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默写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默写
1.熟读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人类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是和
市场经济的含义:是指______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____作用的经济。市场主要是通过来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实际上是在发挥作用。2.(1)为什么需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如何理解? ▲如何正确评价市场调节?
▲非法排污、制假售假、盗版等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性;“一哄而上、一哄而退”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性。3.(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分别是什么?(2)熟读市场规则的形式、内容。(3)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是什么?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西气东输”、“神九”的发射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判断:
①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熟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5.(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分别是什么?(2)详细背诵讲义上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的有关内容。
(3)①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以____和_____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____手段。
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______和_______。
②注意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通过()和来调节,;货币政策通常通过、、、来调节。
(4)判断下列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②物价局核准价格;③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④保护价收购粮食;⑤提高个税起征点;⑥增加储备粮油市场投放;⑦提高汽油价格;⑧政府实行临时价格干预;⑨开通价格举报电话;⑩发放或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默写
1.(1)熟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解决了人民的问题;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再由的历史性跨越;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基本。(3)我国的总体小康是的、的、的小康。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原因是什么?
(2)内涵是:①第一要义是;②核心是_______;③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④根本方法是________。▲注意:每一点括号里的话要熟读。★★(3)要求是什么?(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熟读科学发展观知识拓展的有关内容。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默写
1.经济全球化:(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在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的趋势。
(2)主要表现:某件商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完成体现了全球化;国与国间进行商
品买卖体现了全球化;到国外投资体现了全球化。(3)影响:
利:经济全球化是___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____的发展。它促进了 ____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____及____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___的提高、各国_____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_____。
弊: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________,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_______,两极分化严重;②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____________,尤其对_______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4)应对: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_____,既是_____又是_____。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跨国公司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
3.世界贸易组织:(1)基本原则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2)作用是什么?
(3)熟读入世对我国的影响。
4.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①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已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③,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④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原则
(2)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①②③④⑤(3)如何引进外资?如何“走出去”?
第二篇: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考纲导读
二、考点梳理
考点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综合应用)⑴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①资源具有相对有限性;②人们的需求具有无限性。
⑵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⑶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⑷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的反应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能调动生产者、经营者的灵活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秩序(综合应用)
⑴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⑵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①市场规则的含义: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
②市场规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③市场交易的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综合应用)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①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②盲目性: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导致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③滞后性:由于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
⑶单纯由市场调节的危害: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与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甚至两极分化等。
考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简单应用)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考点
三、加强宏观调控(理解)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⑵宏观调控含义及其主要目标
①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①经济手段
A.含义:经济手段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B.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②法律手段
A.含义: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B.表现: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③行政手段
含义: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④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考点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⑴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⑸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考点
六、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⑴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⑵表现: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
⑶载体——跨国公司
(4)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考点
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刃剑”)(识记)
⑴积极影响:
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挑战)
①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如何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考点
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理解)
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⑵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⑶对外开放的好处: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⑷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⑸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A.引进来
a“引进来”的必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单靠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新形势下“引进来”要注意: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B.走出去
a“走出去”的含义: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b“走出去”的主要内容: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c“走出去”的必要性:有利于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6)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①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②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③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第三篇: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提纲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什么?(学案导学P78,计划和市场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3、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4、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优越性?
5、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6、如何维护市场秩序?
7、市场规则有哪些?(专家点评)市场交易原则有哪些?
8、加强诚信建设的必要性是什么?如何加强诚信建设?(学案导学P79)
9、经济活动参加者应该怎么样参与经济活动,维护市场秩序和自身权益?(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学案导学P79)
10、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市场调节的弊端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因?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重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是什么?
4、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是什么?
5、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是什么?
6、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详细掌握)
(比较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学案导学P83)
7、学案导学P85:
(1)全面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
(2)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3)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2、我国总体小康的实质是什么?
3、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重点)
5、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平衡性。
(如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学案导学P86)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7、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后果(教材P87,专家点评)
8、科学发展观(主题):
(1)地位(2)第一要义(3)核心立场(4)基本要求(5)根本方法(理解“五个统筹”的实质,学案导学P89)
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结合学案导学P90)
10、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
11、城镇化的含义是什么?
12、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学案导学P92,本课小结与测评)
第十一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载体。
2、跨国公司的含义、意义。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
4、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我国应该怎么样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学案导学P95)
5、世贸组织的作用
6、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学案导学P96,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
8、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如何?
9、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0、比较“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学案导学)
11、如何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学案导学)
1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应对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学案导学)
13、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学案导学)
14、深入理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学案导学)
第四篇: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
教案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考纲解读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4.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事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说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5.经济全球化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何积极面对,迎接挑战6.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和作用;结合贸易摩擦的事例,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措施本单元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建设、对外开放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经济知识在整个经济生活中都居于统率地位。高考在本单元涉题较多,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①市场调节;②国家的宏观调控;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本单元命题以主观题为主,创设问题切口较小,主要围绕宏观调控的目的、手段,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命题。命题材料注重地方素材,体现地方特色。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整顿市场秩序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比如食品安全、虚假广告等,要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科学发展是历年来命题的兴奋点,要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自主创新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三农”问题是长效热点,要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明确党和政府的新举措,并结合一定量图表题加以训练。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①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②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③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④市场经济,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⑤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⑥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利用⑦利益杠杆,调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温馨提示市场调节即市场手段,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它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计划手段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手”,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实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所谓“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手拉手,往前走”。2.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⑨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⑩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作出具体的规定。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指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市场下的市场经济。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温馨提示不能认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因此,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有力。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是由市场调节自身的弱点、缺陷以及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主要任务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1.归纳整合:单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和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区别引起原因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谋求自身的眼前利益或者不正当利益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造成后果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对农林及大型项目建设影响更明显联系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例1】自从XX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栋13层在建楼房发生倒塌事故后,网上接二连三有网友爆出各地的“楼脆脆”。据此完成~题。在房地产市场上,不断出现“楼倒倒”“楼脆脆”“楼塌塌”现象,这体现了A.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B.市场调节的盲目性c.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D.市场调节的混乱性解析:房地产市场出现以上问题,是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偷工减料的结果,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答案:A要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类似的问题,政府应该A.遵守市场秩序B.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c.将房地产市场收为国家经营D.遵守职业道德,不追求利润解析:材料从政府角度设制,只有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B2.重点突破:全面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四个层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加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第二,增加就业。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在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大且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因而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促进发展。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造成价格紊乱,影响经济发展。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因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等因素而产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要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须考虑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平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手段、措施①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②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①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②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通过行政机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例2】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题中①不利于吸收存款,有利于贷款,会助长资金向股市流动,故不选。同理,④也是助长资金流入股市的措施,也不能选。②有利于增加储户的存款收益,③会增加股票交易的成本,这些都会抑制资金向股市流动,并且这也是政府能够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答案:B◆规律总结银行的利率水平与股市联系十分密切,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二者都是投资方式。银行利率提高必然会引起投入股市的资金减少,从而给股市“降温”。
3.纵联横比: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区别原因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可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也不能依靠市场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而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恰恰成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手段主要是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杠杆通过市场来自发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命令等方式来进行,其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势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劣势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②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种种缺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联系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②二者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同时具有的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例3】某年某地香蕉产量大增,且受“蕉癌”谣言影响,香蕉价格大幅“跳水”。应当地蕉农请求,政府对所谓“蕉癌”释疑解惑,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帮助联系加工企业,从而稳定了香蕉价格。这说明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A.在于信息公开和控制香蕉产量B.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c.依赖于香蕉加工业的发展D.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解析:材料中政府释疑解惑、发布供求信息、联系加工企业说的不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政府的作用,故B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目没有说要控制产量,A项不选。香蕉加工企业的发展对香蕉种植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这不是本题反映的主要问题,c项不选。答案:D◆借题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1.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XX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货币政策”的要求。A项属于货币政策,且符合我国目前所采取的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c项为宏观调控的价格手段;B、D两项为财政政策。2.XX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XX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是在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保证产品质量,遵守市场规则。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项。3.材料一:图1 XX年江苏省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状况图2 XX年江苏省GDP实现情况材料二:XX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
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答案:图1反映了XX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图2反映了XX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解析:解答第小题,只要将两个图表表头中的关键词与图中数据的变化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即可,同时注意联系材料二。解答第小题,应从教材相关知识和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两个方面组织答案,重点突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背景材料材料一:针对目前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我国政府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XX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于缓解地价快速上涨以及抑制楼市交易等都会产生一定作用。材料二: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时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材料三:XX年9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针对目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大行业出现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倾向,采取措施引导上述产业健康发展。目前,中国粗钢产能接近全球的50%,钢铁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库存持续增加,价格不断下滑。理论分析1.房地产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房地产过热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目的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5.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影响生活和生产。钢铁企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钢企效益下滑,生产、生活出现不良的连锁反应。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对产能过剩的抑制,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货币政策的变化,税收政策的调节等,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举措。热点预测1.根据两幅图反映的内容,正确的结论是A.国家要下达钢铁生产计划,抑制钢铁企业产能过剩B.钢铁企业要进行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c.钢铁企业要扩大产品出口,打开国际市场D.企业应加强联合,维护钢铁产品的高价格答案:B解析:国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不能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A项排除。我国钢铁本来出口较多,而世界市场也是产能过剩,c项错误。价格由市场形成,而不是企业联合维持,D项错误。面对产能过剩,企业要进行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B项应选。2.材料一:图1: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趋势图图2: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趋势图材料二:XX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图1和图2的数据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答案:说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社会收入和社会需求成正相关的关系,社会收入水平高、需求旺盛,经济发展速度快,反之亦然。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②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扩大消费性信贷规模。③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稳定物价水平,营造和谐消费环境。④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解析:解读图
1、图2中曲线变化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分析出社会收入与社会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针对材料一、二中的关键信息点从影响消费的因素、宏观调控、再分配等几个方面阐述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7日在北京结束。为XX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XX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完成1~2题。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A.经济手段
B.金融手段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答案:A解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表明A.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c.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答案:B解析:国家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的是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A、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3.XX年我国对小麦的良种补贴继续覆盖所有的种植区域,在长江流域10省市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继续实施油菜良种财政补贴。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规模。这体现了财政具有①促进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 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④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实施良种财政补贴,与“三农”问题有关,体现了②③④,材料未能体现财政对科技教育的作用。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扬的情况下,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这是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这说明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的浪费B.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是错误的c.要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答案:D5.来自中消协的消息指出,目前房屋装修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修公司低预算高结算;装修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装修材料质量性能不合格、不环保,或是偷工减料。这启示我们A.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规律B.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c.市场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循一定的秩序D.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答案:c解析:房屋装修问题违背了市场交易的诚信原则,c项说明了遵守市场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应选。6.XX年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数据。数据显示,70个抽样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当前,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有①建设用地成本增加 ②某些房地产公司哄抬房价,恶意炒作 ③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 ④国家有关部门抑制房价政策措施的出台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答案:c解析: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和国家有关部门抑制房价政策措施的出台,会导致房价下跌。7.在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XX年11月份转正,同比增长0.6%。为防止cPI过快上涨,需要①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②进一步降低银行利率 ③尽量扩大信贷规模 ④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供求关系影响价格,cPI过快上张,意味着需求旺盛,需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适度减少信贷规模。8.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山东省政府在金融部门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并制定了每年培育3000家小企业上规模的计划。他们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业绩优、成长好的小企业,解决了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银行与小企业的互利双赢。这表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①政府充当了协调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角色②政府发挥了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政府是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指挥者 ④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能否互利双赢取决于政府的调节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答案:A解析:③④两个说法对政府的定位是错误的,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实施者,不是微观管理的操作者。9.下图是人们常用来描述经济衰退后宏观经济几种可能的发展轨迹,其中最佳的发展轨迹是A.“V”形
B.“U”形
c.“L”形
D.“w”形答案:A解析:经济发展轨迹一般从衰退到企稳回升呈“V”字形。
二、非选择题10.山东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主要指标。类别指标XX年XX年平均增长经济增长全省生产总值18468.330000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2447超过3900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4.8150007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655007资源环境单位GDP能耗降低——22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28—结合上述图表,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该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答案:通过制定经济规划和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必要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段,保证主要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等达到预期目标。解析:注意设问限制性要求“宏观调控的知识”,结合图表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指标与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对接。
第五篇:唐诗宋词第四单元名句默写
第四单元名句默写
《声声慢》李清照
1、(2005重庆卷10年上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2、(10年福建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
3、(2006天津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
4、(10年湖北卷)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5、(2009山东卷)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李清照
1、(07上海),人在何处?,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2005全国卷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2007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5、(2008山东卷),有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2009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2011江西卷)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
8、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
84、(2005北京卷)姜夔《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
85、(2005辽宁卷)南宋词人 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86、(2005湖北卷)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划溪”;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88、(2008江西卷)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
92、(2011四川卷)姜夔《扬州慢》中用对比手法借扬州街道写出盛衰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0年安徽卷)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2012山东)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2012湖北卷)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树犹如此!_____________,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
5、(2006全国卷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辛弃疾《青玉案》)
6、(2008广东卷2012全国大纲卷),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7、马作的卢飞快。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