助这位老人上展开,而这家电视台报道时却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以一首摇滚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使惹人悲怜的情节变成滑稽可笑的木偶剧。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中国媒体却以冷漠的姿势出现。除此之外,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同样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目前,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数都是零星的、琐碎的,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很多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

2、对隐私问题的报道

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一直收到法律保护。目前,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以及对著名演员付彪病情报道都是典型的例子。媒体对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及他人的痛苦,对其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从根本上说这是对人格的不尊重。

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但是与此相关的做法并不在少数。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必须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

3、对女性问题的报道

新闻媒体对女性的冷漠报道并不比以上两种少,甚至更多也更严重。概括地说可以从一下几点来体现: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据统计表明《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4.5%,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进一步误导了社会对女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勿庸置疑媒体的需要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新闻职业作为一种以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为专门业务的社会活动,记者以采集和传播信息的身份出现。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利维说:“作为传媒信息的把关人,新闻采编者的手中并没有枪杆子,但他们却权高位重,因为他们控制着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拥有营造和维持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这种控制力,乃是传媒机构驾驭社会的坚兵利器。有鉴于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始终对大众传媒及其新闻采编者投以格外的关注与期望。”马克思曾指出,新闻业不能等同于一般行业,而是有着自身“高贵天性”的特殊行业,它的高贵天性也就是它的社会责任。权力与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权力大意味着责任大,新闻职业拥有信息选择权和发布权,舆论代表权和监督权,决定了它较之于其它职业具有更大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媒体日益市场化,新闻从业人员违反职业精神、裹读职业道德的事件屡屡发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因而受到严重挑战。是什么为冷漠新闻提供了生存空间?是什么导致冷漠新闻放任自流?笔者认为媒体的经济利益和记者道德的缺失是两大主要方面。

(一)市场驱动:媒体的经济利益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束和向市场经济转轨,新闻媒介也从阶

级斗争工具重新定位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指导思想上、功能上、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产业,也被新闻纳入市场经济运作的轨道,日益依靠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争夺受众、争夺广告客户成为各媒体竞争的焦点。施拉姆曾说:“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众传播是一所学校,但是,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是一家企业。任何传播媒介的负责人,如果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另一方面又要尽经理之职,便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处境,这两种职务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面临两难困境,媒体如果一味突出商业属性而不顾肩负的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造成的社会后果,道德滑坡、公信力下降就在所难免。而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法律法规也尚待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名利诱惑,又缺乏强有力的法制监督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志薄弱者就会舍弃职业道德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二)记者道德的缺失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基本标志之一。不同的职业及其专业活动构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完整谐和的人类社会,而不同职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促成了这一完整和谐的达成。新闻道德在新闻活动中产生,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以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记者一旦忽视了作为一个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便会导致冷漠新闻的出现。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同时也是社会的导航者。成功的媒体应该客观地报道一切,并正确地执行舆论导向的功能。而对于一名记者,他身上承担的不仅是报道任务,他还要给予社会更多的社会关怀,这体现在他的报道素材上和进行报道的态度。一个有责任感的记者,他应该对作为生活主体的人给予强烈关注,关注普通百姓,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不幸的受害者,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曾对新闻记者的品德修养提出要求,他认为记者之要素以品行为第一,即人格、操守、侠义、诚实、勇敢、勤勉、忍耐及种种应守之道德。

1、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也不深刻,不少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记者在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媒体缺乏对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美国新闻摄影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媒体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

而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例如有新闻:广州今夏有30多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戏称为“广州酷毙30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种笑话般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

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因此,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2、自律与他律结合2005年3月22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申了以前的许多“不许”,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 新闻报道实行实名制;驻站记者实行8年轮换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的惩罚措施.可见,从法律角度,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但是,单纯依靠法律师是不够的.事实上法律自身不能从正面、而只能从反面表明道德的立场。比如诽谤侮辱行为,可以立法加以禁止,但对于尊重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主要还需要通过树立言论自由的道义上的优势来加以倡导和发扬。此外,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规范,只能调整人们某些特定的行为,即触犯法律的行为,而道德是依赖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的力量,依赖人的良知、习俗和惯例来维持的规范,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更为深广的层面。因此,媒体除了外在力量的规范外,更加需要自律,需要从内部对媒体产生约束力.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提升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媒体从业人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习惯,从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入行之初就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这在我国新闻界应属当务之急。

此外, 在加强和改善新闻职业道德方面,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中国记协、地方记协以及专业记协担负着特殊责任,应该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做工作,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新闻行业自律和新闻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要营造激励正面、惩罚反面、扶正祛邪的环境和机制,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第三篇: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广播电视史 张立军 摘 要

冷漠新闻是近年来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揭示了新闻记者报道新闻的冷漠心态而涉及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问题。冷漠新闻的产生有新闻管理体制、新闻媒介以及记者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只要在报道新闻时把握好几个原则就可以得到有效避免。关键词: 冷漠新闻 原因 原则

一、解读冷漠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记者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话题引起了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这些话题涉及了有偿新闻、制造事实、新闻敲诈、媒介审判和自我推销等等诸多方面。而“冷漠新闻”因其涉及更高层面的人本精神和人性道德,成为最近一段时间里人们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只要浏览一下近年来的媒体,很容易找到像下面这样的冷漠报道:

——2005年5月9日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某记者明知路上有大坑而在路边守候,抓拍路人摔跤的惨照,以引起路人和有关部门注意。这些照片虽然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也达到了警示的效果,但记者的冷漠心态也暴露无遗。

——2004年9月4日,某电视台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有奖问答竟然是猜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还列出具体的死亡人数让观众去选择。无独有偶,2004年6月,阿富汗发生中国工人遇袭事件,11人遇难,4人受伤,某电视台在节目播出中打出滚动字幕:发送短信竞猜中国工人遇害的袭击者是基地组织还是东突分子或是当地势力。在这里别人的苦难成了媒体的游戏资料,其冷漠的态度令人难以接受。

——2003年1月,长沙等地记者以漠视人性的角度来报道人乳宴的事件,在报道中抛开人性与道德大论题不理,倒去反复追问“经过食品检疫了吗?”极具讽刺意味。

——2004年9月6日,江苏某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中,该省一媒体赫然出现《骑车人今日“中头彩”》的标题,题目是够鲜活,但媒体的人性何在,怜悯何存?

——03年11月3日上午,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而记者关注的是,“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在京广铁路上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记者把一条因意外而逝去的生命说成是“烧焦的烤鸭”。记者的冷漠之心可谓毫不掩饰,直抒胸臆。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所谓的冷漠新闻是指记者或编辑在采访或报道中,无视被采访报道对象的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采用冷漠的和不尊重的方式进行传播报道的新闻。这种新闻从对社会冷漠心态的揭示上,不同于我们似乎司空见惯“冷漠”的新闻。“冷漠”的新闻是对社会冷漠事件或冷漠人格的直接报道,诸如“冷血医生见死不救”,和“流浪汉冻死在救助站门前”等。在这些报道中,记者编辑以批判报道的形式揭露社会丑恶,倡导道德正义,扮演了媒体作为道德的卫士和人性的倡导者的正确角色。这种新闻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揭示和批评也是显性的和直截了当的。而冷漠新闻或冷血报道恰恰相反,通过新闻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正是记者、编辑在报道中所表露出的道德的缺失和人性的泯灭。这种冷漠表现是隐性的,需要读者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解读才能感受到。“冷漠”的新闻是对道德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的维护和宣扬,冷漠新闻恰恰是对社会公德和人性道德的诋毁和挑战,是和公民正常的道德体验所格格不入的。也就是说冷漠新闻已经扭曲了新闻媒介“社会守望者”和“公众良心”的角色形象,从而对公民道德建设和舆论导向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冷漠新闻的原因探讨

新闻媒介种种的“冷血”表现引起读者受众的愤慨,也令业内有识之士感到痛心和遗憾。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冷漠新闻屡屡出现呢?

(一)社会意识中对个体利益的认识偏差是造成冷漠新闻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直以来人们在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理解上就有所偏差,往往认为群体利益是至上的,只要是为了群体利益就可以牺牲个体利益,个人利益任何时候都要服从整体利益。而这一似是而非的社会心理,为一些冷漠新闻的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使得记者编辑往往会在警示大众的“高尚”理由下,毫无忌讳地报道个人的灾难和不幸。有些记者甚至在不幸与灾难即将来临之际“守株待兔”、“乐观其成”。例如厦门骑车人雨中摔跤连续动作的新闻照片,记者和编辑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后来者不再摔跤为了路上的坑尽快能够填平,而通过几张精彩照片来警示其他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即是典型的以牺牲个别利益来维护整体利益的思想。这里有一个概念的涵盖问题,整体利益的实现必须是正当的、公正的不以个体利益为代价的,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整体利益。如果这个所谓的整体利益必须要以损害个体利益为手段而实现,那从长远来看这必然是不符合整体利益的,因为它会引起每个群体中的个体的感情排斥和道德审判而不会被社会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作为社会的良心,应该维持一种公平和正义的平衡,不能牺牲受众一方的利益来满足第三方、第四方的利益,那怕看起来这个利益要远远大于牺牲的。不应该故意或不作为来使本可避免的事故成为鲜活的反面教材,而去教益其他大多数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要通过不神圣手段才能达到的目的,就必然不是神圣的目的。警示大众的冷漠新闻正是违背了这一规律,才受到社会公众的抨击,最终吃力不讨好。

(二)业界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力,使冷漠新闻缺少了制度约束 新闻道德的培养和形成显然并非仅仅是记者或编辑个人的事,整个新闻界在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监督上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任何人都是潜在制度中的人,任何道德都是制度环境中的道德。道德的基本主题是恒定的,但是道德制约和规范必定受制度环境的影响。①当前的新闻道德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发达、不配套、不到位、不彻底所造成的。②对整个新闻界来说虽然有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显然没有得到认真的学习和有效的贯彻。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全国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过一次职业道德意识的调查。2003年,再次进行了同类调查。结果发现,六年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意识竟然没有任何进步!③道德水准的建立当然离不开劝导和教育,但如果把道德的建设和规范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规劝上,而没有规范化的学习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在竞争压力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作用下,新闻媒介出现种种道德偏失和冷漠无聊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三)新闻媒介只要新闻价值而忽略了新闻的社会价值

社会伦理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④ 一些冷漠新闻的出现恰恰是道德让位于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记者和编辑对新闻价值有了全新的、积极的理解,记者对新闻价值积极地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要忘记在新闻价值更高层面的社会价值和人性原则。不能片面追求新闻的刺激度和轰动效应而忽视了对被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和人格尊重。因为社会公众通过接触新闻,不仅仅是要了解真相,还要从中验证自己的感情体验,完善各自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必须首先符合社会价值而后才有新闻价值。而一些报道之所以被斥为冷血,恰恰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把新闻价值置于道德与人性之上了。例如1997年台湾媒体对影星白冰冰女儿白晓燕遭绑架后的追踪报道,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严重错误,媒介为了抢第一时间也为了满足一些受众的“兴趣”而置女孩的生死安危于不顾,将一些重要信息过早披露出来,使犯罪分子掌握了重要情报。一些记者还不计后果地追踪绑架犯罪嫌疑人,引起犯罪嫌疑人的惶恐,与白晓燕最终被“撕票”有很大的责任关系。最后白的尸体被找到后,媒体还将其双手反缚,全身赤裸的照片发表出来,不仅无视死者的尊严,而且对死者家属造成再次伤害。

这样为了追求新闻的感官冲击力和所谓现场感而对采访对象,甚至是死者极其不尊重。甚至由于记者的鲁莽介入造成新闻当事者或采访对象陷入更大困境,最终造成死亡,而从始至终记者对可能的危险置之不顾,显示了媒介令人恐怖的极端冷漠。媒介这样做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却因违反了道德标准而与受众的感情和人生体验格格不入,从而引起受众的反感,影响其感召力和信誉度,不利于媒介的长期发展。

(四)记者编辑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的不足 记者本人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严重不足,致使在对灾难性新闻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中不能自觉从人性的角度和道德的高度来审视新闻现象,用令人信服的报道思想来指导报道行为和价值取舍。例如在对一些地方新出现的“人乳宴”,记者的敏感使其知道新事物的新闻价值,却无法挖掘事实真正的内涵和最重要的价值,表现出在道德观念上令人遗憾的缺失。而另一些记者在这方面缺陷尤为不足,甚至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例如把黑的死者形容为“烤鸭”的报道,和“中头彩”的报道,和另外一则车祸报道中强调一女乘客被甩出车外时仅穿内衣等。⑤暴露出的不仅仅是记者的冷漠,更是一种无视生命尊严的无聊调侃和兴灾乐祸。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传播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需要有基本的职业精神的底线。但由于诱惑太多,以及竞争的压力,再加上一些记者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想干什么,缺少职业意识,发生冷漠和调侃也只不过是“厚积而薄发”而已。

三、避免出现冷漠新闻的几条原则

先来看一篇广受业界人士关注的文章:《一名新记者的困惑》,作者是上海《新闻晚报》的记者李宁源。文中叙述了他采访一位在阿富汗牺牲的某民工家属时遇到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从而在良心上受到了拷问。牺牲民工的老母亲已经88岁,家里人为了不让老人知道儿子的噩耗,拒绝了该记者的采访,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却发现村主任陪同某一上级领导和一群记者声势浩大地闯进民工家中,并粗暴突破家里人的一再阻拦,让老人知道了真相,记者们一哄而上抢抓老太太哭天喊地的镜头,并在得到满意的新闻素材后扬长而去,显示出记者为了新闻而不惜手段的残忍与冷血。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提出疑问:职业与道德面前,我们记者应当如何选择?

其实这也是许多有良心记者经常要自问的问题。应该说,道德是新闻的立足之本,整个新闻行业蕴含着丰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属性,记者和编辑并非全是麻木不仁者,相反他们往往正是道德和人性的富有者,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使他们一时迷失在一些利益表象中。道德思想的提高和道德制度的建立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前人的失误却正为后人的行程照亮了道路,从这些反面事例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报道原则,用以指导后者的实践却相对快捷有效。

(一)救人第一、新闻第二的原则

对于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来说,当新闻当事人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要求自己首先应该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救助责任,再去履行自己作为记者的职责,去拍照、摄像和去访问。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新闻实践,这一原则逐渐深入到新闻从业者的内心,许多记者在实际中也都是这么做的。例如江西电视台五套新闻栏目《第五社区》两名记者采访一起火灾事故现场过程中,看到受灾者的女儿因为损失惨重一时想不开,爬上了窗台,想要跳楼,紧急情况下记者抛下摄像机冲上去把人救了下来。这个过程中记者已经不是客观的记录者,而是抢救者,很好地遵守了这一原则。

(二)人本主义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体现人本精神,在实际采访报道中不仅要关注新闻事件,更要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考虑人在新闻事件中的喜怒哀愁。把记者自己的感情体验投射到新闻当事人的身上,进行感情上的换位思考,不仅可以避免产生冷血的新闻语言和新闻镜头,而且往往可以探索到人性中坚强、乐观和宽容的一面,使反面事例有了更为深刻的正面意义。比如在选择图片时,应尽可能从保护所有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单纯只是从做新闻强调视觉刺激的角度出发。

(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

新闻分为不同的题材,适用于不同的内容,一定的内容要求一定的形式。报道形式,包括文章的标题,结构,语言,语气一定要服务于报道的内容。不应产生太大的落差,而使读者受众感到难以接受。在一些娱乐新闻和无伤大雅的社会新闻可以使用一些轻佻的标题以吸引眼球,用调侃的语气来放松神经。但对一些严肃的话题,一些悲惨的场面,还是尽量保持庄重和严谨,还生活以原貌,给受难者以同情和尊重。这样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让能吸引眼球的新闻去吸引眼球,让有警示意义的新闻发挥其足够的警示作用,在满足公众了解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教益。

(四)适可而止与持续关注原则 作为负责任的媒体,绝对不可只求完成自己的报道任务,而不考虑社会公德和被报道者的感受和生活境遇,要注意把握报道的度,着眼于揭露事实但又要谨慎地保护新闻当事人的尊严和利益,切忌不顾后果地一味穷追猛打,而要适可而止。另一方面,对陷入困境的人们或曾经遭受苦难群体的悲惨状态恰当地报道之后,也不应报完即完,应该尽可能地给以后续关注,具体何时当止,何时当续应根据事态的走向审慎把握。结 论 总之,作为冷漠新闻既有道德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毕竟不是新闻报道的主流只要重视这个问题,在报道中运用道德的标准和人文精神来加以衡量,遵循既定原则,就可以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①④ 罗以澄 詹绪武 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现代传播 2005 年1期 ②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职业道德》 新华出版社 1996版 219页 ③ 陈力丹 传媒应有更多的自律 中华传媒网

⑤(成都天府大道怡丰路口5月初某日凌晨发生车祸,造成1死7伤。当地一家报纸以《面包“拥吻” 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为标题,并在文中还特别提到“由于强大的冲击力,其中一名女乘客身上只剩下一条内裤。” 如此悲惨之事,这家报纸竟然用谐虐调侃的语气称之为“拥吻”,并津津乐道于女乘客只剩下一条内裤。)

第四篇:无人性,不教育

无人性,不教育

——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赵营一中

张红森

近段在工作和学习之余翻看了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且不说里面具体的内容,但说他给自己这本书写的序言,就让我深受震撼。一个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却能够以一个公民的身份,以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的身份,把目光投向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用尖锐犀利的语言批判教育的弊病。难道真的是“旁观者清”么?

现在我把他的一段话摘录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为之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面对这样的拷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当局者”,是不是也该停下自己手中忙碌的活计,用心审视一下我们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从事的工作,问问自己,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

我们高喊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十几年,可是,现在,今天,我们依然在培养“考试机器”,我们依然在从事“批量生产”,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我们每天忙备课忙上课忙批改作业,可我们培养出的却是药家鑫、马加爵,培养出的却是李国阳、张超。大学生杀人事件频频出现,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当我的一个学生问我“老师,如果学校死了人,出了人命,会不会放假?”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我们的辛苦付出没有任何价值。

什么是教育?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海特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我们的老师只是在灌输的知识,我们的学生就是知识的容器,最擅长的就是考试。据《劳动报》报导,每年的高考状元们毕业后在职场上表现远低于预期,大部分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是该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指责每天辛苦工作的老师,好像于心不忍,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体制的问题,不是老师们可以改变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像周国平所期待的那样尝试去做?他说,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总体上是非人性的,普遍承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其恶果是童年被无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但在现行体制下,我们老师能不能为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小环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危害缩小到最低限度?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就是全世界”,那么相对于孩子处于非人性的成长环境来说,我们教师的“地位低,收入低,风险高”还是问题吗?

一个孩子,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交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我们应该珍惜这份信任,做孩子这一段生命历程中的陪伴者,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的责任,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我们的义务。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能不能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在他们学习有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及时给予帮助?当他们犯错的时候,能不能多一些包容?当他们困惑迷茫的时候,能不能多一些鼓励?老师的言行就是一种示范,就是一种榜样。

教育就应该人性化,以人为本,真正开展人性化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幸福,为了学生的成人和成才。既然我们知道自己不能改变体制,那么能不能换一个角度,不要太看重所谓的分数,把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提高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上?说这些话,有些老师也许会觉得矫情,天天都累成啥样了!工资又低的要命,还自己折腾自己!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了吗?面对这样的责问,我只能说:我们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换一个岗位,否则就只能被淘汰。

其实我觉得老师和学生完全没有必要成为死敌,做老师的,毕竟是成年人,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就是因为他需要教育,才到了学校。他们要么就是一张白纸,任由我们描绘最美的图画;要么就是有些许瑕疵,需要我们去修正和改良。当我们放下架子,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真正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你会发现别有洞天。

让教育回归人性,立即行动,还来得及!

第五篇:冷漠新闻的范例1

2004年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人质事件一度成为全国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官方电视台CCTV4对此事件的报道一向说是比较及时和全面的。但是在2004年9月7日晚上却播出了一条有奖问答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该消息的主要内容为: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402人 B:338人 C:322人 D:302人。“有奖回答”这四个字刺破了每个新闻人的眼,所有人都提出了质疑.这带有娱乐性质的消息显然脱轨于一个主流媒介的职业道德底线,违背了媒体人道主义,更是违背了我们国家千百年以来的文明传统,其实质就是一些新闻人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更让人可悲的是诸如此类的冷漠新闻并不少见。比如某报消息“昨天上午9时15分,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在京广铁路上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 再如“记者在现场看到,死者全身被高压线烧得黑乎乎的,像烧焦的烤鸭”。今天的新闻记者能够将把一条因意外而逝去的生命说成是“烤鸭”,如此冷漠如斯,引发的决不单单是震惊或愤怒。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难道就没有想到那条致人死命的“高压线”,是否合乎架设规范?是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面对频繁的电击伤人死人的事故,架设和管理高压线者,是否思考过究竟怎样才能治本,才能避免不测、保护人命?冷漠新闻何以大行其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冷漠新闻的泛滥?应该如何界定冷漠新闻? 对冷漠新闻又是否能得到遏制,其对策是什么?

何谓“冷漠化”?借用福柯(Foucault)的说法,语言的天真无邪只是表面现象,它实际上是一种作为权力的手段。新闻媒体,只有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权利,而没有根据一己之倾向添油加醋、“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权利,更没有实施语言暴力的权力。而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却是将语言魅力发挥极至.我们可以轻易找到醒目刺眼的新闻标题,充斥着与新闻事实相悖,或者是以披露隐私满足人类偷窥欲的文字内容。”冷漠化”新闻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记者毫无社会良知和人性地对普通群众(尤其是受害者)进行有关涉及人的生命、名誉的报道。它直接反映的是在如今激烈的媒体大战的背后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有了较为明晰的冷漠新闻界定之后,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分析几类极易产生冷漠化的新闻报道。

1、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的媒体在选取报道角度时都放在如何帮助这位老人上展开,而这家电视台报道时却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以一首摇滚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使惹人悲怜的情节变成滑稽可笑的木偶剧。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中国媒体却以冷漠的姿势出现。除此之外,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同样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目前,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数都是零星的、琐碎的,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很多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

2、对隐私问题的报道

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一直收到法律保护。目前,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以及对著名演员付彪病情报道都是典型的例子。媒体对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及他人的痛苦,对其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从根本上说这是对人格的不尊重。

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但是与此相关的做法并不在少数。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必须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

3、对女性问题的报道

新闻媒体对女性的冷漠报道并不比以上两种少,甚至更多也更严重。概括地说可以从一下几点来体现: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据统计表明《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4.5%,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进一步误导了社会对女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勿庸置疑媒体的需要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新闻职业作为一种以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为专门业务的社会活动,记者以采集和传播信息的身份出现。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利维说:“作为传媒信息的把关人,新闻采编者的手中并没有枪杆子,但他们却权高位重,因为他们控制着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拥有营造和维持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这种控制力,乃是传媒机构驾驭社会的坚兵利器。有鉴于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始终对大众传媒及其新闻采编者投以格外的关注与期望。”马克思曾指出,新闻业不能等同于一般行业,而是有着自身“高贵天性”的特殊行业,它的高贵天性也就是它的社会责任。权力与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权力大意味着责任大,新闻职业拥有信息选择权和发布权,舆论代表权和监督权,决定了它较之于其它职业具有更大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媒体日益市场化,新闻从业人员违反职业精神、裹读职业道德的事件屡屡发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因而受到严重挑战。是什么为冷漠新闻提供了生存空间?是什么导致冷漠新闻放任自流?笔者认为媒体的经济利益和记者道德的缺失是两大主要方面。

(一)市场驱动:媒体的经济利益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束和向市场经济转轨,新闻媒介也从阶级斗争工具重新定位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指导思想上、功能上、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产业,也被新闻纳入市场经济运作的轨道,日益依靠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争夺受众、争夺广告客户成为各媒体竞争的焦点。施拉姆曾说:“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众传播是一所学校,但是,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是一家企业。任何传播媒介的负责人,如果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另一方面又要尽经理之职,便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处境,这两种职务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面临两难困境,媒体如果一味突出商业属性而不顾肩负的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造成的社会后果,道德滑坡、公信力下降就在所难免。而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法律法规也尚待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名利诱惑,又缺乏强有力的法制监督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志薄弱者就会舍弃职业道德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二)记者道德的缺失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基本标志之一。不同的职业及其专业活动构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完整谐和的人类社会,而不同职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促成了这一完整和谐的达成。新闻道德在新闻活动中产生,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以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记者一旦忽视了作为一个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便会导致冷漠新闻的出现。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同时也是社会的导航者。成功的媒体应该客观地报道一切,并正确地执行舆论导向的功能。而对于一名记者,他身上承担的不仅是报道任务,他还要给予社会更多的社会关怀,这体现在他的报道素材上和进行报道的态度。一个有责任感的记者,他应该对作为生活主体的人给予强烈关注,关注普通百姓,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不幸的受害者,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曾对新闻记者的品德修养提出要求,他认为记者之要素以品行为第一,即人格、操守、侠义、诚实、勇敢、勤勉、忍耐及种种应守之道德。

1、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也不深刻,不少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记者在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媒体缺乏对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美国新闻摄影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媒体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

而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例如有新闻:广州今夏有30多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戏称为“广州酷毙30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种笑话般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因此,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2、自律与他律结合

2005年3月22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申了以前的许多“不许”,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 新闻报道实行实名制;驻站记者实行8年轮换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的惩罚措施.可见,从法律角度,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单纯依靠法律师是不够的.事实上法律自身不能从正面、而只能从反面表明道德的立场。比如诽谤侮辱行为,可以立法加以禁止,但对于尊重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主要还需要通过树立言论自由的道义上的优势来加以倡导和发扬。此外,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规范,只能调整人们某些特定的行为,即触犯法律的行为,而道德是依赖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的力量,依赖人的良知、习俗和惯例来维持的规范,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更为深广的层面。因此,媒体除了外在力量的规范外,更加需要自律,需要从内部对媒体产生约束力.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提升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媒体从业人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习惯,从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入行之初就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这在我国新闻界应属当务之急。

此外, 在加强和改善新闻职业道德方面,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中国记协、地方记协以及专业记协担负着特殊责任,应该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做工作,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新闻行业自律和新闻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要营造激励正面、惩罚反面、扶正祛邪的环境和机制,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老人摔倒没人扶--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这类事件让人普遍感到心痛又困惑: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如此冷漠?

冷漠不是偶然的。稍加留意,多数人会发现,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

幼儿园里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到2010年底,全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2000多万。社会学家说,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首先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但是,刚刚离开“鸡犬相闻”的村落、单位不再“办社会”,难免要面对种种不适应。首当其冲的就是:该如何和陌生人相处?

多数人会本能地希望把必须要相处的陌生人变成熟人,托关系、人找人,因为“熟人信得过”、“熟人好办事”。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则首先选择不信。公共场合看紧自己的包,如果别人委托看包,多半要摇头。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心里先犯嘀咕,“不会是陷阱吧”。看到小偷,犹豫着是否要干预,担心过后被报复。而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更强化了“帮助人可能惹麻烦”的心理,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透过这种纠结,不难发现,人的内心始终在向往温暖,良知和传统美德远未消失。同时这种纠结也提示,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

“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伴随着冷漠。如果说在“熟人社会”,日常生活更多地可以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那么在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会削弱道德的他律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法制的权威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承载着社会成员最普遍的信任。彼此陌生的人交往时,尽管他可能并不清楚对方的状况,但会相信一旦出现欺诈失信行为,可以通过正当的方式“讨到说法”,也相信能得到公正的裁决。相应地,陌生人摔倒了多半会去扶,因为相信万一被讹诈、法律会还原真相,而不诚信的一方会受到制裁。

信任的重建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大力推行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无疑极其必要。不过,当完全陌生的两个人相处并涉及种种复杂的利益时,道德是否缺席是谁也拿不准的事。核心的任务当是树立起法制的权威,让人们对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有信心,进而自觉按照规则和公共精神办事。

下载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人性的冷漠新闻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及对策研究(模版)

    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大学生自身及网络媒体技术作用四方面,透过原因分析出要从......

    浅谈社会冷漠现象(思修课新闻时事热点考试)

    浅谈社会冷漠现象 铁信1305班彭辉 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到近几年的小悦悦事件,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经济正以正增长的速度不断攀升,国民素质也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开展取得不错......

    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姚蕴蕴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

    道德冷漠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

    道德冷漠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矛盾。首当其冲的是公民道德问题,主......

    居里夫人的勤奋,为研究冷漠待客[合集5篇]

    居里夫人和镭元素的故事 为研究冷漠待客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

    中外新闻研究个人整理

    1、 范长江从1935年7月开始,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对我国西北区进行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遍及川、陕、甘、青、内蒙等广大地区,撰写了一系列通讯,陆续在《大公》上发表,......

    冷漠英语演讲稿

    拒绝冷漠 in february this year, lin senhao—the perpetrators of fudan university dispenser poisoning incident was sentenced to death. there are not many quarr......

    拒绝冷漠演讲稿

    “拒绝冷漠,传递爱心”演讲稿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你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着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着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