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节目的演变

时间:2019-05-15 09:5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央视新闻节目的演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央视新闻节目的演变》。

第一篇:央视新闻节目的演变

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

——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演变、发展与未来走向

作者:涂光晋

在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即将走过50年的历程,中国电视已经走过40年历程的今天,“电视评论性节目”(或“电视评论类节目”)已成为一个新的专用名词。她的存在,她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用,都表明了一个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新闻学术界到新闻实务界都普遍认可的事实--中国电视已经有了自己的评论性节目;长于表现的电视在纪录与展现事实性信息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收集与传播意见性的信息;电视评论类节目在遵循新闻评论基本规律、体现新闻评论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包括多种节目形态、表现手法与风格样式在内的“大家族”;这一“家族”的出现不仅丰富和扩展了评论的体裁与形式,而且滋养和生长出新的评论理念与评论手法,实现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性跨越。

一、从“蹒跚学步”到走向成熟——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发展轨迹

1958年诞生的中国电视在第一个20年里,新闻评论还没有学会“自己走路”,除在新闻节目中口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发表的重要评论外,尚未出现过电视台自己的新闻评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尚未真正起步的电视评论与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报刊评论、有30余年历史的广播评论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1980年至今,又一个2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这20年里,电视评论大致经历了尝试期,探索期与发展期三个阶段。

(1)尝试期(1980-1988年)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在此前仅7个月,《人民日报》最有代表性的群言式的小言论栏目《今日谈》开办),它不仅标志着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固定的评论性栏目的问世,也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报刊与广播评论的、新型的、独特的电视评论样式——电视述评的出现。它融音响、画面、文字于一体,融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于一体,融各方人士参与议论与记者点评于一体,融纪实性与思辨性于一体。虽然当时的节目形态、手法与质量还很不稳定和完善,但它的出现说明,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虽然起步很晚,但一旦自己抬脚走路,就开始尝试着走一条自己的路。

尝试期的中国电视评论并不拒绝对由报刊、广播沿袭而来的评论样式的移植与借用,如在新闻节目口播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和编后话等。在这一阶段,一种类似于报纸上专栏小言论的群言式口播评论形式也相继出现在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开办一年左右时间的《观众论坛》。虽然后来因这种节目形式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电视特征而停办,但仍然不失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2)探索期(1988-1994年)

1988年11月,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改组为《观察思考》,使电视评论性节目在栏目化的基础上,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包括确定固定的节目周期与播出时间,设立固定的节目主持人,栏目的风格与包装也相对固定,以培养较为固定的收视群体。

此外,这一阶段的电视评论性节目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评论类栏目的相继出现和评论性节目表现手法的不断丰富。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栏目有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观察》、安徽电视台的《社会之窗》、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的《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的《18分钟经济·社会》、《BTV夜话》等

等。各栏目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断创新,其中,《18分钟经济·社会》较为关注纪实风格与思辨色彩的融合以及隐性采访手法的应用,《BTV夜话》,比较注意演播室访谈或座谈方式的引入,《观察思考》栏目中开始采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形式,并开始应用系列评论与连续评论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持续追踪与深度评析。对电视评论性节目如何更好地体现其媒介特征,发挥其传播优势,各栏目都在进行大胆的探索。

二是评论类节目的选题范围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展。事件性选题、社会性选题和常规性选题在这一阶段都相继进入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视野。新闻策划的意识开始介入评论的选题。选题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一些禁区被逐步突破。三是评论类节目个性化特征的日益暴露。随着不同电视媒体评论类栏目的增多和同一媒体不同评论类栏目的竞争,电视评论性节目的个性化特征日益受到重视,中央电视台经济部1993年5月开始的《一丹话题》,不仅是我国大陆各电视台中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而且其主持人敬一丹以及此前已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徽电视台记者汪清等人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采编播合一、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固定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主持人。

(3)发展期(1994-今)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大发展的开端。它以比以往此类节目更强烈的时效性、更生动的纪实手法,更多样的评析方式,更自觉的喉舌(包括政府和群众的喉舌)意识,更大的舆论监督力度;同时,又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特殊位置,以每天一期的高频率,以关注全国及至全世界的大视野,使电视评论类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应。此后,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成立自己的新闻评论部,改版或开设《焦点访谈》式的电视评论栏目。这一阶段电视评论性节目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评论性节目功能的广角与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朱镕基总理在视察《焦点访谈》时的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中的前三条,即是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中的一部分。此外,新闻评论所具有的解释、表态、深化、引导与协调等功能,在电视评论性节目中也正在得到较大程度的体现。特别是这类节目中前馈与反馈方式的引入,如《焦点访谈》中的《焦点回声》,北京电视台《点点工作室》中的《声音》等,也使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功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

二是评论类节目的形态与样式更为丰富、配置更为合理。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为例,除电视述评性栏目《焦点访谈》外,还先后开设了主持人评论栏目《面对面》、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和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这几个栏目代表了电视所特有的四种评论类节目形态。对同一选题,也运用不同的评论样式进行系统配置。如同是围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焦点访谈》推出了系列述评,《新闻调查》进行了解释性报道,《面对面》自北约轰炸南联盟开始,连续播出了50多期题为《关注科索沃》的主持人评论,各种评论样式在评析范围、切入角度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互为补充,更好地形成评论合力,以增强传播效果。

三是评论类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生存环境的复杂,人际交往的减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介竞争的激烈等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不同大众传播媒介间的竞争以及同类媒体间的竞争,必然直接体现在最能代表媒介水平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评论性节目上。随着电视媒体内部竞争的加剧,除新闻评论部开设评论类节目以外,新闻部、专题部、社教部、经济部、国际部、体育部等也纷纷开设自己的评论类节目。来自内外各方面的竞争使此阶段的电视评论类节目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压力,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

二、从“先天不足”到扬长避短——电视评论类节目对新闻评论传播方式的冲击与探索

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提供解释,表明看法,直接反映媒介或作者的立场及态度,以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体裁或节目形态的总称。

电视评论类节目具有报纸评论与广播评论的共同特征,同样具有新闻性、政治性(或思想性)、群众性与论理性,同样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的目的或手段。但由于电视具有传播迅速、声形兼备、形象直观、转瞬即逝等特性,对于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评论而言,电视评论类节目具有先天的劣势。但是经过近20年来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艰苦探索,电视评论类节目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使其在节目形态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节目体系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扩展了新闻评论的外延,对新闻评论的内在特质与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影响。具体表现在:

(1)由媒介“代民立言”到公众开口说话--新闻评论群众性特征外延与内涵的扩展

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其精英人士一直以“为民请命”、“代民立言”为追求。中国古代的议论文、论说文所以源远流长,代有名篇,应该说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这种思想文化传承直接有关。近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政论家,如王韬、梁启超、严复、章太炎,以及后来的陈独秀、李大钊、张季鸾、鲁迅、邹韬奋、毛泽东,等等,其评论作品虽特色与风格各异,但在代表舆论、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上是有其一致之处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特别是报纸评论)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默察国民多数对于各重要事之舆论,取其正当者,著论立说,代为发表之。言其所欲言而又不善言者,言其所欲言而不敢言者,斯无愧矣。”(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而这类新闻评论,往往是具有相当文字水平与文化素养人士的“专用”文体。阅读它的人,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识读与理解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的群言性专栏小言论蓬勃兴起,使新闻评论群众性的特征得到第一次拓展,即从写作(或制作)方面所体现的群众性(包括选题上关注群众所关注的事件或问题,论述上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语言上通俗浅显,文风上平易朴实等等),拓展为作者范围与读者范围上广泛的群众性(包括刊登尽可能多的群众来论,拥有广泛的读者群,等等)。广播电视评论,特别是电视评论的兴起,为评论群众性特征注入了新的内涵。首先,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评论类节目意见性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的范围,即使不具备文字识读能力的人,也可以面对摄像机和话筒直接开口谈话,或收看、收听节目。广大受众通过热线电话、有奖征集等方式直接参与评论选题过程,也可以报名参与演播室谈话或接受电视记者的采访。媒介在满足公众知晓权的同时满足了公众的话语权,使评论性节目真正成为“群众喉舌”。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话语权最终实现的前之一,是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高。事实上,电视评论性节目将群众手中间接的话语权转化为直接的话语权,对政府和社会实行有效的舆论监督,这又会反过来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促进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强。其次,电视评论类节目丰富了评论群众性的表现方式,变零散的“群言”,为集纳式群言;变被动地等待群众来论,为主动地采集来自群众的意见性信息;变媒介“代民立言”,为媒介“借口说话”……通过对直接出自群众之口的意见性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传播,辅之以主持人或记者的评点,体现媒介的立场和态度。

(2)由转述描述到展现再现--新闻评论各类信息采集与表达方式的变化

新闻评论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三类:一是事实性信息,常作为引发或佐证论点的证据;二为意见性信息,常作为论点的组成部分或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三为情感信息,常作为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粘合剂或发酵素。在以文字符号传播的报纸评论中,对事实性信息往往用叙

述的方式表达,对意见性信息往往用转述的方式表达,对于情感信息往往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读者通过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的解读与思维转换来感知事实、观点与情感。但电视评论性节目将这一切变得真实直观了,它必须经历一个展现或再现事实发展、意见传达、感情经历的过程,即必须有事实过程的展现或再现(可通过当事者或旁观者的转述),意见性信息发出者的议论,以及采访对象情感变化的展示,等等。而这一过程的展现与再现,是电视评论类节目难点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电视述评、深度报道与电视谈话(包括Talk Show)虽节目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对于这一过程的处理原则是相通的。为了使这一过程得以还原,电视工作者必须经历两个过程:在选题确定之后,第一个过程主要用于收集事实性信息,采集意见性信息,捕捉情感信息,通过这个过程,理清思路,确定论据,形成论点。在第二个过程中,将经过选择的三类信息按第一个过程的前后顺序进行还原,让观众在收看电视评论时经历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遵循三个基本的逻辑顺序:一是遵循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顺序(原因→过程→结果;背景→经过→前景);二是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上的逻辑顺序(现象→本质;个别→一般;肤浅→深入);三是遵循人的感情变化的逻辑顺序(酝酿→积蓄→生成→爆发;起伏波澜间的自然过渡与转换)。电视评论类节目形成过程在逻辑顺序上与报纸评论是相同的,主要的区别在于这一逻辑过程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付出比报纸同行们更多的气力和心智才能使这一过程得以实现。这份辛劳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电视评论类节目往往比同一选题的报纸评论更具可信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3)由个性化评论到人格化评论--传播者自身角色的转换

个性化评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评论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报纸上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兴起,个人耕耘或个人署名评论专栏的开辟,如《经济日报》的“尚德专栏”、“冯并专栏”,《中国青年报》的“小川快语”、“方向专评”、“熙东评论”等。自90年代以来这类专栏层出不穷,作者以其某一方面的专长(或专门知识)、独特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文风张扬自己的个性和评论专栏的个性。这种个性化评论体现在电视评论中,除以上特点外,还多了一些人格化色彩。随着电视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地位与作用的日益显著,往日只是以抽象的媒介形式或“只见其文不见其人”抽象的个体形式存在的评论,借助于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性格、有语言、有表情的实实在在的“人”发出;使电视评论类节目在个性化之余又增添了一种人格化魅力。在主持人(评论员)评论及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常常把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带进节目之中,他乡的观众可以直接向主持人及嘉宾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有关看法。类似做法在目前我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已开始进行尝试,这在传统的报纸评论中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方式,使受众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地获取和传播信息,有力地促进了传者与受者间的良性互动,也使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空间得以无限延展。

三、电视评论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走向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我认为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电视评论功能的单一。《焦点访谈》的出现,使电视评论类节目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现,但它毕竟只是新闻评论功能的一种。假如《焦点访谈》的绝大部分节目,或全国电视评论的绝大部分栏目都以“揭丑”、“曝光”为自己主要的选题范围,势必带来选题的单一化与节目的单调感,使受众将这种类型节目单纯视为渲泄与出气的窗口,以致影响了电视评论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应明确媒介就是媒介,评论就是评论,记者就是记者,不能角色错位,也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或法律。

二是电视评论风格手法的雷同。在我国,“一窝蜂”的现象由来已久,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例如看《焦点访谈》火爆,就一拥而上,看《实话实说》走红,就一哄而起……

只是《焦点访谈》占中央电视台的“天时地利人和”,各地方台很难“照方抓药”;崔永元只有一位,一些主持人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刻意模仿只能“东施效颦”。只有依照特定地区、特定媒介、特定受众、特定栏目、特定报道与评析范围,确定特定的节目表现方式和风格,才能保持自己栏目的个性与生命力,才能迎来电视评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

三是高水平电视新闻评论人才的匮乏。由于电视的年轻,电视的高速发展与电视自身的传播优势与垄断地位,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矛盾;一方面是电视机构与电视从业者队伍的急剧扩张,另一方面是高水平电视人才的严重匮乏。电视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工作方式与节目源的稀缺,也使得不少与报纸、广播相比本来就年轻而略显浮燥的电视从业人员无暇静心思考与充电。这种矛盾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除少数精品栏目外,相当一部分电视评论类节目的质量和主持人的质量不尽如人意。这种质量不高的栏目的长期存在与所占比例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电视评论性节目的地位及声誉。

面对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严峻挑战,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将走向何方?我认为主要有四点趋势:

一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某些形态(如电视述评与深度报道)间的分野将日益模糊,新闻与评论因素将呈现继续融合的趋势。什么叫评论?除了评价与议论外,也包括分析与透视、预测与展望。电视述评与深度报道节目中都是有叙有议,有述有评,但前者是从评驭述,述是手段,评是目的;后者是述中有评,评是手段,述是目的。二者都需要借助于述来表现事实,借助于评来剖析事实;借助于评论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式对事件、对现象、对问题展开分析和做出预测。节目体裁样式的规范化是需要的,但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服务。

二是电视评论类节目中的一部分将顺应分众化传播趋势,在选题范围、受众对象、节目形态与风格特色上有所区隔;谈话类节目中时事性、政治性“硬话题”将成为一类节目的追求,并与以“软话题”为主、带有一定娱乐性的谈话类节目分离。以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谈话方式、不同“品牌”的主持人为标志和基本特色的谈话类节目及其他评论性节目,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发展余地和生存空间。

三是电视评论性节目中主持人〈评论员〉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个性化特征将通过人格化特征得以更为充分的展现。一批从事其他媒介或领域的工作、具有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将成为未来更具个人魅力和权威性的主持人。在西方国家,电视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比中国的同行更为年长,不少人已白发苍苍,甚至其貌不扬,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和权威性。反之,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其主持的节目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人格化与权威感。这种主持人越来越多地介入和出现,将会增加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深度与厚度,并因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公众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

四是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传播技术将直接影响和介入电视评论性节目的发展,使其双向性、交互性特征获得新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渠道,随之而来的是于此相配套的法制管理与行业规范的建立。互联网的普及,将会直接影响传播方式与传播观念的改变,但传统的大众传媒,包括电视媒介并不会消失,她积蓄多年的专门的从业人员队伍,她培养多年的固定的收视群体和收视习惯,她不断优化的传播样式和手段,将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占有自己的优势,在代表社会主流意见和权威意见方面具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播者在意见性传播方面的主流地位也将继续保持,其“把关人”角色将更多的展现在对信息(特别是意见性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传播上。

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刚刚走过不到20年的路程,实践的积累远远多于理论的梳理。在历时2000余年的论说文体、100余年的报刊评论、50年的新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演进中,她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方面军。继承与超越,探索与创新,既可以作为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过去20年的总结,也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对中国电视新闻工作者新的挑战。

第二篇:新闻节目策划

《追踪》栏目策划书

一、调研分析

每天都会有新的新闻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也必不可少的要去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深入百姓生活,了解身边事。讲述他的故事,折射你我的心,一段故事,一段感动。让受众在做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

二、节目名称

《追踪》

三、节目定位

访谈类节目(在晚间播放)

四、栏目宗旨

挖掘社会事件,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讲述新闻事件的真相

五、节目内容定位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创人员必须保持前卫先锋的创作理念,了解受众需求,不断推出受众所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挖掘社会上的新闻事件,进一步跟踪报道,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给观众讲述真实的人间故事,用故事感动观众,用故事教育百姓,传播知识。《追踪》是一档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新闻节目。

六、口号

时事追踪,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七、节目长度

20-25分钟一期

八、节目播出方式

周日晚上8:30,每周一期

九、节目性质

深度报道

十、节目来源 网络、报纸上更新的新闻,每日发生的最新事实;对新闻事件在网上论坛上的讨论

十一、节目风格样式 《追踪》作为访谈类节目,节目风格是轻松活泼的,以聊天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发人深省

本期节目策划

一、本期话题

11岁红领巾自杀向说问罪

二、本期主题

通过对11岁红领巾自杀事件的剖析呼吁人们多给孩子一些爱,加强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孩子心里的健康成长。

三、节目流程

Part1:节目开场后,先由主持人以新闻时事将本期节目主题引出来,观看一段关于这个新闻时事的视频

注:有利于观众更加了解整个新闻时事

Part2:邀请第一个嘉宾心理教育学家丁女士上场,让心理教育学家对

整个事件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第一个请心理专家是要让专家对后面所有嘉宾的谈话都有了解,后面的总

结更加结合现实,更加有说服力有深度。同时也可以对现场其他嘉宾的谈

话做及时的分析。同时请专家来是为了让整个节目更有说服力

Part3:邀请自杀的孩子的姑姑何燕飞到现场,询问何燕飞一些

问题:①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12月10号(事发当天)那天发生了什么吗?

②在你心中小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③从小华遗书中话,有没有让你觉得他恨你?你觉得她恨你,吗?

④如果可以的话,你多陪陪她,你觉得后果会不会一样呢?注:请小华的姑姑到现场时为了跟好的再现小华的死因,同时亲人死去的场景

会更令人感动,更能触发观众的深思。对何燕飞的问题也是层层深入,引

导触和说出多陪陪小华就有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从而表现主题——

关爱孩子

Part5:现场电话连线学校的教务主任窦主任。让窦主任说出学校的观点,激发家长与学校的矛盾。主持人总结校方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①这个电话连线时整个现场都可以听到的。

②只用电话连线而不请校方的人到现场,是为了避免双方矛盾太激烈导致

现场秩序失控。

Part6:主持人结束电话连线,同时请何燕飞到长线休息。就着整个谈话过程与教育心理学家讨论11岁红领巾自杀要想谁问罪。直指主题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要更注重心里健康的教育。

四、人员安排

主持人:方舒

教育心理学家:(饰)丁克

何燕飞:(饰)丁春霞 窦主任:窦飞

摄像:何锐郑砚

制作:何锐

第三篇:新闻节目策划书

新闻节目策划书

一、节目名称:校园新看点

二、播出时间:每天晚上6:30

三、播出长度:10分钟

四、节目内容:

1.第一板块:内容提要

2.第二板块:新闻报道

3.第三板块:新闻简讯

4.第四版块:新闻回顾

5.第五板块:天气播报及生活小提示

以下是以某天进行具体阐述:

1.内容提要:a.艺考开始各地学生在我校考试b.大四学生即将毕业去向及就业调查c.大三考研学生学习生活d.学生学车热潮概况e.学生宿舍安全及卫生情况f.学校各饮食处卫生调查g.针对上课出勤情况及学生学习态度h.春天校园里景象i.篮球赛开赛

2.新闻报道:a.艺考开始各地学生在我校考试b.大三考研学生学习生活c.学生学车热潮d.学生宿舍安全及卫生情况 e.春天校园景象(以上采用画面报道方式)

3.新闻简讯:播报一些简短的文稿或采用游动的字幕简讯来显示不重要的新闻

4.新闻回顾:对重要的新闻进行简短的回顾

5.天气播报及生活小提示:播报所在地区及周边的天气情况,穿衣

提示等等

6.节目结束

五、节目来源:

1.记者的现场采访资料

2.我校重大事情的概况

3.学生反馈

4.资讯:收集

六、制作方案:

1.片头:制作带有黄冈师范学院特色的节目片头,有醒目的字幕

2.片花:可适当穿插一些片花,例如音乐配合带有学校特色的画面,用时不超过10秒,可以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新闻间隔开,节目更具有层次感

3.内容提要:简短的播报重要的新闻,六条以内,一分钟左右即可。主持人一男一女,采用交替播报的方式, 同时穿插新闻的画面及图片

4.字幕:同步字幕出现在每条新闻的播报中,整版字幕用于节目开始的节目名称。字幕还应在节目中作为对新闻中人物的介绍及每条新闻的标题及节目结束之后全体工作人员,工作内容的显示

5.主持人:一男一女,具有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形象良好,精神饱满,一定的应变能力

6.配音:辅助新闻的播报。一方面播放新闻画面一方面进行准确清晰的配音

7.编辑:文稿的校对,节目音乐画面长度的控制,字幕等

8.节目结束:采用当日新闻精彩的花絮以及音乐想配合,还应打上工作人员及广告赞助商

第四篇:广播新闻节目

广播节目分类

广播节目的分类是复杂的问题,关键在于分类标准的确定。如果以内容划分,有新闻性、文艺性、社教性和服务性节目;以收听对象划分,有少儿节目、青年节目、农村节目等等;以播出技术方式划分,有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以播讲人活动方式划分,有主持人节目和非主持人节目;按节目来划分,有自办节目、联办节目、交换节目、转播节目等等。在上述各类划分之间,又有综合、交叉。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午间半小时》,就是一个融新闻、知识、服务于一体,主持人形式,安排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一个综合性板块节目,很受听众喜欢,成为中央台的名牌节目。

这里我们按照内容划分法,介绍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社教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一般电台编辑部机构设置通常也以此为依据,这种划分简洁、明了、实用。

一、新闻性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集报道各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新闻。新闻节目是广播电台的台柱子,广播电台被成为新闻单位,根本原因就是它能迅速、大量地传播新闻信息,从而在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听众调查情况来看,对新闻节目的收听率高于其它各类广播节目的收听率,对重大新闻的获知,广播强于报纸、电视,成为主要的信息渠道。人们认识广播电台首先是从其新闻节目开始,并通过新闻节目质量如何,来判断一家电台办台水平。因此,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各家电台一向都是十分重视新闻节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新闻节目,想尽办法提高新闻质量。近几年,在我国广播界出现了系列台、专业台,如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体育台等。无论是何种台,新闻性节目始终是电台的主体,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像文艺台就是以有关文艺方面的新闻信息为主罢了。这里我们谈到了系列台和专业台也就涉及到了广播窄播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窄播其实是与“广播”相对而言的。这里所说的“广播”不是广播电台意义上的广播,而是指没有特定的传播指向,在广阔的范围内,面向全体听众的节目播出。它内容广泛、听众面广,所以称之为“广播”。所谓“窄播”是指有比较专门的传播指向,在一定范围内面向特定听众的节目播出。它内容相对收缩集中,听众面比较窄,所以称之为“窄播”。

一家电台节目设置编排出发点是为广大听众服务,争取获得较高的收听率。为此须从“广播”和“窄播”两方面同时入手,编排好不同类型、不同对象、不同特色的节目。

前面已经提到“广播”的内容广泛些,听众面大些,但是听众的层次和需要很复杂,很难让所有的节目满足广大听众的需要,真可谓众耳难调。而且听众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大,这样以来

会影响收听率。而“窄播”正好弥补了“广播”这方面的缺陷。“窄播”节目特点、内容与听众需要一致,所以,这部分听众群体相对稳定。如电台办的“股市行情”、“股市沙龙”之类的节目,就是专门为股民朋友服务的,满足他们对股市方面的需要,而股民朋友的确都是这些节目不折不扣的忠实听众。听众收听稳定,无疑会大大提高收听率。假如为了照顾广大听众,把有关股市内容的节目编排前线简短些,实际结果是一边觉得陪听,而另一方面却觉得听得不过瘾,广大听众和股民听众都不是很满意。当然,如果一家电台的节目都是由各“窄播”节目组成,收听率也不会很高。

总之,我们是从为听众服务、提高收听率这点出发,来统一“广播”与“窄播”的矛盾。要精心编号综合性节目和专题性节目、对象性节目,努力扩大节目的兼容性,各专业台如音乐台、交通台、经济台等兴起,为解决“广播”与“窄播”的矛盾提供了新办法。

新闻节目种类较多,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不同,因而有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产生不同的新闻节目。

以题材划分,有政治新闻节目、经济新闻节目、文教新闻节目、体育新闻节目、社会新闻节目等。

以节目形态划分,有综合新闻节目、专题新闻节目、新闻分析节目、简明新闻节目等。以地域划分,有国际新闻节目、国内新闻节目、地方新闻节目等。

以节目时间长短划分,有大型(30分钟以上)、中型(10到20分钟)、小型(10分钟以下)的新闻节目等。

以播出时间划分,有早晨新闻节目、中午新闻节目、晚间新闻节目、整点新闻节目、半点新闻节目等。

关于广播新闻节目的具体内容,将在第三节里进步论述。

二、文艺性节目:(学生自己看了解内容)

文艺性节目分类也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两种分类法,每种都有其特点和实践意义。

1、按艺术种类分类:

1)音乐节目:播送各类音乐作品和器乐作品,音乐会、演唱会、音乐只是和音乐知识和音乐教育专题,音乐界有关的新闻等。

2)文学节目:这类节目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的朗诵、播讲、评介、欣赏,文学界动态等。

3)戏曲节目:各地方戏曲演唱,戏曲知识介绍,以及剧目、唱腔、戏曲工作者评价等。

4)曲艺节目:电台经常播放的有关相声、快板书、评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评弹等。曲艺的主要艺术手段是说和唱,因此与广播结合的相得益彰。

5)电影和话剧:通常以录音剪辑的形式播出。

6)广播剧:为广播特有的艺术形式。它是由多种声音组合的,专门诉诸于人们听觉的戏剧品种。

2、按照节目的主要功能分类:

1)报道型:报道文艺界最新动态、文艺工作者和有关作品情况等等。

2)欣赏型:以播送各种样式的文艺作品为主,其主要功能是向受众提供欣赏和娱乐。

3)知识型:讲授文艺的理论与创作,文艺的知识和技艺,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4)服务型:着眼于为受众提供文学艺术方面的咨询和服务,解答各种问题,并根据听众的要求专门编排某些节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5)评介型:主要评介文学艺术作品、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常常是将艺术评介与艺术欣赏、知识介绍结合起来广播,形式活泼生动。

6)综合型:兼有上述各类的特点,即有内容上的综合,又有功能上的综合。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从内容上讲有音乐、歌曲、戏曲等等;功能上讲有报道文艺界最新动态,有文艺知识介绍、有各类文艺作品欣赏、评介,有为听众服务的点歌节目等。它各种成分灵活运用,有机结合,信息量大,节奏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听众的多种方面需要。

三、社教性节目:

就教育本身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另一类是科学文化的各种知识、技能的教育。对此广播都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服务型节目:

广播的服务性节目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条信息,或一二专题或一个独立集中的专门节目。基于这点,服务型节目可以分为两大类:单项服务性服务节目和综合性服务节目。单项性服务节目,内容单一集中,且所要报道的内容听众有所心理准备,收听目的明确,服务的功能显著、直接,如电台办的“天气预报”、“广告节目”、“交通信息”“股市行情”、“外汇牌价”、“市场价格”等等。这些节目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便利。综合性服务节目,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听众层次广泛,形式也灵活多变,有电台安排的,有听众自我参与的,如电台办的“听众信箱”、“投诉热线”、“生活备忘录”、“某某服务台”等等。听众从这类节目中获得了多方面的服务,也培养了许多经验。

以上我们介绍了广播的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社教性节目和服务型节目和服务性节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广播的板块结构、主持人形式的普遍运用,这四个方

第五篇:新闻节目开场语

新闻节目开场语

开场语: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月27号,星期一,农历二月初五。欢迎收看校园新

闻节目。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我校隆重召开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大会,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党委书记程水源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院长叶芃作2012年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由湖北黄冈广电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金马伯乐亚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全城高考的主创人员来到我校进行演员招募海选,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电影预计在今年四月初开机。新学期,各院的学生工作有序展开,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招新工作拉开帷幕,本次招新预备给学生会各部门吸纳更多的大一优秀人才。三月将近,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型传统体育赛事4+1篮球赛筹备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据分管此项赛事的分团委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介绍今年的赛事日程相比往年来说将会安排得更紧凑。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落下帷幕,2013年考研大军又进入了积极备考状态,考研热也直接导致了学校图书馆自习室占座行为的愈演愈烈。尽管考研自习室的相继开放也没能缓解自习室的占座压力。今日我校学工部下发通知禁止学生携带早餐零食等食物进入教学区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确保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休息,防止少数同学通宵上网影响他人学习和生活,学校决定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通讯公司定时切断网络信号,不提供上网服务。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2月17号下午,我校2012年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大会在多功能大楼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党委书记程水源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院长叶芃作2012年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全校正科级及以上干部、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博士以及2006年以来进校的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切画面)会议中院长叶芃从艺考工作、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财务工作、大后勤保障等六个方面对寒假及开学初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对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叶芃也从十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一是全面推进更名及孔子学院报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争取多方支持,力争早日实现更名目标;要加快孔子学院的申报进度,力争报批成功。二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召开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完成新教学计划的修订完善和组织实施工作。三是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要办好和扩大硕士授权领域,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会议,确保我校2012年研究生生源。四是19栋学生宿舍的建设与新区规划。要确保9月1日学生顺利入住19栋;做好新区规划工作,使未来的新区和谐优雅。五是推进学校医疗改革。学校将进行医疗改革,实现学校医疗机构社会化,让师生享受较高水平医疗服务。六是筹备召开革命老区高校联席会及承办“开往春天的校车”启动仪式演出活动。要精心筹备,确保老区高校联席会的顺利召开,将演出活动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影响。七是“黄师精神”专题研究。学校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符合学校历史、今天和未来的“黄师精神”表述。八是积极推进岗位设置工作。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强化校内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研究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工作。九是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考核、使用、管理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调整、补充和优化干部队伍。十是项目库的项目遴选和建设工作。要动员各方力量,规范有序建立项目库,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此外,他强调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校园安全稳定和校园文明卫生建设工作。最后,叶芃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勉励大家:落实是成事之基、事业之根。我们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程水源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今天的会议精神要以文件形式下发,十件大事要上网,落实责任分工。他强调,大家要充分认识十件大事的重要地位。我们形成的惯例是每年都用十件大事来概括当年的主题工作,并将之细化成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十件大事,以此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subordinate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cide about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e “four obedience” placed in the higher position, resolutely overcome liberalism, Anarchist, populist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nd does not allow for arbitrary and “my house, my rules” do not allow bargaining in the duty of due 将校党委行政的精神真正贯彻落实下去。通过决策粗线条地梳理出的十件事,肯定是最重要的,请各相关部门、院系、师生督办和落实。他指出,“十件大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新增性。每一年的工作重点都不一样,十件大事一般是创新性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增点,二是具有时效性。所有的工作都要按时完成,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具有周期性。有些工作,是几年一循环,比如教学工作会议,干部培训等。今年将再次加强干部培训工作,至少要进行四个专题的培训讲座。他还强调,十件大事不具有排它性。十件大事重要,其它工作同样很重要,如科技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大量工作,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丝毫不可放松。

会议最后,叶芃希望,我们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各部门积极配合力求各项工作都顺利展开。

连日来,由湖北黄冈广电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金马伯乐亚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全城高考的主创人员开始在黄冈选景选角。今明两日剧组走进我校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演播厅进行演员招募海选。(切画面)这次演员招募吸引了我校众多学生的参与,现场火爆。据负责演员招募的负责人说,黄冈人杰地灵,黄冈师范学院有很多特别优秀的学生,用过专场招募,发现他们的素质很高,很有表演能力,也希望他们能够圆梦全城高考。据了解,该影片预计在今年四月初开机,主演初定为周冬雨,张一山和武林外传中饰演莫小贝的王莎莎。校园新闻也将在以后的节目中为您全程跟踪报道。

为了进一步壮大学生干部队伍和加强学生会建设,促进学生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服务精神。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于2月25号到26号期间,在系楼S102教室召开招新大会。整个大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众多2011级新生前来报名参加。(切画面)本次招新由校团委亲自指导,学生会主席团统一部署,面试考核也都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学生会主席和各部部长担任大会评委,对各位前来竞聘的同学们进行层层选拔。大会对面试流程面试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则按要求依次面试,大会评委也认真记录,积极提问,争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面试同学的特长,能够为各部门甄选到更合适的接班人。

学生会副主席查新宇表示,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学生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院今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一直是我校的建设重点,各类文体活动也在新学期开学之初积极的开始筹备,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型传统赛事4+1篮球赛的筹备工作也已拉开帷幕,有关赛事的各项安排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们特别采访了分管此赛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的体育部部长。。考研热一直都是各大高校的一种校园现象,2012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结束,2013年的考研大军就已经开始积极备考,掀起了一轮新的学习热潮,也给图书馆自习室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切画面)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subordinate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cide about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e “four obedience” placed in the higher position, resolutely overcome liberalism, Anarchist, populist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nd does not allow for arbitrary and “my house, my rules” do not allow bargaining in the duty of due 同学们为了准备各类考试都选择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但是学生数量大,自习室座位有限,许多同学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比较稳定长久的自习座位选择了用各种方式占座,这让其他同学头疼不已。尽管图书馆方面期望考研室的开放能够缓解自习室的压力,但是据记者的走访调查发现占座现象还是极为严重。我们希望学校方面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类似的学习资源,让同学们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也希望同学们相互体谅,使公共资源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我校下达关于学生宿舍限时上网的通知。为了确保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休息,防止少数同学通宵上网影响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决定将在2月27号起实行每周从周日晚至周四晚上11点30分到早上6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公司切断学生宿舍的网络信号不提供上网服务。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学生的广泛争议。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展现我部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文明、卫生、整洁的教学楼管理目标。我校决定自2012年2月27日起,禁止学生携带早餐等食物进入教学楼。

学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学生将早餐带进教室吃,早餐内容五花八门的,让教室里充斥着各种味道,同时,一些液体的成分会把课桌弄脏,而剩下的垃圾扔在教室里,时间一长,还会发臭,对学校的教学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此现象,学校与2月27日开始每天早上组织学工科人员部分学生会干部进行了专门的检查。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为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措施得当、执行有力”,大范围携带早餐等食物进入教室的不文明现象得到了杜绝,教学楼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少同学谈到,现在的教室卫生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教室环境明显干净整洁了许多。但也有少数同学抱怨学校此举没有人性化,依然偷偷携带早餐等食物进入教室。对此,学校表示将加大工作力度,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卫生、整洁”的学习环境。结束语:今天的校园新闻节目播送完了,感谢收看。再见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subordinate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cide about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e “four obedience” placed in the higher position, resolutely overcome liberalism, Anarchist, populist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nd does not allow for arbitrary and “my house, my rules” do not allow bargaining in the duty of due

下载央视新闻节目的演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央视新闻节目的演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合集)

    第六章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第二节电视新闻性节目 一、电视新闻的诞生、发展与成熟 (一)电视新闻沿革 1、诞生:二战前(模仿广播新闻) 1936年11月2日,BBC正式播出,世界电视业正式诞生 1936年,BBC转播英......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 一 节目名称: 新闻早读二 策划背景分析: 新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必不可少要去关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去了解当今各个国家各个地方所重要的新闻......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书

    黄师《黄师周刊》策划书 ——编导1003班第二组201018240308徐伟 一、小组成员 徐伟(组长)付伟程国学高灵吴远能肖松贝 余超 二、新闻主持 肖松贝 三、节目时长 限定8~10分钟......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201311330522 郭凤梅 一、背景浅析 作为电视节目的主体,电视新闻节目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电视新闻节目承担着信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电视新闻所具有......

    电视新闻节目观后感

    收看省台《今晚播报》《都市快报》节目观后感(一) 《今晚播报》和《都市快报》是陕西台一套和二套的两档主打民生新闻栏目,两档节目都已开办多年,并且不断地在改版创新,赢合观众......

    新闻节目变脱口秀

    新闻节目变脱口秀 “综艺化”新闻时评节目变得更“有趣”就一个焦点新闻事件,几个嘉宾争论得面红耳赤,连线的网友给出一些麻辣评论,主持人则在中间当起了“和事佬”„„这不是......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策划案

    电视节目策划策划人: 指导教师:刘建钢节目名称: 《“布”一样的世界——走进阳新布贴》 节目类别:专题片 ·文化风俗 节目时长: 30分钟 节目主题: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选......

    新闻节目制作心得5篇

    新闻节目制作心得 这次的新闻节目作业经过确立选题、新闻策划、拍摄采访到录播主持和后期剪辑,我们小组最终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此次作业,并且获得老师的肯定,这对于我们小组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