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传播法教程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5‘×5个
1、新闻传播法:广义上来讲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包括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等各个法律部门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文件条款。是跨越多个部门具有多种法源的许多法律规范的集合体。狭义上来说是指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法律,如‚新闻法‛、‚报刊法‛、‚广播电视法‛等。
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煽动危害国家:包括五项罪名,一是煽动分裂国家罪,二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三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四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五是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4、表达权(不一定是名词解释):表达权的核心是一项政治权利,公民运用出版物新闻媒介行驶表达权属于出版自由的范畴。
5、著作权:即版权,是指公民、法人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自己的科学或文学、艺术等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简答题(8‘×5个
知情权里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分别是什么?
消极权力是指对自然存在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消极的)不予干预、妨碍的义务、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手里,知情权必须借助他们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新闻法制建设的难点?法的刚性和意识形态的弹性矛盾;2 新闻媒介社会控制功能与表达功能的矛盾权利的普遍性和权力的等级性矛盾;4 法的稳定性和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随即调控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新闻侵权的要素、表现形式?
要素以及表现形式1 侵权言论已经发表2言论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3 言路具有特定指向4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原则?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科研目的而使用;2 为新闻传播而使用;3 其他公益使用;免费表演;5 特定群体使用
论述题(15‘+20’
如何避免新闻审判:1 变以侦查破案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变单向度宣传为中立平衡报道;3 变激情诉求为理性讨论
党的纪律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法律、纪律和道德)?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和进行
2新闻舆论监督不近视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而且是党和政府推动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党和各级组织的重视和支持要注重社会效果,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事实
开放式思考
1突发事件(证券)
2陈永洲(诽谤、新闻侵权、法人人格权)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第二篇:《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第一章 新闻采访
1.1新闻采访[P2]: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1.2新闻采访的特点[P3]: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
④需要的广泛性; 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
1.3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P6]:
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1.4新闻采访的方式[P6]:从形式上分:
①个别访问
②开座谈会
③现场观察
④参加会议
⑤蹲点
⑥查阅资料
⑦改写
⑧问卷
⑨电话采访
⑩网络采访
第二章 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
2.1新闻策划的基础和前提是[P14]:充分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阶段工作计划,清晰明了和切实掌握当前社会实际中先进的人和事、存在的问题及广大群众的想法、愿望和关注的热点。2.2新闻敏感[P15]:
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2.3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P16]:
①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②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较多受众;
③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④迅速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⑤迅速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2.4新闻价值所包含的因素[P22]:
①重要性
②显著性:
A.平常人﹢平常事=0﹛张三或李四都是平常人,加上下水游泳,也属平常事,就等于零﹜
B.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例如毛泽东畅游长江﹜
C.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上海青年女工陈燕飞怀孕近6个月还奋不顾身下水救人﹜
③时新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2.5新闻线索[P30]: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2.6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P31]:
①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③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④通过记者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
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
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2.7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P34]:
①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②尊重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③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④合理安排,不要齐头并进。2.8知识的准备的功效(好处)[P38]:
第一,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第二,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第三,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第四,有助于避免犯知识性错误。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3.1创造哪些良好的访问条件[P48]:
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1、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
2、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1、见了领导、名人等人物不要低三下
四、阿谀奉承
2、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不要盛气凌人。)
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手势);
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1、强调采访意义
2、约束神情语态
3、排除外来干扰4变换活动方式)3.2提问的注意事项[P62]:
①提问宜简洁;②提问宜具体;③提问宜间接;
④提问宜深刻;⑤提问宜自然;⑥提问宜节制。3.3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P68]:
①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②能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③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④能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⑤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第四章 深入与收尾(采访后期)
4.1记者应当怎样抓取事物的特点?[P84]
一是看准形势抓特点
二是通过比较抓特点﹛纵断面比较与横断面比较﹜
三是选择角度抓特点 4.2在选择角度时,应当抓住的三个字[P85]:比、小、异 4.3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思想障碍具体有[P87]:
1、盲目自满;
2、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3、怕苦畏难,不愿下基层;
4、先入为主;
5、重实践,轻理论 4.4新闻主题[94],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第五章 人物与时间类新闻采访
5.1避免雷同,突出个性。采访写作中必须体现的“三个一”[104]:
⑪一人有一人的精神(思想)
⑫一人有一人的典型事件
⑬一人有一人的性格化语言
5.2人物专访特点与作用[108]:①针对性;②代表性;③适合性。5.3事件通讯采访中应注意的事项[113]:
①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②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③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④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⑤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⑥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
第六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6.1政治新闻采访具体要求[117]:
①立场坚定,头脑冷静;②实事求是,保证真实;
③作风踏实,深入实际;④宏观选题,微观选材;⑤知识广播,善于社交。6.2军事新闻采访的新要求[123]:
①时代转变,题材转移;②明确原则,突出重点;
③讲究效应,注重节制;④谨慎从事,严守机密;⑤作风踏实,雷厉风行。6.3外事新闻采访注意事项[126]:
①依靠组织,熟悉情况;②抓住战机,迅速成篇;
③亲临现场,捕捉细节;④注重礼仪,遵守纪律。
第七章 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7.1科技新闻采访须注意[138]:
①深入采访,力求真实;②虚心求教,正确认识;
③长期积累,密切联系;④慎重评价,切忌溢美;
⑤讲求效应,掌握时机;⑥突出个人,兼顾群体;
⑦注重解释,巧用修辞;⑧善于结合,提升品位。
第八章 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8.1文艺新闻的采写要求[143]:
①体现特点,明确职责;②亲临现场,认真观察;
③实事求是,准确评价;④穿插背景,增强深度;
⑤常来常往,成为知音;⑥严格核实,杜绝失实。8.2体育新闻的采写要求[147]:
①以快制快,分秒必争;②熟悉情况,深刻准确;
③强化观察,待机提问;④掌握分寸,切忌偏激;
⑤提高认识,开阔视野;⑥控制情感,迅速发稿。8.3教育新闻的采访注意[152]:
①知识广博,见多识广; ②密切联系,善交朋友。③视野开阔,面向社会。8.4卫生新闻的采访注意[154]:
①作风踏实,虚心求教;②微观细察,力求通俗;③客观公正,求真求实。
第九章 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9.1社会新闻特点[157]:①广泛性;②知识性;③趣味性;④突发性;⑤思想性。9.2社会新闻采访要求[159]:
①闻风而动,刻不容缓;②利用空闲,捕捉线索;③研究社会,多思好奇;
④广交朋友,建立热线;⑤讲究趣味,反对庸俗;⑥力求辨证,客观全面。9.3灾害新闻[P162]:
即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体裁。
9.4灾害新闻的题材的特性[P163]:
①突发性;②严肃性;③客观性;④情趣性;⑤科学性
9.5记者应特别注意抓取灾害新闻的组成因素,具体有[P165]:
①死伤情况;②财产损失情况;③原因;④救护、救济情况;⑤灾区灾后情况。
第十章 特殊类新闻采访
10.1特写[P169]:
即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特点的某个细节或片断,作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10.2要采写好特写,应特别注意[P170]:
①观察须严细;②选材须精当;③结构须紧凑;④篇幅须短小;⑤角度须奇异;
10.3报告文学的采访要求[P172]:
①立足时代,摸准题材; ②深入采访,确保真实;
③“清扫”外围,间接采访; ④精心选材,合理用材;⑤交友交心,观察体验。10.4新闻采访在形式上一般分为直接采访与间接采访两种。[P174]
直接采访,即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作访问;
间接采访:对新闻事件的有关目击者、知情者及有关联的人作访问。10.5连续性新闻[P179]:即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
10.6连续性新闻采写注意事项[P180]:
①注意优化组合(1、反对简单相加;
2、掌握报道节奏;
3、讲究善始善终);
②注意系统思维;、③注意反馈失调;反馈失调通常指的是反馈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两种情况:
1、反馈不及时;
2、反馈过度。10.7批评性新闻采写时的注意事项[P187]:
①深查细访,捕获细节; ②反复核实,务求准确;
③语言质朴,巧用含蓄;
④分寸得当,褒贬有致。10.8深度性新闻[P188]:
是一种涉及重大题材,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
10.9预测性新闻的定义[P192]:即新近发生的预测性事实的报道。也即什么人最近对什么事作出了什么预测的事实的报道。10.10预测性报道特点[P192]:
是以现有材料与事实为根据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前景作出分析,它与着眼于“新近发生”的事实、事件的动态新闻不同,报道着眼于“未来发生”的事实或事件。10.10精确性新闻[P193]:
即指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新闻报道方法融为一体的报道形式。泛指以各种问卷调查结果组合为新闻的报道形式。
第十一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1.1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P199]:(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1、坚持真实性;
2、坚持时间性;
3、坚持思想性;
4、坚持用事实说话。11.2真实性的具体要求[P200]:
①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②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③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
④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⑤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11.3新闻报道失实原因[P202]:
①初步接触,不明要求;
②作风浮夸,粗枝大叶;
③知识不足,真假难辨; ④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⑤追求生动,合理想像; ⑥急功好利,“有中生无”;
⑦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⑧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11.4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定义[P218]: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指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然地得以流露。记者一般总是带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因此,事实能反映、体现记者的立场与观点。新闻的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它能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以体现某个道理或观点,从而感染、影响受众。11.5怎样用事实说话[P219]:
①精选事实;②多细节,少议论;
③多解释,少晦涩;④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12.1记者的应具备的修养有[P223]:
①优良的作风;②高尚的道德;③广博的知识;
④熟练的技能;⑤诚挚的情感;⑥强健的体魄;⑦广泛的交往。12.2新闻职业道德[P227]:
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补充[了解一下]
1、技能修养:①熟悉用方言和土话交谈的技能;②熟悉用外语采访的技能;③熟悉摄影技能;④熟悉电脑操作技能;⑤熟悉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技能;⑥熟悉辨向、测时技能。
13.新闻分类
1.人物与时间类新闻采访
①人物新闻采访
②人物通讯采访
③人物事件采访
④事件通讯采访 2.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①政治新闻采访
②会议新闻采访
③军事新闻采访
④外事新闻采访 3.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①经济新闻采访
②科技新闻采访 4.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①文艺新闻采访
②体育新闻采访
③教育新闻采访
④卫生新闻采访 5.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①社会新闻采访
②灾害新闻采访 6.特殊类新闻采访
①新闻小故事采访 ②特写采访
③报告文学采访
④连续性报道采访
⑤批评性报道采访 ⑥深度性报道采访
⑦预测性报道采访 ⑧精确性报道采访
[考题类型: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解答题、简述题、应用题。]
第三篇:20010-2011新闻传播法考题
新闻传播法考题
一、填空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1993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5月3号为__________.(这题百度也不确定……)
2、《国际人权宪章》的构成部分除了《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外,还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3、***************(偶忘了)建立了人权公约和相关法律的大洲有_____、欧洲和__________.(考这个有什么意思啊?地理?历史?)
4、新闻记者采访不得泄露秘密信息,这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和商业秘密。(好吧,这题还算正常,但是其中一个答案:工作信息也太……)
5、在我国,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应当遵守______________的原则。(此地出的还算正常,ok了)
6、1834年3月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新闻纸略论》,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刊物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报纸的专论。(完全是在考新闻史!)
7、英国资本主义时期为限制言论出版自由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事先审查”和“知识税”等。(又是新闻史!!!)
二、名次解释
1、腹诽:心怀毁谤指内心不满,有意见,却并不说出来,只在心里嘀咕。腹诽:〈书〉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也说腹非。
出处:“腹诽”正式作为罪名而出现,是在大农颜异受诛之时。汉武帝与张汤合谋制造了白鹿皮币,向颜异征求意见,颜异提出了不同看法,武帝不悦。张汤本来就与颜异有矛盾,及有人举告颜异发表异议,武帝让张汤审理颜异一案。田蚡强加给政敌魏其侯窦婴的罪名是“腹诽而心谤”(《汉书·窦婴传》)。这成为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原因之一。问题在于,不论“腹诽”的罪名是出现在窦婴被杀时,还是颜异受诛之时,它都要比“诽谤”更为周纳严苛。
2、煽动:指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3、五角大楼情报案:五角大楼文件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有关言论自由、公众知情权的大案,最终公众知情权得到维护,国家安全这样的借口让位于人民福祉。美国著名律师弗洛伊德·艾布拉姆斯亲历了这个案子,并写成《第一修正案辩护记》,最后胜诉所依据的就是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美国建国初期通过的第一修正案,它简洁的条文屡次成为美国历史上言论自由的护身符。
延伸阅读:1971年,美国国内反对越南战争的运动风起云涌。5月1日,以妨碍首都交通为由,尼克松政府镇压一场数两万人的反战抗议示威,创纪录地拘留了1.2万示威者。这一壮观的反战场景终于促使《纽约时报》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发表国防部绝密文件,揭露美国政府在越战问题上对美国舆论的误导和欺骗。早在3月中旬,时报就获得了国防部(五角大楼)编辑的机密文献:《美国的越南战争决策史》,它包括4000页原始文件,3000页说明,总计250万字。
文件的提供者叫埃尔斯伯格,反战的信念促使他要将越南战争的真相告诉人民,为此,不惜冒着偷窃和泄密之罪名,他利用工作之便偷偷地复印了全套文件。1971年3月埃尔斯伯格把文件披露给了《纽约时报》。
时报深知发表军方文件的法律责任,经过了四个月犹豫和研究之后,决定以记者调查报告的形式每天发表六个版面,连载十天。6月13日星期天,第一篇报道面世,一时洛阳纸贵,是谓“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各国最突出的机密泄露事件。星期一一上班,尼克松的司法部部长便警告《纽约时报》立即停止连载这个文件,否则,将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起诉报纸。没有想到,时报根本不买政府的帐,在第三天继续刊登,而且还顺手报道了司法部的警告函。面对报纸的一意孤行,周三(6月16日)尼克松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为由,将报纸告到在纽约市的联邦地区法院,要联邦法院下达禁止进一步发表文件的禁令。一位刚上任五天的法官,下达了临时禁令,并安排周五审讯。
时报顺从了法院的禁令,并在第二天(16日)的报纸作了说明。埃尔斯伯格转向《华盛顿邮报》,18日在纽约法院开庭审讯时报案的那天,邮报开始刊登五角大楼文件。尼克松政府又把邮报告上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
19日,纽约法院接受了时报的看法:文件是“一项历史研究”、无害国家安全的立场,并认为政府没有能够证明美国国家安全因为文件的发表而受损。不过,他还是给政府留了面子,在政府上诉期间,临时禁令继续维持。而随后华盛顿法院就邮报案的判决则没有那么客气了,它驳回了政府的禁令要求。两个案件分别上诉到不同的联邦上诉法院,一个下令继续维持禁令,并且要求重审;一个支持对邮报的判决。相同的案件,上诉法院不同的判决,正是最高法院接招审理的理由。通常,最高法院一向是最讲程序、缺少效率的机构,一个案件从低级法院到它那里,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但这次却非同寻常。它24日接到时报的上诉,25日就通知原被告双方,同意立案,并在次日10点开庭辩论,直到开庭前几分钟,《时报》和政府方面才把所有的诉讼文件送到最高法院。
1971年6月28日,《时代周刊》以《五角大楼文件案:秘密之战》报道了这起事件。
7月30日,最高法院以法院简单意见的形式发表了6比3的判决意见,支持了《时报》的立场,要求取消禁令。除了这个只有一个段落的判决意见外,九位大法官,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各自写下了自己对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的看法,可谓“九仙过海,各显其能”。其中,在支持媒体的六份意见书中,有两个意见最值得一提。从新闻自由和反对任何事先限制的观念出发,85岁的布莱克写下自己34年法官生涯的最后一笔,成就其“天鹅绝唱”:
新闻自由的首要职责就是防止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欺骗人民,把他们派往异国他乡,死于海外的热病和枪炮。„„安全这个词是一个广泛而含糊的概念,其外延不能被用来损害体
现在第一修正案中的基本法。以牺牲信息流通的代议政体为代价来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相对保守的大法官斯图尔特则从分权的角度阐述了监督行政权力的重要性:
与议会制国家的政府总理相比,美国总统在国防和外交这两个重要权力领域中拥有巨大的宪法独立性。在我们国家生活的某些领域里,由于缺乏政府的制衡,对行政部门在国防和外交领域中政策和权力的惟一有效的限制,只能来自一个开明的公民团体,来自一个信息完备和有批评精神的公众舆论,只有这些才能保护民主政府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可能就是在这一领域里,一个警惕、自觉、自由的新闻界最能实现第一修正案的基本目标。因为没有一个信息完备和自由的新闻界,就不会有开明的民众。
在美国的宪政史上,作为第一个对媒体加以事先限制的案例,“五角大楼文件案”最终是新闻自由战胜了国家安全而告终。这一判决,强化了美国长久以来对新闻自由的一个信念: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威胁不是公众的知情,而是公众的不知情。
4、民国暂行报律** :《中华民国暂行报律》(以下简称《暂行报律》)是中华民国建立伊始时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新闻律令.《暂行报律》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新闻法。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制定本律。《暂行报律》一经公布,即迅速招致上海等地十几家报纸的坚决反对,五日后被撤销。
延伸阅读:作为法治的必要前提,新闻法是新闻自由最重要的保障力量。只有实行新闻法治,才能实现新闻自由,才能为新闻界创造长久的繁荣。
5、第四权力:“第四权力”是西方社会的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比喻。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新闻传播媒体总体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这实际是一种认识理念,以这种简单比喻的形式,19世纪以来普及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但又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三、简答题
1、根据各国情况举出限制新闻自由的几种立法模式。
2、写出清代出台的几部近代意义上的新闻法规。
3、记者是泄露国家秘密罪和受贿罪的合适的主体吗?为什么?
4、简述美国有关淫秽色情传播的司法原则的演变过程。
四、案件分析题
(举出一大摞新闻记者被打事件,Of course包括前段时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记者被打事件)根据上述事件发表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
1、(啰啰嗦嗦一堆材料)就新闻媒介与司法的关系发表你的看法
2、(又是啰啰嗦嗦一堆材料)论述信息公开。
第四篇:新闻传播
上海大学历届考研试题
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 1.测量2.实地调查
3.信度4.效度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 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1.信度2.抽样误差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大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
1、议程设置理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15*4)
1、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2、简述互动**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共58分)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生现象”(28分)
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分)2006年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嗨!好男儿》的看法。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
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二
上海大学2001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价值
2、新闻背景
3、新闻线索
4、短评
二、简答题30分
1、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和基本功
2、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新闻导语改革
三、实践题50分
1、将下面一篇专稿改写成一篇600-800字的综述新闻,并制作标题(含引题、正题、副题)20分
《时代催新 再现活力————从“六艺节”看传统艺术的市场走向》
2、根据下列通讯,写一篇约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30分 《就监督你一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定向视察”活动纪实》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1.测量 2.实地调查 3.信度 4.效度 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1.信度 2.抽样误差 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 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上海大学2002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报道思想
2、独家新闻/深度报道
3、重点编排
4、隐性采访/异地采访
二、简答题30%
1、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10分
2、假设你是上海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路12.5公里路段刚才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30分(材料略)
四、为下列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20分(材料略)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 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
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海大学20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 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媒介
2、新闻价值
3、新闻政策
4、舆论
二、名词阐释
1、媒介即信息
2、新闻角色定位
三、简答
1、简述新闻有什么特点
2、简要说说新闻传播的流程
四、问答
1、简述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点
2、陆定一新闻思想内容及评析
3、简要回答西方学者关于报刊的四种理论
五、论述
1、论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读者的心理规律问题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白平衡
2、线形编辑
3、传播符号
4、有线电视
二、简答
1、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15')
2、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电视新闻评论的共性有哪些
三、填空
四、问答
1、简述广播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20')
2、简述记录片和故事片的区别(20')
3、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五、写一篇电视新闻稿(20')请结合现在身边所发生的事例,如海啸、矿难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注意:拟题要精彩,注意导语与报纸类消息的不同)
六、论述2题选1(30')
1、中国城市电视的发展特色
七、依据材料写一消息
2006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上海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1.议题设置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题(15'*4)1.简述社会责任论
2.简述象征性互动交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题(58)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声”现象(28')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信息
2、媒介批评
3、沉默的螺旋
4、新闻敏感
二、简答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的特征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四大功能
三、问答
1、李大钊的新闻思想
2、“天赋人权”论
3、梁启超的贡献
四、选做
1、舆论监督和构建和谐社会
2、提高传播效果的主要途径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华尔街日报
2、新闻线索
3、稿件洞
二、简答
1、录音通讯的内涵及特征
2、根据国内外编辑部体制的情况,谈谈你对编辑和记者关系的看法
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 报刊业务部分
依据材料写一篇新华社快讯通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况)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5、编辑方针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or原则。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
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4、西方新闻的发展阶段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的看法。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
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 2,议程设置 3,新闻敏感
二、简答题
1,论述新闻的社会功能 2,受者中心论
3,解释传播学经验主义学派
三、论述题(二选一)
1,怎样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2011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业主义 2,(缺)3,法拉奇 4,小报大办
5,电视主持人节目 6,微型导语
7,新闻评论选题的依据 8,植入式广告
二、简答
1,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融合报道的意义和基本形态。2,媒体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的区别和不同影响。3,报纸写作和电视新闻写作的异同。
三、论述
论述媒体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双重角色。
四、消息写作400字
材料是关于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领导人会议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什么非正式会议。
理论
1、名词解释10个 20分
2、简答题4个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在传播中的作用
舆论监督功能(不完整,忘了原题)
3、论述题2个 窃听事件谈新闻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选个读过的新闻学或传播学教材谈看法
业务; 1、8个名词解释 知察权 免费报纸 40分2、3个简答 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中国政府发言人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新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还是微博?)
我国体育新闻的得与失(后面是不是还有一问?)
3、1个论述 媒体商业化与公共服务的一致性&冲突性,以及其个制的改善(这个题后面印刷错了吧,我都没看懂什么意思。忘了原题怎么说的)
4、神8和天宫1的合体的材料,写个300字简讯
理论:
名解:新闻,传播,宣传,新闻报道,传播学,拟态环境,舆论监督,舆论,(忘了两个)
简答:同楼上,加一个“简述一下经验学派”
论述:同上
业务:
名解:除了楼上那2个,还有公民新闻,全媒体,媒介依赖,剩下三个我也忘了,呵呵
简答:议程设置那个题是“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以及其社会影响”
最后一个简答就是“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得与失”,没有后面的了
论述:论述媒体商业化与公众服务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及其个规制路径。理论名词接受有个 新闻报道
业务的名词解释 媒体审判 体验式报道 新闻、旧闻、不闻
一些已经过来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关于学校:
学校的选择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个人认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所考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专业课真题是否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人文状况等。当然,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目标和自身能力的学校,以尽可能考上为准线,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保守。总之,选好学校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之中。
关于英语: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考研英语的复习当然是从背单词开始的。我认为最好不要买那种按照字母顺序编排的单词书,因为那些相近的单词罗列在一起很容易弄混,反而不利于记忆。我个人记忆单词的方法是做阅读,做完之后把不认识的单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随身带着,空闲时间拿出来看看,“生词”不断重复在眼前出现自然也就成了“熟词”。当然,记忆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至于阅读,当然是熟能生巧啦。多看看英语报纸,多做做英语真题,锻炼出好的语感和阅读技巧,选对的概率和做题的速度才能提高。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可能做一篇阅读要很长时间,甚至都看不太懂,那都没关系的,因为刚开始复习毕竟记忆的单词量有限,语感也没有那么灵敏。后期就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了,大概一小时能读个4篇就差不多了。
作文的提高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平时要积累一些好的句型,把它们分类记在本子上并且背下来。但是同样意思的句型牢记一两个就行了,否则记得太多可能最后什么也没记住,毕竟使用的时候用不了那么多。一定要记住,作文不是看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要觉得自己懂得几个句型就沾沾自喜,这样往往会眼高手低,平时可以锻炼着写一写英语作文,在复习后期要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这样既有利于句型的反复记忆,又有利于文章构思和逻辑论述的提高。
关于政治:
政治的复习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可以晚一些开始,暑假报了个政治班,然后上了全程,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辅导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告诉你哪些是重点,按照划的重点,暑假的时候可以先看看,理解一下,10月份以后开始记忆完全来的及。答题的时候尽量多方位进行阐释,宜多不宜少。
关于上大新闻传播专业课:
(1)参考书:参考书有《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著 新华出版社 84年版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新闻学概论》郝雨 王艳玲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第2版)刘海贵 尹德刚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新闻编辑》许正林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评论学教程》丁法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通论》、《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重点,分别对应大纲中的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电新闻业务、报纸新闻业务,《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随便看看就好,因为《新闻学概论》是按照这本的框架进行扩展的,至于很难买到的绝版的《传播学概论》和《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一套书没什么买的必要。参考书看第一遍可以把重点划出来,第二遍更注重理解,第三遍就可以开始记忆一些东西了。(2)笔记:我买了上届考上大新传的一个学姐的笔记,是按照上大考研大纲: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报纸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整理扩充而成的,我买的笔记还有新闻史的内容,包括一些新闻人物的思想和新闻法等,这样就可以不必买《20世纪》那套书了。在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后,后期就可以丢开书本按照笔记来复习了。我按照大纲找了那些问题在笔记的何处,并在大纲上标出笔记的页码,然后按照笔记上的内容进行记忆。
(3)真题:在看了真题之后你就会发现,真题真的非常重要!每年都会重复考很多历年真题,我根据买来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把历年真题答案都整理出来了,考前一两个月把历年真题答案和笔记上的大纲所涉及的问题都背下来,基础知识就有一定保证了。
(4)初试:背好了大纲和真题,你就成功了70%以上,剩下的就是平时要多多积累一些传媒知识,比如传媒热点问题以及论文,可以经常去传媒网站浏览相关信息。业务方面考察的比较灵活,甚至名词解释有几个也是书上没有的,比如考察了世界上知名的电台、报纸等媒体的信息,问答题也是结合了当年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还有新闻写作方面要有所提高,多看看报纸,多练习信息的提取以及归纳能力,练习新闻写作。广播电视业务每年必考的题目是写一篇电视新闻稿,可以提前背一篇,考试时就不用临时想了,既节约时间又保证质量。至于论述题,可以到知网上下载上大新闻传播导师的论文来看看,记住他们的主要观点。论述题很多时候都会重复考往年的真题,不一定是当年的热点,比如:2008年灾难性的一年就又考了娱乐节目。
(5)复试:每年的题目都不一样,去年考的就是和初试一样的完整的卷子,还包括一些文史知识之类的,今年考的就是一个小论文“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这主要还是靠看看论文和平时的积累了。面试的时候,跨专业的同学比较简单,基本就问问毕业论文以及你为什么考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同学问的题目就比较专业,要做好准备。总之,考研贵在坚持,既然选择了,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
最后,祝大家梦想成真!另外大家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联系我!新闻学引论一定要好好看,新闻学大多数都在这本书里。我觉得那个参考书目可能是漏打了。思想史我觉得可以不看。去年在书目里结果也没考,而且一套4本很贵= = 2 上大业务考得很活,今年的话业务这门课几乎没考书本知识。但是如果大纲上提到的,你又有时间,最好去背一下。理论就是引论通论两本重点,业务的话平时要再多积累。去当当上搜《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是《新闻采访写作新编》08年再版之后改过名字了。内容比原先多了一点,主体是一样的。
本来已经发过一帖了,结果修改后被告知出了什么问题,就被删除了……是涉及什么辅导机构了吗?郁闷啊,我没在WORD上保存一份。
不过考完研的人都不轻言放弃,既然已经决定写一份经验帖就一定要写出来。
主要说说专业课,今年上海大学出题特别灵活,相对于前几年的出题风格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转弯,很多知识指定参考书目上都没有。那2012年打算考上海大学的同学该怎么做了?由于我非跨专业考的,所以按照我复习的思维给点意见吧。
寒假,虽然这个时间段学习很没效率,但是逼着自己学还是能学点东西的。首先,英语背一下考研核心词汇还要研究下长难句,然后研究下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对于初次接触传播学的人打基础很好。
关于参考书目,开学来后就要开始买上大制定的参考书目了,戴元光老师的《传播学通论》,郝雨的《新闻学概论》,许正林的《新闻编辑》,刘海贵和尹德刚合编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一定要买的。施拉姆那本《传播学概论》没必要买,根本不考,看看就行了。童兵老师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也没有太大必要买,因为郝雨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就是按照那个体系编的,有点重复。新闻评论不用买,基本不考,有些常考评论的知识在《新闻编辑》那本书里有。去年新增的传播思想史并没有考,也应该作为重点复习,毕竟是新增内容。这些参考书目在暑假前最好能很细致地看完一遍,重在理解。
等到上海大学新的大纲出来后,按照大纲要求内容复习,背诵记忆。
根据今年上海大学的出题风格可以看出上大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了,而不是像以前只要死记就能得高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期刊杂志,一定要是有关学术的哦,而不是什么资讯类的。像《新闻大学》,《新闻爱好者》,《新闻传播》,《现代传播》这些都不错,充分利用你们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吧。多关注些新东西,像媒体融合、网络传播之类的。此外对于07年以来的真题也要好好研究,了解上大的出题思路也是重要一计。
下面再说说怎么看一本参考书目,方法我借鉴了传播小王子的读书法,他的经验是:一本书,你看十遍就够了。10遍,你要达到一个目标。10遍看完了后,你要在5分钟内能够把所有的“考点”看完。看不完?我教你这样做。
第一遍:浏览,目的:熟悉书的内容,知道传播学/新闻学是干嘛的。
第二遍:理解,目的:把书里你看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书里看不懂不是说这个人写书很牛,理论很深奥,而是——他的表达能力欠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非要用一大最没用的话写出来。你标记好了后,到网上百度下,或者你参考一下别的老师写的书,关于同样问题的表达,就明白啦。
第三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始划重点(你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并整理自己的笔记。
第四遍:结合考试大纲看一遍,把考试大纲上列出来的画出来,再整理一遍笔记。
第五遍:结合往年的考试题,看书。这一遍,要求你在书上找出相应的问题的答案,并且同往年的考试大纲做一个比较。把往年的每一届试题都做一个比较。你会发现两个现象:第一,试题每天都有好多重复的,以前考过的试题还会再考;第二,考试大纲列出来的,你得往死里背了。
第六遍:穷尽一切名词,简答,论述。把所有的能够出成这三种题型的地方,全部整理下来,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写在书的每一页的空白的地方。要求,一个句子,就用一两个字,或者词语概括起来,方便记忆。
第七遍:第三遍整理笔记。笔记的要求:第一,尽可能的简单,就是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个名词解释,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个简答论述;第二,要求你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大纲里列出来的东西,以前考过的东西全部整理进去。并用不同的标记标注明白。这个笔记是你以后复习的笔记重点之重点。你如果要买笔记的话,就买这种啦,可能就一页纸概括了一本书的考点。
第八遍:看一遍书。这一遍你基本上就明白那些是重点和非重点了。这一遍有个很关键的任务:假如你考的2010年的研究生,你在读书的时候,要用红色的水笔在特殊的地方标记出来“此为2010年试题”,哈~懂不?就是给自己出一份试卷了。我当年考试,猜到了60%以上的试题。包括一个50分的论述噢!
第九遍:扫盲运动。寻找盲点啊。把书里所有的边边角角看一遍。我记得有一年试题出了一个名词解释叫“铅板”,我找了书,发现就在书的左下角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出现过这个词,而且加了引号。由此我开始了一项扫盲运动。并提出一个口号“书里所有加引号的词,都要当成名词解释来看……”。
第十遍:最后一遍。任务目标:考察自己的记忆的程度。看目录,在目录上根据有章节提示,把每一张里所有可能被出成名词,简答,论述的问题全部在大脑里回忆一遍。记不住的地方标记出来,看书。
这十遍看完后,以后复习就看你第七遍整理的笔记了。五分钟保证你把所有的考点浏览一遍。入考场前,你就带几张纸复习就好啦。保证所有考点一览无余。
小王子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安排调整,十遍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我觉得6遍也差不多了,以上黄底的几个步骤是我觉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
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设有博士点,在上海地区仅次于复旦,而且近几年陆续引进了传播学几大牛人,像张咏华,吴信训等人,发展潜力很大。对于想去上海发展,但对复旦没有太大把握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上大。上大09年一共正式录了29人,比08年缩招了3人(虽然09年招生简章上说是录38人,比08年多录了,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所以招生简章的录取名额并不可靠,具体名额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0年考上大的同学可不要迷信招生简章的名额哦)。好了,言归正传吧,先说下初试经验吧。英语要抓早,在暑期之前,要把考研词汇充分背熟,不仅是核心意思,扩展意思也要背,一般要背3—4遍吧,最好能达到随便抽出一个词汇,你就能随口说出它的词义的程度。暑期时可以做下模拟题,像什么200篇的,但做这些题时不要刻意追求答案的正确率,因为做模拟题的目的是熟练巩固考研词汇。暑期后,是复习的重点,这时真题是王道,一定要反复的做,至少做4遍吧,到了11月份,就可以复习作文了,可以背一下专业词汇,固定模式之类的,考试时可以套用(最好别背新东方,红宝书的,因为大家都背这几本,都用这个套路,就烂了,可以选一些不是太普及,但词汇模式比较好的作文书。)如果按这个步骤复习的话,一般能考到70分左右吧(我个人感觉吧,呵呵)至于专业课,老戴那本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复习到位,新闻概论也比较重要,如果把这两本搞好,新闻理论就可以应付了,PS:20世纪那套书,童兵那本书会涉及新闻史部分的,要好好看下。像新闻业务那几本,其实没多大用,业务考的超级活,把广电那本的名解给背下,写作那本的大体内容,重点概念记下,评论的也是要记下名词解释就可以了,重点是平时要多看下导师的论文(09考的公信力论述,就在上大导师的一篇论文中涉及),核心期刊,和杂志。等考试时,把平时的积累给发挥出来就可以的。PS: 初试答题时一定要把字写好。像政治的复习,背下任汝芬任之一就行了。平时,看下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的就行,政治一般都不会卡人的,好了,说了这么多,有点困了,复试经验以后补上,希望10年考研的都有好运气,一定要总结知识框架!!太重要了!!心态最重要,有点阿Q精神很不错的
1.决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正所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都要走下去!天道酬勤,酬和勤不是充要条件!但是不管结果如何,你奋斗的这一年足以让你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我自己觉得,复习考研最痛苦的只有最后那几天,感觉自己啥都没记住,所有书都想再翻一遍,再加上政治背诵强度突然加大,真会崩溃!所以建议大家要把最后冲刺、做整体梳理的时间提早些,该背的什么提前些背,拖到最后一周真能让你哭。
政治不要相信考研班押题,要自己真抓实学,要细
英语阅读一定要坚持练到最后,哪怕是为练速度
作文最后一月自己压几篇背,考前一定要定时间练
英语,万恶的英语,一定要背单词背单词,做阅读适合自己的方法,切记投机取巧,否则一年之后你的失落感一定会比论坛上现在的嗷嚎声更加惨烈!
政治,我是要说政治,红宝书没必要买,直接买肖秀荣的资料,一定一定会得高分,今年考研政治,肖秀荣基本上答题压中的产不多了,特别是他的最后四套题,一定要背,切记切记!
总结下吧,今年没考好,估计过线有困难了,还在犹豫要不要二战,有得时候人活着很累,家里亲人都是你要顾及的,考研的确是勇者的游戏,毕竟付出一年一无所获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但是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对的,那就坚持吧,我相信一切中自有注定,付出终会得到回报,明天回家,学弟学妹加油!
考研是什么,是一个历程,一个怎样的历程?一个智利与体力、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历程!不论这个过程多么的精彩抑或多么的苦涩,都仅仅只是一个过程。考研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拿一个文凭,更在于从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到一个准社会人的转变!
1.如何选择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成天把武书连那个狗屁排行榜挂在嘴上,煞有介事地去“选择”和“比较”,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水平,大家心里基本都有个底了,如果他冒出什么惊人的言论,我们也就不以为怪了。
2.如何看待考试?考试,特别是专业考试,公平都是相对的。很多学校有所谓的“内部辅导”,如果你是外校的学生,应该多打听。
3.如何看待录取?复式的存在,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低分上,高分被刷,遍地都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你听别人讲述时,应该多想想。
4.具体到上大,如果看待调剂? 看看山东大学你就能理解了。
5.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所经历的仅仅都是事情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说的话,都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有个帖子,一个人说复式对一志愿不利,后面有3个跟贴说不存在这种情况?你该信谁的?给些版内消息吧,如果你想报考,就应该多了解,不能听风就是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真的决定要考研,真的要早准备,尤其是英语,早早解决单词阅读——切肤之谈。切记。
以及,我觉得,我太过于盲目相信人家所说的三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能考上研,觉得考研也不过如此,所以掉以轻心。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好好准备才有希望。靠运气真的有点冒险。
第五篇:新闻编辑考试重点
第一章(报纸新闻编辑部、编辑活动的中介性、编辑社会意识、编前会)
1、报纸新闻编辑部:
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组织机构,最高领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有“采编合一”与 “采编分离”两种。
2、编辑活动的中介性:报纸编辑部门在报纸的生产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报纸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 是指挥和调度中心;
是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组装中心;
是报纸生产系统和报纸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3、新闻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 高度的责任意识 广阔的知识视野 执著的探索精神
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编前会:
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
第二章(编辑方针、媒体的价值取向。看一张熟悉的报纸,分析定位、风格理念、内容。关于两会和节假日策划的认识。)
1、报道定位:
“报道定位”即“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体编辑部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做的总体规范。
包括媒体的政治立场、传播范围、传播时间、传播对象,包括报道格局、报道内容、报道方法以及报道风格。编辑方针:
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所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风格特色。
2、媒体价值取向
指的是新闻媒体基于自身的属性和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新闻事实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报道倾向。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具决定、支配新闻媒体精心新闻传播活动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也影响新闻媒体与其他社会价值主体之间的关系。
3、新闻报道定位的依据
媒体的因素:性质、层级、物质条件、传播时间 受众的因素 媒介环境
4、新闻报道定位的内容(1)政治定位
政治的宣传媒介:宣传并不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但却是媒体被赋予的重要使命
新闻媒体是政府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战略工具”或“政治对手”
(2)业务定位
报道的业务定位,具有编辑方针的性质,是办报宗旨的关键内容,一旦确定,不可轻易更改。报道格局、报道思路、节目风格,还包括读者、广告、发行定位。
5、报道策划的概念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概念延伸
狭义新闻报道策划:意指价值显露的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新闻策划:意指诉求目标准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关广告等活动过程的谋划。概念补充
新闻策划是“厚报时代”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几乎成为所有报刊社的日常工作。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有着根本的区别,新闻策划是在事实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策划,优化报道效果;而策划新闻则是无中生有,制造假新闻。
6、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
取信原则、创新原则、变通原则、实效原则、可行原则
7、新闻策划的意义
(1)三个是:是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是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2)两个标志: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3)三个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新闻导向正确。
第三章(选稿的总体原则、意义)
1、选稿意义
(1)体现编辑方针
把握媒介导向
办报的立场与宗旨决定了报纸不能“有闻必录”,必须对稿件进行筛选(2)服务广大读者 办出媒介特色
读者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是制约办报活动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对稿件作出合乎读者要求的挑选,才能赢得他们的欢迎。(3)适合版面要求
保证媒介质量
版面容量也是制约用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对稿件有所选择。选稿是第一步的工作
2、选稿标准
(1)新闻价值判断
稿件本身特有的评价,属内部评价 ①时效性(时宜性)新闻应是时间上最新的报道,其公开发布应尽可能接近事实本身发生的时间,这两者的时间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也指新闻内容有新意,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越高。②显著性
新闻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著名、越突出,新闻价值越大 ③重要性
新闻包含的意义越大新闻价值越大。重要性内容包括:政治上的利益关系,对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反映读者的利益、要求与愿望等。④接近性
新闻与读者在地理上、心理上的接近。发生地点越近,涉及读者利益或感情越密切,2 新闻价值就越大。⑤新奇性(人情味)
新闻越贴近生活,越能反映普通人的情感,就越能感染读者,价值也越大。(2)社会价值判断(效果分析)
是以稿件发表后的社会效果为中心形成的评价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军事、外交诸方面的价值。
社会效果预测上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与编辑的修养、水平和看问题角度有关,这就要求用思辨的态度看问题,考虑要周密。(3)新闻适用性评价
选择新闻稿,还要对新闻的适用性,即是否符合报纸需要做出评价。①必须考察新闻是否符合报纸的特点 ②选择新闻稿必须注意报道的平衡
要注意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
要注意各种报道内容之间的平衡。
要注意报道地区、单位间的平衡。
(4)报纸取向的把握
稿件应符合报纸的风格与个性要求。报纸取向标准以编辑方针和报道计划为依据(5)对稿件的真实性分析(一般在改稿前核实)
第四章(通栏标题、稿件配置、版面设计、报头、报线、编辑部前移现象)
1、通栏标题
横排报纸贯通版面的标题,主要用于重大新闻或者重要文章。由于通栏标题指导性、鼓动性和显著性都很强,使用时要慎重。
2、稿件配置的含义
稿件配置,也叫稿件安排, 就是稿件在版面上所占地位的上下、左右、大小、多寡和互相关系的处理。稿件配置是按照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合理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版面整体。
稿件配置、版面设计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艺术技巧性,是报纸组织宣传、编辑出版工作的最后环节。
3、稿件配置的方法
组织:同题集中、专栏集纳、专版集结
配合:配发新闻评论、链接新闻资料、合理配置图像 调剂
4、稿件配置的意义
(1)消除单篇稿件的局限。
单篇稿件内容往往是分散的、孤立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稿件配置就是变孤立为整
体,变分散为相互联系,突出稿群和版面的主题。当然,并不是说每一篇稿件都需要进行配置。稿件如果已经提供了读者所需要的东西,就可以单独发表,无需其他稿件的配合。
(2)适应读者的阅读心理,提高传播效率。
读者阅读报纸时,通常是以一篇篇稿件为阅读单元,习惯从“集合”的角度来阅读、思考和理解报纸的传播。这种阅读单元是以内容上相关、形式上相同、空间上接近等原因被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一种集合传播形式而联系起来阅读和理解的。因此编辑在处理、安排稿件时,就需要适应读者的阅读心理,对稿件进行配置,将它们组织成 3 不同的稿群。
5、版面设计的含义
版面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运用版面语言、版面元素和编排手段恰当地安排稿件,以组成能动地表现内容的完整统一的版面。版面设计是报纸编辑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应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6、报头
是用来标明报纸名称、刊号、出版者、出版时间、总期号的部位。通常放在第一版的上端,但具体形状、面积、位置各报不尽相同。
横排报纸的报头,有的放在第一版上方正中,扁方形,版心通栏宽度;有的放在上端偏左,其宽度为版心宽度1/2左右。竖排报纸的报头多放在第一版上端偏右,长条形,其高度占版心高度的1/4左右。也有的报纸在特殊情况下,把报头移到第一版的右下方。
7、报线
是指版心的上边线(天线)和下边线(地线)。
目前多数报纸版心只有上端的边线,其宽度与版心相同,叫天线,又叫眉线;只有最后一版版心既有天线又有地线。
8、编辑部进行组织重构:报纸编辑部的前移
编辑部前移是报纸工作流程的一个环节上的改变,是对传统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简单的说,编辑部前移就是编辑部整体进驻事件发生地,使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均在事件发生地进行“全流程”运作。(1)意义:
它最大限度节省了传统采编流程中的非技术时间,极大提高采编效率。 使记者采写稿件的时间增多,截稿时间可以直接顺延到印刷时间。 使编辑部可以在前线直接感受事件的氛围,更熟悉具体情况。
它极大的提高了编辑部指挥能力和效率,使编辑与采访“无缝”衔接,编辑和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采编直接互动,消除异地作战带来的记者与编辑之间的沟通障碍。(2)需要强调的是,奥运可以看作是中国报纸“编辑部前移”的试验田,《广州日报》开了风气之先,还有一批报纸也尝试了这一课题,只是规模、深度不同。比如,《齐鲁晚报》等也直接把临时编辑部搬到了北京,第一时间、第一环节做出了成品或者是半成品。相信在未来这一模式会更广泛地应用到重大战役性报道之中,成为考验报纸新闻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考试内容
1、名词解释:4个×5’
2、简答:3个×5’
3、论述:1个×15’
4、实际操作
分析新闻作品(看中新奖获奖作品,给材料分析作品新闻价值、内容、形式、角度、语言等)拟定标题(2个标题,看5月中旬《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版面评析题(2个版面)
5、策划题(看辛亥百年策划,围绕主题策划、思路、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