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电视剧雪豹有感
观电视剧《雪豹》有感
我一直喜欢看军旅题材的片子,这个假期又重新看了一遍《雪豹》,真的很震撼,很感动,更从中感悟到了许多。
现在,我才真正从《雪豹》中有所思考。从前,只要是关于日本的任何东西都会让我牙痒痒,一概不接受。而竹下俊,这个优秀的日本军官让我意识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像他在片中所说:“战争中,如果你能够熟悉自己的对手,知道自身的优劣,那么战场的主动权就能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没错,真正的强者敢于正视对手!
文化,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中华民族有中华文明,大和民族有日本文明。近代上,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可谓是蜻蜓点水,但是日本却不断地对中国进行渗透了解,就差没把中国人的骨髓都摸透。
竹下俊说的好,“我对你很了解,对中国文化更了解,你对我了解吗?如果我们现在开战,你确信能战胜我吗?”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周卫国一个人说的,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说的。没错,在那个战火的年代,我们都很仇恨侵略我们国家的日本人,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缺乏向日本人学习的勇气。而日本人的观念则不一样,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希望和敌人作为朋友,从中知道敌人的弱点,提高自己的技能,以便在下次战斗中可以得到胜利。因而,我们只会感觉到敌人正在不断地壮大,危机感不断地加深,而自身却无能为力。
一个优秀的心理专家之所以能够轻易地就攻破一个普通人的心理防线,是因为他早已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各类人的研究资料,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他则充满了神秘感。假如对方是一个熟悉他的人,他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
现在我们新一代的人都非常喜欢看日本动漫,其实,这是一个让我们青年一代了解日本文化的好平台,让中日文化从中得到了交流。我们祖国的新生量每对对方了解多一分,将来我们在谈判座上的底气就多一分,胜算就多一分。
当然,此中不乏一些“哈日族”,我对这类人抱以百分之百的唾弃
记得很久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中日之间中学历史考题的区别。文章中说道,中国讲究去了解过去的历史而不去向前看,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日本却注重通过历史来思考未来,验证了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文章中例举了一道日本的考题,“你认为中日会不会再次发生战争,为什么?”。一个日本学生这样答道:会,因为中国一旦收复台湾,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阻碍了我们的海上生命线,我们的油轮会绕道太平洋,会增加很多运费,因此中日必有一战。
这个学生的答案有理有据,让人拍案叫绝。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这些呢?从一个中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和民族的„„他们在战败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二号经济强国,靠的绝对不仅仅是运气,还有„„
国民们醒醒吧,别在沉浸在过去那种莫须有的胜利之中了,回归现实吧!看看新闻,关心一下我们的国家,看看最近美军都干了些什么。
先是在日本海和韩国举行军演,规模之大,不得不让人感觉有点含沙射影的味道。美军航空母舰突然间跑到了南中国海,去和跟我们在南海有争议的越南举行联合军演,又不顾我国的多次反对,航空母舰驶入黄海和韩军再次举行军演。在黄海,以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我们国家的核心地带——首都北京都在美军的打击范围之内,不得不让人紧张呀!星条旗在我们的家门口耀武扬威,不难看出是在向我们挑衅,给我们展示肌肉,难到我们还要沉浸在那场虚无的胜利之中?
西方不是说要从文化入手,西化中国吗?我们就偏要向虎山行,将计就计,这反而使得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对手,早在清末学者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就曾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当然,我们自身吸收的是他们的先进文化,至于缺点则要辩证对待,到头来,形势的主动权将被我们所掌握。
丘吉尔说的好,世界上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与西方各国虽然有着道不尽,说不清的民族情结,但是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亦师亦友,亦敌亦友的关系,我们谁也没必要仇恨一个民族一辈子,也没必要去仇视一国的文化,解决纠纷的最好方法,在我看来就是“大家坐下来,喝杯茶,下盘棋”那么简单的问题。
《雪豹》告诉我,一个民族的突击,绝对不会有孤独的时候,因为世界上既没有最强的民族,也没有最弱的民族,只有不会学习的民族。落后就要挨打!
当然,震撼我的不仅是这些。
我也曾为周卫国和竹下俊的友谊感动;为南京沦陷时萧雅那可爱的女孩坚贞不移的死而流泪、悲愤不已;为张仁杰之流的无耻,为党内大清扫而冤死的革命战士痛恨叹息;当然也对主人公周卫国集痞子气、脑袋灵、勇气佳的特点于一身而钦佩不已。
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激起我一次又一次的壮怀激烈。
坚韧不拔,能屈能伸,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敌人,这就是雪豹精神!
民族精神不倒,雪豹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进!
第二篇:观《雪豹》有感
观《雪豹》有感
——题记
“嘭!”的一声巨响,“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北三省沦陷,南京大屠杀„„在中国的土地上埋葬着中国人民太多沉痛的记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山东省境内,虎头山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无辜的老百姓,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自己国家的每一寸领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什么叫“中国军人”——他们就是雪豹特战队。
寒假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深深地迷上了《雪豹》这部电视剧。文章在剧中饰演英雄男儿周卫国,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富家子弟周卫国,民族危亡时,他甘愿放弃名利,忍受磨难,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执行特战任务的部队。
整部片子里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地方是:一直以来,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总是强调不怕牺牲,不顾个人安危,并且对流血牺牲的精神是推崇的。而这部电视剧对于这个问题诠释得比较独到。我承认战争是要流血的,但是血要流得有价值。一切战争的真正胜利不仅仅是战略目的的达到,还要做到伤亡人数的最低。两败俱伤的战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一点,雪豹特战队做到了。而领导这支队伍的团长周卫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倭寇尽驱日,我儿还家时!
个人利益的得失与国家荣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为了国家的利益,周卫国不顾与竹下俊的友谊,在听说日本要侵略中国后,于竹下俊划地绝交,并且对竹下俊说:“你只要带着兵踏进我中国一步,你我就是敌人,在战场上我决不手软。”无情的话语,却表示他对祖国爱的深沉,他不容许任何一个人侵犯他的祖国,只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南京沦陷,他与未婚妻近在咫尺,一声枪响,天人永隔。用的是他送给她防身的勃朗宁,为的是不让他以身犯险,周卫国被拉出战场的时候,眼泪滚滚,其实可以不是家国仇恨,只是男儿的悲愤!
断臂之后,看着所有兄弟泪眼迷蒙,伴着他一贯的笑容和飘飞的袖子,又一次泪流满面,谁说英雄就只能完美?谁说男儿就只能事事都无所谓?还有一种情绪叫做悲痛,还有一种场景叫做悲壮!
审干运动,明知道是陷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死兄弟们一个个倒在战场上。他的哭带着愤恨和无奈,原来英雄不是处处得意,虎落平阳其实也是一种壮烈,只是那一缕缕飘逝的亡魂,成了他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也许是因为中国教育从来都是——男儿不流泪。似乎男儿的眼泪后面的注解大多是懦弱或是多余,也似乎英雄的眼泪只能偷偷的擦,不然,就不够那份慷慨正气!
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有那么一个人,有那么一支队伍,有那么一段传奇,有那么一段记忆。是你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永远屹立!
第三篇:电视剧《雪豹》观后感
电视剧《雪豹》观后感
《雪豹》看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刚看完的时候就想写个观后感,因为这部电视剧给我太多的感触了。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我正在紧张地准备研究生考试,但是我还是把《雪豹》大致看完了。刚开始的时候,我每次晚上自习回来,看室友都在看,我也不以为然,想想不就一个电视剧嘛,说来说去都是那一套,没啥意思。但后来慢慢发现里面的很多话很多场景都非常地感人,于是乎,我就迷上《雪豹》,但还是因为考研的事情不能尽兴地看,但还是把最关键的几集都看完了,包括最后的几集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电视剧所表现的亲情也好,友情也好,爱情也好,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透明,感觉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让我完全感觉不到它是一个经过加工的艺术品,难得啊!
其实它所吸引我的还有其中有很多质朴但很耐人寻味的台词,其中就有一段,摘录如下:
周卫国对萧雅说的一段话:
有一个男孩,他有一个女朋友,这个男孩给他的女朋友送了一枝玫瑰花,结果这个女孩就在这个男孩的脸上亲了一口,但亲完之后这个男孩转身就跑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那个男孩之所以扭头就跑是回去买了更多的玫瑰花,因为他想得到更多的吻。
下面是周极限老先生对周卫国说的几句话,我感觉很感人,“个人荣辱比之国家危亡,又算得了什么呢”“日寇趋尽日,我儿还家时”听起来特有感觉
还有很多周卫国和陈怡的在生死边缘挣扎时的对话,都很经典,太多了,反正每次看到听到都很感人,心为之一震,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忒容易被感动还是咋地哈!
还有就是里面的配乐,每当中国军队快胜利时,那个背景音乐真是太振奋人心了。
看完这部电视连续剧,真是颇有感受。可惜鄙人辞藻匮乏,写个观后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写得干瘪干瘪的,就好像“水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真是憋得难受,所以强烈建议大家有空时不妨看看这部电视剧,真的很有味道。
虽然这部电视剧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但其一点也不乏味,其中蕴含的思想还是很不错的。给我们年轻人也进一步深刻体会当时抗战的艰辛,让我们也因此更懂得今天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虽说现在世界的主旋律是“促和平、谋发展、求合作”,但是一百多年的近代史让我们懂得只有自强才能赢得尊重,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现在的世界都在盯着中国,西方的发达国家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企图遏制中国,所以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学习,生产,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谢努力。
最后还想说一句,《雪豹》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强烈推荐,看了就知道哈!
第四篇:观电视剧小花有感
观电影有感
作者: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第四小学四三班 肖家麒
我看了"家庭教育亲子"电影,有《豆丁奇遇记》、《背着爸爸上学》、《暖春》等几部电影。其中让我最感动,掉下了一滴一滴的泪珠的就是——《暖春》。
《暖春》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叫“小花”,她离家出走,被好心人看到,把她带到了自己的村里。然后被一个老爷爷带回了家。可爷爷的儿子儿女不同意,一直想办法把她送走,可是她的爷爷又把她找回了家。爷爷就一直想办法赚钱让小花上学。最后小花拿了他们村的小状元,样样都拿了全学校第一名。长大后小花就当了一名好样的老师。
《豆丁奇遇记》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豆丁)乱跑,最后给丢了,然后警察只找到了女孩,男孩没找到。他们把两个小偷找到了,豆丁也找到了。原来,他们两个小偷是把豆丁给了一个百万富翁,因为那个百万富翁的孙子和豆丁长的一模一样,所以他们才把豆丁偷走的。
《背着爸爸上学》其实没有讲怎样背着爸爸上学的,要结束的时候才讲背爸爸上学的。
这些就是我看过的电影,确实对我们有帮助,我妈对本次看电影的评价、建议很好:每周都能推荐一到两部好电影更好。这是我妈妈的意见。
观读《暖春》有感
作者:广东东莞市桥头镇第四小学四三班肖家麒的妈妈
剧中的爷爷具有的善良高尚的品德给我深深的震撼,为了捡来的孤儿,他竟不顾自己的幸福,一辈子单身,就是怕如果婚后老伴对孩子不好。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村民的自私,包括爷爷捡来的儿子大宝,他们都是只想善待自己的亲骨肉,看到被遗弃的孤儿小花,只有一丝的同情,却做不到从行动上帮助小花。另一方面那些与父母一起长大,生活无忧无虑的少年们,却不懂得理解父辈的辛苦,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小花——一个父母去世,奶奶也刚刚去世的七岁小姑娘,被收养的人家遗弃,吃不饱,穿不暖,没钱上学,一个饱受生活之苦的女孩,却懂得珍惜爷爷的爱,体贴关心大人,会做饭、洗衣,珍爱新鞋、新衣,对学习的机会更是格外的珍视,年年考第一,被全村人夸为好孩子。剧终前,村民们终于被爷爷与小花的行为所感化,各自展现了人性中的良善。
剧中的人性良善的部分,深深感动着我,泪流满面,忍不住拿起笔,宣泄我对良善之人的敬重,也希望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事,能有爷爷的行动。村民们代表了世间的大多数人,麻木的感情,被社会的压力磨掉的良知。更希望孩子们,不要只在受到磨难之后才懂珍惜。孝敬父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积极地生活,快乐努力地学习,要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
让爱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种,让爱在人世间一代一代永传不止!
第五篇:观电视剧《水浒传》有感
近来又看了一遍98版电视剧《水浒传》,感慨良多,忿忿之情久久不能自已。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对同样一件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记得98年这个电视剧在第一次在荧屏上放映的时候,我也完整地看过一次,只是当时年龄还小,只觉得从宋江招安之后就没意思了,因为朝廷奸臣总在谋害梁山好汉,他们招安太委屈,朝廷对他们不公。总之当时把愤怒都投射在了朝廷身上。这次再看,却有了全然不同的想法。我认为之所以导致梁山悲剧,除了朝廷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梁山内部,而梁山内部的主要责任则在于宋江。
早在招安之前,朝廷就腐朽不堪,奸臣当道、小人得势,这是当时的背景。如若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好汉被逼上梁山,也不会有那么多农民武装揭竿而起。晁盖率弟兄们据梁山以抗朝廷,也是上顺天理、下应人心。可是自从有了宋江,梁山就开始变了味道。
早在晁盖上山之初、宋江还身为郓城县押司的时候,宋江就一心想在仕图上求个功名、光宗耀祖。其实这本来就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最好归宿,宋江有此想法,自然再正常不过。然而之所以说宋江有错,并不是说他的思维和行为本身有错,他的错误在于,他用读书人的思维去思考梁山好汉、他用读书人的途径和出路来解决梁山问题。
宋江在骨子里就不愿意落草为寇。他在生辰纲一事上有大恩于晁盖,后来晁盖和兄弟们上了梁山,对宋江一直感恩戴德。为了报答宋江,他们屡次相劝,希望宋江能与他们一同聚义梁山,但宋江屡屡推却。后来宋江犯案,被官府发配江州。晁盖等人为了营救宋江,在半路上劫了押运宋江的差役。然而宋江不顾晁盖兄弟的苦苦相劝,硬是不上梁山,宁愿去江州坐牢,也不愿意上梁山落草为寇。可见宋江是一个惜名如命的人,他宁愿有一个“顺民”的头街而受牢狱之苦,也不愿背着个“草寇”的骂名而在梁山逍遥自在。
如此可见,宋江绝不是个当地方豪杰的料。可是晁盖义字当头,总是想方设法地要把宋江接上梁山。殊不知,宋江的顺民模式与梁山的好汉模式水火不容,强为不可为之事,结局必然不会好。果不其然,后来在宋江的一手策划下,梁山的大好前程被彻底地断送了。晃盖只有义,没有谋。他的义,只能拢络梁山好汉,却镇不住宋江这种满腹心思之人。梁山好汉,个个都是志虑忠纯、一腔热血、义字当先的豪杰,本来就不善智斗,所以我认为拉拢宋江这种心存异志之人上山,无异于引狼入室。晁盖有义无谋,引狼入室,便已经为梁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宋江上山的第一天,便总想洗清自己的骂名,还打着“给兄弟们找个好归宿”的旗号。其实他这完全是一厢情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之上。因为梁山好汉都觉得落草为寇没什么不好,而且还很喜欢在梁山的逍遥快活。只有宋江一人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自然招安路线在宋江脑海中萌生已久,宋江刚上梁山,在他和军师吴用一起讨伐祝家庄和曾头市的时候,他便早早抛出了招安思想,以“给梁山兄弟找个出路”为由。因为吴用也是读书人,所以他跟宋江一拍即合。虽然吴用早时追随晁盖,但毕竟晁盖是个粗人,他与吴用自然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而吴用跟宋江共事不久,便对宋江十分钦佩,因为两人都是书生,思维模式相同。可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言不虚。吴用与晁盖相识多年,还赶不上与宋江共事几日。从另一角度讲,吴用若追随晁盖,充其量只是个狗头军师,可是他一旦追随了宋江,便成了助纣为虐。吴用高居二把手(卢俊义形同虚设),其推波助澜的恶性作用不容忽视!
说到这里,我一直在说第一种假设,那就是宋江认为招安是个好出路,他也确实在为兄弟们着想,心是好的,只不过是方法路线未必合适罢了。可是还有另外一种假设,那就是宋江为了自己重返仕途,让兄弟们为一己之私卖命。如果是这样,那宋江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反面人物了。他知道梁山好汉各各武艺超群又缺乏心计,正好能被自己利用,又很容易出成绩。便在招安的大旗下,用兄弟们的鲜血和生命来换取自己的战功。但究竟是哪一种情况,我没有读过《水浒传》的小说,而电视剧又没有明确的交待,所以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对宋江都没有半点好感,因为梁山命运基本上可以说是毁于他一人之手。
从细节上来说,我对宋江也是颇有恨意。南征方蜡之时,一向宽容仁义的宋江竟然变得冷酷无情,在强攻方蜡的最后一道屏障乌龙岭时,他更是表现出了铁腕将军的残暴。看到昔日生龙活虎的梁山弟兄们战死沙场,我尚且心如刀割,也未见宋江有何感想。破方蜡一战,梁山兄弟战死沙场者十有七八,在擒住方蜡后,不见宋江开坛祭祀、凭吊英灵,但见其归心似箭,恨不得早日回朝领赏。梁山好汉受赏之后,朝迁奸党为了根除祸害,又赐御酒将宋江毒死。宋江知道朝廷赐的是毒酒,在临死之前还特意写信将李逵骗来,也一并将李逵毒死。李逵与宋江交情最厚、感情最深,性格也最为憨厚可爱,况且宋江只是担心李逵闹出事端,又并非生死节操之大事,就亲手将其毒死,我真的不敢想象宋江怎么下得了手。看到最后,我越发觉得宋江人性泯灭。
梁山一百单八将,也有一些人令我看到了一丝欣慰。首先是鲁智深,在宋江招安开拔之前,鲁智深便以“回寺里给长老辞行”为借口,下山去了,脱离了宋江的队伍。以他大闹五台山的鲁莽,这次没有公然顶撞,还找到如此合适的借口,实在是难能可贵。从另一方面讲,鲁智深虽为和尚,但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和尚,他肉也吃得、酒也喝得,草寇也当得,这次回到寺里、脱离宋江的队伍,绝非不愿大开杀戒或是打破佛门清规,而是他看透了朝廷、看透了这个世道。他不对招安抱有任何幻想,不像宋江那么愚蠢幼稚,毅然决定重返寺内、洒脱一生。能有如此慧眼,不枉其法名“智深”二字。其次就是燕青,他保着宋江南征方蜡,也算是对得起宋江,征程回来后不愿领赏,与李师师私奔。燕青与李师师虽不能算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仍不失为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从此两人游山玩水、自在快活,也算是有了个好归宿。还有就是柴进,领赏后不愿赴任当官,回到自己的庄园里悠然自得,远离了官场的明枪暗箭、勾心斗角,也算是活得明白。从水浒传的结局来看,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令人欣慰之处。
总体来说,看完《水浒传》,义愤填膺、忿忿难平。梁山兄弟个个都是好汉,而宋江却不是一位好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