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探索开发跳伞、滑翔、游艇、私人飞机等高端旅游产品,打造世界遗产、熊猫故乡、蜀山之王、蜀汉三国、大爱无疆等8条精品旅游线。”昨日,四川省旅游局正式对外公布了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高端旅游产品:
探索开发跳伞、滑翔、游艇、私人飞机等
■8条精品旅游线:
世界遗产、熊猫故乡、蜀山之王、蜀汉三国、大爱无疆、长征丰碑、醉游中国、发现四川一百年
开发高端旅游产品 造精品旅游线路
《规划》提出,未来四川旅游将发展一个旅游经济增长极,即大成都旅游经济增长极:以成都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德阳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等地,重点打造世界遗产、熊猫故乡、蜀山之王、蜀汉三国、大爱无疆、长征丰碑、醉游中国(即白酒金三角)、发现四川一百年(以欧洲专家探秘四川的行程,探索四川的百年沧桑)8条精品旅游线。
规划明确提出,除了要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美食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以及工业科技旅游,还要大力开发运动康体、中医养生、修学科考、宗教文化等潜在优势旅游产品,积极培育跳伞、滑翔、游艇、私人飞机等高端旅游产品,不断创造旅游消费亮点。
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试点建智慧景区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全省干线交通的基础上,加快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以及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长途客运、旅游客车、市区公交、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把游客从交通上的多重中转、疲于奔波、耗时费力的现状中解脱出来。“旅游需要动起来,发生地理位移;而信息技术致力于使人‘宅’来。以高度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慧旅游’就是让我们从‘宅’垂直起飞,点对点抵达目的地。”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陈加林说,要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干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层次、开放式服务的旅游信息化应用平台体系,探索新技术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试点建设3个智慧旅游城市、10大智慧景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10大亮点
【2012-1-18 16:56:52】 【来源:中国网西部高地】【字体:大 中 小】 【颜色:红 绿 蓝 黑】
【中国网•西部高地】讯蒋君报道近日,四川省旅游局透露了《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相关情况。
根据省政府和省“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二五”省级28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未来五年指导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编制历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先后在全省开展了5个片区的调研,全面总结了全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对涉及“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的16个重大课题进行了研究,编制了多个专题规划,形成了总共54万多字的专题调研报告。
(二)中期起草、征求意见阶段(2010年7月—2011年3月)。在前一阶段系列基础研究基础上,对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省旅游局内部两次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研究讨论规划思路;通过座谈、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省重点旅游企业、在校大学生、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书面征求了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1个市(州)政府、市(州)旅游局的意见和建议;今年1月6日,巨峰省长亲自主持召开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对《规划》进行了审查。
(三)后期审查完善阶段(2011年4月—至今)。反复修改完善文本,并再次送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书面审查,送21个市(州)旅游局征求意见;7月底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评审论证;8月1日,彦蓉副省长召集省级相关部门,再次讨论完善《规划》。9月7日,巨峰省长主持召开全省“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第四次专题审查会,对《规划》进行了审查讨论。10月11日省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通过《规划》。
二、《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突出1个“转”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省委确定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增强全省旅游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转变政府主导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产品开发方向,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从外延扩张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管理,实现“旅游功能综合化、旅游发展方式集约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持续化和旅游生产及旅游消费低碳化”,真正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强调3性
“科学性”——规划编制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5个片区的调研、对“十一五”全省旅游发展成绩和经验的总结、16个重点课题的研究以及专项规划的编制都是支撑“十二五”规划思路的科学基础。
“开放性”——从全省旅游行业系统到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1个市(州)政府,从在校大学生、网民等游客市场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规划》编制。
“互动性”——强调借专家之智、集地方之意、汇部门之力、求公众之妙,“群策群力”编规划,《规划》最终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4个坚持
一是坚持紧扣中心。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进行谋划,突出发挥旅游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坚持把握大势。充分抓住“十二五”时期,旅游业进入国家战略地位、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后产业振兴和中央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等多重机遇,主动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新要求、新任务。
三是坚持“跳起摸高”。“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不仅要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国旅游业平均增长速度,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经济强省。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设置,既要尽力也要量力,区分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发展重点,强调措施的可操作。
三、《规划》的篇章结构
《规划》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其中正文4章、15节:
第一章是“发展环境”,客观总结了“十一五”四川旅游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十二五”四川旅游发展形势。
第二章是“发展要求”,主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四川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强调要突出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突出发挥旅游业的“扶贫”作用和区域协同效应,突出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突出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实现“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形成“1极、3带、5区、5环”的发展格局。
第三章是“发展任务”,围绕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出了今后5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6大体系,即优化产品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创新营销体系、夯实基础体系、健全管理体系、构建保障体系。
第四章是“规划实施”,围绕发展任务的要求,强化规划如何更加有效的实施,提出注重规划衔接、纳入年度计划、加强监督考评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附录包括了名词解释和图件。
四、《规划》的10大亮点
(一)扩大消费、满足需求——旅游资源品牌化、景区化
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旅游业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要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推出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规划》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协同配合,整合资源、挖掘资源、创新资源,积极创建世界遗产等各类旅游资源品牌,大力实施“资源景区化”,打造一批国际旅游精品,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快速转化。
(二)环境与民生——“三区”试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改善民生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要求;满足游
客休闲度假需求是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在全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旅游度假区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三)最后的竞争——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业和文化紧密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对旅游产业的升华。文化旅游一直都是四川旅游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上。“十二五”期间,四川文化旅游发展要实现5个“10”的目标。一是重点开发10大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二是建设10个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三是推出10台地域风情浓郁、时代特色鲜明和市场吸引力强的大型文化演艺节目。四是培育10大文化旅游商品品牌。五是重点打造10大特色文化节庆品牌。
(四)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服务——“6+N”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细微化、人本化和延伸化的服务是应对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旅游服务要素的范围也要从传统的“吃住行游娱购”6大要素,扩大到旅游资讯的提供,旅游用品和纪念品的制造,旅游过程中的医疗服务,旅游过程中信用卡、旅行支票的提供等领域。因此,《规划》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大众为根本,以大旅游的视野观,推动旅游业与相关生产性、服务性行业的融合,扩大服务领域,构建和完善娱乐、购物、咨询、运输、景区、住宿、餐饮、旅行社等“6+N”要素结构,促进旅游服务的升级。
(五)财智时代的营销——整合一切
在现在这个需要知识、需要智慧、需要思想的知识经济时代,营销是讲品牌、讲网络、讲互动,要用知识和智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战中取胜。因此,“十二五”时期的四川旅游营销,要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力量,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类旅游企业、社会团体,甚至包括个人,分工合作,形成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产品、市场、销售一体化”宣传营销格局。
(六)大交通时代的无缝对接
奇葆书记指出,“四川省交通枢纽建成之时,就是四川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之日”。2012年四川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雏形将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要在全省干线交通的基础上,加快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以及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长途客运、旅游客车、市区公交、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把游客从交通上的多重中转、疲于奔波、耗时费力的现状中解脱出来。
(七)从“宅”垂直起飞——智慧旅游
技术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旅游需要动起来,发生地理位移;而信息技术致力于使人“宅”起来。以高度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智慧旅游”,就是让我们从“宅”垂直起飞,点对点抵达目的地。《规划》提出,要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干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层次、开放式服务的旅游信息化应用平台体系,探索新技术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试点建设3个智慧旅游城市、10大智慧景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
(八)一个标准拓展一个领域——旅游标准化引领
据估算,旅游工作需要与109个部门和单位联系。旅游部门是小部门,做的却是大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部门工作的开展,要借鉴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管理经验,通过标准的制定、推广、指导、实施来开展旅游工作。《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实
施标准化引领战略,继续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示范省”创建工作。健全四川旅游标准体系,重点推出一批填补国家空白的旅游地方标准,争取新增地方标准15部,市(州)区域性地方标准40部,企业标准100部。出台《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建立旅游标准实施评价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的监督考核机制,规范旅游标准化工作。
(九)数字不是游戏——旅游统计制度改革
目前,我省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主要是在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颁布与旅游统计调查相关的制度规范下,对我省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调查。随着我省旅游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的统计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规划》提出,要推进旅游统计制度改革,一是开展旅游产业统计调查方法研究和试点工作,科学界定国民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的范围,合理核算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加强旅游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统计工作责任考评机制。三是规范上报数据口径、管控数据传递流程,统一数据出口,整体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十)最大的竞争——旅游人才
据统计,目前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7万人,带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人才建设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创新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旅游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一是实施旅游业人才职业化工程。二是加快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三是建立旅游行政人才、旅游饭店人才、旅行社人才、旅游景区人才标准,建立和完善旅游专业技术职称制度。
第二篇: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通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通辽市旅游局
《通辽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六月
第一章 通辽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通辽市、部分旗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推出9条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通辽旅游品牌,树立通辽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6年的142.4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7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16.2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亿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十分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历次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成立了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划分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努力打造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草原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精品项目”;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通辽市旅游管理条例》。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年,通辽市旅游协会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旅游饭店分会、旅游景区分会。2007年,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和谐通辽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的龙头产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远景规划中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确立了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全市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2007年,对通辽旅游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1月2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命名通辽市等31个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孝庄故里、草原名城”通辽夺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金名片”。2008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旅游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的总体部署,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9年经“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项目组专家委员会的科学测评和审核,我市被评为“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及“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全面提高产品档次,以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大旅游思路,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产品档次,重点发展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社会效益好的旅游产品。形成了“招商一批、在建一批、开业一批、提升一批”的良性循环。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市内外企业、社会各界多方投资,鼓励、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精心筛选招商引资项目。为适应旅游市场的新形势,编制制定《通辽市旅游招商项目册》,并多次完善与提高。二是创新旅游业招商办法,采取项目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推介招商和专业招商引资的方式,加快旅游各项事业的发展。三是主动参与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寻求投资客商,建立投资关系,并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投资洽谈会。四是理性引资,重点建设项目要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5年来,全市新增加的旅游项目46个,旅游业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现已形成了以原始草原、沙漠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探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骨架的旅游格局。目前,全市旅游景区景点已发展到40余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1个,3A景区10个,2A级景区4个。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社会旅馆200多家。共有旅行社28家,其中具有出境资格旅行社2家;旅游购物商店50余家,全市持证导游员249名。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
--以规划为先导,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好旅游开发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了《通辽市旅游总体
-2-
规划》的编制工作。各旗县市区也都把编制旅游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聘请国内专家,用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扎鲁特旗的旅游总体规划已通过人大审议,奈曼旗、科左后旗编制的旅游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开鲁县旅游总体规划已完成资源普查和分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编制规划,使各地旅游业发展思路逐渐明晰,在调整旅游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实施精品战略,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突出地方特色,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培育国内一流旅游精品线路。2006年通辽市党代会、人代会明确提出了“保护历史遗产,挖掘自然资源,建造人文景观,外联带外宣,外宣促外销”的旅游发展思路,实现规模化旅游、开放式旅游,使旅游业真正成为通辽市的重要产业。按照把通辽市“建成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的奋斗目标,全市整合旅游资源,实施精品战略。按照旅游资源及地理分布,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为主题,以“科尔沁文化旅游名城”为品牌,围绕一条旅游中心线(即国道304线),以大青沟、科尔沁区、珠日河和扎、霍草原四个核心区域的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线四区”的旅游开发布局。突出“科尔沁赛马”,开发建设具有通辽特色的“科尔沁草原文化之旅”、“孝庄故里游”和“中国马王故乡游”等专线旅游热线。一条旅游中心线,即国道304线作为通辽市旅游开发中心主线,旅游开发首先围绕该中心线进行,渐次向周围地区辐射。四大旅游区域。第一区,以大青沟自然保护区、4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旅游线路包括库伦旗三大寺、阿古拉民俗文化区、努古斯台原始草原区、僧格林沁博物馆等景区;第二区,以科尔沁区为中心,旅游线路涵盖森林公园、毛主席像章珍藏馆、莫力庙水库、吐尔基山水库、吉祥密乘大乐林寺、科尔沁博物馆、古榆园、麦新纪念馆等景区;第三区,以历史名人为主题,旅游热点项目为珠日河草原旅游区、孝庄园、嘎达梅林纪念馆、胡力斯台水库旅游区;第四区,以原始草原风光为内容,旅游线路上分布有山地草原、霍林河原始草原、静湖度假村、怪山旅游区、誉龙泉旅游区及霍林河露天煤矿工业旅游区等具有原始草原风光、蒙古族民俗风情、工业观光的旅游度假区域。目前,通辽市紧紧围绕“孝庄故里·魅力通辽”这一旅游主题,精心打造出六条旅游精品线路:一是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扎旗山地草原旅游区——霍林郭勒辉特扎哈诺尔草原旅游区;二是孝庄园旅游区——吉祥密乘大乐林寺——科尔沁博物馆——莫力庙民俗度假区——古榆园——奈曼清王府;三是努古斯台——阿古拉——僧格林沁王府——大青沟国家级
-3-
自然保护区——库伦三大寺——塔敏查干沙漠探险观光区;四是麦新纪念馆——毛泽东像章珍藏馆——通辽市革命烈士事迹展;五是阿古拉——莫力庙羊场——珠日河“农家乐”、“牧家乐”民俗旅游;六是科尔沁蒙牛生产线、霍林河露天煤矿生产线工业旅游。通辽市按照旅游精品线路景区分布,与沈阳、长春构建沈——通——长金三角旅游圈、与秦皇岛与承德构成秦——通——承旅游经济圈、与辽西蒙东七城市则构建联合体旅游圈。通辽市在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同时,融入到更广阔的互补共盈的旅游合作领域,正在成为中国北方一个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了通辽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十一五”期间,通辽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方式日趋成熟完善。在市场营销方面,依托我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名片为支撑,积极实施“背靠黑吉辽,面向京津唐,拉动日韩朝,延伸宁沪杭”的市场开发战略,组织了一系列旅游宣传活动,推动了旅游事业的新进步。我们一直把“游孝庄故里—品中国马都”、“科尔沁草原明珠—通辽”这两个口号作为我市新的旅游发展牵动战略进行全面规划部署和有效实施,目前已叫响全国。5年来,在《中国旅游报》、《内蒙古日报》、《通辽日报》等报刊上开辟专版,出版了《神奇科尔沁》、《科尔沁文化史》等系列丛书、印制了《通辽旅游风光》画册及《通辽旅游指南》,制作了《科尔沁草原之旅》、《魅力科尔沁》光盘。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介绍通辽旅游。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先后对通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做专题报道,使通辽的旅游特色品牌得到彰显。5年来,积极参加国内各类旅游交易会、联谊会及博览会,与主要的客源市场旅行商们共同商讨旅游资源共享、线路联结、加强区域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促销活动,以此来不断提升通辽的旅游知名度。2006年,我市荣登由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著名企业联盟、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世界品牌组织、全球华人名牌网联合推选的2006《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排行榜。2007年我市以强大阵容参加2007·中国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北交会并获最佳展台奖。
--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管理力度,健全机制,提高旅游服务满意率。一是广泛开展了星级饭店评定、旅游服务推荐单位评定、A级景区评定和创建文明景区(点)等活动;严格实行旅行社年审制度和导游人员IC卡管理制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规范了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制定了《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成立
-4-
了工作领导机构,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采取集中整治和经常性执法检查相结合、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与旅行社年检、星级饭店复核、旅行社门市部清理、投保责任险、投诉受理等常规工作相结合,加大了查处力度,通过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游客满意率极大提高。三是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举办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尤其是加强了每个“黄金周”的旅游安全检查和督促指导,落实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四是在旅游行业广泛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创优争先活动,表彰了一批旅游先进旗县市区、先进旅游企业和个人,促进了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旅游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和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展速度仍显缓慢,仍存在着一些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目前除科左后旗大青沟、奈曼旗的柏盛园已形成一定规模外,我市的沙漠、草原、水面、森林等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已开发的阿古拉旅游景区总体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很多景区资金投入少,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主要的旅游产品为观光旅游,具有浅层次、粗放经营的特征,适应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互动性、参与性项目少。
二是旅游经费不足。部分旗县市区旅游局存在办公经费不足、宣传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如科尔沁区只有人头费,没有专门的宣传促销经费,严重地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三是旅游景区的详细规划滞后,缺乏指导性。多数景区没有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景区建设随意性较大,个别景点虽有规划,但自成体系,产业链条短,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问题。如库伦旗五星水库景区等。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很艰巨。近年来我市道路交通、通信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虽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市域广阔,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仍有待完善,部分景区的游览指示图版、服务标识牌、告示牌等游览信息服务设施等方面需进一步规范。还有部分景区因周边环境差、道路状况不佳,可进入性较差,住宿等设施档次低,在规模、品位上均未能达到规划的目标。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将旅游产业打造成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的总体部署,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托生态资源和气候特点,发挥两大优势(交通、区位),积极实施“背靠黑吉辽,面向京津唐,拉动日韩朝,延伸宁沪杭”的市场开发战略,实现向旅游强市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大旅游观念。加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部门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发展旅游大产业。
(二)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市旅游业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民俗风情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全力塑造通辽旅游品牌和总体形象。
(三)坚持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我市地处东北、华北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和全市旅游资源分布的特征,在线路设计、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上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四)坚持综合配套,推动联动开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为配套,形成功能完备的产业链,以精品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动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工艺品、农畜产品加工的配套发展和开发,才能形成产业优势。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应立足在追求经济、-6-
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发展目标
从2011至2015年,以交通干线为重点,全面推进沿304国道主干线和高速公路的旅游产品组合,串联旅游区,形成黄金旅游线路。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部、北部、西部、西北、南部五大旅游板块。力争在201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4A级以上景区10个,其中5A级景区力争达到3家。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方面,形成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星级酒店达到5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20家以上,五星级酒店1-2家。
客源层次上到新水平,在东北周边市场得到拓展的同时,争取远程游客(东北地区以外的游客)占游客总数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力争将通辽市建成我国东北地区黄金旅游线之一,东北地区的旅游强市,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2011年到2015年,游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5%,分别达到500万人次和120亿元人民币。基本形成旅游业发达、设施完善、产品丰富、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旅游经济大市的发展格局。
第三章 重点项目和精品线路
一、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将孝庄园旅游区、库伦“三大寺”景区、奈曼王府、银砂九岛旅游区、珠日河草原旅游区等5-10个旅游景区打造成高A级景区。二是在努古斯台开发建设科尔沁马城,建成集繁育、交易、赛马、科研为一体的大型马产业城。三是霍林郭勒市建立蒙元文化中心和鲜卑博物馆。四是在塔敏查干沙漠开发极限挑战运动项目,建设成T3、U2汽车越野基地。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冰雪旅游、红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哈萨尔圣地、九通绿都生态园、莫力庙集宁寺、蒙古礼品城综合楼、麦新烈士陵园等一批AA、AAA级的旅游景区。力争使我市的景区规模和对外影响都有一个大的飞跃,旅游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形成,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得以凸显。
二、精品线路
-7-
我市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国道304线,继续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按照重点突出的原则,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升综合环境质量,完善旅游要素市场,打造和推广优质的线路产品,“孝庄故里〃魅力通辽,科尔沁文化旅游名城”的旅游总体形象已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可。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七条精品线路:
线路
一、沙漠峡谷、牧民家园精品游 线路
二、山地草原风情游 线路
三、原始草原生态游 线路
四、农家乐、渔家乐体验游 线路
五、科尔沁宗教文化探秘游 线路
六、科尔沁红色经典游 线路
七、沙漠探险、体育健身游
精品线路的成熟,标志着我市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步入正轨的我市旅游业如今已变成了一列快速向前开进的列车,以一种势不可挡形式向前开进。
第四章 市场形象定位和营销战略
一、城市总体旅游形象
“孝庄故里、魅力通辽”
“美丽科尔沁:牧马人的伊甸园”
二、总体营销战略
继续巩固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促进高端客源增长。构建以国内市场为重点,以草原旅游为主线的旅游促销体系,实现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和营销网络“三个突破”。
三、主要营销措施:
1、重点营销。加强与主要周边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客源地区的旅游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我市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份额,使来我市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以黑吉辽、京津冀地区为高端客源市场和营销重点,营销推介通辽的民族特色及快速发展的城市风貌;以长江三角洲周边的大中城市为目标,营销推介通辽集民族与沙漠为重点的旅游产品。
-8-
2、联合营销。与大连、青岛等海滨度假城市进行密切合作,积极推动“中国黄金海岸线”联合营销;积极推动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联合营销;与区外旅游城市互结友好城市关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通辽观光度假。
3、特色营销。集中宣传通辽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沙漠绿洲、草原的形象,大力培育和宣传促销特色度假旅游产品和草原旅游产品,重点打包推介
4、近郊旅游营销。积极组织适合市民消费需求的市郊旅游线路和参与性、休闲性、体验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做好宣传、咨询和管理,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方便家庭和散客旅游。
5、国内合作营销。适应国际旅游区域化发展方向,推动与全国重点旅游地区及相关旅游协作区在对外宣传促销方面的协作和一体化发展。重点与周边盟市及外省市的联系,实现联合促销、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共赢。
6、企业参与营销。调动旅游景区点、旅行社和大企业参与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的积极性,扩大我市在主要客源国的影响和市场份额;拓展外联销售渠道,鼓励国内有实力和有市场优势的旅行社在通辽发展服务合作网络,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开发客源市场。
7、网络营销。利用国际互联网,发展旅游目的地境外营销预订系统,多语种、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市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发展网上预订和服务体系,加大远程市场的开发力度。
8.媒体营销。发挥媒体的宣传效应。邀请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等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主流媒体来通辽拍摄旅游专题片;制作通辽市旅游宣传片、旅游指南、旅游地图、画册等宣传品;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我市旅游宣传片;在我市电视台开辟旅游栏目;与海内外旅游城市合作进行旅游形象片置换播放;继续实行宣传报道奖励政策。
9.宣传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制作内容实用、文字简洁、便于携带的旅游指南、旅游宣传小册子、小折页、小地图等;制作大批量、多语种、内容丰富翔实的通辽旅游宣传品,摆放在机场、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及宾馆饭店等处供游客查阅,在航班上作为免费读物。
第五章 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建设
(一)旅游交通
实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多方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多层次旅游交通网络体
-9-
系。民航,重点开通至国内主要客源地中心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班,加大航空公司与旅行社的合作,扩大包机业务;公路,主要抓好市区通往市内各主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增开通往大青沟、阿古拉、莫力庙、珠日河等重点景区的通辽一日游旅游专线;铁路,在京通高铁开通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通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客运列车。
(二)旅游饭店
坚持结构合理、档次提高、配套完善、服务细微的原则,使全市旅游饭店在档次、规模、综合接待能力等方面与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到“十二五”末,全市星级饭店由现在的25家达到50家,住宿设施供给总量与旅游市场需求相对平衡。适应度假和商务旅游发展的需求,引导建设一批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旅游饭店。适应自助游、自驾游、家庭游等散客市场需求,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和经济型饭店。加强高星级饭店建设,力争吸引国际知名饭店品牌落户通辽,建成1-2家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的五星级饭店。
(三)旅行社
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等优势,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形成3-5家对旅游发展起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型旅行社立足特定旅游消费群体,面向专门旅游市场,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适当控制旅行社数量,优化旅行社结构,推动旅行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四)旅游餐饮
大力开发以地方特色为主体,兼有其它菜系的风味饮食。充分展示通辽地方餐饮特色和多元特色,努力开发制作独具通辽风味的特色佳肴,丰富通辽饮食文化。全市要评定一批“旅游餐饮示范点”和重点建设“美食一条街”,推出美味可口的通辽地方特色餐饮
(五)旅游商品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挖掘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商品档次,加强包装宣传、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政策措施,把旅游商品业培育成为旅游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牛肉干、奶制品、版画、皮画、蒙古族服饰、蒙古族乐器、科尔沁有机食品、蒙药、旅游宣传品等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名牌旅游商品超市,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商品连锁店,形成特色购物旅游。到2015年,旅游购物比重争取达到30%
-10-
以上。
(六)旅游信息
实施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行业管理业务网、公众信息网和旅游综合数据库工程,建立以优秀旅游城市和黄金周信息预报点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以及旅游统计卫星账户,全面推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营。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支持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切实把旅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密切协作,配套联动,形成发展旅游产业的合力。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化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旅游、投资旅游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旅游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自治区的实施意见》,我市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强化政府扶持资金在旅游促销、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力度,特别是落实好对星级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价格政策;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工商、公安、物价等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争取在政策上给旅游业最大限度的支持、最大限度的放宽、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大限度的简化、最大限度的变通,形成全方位开发建设、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新局面。
(三)大力推进旅游企业改革
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推动旅游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旅游企业的民营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旅游经济。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项目建设,推广旅游市场化运作的典型。加快旅游招商引资步伐,提高项目的策划、包装水平,增强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鼓励各行各业、全社会参与旅游开发,兴办旅游经济实体,支持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投资旅游产业。
(四)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依法治旅,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提高旅游执法水平,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旅游
-11-
行业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落实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通辽市旅游协会和各类旅游专业性委员会,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共同树立和维护我市良好的对外旅游形象。抓好旅游细微服务活动,营造方便游客、尊重游客、爱护游客的良好旅游氛围。加快构建全市旅游信息网,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并与全国各省市、世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网。
(五)加快旅游人才开发
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推进导游的社会化进程,鼓励大学教师等专业人才兼职导游,加强景区讲解员和外语导游的培养,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每年举办全市导游员风采大赛,培育一批金牌导游人员。“十二五”末,全市导游人员增加到800人。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六)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力求实现资源环境贡献与消耗比的最优化,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12-
第三篇:荆门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旅游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出台了市域、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切实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荆门旅游品牌,树立荆门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5.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9%和33.82%。十一五末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比十五末增长127.88%和202.16%,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确立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文化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了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调查研究,组织考察学习,成立了强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了“133”发展思路,突出“休闲”主题,建设“旅游强市”目标,使荆门地区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旅游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二)壮大了旅游业的产业规模。“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加大了对交通、通讯、水电、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精品景区的建设力度。第一,形成了较好的旅游通达条件。相继开通了荆宜、随岳、武荆等高等级公路,编制了旅游交通规划,随着一批景区与干线之间的连接道路、景区公路、景区步行道的建成,旅游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招徕游客、扩大客源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第二,旅游要素配置进一步完善。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40家,旅行社36家,并配套建设了一大批与旅游相关配套的旅游推荐商店、餐厅,旅游交通及娱乐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8万多人,旅游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三是景区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在政府引导性投入资金的带动下,成功组建荆门生态旅游集团公司,积极实施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引导本土企业投资旅游业,全市多渠道投入旅游发展的资金达28亿元,全市A级以上的景区达8个,其中明显陵、黄仙洞、绿林山3个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我市旅游景区的代表。
(三)提升了荆门旅游业整体形象。“十一五”期间,荆门地区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日趋成熟,方式不断创新。第一,突出整体形象宣传,集中打造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与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媒体和本地媒体密切合作,全方位地宣传荆门旅游,制作了《休闲荆门》等3部宣传片,印制了“走进荆门”、“荆门九派通”等画册4万多册,编印荆门旅游地图、荆门自助游、荆门导游词等各种宣传资料5万多份;开通了荆门旅游网官方网站;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荆门油菜花旅游节、钟祥长寿文化节、漳河横渡公开赛等10多个节庆赛事活动,对荆门旅游形象进行广泛持续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了荆门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二,突出重点,加强合作,做好推介工作。积极组团参加上海、大连、郑州、重庆、昆明、合肥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中博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加快与周边地区的战略合作,推进与河南、陕西、宜昌等地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展了“百名旅行社老总看荆门”、“中原万人游荆门”、“武汉人游荆门”、“宜昌游客荆门行”、“西安人进荆门”、“湘鄂情荆门行”等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一五”以来,荆门旅游业虽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和产品开发滞后于旅游业发展需求,基础设施、宣传促销和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不足,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市场联动不足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1、机遇。一是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二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和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和决定,我们正面临历史性、战略性发展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和抓住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确立更加科学、更加积极的奋斗目标,抢前、争先、进位,促进我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强有力的文化旅游发展领导机构,强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四是通过“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具备了规划基础、基础设施基础、投入和项目基础,市域内各地竞相发展,态势良好。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资本转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工业资本、房地产资本、商业和金融资本向旅游产业转移成为趋势,我市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承接资本转移的洼地,旅游产业必将成为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抓手。五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区位优势的提升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挑战。一是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各市都会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荆门处于武汉“1+8”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节点地位,面临激烈的圈内外竞争,如自身努力不够,区域发展将更加不平衡。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不高。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投入强度不够,缺少精品名牌,产品形式单一,多属于低端的观光型产品,三是旅游产业发展配套、联动不足,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不高。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湖北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旅游强市目标,树立大旅游的观念,积极实施好政府主导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
2、战略目标
将荆门市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城市圈“两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湖北省重要休闲旅游城市。通过加大旅游景区和产业辐射能力建设,实现荆门由湖北地理中心逐步向文化旅游中心,由区域性旅游目的地逐步向全国性旅游目的地转变,将荆门市打造为休闲特色明显、设施配套齐全的旅游名城,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游客集散中心,成为山水休闲、文化休闲和运动休闲旅游的典范之地。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将着力提升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在文化发展建设上,健全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以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加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旅游产业上,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以形成旅游品牌为目标,以健全完善基础设施为推手,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实现旅游年接待人数2000万人次(年均增长比18.67%),旅游总收入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比24.57%),5A级景区达到2个,4A级景区达7个,将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打造为荆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3、战略定位
在旅游主题定位上,突出“休闲养生”特色,打造京山山水生态休闲、钟祥历史文化休闲和荆门中心城区运动休闲三大板块,形成资源整合、关联性强、互相配套、互为补充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荆门建成配套设施完整、景区风格独特、市场网络成熟、交通条件便捷的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产业定位上,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联动,推动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为荆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打造荆门市新型绿色支柱产业之一。
在旅游产品定位上,以休闲养生旅游为主题,强化参与、休闲、度假、体验、健康等旅游功能,努力把荆门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节点城市,建成以山水养生休闲、文化体育休闲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型旅游城市。
4、战略重点
(1)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健全旅游交通设施,做好重点景区旅游交通的提档升级。新建荆门市旅游集散中心和各县市区游客接待中心。加大高星级宾馆、酒店和其他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荆门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旅游购物街区,引进建设适合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
(2)强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积极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突出景区建设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培育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旅游产品体系,统筹推进核心景区和高端旅游产品建设,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3)培育市场主体,由单纯吸引投资向吸引投资与增强自身投资能力并重转化。转变市场主体培育方式,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制度环境,提升企业的需求能力,搭建信息平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
(4)打造精品名牌。依托漳河风景区,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华中滨水休闲第一湖”;依托钟祥明显陵建设全国第一家明文化主题公园;整合太子山、大口、虎爪山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建设100公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休闲长廊;依托引江济汉工程,发展水上娱乐、生态休闲农庄、工程桥梁观光项目,打造综合性“田园文化休闲旅游风光带”。
三、旅游发展主要任务
坚持文化旅游强市战略,突出休闲养生主题,建设三大板块,培育三大品牌,努力把荆门建设成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空间布局
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荆门市旅游发展应按照“三大板块”、“六大景区”的建设要求,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综合环境,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要素健全的旅游产品格局。
1、三大板块
(1)京山山水休闲板块
该板块以京山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代表,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国家水利风景区惠亭湖,国家森林公园大口、虎爪山、太子山和丰富的温泉资源等,通过加强自然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和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突出生态休闲主题,打造极具特色的山水休闲板块。
(2)钟祥历史文化休闲板块
该板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和明代元佑宫、兴王宫等一批明代宫苑建筑遗址,是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明嘉靖皇帝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极为丰厚,同时2006年还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应深度挖掘明文化和长寿文化内涵,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荆门面向国内外的历史文化精品旅游区。
(3)中心城区运动休闲板块
该板块拥有漳河国家3A级风景区和高品味的体育运动场馆,著名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李宁工业园也落户于此,该板块努力做好运动休闲城市创意,大力培育和发展运动休闲文化,引进航空运动、水上运动、潜水运动、山地运动、汽车野营基地等高端运动休闲项目,建设国家湿地公园、航空俱乐部、游艇俱乐部,扶持运动休闲产业,打造运动休闲城市。
2、六大景区
(1)大洪山风景区
大洪山风景区包括京山县和钟祥市客店地区,主要依托国家风景区名胜区大洪山,以生态观光休闲产品打造为重点,突出休闲和生态文化,通过绿林景区深度开发、黄仙洞景区改造升级和高水准建设京山国际温泉养生度假区,大口•虎爪山•太子山森林公园整体开发等,形成鄂中集生态观光、康体疗养、山地休闲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2)明显陵风景区
明显陵风景区主要包括钟祥城区旅游资源,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依托,以明文化为主线,楚文化为辅线,长寿文化为纽带,集中建设莫愁湖生态乐园、明文化主题公园、明显陵核心景区三大片区,整合历史文化、湖泊湿地、林地植被、田园生态、地方民俗等资源,把明显陵风景区打造成融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长寿养生、拓展训练为一体的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多功能、综合型休闲文化生态旅游区。
(3)漳河风景区
漳河风景区包括漳河、圣境山等区域,主要依托漳河水域特色这一优势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利用,走生态型、精品化的路子,发展环库游等运动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高端市场,以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为抓手,争取将漳河风景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环保型旅游度假示范区和华中地区滨水休闲第一湖。
(4)中心城区运动休闲区
中心城区运动休闲区包括东宝、掇刀部分地区,通过建设象山历史文化旅游区、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和打造喜民园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区,整合包装城区分散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生态运动公园的旅游功能,将“生态”、“休闲”与“运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荆门特色的休闲运动深度旅游产品,既举办高水平的运动赛事,又发展群众休闲运动,打造城区“运动休闲之城”。
(5)楚文化旅游区
楚文化旅游区包括沙洋县城区部分旅游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纪山楚墓群资源,积极融入和对接“荆州大遗址保护区”项目,打造“楚国第一城”、楚王陵遗址、纪山寺等人文景观,借助“郭店楚简”和战国女湿尸在文化考古界的轰动效应,建设反映荆楚文化历史的博物馆,使之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楚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依托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以“休闲化”为规划理念,在整合和盘存水利工程、田园、人文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水渠为纽带,串联和辐射周边旅游资源,形成据有观光、休闲、运动、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田园文化休闲旅游风光带”。
(6)屈家岭文化遗址风景区
屈家岭文化遗址风景区以闻名中外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为旅游主题,以遗址公园附近的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月湖度假村、梅花鹿养殖基地、白龙太子山景区为旅游热点,通过科学开发建设,打造为江汉平原北部集古文化宗教、果林生态、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地。
此外,在六大景区之外,大力发展以仙居、马河等为代表的乡村游,着力打造以北山、京山小焕岭、八字门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区和以京山观音岩、沙洋纪山寺、千佛禅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景区。
3、精品线路
(1)世界遗产旅游线
武当山—明显陵—莫愁湖—莫愁故里—元佑宫,湖北境内2处世界文化遗产相互联动。探寻气势恢宏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感受明帝王文化的灿烂与煊赫,乘船游览莫愁湖风光,品尝钟祥特色美食。
(2)大洪山旅游线
鸳鸯溪—绿林山—美人谷—黄仙洞—娘娘寨,以大洪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为依托,游客可以体会世界地质奇观黄仙洞的神奇,娘娘寨的古朴;在绿林寨穿越莽莽林海,寻觅绿林起义的历史遗迹;品尝特色饮食,购买土特产等旅游纪念品。
(3)水上休闲线
休闲岸泊(码头)—避暑山庄—观音岛—常青岛—李集岛—观音寺大坝—象山风景区—圣境山风景区,漳河水面宽阔,湖水清澈透明,两岸青山叠翠,是旅游、休闲、度假、疗养的好去处,可参与水上乐园项目,体验水上运动的魅力。
(4)温泉养生线
京山温泉水质清澈柔滑,属高温中性含氟弱放射性氡温泉,是全国罕见的双料温泉,这里融养生、休闲于其中,定位于会务旅游和自驾车游,走中高档路线。也可以面向对生活环境有高要求的中青年人市场,是温泉养生旅游中的高端产品。
(5)乡村旅游线
圣境山—仙居—栗溪—马河沿线、喜民园—彭墩—莫愁村—赵泉河村、梭墩村—屈岭村,这里溪、湖、洞、瀑呈现原生态,田园风光秀丽,是体验民俗风情,农家原生态的理想去处。以独有的田园风光和农家文化吸引八方游客。
(6)森林探秘线
大口—虎爪山—太子山—白鹿春,三个国家森林公园连成一片,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气象景观之精华,游客置身其间,轻松自在,还可在白鹿春景区品尝特色养生鹿食品。
(7)红色经典线
京山小焕岭—八字门—北山—中共石桥驿小组—仙居,本线路将历史教育与观光游览融为一体,以红色旅游为主线和文化内涵,游客可以去探寻革命足迹,游览山水景色。
(8)宗教祈福线
唐安古寺—千佛禅寺—纪山寺—京山观音岩,白云楼—圣境山—老莱子,这里常年香火旺盛,祈福还愿的同时还可以饱览秀丽山色,参观各寺庙和道观的建筑风格,感受宗教文化。
(9)农耕体验线
喜民园—彭墩村—屈家岭,游客可以体验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的不同耕作方式,参与农事活动,享受休闲、时尚、野趣的田园生活。
(10)城市风貌与工业旅游线
李宁工业园—生态运动公园—天鹅湖公园—象山风景区——航空生态产业园—605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荆门博物馆—金龙泉,本线路中生态运动公园气势恢宏,充分展示了荆门人的情怀,象山风景区里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景点错落有致,各具特色。金龙泉、李宁工业园分别展示着荆门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的累累硕果。荆门博物馆浓缩了荆门的历史,文物、文字资料丰富翔实。游客不仅能享受荆门闲适的城市生活,还能感受现代工业的脉搏。
(二)旅游基础设施
1、旅游交通
(1)积极实施火车站搬迁改造工程,扩大荆门火车站接待、通行能力,增开荆门至武汉和旅游热点城市的班次;长荆铁路、荆沙铁路实行电气化改造,增强铁路运力,对接即将开通的沿江高速铁路;争取城际铁路引入荆门。
(2)漳河机场发展通用航空服务,建设中南地区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中心,发展旅游包机业务。
(3)加强汉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汉江、漳河、长湖等水上黄金旅游线路。
(4)改造提升207国道、分当线、汉宜线等交通要道在荆门境内的等级,建设荆漳大道、荆门城区西北环一级公路和各高速公路到景区的连接线;完成三阳-绿林-客店-大口-虎爪山-屈家岭生态旅游景观大道建设;改善旅游区、度假区的交通条件和停车服务等基础接待设施,提高旅游区、度假区的可进入性,方便自驾车旅游。
(5)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设立和增加通达旅游景区景点的专线车、城市观光巴士和线路;制定标准,提高旅游团队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鼓励发展旅游团队车辆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经营,规范发展适合散客成团一日游的旅行社团队车辆和相关的便捷服务。中心城区组建1-2家大型旅游车队,京山和钟祥各组建1家旅游车队。
(6)规划完善城区商业旅游中心和景区景点团队车辆停车场。旧城改造要适当安排旅游团队车辆停车空间;新建景区景点的停车场要按生态型停车场标准建设,停车泊位要满足景区接待量的需要,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2、旅游信息系统
(1)旅游信息化建设
完善旅游信息中心和相关服务终端,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预订网络和信息咨询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发布国内外旅游信息,实现网上宣传促销和预订,推广旅游电子政务,引导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提高我市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
(2)旅游指示导向系统
继续完善旅游指示导向系统。逐步完善高等级公路、连接线、城镇出入口到各重要景区景点的指引标识;在主要站点及景区、商业区设置多语种的旅游信息电子触摸屏,向中外游客介绍旅游信息和荆门风光;在交通站点、商业区、景点、主要街道继续设立多语种导向牌和导游图;对市区重要历史建筑、名人故居设置多语种导游铭牌。城区在建设和旧城改造时要规划、设计、建设相应的旅游指示导向系统。
(3)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在主要游客集散地建设与旅游城市配套的区域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中心城区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京山、钟祥建设游客接待中心,重点旅游名镇建设游客接待站,形成三级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体系,逐渐建成具有城市形象宣传、信息咨询、紧急求援、旅游投诉、旅游代理预订、旅游纪念品展销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旅游散客咨询服务网络。
(4)旅游指南和宣传资料
在车站、星级酒店、旅游景点、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摆放供游客自由取阅的足够的旅游指南和旅游景点、酒店、餐饮、购物、交通等旅游信息资料。为散客自助旅游和旅游消费提供指导。
(三)重点旅游产业要素
1、旅行社
调整全市旅行社布局和结构,引导旅行社做大做强,减少恶性竞争,提升竞争能力。申报出境游组团社1-2家。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持证导游人数达到600人以上。充分发挥旅行社招徕客源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旅游地接业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旅行社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2、旅游饭店
根据对外开放和国内外旅游客源增长的需要,有计划地提高旅游饭店档次。到2015年,全市五星级饭店在2家以上,四星级饭店在12家以上,星级饭店总量突破70家。大力发展商务型连锁酒店,形成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秩序优良、管理高效、服务一流的旅游饭店接待体系。形成既满足旅游接待需要,又为城市商务、会议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旅游饭店发展布局。
3、旅游车辆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发展旅游车辆,发展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交通工具。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专线车,引导自驾车旅游者和外地来荆的旅游团队车辆换乘旅游观光专线车旅游。旅游团队客车数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鼓励投资旅游车队建设,引导旅游客车升级换代,促进服务档次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4、旅游商品
引导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各县(市、区)每年新开发旅游商品种类5件以上,发展高端城市休憩购物街区、专业旅游购物市场和商店,在各景区建立销售点,形成销售网络。进一步丰富和规范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并发展专业旅游购物市场和商店,在车站、码头、旅馆以及旅游区的出入的中心地带设立旅游购物点。设立旅游推荐购物商店20家以上。
5、旅游餐饮
发展荆门特色菜系的继承和创新,引进和推广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各类菜系;鼓励发展地方风味小吃,开发提升漳河鱼宴、钟祥长寿宴、石牌豆腐宴、京山绿林好汉席等特色餐饮,继续开展市民、游客和专家相结合的特色菜和风味小吃评选活动和烹调技能比赛,形成地方旅游餐饮特色和餐饮名牌连锁经营;结合荆门特色旅游商贸休闲街区的规划建设,建设天鹅广场餐饮酒吧街、风情小吃夜市街区;中天街等商业街区附近适当布局一些方便游客的休闲餐饮设施。
6、旅游文化娱乐
中心城区在城市改造和规划中,建设休憩购物一条街,兴建高等级球类活动、歌舞、电影、美容、沐足等娱乐休闲场所,不断提升城市休闲功能和个性魅力。在旅游者的行、游、住、吃、购各个环节融入旅游文化娱乐活动,突出抓好游览和旅行中的娱乐项目,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重点抓好旅游城镇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娱乐场所和旅游购物网点建设,力争上档次、成特色;重点景区结合景区特点组织开展旅游文化娱乐活动,打造一台彰显特色的文艺节目,增加旅游者参与性项目。
7、旅游人才
按照旅游国际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思想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职业能力、道德水平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和各类旅游人才,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对管理服务、项目策划、宣传促销人才和导游人员的培养力度,在现有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立旅游专业,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旅游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旅游队伍人员素质。
(四)旅游市场开发
1、市场战略
按照“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总体目标,制定统一的旅游宣传促销方案,扩大对入境旅游市场整体促销,实行政府主导的积极营销策略,确立城市旅游形象,整体促销与企业促销进一步结合。扩大市场份额和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主题形象
中国休闲之都—荆门;中国长寿之乡—荆门;生态荆门,休闲养生;荆楚门户,休闲之都;
3、开发措施
(1)加大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整合营销,开发计费系统,适时开通市内重点景区“一卡通”。
(2)分阶段拓展客源市场。2011-2012年,在武汉、宜昌、襄樊、十堰、荆州以及河南、陕西、湖南建立促销网络,稳固周边市场,开拓华北、西北、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客源市场;2013-2015年,在周边市场促销网络逐步成熟,主要市场客源渐趋稳定的基础上,开辟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使旅游市场占有额逐年上升。
(3)将旅游宣传与荆门市的重大外宣、招商商务、友好合作、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强势媒体上大手笔宣传,大力发展会展旅游,积极申办各种会议、论坛、展览和文化、体育、经贸活动。
(4)继续办好具有荆门特色的“油菜花旅游节”、“长寿文化节”、“温泉网球节”、“漳河横渡”等旅游节庆品牌,办出水平,办出效益,提高荆门旅游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四、旅游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旅游业是以重点景区为依托、立足本地、围绕旅游六大基本要素而发展起来的。要适应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五级联创统筹发展、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
(一)五级联创
1、旅游强市
全市坚持文化旅游强市战略,在“十二五”末初步打造为全省旅游强市。
2、旅游强县
京山县创建全省旅游强县。
3、旅游名镇
建设绿林、新市、客店、郢中街道办事处、漳河、纪山、仙居、团林、易家岭、太子山10个旅游名镇,其中客店、绿林、漳河创建为湖北省旅游名镇。
4、旅游名村
建设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沙洋县纪山镇纪山村、京山县绿林镇双桥村、钟祥市郢中街办莫愁村、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京山县新市镇汤堰村、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东宝区漳河镇迎接村、东宝区子陵铺镇子陵村、掇刀区团林铺镇兴隆村、掇刀区掇刀石街办周河村、屈家岭管理区易家岭办事处梭墩村、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13个旅游名村,其中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沙洋县纪山镇纪山村、京山县绿林镇双桥村、钟祥市郢中街办莫愁村、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创建为全省旅游名村。
5、农家乐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型农家乐,各县(市、区)在现有规模农家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全面发展农庄经济,开发高档优质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促进农家乐从一般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从单一农家餐馆型向综合农家乐型、从自然生态型向民俗体验型、从小户散居型向大规模集中连片型转变。到2015年,全市星级农家乐达1000家以上。
(二)区域合作
在加强市域内合作联动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与鄂西圈、武汉城市圈及省外城市重点区域的旅游协作,促使我市旅游业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1、三大旅游板块的合作。以双轴为依托,增强我市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即以旅游大环线交通轴、武荆高速公路交通轴带动我市三大旅游板块的融合,形成整体联动,在空间整合的前提下实现旅游品牌、旅游线路、旅游功能的整合,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2、鄂西圈的旅游合作。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成员,积极落实旅游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遵循“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推进与圈内其他城市资源整合、形成区域联动,走合作共赢,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统一开发,统一宣传,统一管理,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品牌。
3、与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合作。作为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的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充分发挥武荆高速开通及武汉、荆门、宜昌城际铁路的作用,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的对接与和合作,优势互补,东西呼应,在资源共享、产品整合、客源互动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旅游发展的共赢。
4、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努力拓展省外旅游客源市场,加强与周边地市的联动,分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拓展重庆、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等重要客源地市场,全面推进外省人游荆门。
(三)产业联动
树立“用旅游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明确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连带的关系,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并使旅游新业态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1、基本思路。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资源性融合上,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体旅游、教育旅游。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装备业、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业,积极研制、开发、生产旅游活动用品和旅游住宿设施用品。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的服务性融合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旅游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和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医疗、保健、汽车运输、人力运输、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服务活动,从而拉动综合消费的增长。
2、旅游与文化。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紧密,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两者融合空间十分广阔。一是直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楚文化、明文化、长寿文化、三国文化、绿林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建设反映荆楚文化特色的新博物馆,做到产品进馆、文化入馆。二是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特别是创新型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可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三是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如以楚文化、明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为依托开发旅游纪念品。四是充分利用文化节庆活动,如油菜花节、长寿文化节等,不断壮大旅游文化产业。
3、旅游与体育。结合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建设训练健身、野外拓展、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狩猎等基地。加强现有省运会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在为旅游者服务中放大效应,发挥效益;加快京山县“中国网球之乡”的建设,按照国家网球基地建设的要求,建设相应的运动员休闲中心和运动员沙龙等。开展漳河横渡、水上竞技、滑翔跳伞、航空运动等体育旅游活动,依托李宁工业园,开发体育用品,体验李宁体育文化,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4、旅游与农业。我市农业资源丰富,以屈家岭现代农业示范区、掇刀喜民园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区为基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以钟祥市彭墩村、沙洋县郭店村等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促进旅游业与农业产业化深度融合。以创建屈家岭梅花鹿特色养殖示范基地、钟祥市中华葛文化风情园、漳河柑桔合作社等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依托,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服务,做到以点带面、连片创建、整体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5、旅游与工业。旅游与工业的联动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工业旅游。充分依托我市工业资源,逐步开发形成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一是李宁工业园的开发,以李宁为品牌,形成体育休闲产品、健身产品和柔性化的定制产品等,增加李宁工业旅游的吸引力。二是依托中航605所打造航空生态园,开发包括航空生态沙龙、浮空及水上飞行体验、航空俱乐部等旅游项目。三是金龙泉啤酒的旅游开发包括举办啤酒节、啤酒酿造展示与参观、啤酒品尝等。
6、旅游与商贸。商品流通和销售一部分面向当地居民,一部分面向流动人群,旅游与购物的结合就是针对旅游者的购物特点和需求扩大商品销售,一方面拉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必须广泛的引导和刺激来荆旅游者的全方位购物需求。旅游行业深度开发不同门类的旅游特色商品并大力宣传和推广,使购物成为旅游者旅途中的基本需求,要以城市为中心,积极推进工业产品、民间工艺品、保健食品、体育休闲产品和与之相匹配的商贸会展业务。商贸行业注重研究旅游消费市场,为旅游者购物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旅游和商贸行业共同推进中天街旅游购物一条街建设,加强购物管理,保证商品质量,完善购物服务。
五、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加大旅游发展投入,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加强旅游部门职能,把旅游业发展列入县、市、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督促检查,建立大旅游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履行职责,大力推动旅游发展。逐步加大对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重大活动和宣传促销的投入,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并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逐年增长;实行用地优先政策,对旅游业用地做出专项规划,予以重点倾斜,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需求;实行投资激励政策,对引进投资主体直接投资旅游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直接奖励,对投资旅游项目的投资主体,享受《荆门市促进投资的若干规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加强科学规划,扩大招商引资,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完成各县、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或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原则,储备旅游景区项目。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建立全市旅游项目库,对重点大项目做好前期策划、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预测和环境评价,为投资商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材料,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打破地域界限、部门界限和行业界限,大力培育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变旅游行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投资经营主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和市场化程度低的现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湖北省鄂西圈投资公司的支持,支持市生态旅游集团公司做大做强。
(三)加强区域合作,狠抓市场促销,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各地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联合促销机制,统一促销,整体宣传,突出“荆楚门户,休闲之都”的主题形象,提升荆门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跨区域的旅游营销模式,以明显陵、大洪山、漳河为主打产品,开发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线路;以长江三峡、三国线、双世界文化遗产线、神农架等全省重点产品为依托,延伸旅游产品和线路,强化对全国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宣传促销,力争塑造形成荆门旅游目的地形象。创新旅游宣传促销形式,精心组织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和节庆活动,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辟旅游专题,宣传展示荆门市旅游主题形象,在主要公路、城市街道、客运站等集散地设立大型旅游宣传广告,吸引公众注意力,提高社会关注度。
(四)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与旅游部门联合制定旅游教育培训计划,依托大中专院校,开办旅游专业和培训基地,建立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旅游部门紧密合作,做好培训考核、旅游从业资格认定、技术等级评定等工作。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列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专项就业培训计划中,经费在劳动保障培训资金中安排。着力抓好旅游管理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服务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举办服务质量和操作技能大比武,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五)推进依法治旅,强化行业标准化管理
坚持依法治旅,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认真执行《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旅游条例》等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旅游质量投诉机构,建立市场监管联合执法机制,联合公安、工商、质监、安监、物价等部门,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和市场管理工作,加大景区和旅游经营单位的安全工作,保障旅游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继续推动旅游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质量等级评定复核工作,制定出台《荆门市旅游行业服务规范》、《荆门市旅行社管理办法》、《荆门市旅游景区管理办法》、《荆门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做到旅游管理有章可循,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加大星级宾馆、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评定工作,大力推进旅行社体制创新,对旅行社实施A级管理,培育一批龙头旅行社,推动ISO9000质量认证和ISO14000环境认证工作,通过贯彻旅游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旅游环境,提高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第四篇: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贵州省旅游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五篇: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赣市府发„2011‟24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已经2011年6月28日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和特点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培育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工作思路,抓住旅游产业发展新机遇,破解体制机制新难题,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提高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一)旅游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明显
“十一五”期间,我市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等严峻挑战和考验,迎难而上,旅游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400万人次,“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8.1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88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1.92万人次,“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分别为18.18%和16.9%,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增长15%和12%的目标。2010年,旅游总收入96.37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9.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3.61亿元人民币,旅游外汇收入4050.88万美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分别为19.3%和19.4%,国内旅游收入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增长17-18%的目标。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以食、住、行、游、购、娱等主体要素全面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至2010年底,我市A级旅游景区有12家,其中4A景区10家,3A景区2家;星级旅游饭店48家,其中四星级饭店7家,三星级31家;旅行社57家,其中三星旅行社7个, 二星2个;旅游从业人员11849人,其中景区1821人,星级酒店5462人,旅行社433人,旅游车队254人,旅游院校775人,乡村旅游3104人;有旅游车队3家。完善了旅游娱乐设施,开发了系列旅游商品。同时,旅游业加快与各行业的融合,创建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乡村农业旅游示范点25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44个,三星级以上农家旅馆19家,三星级以上农家饭庄65家。
(三)旅游开发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十一五”时期,先后有9家单位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瑞金被评为“江西省旅游强县”;赣州市陡水湖景区管理局挂牌成立,加快了该景区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完成了以章贡区水东至赣县湖江山水资源为依托、以和谐钟塔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启动了瑞金景区和通天岩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工作;赣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已奠基开工,石城通天寨、赣江源生态旅游区、大余丫山、兴国三僚、宁都翠微峰和会昌汉仙岩景区通过了省级4A初评并向国家评定机构申报评定。红色旅游得到较快发展。兴国“六园”(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官田中央兵工厂纪念园、毛泽东农村调查纪念园、名人公园、烈士陵园、将军园)、石城九寨温泉、龙南武当山、大余牡丹亭景区、梅岭古驿道、定南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等景区开发建设有了新进展;安远三百山景区及东江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瑞金景区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了省级评审,中心城区城市中央公园、章江南岸滨江公园、城展馆、赣县客家名人(樱花锦绣)公园等旅游休闲资源开发利用迈出新步伐。
(四)重点项目规划有序开展 《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全市的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已由区域性规划向景区规划、由总规向控规、修规等下一级规划延伸。编制了红色旅游二期规划报国家、省有关部门。《赣州市以和谐钟塔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通天岩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通天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陡水湖区域旅游规划》正在编制中。各县(市、区)陆续编制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基础,各级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旅游区规划相结合的旅游规划体系。
(五)旅游节庆会展效应显现
“十一五”时期,组织参加了五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瑞金成功举办2006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幕式;已经建立了以“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和“赣州生态旅游文化节”为品牌的旅游节庆会展推介体系。全市各县(市、区)能充分发掘本地特色,通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举办各种形式、各类主题的节庆会展活动,有力地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瑞金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联席会议、龙南的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崇义的阳岭养生旅游节、上犹陡水湖赏枫节、赣县樱花节、会昌汉仙岩生态旅游文化节、大余生态旅游文化艺术节、东江源三百山生态旅游节、赣江源头〃江西石城生态旅游节等。
(六)旅游区域合作步伐加快
2007年至2009年,每年举办“赣港迎新座谈会”、“赣澳迎新座谈会”,推动了与港澳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与交流。2009年,市政府与广东省旅游局签订了全国第一个跨省区的局市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与赣、粤、闽、浙四省19个设区市共同签署了《海西区域旅游营销福州宣言》,联合共铸海西旅游品牌。2010年,在台北成功举行了2010年赣州(台北)旅游推介会,成功搭建了与台湾地区旅游合作的桥梁与平台,开拓了台湾旅游客源市场;与韶关、清远、郴州、永州、贺州拟定了粤北湘南赣南桂东(四省六市)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致力于打造区域旅游联盟,推动无障碍旅游。同时,“赣粤闽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协会”、“红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机制更加健全,区域合作能力不断提升。
(七)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
旅游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建立起了市、县(市、区)企业三级培训体系,在全行业开展了岗位资格培训,经营和服务理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展开,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上万人,全市旅游行业职工服务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二、当前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滞后,旅游产品单一。我市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没有叫得响、在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旅游吸引物。
(二)旅游功能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没得到很好的整合利用,旅游公路、高速(国道、省道)公路旅游标识标牌、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厕所等方面管理和建设亟待加强。
(三)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缺乏能代表赣州整体旅游形象的特色商品,民间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等亟待开发利用。
(四)旅游服务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市星级旅游酒店高级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景区、旅行社高级导游人才十分匮乏,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一)发展环境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将更加凸显。
1.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我市正在全力推进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对接与融入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长三角地区,为“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带来许多有利因素: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民生基础更加稳固,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二是在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战略等影响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三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使游客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消费变得更加方便。
四是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政府对游客满意度的重视与保护,让游客消费更加明白和放心。五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深化等,为旅游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尤其是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一是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
二是面临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等中长期挑战。
三是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不利事件对旅游业的阶段性冲击。
四是区域性成熟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总之,“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是战略性的,但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也是空前的。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围绕赣州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功能,推动赣州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步伐,全面推进生态旅游大市、旅游产业大市和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赣州旅游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做出积极贡献。
(三)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整合旅游资源,编制精品旅游路线,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竞争力。依托赣州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资源优势,推行“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赣南特色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形成文化休闲中心和会务商务中心。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造对接粤港澳、闽台地区的旅游后花园,“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总收入要翻两番以上。
(四)主要任务
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加强新要素投入和现代产业运行方式运用,改变以往仅注重景区和宾馆等接待设施建设的发展模式,按照战略的思维和把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是结合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特大城市(现代都市)、旅游强县、旅游强镇和精品旅游景区等建设,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
(1)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含城郊)旅游休闲发展步伐。重点是着力推进以和谐钟塔为主题的文化休闲度假区建设,促进我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支持章贡区和赣县整合中心城区旅游资源,积极创建江西省旅游强县(目的地);大力支持客家旅游集团的发展,不断增强其融资能力;加快赣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步伐,发挥其游客集散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休闲场所、酒店、购物中心、公园绿地等城市功能设施的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休闲度假的要素功能。
(2)着力推进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建设,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步伐。按照程序加快推进景区各项规划;尽快确定景区开发建设主体;解决好景区林权流转和农户搬迁安臵问题,坚决制止景区内违章建筑;把通天岩景区打造成“文化+旅游”的经典景区。
(3)以提升旅游强县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快瑞金打造红色旅游名城步伐。在完善和提升现有旅游设施、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基础上,一是加快建设瑞金次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粜米巷休闲街区、春江花月休闲绿堤等三大城市游憩类项目;二是加快建设、配套、完善和提升叶坪旅游区、沙洲坝旅游区、云石山旅游区和纪念园片区等四大红色经典类项目;三是加快罗汉岩旅游区、赣江源乡村旅游、赣江源头生态旅游区等三大生态度假类项目建设步伐。
(4)以创建旅游强县品牌为重点,进一步加快龙南打造“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步伐。在完善和提升现有旅游设施、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基础上,一是加快龙南次中心城市游客集散综合接待服务中心、龙南县客家历史展示陈列馆(包括客家人迁徙历史文化展示馆、客家围屋建筑艺术展示馆、客家民俗服饰展示馆、客家生产艺术展示馆以及客家民俗风情展演馆)等项目建设步伐;二是加快龙南县九龙湾国际温泉休闲度假区(包括开发建设温泉主题公园、室内外温泉泡池及游泳池、渥江沿江10公里景观大道,兴建五星级温泉宾馆<含会议中心>、综合公益等服务项目)建设步伐;三是进一步拓展龙南客家围屋风情旅游区,按照国家创A的要求,兴建客家历史博物馆、客家特色美食商贸一条街,对横黄线乌石围、燕翼围进行维护维修;四是加快龙南武当山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完成景区和谐广场、生态果园、养生基地、自驾旅游基地、旅游学院、五星级旅游饭店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完善景区内配套设施和标识标牌体系建设,规范景区管理,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将武当山景区打造成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五是充分发掘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休闲度假功能。此外,拥有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纪念馆、梅关古驿道、丫山、牡丹亭等旅游资源和钨矿资源丰富的大余,以及将军县——兴国、“长征出发地”——于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和国家森林公园翠微峰所在地——宁都、“江南小蓬莱”——会昌、中国白莲之乡——石城等县,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建旅游强县工作。
(5)以凸显兴国特殊的政治优势和区位优势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兴国做大做强“将军故里,模范兴国”旅游品牌步伐。积极争取将兴国纳入国家红色旅游二期规划。争取将厦蓉高速公路江口至兴国的快速连接线建设、梅窖三僚“风水文化第一村”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作为“十二五”规划前两年的重点项目向上申报。按照打造旅游重点城市的要求,加快完成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大力推进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毛泽东农村调查纪念园、将军园改造、烈士陵园、官田中央兵工厂纪念园、名人公园等“六园”项目建设;依托三僚独树一臶的风水文化资源,加速推进三僚风水文化景区建设,全面完成三僚景区二、三期工程建设,把三僚景区打造成集风水文化研究、风水作品欣赏、风情民俗体验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6)以打造赣南中央苏区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旅游品牌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长征旅游品牌建设步伐。一是着力开发打造长征品牌旅游拳头产品,加快建设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旅游景区”。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红色旅游互补性项目开发。抓好盘古山铁山垅国家级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为赣州旅游增添一张亮丽的名片;抓好黄麟温泉旅游度假村建设,增强康体保健休闲度假功能;抓好具有“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特色的屏山旅游区创4A级景区工作,进一步突显长征出发地于都多姿多彩的旅游形象。三是加快城市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自驾游信息系统,抓好于都河水上旅游开发和滨江湿地公园、五星级酒店建设。
(7)以彰显“中国白莲之乡、千里赣江源头”特色和发挥赣闽边城区位优势为重点,进一步加快石城打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步伐。一是进一步扩大荷花园规模,加快荷花研究院、游步道、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将大畲荷花园打造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精品;二是加快赣江源漂流、赣源八瀑、农庄、漂流木屋等项目的开发,同时进一步完成景区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完成通天寨景区内游步道、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以及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把通天寨风景区建成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4A级景区;四是在完善九寨温泉度假庄园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开发水上乐园、生态农场、体育公园、度假公寓、生态住宅小区、娱乐城、亚健康疗养中心等项目,把九寨温泉度假庄园发展成为一个温泉旅游特色镇。
(8)以突出打造景区依托、城市带动、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为重点,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示范区(镇、村)和示范户,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种类丰富的农村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启动乡村旅游消费市场,形成新的社会消费热点,使广大乡村发展成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建成统筹城乡的国民旅游消费大市场,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实现消费大众化、产品特色化、发展产业化、服务规范化、效益多元化发展。
(9)以旅游强镇和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在全市打造“世界橙乡游”和“生态赣州游”步伐。一是加强与筹建的中国(赣南)脐橙研究院、建设赣南脐橙(信丰、瑞金)产业园等方面的对接,在进一步提升脐橙产业规模和层次的基础上打造“世界橙乡游”精品。二是依托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赣南树木园和京明度假村等旅游资源,加快陡水镇打造旅游强镇步伐;依托三百山4A旅游区(含东江源温泉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和脐橙采摘园等资源,加快三百山镇打造旅游强镇步伐;依托汉仙岩生态旅游经济区、汉仙温泉、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等资源,加快筠门岭镇打造旅游强镇步伐;依托宝莲山、湖江夏浒、白鹭古村等地资源,努力推进湖江等旅游强镇建设步伐。三是加快章江源头生态旅游区、齐云山原生态旅游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崇义聂都溶洞景区、上堡梯田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程;加快中国老区〃汉仙岩生态旅游经济区生态度假区项目建设步伐。四是开发钨、稀土矿山资源,积极创办矿山公园;整合重点丹霞地貌资源,积极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五是加大温泉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建设温泉旅游度假(示范)区、温泉旅游特色镇、温泉旅游度假村,大力推进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突显“生态赣州”的品位和特色。
(10)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打造旅游龙头企业步伐。一是推动旅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旅游业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促进旅游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二是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三是促进旅游业与金融、保险、信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广泛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旅游资产控股集团公司的载体功能,整合旅游资源,搭建融资平台,提高信用等级,通过银行贷款、资金信托、发行企业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产业投资基金以及上市等方式扩大融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并以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旅游景区社会化投资和经营。四是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
(11)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乡镇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增强旅游城镇服务功能的步伐。一是进一步完善疾病监控、卫生防疫、金融服务、互联网服务、供水供电、邮政通讯、环境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构建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景区三级旅游空间网络,完善旅游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旅游乡镇和景区四级旅游集散系统。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大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是实施旅游厕所建设与提升工程,逐步使各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城镇、服务中心、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四是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完善导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景区逐步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五是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志设臵,改进与完善各级景区内部场所标志系统。六是大力改善景区旅游步道设施,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舒适性。七是重点景区、酒店宾馆推荐使用电子门票、电子监控系统,在有危险性的景区优先使用监控设施。八是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标志服务体系、交通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自驾车旅游基地建设。
(12)以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臵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积极打造集旅游安全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应急救援、旅游保险“五位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形成各级旅游部门安全责任落实、信息渠道畅通、上下联运的协调机制。依托现有公共安全系统,以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服务基地为重点区域,加强旅游景区预警系统、服务场所防范系统、自驾车救援系统、旅游紧急救援队等公共安全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安全知识宣传,增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能力和旅游者风险意识,减少旅游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制定游客分流预案,合理组织安排景区内游览线路。加大公益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使旅游安全服务的重点逐步向散客转移。
2.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推进中心城区旅游休闲场所建设
顺应旅游休闲市场的需求,加快旅游业与文化、农业、林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建设和完善与区域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和现代都市相匹配的旅游休闲度假体系。一是积极融入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开发建设,打造现代都市的滨水客厅。二是在河套老城区,依托古城墙、八境台、郁孤台、蒋经国故居、灶儿巷、古浮桥、福寿沟、文庙和南市街等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江南宋城游。三是在章江新区,依托城市中央公园、城展馆、自然博物馆、市民中心、章江南岸滨江公园、章江大桥桥头公园,以及将兴建的钨与稀土集散中心、商务中心、流转中心以及赣州钨业大厦、赣州稀土大厦,大力发展商务休闲游。四是依托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建设集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佛教朝圣为一体的风景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东南亚有影响的佛教文化胜地。五是依托赣州植物园、中国(赣州)国际花木城、体育公园和赣州美食城,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集休闲、健身、观光、购物于一体的理想去处。赣县宝莲山景区应与峰山片区对接。六是依托赣州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演艺娱乐业,丰富旅游文化休闲配套产品。组织编排并在固定场所演出特色综合节目,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精品。七是在陡水湖景区,依托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赣南树木园、京明度假村、上犹园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森林小火车等旅游资源,打造中国的(奥地利)“月亮湖”,成为境内外游客和市民的休闲度假胜地。
3.按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构建旅游产业集群
按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实施集群工程,促进旅游品牌做特做大做强,积极打造世界橙乡、红色故都(长征出发地)、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赣州和堪舆文化等六大旅游产业集群,即以筹建的中国脐橙研究院、脐橙产业园等为核心的世界橙乡旅游产业集群,以瑞金为核心的(包括瑞金、兴国、于都、会昌、宁都、寻乌、石城)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游产业集群,以龙南-赣县为核心的客家风情旅游产业集群,以会昌-安远-寻乌-定南和上犹-崇义-大余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及以兴国三僚-章贡区杨仙岭-定南布衣文化为核心的堪舆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旅游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夯实基础。
4.按照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重点打造旅游休闲走廊 依照构建开放式网络模式和与主体市场对接的原则,重点打造对接北京、长珠闽及泛珠三角的旅游休闲走廊。(1)培育重点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培育精品旅游区。要重点扶持上述县(市、区)积极构建纳入全国、区域、本省和本市重点的“红色经典之旅”、“共和国摇篮之旅”、“长征集结号探秘之旅”、“客家摇篮〃东江探源之旅”、“纵情绿色生态之旅”以及“江南宋城之旅”等产品。鼓励开发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专线,条件成熟的开通定线旅游客运班线。
(2)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一是全国红色旅游赣州精品线路(赣州-于都-会昌-瑞金-长汀-上杭-古田);二是江西旅游赣州精品线路(红色经典体验之旅线路:赣州—兴国—于都—瑞金—赣州,共和国摇篮之旅线路:赣州—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于都—赣州);三是赣粤闽客家千里旅游文化长廊(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关-赣州-龙岩-三明);四是赣州千里自驾走廊(深圳<或广州)—河源万绿湖—和平—定南—安远—赣州—赣县-龙南—连平—深圳);五是生态赣州精品旅游线路(赣州-上犹-崇义-大余-赣州;赣州-龙南-定南-安远-赣州;赣州-赣县-于都-会昌-瑞金-宁都-石城)。
(五)主要措施
1.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
(1)建设、完善旅游重点基础设施。一是策划包装、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立文化旅游项目库并及时更新。大力开展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文化旅游开发。二是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三是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景区间公路网建设,特别是通向重点景区的公路以及景区之间的公路,积极建设旅游景区间连接道路。积极支持建设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红色旅游景区道路。把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通往高速公路的道路连接线,按道路属性分别纳入各地交通建设规划并申报计划,争取国家补助。对部分旅游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道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以开发旅游公交线路为重点,实现航空港、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公交站点、旅游集散中心等与景区的无缝对接。四是发展城市旅游公交,有效整合旅游发展与公共交通,使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引进城市观光巴士,开通“旅游直通车”,提升城市旅游交通能力,开通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的旅游观光车辆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行。五是完善景区内交通设施,推行低碳绿色交通,兴建景观道路和旅游专路,保障景区间旅游顺畅。六是积极推动景区到集散中心的短程交通线路建设,建立快捷的交通换乘系统,在各种方式交通站点间开辟旅游换乘绿色通道,减少换乘时间。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和站点。七是大力推进旅游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化、规范化,建设便捷、实用的旅游道路引导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指引服务。与此同时,做好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提前治理,确保各个景点安全。(2)鼓励和支持投资开发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有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的重点工程项目,配套和完善旅游要素。对符合赣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在我市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新建、扩建的旅游项目(如: 旅游景区景点、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大型旅游休闲娱乐设施等),各地要给予优惠政策,各地在制定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旅游产业项目,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
2.大力提升全社会旅游休闲意识,发挥旅游休闲度假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1)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将实施的国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形成有利于旅游休闲发展的舆论氛围。大力开展旅游休闲的公益宣传,加强各类人群的旅游休闲教育,树立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休闲行为,挖掘国民潜在的旅游休闲消费能力。
(2)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权利。把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状况作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政府旅游休闲投入,强化政府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优惠政策,加大针对性产品开发力度,提供便利化的设施和服务。将开展旅游修学活动作为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旅游休闲纳入社会保障,发展福利旅游。
(3)开拓居民休闲市场。组织开展“赣州人游赣州”活动,各县(市)要创造条件开通至旅游景区的旅游专线车,赣州中心城区要开通到全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专线车,积极引导旅游景区推进广告互换、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实现市场共享、互利双赢;倡导机关事业单位为干部职工“赣州人游赣州”购买景区年票,鼓励企业将“赣州人游赣州”纳入职工福利和奖励范围;全市各景区(点)对持有赣州市范围内身份证的游客减半收取门票费。
(4)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协调好职工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各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应以适当形式对外公布干部职工的休假信息和休假安排,统筹安排生产或工作任务,做到工作和休假两不误。依法保障在职职工法定休息时间,鼓励根据个人意愿将带薪假期分段灵活安排。
3.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管理、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发展假日旅游休闲经济
(1)发挥节庆活动的魅力和影响力,不断掀起旅游人气高峰。一是在政府主导下加大市场运作力度,与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高品位新春音乐会、高品质新年焰火晚会等节庆活动结合起来,举办好“赣州生态旅游节”,做到届届有主题,年年出新意,使之成为国内国际有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二是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传统,举办有特色、有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
(2)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管理,让市民和游客度过幸福、欢乐、祥和的旅游黄金周。一是加强假日安全信息引导和服务,提高游客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游客理性出游。二是不断健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假日旅游市场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完善旅游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三是提升假日交通、餐饮、住宿、景区、娱乐场所等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四是加强对交通集散地、旅游住宿设施、旅游景区、大型游览游乐设施、旅游餐饮场所等游客密集场所的旅游安全检查,提高旅游企业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假日旅游的市场监测和统计工作。
4.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拓展旅游休闲宣传营销空间(1)围绕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开展旅游网络宣传营销。一是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化旅游营销模式。加强旅游服务机构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鼓励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定位服务、社会性网络服务等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构建三网融合机制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建立跨网络、跨终端的多元化旅游营销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互联网预订系统和网上博览,发展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充分满足现代需求的质量高、效益好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二是加强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建立健全假日旅游预报制度、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和旅游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加大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公布自然灾害、旅游安全、旅游价格、接待能力、重大事件、旅游气象等有关信息。对境内外主要旅游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旅游警示信息和目的地安全预警等级。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投资方面的信息引导和信息服务。三是构建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建立以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目的地营销为核心的目的地综合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目的地旅游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指南服务。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拓展服务内容,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和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和推动目的地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建设,加快区域旅游资源营销、旅游代理、电子支付和安全认证的一体化服务,形成点面结合的区域数字旅游体系和产业链。
(2)围绕优化出行方式的要求,形成旅游立体宣传格局。一是加强在京九铁路、韶赣龙铁路、武广高铁、大广高速、厦蓉高速、韶赣高速、鹰瑞高速、石吉高速等道路交通网络的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和旅游信息发布。二是加强与央视、中国民航报、北京首都机场、赣州航空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加大赣州形象宣传力度,特别是城市形象、品牌形象宣传,扩大赣州旅游的影响。三是充分运用与赣南日报报业集团、赣州电视台、赣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合作机制,与赣州晚报合开旅游专栏《旅游直通车》栏目,与赣州电视台《民生一线》栏目共推《周末列游》节目,与赣州人民广播电台合办《赣州旅游》栏目,构筑文字、图像、声音三位并举的立体宣传网络。四是发挥固定媒体和流动媒体的作用,在主要公共场所、出入交通要道设臵赣州旅游宣传公益广告,在赣州城际巴士(出租车)上做赣州旅游宣传广告,以及在各大星级宾馆、重点景区内设臵触摸屏和宣传资料架,统一宣传赣州旅游。同时,在改版的赣州旅游网上宣传推广赣州旅游,分阶段有重点进行专题宣传、节庆宣传、热点宣传和内外宣传,多形式报道我市旅游,全方位、多角度扩大宣传营销力度。
5.加速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1)支持旅游院(系)面向社会,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发挥本地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以及其它旅游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同境内外旅游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及在岗培训,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2)加强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人才,建设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导游人才、旅游技能型人才、乡村旅游服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要求,鼓励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管理团队。
(3)加强旅游部门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和行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尤其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加强旅游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市旅游专家库专家在旅游创意、项目策划、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旅游政策服务保持与“长珠闽”的快速对接。重点加强与“长珠闽”地区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产业发展、市场开拓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对接;积极探索与北京市场、泛珠三角(尤其是港澳地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快速对接机制。五是增强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积极稳妥地探索旅游跨行业跨区域的融合与合作。
6.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力量,统筹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各级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责任制、业绩考核制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参与机制,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开展公共服务,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格局。
(2)加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坚持规划先行,集中专业力量,促进社会参与,做好各级各类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注意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旅游规划之间的统筹安排。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注重各类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将旅游规划列入法定规划序列,增强旅游规划的执行力。
(3)合理保障旅游发展用地需求。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合理安排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大、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支持旅游企业利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荒岛、采矿塌陷区和可开发利用的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成片绿化用地,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和性质且承包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有偿流转使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以合作方式与开发商共同开发中小型旅游项目。研究制定集中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科学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利用岸线资源,保证重大项目建设需要。
(4)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以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出发点,按照平民视角、科学评价的原则,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的工作手段和监管方式。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框架下,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可持续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推进生态旅游大市、旅游产业大市和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
(5)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各地要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要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安排,并且每年的预算安排要与地方财力增长相适应。专项资金用于编制旅游规划、补助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举办节庆活动、旅游宣传营销、旅游队伍培训、表彰奖励先进等。
【http://xxgk.ganzhou.gov.cn/fgwj/qtygwj/201107/t20110712_289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