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2:1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篇: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

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启迪广大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思维,促进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青少年实验室)的运行,根据《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昆明市贯彻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少年实验室是以广大青少年为培养对象,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为载体,具有适合青少年创新特点的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

第三条青少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向青少年传播科技前沿知识,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引导青少年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培养爱科学、会科研、能创新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第四条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青少年实验室的认定及管理工作。

第五条昆明市行政区域内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青少年实验室。

第六条申报青少年实验室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学校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

(指标:

1、有专门分管领导,2有管理制度,3、有活动的开展与支持,4、有专职科技教师1——2名,做得好的有团队

5、实验场地、一定量的研究试验设备、配套设施;)

(二)所选项目研究方向明确,有5名以上专(兼)职科技教育工作者;有年度工作计划、(三)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活动过程中,应确立青少年在创新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青少年科技实验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切实保证青少年的人身安全;

(四)中小学校申报单位应在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或获得专利3项以上,所报研究方向处于昆明市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每年对青少年开放时间不少于60天,每年组织2次以上具有主题明确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其他企事业申报单位应具有辅导青少年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或获得专利的实践经验,每年对青少年开放时间不少于60天,并具有为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的实验条件,以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教师和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为重点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指导培养工作,指导培养人数不低于200人次。

第七条申报青少年实验室应从昆明市科学技术局门户网站(http://kjj.km.gov.cn)上下载填报《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申请表》,并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申报单位将填好的《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申请表》交业务主管部门和所在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由其提出推荐意见后报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第九条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依据本办法和年度工作计划,对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

第十条评审结果经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研究后对拟认定的青少年实验室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内无异议,或者虽有异议但经调研核实异议不实的,由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为“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并授牌。

第十一条青少年实验室实行常年受理、分批评审认定的工作机制。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通过认定的青少年实验室给予创新方面的项目经费扶持。

第十二条青少年实验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善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提高现有科学研究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在工作中注重收集文字、照片、录像和有关统计数据等档案资料,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技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实验室的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

第十三条市和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申报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青少年实验室的工作指导,重视和关心青少年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鼓励交流合作,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十四条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青少年实验室的管理实行年审制度。青少年实验室每年12月10日前应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和《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情况登记表》,年度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部门和所在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年度工作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建设情况;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大赛的情况;获得奖励及专利情况;发现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青少年情况;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周等相关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及示范带动情况;申报单位对青少年实验室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及相关宣传报道等情况。

第十五条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青少年实验室的年度工作报告和其平时工作情况做出通过或者未通过年审的结论。对未通过年审的青少年实验室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对连续两年未通过年审的青少年实验室,撤消其“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 资格、收回所授牌子,并在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认定。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10年10月10日起执行。

第二篇: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成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和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遵循依法行政、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程序规范、优化高效、促进创新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计划是指根据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和科技政策调控、引导,由昆明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组织实施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计划。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由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承担,在一定时限内开展完成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市科技局以《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项目申报指南)的方式对外发布当年的科技计划研究开发重点与内容。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五条 项目申请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进行工商注册并登记纳税的企业法人或昆明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非市属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须与昆明市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共同提出申请);

(二)在与项目相关的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工作基础;

(三)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队伍、经济能力、相关研究条件和良好信誉度;

(四)具有稳定的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和确保完成项目的经费投入保障;

(五)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

(六)一般没有市级财政资金立项支持的同类在实施项目。第六条 符合项目申请条件的单位,经县(市)区和高开区、经开区、滇池旅游度假区等科技行政部门或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推荐,可通过“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系统”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进行科技计划立项的申请。

第七条 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申请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符合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

(三)项目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手续完备、权属清晰、无侵权纠纷;

(四)项目执行期一般为1至2年,最长不超过3年。

(五)申请单位有良好的信誉、较强的研发能力、保障能力和完成条件;

申请的重大项目还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

(二)项目前期准备充分,项目负责人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与完成重大项目需要相匹配,项目管理机制健全,保障措施较完善;

(三)项目的后续发展规划较翔实,应用前景好,具备市场推广条件。

第八条 市级财政科技资金项目资助经费(以下简称项目资助经费)以下列三种形式对立项项目予以支持,项目申请单位可根据情况申请其中的一种支持方式:

(一)前资助

在项目实施的起始阶段或过程中,对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研究开发给予一定资助;

(二)贷款贴息

对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的项目给予项目承担单位一定的贴息资助;

(三)后补助

1.在项目单位自行完成项目研发并形成初步产业化后,根据项目研究开发经费的支出给予项目承担单位适当比例的补助;

2.对获得项目申报指南鼓励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认证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助。

第九条 申请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申请表;

(二)推荐部门意见;

(三)相关附件(主要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上财务会计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等)。

第十条 项目管理中心依据本办法和当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对项目申请单位条件和申请项目材料等进行相关审查,做出下列形式审查意见:

(一)受理;

(二)修改完善;

(三)不受理。

第十一条 通过受理的申请项目交由市科技局有关项目管理处室(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处室)进行初审;不予受理的申请项目一般不向申请单位退还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单位对项目管理中心做出的形式审查意见有异议,可向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以下简称发展计划处)提出申诉。

第三章 初审与评估

第十二条 项目管理处室依据本办法、当项目申报指南及科技创新目标任务要求,对受理项目开展现场调查和询问,进行初步审查,筛选提出推荐项目立项评估的建议,经发展计划处核准,由项目管理中心通知项目申请单位按照要求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市科技局委托科技中介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根据本办法和《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评估管理办法),在昆明市科技人才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中选取技术、财务和科技管理专家组成项目评估专家组,采用会评、函评或网评等方式,对受理项目进行咨询评估。

第十四条 项目评估专家组按照评估管理办法,对受理项目进行审查和质疑,形成项目评估意见,提出项目管理建议。

第十五条 评估机构对专家的评估意见进行整理,形成《项目评估报告》,对受理项目做出下列评估结论:A具备立项条件、B基本具备立项条件、C立项条件不足、D不具备立项条件。

项目申请单位对项目评估结果有异议,可向发展计划处提出申诉。

第四章 立项与实施

第十六条 项目的立项,按下列程序组织遴选:

(一)项目管理处室对评估机构评估意见为A或B的项目进行考察筛选,根据科技计划的计划安排,分批提出项目立项建议说明书;

建议列为重大项目的,须提出重大项目立项推荐书,主要包括:

1.选题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的关联度;

2.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和申请单位的研究开发基础条件; 3.项目负责人的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

4.项目的后续发展规划、应用前景、市场推广条件; 5.项目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6.项目管理处室推荐意见。

(二)发展计划处会同市科技局科研条件与财务处(以下

简称条件财务处)对各项目管理处室提交的立项建议进行审核,统筹编制项目立项议案;

(三)市科技局局务会评审、局长办公会审定项目立项议案;

(四)昆明市财政局审查核准项目立项议案;

(五)进行项目立项议案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按照审批程序报批项目立项。

第十七条 项目采用合同制管理,由市科技局(甲方)、项目承担单位(乙方)、项目推荐单位(丙方)共同签署《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项目合同),确定项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第十八条 项目合同按照项目评估专家组评估审定的研究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成果提供形式、经费预算和项目组成员等,由项目管理处室与项目承担单位共同拟定,经发展计划处会同条件财务处和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后统一编制项目合同号。

第十九条 项目合同签订后,由条件财务处会同发展计划处按照财政预算支出的有关规定分期向项目承担单位拨付项目资助经费。

第二十条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合同内容不得变更。因客

观原因确需变更项目合同内容的,在项目推荐部门同意后,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向项目管理中心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经项目管理处室审查,发展计划处会同条件财务处审核,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定同意后,重新签署项目合同或订立补充项目合同。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组织项目实施工作,每半年向项目管理中心和项目推荐部门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市科技局采取多种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

(一)项目管理处室对项目进行日常跟踪管理,不定期开展跟踪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备查;

(二)发展计划处会同条件财务处组织开展项目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

中期检查由项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中期评估委托中介机构在专家库中选取4名技术专家和1名财务专家组成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进行。

第二十二条 项目管理中心和中介机构依据本办法、项目合同,对项目合同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评价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形成《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意见书》,做出以下项目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结论:A实现阶段目标、B基本实现阶段目标、C未实现阶段目标。

项目承担单位对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结果有异议,可向发

展计划处提出申诉。

第二十三条 中期检查(或评估)结论为B或C的,项目管理处室应进行现场调查,提出整改要求及处置意见,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推荐部门,并送交发展计划处备案。

第二十四条 责成整改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须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整改报告,经项目管理处室审核,由发展计划处组织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

第二十五条 项目管理处室依据审查情况和专家咨询意见,提出项目继续实施或终止实施的建议,经发展计划处审核,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 项目执行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中止:

(一)依据项目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结果,按规定应予中止的;

(二)由于组织管理不力不再具备执行条件或丧失继续实施意义的;

(三)项目承担单位不按项目合同执行、挪用项目资助经费、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项目无法继续执行的;

中止实施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向项目管理中心提交项目总结、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项目经费审计报告,经发展计划处会同条件财务处审查后,结余的或被挪用的项目资助经费应及时退回市科技局。

第五章 验收与结题

第二十七条 项目执行期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项目合同规定执行期届满后的3个月内,向项目管理中心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第二十八条 项目提前完成的,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在项目合同执行起6个月后,向项目管理中心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第二十九条 申请项目验收应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一)项目验收申请书;

(二)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三)项目经费决算及经济绩效报告,项目资助经费达到20万元的,还需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项目经费和经济绩效审计报告;

(四)相关附件(主要包括:所获知识产权证明、技术指标检测报告、实现的经济效益证明、技术推广应用证明等)。

第三十条 项目验收以本办法和项目合同为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包括技术标准)的获得、保护和管理情况;

(三)项目经费的投入情况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

(四)项目验收材料的完备性、规范性;

(五)项目组人员履职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

(六)项目执行的总体质量和效益。

第三十一条 市科技局按以下程序组织项目验收:

(一)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经项目管理中心审查后,由发展计划处会同条件财务处进行审核,统一编制项目验收编号后,方可组织项目验收;

(二)由发展计划处牵头,会同项目管理处室、条件财务处和项目管理中心组织验收。项目验收一般采取先现场查定后会议验收的方式,在专家库中选取3至5名技术专家、1名财务专家、1名科技管理专家组成项目验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验收;

(三)项目验收委员会依据本办法、《昆明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合同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验收材料进行审查、查定和质疑,并做出

以下决定:

1.通过验收; 2.准予结题; 3.限期整改; 4.不通过验收。

第三十二条 全面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技术工作和经济指标,项目经费到位并符合有关使用规定的项目,可以通过验收。

第三十三条 基本完成合同规定的项目技术工作,项目经费到位并符合有关使用规定,但由于重大的政策调整或市场变化原因而未能完成经济指标,有充分理由需暂告一段落的项目,可以准予结题。

第三十四条 由于提供的验收材料不详导致验收意见异议较大,或项目经费投入与使用不符合有关使用规定,但通过一定的整改工作可满足第三十二条或第三十三条规定的项目,应该限期整改完善。

项目承担单位需在项目验收委员会做出限期整改决定6个月以内完成相关整改工作,再次提出验收申请。如仍不能通过验收,按不通过验收办理。

第三十五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合同规定的主要技术工作和经济指标未能完成,— 12 —

且不具备整改完善条件;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三)超过项目合同规定执行期限3个月以上,事先未提出延期验收申请;

(四)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或经费使用中存在严重违规违法行为。

第三十六条 不通过验收的项目或属于第二十六条中

(二)、(三)项所规定情况之一者,其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在此后3年内不得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市科技局3年内不向上级科技管理部门推荐其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申请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合同规定完成时限期满后3个月内向项目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的延期验收申请,经发展计划处会同项目管理处室和条件财务处审查同意后,签发项目延期验收通知书,延长验收期限一般在6个月以内。

第三十八条 项目验收委员会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支撑材料,确定是否在验收意见中提出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成果评价意见。

第三十九条 通过验收与结题的项目,市科技局分别发给项目验收证书或项目结题通知。

第四十条 由条件财务处会同发展计划处和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项目跟踪绩效评价。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将项目开发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应用到产业领域,在项目结束后5年内,按《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的要求,向项目管理中心报送项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和绩效调查表。

第四十一条 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发展计划处应将实施结束项目的相关文档及时移交项目管理中心整理归档。

第四十二条 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按照科技保密、科技成果评价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有关规定和办法执行。

第六章 项目经费

第四十三条 项目经费的预算(或决算)由项目申请单位按照本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经费预算(或决算)编制说明(主要包括:项目经费筹措方案、计算依据和方法等);

(二)项目经费预算来源和支出明细表(申请前资助形式或贷款贴息形式);

(三)项目经费决算审计报告(申请后补助形式);

(四)相关附件。

第四十四条 项目经费来源一般包括:项目申请单位自筹

经费、申请市级财政科技资金(前资助、贷款贴息或后补助)、银行贷款、引进资金、其他来源等。自筹经费须提供经费筹措方案和由项目申请单位法人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的承诺书;银行贷款须提供贷款银行的证明或承诺书;引进资金须提交引进资金协议和相关证明材料;其他来源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四十五条 项目经费支出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设备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二)材料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相关开支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及协调项目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在研究开发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相关费用应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费用;

(九)人员及劳务费:人员费指直接参加项目研究开发人员支出的工资性费用。劳务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等)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一般不得列支人员费,可适当列支劳务费,一般不超过财政科技资金资助额的3%;

(十)专家咨询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一般不超过300元/天,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十一)管理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消耗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一般不超过项目经费的5%。

第四十六条 项目经费预算通过专家评估,经条件财务处审定后执行。如执行过程中需要对总预算支出调整超过10%或预算支出科目调整超过15%时,须事前书面报项目管理中心,送条件财务处审定。

第四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项目经费的预决算制度,按要求建立项目经费核算台帐,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七章 管理职责

第四十八条 市科技局主要负责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编制和对外发布项目申报指南,进行项目立项审查、管理和验收等。

第四十九条 市科技局授权项目管理中心负责项目受理申请、中期检查、绩效数据分析、档案管理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五十条 项目推荐单位应核查所推荐项目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内容和实施条件,提出推荐意见并参与立项项目的日常管理。

第五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遵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原

则,保证所提供项目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在所承担项目验收后的5年内,按规定报送有关成果转化的绩效材料;应积极参与和配合市科技局安排的有关科技工作。

第五十二条 受托评估机构应根据委托协议,按照评估管理办法,诚信、守则、尽职做好工作。

第五十三条 专家库专家应本着诚实、公正、严谨、专业的原则参加评估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 2010年12 月15 日起实施。2003年7月22日昆明市科技局发布的《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昆科字〔2003〕64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大连重点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

大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大连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与规范化管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08〕539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条 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组建,开展高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三条 重点实验室是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省重点实验室的后备力量,是促进项目、基地、人才结合的重要载体。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促进相关领域和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在相关领域起到技术辐射和服务作用;、组织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的科研人员到重点实验室承担应用技术研究或前瞻性、探索性研究课题,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产学研用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协助企业开展技术集成创新,加快技术向产业的转移。

四条 市科学技术局负责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根据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择优遴选建设,并保持适度规模。第二章 认定与管理

五条 重点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研究方向应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明确的近、中、远期目标,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在本领域中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科研团队结构合理,拥有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有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发投入。依托企业应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近两年在实验室所属领域承担的课题经费总额不低于200万元;、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场所应适合相关研究的开展并相对集中,具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按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实现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500万元;、具有良好的科研实力和基础。近三年内拥有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经历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水平的论文专著等科技成果;、依托单位能够提供保证重点实验室运行与开放经费,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实验室具备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强的研发组织水平,具有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第六条 实验室认定程序:、市科技局发布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申报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大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申请书》(附件1)、《大连市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2),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财务报表、立项文件及合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等);、申报单位所在地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名单报送市科技局。申请单位为中央、省驻连单位和市直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可直接向市科技局申请;、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大连市重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实地考察;、市科技局根据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择优审核确定认定名单。认定结果在“科技指南针”上公示7天,接受社会监督;、经公示无异议的实验室,由市科技局行文批准,统一命名为“大连市XX(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Dalian Key Laboratory of XX(技术领域))。第三章 运行管理

七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一般应设立由行业知名专家和单位技术骨干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技术决策和研发工作计划审定等。

八条 重点实验室应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加强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财务、资产、考核、激励等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技术、人才、经济的良性循环。九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报告制度,每年对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及时报送重大成果和动态信息。

十条 对于变更重点实验室名称及改制、合并、分立、股权转让等重大变更事项的,应提出申请报市科技局备案。

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要注重创新团队建设,稳定一批高水平技术队伍;拓宽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重视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强专利保护。

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定期评估制度,每三年为一个评估周期,评估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评估主要对重点实验室三年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对评估为不合格的实验室,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予以摘牌。第四章 鼓励政策

十三条 经认定的重点实验室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重点资助其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等。

十四条 各类科技计划按照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委托重点实验室承担。

十五条 对管理规范、运行良好并且符合国家、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的,推荐其申报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配套支持。第五章 附 则 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工作,提高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有效性,严格依法行政,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具备第三方公正地位,且从事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

第三条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遵循客观公正、统一规范、科学准确的原则。

第二章 工作内容

第四条 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审查验收或依法授权。

第五条 计量认证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实验室的公正性和计量检定、检测能力、可靠性等技术能力进行依法考核合格后,准予其对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行政行为。

第六条 审查验收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依法设臵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检验任务范围,并对其公正性和技术能力进行依法考核合格后,准予其承担法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行政行为。

第七条 依法授权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依法授权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检验任务范围,并对其公正性和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合格后,准予其承担法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行政行为。

第八条 申请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或依法授权项目相同时,其考核或评审应当合并实施,以减轻实验室的负担。

第九条 有关法律法规对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可利用资质认定的结果仅进行特殊要求的评价。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实验室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其职责是:

(一)受理实验室的申请;

(二)安排评审计划,并组织现场评审;

(三)对评审通过的项目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并颁发证书;

(四)对评审通过的项目予以通告;

(五)组织监督评审、复查换证和评审员的培训、考核等项工作;

(六)对受委托部门的相关工作实施监督等。

第十一条 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省质监局监督评审计划和本办法规定,组织实施监督评审;并依法负责本辖区内实验室的日常监督。

第十二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授权的实验室新申请项目(含扩项)必须经省质监局审批同意。

第十三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臵的实验室新申请项目(含扩项)必须符合省质监局有关规划的要求,并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或省质监局的审查同意。

第四章 实验室基本条件与能力

第十四条 实验室应当依法设立或注册,保证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并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政府管理部门设立的实验室应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具备主管部门的批准设立文件。

事业性质的实验室一般应为独立法人;当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时,必须经本组织法人授权。

企业(或社团)性质的实验室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不得从事与其项目有关的产品开发、推广、咨询、生产和经营等活动。第十五条 实验室应当具有固定的工作和场所;应当拥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关系,且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或可移动的设备及设施。

第十六条 实验室应当按照规定的规范或准则建立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具备对工作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

第五章 工作程序

第十七条 实验室需向省质监局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以下内容(均一式一份,用A4纸张,不加任何装帧):

(一)实验室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声明(见附件一);

(二)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和/或主管部门批准设臵文件;

(三)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见附件二,以下简称申请书);

(四)质量手册;

(五)程序文件目录;

(六)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近期的);

(七)典型检验报告(方法类似的每类产品需提供2~3份报告,须涵盖所有申请项目的参数);

(八)参加能力验证和新增项目比对试验的证明材料。

依法设臵或依法授权的实验室在提交上述材料的同时,对于新增检验项目,还需提交《依法设臵或授权实验室新增检验项目审定表》(见附件三)。

第十八条 受理申请部门负责组织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并做出以下处理:

(一)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应当向申请单位出具《实验室资质认定不予受理通知书》(见附件四)。

(二)符合基本条件的: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以《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见附件五)的形式,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或申请单位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并予以登记。同时向申请单位出具《实验室资质认定受理通知书》(见附件六)。

第十九条 受理部门根据申请单位的申请,制定现场评审计划,并指定评审组长,选配评审员,组成评审组,并将评审组长及具体评审时间通知申请单位。

评审组应由经过省质监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评审员组成,必要时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专家参加。

申请单位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向受理部门提出变更评审组长或评审时间的申请。

评审组一般由3-5人组成,现场评审一般需要2-3天时间。规模较小或申请项目较少的实验室,评审时间可缩短为1天;规模较大或申请项目较多的实验室,评审组一般由5-10人组成。必要时,可增加评审组成员或延长评审时间。

第二十条 现场评审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评审组长审查申请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并提出审查意见和审查结论,填写《质量体系文件审查意见表》(见附件七);

(二)评审组长到受理部门开具《关于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的通知》(见附件八,以下简称现场评审通知);

(三)评审组长与评审组成员沟通,制定评审计划表,确定现场试验项目或必要的考核样品,准备各种资料和记录等,并与申请单位取得联系。

受理申请到现场评审前的工作要求,按照《山东省质监局实验室资质认定(内部)工作管理程序》执行。

第二十一条 现场评审按下述程序进行:

(一)召开预备会议。由评审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是确定评审日程,明确评审方法、评审员分工以及工作纪律等。

(二)召开首次会议。由评审组长主持。会上要宣读《现场评审通知》,介绍评审组的日程安排,确认评审计划,安排现场试验项目,明确评审的目的和依据以及需要申请单位配合的要求,听取申请单位领导的简要介绍等。同时将《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反馈意见表》(见附件九)交申请单位(此表由申请单位填写,直接反馈至省质监局)。

(三)参观实验室。由申请单位负责人向评审组成员介绍实验室情况,以便了解其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基本情况。与资质认定无关的场所,原则上可不参观。

(四)实施评审。评审组成员按照分工对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分别进行评审,并对拟定的项目进行现场试验。评审过程中,评审组还要对申请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实验室管理、质量检验基本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考核。

(五)对授权签字人进行考核。评审组长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主持对授权签字人逐一进行考核,并做好考核记录。

(六)评审组汇总情况。评审组长主持对评审情况进行汇总,确定评审通过的项目,提出不符合项和整改要求,形成评审结论并做好评审记录。

(七)与申请单位领导沟通。评审组将评审汇总的情况向申请单位有关领导通报,不符合项要经其确认。

(八)召开末次会议。由评审组长主持。宣布评审结论和评审通过的项目,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等。

实施现场评审按照《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未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或管理评审工作的,或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或管理评审工作无实际效果的,评审组应终止现场评审,并将实验室的申请材料返回受理部门。

第二十三条 评审组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发现申请单位的实际状况与提供的申请材料不符或申请项目与实际技术能力严重不符的,评审组有权终止评审,将申请材料返回受理部门。

第二十四条 现场评审应做到:

(一)评审员要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实施评审。评审中应相互协调、配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保现场评审客观、公正、准确、全面。

(二)评审组长根据评审结果,填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报告(初审、复审或扩项评审)》(见附件十,以下简称评审报告),并将不符合项汇总填写于“不符合项汇总表”中且经申请单位负责人确认签字。

(三)评审员应认真做好评审记录(见评审报告中附表5)。

第二十五条 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不符合”四种。

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的,应当而且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申请单位应根据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在商定的时间(不允许超过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将整改情况填写《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书》(见附件十一,以下简称整改报告书),由评审组长确认并签署意见。

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应当而且能够在两个月内完成整改,申请单位应根据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在商定的时间(不允许超过两个月)内完成整改,经评审组长组织现场复核(只允许现场复核一次),确认其符合要求后,在实验室填写的《整改报告书》上签署意见。现场复核只针对不符合项进行考核。

现场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评审组长必须于一周之内,将申请和评审材料反馈到省质监局,经省质监局确认后,作出《实验室资质认定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见附件十二),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申请单位原因造成工作延误的,本次评审工作失效。如需再次申请资质认定,需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申请。评审人员原因,造成工作延误的,由评审组长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七条 评审组长要在评审工作(包括实施整改)结束后的一周之内,将下述材料返回或报送省质监局。

(一)申请单位的申请材料(见第十七条规定);

(二)评审组形成的评审材料,包括评审报告、现场检验报告及各种记录等;

(三)申请单位的整改报告书及整改证明材料等;

(四)《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项目表》(见附件十三)或《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项目表》(见附件十四)或《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和依法授权项目表》(见附件十五)。上述表格A4纸制件一式两份、电子版一份以及电子版的《实验室资质认定通告形式》一份(见附件十六)。

第二十八条 省质监局对评审材料进行审查,并做出以下处理:

(一)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在一周之内,发送《关于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通知》(见附件十七)或《关于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的通知》(见附件十八)或《关于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和依法授权的通知》(见附件十九),同时颁发资质认定证书(扩项的除外),允许实验室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或“CMA”和“CAL”标志。

(二)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由评审组长组织补充完善;

(三)评审材料严重失实的,另选派评审组重新进行评审,并追究评审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省质监局在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按月公布通过资质认定实验室名单和有效日期等信息;每年二月份前,以《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认定通告》的形式通告上一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项目。

第三十条 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实验室应在证书有效期和批准项目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

第三十一条 省质监局派出评审人员参加国家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评审人员必须持《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参加国家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的通知》(见附件二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评审。

评审结束后,需填写《参加国家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情况汇报表》(见附件二十一),并及时上报省质监局。

第六章 复查、扩项和变更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满前6个月提出复查换证申请。证书有效期满后失效,实验室不得再使用“CMA”或“CMA”和“CAL”标志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

第三十三条 复查换证申请与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相同,评审程序与初次现场评审程序一致。第三十四条 已经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需新增项目或在资质认定证书确认的地址之外设立场所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资质认定扩项。申请材料包括:

(一)申请书(见附件二,有关附表只填写扩项的产品或项目);

(二)质量手册;

(三)扩项项目的典型报告(方法相类似的每类产品需提供2~3份,报告需涵盖扩项产品或项目的所有参数);

(四)所有扩项项目按照产品类别或方法类别,参加能力验证的证明材料或比对试验的检验报告和分析报告。

第三十五条 扩项申请的受理和现场评审工作按本办法第五章的规定执行。

在有效资质认定证书确认的地址之外设立场所,经扩项评审后,需在证书上增加扩项场所的地址。

第三十六条 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出现下列情况的,应向省质监局申请办理变更或备案手续。

(一)机构性质变更

实验室机构性质发生变化时(如由非独立法人变成独立法人),需在一个月内将变更后的机构证明材料报省质监局备案。

(二)名称变更

实验室名称变更时,需在一个月内向省质监局提出变更申请(见附件二十二),同时提供变更前后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和/或主管部门批准设臵的文件、省质监局颁发的证书和批准文件原件等,经确认后,办理变更手续。

(三)地址变更

实验室地址变更时,需在一个月内向省质监局提出变更申请(见附件二十三),同时提供省质监局颁发的证书和批准文件原件等,经必要的确认后,办理变更手续。

(四)人员变更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变更时,需填写《实验室主要人员变更备案表》(见附件二十四)报省质监局备案。

授权签字人变更时,需在一周之内将变更后的人员情况填写《授权签字人变更申请表》(见附件二十五)同时提供新增人员的学历证明复印件、技术职务证明复印件、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证明、在职受培训教育的证明等材料,经单位审查盖章。经省质监局审批同意后,方可予以变更。

(五)体系变更

实验室质量体系做出重大调整时,需将换版后的质量手册报省质监局予以备案。

(六)标准变更

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更新或修订时,应按以下方式予以处理。

标准的变化对环境条件和检验设备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可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论证,并填写《标准一般变更备案表》(见附件二十六),报省质监局备案。

标准发生重大变化,使现有环境条件或检验设备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实验室需填写《标准重大变更审批表》(见附件二十七),由省质监局指派评审员进行现场或书面确认后,予以批准。

(七)环境条件变更

实验室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实验室需填写《环境条件变更审批表》(见附件二十八)报省质监局。若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所批准检验的项目不存在影响时,由省质监局直接予以批准;若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所批准的检验项目存在影响,由省质监局安排有关评审专家现场或书面确认后,予以批准。

如实验室的上述信息或情况发生变化未按照上述规定予以变更的,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实验室负责。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省质监局依法组织对资质认定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资质认定工作和实验室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省质监局举报,省质监局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十九条 受省质监局委托组织开展有关工作的部门,不能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省质监局应收回委托的相关工作。

第四十条 省质监局对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主要采取组织监督评审、能力验证考核或根据举报组织突击抽查等方式进行。

第四十一条 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要接受省质监局组织的至少一次监督评审(举报的除外)。

省质监局按照下达监督评审计划。实施单位按照计划要求组织具备评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评审组,并报省质监局同意。

评审组需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通知》(见附件二十九),按照《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作业指导书》进行。评审组要按照规定完成《监督评审报告》(见附件三十)。

第四十二条 监督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对监督评审结论为“符合”、“基本符合”的,由被评审单位填写《监督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书》(见附件三十一,以下简称监审整改报告书),交评审组长确认。

评审组长在一周之内将《监督评审报告》和《监审整改报告书》(后附整改证明材料)一并交组织评审单位。组织监督评审的单位,每个季度5日前需将上一季度完成监督评审单位的材料,报送省质监局。

第四十三条 对监督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实验室,评审组或组织评审的单位,要及时将《监督评审报告》报送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将责令其整改,整改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整改期间,不得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经整改仍达不到《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的,省质监局将撤消对其行政许可决定(见附件三十二),并吊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第四十四条 对于监督评审中,发现实验室不具备原有技术能力的项目,评审组需填写《撤消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审查验收或授权)项目表》(见附件三十三,一式两份),连同《监督评审报告》及《监审整改报告书》(后附整改证明材料)上报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对于不具备原有技术能力的项目,经审核确认后,向被监督评审单位发放《关于撤消有关项目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审查验收或授权)的通知》(见附件三十四),并在通告中予以公布。

第四十五条 省质监局可派出观察员对评审组现场或监督评审的全过程实施监督,观察员由省质监局直接派出也可委托实验室所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派出。工作结束后,观察人员需填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观察情况记录表》(见附件三十五)

第四十六条 省质监局可组织专家对实验室通过评审的项目进行抽查考核。对严重失实的,将追究有关评审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七条 省质监局按照开展不同项目的能力验证考核。对在能力验证考核中存在不合格数据的实验室,将予以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对再次能力验证仍达不到要求的实验室,将停止其相关项目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格。

停止资质认定的项目需恢复时,需按照本办法办理扩项评审。

第四十八条 实验室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省质监局将给予责令改正、通报全省,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一)伪造检测数据,出据虚假报告或结果的;

(一)未获得资质认定证书,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

(二)超出评审通过的项目范围,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

(三)证书有效期满或被吊销后,仍向社会出具带有“CMA”或“CMA”和“CAL”标志报告的;

(四)失去公正地位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九条 实验室采取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认定的,省质监局将依法撤消其行政许可决定,并予以公布。自撤消之日起,实验室三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

第五十条 省质监局对评审人员实施评聘制管理。评审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有关省直行业部门推荐,由省质监局审查、评议并经培训、考核合格,聘请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并颁发评审员证书。

对评审员队伍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的人员,经省质监局评议、培训、考核合格,聘请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组长,并颁发评审组长证书。

第五十一条 省质监局对评审人员实施动态管理,并通过定期工作质量评议、工作质量随机抽查、实验室反馈评审意见等方式,予以监督管理。对评审人员违规、违纪或违法行为,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理。

(一)对未按照规定程序实施评审、未在规定时间实施评审、无正当理由延误工作或其他违反评审工作纪律的行为,给予停止评审工作一年的处理。

(二)对隐瞒实验室存在问题、评审结论严重失实、评审材料弄虚作假或参加评审前为实验室提供咨询服务的行为,给予吊销评审员证书,清理出评审员队伍的处理。

(三)对在评审工作中徇私舞弊、收受实验室不正当费用或礼品、显失公正或造成不良影响的的行为,给予吊销评审员证书,清理出评审员队伍,并通报所在工作单位的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 2007年 5月 1日 起实施,2005年 3月 16日 省质监局发布的《山东省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1.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管理办法

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对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全省创新大赛”)组织工作的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创新大赛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湖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并具体负责全省创新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三条

全省创新大赛组织工作坚持科学、高效、务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承办单位职责和纪律

第四条

负责制定竞赛规则,制定组织实施方案,向各市、州分配参加全省比赛的各类项目名额。

第五条

依据竞赛规则培训各市、州创新大赛的组织工作者和科技辅导员,指导各市、州组织好各地赛事。如发现问题,有责任及时指出并提出建议。

第六条

确定全省创新大赛的申报形式、申报时间、申报办法,以保障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

安排专人负责申报材料的收录、整理。网上申 报按竞赛规则要求生成唯一申报授权号,授权码代表相应申报资格。网上申报系统专人维护管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分发授权号时要严格保密,所有申报材料未经授权,不得对除作者外的其他人公开。

第八条

负责评委遴选工作。依据竞赛项目的学科分类和数量遴选当届评委。每个学科评委不少于3人,每个项目至少应接受3位评委评审。每届竞赛应轮换1/3以上评委。参评专家和工作人员应对涉及亲情和所指导的项目实行工作回避制度。

第九条

负责向评委会提交各个项目及活动的评审规则和评审方案建议稿,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提供服务。

第十条

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评委的评选行为,承办单位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评委的评选行为,不得泄露评审方面的保密信息,不得散布未公开发布的消息,不得帮助参评单位或个人联系评委,不得接受吃请送礼,不得代人行贿。

第十一条

指导和帮助当届全省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协办单位组织开展好项目的公开展示、项目问辩、技能测试、素质测评以及优秀科幻绘画、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的展示、优秀科技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的评选等相关活动的组织工作。

第十二条

负责展示项目的安全检查和形式审查,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侵权行为和其他不健康信息。

第十三条

负责项目问辩、技能测试、素质测评的安排、组织和服务。

第十四条

评审结束后,根据评委会的评审结果整理出获奖名单。

第十五条

负责各类获奖证书的制作。

第十六条

对获奖青少年的奖励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核定企事业单位设立专项奖时,注意其健康性与合法性。

第十七条

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获奖名单或私制获奖证书,一经发现立即严处。

第十八条

负责获奖名单的公示。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网站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上对获奖情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获奖情况持有异议,都可以书面形式向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具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提出(邮寄或传真)。投诉原则上应当在公示期内进行。

第十九条

承办单位接到具名投诉的处理步骤:备案、汇报、调查、处理、反馈、备案。投诉情况经查明属实,经报全省创新大赛组委会同意,取消其获奖资格,并通知其所在市、州竞赛组织管理单位。

第二十条

对于匿名投诉,原则上不受理,只作备案。第二十一条

公示期内获奖名单如有更改,应及时公开说明。

第二十二条

负责全国创新大赛项目推荐和全国竞赛组队工作。项目作者、学校必须签订参加全国大赛承诺书,无故不参赛的,除通报批评外,还将取消该校下一参赛 3 的资格。

第三章

对市、州级竞赛组织单位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市、州级竞赛原则上由市、州科协牵头组织,接受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的指导,每年向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提交本市、州大赛组织方案和工作总结,及时反馈当地参与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各市、州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参照全省创新大赛规则制定本市、州创新大赛的规则,并按照确定的规则组织省级竞赛。

第二十五条

各市、州组织单位应按照全省创新大赛规定的名额和要求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全省创新大赛。

第二十六条

各市、州组织单位须按规定时间向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进行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的申报,申报时间原则上为每年3月1日至3月15日。

第二十七条

各市、州组织单位要认真审核申报材料,保证申报材料真实、有效。所有申报材料未经授权,不对除作者外的其他人公开。

第二十八条

在申报过程中,任何变更都须向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第二十九条

各市、州组织单位按照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的要求,负责组织和派人带领本市、州代表队参加全省创新大赛的终评赛事,遵守大赛纪律,确保本市、州代表 4 队的安全。

第三十条

各市、州级竞赛的评审工作要注意不断改进评审办法、完善评审机制,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平、公正。

第三十一条

各市、州组织单位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评委的评选行为。

第三十二条

在全省创新大赛的评审期间,各市、州级竞赛工作人员不得帮助参评单位或个人联系全省创新大赛的工作人员和评委,不得代人行贿。

第三十三条

各市、州组织单位接到全省创新大赛承办单位要求核实的实名投诉后,要据实调查、如实汇报、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反馈。不得泄露调查的保密信息,不得打击报复投诉者。

第四章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湖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同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一起使用。

下载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方案为了营造科技创新型建设氛围,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科普示范城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标语

    卧龙区2010年“环保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展评仪式前言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全国参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最多的一项具有较强示范性、导向性和群众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目......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汨罗市古仑中学唐宗保古仑中学坚持党的办学思想,坚持以科技创新教育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深化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创设......

    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名师大讲堂有感 每学期的名师大讲堂都是一个转变思想,迈向新方向的契机,这学期的也不例外。很荣幸今天能听到来自温州青少年科技中心的黄振昊老师......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2013—2014学年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增强我校的区域经济服务功能,更好地贯彻科技兴县的职教战略方针,我校健全组织,成立各种科技活动兴趣小组,以科技下乡和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载体,积......

    青少年科技创新探讨论

    青少年科技创新探讨论 ——袁权 随着时代潮流的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新意识将引领现代化科技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全面提倡简、节、绿,三个新的标准,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

    青少年科技创新表彰会通知

    青少年科技创新表彰会通知为了表彰先进,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区第XX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结表彰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青少年科技创新小论文

    莫把零食当主食——关于小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一、现状 现在,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