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述民生类新闻节目
民生新闻的出现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的界定
新闻题材说
节目形态说
传播对象说
价值取向说
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
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节目形态说”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现在比较有名的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陕西电视台的《小民话题》等都是以独立的栏目形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以,应当从栏目形态角度给电视民生新闻下定义: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传播对象说”从电视新闻传播对象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从目前我国主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受众来看,低学历的普通市民百姓或叫草根阶层比高学历的、引领社会主流的精英阶层更关注电视民生新闻。所以,从传播对象来说,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是办给当官的人看的,而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类节目是办给老百姓看的。
“价值取向说”从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新闻体裁、样式等专业层面上,而应当更多地从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去考察。电视民生新闻强调的是:电视媒体、电视从业人员从民本的立场、观点、态度出发,对市民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体现媒体关注民生的姿态。
以上四种概念界定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概念界定,都从一定的视角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和内涵,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和可取之处;同时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和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民生新闻总的定义
民生新闻是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 厚。
服务特征明显。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
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
报道领域较宽。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
方位扫描。
区域特征明显。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民生新闻的缺憾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缺乏深度。
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缺乏求实精神,干预事件,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民生新闻社会责任和意义
反映民意,为公民提供话语权平台。
扩展公众的知情权范围。
保障公众监督权的施行。
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公众的行动能力。
《共同关注》是新闻节目中心新闻采访部于2003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推出的一档
新闻专题类栏目,栏目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围绕“民生、民情、民意”,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难点,并力图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栏目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共同关注》原来在新闻频道中午时段播出,2009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共同关注》改版后全新亮相,共同关注》正式移到傍晚时段的18:00开始播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欧阳夏丹首次主播《共同关注》节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改版后更突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增加了与驻外记者的现场连线。改版后的《共同关注》与其他改版后的节目采用相同的包装方式。新版《共同关注》以新闻资讯为主,附带央视评论员评论;内容以民生新闻为主。
栏目定位:关注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讲述新闻故事,彰显和谐关怀。 栏目理念:打造中国百姓的精神家园。
栏目宗旨:“倾听百姓建议,发表百姓观点、解决百姓难题”,力求搭建百姓和政府
之间沟通的桥梁。
栏目改版
《共同关注》原本是一档以公益慈善为品牌特色的日播专题栏目,改版后栏目的名
称没有改变,但内容却大大改变。
出现在傍晚6时的这档节目,在前半个小时都是播放新闻资讯,后半个小时关注一
个民生的话题,进行分析。如昨晚播出的改版后第一期,在前半段一共播放了20多条涉及民生、体育、娱乐、热点新闻的资讯信息。在后半段则以“房子”为主题,讲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同时,原本在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正式成为《共同关注》的新主持人。
栏目影响
《共同关注》是政府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央视新闻频道与受众之间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桥梁,反映观众的心声、呼声、民情、民意,加强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以达到上下沟通以及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目的。在对观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解、调查、建议、解决、反馈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新闻频道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
《共同关注》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个以反映民情民意为鲜明特色的栏目,栏目内容
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栏目风格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叙事性在民生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或经历的事件,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大脑中的能动反映;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受众看到的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叙事文本经过记者编码后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再由受众将其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因此在民生新闻题材的选择中,涵盖了行为者、时间地点和过程的素材是固定的,但故事和叙事文本具有能动性,因此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在经过了性的编排(比如顺序的排放、叙述的节奏、频率与聚焦的变化)之后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至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受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播报者在叙事的风格上的变化也收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于民生新闻的地域性特点,一些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天然性极强的方言新闻,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依然应把握好方向,从事件取材的典型性、矛盾解决的普遍性向服务百姓生活的实用性转变。在新闻事件价值判断和题材选择上也应向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转化;
3、以低俗的叙事传播民生新闻事件。随着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一些节目中不惜以低俗、夸张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加以传播,无限放大窥私欲,甚至掺杂色情与暴力的画面语言。将矛盾的激化、冲突的作为卖点,将新闻节目无用化、低俗化。以此博取收视份额。严重扰乱电视播出秩序,影响受众收视。
结语:民生类电视新闻将摄像机对准百姓生活,普通人成为媒体主角,本身就是社会“以人为本”思潮的具体体现。民生新闻的普及,是和谐社会民本位的忠实反映,也是主体意识和维权思想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提高的反映。然而随着民生类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媒体渐渐偏离了新闻工作者的初衷,为了争取收视份额扰乱舆论视听。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的担负着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做人民的新闻,做人民的好新闻是我们奋斗的终身目标。因此,做好民生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黄挺.学好新闻叙事学[J].军事记者,2003,1.[2]何纯.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3]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4]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5]赵毅衡.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7]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8]蔡之国.新闻叙事学框架的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二篇:地面电视频道品牌民生新闻节目透视
地面电视频道品牌民生新闻节目透视
文│包凌君
依据CSM媒介研究对观众收视行为的长期观察研究,所有调查城市中新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长稳定在20分钟左右。收播比重逐年提升,资源使用率高于电视剧,低于综艺。而随着中央台与省级上星频道在综艺及电视剧上的大手笔投资引进、制作和播出,在资源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的地面频道则将目光瞄准了民生新闻,凭借本土化的地域特点,化劣势为优势,将民生新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此在竞争激烈的收视战场保有一席之地。笔者基于CSM收视调查数据,对地面频道新闻节目的旗舰产品——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做简要分析。
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要素分析
本地民生新闻正以多彩的节目内容和多样的表达形式不断丰富当地新闻收视市场,除传统的“播新闻”“说新闻”外,也添加了不少创新元素。方言话民生:更具感召力
本土化策略是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的王牌之一,而在开展传播活动之际,通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也是“抓人眼球”的表现方式之一。方言播报以口语化情景化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新闻稿件娓娓道来,以语言为特色吸引受众,增添了新闻的趣味性,观众看得有味,听得有趣。例如杭州台的《我和你说》、《阿六头说新闻》。两档节目在2012年的平均收视均超过6%。前者节目主持人一改正襟危坐的播报方式,衣着传统中式服装,以脱口秀的方式传播关注度极高的本地新闻。后者小桥流水、方台茶壶,举手投足间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也收获了收视和人气,不仅在杭州本地,在电视新闻领域也可谓是家喻户晓。多年来,收视表现一直立于频道翘楚。自2013年1至5月间,周平均收视维稳在6.51%。收视峰值为7.25%。当然,我们说一档节目若没有对受众市场的真正了解或是对节目内涵的真正把握,仅仅依靠方言也未必能取得成功。主持人效应:增强影响力 曾有传播学者提过,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几个中介因素中,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技巧不同,对传播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除“方言”元素外,因主持人个人魅力而突出重围赢得好评的也比比皆是。湖南台的《钟山说事》因其有事说事、敢爱敢恨的风格脱颖而出,主持人钟山时常在节目中迸发出的麻辣观点和犀利点评也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大呼过瘾。一系列如《高考天问》、《对抗灾难的筹码》、《那些与金牌有关的眼泪》的报道一经播出后犹如醍醐灌顶,立刻在网上被广泛搜索和转载,引发网民强烈共鸣与思考。节目2013年1至5月平均收视为4.27%,收视峰值超过5%。热线帮忙类:提升美誉度
作为民生新闻节目的延伸与创新,“帮忙热线类”起到了老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部门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上海台的《观众中来》作为一档反映市民日常生活问题、排忧解难的新闻栏目,虽播出时长很短,但已然成为本地观众最为关注的新闻栏目之一。2013年1至5月间,栏目平均收视率达9.93%,峰值达12.57%。
DV拍民生:强化互动性 高科技在进步,新媒体在发展,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扮演和执行的角色关系变得越来越相近。广东台的《DV现场》正是这样一档开放社会合作,将视角和拍摄权放还给社会公众,鼓励老百姓自己拍摄身边事传送给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频道在广州地区的收视支点出现在晚间19:00-20:00(节目播出时间),远高于其他时段。融合多种创新要素:凸显生动性 一档节目的形式再新颖,时间长了重复久了难免让人失去新鲜感,于是应运而生了融合多种创新元素的节目,通过小电影再现场景、边敲鼓边播报新闻、融合曲艺元素、乃至在节目现场展开PK等等,都为传统新闻节目注入发展新活力。如云南台的《大口马牙》(表1),长春台的《社区办事处》(表2),通过主持人角色演绎,谈笑之间,串联新闻点评新闻。
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共性分析
近年来,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亮相在各地面频道,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然而观众爱看收视常青也证明其自有过人之处。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各有所长,但影响力强的节目在很多特质上也是相似的。形式多样,推陈出新
电视作为声画一体的媒介平台,受众在被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先是受到画面或声音的冲击影响,其次才是信息文字内容。因此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让其有兴趣停留收看就必须依赖节目形式。传递信息的同时添加很多创新元素的民生新闻增加了节目的新鲜感,丰富了观众的收视选择。亲民主持,赢得观众
主持人是节目最直观的代言人,观众对于主持人的喜爱程度或多或少也影响到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很多品牌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再单纯播报新闻,而是用平民化的视角和语态来看待周围人,聊谈身边事。无论何种表现形式,只要让观众感受到了真诚与信赖,便很愿意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中积极接收信息。超级衔接,拉动收视
一档好节目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不仅为节目所处时段贡献了收视,也带动了前后节目的收视,形成“光晕效应”。台网联动,渠道畅通
充分利用“流媒体”技术,化威胁为优势,提升影响力。例如通过与视频网站的合作获得全国市场开拓的机会,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大大延伸地面频道的触角。甚至有网民在遇到麻烦需要帮助时会第一时间想到该节目并通过微博直接@节目组,足见其影响力。内容为王,民心所向
与时政、军事新闻高屋建瓴的节目内容不同,“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新闻节目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纵览当地高收视的民生新闻节目,形式细节上的锦上添花都不能违背“内容为王”的铁律。只有怀揣民生态度,体现民生情怀才是受众所关注的节目。这也不断鞭策民生新闻人继续探索与受众需求相适应的新内容好内容。
结语
目前来看,面对来势汹汹的“微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仍然是观众收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其收视量与收视习惯也较为稳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民生新闻仍然面临着来自新媒体时代的多方面竞争与挑战。我们常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立足本土、突显地域特色都是其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优势。
(作者单位:CSM媒介研究)
第三篇: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拉呱》的改革创新
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拉呱》的改革创新
在山东,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拉呱》,一点也不夸张。主持人小么哥当了十几年的演员,默默无闻,在《拉呱》主持了很短时间,就红透了齐鲁大地。《拉呱》在每天17:20 播出。17:20,在传统意义上来说,不是黄金时段。但在山东,《拉呱》把17:20 打造成一个新的黄金时段改变观众的收视习惯是件非常难的事儿,但《拉呱》做到了。央视索福瑞市场总监安平信评价说:“就像中央台《东方时空》改变了人们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一样,《拉呱》的开播改变了绝大多数山东观众18 点之前极少看电视的习惯。”
《拉呱》一开始的成功源于它的节目形式的创新——《拉呱》本来做的是新闻节目,但策划者却把它变成了生活艺术片,或者是电视剧故事会,它不再是空乏的新闻,也不是枯燥的报道。讲故事、抖包袱是《拉呱》新闻叙述的独特方式,山东快书、评书、对口相声的形式经常被采用。这些曲艺手法的运用,极大丰富了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段。观众看起节目来,也更加轻松愉快。虽然是说新闻,但却做有着许多不同于他人的特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拉呱》在形式上的创新并没有止步不前。综合近几年的拉呱节目,我觉得拉呱的节目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拉呱》中,演播室的创新几乎每天都会有,搭词的更是常换常新。《拉呱》还经常邀请曲艺名家和明星等与小么哥共同主持,刘兰芳、姜昆、牛群、刘伟、句号、黄渤等都来过拉呱的演播室。演播室搭词形式的常变常新,大大刺激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也带来收视期待,他们会关心:下一个会是谁?
2.《拉呱》跳出家长里短,关注“民以食为天”,每周五固定推出周末版,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大胆揭露行业黑幕。从收视效果来看,市场份额比日常版还要强势,2010年,《拉呱〃周末版》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的十佳栏目奖。
3.《拉呱》把过去单纯的“为送奖而送奖”进行了创造性改造,由现场的观众和演播室的小么哥进行无障碍对话,观众出难题挑战小么哥,小么哥的机智应对,也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笑果”——这已成为《拉呱》最受欢迎的一个环节。
4.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拉呱》开办了“和为贵”板块,从全省17市海选了“和事佬”,由“和事佬”出面调解各种纠纷,和事佬知事明理懂法律,和记者相比,有更丰富的阅历和更强的调解能力,获得了各界的认可。
5.《拉呱》最闪光的一点是它的公益性。《拉呱》的公益性集中体现在毫光工程,毫光工程是2006年《拉呱》和山东慈善总会联办的,目前已经接受社会各界善款达到400多万。6年来,“毫光工程”救助的对象数不胜数。同时我们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天使之翼”救助肢残儿童活动、救助“美丽受损女性”、“堵住吃人的机井”、“5.19勿要酒” 等行动。
2011年,《拉呱》开播5周年时,提出了“5周年5座桥”的倡议,由齐鲁台全额出资,帮助偏远乡村修建拉呱桥,既解决了当地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也构架起与观众心灵相通的连心桥。2011年10月,借助《拉呱》六周年和主持人“小么哥”大婚,做了长达四个小时的“喜双逢”直播,现场捐建第五座“拉呱连心桥”。通过直播,回顾了《拉呱》六年的成长史和所做的公益活动,这一直播创下了山东有收视纪录以来的最高峰——份额峰值75.63%。
《拉呱》把新闻的“真实性”和曲艺的“娱乐性”对接在一起,以新闻的内容、曲艺的形式满足了观众对新闻和曲艺的双重需求。成功,当属水到渠成。
但我们应当也看到《拉呱》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不断创新。创新不止,生命不止。一个节目若是只停留在最初,无论一开始其成就有多大,那它终将会被新生节目取代。
视频链接:
《拉呱喜双逢》http://v.iqilu.com/2011/10/31/3689986.shtml 《拉呱》http:///html/qltv/lagua/
第四篇:新闻节目策划
《追踪》栏目策划书
一、调研分析
每天都会有新的新闻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也必不可少的要去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深入百姓生活,了解身边事。讲述他的故事,折射你我的心,一段故事,一段感动。让受众在做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
二、节目名称
《追踪》
三、节目定位
访谈类节目(在晚间播放)
四、栏目宗旨
挖掘社会事件,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讲述新闻事件的真相
五、节目内容定位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创人员必须保持前卫先锋的创作理念,了解受众需求,不断推出受众所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挖掘社会上的新闻事件,进一步跟踪报道,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给观众讲述真实的人间故事,用故事感动观众,用故事教育百姓,传播知识。《追踪》是一档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新闻节目。
六、口号
时事追踪,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七、节目长度
20-25分钟一期
八、节目播出方式
周日晚上8:30,每周一期
九、节目性质
深度报道
十、节目来源 网络、报纸上更新的新闻,每日发生的最新事实;对新闻事件在网上论坛上的讨论
十一、节目风格样式 《追踪》作为访谈类节目,节目风格是轻松活泼的,以聊天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发人深省
本期节目策划
一、本期话题
11岁红领巾自杀向说问罪
二、本期主题
通过对11岁红领巾自杀事件的剖析呼吁人们多给孩子一些爱,加强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孩子心里的健康成长。
三、节目流程
Part1:节目开场后,先由主持人以新闻时事将本期节目主题引出来,观看一段关于这个新闻时事的视频
注:有利于观众更加了解整个新闻时事
Part2:邀请第一个嘉宾心理教育学家丁女士上场,让心理教育学家对
整个事件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第一个请心理专家是要让专家对后面所有嘉宾的谈话都有了解,后面的总
结更加结合现实,更加有说服力有深度。同时也可以对现场其他嘉宾的谈
话做及时的分析。同时请专家来是为了让整个节目更有说服力
Part3:邀请自杀的孩子的姑姑何燕飞到现场,询问何燕飞一些
问题:①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12月10号(事发当天)那天发生了什么吗?
②在你心中小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③从小华遗书中话,有没有让你觉得他恨你?你觉得她恨你,吗?
④如果可以的话,你多陪陪她,你觉得后果会不会一样呢?注:请小华的姑姑到现场时为了跟好的再现小华的死因,同时亲人死去的场景
会更令人感动,更能触发观众的深思。对何燕飞的问题也是层层深入,引
导触和说出多陪陪小华就有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从而表现主题——
关爱孩子
Part5:现场电话连线学校的教务主任窦主任。让窦主任说出学校的观点,激发家长与学校的矛盾。主持人总结校方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①这个电话连线时整个现场都可以听到的。
②只用电话连线而不请校方的人到现场,是为了避免双方矛盾太激烈导致
现场秩序失控。
Part6:主持人结束电话连线,同时请何燕飞到长线休息。就着整个谈话过程与教育心理学家讨论11岁红领巾自杀要想谁问罪。直指主题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要更注重心里健康的教育。
四、人员安排
主持人:方舒
教育心理学家:(饰)丁克
何燕飞:(饰)丁春霞 窦主任:窦飞
摄像:何锐郑砚
制作:何锐
第五篇:新闻节目策划书
新闻节目策划书
一、节目名称:校园新看点
二、播出时间:每天晚上6:30
三、播出长度:10分钟
四、节目内容:
1.第一板块:内容提要
2.第二板块:新闻报道
3.第三板块:新闻简讯
4.第四版块:新闻回顾
5.第五板块:天气播报及生活小提示
以下是以某天进行具体阐述:
1.内容提要:a.艺考开始各地学生在我校考试b.大四学生即将毕业去向及就业调查c.大三考研学生学习生活d.学生学车热潮概况e.学生宿舍安全及卫生情况f.学校各饮食处卫生调查g.针对上课出勤情况及学生学习态度h.春天校园里景象i.篮球赛开赛
2.新闻报道:a.艺考开始各地学生在我校考试b.大三考研学生学习生活c.学生学车热潮d.学生宿舍安全及卫生情况 e.春天校园景象(以上采用画面报道方式)
3.新闻简讯:播报一些简短的文稿或采用游动的字幕简讯来显示不重要的新闻
4.新闻回顾:对重要的新闻进行简短的回顾
5.天气播报及生活小提示:播报所在地区及周边的天气情况,穿衣
提示等等
6.节目结束
五、节目来源:
1.记者的现场采访资料
2.我校重大事情的概况
3.学生反馈
4.资讯:收集
六、制作方案:
1.片头:制作带有黄冈师范学院特色的节目片头,有醒目的字幕
2.片花:可适当穿插一些片花,例如音乐配合带有学校特色的画面,用时不超过10秒,可以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新闻间隔开,节目更具有层次感
3.内容提要:简短的播报重要的新闻,六条以内,一分钟左右即可。主持人一男一女,采用交替播报的方式, 同时穿插新闻的画面及图片
4.字幕:同步字幕出现在每条新闻的播报中,整版字幕用于节目开始的节目名称。字幕还应在节目中作为对新闻中人物的介绍及每条新闻的标题及节目结束之后全体工作人员,工作内容的显示
5.主持人:一男一女,具有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形象良好,精神饱满,一定的应变能力
6.配音:辅助新闻的播报。一方面播放新闻画面一方面进行准确清晰的配音
7.编辑:文稿的校对,节目音乐画面长度的控制,字幕等
8.节目结束:采用当日新闻精彩的花絮以及音乐想配合,还应打上工作人员及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