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边远农村、山区无牌无证机动车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边远农村、山区无牌无证机动车存在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的交通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流、车流、物流迅猛增长,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加之我县地处川西南边陲,公路等级低,乡村道路大多依山傍水,交通安全隐患多,管理难点大,农村地区成为交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县历来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把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平安畅通县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农村交通综合治理管理网络,建立完善农村交通安全责任机制,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通过长久以来的努力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无牌无证现象在农村一些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笔者就此结合多年农村交管经验来谈谈农村、山区无牌无证机动车存在的原因及对策,与君共勉。
一、当前三小车辆无牌无证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车主法制观念十分淡漠。无牌无证车辆,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偏远的乡村尤为突出。从车型上看,大多数是农用三轮和摩托车,农用三轮既从事农田作业,又搞交通运输;从路段上看,多数在低等级公路上活动,尤其是在乡村道路上活动较为广泛;从活动规律和时段上看,部分无牌机动车转移到乡村
道路上活动,也有黑车跑黑路的现象。由于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知之甚少,不能充分认识“两无”车辆的危害而导致的强超硬会、横穿猛拐等各种严重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二)交通安全宣传仍存有死角。从我大队的执勤执法情况来看,虽然通过“五进”宣传活动,广大群众交通安全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重点一般集中在交通压力较大的县城、公路沿线乡镇和学校,受教育人数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较偏远地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跟不上,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对交通安全往往不重视,认为出事都是运气不好等,未从自身安全意识方面引起足够重视。
(三)执法力度还不够大,触角延伸不到位。执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一方面受警力限制,将全部警力的绝大部分投入到重点交通干线,将工作的重点摆放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客运车辆查处、危化品车辆检查、人力三轮整治等工作上,对边远地区的日常管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群众“罚不责众”观念带来不小的困扰,一线执勤民警往往担心执法力度稍一加大,警民关系的“负效应”就会出现,尽管是文明纠违、礼貌待人,但也可能会被少数群众误解,导致信访或投诉,而一旦出现信访类案件,往往会付出无数精力弄的筋疲力尽才能勉强处理好。
(四)边远地区交通管理工作难度极大。边远地方无牌无证车辆较多,大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极差,常抱着侥幸心理与执勤交警“捉迷藏”。要进城往往选择早晚时间,事先电话联系城区
周围亲戚朋友了解交警是否在进行检查,其余绝大时间都在乡镇或村组上驾驶。当我们到边远地区进行检查时,往往很多驾驶员已通过电话知晓,结果要不是满街连个无牌无证车辆的影都不见,要不就是查一个围上一大堆人,驾驶员仗着本地人胡闹蛮缠,而围观者多是当地人,对交警工作多不理解,局面常是上百人围着几个交警闹,所以管理工作难度大。
二、几点对策
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如何有效地治理“两无”车辆的存在,如何强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我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强化源头管理。要继续深入组织辖区交通民警与当地派出所民警密切联合,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机动车及驾驶人的实际情况,增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拓宽服务渠道和服务领域,主动登门为群众最大优惠的办理入户办证手续,优化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手续,减少环节,以最快的速度方便群众挂牌办证。
(二)加大“五进”宣传力度,大力延伸宣传触角。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传单等新闻宣传媒体的基础上,采取经常性宣传教育与主动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利用各乡镇逢集赶会人群比较集中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办事程序,主动下乡上门宣传动员办理牌证手续,深入开展创
建“交通安全文明村(校)”活动;交警要与教育、妇联、团委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优势,把交通法规作为素质教育和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入手,切实做到通过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抓好一个学校带动一个乡镇,由点到面推进,直至辐射整个社会,用真情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办理牌证手续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行综合治理。交警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文明执法水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阳光作业”机制,保障处罚违章和办牌办证程序公开、法规公开、办事公正、群众满意。同时,积极配合纠风部门加大公路巡逻力度,严厉打击公路“三乱”行为,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为百姓造福。
(四)紧抓“三个环节”,强化整治链。要抓好车管登记年检环节、路面检查环节、事故处理环节三个环节,形成整治网络和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给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人无可乘之机,并取得了新的成效。首先加强源头管理(车管所查验工作)。凡来车管所新办理摩托车入户登记或年检的,车管所工作人员都逐车对车驾号和发动机号进行认真的查看、核对。如有嫌疑车,都要按有关法规进行处臵;其次是加强路面日常管控工作,秩序中队加强路面检查工作。巡逻民警每天都要上路进行对交通违法
行为进行检查处罚,重点之一就是无牌无证机动车,一经发现,坚决依法暂扣和处罚;第三加大事故处理工作力度,特勤中队在事故处理中注意涉牌涉证问题的查处工作,对无牌无证造成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从重处理,因为在执法实践中,引发交通事故的车辆中,往往就有一些证照问题车辆。所以,事故处理民警在现场勘查时,特别注意查验车辆及驾驶人的证照是否有问题。如有嫌疑,必须进行认真地调查处理。
(五)打造派出所协管交通工作机制,营造高压整治态势。紧紧依靠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和派出所的大力支持,把交通法规纳入公民行为规范,实行派出所辖区日常负责制,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农户,真正依靠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组织体系,从而形成层层抓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合理调配有限警力,在城乡道路上形成巡逻监控布局,特别是要对事故多发路段的巡查力度,采取流动检查与定点检查、日常查纠与不定期整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重点路段不失控,对无牌无证机动车形成严管态势,对道路上出现的无牌无证机动车违法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法驾驶人一定要作出严肃处理,该罚则罚,该扣则扣,该拘留的拘留,决不手软,起到震慑作用,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无牌无证机动车辆,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第二篇:无牌无证机动车辆上路行驶违法问题存在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无牌无证机动车辆上路行驶违法问题存在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贵阳市公安交管局陈孟文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动车数量也急剧增加。车辆增多带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便的同时,无牌无证车辆违法上路行为干扰正常交通秩序的现象也与日俱增,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对无牌无证车辆的管理,降低事故发案率尤其是重大事故发案率已经成为摆在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我针对如何加强无牌无证车辆的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无牌无证车辆的危害性
机动车牌证是允许机动车上路行驶的法定证件。机动车驾驶证,是证明驾驶员具有驾驶某种机动车资格的法定证件。无牌无证行驶危害极大。
1、易造成交通事故。无证驾驶人员缺少正当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导致交通安全意识差,驾驶技术不熟练,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谈薄,无证驾车、酒后驾车、超速超载、闯红灯、乱停乱放等违法现象屡见不鲜,给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题和压力。由于无牌证车未经公安机关检测,安全性能不稳定,甚至于报废车、机件严重破损、不符合上路条件的破旧车纷纷上路。事故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从而带来一系列交通事故。从近期我市统计
情况看,在发生的一般以上事故和重大事故中,其中无证驾驶和无牌行驶的占事故总起数比例呈上升趋势。
2、易引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驾驶无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个别驾驶员利用车辆无号牌,抱着逃跑后公安机关无从查破的侥幸心理,经常出现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现象,给公安机关侦破逃逸案件带来了很大难度。
3、给打击机动车被盗抢案件带来了不便。近几年来,盗抢机动车案件发生较为频繁,被盗抢的无牌车辆,由于没有在公安机关备案登记,这给侦查、查询带来了难度。同时,被盗抢的无牌车辆,也利于犯罪分子销赃,案件久侦不破,常常使公安机关陷入被动。
4、容易引发信访事件发生。无牌无证车辆尤其二、三轮摩托车、农用车由于稳定性小、安全性能差,驾驶人驾驶车辆上路不戴安全头盔、超员超速等违法行为增多,经常导致重大死伤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于此类违法行为引发交通事故后,事故死伤家属由于处理不妥或赔偿费用不到位,容易造成上访等事件发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无牌无证机动车产生的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于车主和驾驶人来说,办理牌证需要一定的资金,特别是一些车辆多的车主为了节省资金,更是挖空心思的进行这方面的违法操作。由于办理牌证需要资金,车主又刚买车资金有所拮据,所以想方设法逃脱办理牌证,以此来节省费用,还有一些车主嫌拉得少,购买车辆后进行非法改装,自然不可能办理牌证。-
2、部分机动车主机驾驶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认为上户挂
牌,申领驾驶证,是为了应付交警路上检查,只要路上不出现交通违法行为,不发生交通事故,上牌办证与否无所谓,片面地认为不上牌办证可以省钱,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机动车上牌办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上牌办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对车辆挂牌和办证持消极态度。
3、无牌无证机动车管理难度大。无牌无证机动车辆分布面广、线长、且极为分散,大多集中在偏远乡镇和农村的农用车、摩托车,有限的警力难以实施覆盖性的有效管理,也为无牌无证提供了可能。
4、非法拼组装等黑窝点泛滥,导致非法拼装车、组装车大量出现在市场上,此类非法车辆大都由报废机动车零配件翻新后拼装而成,因此价格极其低廉,据调查,一辆拼装的摩托车售价仅为5、6百元,客、货车售价一两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仅为同类合法车辆市场售价的几分之一,因此部分车主贪图非法拼、组装车、被盗抢车价格低廉,购买使用此类非法车辆。这些非法拼、组装的车辆,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登记上牌,自然不可能办理机动车牌证。
5、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联动机制,无法形成合力。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依据国家法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理,但非法拼、组装车辆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由工商、税务等部门管理。治理问题上,公安交管部门没有与工商、税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各自为战,因此治理活动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无牌无证车辆的来源,导致治理成效不明显。
三、无证无牌违法上路行驶问题治理的对策。
1、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有关单位要把无牌无证治理整顿活动作为“五进”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依法治理交通秩序、创造良好交通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主管部门要制定宣传方案,印发治理整顿通告,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治理的目的、意义以及工作程序、服务措施,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工厂进行宣传。强化对驾驶员和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充分认识无牌无证上路行驶和乘坐无牌无证车辆的危害性,教育人民群众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车辆,督促车主自觉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挂牌办证。
2、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做好排查摸底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尤其是组织好派出所深入村户、基层单位调查摸底,查清无牌无证机动车数量,登记造册。同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动员一切力量,实行综合治理,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挂牌办证。车辆管理部门对车辆来历清楚,手续合法的,要当即予以办理牌证。对来历不清楚,部分手续不全的,采取告知措施,促其补全手续,尽可能为车主提供方便。同时,要充分发挥好上门服务作用,对边远村寨群众车辆挂牌尽力提供方便。常挂牌办证工作中,要严格收费标准,不准巧立名目,乱收费或搭车收费,坑害群众,防止由此挫伤群众挂牌、办证的积极性。
4、严禁为未经国家批准或非法拼(组)装的机动车办理牌证。要积极争取工商、税务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机动车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督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批准生产、销售的机动车
产品,从源头预防非法车辆流入社会,以免造成工作被动。同时,要加强宣传,不让群众购买未经国家批准生产、销售的机动车产品。
5、强化路面巡查,加大纠违执法力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民警在道路管理执法时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对无证驾驶、无牌行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管重罚,对查处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依照处罚上限进行处罚,达到拘留条件的,要一律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按上限予以拘留。要从区域、路段、时间上统筹安排,组织警力,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对公路上行驶的无牌无证机动车,发现一辆查扣一辆,对核实应当报废的车辆,立即按规定强制报废。同时要积极与其他警种联系,对查获的无牌无证车辆,经初查有被盗抢嫌疑的,要及时将人车已交刑侦部门处理。
6、积极依靠政府部门,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这项工作仅仅依靠交警部门是难以彻底扭转局面的。为此,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要统筹安排,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公安、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对我市辖区内的汽车、摩托车维修销售企业进行排查,凡发现有违法生产销售非法拼组装车辆、走私车、被盗抢车的企业,由工商等部门依据法律法规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暴力抗法的公安机关要及时的坚决予以打击。对机动车交易市场等无牌无证车相对集中的地方要加强监管,对进场交易的无牌无证车辆由市场管理机构
进行登记,凡无合法来源的无牌证车辆不得进场交易,对路边市场、非法市场坚决予以取缔,从而斩断无牌无证车辆的源头和流通渠道。
7、密切与新闻部门配合,大力宣传购买、使用、乘坐无牌无证车辆的危害,对整治措施和结果的有关信息及时予以披露,在全社会一种以高压态势震慑和警示无证行驶行为的氛围,让广大群众树立无证行车、无牌上路就是违法的观念,自觉养成购车即办理牌照的习惯,切实解决无牌无证行驶这一长期难以解决的交通违章顽症。
第三篇:浅析山区农村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天津市电视大学开发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山区农村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作者:王广忠 学号:1112001205633
学校: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蓟县分校 专业:教育管理 年级:11春(本)指导教师:邹俊 时间:2013年4月
浅析山区农村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写作提纲
目前,在我县山区农村中学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流失太多,这已成为困扰“普九”验收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辍学状况及特点
1.离异家庭辍学率高;2.双差生辍学率高;3.经济收入低家庭子女流失率高; 4.管理制度松散的学校流失率高。
二、流失原因
(一)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不能很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
(二)学生厌学造成流失
l、应试教育逼走学生;
2、课程无趣难留学生;
3、教师厌教影响学生。(三)个别教师的非道德性教育造成学生辍学(四)家庭原因导致学生辍学
1.个别农村家庭子女因贫困上不起学。2.部分农村家庭因缺乏劳动力,不能让子女上学。3.有的家长因重男轻女思想,放任女孩辍学。4.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对控制和回收流失生措施不力。
三、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一)应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二)落实责任制,强化政府行为
(三)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辍学情况报告制度。
(四)加强职业教育,做好初三后分流工作
(五)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估制度,切实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做法,真正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总之,只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农村初中生辍学过多的现象控制到最低限度。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培养更多的人才。
浅析山区农村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我国山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的流失状况及特点。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缤纷的经济浪潮冲击着教育圣地,大量中学生纷纷出外打工。学生流失便成了农村初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使实施“普九”乃至“两基”工作举步为艰„„。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的流失相比显得比较明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分析学生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留在校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流失 原因 应对策略
目前,在我县山区农村中学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流失太多,这已成为困扰“普九”验收的突出问题。现根据对我校及部分学校流生情况的调查,分析一下学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控辍保学的建议。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辍学状况及特点
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中学年巩固率不得低于97%,流失率不得高于3%,但是山区中学生流失现象较为突出。具体表现:1.离异家庭辍学率高。我在山区中学近五年,每年在动员学生返校工作中发现,父母离异的学生,绝大部分很难坚持到初中毕业。2.双差生辍学率高。流失生大多都是成绩差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被老师忽视的成绩差的学生和违纪较多而被老师经常处罚的学生。3.经济收入低家庭子女流失率高。据某县教科局普教股统计结果表明:辍学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学生。4.管理制度松散的学校流失率高。
二、流失原因
(一)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不能很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
据调查,现在山区农村中学初中毕业生每年大约只有30%的人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余70%左右的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只能回到家乡,一些初中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的是: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读书与不读书差别不大,不读了反而能省下一笔钱,也可用这一二年的时间先学一些技能。有个初一年级的辍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读书了时这样说:“我学习成绩差,不想读;读了也没有用,我的邻居某某人初中毕业了不是照样回家种地。”有的家长也这样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不想读就算了.况且像我们村每年读初中的有几十个,到初中毕业就没有几个。能考上较好高中的一年就是那么一两个,甚至没有。上不了高中,就不了业,读书没用。”有的家长说得更彻底:“上得了高中,考不上大学,不还得回家。何必要多读几年书,多识几个字,还不如趁早回家,该务农的务农,该打工的打工,这样还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感慨:农村孩子上不了重点中学,就没有了出路;学校不能给学生谋出路,不能教学生以技能,又怎样能动员那些辍学生复学呢。
在目前我国仍然是通过考试来进行人才选拔的体制下,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跳出山区,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农村的父老乡亲也深知“知识政变命运”的道理,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好书,能够跳出农门,跳出山区,进驻城市。然而,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就进不了高中,进了高中如果不能顺利地考上大学,或如果大学毕业了无法顺利就业,就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而这些毕业如果留在农村,往往成为“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的农村边缘人,就算进了城打工,城市给他们提供的也大多数是简单的重体力活的岗位。显然,如果农村孩子的学习难以达到升学的目的,而所学知识又很难运用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他们就只能选择辍学。其实,这也是当前一些农村家庭的痛苦。证因为如此,许多农村家庭的家长也只好忍痛早早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学校。(二)学生厌学造成流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厌学、学不懂、不愿学的占辍学生的70%一80%,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 l、应试教育逼走学生
由于地方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管理等原因,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而在现行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当中,仍然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论分排次抓得严严实实。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事实上仍在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每年的高考、中考之后,各校捷报频传,街谈巷议,电视报纸,又是某某学校又考上几多重点大学或几多重点高中。战果辉煌的学校领导教师脸上写满了笑意,奖金惊人;成绩不如人意的学校则又在思考如何做好明年的应试教育。因为上级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认同,就看你这所学校是否出了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评优评先晋升职务,评价教师的能力就是要看他的教学成果,领导的升迁工作安排,都得依靠这些成绩来说明问题。教师教学要出成绩,学校管理要见成效,只得采取分流教学、高压教学和管理的方式,这就势必刺激教师把目光盯在尖子学生身上。刻板的教法、残酷的题海战术,乃至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歧视,不理不睬,放任自流,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败感、冷落感,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强烈。久而久之,他们就被逼离开了学校。
2、课程无趣难留学生
有些辍学生认为学校的教材没有趣味,因而不愿读书,有个学生这样说:“学校发的书无趣味,有些大家喜欢的课没人教或节数少,体育课不能玩耍,音乐课不能唱歌,美术无人教,电脑课我喜欢上,可每周只有一节,每考完一次试就被老师骂一次,真没劲!”有位教师也说:“从学校的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大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学校教学以考试科目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了很多乐趣。”
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现状与城市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材和教育理念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和文化背景极不相称,教学内容未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基础教育也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这种离农村孩子现实生活太远的教材,显然无法实现教育内容与地方实际文化层次的对接,孩子们也就自然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了。
3、教师厌教影响学生
“有多少学生厌学,就有多少教师厌教。”有人曾这样肯定地说。教师厌教,导致学生厌学,学生厌学又导致教师厌教,这是农村一种比较突出的教育恶性循环现象,但又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不愿提及的话题。
在当前的人事制度下,城乡教师分配严重不平衡,农村教师待遇差,其他条件也不好,教师数量就满足不了需要,相反离城镇越近的学校,教师数量就越多,个别学校还严重超编。同时,在学科结构上也存在很不合理的现象,农村学校有的学科超编,有的学科严重缺编,导致有的教师要超负荷工作,而另一部分教师工作量却非常的少,这种不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导致部分教师心理失衡,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县教师工资全部由财政部门直接拨到个人账户中,无论你的工作态度教学成绩如何,工资都是一样照领,这就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教师无心教学,工作不负责任,甚至有人把教师当作第二职业。
有的学校为了抓质量,出成绩,往往在教学中分快慢班,被分到慢班的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心理,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厌倦学习。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评价教师的主要尺度是平均分和升学率,快班的教师出的力不一定大,但是容易见到成效,容易受到肯定、尊重与奖励;慢班的教师即使加倍努力,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不但劳而无功,还常被视为“无能之辈”。
分快慢班的弊端就是:导致慢班的学生厌学难教,慢班的教师厌教.在厌学厌教的相互影响下,很多慢班的学生只能选择辍学了。(三)个别教师的非道德性教育造成学生辍学
个别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或处境等原因,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非道德性教育,对学生造成伤害,导致学生辍学。
有的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较低,缺乏高尚的情感,对学生缺乏热情,在工作中表现粗鲁,作风野蛮;有的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他们想给学生帮助,可是方式又不恰当,动辄打骂指责,采用家长式的教育方式,还有的教师不懂或无视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学中我行我素,以致对学生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与摧残。
而学生在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受到侮辱时,他们往往会让非规范行为自己冲破自律的防线,或自暴自弃,或欺骗说谎,或思想绝望,有的则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基本敌对情绪”,并把这种敌对情绪泛化透射到周围所有的人和物。他们在无力改变这种受伤害受侮辱的不幸局面时,出于安全需要的本能逃出校园。经验表明,这些辍学生是很难再动员其复学的。
(四)家庭原因导致学生辍学
1.个别农村家庭子女因贫困上不起学。目前仍有极少数人处于贫困之中,如果加上因病因灾因赌返贫的人口,那就占有一定的数额了。对于这些贫困人口,只需支付少量费用的义务教育对他们来说也是件难事,所以这些人可能无法入学,或难以坚持完成学业。
2.部分农村家庭因缺乏劳动力,不能让子女上学。3.家长忙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与引导。
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农村的家长忙与生计,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与教育:有些家长清楚读书的重要性的,但他们只是慷慨地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从不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在校表现,有的家长甚至子女上几年级、在哪个班、哪个老师任教都不知道;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当子女提出不读书时,明知不对,却又无可奈何,当学校需要家长配合教育时,却因为家长的不配合或者其他原因而流失。
4.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对控制和回收流失生措施不力。
个别乡镇领导对“普九”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工作不细致,不深入;也有的存在麻痹松劲情绪,错过了动员组织学生入学的好时机。学生辍学时,大部分工作要学校教师去做,当多次家访乃至法制教育无效之时,乡镇政府未能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依法采取强硬措施,没有建立长效机制,而把学生分配到教师个人头上,若哪位教师挂钩的学生流失一人,那么该教师当年考核就不合格,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教,虽然教师有着动员流失生返校的不可推托的责任,但在没有法律作后盾的情况下,即使教师在动员工作中说破嘴也只能无功而返,有的辍学生甚至以死要挟,这也是造成学生流失的一个客观原因。
三、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
在农村实施“两基”教育,控辍保学是关键,要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齐抓共管。
(一)应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家长送子女入学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法定义务。农村有很多家长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知法,更谈不上守法。《义务教育法》虽然是一部国家法律,但在很多人甚至是国家干部心目中,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的法律,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最软的法律,在农村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因为违反该法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为了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地方政府应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家长知道,不送子女入学是违法行为,从而使家长自觉送其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使家长认识到实行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从思想上给予重视。
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社会形势教育,让家长了解,当前社会用人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要想将来真正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出路和岗位,必须要有实际能力,必须具备较高素质,而这些都必须靠学生时期扎实的基础知识来支撑,学生只有对今天的学习充满热情,才能对明天的社会充满信心,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观和成长观。(二)落实责任制,强化政府行为
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基础的,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切实肩负起这个历史责任。要依法行政,要明确规定控制和回收流失生工作实行分级责任。每年春秋季开学,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镇)政府要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基层和农户督促动员学生入学。对那些未能让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监护人实施必要的教育、劝说乃至惩罚等措施,广南县的篆角乡政府在落实法律责任方面就做得很到位,使其履行好监护责任,对那些雇用未完成义务教育年限的童工的单位,由县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必要时申请法庭强制执行。
(三)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辍学情况报告制度。
学生如未按时入学无故不到校上课,班主任应立即向校长报告,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教育,使其到校上课。经教育仍未到校上课的,农村中学校长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属社会、家庭因素造成辍学的,还应报告有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学校应端正教育思想,对品德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认真辅导,热情帮助。学生旷课,应及时同家长联系,共同教育,防止学生因经常旷课而丧失学习信心,流入社会。学校更不能歧视、排斥品学有缺陷的学生,严禁造成人为流失。
(四)加强职业教育,做好初三后分流工作
加强农村初中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切合地方实际,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用。农村初中毕业生,能继续升学的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仍然是地方经济的建设者。而如果能让那些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让他们在那里真正学到种植、养殖、加工等一技之长,这样既能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又能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许能刺激初中生上职专的欲望,遏制初中生因升学无望而产生辍学的倾向。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改革,引导农村中学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改变单一的应试升学模式,制定“农村初中初三后分流实施方案”,让农村中学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分量,让大多数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学到基本的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较好地解决应试教育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实践,学的东西用不上和学生厌学的问题。
(五)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估制度,切实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做法,真正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快师资培养、培训步伐,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校长、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全面协调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校园里抬起头来走路,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总之,只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农村初中生辍学过多的现象控制到最低限度。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育红.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创新.教育发展研究.2001.(11):26-29
[2]李刊文.西部农村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东北师大报.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专刊)。2001.(12):61-72
[3]王乃霞 宋吉顺《教育探索》 中小学生辍学屡控不止的原因及对策仝文义 2003年03期 [4]蒋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第1版 [5]张冲刘玉娟 《学生情绪问题与教育方案》[ISBN/ISSN]9787501974375 [出版日期] 2010年3月 第1版
第四篇:大理州公安局关于清理整治无牌无证机动车的通告
大理州公安局关于清理整治无牌无证机动车的通告
为全面整治农村地区无牌无证机动车,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发展,净化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保障农民群众安全出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根据省州人民政府的部署,州公安局决定,对全州范围内无牌无证机动车进行清理整顿,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整治时间
从 2007 年 6 月 11 日到 2008 年 12 月 31 日,分六个阶段,为期 18 个月。
二、整治对象
整治对象是全州范围内无牌无证机动车、假牌假证车辆,重点是农村地区的无牌无证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以下简称“四种车”)。
三、整治的步骤及重点
(一)集中申报登记阶段
2007 年 6 月 21 日至 8 月 10 日,共 50 天,要求无牌无证“四种车”车主主动到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进行申报登记。在整治行动集中申报登记阶段,对主动申报登记的“四种车”,经审核比对,排除盗抢、走私、非法拼装及其它涉车违法犯罪嫌疑,而且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分别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监理部门核发专段号牌,纳入户籍管理。对冒领、骗领专段号牌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1、对已纳入专段号牌管理的“四种车”,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按公安部《机动车登记规定》纳入规范管理:一是车主能提供车辆合法来历凭证或者合法来历凭证不全,但能提供证明材料说明车辆确属合法取得的;二是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验无盗抢记录的;三是车辆无重复注册登记情况的;四是车辆产品已录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且车辆安全性能检验合格的;五是2008年的税费已按规定缴清,或经交通、税务、保险部门出具减免或缓缴证明材料的。
2、对不符合纳入规范管理条件的“四种车”,继续按专段号牌纳入重点户
籍管理,不进入全国统一的机动车登记系统,不核发《机动车登记证书》,并在行驶证上记载限制行驶的时间和区域,禁止办理转出、转入登记等。其中,行驶证的有效时间为一年,期满后必须换证;行驶的区域不得超出本县(市)的行政区域范围。
3、对已达到报废期限的“四种车”,经检验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可以延用1至2年;不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一律强制报废。
4、对涉嫌盗抢的机动车,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监理部门及时移交公安刑侦部门查处;对涉嫌走私的机动车,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时移交海关查处;对属于非法拼装的机动车,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缴解体。
5、整治行动期间,除“四种车”外的其他无牌无证机动车,以及2007年6月1日后新购置的机动车,一律严格按规定征收税费,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凡不按规定缴纳税费和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依法从严处理。
6、在整治行动集中申报登记阶段,对主动申报登记的“四种车”,不再收取注册登记检验费和2007年以前欠缴的相关税费;除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牌证工本费按规定收取外,摩托车牌证工本费减半收取。
对整治行动集中申报阶段结束后清理排查出的“四种车”,严格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
(二)集中排查整治阶段
2007年8月11日到9月10日,共30天。通过拉网式排查对未主动申报登记的无牌无证“四种车”一律实施暂扣,并依法按上限处罚。符合专段号牌管理条件的,在车主按规定缴清相关税费后,由公安交通管理或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派出所将加强县乡道路管控,依法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取缔农村地区新出现的无牌无证机动车。
以上规定望“四种车”车主积极响应,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无牌无证机动车线索(举报电话110),查证属实的,公安机关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特此通告
大理州公安局
二 00 七年六月十四日
第五篇: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体育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国家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现实中难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区学校教学软硬件设施较好,能够基满足和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学任务的需要,但是在相对贫穷的农村地区学校,硬件配套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加之边远山区难以吸引人才,造成专业体育师资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本人在边远山区且规模较小的学校有些许经验,本文就当今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边远山区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与西方国家同龄孩子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改变这样的现状,只有加强学校教育,而科学的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保证。
1.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勇敢、坚决、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
(二)体育教学对小学生集体意识、自我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活动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从而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体育活动能使人愉快和喜悦,并能缓解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状况。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
二、目前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有“四少”:经费少、人员配备少、体育活动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等主要问题。
(一)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购置的器材不能齐全,加上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坏、管理不严等因素,更使得农村规模小的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多数农村小规模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教育现状也影响了边远山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一些教师只关注语数主科,而在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自由玩耍,没有认真完成体育课的任务。有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课程,或是用来开展其他活动,如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在临近考试的两周干脆取消体育课,全力以赴备战考试,因为语数科成绩和自己晋级、工资直接挂钩,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二)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
在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规模小的村小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近年来,教育系统新招聘了专职体育教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安排任教语数主科,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研究与改进。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这样的体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提高边远规模小的学校体育教学效率的建议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其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迫在眉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各位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要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薄弱的环节。
(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订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开展教学评估有利于强化教育质量意识,有利于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有利于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全面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改善体育教师待遇,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和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作贡献。
问题浅显,矛盾尖锐,更需要我们这些学校的管理者运筹帷幄,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郑聪敏(1976.11-),男,泉州永春,汉,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