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亨廷顿在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指出世界在冷战结束后成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组成,全球政治也形成多极状态;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中,亨廷顿指出,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改变,西方的影响在逐渐下降,而非西方,尤其指出了亚洲和伊斯兰的权力和文化正在复兴,自我肯定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亨廷顿指出世界正在以不同文明的界线来划分势力,并且在各文明中处在核心国家或力量;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西方推广普世主义越来越引起非西方国家的反抗,尤其是与伊斯兰和亚洲之间,可能会造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战争;在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中,亨廷顿提出美国不能脱离西方,西方依赖美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非西方的挑战,在多元文明中维护自己的文化。
一、亨廷顿关于普世文明是否存在的阐释
全书中亨廷顿不断再强调冷张后的世界史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西方的普世主义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使非西方国家“西方化”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非西方国家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他们越来越重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意识到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和国际上的话语权与自己所属的文明的力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即使由于通讯、交通技术不断进步而使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各自的文化差异却越来越明显和凸显出来,因此,普世文明作为较高层次的文明不会出现。
亨廷顿从普世文明的含义、来源及非西方国家对西方的回应三个方面对普世文明是否存在作了具体阐述。
亨廷顿从奈保尔关于“普世文明”的含义中指出,它暗示“人类在文化圣桑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亨廷顿分析了这一含义可能报刊的四个方面的含义并对其作了相应地批驳。首先,普世文明“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里,人类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也就是那些前线的关于对、错等基本概念的“最低限度道德”,对于这一点,亨廷顿认为“它既是基本的又是根本重要的,但是它既不是新鲜的也不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如果普世文明仅仅指这些东西,那么它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如果普世文明是指那些与原始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所共有的东西,那么,它们同时也在除了西方文明的其他文明中存在,只要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不管它拥有怎么的文化,某些东西就是共存的,如果是这样,“文明本身的传播与多元文明的存在并不矛盾”,多元文明反而是更现实的。再次,普世文明在某意义上是指某一部分人所持有的假设、价值和主张,也可以称为“达沃斯文化”,对于这一点,亨廷顿指出“它远不是普遍的文化,而且那些在达沃斯文化方面有共同性的领导不一定在他们自己的社会确保权力控制”,这一内涵在影响范围上不够普遍,同时,这种达沃斯文化所拥有的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是否与所拥有的知识文化相区别,这也是有待考虑的。最后,奈保尔的这一含义可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对此,亨廷顿用实例来推翻这种设想,一个文明中的人们不会因为购买另一个文明的商品而改变,也不可能因为彼此的交流而失去自我。总之,亨廷顿从普世文明概念的提出上判断普世文明存在的不合理性。亨廷顿对三种普世文明可能出现的假设做了一一的批驳。第一种假设认为:冷战结束后,“苏联共产主义的垮台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和自由民主制在全世界的普遍胜利”。这种假设错误的认为只能选择这两者中的一个,然而除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以外,世界上还存在民族主义、社团主义等多种形式,尤其亨廷顿指出“存在着许多位于世俗意识形态世界之外的宗教
选择”,这些依然会使文明的分裂存在。
第二种假设认为:“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包括贸易、投资、旅游、媒体和电子通讯——的增长正在产生一个共同的世界文化。”这种观点其实与普世文明含义的第四个内涵有共通之处,同样的,冷战后10年间国家间贸易增加,但民族国家间的战争也是空前的,事实表明,贸易并不能维持国际稳定,减少民族国家间的战争,正如文中所提到的差异性社会心理学理论,“人们根据特定的背景下用把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东西来界定自己。”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也是一样的,相互之间的贸易反而会使彼此相互区别,而不会产生共同的文化。
第三种假设,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论点,把普世文明看作是广泛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同时,由于西方是最早进入现代化的,所以,普世文明也就是西方文明,普世文明的实现也就是使非西方国家“西方化”的过程。亨廷顿对这种观点提出批驳,一方面他指出,现代社会可能由于技术、发明和实践以及工业社会结构两方面原因要比传统社会之间彼此更相似,但是没有事实表明这些现代社会必然融为同质性的;另一方面,亨廷顿指出西方文明的核心内容,即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古典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等,在现代化之前就已经存在,所以,认为普世文明就是其他文明趋向西方文明,甚至西方化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亨廷顿尤其提到普世文明存在的两个障碍:语言和宗教。英语虽然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语言,但从一定意义上说,英语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尤其是知识交流的工具而被使用的,它“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不是消灭它们的方式,它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认同和社会群体的根源。”同时,他指出英语在许多国家的使用越来越本土化,也就是说,人们使用英语,但却不会造成西方化。人们使用英语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正式由于要保存自己的文化才使用英语同其他文化交流。语言不能促进普世文明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代表权力的分配,当殖民地国家独立后,为了维护政权和民族认同,维护社会机制,本土语言被推广变得流行,所以“语言正在被重新组合和重建,以使之与文明认同和文明界线相一致”。
关于宗教,亨廷顿直接点明“一种普遍宗教出现的可能性比一种普遍语言出现的可能性大不了多少。”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宗教的复兴,宗教的复兴扩大了宗教之间的差异,“宗教复兴运动是反世俗的,反普世的,而且,除了在基督教中的表现,也是反西方的”。因此,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所崇尚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体制等都是不同的,有些宗教之间的观念甚至是相排斥的,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历史上也是常见的,要令这种根本的精神价值取向不同的宗教相互融合,甚至形成一种普遍适应的宗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亨廷顿除了从理论上驳斥了三种普世文明存在或出现的假设外,他还从非西方国家应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实践上,对普世文明的出现作出了反驳,面对西方的扩张可能带来的西方化,非西方国家做出了三种回应:第一,拒绝主义,即拒绝西方化,甚至现代化。同时,亨廷顿指出进入20世纪后,这种完全拒绝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基马尔主义,也叫凯末尔主义,即拥护西方化,并且积极地全方位的向西方学习和茅房,然而要抛弃自身的历史和本土的文化却容易造成尴尬,致使国家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第三,改良主义,即拒绝西方化,但接受现代化。这种做法试图将现代化同自身的文化结合起来,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表明,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西方文明想作为普世文明推广和传播史十分困难的。现在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各文明相互作用的世界,即使文明的力量在不断变化,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不一定消减,但一个文明要取代另一个文明或多个文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启示
读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尤其是亨廷顿贯穿全书都提到的普世文明
和普世主义,自己关于文明的概念以及世界各文明状态有了更深的了解。亨廷顿在西方文明正值强大的时候提出西方的衰落是一种突破。不管本书的目的是否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其实是为了宣扬和传播西方的文化,但它却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关于世界文化、政治秩序不同的见解。从本书的讲解中,能看出来西方国家确实想利用各种通讯、媒体、交通手段来传播西方文化并企图让非西方国家“西方化”的目的,想采取类似于应对苏联的“和平演变”的方式对非西方国家从语言、宗教、大众文化等方面实行精神渗透,从而达到转变非西方国家的价值、体制和意识形态的目的。
面对这种西方普世主义的冲击,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和解读。首先,应该在多元文明的框架内理解“普世文明”。承认世界史一个多文明的世界,而这种多文明的世界下的“普世文明”更倾向于是一种普世文化或普世伦理。几大文明融为一体或被某一种文明代替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个意义上的普世文明是不会存在的。亨廷顿也指出:“文化的共存需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而不是促进假设中的某个文明的普遍特征。”“文化是相对的,道德是绝对的”,各种文明在“浅显”的道德层面上仍然有共通之处,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趋向”,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在道德层面上有一定的普世伦理存在,这也是不同文化国家相互交往的基础。
其次,我们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普遍的道德基础上,每个国家都应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不是仅仅模仿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就可以得来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抛弃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就是砍掉自己的“根”,失去了吸收“养分”的依据,最终导致自己成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失去了在世界秩序中应有的地位,丧失文化甚至政治上的话语权。我国要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因子,确定自己的核心文化,避免“春节”让位于“圣诞节”的出现,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自己的核心文化。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便是实现文化发展。为了防止西方以各种形式的文化入侵,我们应加大自身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借鉴其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加大投资力度,鼓励优秀电影、电视、音乐等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创作,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大众树立正确的、符合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支持和引导。
第二篇:《文明的冲突》读书报告
《文明的冲突》读书报告
一、作者介绍。
塞缪尔·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其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扒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受家人影响,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16岁时他考入耶鲁大学,18岁时便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加入美国军队。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论文并取得学位,这一年他23岁。此后他开始在哈佛执教,自1950年开始他便是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高级成员。亨廷顿在哈佛大学任教58年,期间,他以十七本学术著作和一系列的论文建立起自己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学术声誉,而不是通过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来提升知名度。亨廷顿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对真理的探求与学术争论是一回事。”可以说,他是一个务实的国际关系学者。
亨廷顿的著作,总在问世之初饱受争议,不为世人所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才会被广泛而又勉强地接受。他指出的问题,总是针对国际关系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得以引起最深切的影响;他使用的话语并非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因而可以引发最广泛的关注。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结合:他有一颗自由主义的心,却有一个保守主义的大脑。他认为,自由主义宣扬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自由市场和法治的意识形态,而古典的保守主义则是一种维护自由制度生存的理性。真正的保守主义在于维护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应到国外四处讨伐或在国内引起激变。我们可以看到,亨廷顿将这二者结合了起来。他宣扬一些主义和思想,而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世界秩序。他总是用及其讽刺的观点,故意用那些刺激评判自己著作的专家学者的方式讨论问题。这也是亨廷顿思想影响之大的原因之一。
早在1951年时,亨廷顿就杜鲁门总统因麦克阿瑟将军不服从指挥而接触他的职务一事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士兵与国家》。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在一个信奉自由主义的国家里,政府究竟应该与代表着保守主义的军队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亨廷顿支持军事的保守主义,因为军队的自由化就意味着效率的缺失。自由主义并不是万能的。亨廷顿的另一本著作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主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他认为新独立国家的实际经历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和政治混乱,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严丝合缝的组成部分,并不必然导致政治稳定。我认为这本书讲述的也是相同的观点:自由化的并不是一定是好的,有秩序的自由才是世界发展的目标。1993年,亨廷顿撰写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首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冷战结束,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垮台之后,国际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是主要依照文明的不同类型而展开。他把当今世界上的文明分为八大类:西方文明即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主要是中国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斯拉夫即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其中,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受到其它七个文明的挑战。亨廷顿特别担心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可能联合起来对西方文明构成严重的挑战。此文一出,世界哗然,尤其是第三世界和中国的学者纷纷批驳亨廷顿的观点。在一番论战之后,亨廷顿于1996年出版了一本书,将文章题目中的问号删除掉,题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将其观点详细阐述。
二、介绍本书及其观点。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讲述了亨廷顿眼中世界的构成。他把冷战后的世界分为八个主要的文明,将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界定为文明,而不是国家。全球的斗争不再是国家间和意识形态间的斗争,而是不同文明的斗争。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指出全球力量发展的态势。他认为现在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改变,西方文明不断衰落,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不断兴盛。非西方文明通过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正逐渐摆脱西方文明的精神束缚。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中的文明秩序”,介绍了亨廷顿的另外一个观点。他认为现在全球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的界线进行重组,文明的区域一体化加强,而全球不同文明间的鸿沟在逐渐加深,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是全书的核心部分。本部分中,亨廷顿用政治现实主义的观点,将全球的冲突看做无政府状态下的部落冲突。他提出“断层线冲突”的观点,认为文化间的断层是冲突的根本原因。他还认为断层线冲突不可永久消除,只能尽力避免。他用这个理论解释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冲突的原因。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展望了不同文明依照现在模式发展的后果。他认为全球战争爆发几率很小,但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文明及其核心国之间的均势变换,就可能引发世界大战。他指出:“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障。”
三、我的读后感及对本书论点的评论。
我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非常赞同他划分文明的方式,但绝不赞同他将文明的差异作为冲突爆发的根源。我认为,国家间、世界上的冲突,其根源在于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文明。文明作为国家存在的基础,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的类型和形象,但绝不能将文化的不同理解为国家间的冲突。亨廷顿的五个部分,仅仅是套用了一些客观的发展模式,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国家力量强弱的变化,既受到文明强弱程度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着文明的发展趋势。文明和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明依托于而又超脱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亨廷顿的五个部分看似令我们无法反驳,但其实是利用真理来阐述谬误,无论是国际力量的组成、变动、形成、冲突还是发展,只能说与文明的发展有关,但决不能说被文明所左右。
世界的构成:世界是由多个文明而构成的,这些不同文明的差异最初是由地区的差异而形成,经过长期的独立发展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文明,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国家体系,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价值观。亨廷顿的八个文明的划分,也主要是按照地域来界定的。即使是距离最近的儒家文明和日本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日本文明的形成时期,即使它借鉴了儒家文明的经验,但两种文明也是独立发展的,是地域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即当前世界各国的差异。
世界的变化:有一点很明显的是,亨廷顿对文明变化的描述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几乎完全一致的。他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化源于文明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并由此为文明冲突论提供依据。但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文明间的力量对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代表文明的核心国家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变化。因此,将国际格局的变化归结于文明的变化是没有根据的,至少是不完全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强弱变化。
世界的重组:当前世界是不断分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世界。亨廷顿认为世界的整合是文明的重组,各位按照文明的断层线分别组合,文明的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但是,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欧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由于共同的西方文明,而是因为西欧经济已经密切相联系着,一体化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文明的断层线也不能阻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宗教与文化,不同的文明,但是东亚的一体化仍然搞的如火如荼。世界的重组趋势,单靠文明的矛盾或者文化断层线,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世界的冲突:在世界上发生的冲突中,似乎印证了亨廷顿的观点:伊斯兰文明极度富有侵略性,绝大多数文明间的冲突,文明内部的断层线冲突都出自伊斯兰文明。在除西方以外的文明中,文明间的战争占据主流地位。在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其它文明应该接受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与西方文明相靠拢。但是,亨廷顿忽视了,伊斯兰文明冲突的多发是有其自身因素的。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国家,许多具有不可忽视的实力,这让它们有能力发动冲突甚至是战争;同时,这个区域没有一个能有效震慑其它国家的强国,这导致一个区域中的无政府状态。而西亚和北非小国众多,民族纷争严重,宗教教派斗争激烈,每个国家的背后又都有其它地区的国家给予支持和操纵,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当地的混乱状态。同样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并不能证明西方文明多么的善良。在面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时,西方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无论是科索沃还是南联盟,无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西方国家在冲突的爆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归根结底,西方文明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而努力。
世界的未来:在关于未来的描述中,亨廷顿的想法令我不敢苟同。他认为文明及其核心国家之间均势的改变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了导火索的形象。他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会扩大自己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并发动局部战争,从而引发世界范围的全面战争。我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不可能爆发,但在均势改变的关键时期,局部的冲突有可能增多。我的观点是,均势的改变,主动权的转移,并不一定需要战争作为代价。核心地位的转移,一方面需要后来者不断地发展,并赶超曾经的超级大国,另一方面需要一些特殊的事件来削弱优势者,从而在均势的改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亨廷顿的设想,在核威慑的今天没有多大意义。
四、我的观点。
我认为文明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重要的,是基础的,但不是关键性的,不是决定性的,亨廷顿的观点有其偏颇之处。文明决定了国家的基础,但不能决定国家的行为。决定国家行为的是国家利益。无论如何,一个国家首先要考虑到自己付出与收益的比例,要考虑到如何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在这之后才能考虑自身影响力、控制力的增强。只有当以上目标都达到后,国家才可能大力推行本文明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文明的增强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但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力量只是其中基础但次要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家政治执行力的强度,国家军事威慑力的程度。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社会中,国际法、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大大减少了文明国家轻易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国家间比拼的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强弱。当前国家的首要目的仍是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安全。而为了这个目标,国家必须实现自身的发展。发展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与制造业等一系列领域的力量,为本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同时,国家要发展政治力量,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巧实力”政策,就是增强美国政府影响力、执行力的一种表现。国家的政治力,代表着国家对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代表了国家政府践行首脑意图、执行政府决策的能力。国家发展政治力量,不仅仅是文明方面的力量,在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要比拼综合实力。国家的政治力量的兴盛与衰落更多地是受到国家外交政策和受到的影响而不是文化的影响。
在现在的社会中,军事威慑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但仍然有一定的作用。在核威慑的今
天,有核国家不可能相互攻击,以免引发核大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局部的冲突会变得更加剧烈,更加地高要求。现在的世界各国追求军队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提高,很多中小国家奉行“小而精”的军队策略,仅保持最低限度的防卫军队。但这些国家由于军费开支少,不在军事领域争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反倒在经济方面发展的更好一点。不过有得就有失,这些中小国家必须选择依附、至少是接近一个保持着强大军事威慑力的国家,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不受侵犯。亨廷顿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才断定世界的重构由文明决定,因为相同文明的国家具有相似之处,在利益上有更多的共同点,更加能够相互依赖。但这并不代表同种文明中国家的利益就极大相似,一国不可能因为文明的原因放心地将自己国家的安全交给另一个国家。
在关于均势改变的设想中,我认为亨廷顿将战争的发生想当然化了。国家总是理性的、慎重的,尤其是在现在国际关系理论极大发展的时代里,一个大国不可能轻启战端。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后来者要想改变已有的均势,只能发展自己,超越对手。当然,这个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局部冲突或危机,可能是军事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在我的设想中,中国凭借自己广大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经济上逐步赶超美国,却不可能与美国发生大的军事上的冲突。反倒在中国的周边,如对于越南、菲律宾或者印度尼西亚,中国可能与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受控制的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以收复被占领领土或维护自身其它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类似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打击,美国首当其冲地遭受严重损失,而中国在打击中迅速恢复过来。如此,中国通过和平的方式崛起(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后者的发展建立在全世界其它地区的被压迫和被奴役之上)。均势被改变,而世界大战没有爆发。国家选择阵营的依据不是文明,而是利益。当斯拉夫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或非洲文明的国家发现跟随中国挑战旧的世界秩序是有利可图的时候,为了本国的发展,它们不会选择反对中国,而是跟随中国一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并从中得到好处。文明的力量左右不了国家利益的选择。
总之,我认为亨廷顿的观点较为牵强。文明是国家相似或者差异的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国家的对抗、竞争和合作,但这并不能说明世界冲突主要在于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构取决于文明的发展。当前的国际关系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虽然有完善的国际法和众多的国际组织给予限制,但国家的主权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决定国家行为的根本因素仍然是国家利益。《文明的冲突》认为国家的行为和发展取决于文明,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牵强之处。
第三篇:读书报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报告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名原文:《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出生于1927年8月18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也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长,曾多次访华。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2008年12月24日在马萨诸塞州马莎温亚德辞世,享年81岁。
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世界政治的新时代。作者提出自己的范式:从七个或八个文明来看世界。然后作者批判了西方的“普世文明”论,论述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论述西方的影响力在相对的下降,非西方文明在崛起和重新自我认识。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作者论述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合作,各国围绕着它们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不同文明间融合的可能性较小。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和中国的冲突;并重点分析了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断层线战争。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论述西方文明如何生存,美国应该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以及如何避免因为文明的冲突而可能引发的战争。
对于这本书,我觉得值得批判之处要更大。首先,亨廷顿的历史观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而并非站在世界的高度去平等的俯瞰各种文明。从书中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对立、对伊斯兰教好斗的不认可、和对中国文明的敌视等方面均可见一斑。同时他作为一个美国学者,仍然无法摆脱“美国视角”的束缚,如他积极探讨美国如何维护自己的政治霸权、经济及文化等各种利益的策略,并预测美国胜算的能力等等。显然将美国摆在一个“世界警察”的位置上,其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要维系美国的霸权。
其次,亨廷顿给出的范式的准确性值得怀疑。一个范式是否准确,要看它能否解释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能否准确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比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攻击的国家与它同属于伊斯兰文明。亨廷顿试图通过争辩说大多数伊斯兰人民事实上是支持伊拉克的,来拯救他的论点。然而即使这是真的,他所强调说明的也仅仅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国家利益比感觉起来模糊和只有政治上才重要的对一种独特文明实体的忠诚更要紧。简而言之,在海湾战争中,文明认同是毫不相干的因素。我认为,亨廷顿忽略了国际政治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国家利益。每一个国家机器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博弈中,都是以自己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这其中包括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地缘、历史、文明等因素,文明在其中无疑只在其中起辅助的促进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亨廷顿夸大了国际同盟组织(如北约、欧盟)的联合行动的一致性和作用,忽略了当今世界仍然是各个国家参与活动和博弈的事实;他们必然会为本国的利益而各自行事。
最后,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作者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敢苟同。他拿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进行类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中正平和、温良谦恭,目前我国的发展战略也强调“和平发展”(甚至将原来的“和平崛起”换了说法),传达中国的强大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这样一个态度。另外,中华文明是兼容并包的,作者只看到了“文明的冲突”而没有看到“文明融合的可能性”,和第一条相联系,亨廷顿的出发点是美国的利益,所以他的目的则是维系之;没有一个更宽广博大的胸襟考虑文明问题,而仅仅在国家地区之间的冲突中研究,是不够全面的。
然而,亨廷顿的思想对我们着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冷战结束以后,一方面因为之前的国际形势使然,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然,提到国际关系,大多人会自然的产生“中、西”对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对立的二分法思想,这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了。虽然我们还不能说亨廷顿七大或八大文明的分法是否足够合理,但这无疑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得我们研究国际关系的时候不再那么的狭隘。
第二,亨廷顿的范式对于解释过去几年发生的国际事件着实是有帮助的。比如波斯尼亚国内的克族塞族以及穆斯林之间的不间断斗争,车臣与俄罗斯之间的纠纷实质上是穆斯林与东正教之间的宗教纠纷。与此类似的还有印度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这些事件的确全部发生在文明之间的断层线上。不过我们只能说,除了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外,文明的差异可能会推动战争的发生。
第三,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一些思想趋势。亨廷顿认识到,西方文明无普世性,而且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明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下降的状态。同时,随着大量各民族移民涌入美国,作者担心美国或者西方文明的血统被杂污。这种思想实际上代表了一批人,一批对于西方未来恐惧的人。这种思想虽然有狭隘的成分,而且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方文明的“双重标准”(他们对外推行文化输出战略、实行进行道德绑架等),但是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看,确实是值得担忧的;同时,对于目前的中国人、对于目前正在被西化的中华文明,也是一记警钟。
综上所述,无论作者的观点和范式是对是错,读一读这本书仍然是大有裨益的。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和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智慧的光芒和一扇了解世界的窗。
第四篇:《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对地缘政治及当下中国的几点思考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读后感
“现代全球的政治,应当基于全世界不同宗教与文明间的深刻冲突来理解。”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一席话,导出了西方政治理念的一种新变革,将政治的分歧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并以此来审视整个变革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政治,新颖而深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个人和国家都难以孤立存在,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可以为我们提供以西方思维看世界的一种视角,同时,也能重新去考察我们自己的文明进程,去服务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
缪尔·亨廷顿在此书中,最值得称道,也是引起人们巨大反响的,正是太对于文明的态度,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可谓毁誉参半,但是,能够引起全世界的一种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突破,特别是在9·11事件爆发之后,由伊斯兰文明好西方文明的讨论一时间更是甚嚣尘上。而时至今日,在某种程度上讲,部分恐怖主义势力打折民族的旗号,去行恐怖之恶,其出发点也是维护不同的文明,就如同前不久发生的3·1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就暴露了其民族分裂的嘴脸,而其实质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一种扭曲的文明的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而不仅仅是以武力去解决,更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加以正确疏导。
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论述全面而深刻,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其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很显然,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
有两种暴力形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争;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然而我们在惊叹于亨廷顿先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他的想象力,这样的“危言耸听”也好,如中国威胁论、美国中心论,美式普世文明追求及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论似乎有着某种相似性,我们既要看到既论述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政治文明领域超越经济、能源等传统视角的独特分析,更要看到曾任美国国家安全计划顾问的亨廷顿,其国家利益的出发点,这显然是难以忽略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要求和价值选择上,因此,亨氏的观点、学说正是基于对利益与价值作出双重权衡和选择后,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而提出。他的理论可能给世界上各国及未来国际社会带来何种“利益”、“价值”和“秩序”。因此,未来国际中的真实的“利益安排”、“价值标准”和“秩序结构”,也就由亨廷顿的“明确提醒”,特别是由于他从文化大视野这一角度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本身作出了这一耸人听闻的“提醒”之后,更应当注意其观点的实质,表达自己的科学的构想,促进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学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再者,亨氏的主要观点和他的文献所详尽地表明的他在“文明冲突”方面的全部观点,都能从历史、现实和理论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而笔者更关注的是,亨氏作为著名学者,对我们作了无论正面还是反面的哪些提醒或警示。但是他也给我带来一些启示:
在冷战中形成的国际政治诸要素还会在后冷战时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的前沿关注着什么;美国的战略思想动态和实际战略选择将会走向何方;文明这一“软要素”的国际政治地位和价值到底如何;正在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中国,别人怎样认识我们,我们在怎样、应怎样认识别人(国)和世界;中国的国际政治理想和抱负(应)是什么,能实现吗?
就今日之中国而言,如何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和平崛起,如何处理好地缘政治,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日益敏感化的今天,协调好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更显得尤其重要。
以越南和菲律宾为例,虽然我们属于同一个亚洲,但在文化上,越南受作大中华文明的影响较大,而我们则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文化优势,而在与不同文明的沟通之,更是要学会尊重与平等。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其名著《艺术哲学》里提到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的密切联系,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而此处不妨借鉴过来去阐释文明的冲突,地缘政治除了文明的冲突之外,自然还有环境、时代等多角度的影响,而能够在更加宏大的背景下分析文明、审视文明,这同样是读这本书以后所要做的,是为一点小小的感想。
第五篇:文明冲突与对话论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2014学第(2)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 考核
考核时间: 120 分钟
装
订科 目:文明冲突与对话
线序号:
专业:
12计本1
姓名:
杜辉辉
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Clashes and Dialogues of Civilizations” is a very popular topic recent years, and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in English or Chinese, a relevant paper of 2000-4000 words, with relevant examples.文明冲突世界局势分析
最初对于文明对话与冲突这门公选课不是很了解,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自己的演讲还有经典的影片,我对这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主要分析文明冲突世界局势。
(一)文明对话与冲突的定义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形成全球秩序与冲突的新焦点,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业已对全球和平产生严重威胁,而此一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源,仔细探讨即出于文明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哼庭顿曾于1993年「外交事务」期刊中,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其论点强调:自冷战结束后,未来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冲突之源,主要来自「文明」之间的冲突,目前世界上共有八种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而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关键在于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哼庭顿的文明冲突观点虽有甚多误解与错误之处,然而观察911事件之后,美国(西方文明代表)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冲突,显然也是由于长期双方漠视宗教文化,未能相互和谐对话,导致剑拔弩张的冲突局境。
今日国际紧张冲突不断,导源于「文明冲突」或是「宗教冲突」,此一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事实上,综观今日全球之冲突地区,从东欧、中东、非洲、南亚至东南亚等地,皆导源于传统部落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例如:
(一)东欧地区乌克兰与俄国之间(天主教与东正教);波士米亚、科索沃战争(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二)中亚地区:亚美尼亚与亚赛拜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以及俄国车臣问题(伊斯兰教与东正教)。(三)中东地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四)中非地区:胡图族与突西族之间部落信仰冲突。(五)南亚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六)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之宗教冲突。这些流血冲突事证,皆证明宗教之间的冲突业已引起国际冲突,更影响世界和平甚巨。
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宗教冲突多属于世界主要宗教团体之间的冲突,不同的宗教信仰团体,因彼此思想、观念、价值、生活经验、生命意义等看法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对立,进而相互仇视,终至产生冲突与流血。有学者主张,今日一切人类冲突中「宗教冲突」只是表象,实际上其它因素,例如: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与生存权益等才是主因;不过,吾人客观分析,其实人类彼此冲突各种因素皆存有相当比重,不宜以单一因素论断之,因此不论将当前国际冲突归纳为「文明冲突」、「文化冲突」、或是「宗教冲突」,皆必须以宏观与多元视角观察与分析,只不过其中某项冲突因素所占比重较多而已。
美国遭受911恐怖攻击事件之后,全球政治研究视野均已转向杭庭顿之「文明冲突」观点,从客观政治现象分析,由宗教极端主义发动之恐怖攻击,导致区域战争扩大发生(阿富汗战争),则是一项明显的事实。杭庭顿在911事件后,曾于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当代全球政治就是伊斯兰宗教战争的时代,回教徒打回教徒,打非回教徒,次数之频繁,较诸其它文明世界的民族尤有过之。伊斯兰宗教战争已取代冷战,成为国际冲突最主要形式。
(二)宗教基要主义的兴起
全球宗教冲突愈演愈烈,除了政经、社会因素影响之外,各大宗教文化中之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教派与组织的兴起,亦是冲突扩大的重要因素。宗教基要主义一方面以改革社会现况自居,反对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腐化与政经侵略,另一方面又以恢复传统教义为号召,企图以教义、经典作为维持社会秩序与国家发展的依据,进一步为达成其宗教神圣性目的,不惜采取积极地武力手段,以「圣战」为号召,进而演变成为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结果导致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发生,形成当前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
1、基督教基要主义
主要是指美国基督宗教中的激进派,称为「新基督右派」(New Christian Right)要特点:
1.源于福音派教会,强调上帝会祝福美国,打击邪恶与腐败(魔鬼)。2.维护家庭价值与道德议题为焦点。3.反对学校教授进化论。4.强调种族隔离政策。
5.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恐怖主义。
2、伊斯兰基要主义
今日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伊斯兰教信徒为多,其反对西方文化,鼓吹建立伊斯兰文化。,其在美国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量。主主要特点:
1.正本清源,回归伊斯兰教传统。
2.强调传统宗教教育,实行「伊斯兰化」法制。3.国家政府实行伊斯兰教的统治。
4.主张「宗教政治化」与「政治宗教化」,建立伊斯兰国家。5.反对西方化、世俗化所建立的制度与生活方式。
6.反对社会腐化、道德堕落,重新确立伊斯兰文化认同。
3、犹太教基要主义
今日以色列建国主要依靠「锡安主义」(Zionism)力量-锡安复国运动为主。然而犹太教基要主义反对锡安复国运动,强调:应相信上帝将派弥赛亚(救世主)的降临,犹太人最终会回到古老的家园(重返应许之地)。
今日以色列两个主要基要教派团体: 1.Neturei Karta(NK):「城市的保卫者」,属于保守的基要主义;相信犹太民族的历史命运,必须透过上帝的「放逐」与「救赎」,才能重建以色列国家。2.Gush Emunim(GE):意指「忠诚的信仰集团」,属于革命的基要主义;强调犹太屯垦区,符合犹太人的生存,亦符合圣经的记述。主张用「武力」保卫自己,形成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不断。
(三)、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影響
1.国际恐怖主义再起,对全球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2.强国与弱国因「不对称战争」影响,促使后冷战国际秩序必须重新定义。未来强国支配力量减弱,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3.美国从布什政府上台后之片面主义立场,转而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4.后现代政治中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与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之出现,促使吾人省思当今政治与文化霸权与帝国主义之影响。
5.南亚、中亚及中东地区,因政治伊斯兰之影响力扩大,促使地缘政治理论再度受到重视。
(四)、当前世界冲突的主要焦点
1、以巴冲突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自2000年12月开始,迄今相互以「恐怖手段」攻击,造成双方人民大量伤亡。以巴问题乃是一项「领土与生存」的争夺战,双方丝毫不让步,未来如何解决?必然考验各方智慧。
2、美伊冲突
自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于1991年元月进行「第一次波湾战争」,战事经一个月结束,双方协议停火。伊拉克经过十年整军备战,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生化或核子武器),拒绝联合国检查,且暗中协助盖达恐怖组织,美国视其为头号「邪恶轴心国家」,必要除之而后快;目前双方战事迫在眉睫,未来发展将影响全球政经甚巨。
3、印巴冲突
双方自二次大战后,分治建国以来就纷争不断。
今日主要焦点是:1.克什米尔问题
2.宗教冲突问题
3.核武竞赛问题
4、两岸问题与冲突: 1.一个中国争议 2.两岸三通争议
3.两岸军备竞赛,飞弹布署威胁,形成台海危机。
5、两韩问题与冲突
1.北韩拥有飞弹与核子武器。
2.南韩亦欲发展核子武器,形成军备竞赛。3.美国视北韩为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五)篇后总结语
今日世局混乱,区域冲突战争不断,国际恐怖主义危害全球,宗教基要主义复兴,皆造成世局面临危机。
然而「危机即是转机」,各国应致力于和平之道,尤其美国应以「恕道」、「博爱」精神面对,不应「以战止战」,造成怨怨相报,否则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引爆,世界即将面临核子毁灭危机。我们不得不正视与反省。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2)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线战争;(3)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当然,至于如何做还需各国相互协商洽谈,达成一致,然后再认真地贯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