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新闻消息稿
11级音乐系举办专接本班文艺晚会
导语:12月6日,音乐系11级专接本班专场文艺晚会于晚六点在我系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画面:观众席上的领导及老师和同学们。
同期声:出席晚会的有系主任徐升、党支部书记徐思海、副主任韩立民、党支部副书记周丽娟以及教师张蕴华、李兰君等人。
画面:舞台上王军英同学穿着艳红色的裙子,后面伴舞的同学穿着黄色的裙子,手中都拿着一个大红中国结,将场上的气氛带动起来。
同期声:在晚会上王军英同学以一首洋溢浓浓喜庆的歌曲《好运来》拉开了晚会的帷幕。
解说词:然后就是靳晓冰、张曼琳同学的四手联弹钢琴曲目《保卫黄河》指法娴熟、曲调铿锵。而后,青年教师陈潇屹、学生赵磊、王浩晨等表演的时尚舞蹈《江南style》将整场晚会推向高潮。此次晚会还上演了合唱、钢琴古筝合奏、琵琶独奏等多种表演形式。晚会的最后以一首感慨青春流逝的歌曲《老男孩》结束。精心的舞蹈,动听的音乐,赢得了系领导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第三讲
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消息类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最常见的形态,以其快速、短小、活泼的特点,简洁明了地网罗天下大事,是电视新闻报道的“轻骑兵”。
1、快速
消息类电视新闻所报道的对象多为动态事件,因此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在信息爆炸时代,赶时效、抢首发是电视新闻媒体发挥传播优势、抢占新闻制高点的有效武器,也是共识。电视消息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兴趣点,以最合适的报道手段,确定最方便的播出方案,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2、短小精悍
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标准,“短消息”(≤1分30秒),“长消息”(1分30秒—4分钟)。美国三大电视网(CBS、NBC、ABC)平均新闻时长约为1分30秒。
如此短的时间内,消息类电视新闻要有效报道新闻事件,除精选主题外,还要精选题材、巧选报道角度。
3、活泼
首先,形式上,消息类电视新闻可以采用多种报道形式,常见的有:导语+图像新闻、图像新闻、口播新闻、主持人+现场记者(或新闻人物)。
其次,视听元素(画面、字幕、动画、图表)的活跃,也是电视消息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的采编要求
1、报道内容上注重对象性
“三贴近”原则
在地域上贴近、在态度上亲和 讲故事的播报风格
方言播报
2、报道形态上注重现场性
大量现场情形、鲜活的同期声、记者现场同步解说,来记录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3、报道方式上注重灵活性
信息爆炸时代,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报道事实的层面,还应以事实为依托,进行必要地分析。在报道过程中可以添加意见性描述和点睛式总结。
三、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要点
1、选准头条,突出重点
头条新闻是节目编排思想的集中体现,既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记录,也是广大受众关注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头条是否具有冲击力、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受众观看新闻节目时的注意程度和兴趣。不同电视台、频道的不同新闻节目,其宗旨定位各不相同,它们的地域性和观众群也各不相同,因此,新闻编排的头条选择要求也有差异。
以《新闻联播》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为例
《新》有着“前轻后重”、“先国内后国际”、“先硬后软”、“先政治、后经济文化体育”的编排特点;
《时事》更灵活有效,“国际专列”作为第一环节,一旦海峡两岸有大事发生,则果断列为头条,因此内地也有不少观众习惯从《时事》快速浏览重点新闻。
1984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版头
2、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结构安排尽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一般来讲,新闻节目多是板块式,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地方新闻”等。板块间由主持人串联、或特技画面切换。
新闻组配就是将几条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新闻集纳编排,或组合,或对比,或关联,互相作补充,互为背景使一档新闻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承载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增强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
3、安排峰谷,营造节奏
峰谷技巧是美国电视新闻制片人提出的概念,认为电视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概念:峰谷、节奏和分段。通过交错式的编排可以产生富有韵律的节奏,不断制造兴奋点,提高收视效果。
营造节奏,就是要加强变化:
第一、设置不同板块,营造不同峰、谷;
第二、采用不同报道方式进行转换,现场与口播、图像配解说与同期声采访等形式交替组织;
第三、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穿插、搭配以及男女混声搭配播报的方式,使节奏起伏、流畅;
第四、可利用串联词、间奏乐等形式制造能激发收视兴趣的刺激高峰;
也可以用字幕和图表来加强节目的节奏变化。
4、编写提要,兼及回报
新闻提要是为突出重点事件、吸引观众。其方式包括:
第一、在节目开始处,由主持人选播重点新闻题目,提示重点,也可以以字幕形式显现,;
第二、在新闻播出过程中,间接出现主持人提示,强调重要内容;提示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编排中的分类分段意图,引导观众注意力。
新闻回报是一种新闻提要的复述。在新闻节目结束之前,由主播再次播报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加深印象与记忆,对中途收视的观众是一种信息补偿。
串联词的编写也是电视新闻编排的重要方式,它是将一档节目中各个组成部分串联为有机整体的语言文字形式,它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点明新闻事实的思想与含义,利于观众理解,简短议论还能体现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关系。
四、新闻类消息的组合方式
按照思维逻辑的特点与要求,电视新闻的分类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积累式组合
将几条同类题材或内容相近的电视新闻以一个共同的角度或支点编排在一起,类似于积累蒙太奇,又称“集纳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在加深报道思想,突出新闻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节目编排奖的《北京新闻》(北京电视台2007年8月8日播出)以《我们期待那一天》为主题,充分整合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当天的新闻,体现整体性和创新性。在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栏目突出报道了奥运会筹办阶段成果和万众一心期盼奥运的喜悦之情。
2、对比式组合
将两条或两条内容相反(如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矛盾双方)的电视新闻安排在一起,激发观众的分析比较,以揭示其差异,进而启迪和教育观众。这种组合特点是:对照强烈,是非分明。
2006年11月17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编排中,有一条“哈尔滨市供暖开始,热费收缴困难”,与其相对比,加入一条“长春式分户供暖,居民住上暖屋子”。
3、平行式组合
平行式组合是指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有相互呼应关系的或相同、相似内容的电视新闻编排在一起。这种编排组合要注意对等原则、要力求均等、平衡、不偏不倚
4、关联式组合
将具有因果关系、现象与本质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偶然与必然关系的电视新闻组合在一起。使观众了解事物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对新闻事实获得完整的认识。
五、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这两种体裁的新闻是动态报道的常见形式,是消息类新闻的深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节目,它通常在动态(消息类)新闻节目中播出。
电视连续报道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是是指围绕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
1、电视连续报道的采编
电视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连续地做深入、详尽的报道。一旦发生为广大公众所关注的,能引起社会反响的重大新闻事件,记者应立即出动,千方百计追踪事态,连续不断地做报道。
连续报道与一般消息类报道最大的不同是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信息不断更新、报道不断深入。连续报道是在特定新闻事件演变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不断以事件变动为新闻依据,分段分次地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观众。它能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具有整体连贯、报道及时、时效性高等特点。
连续报道中的每一篇新闻都是围绕着同一核心事件进行的,因此,连续报道的策划重点是跟踪性,即围绕事件的进展作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包括事件性新闻内容和与此相关的非事件内容。
神舟六号连续报道
2、电视系列报道的采编
不同于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是针对某一重大复杂的题材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是一种完成时态。它多为主题性新闻题材,着重通过多次报道突出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以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
系列报道中的各篇新闻之间只是主旨相同而已,各篇报道的内容并无直接关联,因此系列报道策划的重点是做好前期工作,注重前瞻性设计,通过前期的科学调查设计采访、拍摄和编辑制作提纲,完成整个报道。
(1)总体立意确立
系列报道多是主旋律题材,是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正面报道,其利益就是明显地体现社会主义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在报道形式、结构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新颖的形式承载了重大的报道主题,并力求在整体报道的组织上有序编排,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与纵深感。
(2)播出结构设计
系列报道的结构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即新闻与新闻之间的先后次序可以倒换,但“无序”中仍存在“有序”。因此,对于系列报道而言,结构的安排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栏目自2008年4月16日起连续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新医改》,这一报道一直持续到4月23日,每天从不同的角度透视新医改,从看病难到看病贵,从大医院到小社区,从城市到农村,从基本医疗到公共卫生,大致勾勒出了百姓看病吃药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初步的探索。
(3)表现手法的选择
除了运用电视声音、画面等基本的表现手法外,大量调动漫画、动画、字版等可视性因素,来丰富画面的构成,保证报道的生动灵活,通俗易懂。
第三篇:消息评析
消息评析范文一
动态消息:
女孩得救
好人已骑摩托去
素不相识
解囊相助3400元
本报讯
昨日下午5时许,市交电站陈梓良同志来到团市委宣传活动部,请求为其外甥女寻找救命恩人。
他向工作人员叙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7月6日下午2时30分,文昌阁小学三年级女学生刘灿,在黄兴路皇仓湾学骑自行车不慎摔倒,肚子被单车脚踏杆戳穿,当场流血不止,不省人事。刘灿的母亲是在长沙打工的农村妇女,见到这情景,焦急万分,束手无策。正在这时,一位中等身材、脸庞微胖的约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对她说;“不要急,赶快送医院抢救!”然后,这位青年人带着他们母女坐上他的摩托车直奔省人民医院。他抱着小刘灿来到急救室.医务人员马上进行抢救。由于伤势过重,急需动手术,这位青年当即掏出身上的400元作治疗费用,然后驱车离开医院,几分钟后,他拿来了3000元作为住院费用。当住院手续办妥后,他转身要走。刘灿的母亲拉作他感谢救命恩人,并请求他留下姓名。这位青年说:“救人要紧,莫管我的姓名。”这时,小刘灿的母亲扑通一声跪下,含泪对他说:“好人啊,请你留下姓名!”但他还是说:“你去照顾女儿,我还有急事。”然后,这位青年人骑着摩托车消失在人群中。由于抢救及时,小刘灿已转危为安。医生说:如果不是送得及时,小刘灿就难救了。
(原载1993年7月9日《长沙晚报》,作者;罗建、颜可锋、蒋建华)
评析范文:
客观叙述
余味悠长
一个是“受人滴水恩,定当涌泉报”;另一个则把救死扶伤.视为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引为准则的碰撞,构成了第四届(1993)“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素不相识
解囊相助3400元
女孩得救
好人已骑摩托去》一文的全部内容。
这篇消息从报道的选材、叙述方法及表现技巧上来看,这篇530个字的消息,却不失为一篇佳作,值得我们去分析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这篇消息的主题,就是抓住了受恩欲报和施恩不图报这样一种观念上的冲突。作者通过对一个事件的简洁叙述,突出地把两种观念以及它们的碰撞,形象而动人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只是客观地讲述,没有评论,没有感慨。但是作者要表述的观点,读者在读完新闻作品后.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也接受了。题材好,事件本身发人深省.作者只要把新闻事实讲清楚,用不着去引申或抒发什么,就可以达到宣传某种思想,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和感染读者的目的。
这篇报道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他写得很真切。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在题材之外,发挥的余地很大。新闻报道则完全不同,记者笔下,不能像搞文学创作那样搞“典型化”,而只能找典型,找到什么就是什么,不仅不能虚构,连添枝加叶都是不允许的。为此,记者必须勒于寻觅,勤于深入采访和挖掘,去找真人其事,去找感人的细节。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些记者(通讯员),不愿在深入来访上下功夫,因而纵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出真切感人的作品来。
这篇消息在叙述方法上,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的叙述方法是采用的平铺直叙的顺序法,即实实在在地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什么倒叙、插叙,一概都没有用。先是写来人请求为外甥女寻找救命恩人;后是写来人讲述他外甥女骑车不慎摔伤被素不相识的人相助得救的经过.最后写医生讲如不及时抢救的危险。至此,文章夏然而止,留下悠长的回味。
一般说来,写文章最好不要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尤其写通讯更需忌讳。可是,为什么在这篇消息中,这种叙述方法却使读者兴趣盎然地读下来又不觉枯燥呢,奥妙就出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具体细节,把事件讲得娓娓动听。
请看文中写的:“肚子被单车脚踏杆戳穿,当场流血不止”;“一位中等身材、脸庞微胖的约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对她说:‘不要急.赶快送医院抢救”’;“当住院手续办妥后,他转身要走。刘灿的母亲抓住他感谢救命恩人”:“扑通一声跪下,含泪对他说,好人啊,请你留下姓名“’;“这位青年人骑着摩托车消失在人群中„„” 在新闻采写中,现在人们经常谈论客观报道手法的影响大。客观报道手法的使用,不仅是个新闻写作中写作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反映记者(通讯员)的采写作风。一个手里没有过硬的有说服力和感人的新闻素材的作者.无论写作技巧多么高明,你想客观报道也客观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乞求于概念化的叙述,不着边际的描写,令人反感的感慨。现在在报纸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报道,文中并无动人的货色,有的只是记者(通讯员)大段空洞的议论,或作无病呻吟式的抒情,或拼凑一大堆吓人的新名词,或收罗若干句格言警句,以示自己学识之渊博和见解的深遂。实践证明,这是记者(通讯员)的歧途。
消息评析范文二
综合消息
取下神像挂地图
本报讯(通讯员李钧德
记者王方杰)东黑河是豫南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县级以上的地图上从来不见踪影。但在当地人觉得最神圣的中堂位置,却有20多户农家取掉神像挂上了各色各样的地图。
东黑河位于河南省上蔡县东北部,地势低洼,村民们因十年九涝一贫如洗.在茅草屋里度日月。不傍城不邻镇,谁要跑一趟五六十里外的县城,都是轰动全村的新闻。东黑河穷.东黑河闭塞,东黑河又很无奈。除了偶然外出看见别处的繁华产生瞬间的梦想,就是在家里挂一幅全神图。每逢春节,一把香火,几个响头.图的是万事如意,生财有望。然而,神仙求遍了,东黑河依然穷得叮当响,过着光嫁姑娘不娶媳妇的苦日子。
当外面的风终于吹来时,东黑河人开始探头探脑地闯世界。1986年春节过后.最远只到过县城,家里从未满过仓的李满仓,带着俩刚成年的儿子,拿着从当民办教师的邻居家借来的一幅河南省地图.徒步北上郑州。凭着庄稼人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三年时间,他们学会了修理钟表家电的全套技术。到沿海贩了一阵手表零件,瞅准农村黑白电视销售的空档,建起了一个覆盖几个地市的家电经销网络。1989年春节,拥有10万元家产的李满仓,在全村第一个用地图换下了自己敬了几十年的全神图。
李满仓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让村里的年轻人彻夜难眠。几天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进行了神像和地图的“交接”仪式。从此,广州、大连、北京、新疆,到处都出现了三五结伴的东黑河人。地图把东黑河与外面的世界拉得越来越近,东黑河人的腿也越来越长。每到农闲季节,80%以上的青壮劳力都会拿着一张地图走出去,做木工,搞建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盖起了一座座钢筋水泥或红砖青瓦的楼房,挣来了儿女的学费,养育了自己的老人。
青年木工李列到大连奋斗了几年后,在那里办起了自己的家具商场,被村民们戏称为“东黑河的常驻大使。36岁的李世英从走村串户替公家收粮,到成立自己的农副产品购销公司,走南闯北,手头总不离一本地图册。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家的地图也由县、地区到省次第更换,今年换了第四次,变成全国地图了。在他家的《中国政区图》上,有三分之一的省份用铅笔、钢笔、圆珠笔划上了各种记号。他说:“咱也知道啥叫地大物博,东黑河到底在哪 里了。凡是图上画过的,我都去过了。总有一天,我会把地图上的所有省市都划上几道。”
年过花甲的李陈氏,尽管没上过学,没学过地理,但她认识地图上的北京、新乡、西安、上海,儿行千里母担忧,她的4个儿子在那些地方打工或工作。看着地图上一片黄绿色包围着的西安,好像儿子就在身边。
东黑河周围的农民,也外始喜欢地图了。上蔡县新华书店说,1993年、农民从他们那儿买走了17500幅地图。
(原载1994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评析范文:
巧选角度
以新取胜
所谓角度,就是事物与人们视野之间构成的位置,也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对人、对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像人们拍照一样.从正面、侧面拍照,形象的美是不完全一样的。新闻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侧面,从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去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意义。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诸如一件新鲜事物的出现,一个任务的完成,一项技术革新的成功,一次战斗的胜利,等等,都与多种因素有关。就一个物体而言,有好几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三角体有4个面。构成事物的诸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扣响读者的心弦,就可以选择哪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
古人作诗很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并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诗人为何不去直接描写国内百花齐放的盛景,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一枝出场的红杏呢?妙就妙在凝笔写一枝,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之多。
写诗如此,来写新闻报道更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取下神像挂地图》,在选择角度上可谓胜人一筹。这篇消息在选择角度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从变化中选取新闻角度。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选择好新闻角度,就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新角度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它不是记者、通讯员的主观臆断和笔下生花,时刻注视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能使报道不断出新。以这篇报道为例,他写的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新事——取下神像挂地图。写农民生活的变化,应该说其角度是很多的,比如经常采用的写农村急剧增长的产值利税指标,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工厂,写农民手中存款的增加,等等。而本文作者,不囿于已有的老套路,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属于那种琐细而不易察觉的新变化,即从农家中堂悬挂物更换交替这一角度,透视中国农民的思想变化,无疑是新闻报道中上乘之作。
二是从以小见大选择角度。选择新闻角度还有一个大小的问题。角度,角度,顾名思义就是一角。因此,在选择角度时,不能贪大求全,如贪大求全,角度选的太大,必然是新老材料掺杂,报道效果也就不佳。报道角度选择小一点,口子必然就窄,写起来就可以写得细一些,开掘得深一些。以这篇报道为例,农村上房的中堂位置,几千年来一直是农民供奉祖先灵牌和各种神像的宝地。但在豫西农村,这块农家最神圣的地方,近年来却挂上了地图。农民李满仓凭着一张地图建起了一个覆盖几个地市的家电经销网络;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拿着地图走南闯北,做木工,搞建筑,办家具商场;农民李世英拿着地图走村串户替公家收购粮食,办起了农副产品购销公司。报道中的这些小的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传统转向现代,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沧桑巨变。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全世界所注目、惊奇的经济成果,而且在思想上、文化价值现上,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明,从愚昧迷信到信仰科学的心理嬗变。真可谓窥一班见全豹,一点水见太阳的以小见大的好角度。
题型:皆为应用题
一、请评析所给消息优缺点。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30分)
评析内容: 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清晰、人性化等。结构、语言等。
除了有观点外,一定要有分析说明。
“扫盲先进乡”。原文是按照事件层层深入展开的,缺点是这篇报道新闻性很强,应该给出导语,否则容易湮没最有价值的信息。
《车到柳园》本文报道角度好,通过柳园站的几次会面,巧妙表现了李忠红一家人的深厚情感;结构精巧、繁简得当;父亲形象真实感人。
例一:某红军团工兵连以“文”育人效果显著:
点评:这篇消息抓的问题比较具有新意,主题也不错,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作者足够重视:一是时效性不强,至少在导语里应找出一个合理的由头;二十“增强文化氛围”与“七次活动”的关系没有表述清楚;三是内容比较空洞,没有具体实例。例二:出过问题的单位就不能评先进?
点评:虽然稿件反映的问题不是太新颖,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在部队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这个问题抓一抓还是很有必要,来稿寄到编辑部时,正是部队开展“双争”评比活动期间,所以很有针对性。稿件的文字还算比较干净,希望作者在写作视野上再放宽一些。例三:供水定时定量,智能环保节约 点评:
二、请评析所给通讯的采写特色。要求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并进行比较充分的论证与说明
人物通讯采写要求:
一、深入调查了解采访对象,准确展现人物个性特点,避免类型化
二、充分利用背景材料,展现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
三、通过典型事例、典型言行表现人物
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
一、叙事目的明确,线索清晰,脉络通畅
二、清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主要情节点和转折点,避免平铺直叙
三、请根据第二题材料撰写一则500字左右的消息,并制作标题。(40分)
好新闻作品的构成要素
准确:核实、核实、再核实;
新鲜:时效和时机
客观:区分事实和记者个人观点、情感 ;
公正:平衡报道争论各方观点 信源:明确消息来源;
清晰:结构清楚、主题鲜明、文字简练 人性:以人为本、有故事
真实性
准确:事实准确
避免合理想象、夸大、渲染,用词避免歧义,多使用名词和动词,交代消息来源 新鲜及时:时效性;时机性
放下锄头
扛起镜头
河南许昌农民自拍“贺岁片”
本报讯
河南省许昌县灵井镇兴源铺村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贺岁片”《鬼子进村》。
1月25日《鬼子进村》在兴源铺村开始试拍。
今年50岁的农民赵兰卿既是该片的导演与摄像,又是编剧。剧本是根据1945年初,一小股日军占领兴源铺村这段史实改编而成的。赵兰卿称,想通过此剧,让后辈不忘记这段历史,爱国爱家。
30多名演员多是村内舞狮队队员或文艺队演员,全部自愿出演,不要报酬。
剧中道具除购买军装、枪械之外,其他都是村民动手做的。
“演员都是熟人,场地又熟,还是村里过去的事儿,这个剧拍出来肯定有意思、有价值!”村里一群众说。
试拍期间,83岁的楚长法一直在现场,他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是该片的军事顾问。他亲历过那段苦难,可以给剧本把关。
如何分析新闻通讯采写特色?
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一、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三、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四、事件通讯: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 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2、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第四篇:消息格式
消息格式
消息的特点、种类
(一)消息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要做到真实性,就必须用事实说话;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失去了根本。消息强调用事实说话,在抓住事件本身全过程的同时,还必须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抓住有思想意义、有社会意义的新闻事实予以报道。这种报道必须是客观地、公正地、忠实地描述所见所闻的事实,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杜撰和虚构。失实,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最大的背叛,是对广大受众的最无礼的衷读。
作为新闻写作的当事人,写假新闻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第4款的规定,新闻一旦严重失实且含有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即构成侵害名誉权。
2.时效性这里头包含时间与时机两个问题。西方新闻学认为“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在所有的新闻文体中,消息的时效性最强;而在所有的消息文体中,动态消息的时效性最强。消息的采写应充分抓住第一时间,而把握住发布、报道的时机同样至关重要。迅速及
时采写完的消息什么时候发布,应把握好报道的时机。通常以受众的关注程度、事件的重要程度、重大时间点为报道时机,以此为基点报道的消息才更具有时效性。
3.可读性呆板枯燥、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令人生厌等等,都是消息写作中的大忌。任何一篇消息,如果没有可读性,不管其主题有多深刻、新闻价值有多高,也不能算作成功。新闻的价值一般包括指导性、启发性、警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也就是要对受众的生活和工作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4.简明性消息是对新闻事实做简明扼要的报道。它往往抓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等新闻要素,将新闻事实简明扼要地报道出来。即使有描写,也只是抓住一两个核心细节,重点突出、略加点染。消息的写作,除了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需作必要的描述外,一般不必浓墨重彩、工笔勾勒。
《二)消息的种类
作为传媒中最常见的一种新闻形式,消息的类型比较多。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消息可分为国际消息、国内消息和地方消息;按报道的题材和内容来分,消息可分为政治消息、经济消息、科技消息、文教消息、社会消息、军事消息和体育消息等;按传播媒体划分,消息可分为报纸消息、广播消息、电视消息和网络消息等。我国新闻界的习惯分法,一般是按消息的写作特点和表达形式来划分的,通常可以将消息分为五种: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和深度报道。
1.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新闻媒介中最常见的一种消息,它是指报道当前发生、发现或正处于运动状态的具体事实的一种形式。动态消息又可以分为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前者是指报道一个单独的突发性事件,后者是指时间性相对较弱的新成就、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等等。大量的非事件性新闻是我国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通常在这类消息的开头部分抓住一个相关的最近新闻点,即“由头”,以引起对时效性不是很强的主要事件的报道。
动态消息一般都要求五个W(When.Where.Who, What, Why)和一个H(How)俱全,一般都有导语、主体、结尾,必要时还要穿插背景材料。用尽可能短的篇幅把事实交代清楚是动态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2.综合消息顾名思义,综合消息不是一事一地式的报道,它是一种报道面广、材料丰富、时效性较差的非事件性新闻。它反映的是全局性的情况、成就、趋势、动向和问题,点面结合、高度概括、善于分析、把握全局是这一消息形式的特点。具体地说,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同一时间点或时间段、却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具有同类性质的事件综合为一体的报道。
综合消息的写作有两种基本的综合方法:一是横断面的综合,将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各种事件加以横向的综合,概览全局;另一个是纵深度的综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有深度的分析综合,可以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力。在写作中,无论采用那种综合方法,都必须以大量的具体材料为基础,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综合,反映出具有共同性的主题思想。
3.经验消息也称“典型消息”或“典型报道”。经验消息主要反映具体单位、部门、行业在工作、学习和生产中得到的经验,以及某人在某项活动中取得新成果的典型做法,用以提供样板、带动全局。经验消息写作时要选择既有推广价值又能引起普遍兴趣的经验,要尽量写得具体生动、言之有物,注意交待必要的背景材料,尤其要注意寻找新闻的由头,体现新闻特点。
4.述评消息也叫“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或“新闻分析”,是一种报道事实和评论事实兼而有之的消息种类,这种消息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它是一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述评合一的报道形式,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和评议揭示其本质意义,指明其发展趋势,用以指导现实工作。
因此,写述评消息要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即那些政治上需要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事实做出回答,并用精辟的议论去取得受众的认同。在写作中,要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结果,帮助受众理解事态的本质和真相。它要做到就事论理,就实论虚,一针见血。
5.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揭示新闻事实内部联系的一种连续性报道形式。它除了报道新闻事实,还解释和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结果,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它以深度见长,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而且也有助于深人挖掘新闻事实所隐含的意义。例如,2003年春夏之交的北京 “非典”疫情,各大媒体均是针对这一新闻事件多层面、多角度、长篇累犊、前后相接地予以充分报道。
三、消息的格式写法
消息的格式与写法就是由其主要结构要素构成的写作要件及其写作要领。消息的结构大体上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材料五个部分组成。1.标题消息的标题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有时不小于消息的正文,它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消息的标题,要求写得既能够吸引读者,又能够概括内容,具有精警、启发的作用。消息的标题从内容构成上,可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
引题:又叫眉题和肩题,这类标题根据需要在有些消息的标题中出现,它在正题前面强调意义、渲染气氛、交待背景、说明来源,是起铺垫和引导作用的标题。引题的字数不宜多,一般不超过一行。多数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大致对偶的两个分句;其内容一般没有正题那么重要、实在,否则会喧宾夺主,对正题构成损害。
正题:也叫主题或母题,它表达消息的主题思想和核心内容,在消息标题中的地位最重要。正题在制作时,要完整清楚地表达新闻事件,可以虚实结合但要以实为本。
副题:又叫辅题或子题,是位于正题后面、对正题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的标题,其作用主要是对新闻事件的性质和意义做出评价、对正题中不能涉及的详细情况进行交待、强调新闻事件的特点和特殊意义等。副题的形式比较灵活,可以是一句完整的话,也可以是用逗号隔开的几个分句;可以在正题下面居中排印,也可以在正题下面像正文一样排印,一行印不完可以折到下一行,并不居中对齐。
消息的标题从形式构成上,主要有单行式、双行式和多行式三种。
(1)单行式。即只有一个正题,它是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如《“神六” 激发南航学子飞天梦》。
(2)双行式。这种标题常见的有两种形式,即由引题、正题构成的“引主式”标题和由正题、副题构成的“主副式”标题。如:
全民化机制化法制化国际化(引题)
河北青年志愿者行动上新台阶(正题)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闭幕(正题)
温家宝出席闭幕式第十一届全运会将于2009年在山东举行(副题)
以上两例,第一个是“引主式”的双行标题,引题强调意义,正题表达事件本身的结果。第二个是“主副式”的双行标题,主题表达事件与核心内容,副题补充说明正题中未涉及的新闻内容。
(3)多行式。这类标题就是将引题、正题、副题全部体现在一则消息的题目中,构成一个各司其职的标题整体。如;
飞船安然着陆航天员健康出舱(引题)
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正题)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副题)
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吴邦国宣读贺电(副题)引题渲染气氛、交待背景,振奋人心;正题直接明了地交代新闻事实;副题通过国家最高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的表现补充说明新闻事件所引起的高度关注。
撰写消息标题,应当力求做到:内容要新颖,形式要醒目。具体采用哪一种标题形式,需要作者根据消息内容和报道的需要来设计。
2.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中以简练、生动而富有诱惑力的语言表述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启发性和感召力。一条消息能否抓住读者,往往取决于消息的导语。可以说,导语是一条消息的生命。
导语的写作通常离不开“五W”,也就是一条新闻必须交待清楚五个方面的问题,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When, Where.Who.What.Why);也有的再加上一个How,即如何,于是有人也称之为新闻六要素。常见的导语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陈述性导语。这类导语的特点是首先向读者交待一件出人意外的事、史无前例的事、非同寻常的事,通过开头的生动陈述,以引起受众的高度注意。例如2005年11月1日《辽宁日报》第11版发表的消息《建平首次发现化石》的导语就是这样的:
本报讯记者张辉报道10月28日,记者在朝阳市化石管理办公室得知,从未发现过化石的建平县,最近在其境内发现了木化石。至此,朝阳5个县(市)已全部发现化石,成为名副其实的古生物化石宝库。
(2)概括性导语。概括性导语也就是综述性导语,这类导语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介绍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全篇消息的梗概。例如: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日电】经过长达15个月的艰苦谈判,美日两国政府于1日凌晨在此间达成部分贸易协定。鉴于汽车和汽车零件谈判尚无结果,美国依据贸易法“超级301条款”从即日起开始对日本汽车贸易行为进行调查。
(3)描写式导语。描写式导语的特点是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精炼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清晰的画面,使读者如临其境,并吸引读者快速阅读消息的全文。这类导语在消息中如果用得好,可以产生极好的效果。请看《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31日第十版的消息《“背包政府”进村来》的导语:本报讯10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江西省兴国县兴莲乡忠山村委会前人头攒动。刚从里头出来的赖昌华扬起一张土地使用批复证明高兴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忠山村离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远,若自个儿去办要花费很多时间。现在乡里公安、林业、农业、土管、民政等部门进村来办公,给农民办事提供了方便,被老乡们称为“背包政府”。
这篇消息的描写性导语主要是表现现场气氛的,从人头攒动的整个现场气氛到赖昌华的有感而发,都是描述性的。这样的导语首先在开头就设置了整个消息的大环境,也渲染了气氛,使受众身临其境、大受感染。
(4)提问式导语。这类导语就是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上海绒布厂试制出可做裙料的印花灯芯绒》一文的导语: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芯绒可以做夏天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多种灯芯绒中,就有这样神奇的品种。
(5)引语式导语。这种导语采用引用的修辞手法,或者引用名言警句、古诗古文,或者引用消息中人物的语言,用以渲染导语的意境,或者提示、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其影响。这种导语的运用,一方面要与消息的内容相关,另一方面所引用的内容应该对消息的主要内容起着过渡或渲染作用。如2005年 10月14日《光明日报》第3版的消息《“神六”激发南航学子飞天梦》的导语就是这样的:
“‘神六’的成功发射,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胡铃心激动地告诉记者。昨日,南航大数万名学子观看了神六升空的现场直播,“神六”的成功发射激励了他们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
3.主体消息的主体是指在导语之后的主要部分。主体的任务和作用是对导语的解释、展开和补充,在消息中占相当大的篇幅。主体的结构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展开。
(1)按时间顺序。就是根据事件本身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新闻要素,这种结构方式,往往导语部分已简要介绍了事实梗概或结果,主体部分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层层推进、脉络清楚。如2005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消息《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其主体完全是采取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现简要列出其中的时间顺序标志:这样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受众最需要知道的就是事件的全过程。所以,按照时间顺序,便向受众完整展示了事件的全过程。这样的主体给受众的时间观念非常清晰,使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了解得非常清楚。
(2)按空间顺序。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综合消息的结构安排,即将发生在一定时间、不同地点的新闻事实,按横向空间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花开几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使新闻事件围绕一个主题、跨越不同空间,给受众以广阔的信息量。如2005年10月23口《人民日报》第三版的消息《禽流感警报再响新措施接连出台》的主体内容就是这样安排的:
……英国政府21日证实,一只从南美进口至英国的鹅鹉在隔离检疫期间死于禽流感。罗马尼亚21日也宣布,在该国东部与摩尔多瓦共和国接壤的瓦斯卢伊县境内发现一只死于禽流感的苍鹭。
俄罗斯图拉地区新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
瑞士政府21日宣布,从本月25日至2月15日,所有家禽均不得在户外饲养。
(3)按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安排材料。主体展开的各部分之间可以是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也可以是主从关系、点面关系、对比关系等等。这种写法有利于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点与意义,条理较为清晰。如2005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第3版刊登的消息《“神六”砒砺清华学子报国志》,其主体就是按照递进的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
博士生孙宇涛在撰受记者采访时高高地举起国旗,他对记者说:“我为祖国更加强大而自豪!这也让我有更大的信心投人到这个事业中去!”……
让同学们更为骄傲的是,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在成功归来后将成为他们的同学。据透露,为了培养研究型航天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将对在役的14位航天员进行为期两年的工程硕士培养,考试合格后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本例中,上段与下段在语意表达上是逐层递进的关系,下段承接上段并围绕新闻事件,是对新闻事件的进一步陈述,并紧扣题目。从逻辑关系上说,主体与题目又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因果关系。
4.结尾一般来说,消息的结尾是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消息的结尾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总结式。一些新闻事件比较复杂、新闻要素较为全面的消息,可以在结尾单独成段作以概括总结,使受众在消息的收尾处对整个新闻事件又有一个整体上、概括性的理解。如2005年7月4日《光明日报》第4版刊登的消息《大泥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果丰硕》的结尾:
截至目前,GMS合作共动员资金近53亿美元,开展各类项目119个。其中,贷款项目19个,总投资近52亿美元;技术援助项目100个,赠款金额超过1亿美元。
(2)展望式。在表述完新闻事实后,对其发展方向和结果做出预测,或给人以鼓舞、或向人敲起警钟。如《中华母亲的素质巫待提高》这则消息的结尾:
我国目前已有2亿多个家庭,2亿多名母亲,而其中70%又在农村。要提高这部分母亲的素质,不但是当前的重任,而且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社会工程。
这种对前景的展望,是一种警钟式的、带有忧患意识的展望,使受众在获知了这则消息后进行深思。
(3)评论式。通常指消息的主体以叙事为主,而在结尾处通过简练的语言将新闻事实所隐含的道理或意义表达出来,使新闻对感性内容的叙述得到理性升华,使新闻所描写的个别事实释放出普遍的意义。具体表达时,可以直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别人之口进行评议,或者转述有关的评价。如《光明日报》 2005年7月4日第4版的一则消息《第16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开评》的结尾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开展15年来,推出了一批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业绩的优秀青年,对激励广大青年立足岗位,艰苦创业,自觉奉献,奋发成才,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种结尾适合述评消息的写作,起着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
(4)补充式。在收尾的时候,对新闻事实作适当的补充说明。补充的内容必须与核心新闻事件有紧密的联系。例如,2005年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第7版的一则消息《“神舟”六号将进行航天医学实验》,其结尾采用的就是补充式:
据悉,这次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航夭员聂海胜的妻子聂捷琳是这次空间生命细胞搭载项目的主要科研人员。
这一结尾处的补充说明,不仅使结尾与消息的主体内容相呼应,而且点出了新闻事件的相关人物,也使这则消息更有吸引人的看点。
总之,消息的结尾类型还不止这些,根据消息主体内容的需要可以采用各种相承接、相照应的结尾。有的消息还可以略去结尾,戛然而止。
5.背景材料所谓背景,在新闻写作上指的是烘托新闻事实的材料,故称为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它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用来解释事件发生或者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而服务。新闻背景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放在导语部分、主体部分或结尾部分。
常见的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种:(1)说明性材料。用来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政治背景、历史演变以及新闻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特点等材料。
(2)对比性材料。在报道某一新闻事实时,为了突出新闻事件的性质、特点和意义,往往同时运用今昔对比、正反对比、优劣对比等与新闻事实能够形成鲜明对比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是对比性背景材料。
(3)注释性材料。用来注释、解说有关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物品性能特点、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材料。
四、消息的写作要求
1.培养新闻敏感。把握新闻价值能否写出好的消息,关键是在消息写作之前,能否鉴别正在发生或进行的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平时的学习,包括政治学习和新闻业务学习,提高新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新闻实践,通过观察、思考,通过深人现实生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采访,挖掘出事件本身的现实意义。
2.熟悉消息写作的结构要素,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灵活运用在写消息时,不可忽视新闻的要素,即在一条消息里应体现新闻事件中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以及如何。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时时树立这样的一个新闻意识,就是针对具体的新闻事件首先应把握主要的新闻要素,然后再思考如何在消息稿中冶到好处地表现这些要素。表现这些要素,可以全面体现、也可以部分体现;既要在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中体现,也可以在结尾和背景材料中体现。
3.主题集中,中心突出消息的文字简短,主题集中,写作时不能拐弯抹角,更不能枝蔓丛生,一定要主题思想集中,中心突出。只有集中到一个思想或一个问题上进行选材和写作,才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所要报道的事实写清楚、写透彻。为此,既要避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又要避免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在消息写作的实践中,最好是一条消息体现一个主题思想。4.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能针对不同媒体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从总体上说,消息的语言风格应该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而又耐人寻味的。消息面对的是各个层次的广大受众,所以,消息的语言只能是大众化的。同时,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媒体又是有区别的,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报纸的语言追求严谨、含蓄;广播的语言要求口语化、完整化;电视的语言祟尚直接、简练;网络的语言强调抢眼、点到为止。所以,消息的写作就应迎合不同的媒体要求,充分体现风格各异的“媒体语言”。
第五篇:电视新闻特写消息稿件解说词 台球冠军波茨来孝义
导视
咱孝义选手和台球世界冠军过招 能行吗?
台球世界冠军来咱孝义过招
润滨 开晖 艺钟 【主持人】
3月10日对于我市台球球迷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先是我市首届威尔星杯台球大奖赛圆满落下帷幕,最特殊的是他们和来自英国的世界冠军加雷斯.波茨同台竞技,也赛了一场。和世界冠军对决,这在咱孝义台球历史上还是头一回。【记者出镜】
我现在是在孝义市的威尔星台球俱乐部 在我的身后 来自英国的世界冠军加雷斯.波茨先生正在与孝义市的威尔星杯台球冠军同台切磋球技 让我们去看一看
【解说】
和波茨先生对战的选手是这次威尔星杯台球大奖赛决出的优胜者。虽然是业余对职业冠军,可咱孝义的选手的水平还真不赖,和波茨先生的比赛打得还是很精彩,现场的气氛热烈而友好。那和世界冠军同台竞技的感觉到底是啥样的呢 【采访】 孝义市台球冠军
感觉差距还是蛮大的 但是感觉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吧 在家门口能和世界冠军过招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解说】
虽然技术不敌世界冠军,但您还别小看了咱孝义选手的水平。【采访】 波茨
我也观摩了咱们最后的决赛 当我看到咱决赛选手发挥的时候 给我印象很深 觉得水平比我想象的要高的多 我看了两场比赛 每一次的清台啊 球的走位啊 都很漂亮 【解说】
说起台球这项运动,它还是起源于这位世界冠军的老家。这项
运动需要精确的计算和过硬的心里素质,很多人一接触这项运动,就喜欢上了它。【采访】
主办方 作为一项绅士运动 台球不仅能锻炼人的体格 而且还能陶冶人的性情 最主要的就是磨砺人的品质 咱们举办这次台球比赛的目的 就是为了更好的推广 普及这项运动 让孝义市更多的人来接受这项运动
选手 我是一名台球爱好者 很小的时候就对台球运动很爱好 我也希望不管是年轻的 年老的 都可以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这项运动对年龄没有限制 只要你爱好 你就可以来 【解说】
那我市台球的发展,波茨也给出了一些好的建议。【采访】
加雷斯.波茨 多搞一些这样的运动 本地媒体多宣传 宣传的力度大了 这项运动肯定会走的越来越好 【主持人】 和世界冠军过招,机会难得,或许真能够让我市台球事业走的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