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工程大学期末考试《毛概》简答题范围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阶级;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所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依据是什么? 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是什么? 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权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
4、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可能性。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为什么说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答:第一、必须处理好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二、必须坚持独立自
7、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第三、坚
8、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第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四、在与顽固派斗争中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14、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唯一宗旨是什么?
11、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 答: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
1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为什么必须、且能够建立统一战线? 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5、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14、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唯一宗旨是什么? 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5、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16、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者之间是什么?
16、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者之间是什么?
17、建国初期即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我国社答: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
会中存在哪些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哪几种? 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
18、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
19、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0、简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方针、政策和办法)
17、建国初期即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我国
21、简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方针、社会中存在哪些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哪几种? 政策和办法)答:建国初期即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以前,我国社会中存
22、我国社会资本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在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
2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以下三种:
在我国初步确立? 国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18、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
26、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
27、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依据? 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9、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0、“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答: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直接是为了
33、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实现工业化。因为当时的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越来越
3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当时的个体经济受小农
31、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化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比重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难以推进工业化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的发展。同时,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私营经济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与国营经济之间,私营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来越明显。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依据是什么? 20、简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方针、政策和办法)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开放的世界环境,是邓小平理论产答: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自愿互利、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的深刻总结和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是助合作道路;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政策;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21、简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方针、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是什么? 政策和办法)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答: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22、我国社会资本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答: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2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在我国初步确立?
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答:因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
4、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根本变化,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答: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起来。与此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无产阶级同资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
2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答:(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持马克思主义。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为当代中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答:1980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主人和社会生产力的主人。(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作了概括,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一些国家提供了经验和范例,鼓舞了这
6、为什么说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些国家的人民。(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答: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第一、事义的真理性,特别是列宁关于落后国家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远见卓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实质和核心。一切从实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
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第二、实事求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
26、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然与时俱进,必须求真务实。答: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
7、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答: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会主义的本质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能力的重要内容。基础。
8、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7、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依据? 答:第一、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之答:⑴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第二、理论创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第三、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求。⑵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础上,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⑶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1)时代背景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答: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2)革命的领导力量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无产阶级及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3)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新
29、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革命的前途不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答:(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即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30、“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封建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会制度。(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农民所有,没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即无产阶级领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1、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11、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 答:“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答:(1)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2)土地革命是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
3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以下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
1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为什么必须、且能够建立统一战线?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答: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原因,首先是由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33、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是少数,最广大的是农民、城市答: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要夺取胜利,就必须团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反对地主和官僚资产家安全。
第二篇:安徽工程大学期末考试《毛概》论述题范围总结
1、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 坚持马克思主义?
2、结合中国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谈谈为什么实事求是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请比较说明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不能走欧洲 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
4、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5、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7、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8、谈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并分析其原因。
1、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答: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只有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争取自己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主要内容,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由以上两个方面所得出的结论,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结合中国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谈谈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的两大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要坚持这两大体系首先要坚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上最彻底的唯物主义,他创造性地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之前的任何唯物主义所做不到的,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最彻底的唯物论,而实事求是唯物主义的最根本要求,所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了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六大以来,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完整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表述,“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阐发党的思想路线时,又从多侧面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方法论思想中的地位。首先,他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多次讲: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实事求是。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就要抓住它的实质,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指出了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无疑也指出了它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地位。其次,他又指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唯物论基础。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这就是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所创立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体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再次,邓小平还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从而强调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指导作用。
3、请比较说明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不能走欧洲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
答: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斗争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斗争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军阀的军事独裁统治;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根本不存在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来教育群众、组织力量、积蓄力量的可能性。所以在中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第二,中国又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具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的土地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毛泽东指出,只有认清了中国的国情,才能明白“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人农村,用革命思想宣传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使广大农村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基地。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他们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乡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历史证明,革命的胜利总是从反革命势力统治比较薄弱的地方开始的。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土地广阔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军阀割据和国家的不统一让省际交界的农村山区容易成为红军安身之地。因此,革命力量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应避免在力量不足时,与敌人在城市决战,而必须把革命的重心转移到乡村,在那里保存自己,争取群众,积蓄力量,发展自己,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斗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4、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答: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结束了中国长达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确立了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经济上,确立了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指导地位。这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削弱了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格局,为世界民族解放树立了典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中国。中国以自己独特的革命理论、经验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次,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中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人类历史进步和中国的发展壮大,同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既不是永远处于新民主主义的过渡社会,更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可以集中一切力量,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第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孤立了帝国主义阵营,使其不再能为所欲为。以上两个方面充分说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5、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 答:发展国际上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实践表明,执政的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得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量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行以后,一定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生产力不断发展,最后才能达到共产主义。其次,江泽民同志把发展与执政问题联系起来,突出了发展与执政党的执政性、执政地位、执政内容、执政任务和使命第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内在联系。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力。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它在推动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因此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不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得出的逻辑结论,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1)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没有给我们奠定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去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奠定自己的物质基础。(2)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现实国情决定的。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社会主义文化有了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这种情况表明,我国至今远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其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成熟的社会主义。
总之,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算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资本主义用了好几百年才实现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用一百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不算太漫长。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可能实现这个宏伟的设想。
7、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答: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2.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特别是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把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次改革过程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4.改革每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同时还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由此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已场新的伟大革命。
8、谈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并分析其原因。
答: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了。30多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公元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关键的一年里,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生死攸关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奠定了随后三十多年间中国国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真正的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开始大步流星的走上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从1978到现在,三十多年间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变化中不断发展,不断惊奇。对于“改革开放”这个话题,我相信我的父辈们会有更加细腻、更加生动的体会和感触;对于我——一名90后的大学生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留给我们的印象和震撼又是什么?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知难免片面、肤浅,而对于“改革开放”我们又缺乏宏观的理解和直观的接触,三十多年间的历史,对于我们只是浮光掠影的画面,只是教科书中严谨而沉默的叙述。这三十年,究竟是怎样的三十年呢?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首先是思想解放的三十年。正是得益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领导,三十多年来国人才从“文革”期间的保守、落后、偏执的心态变得开明、积极、宽容,为“大国”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切的改革,首先必须自思想始。正缘于此,从1978年伊始,我党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不断的引进、学习、消化世界范围内一切有益的、积极的意识形态,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用这些先进理念指引我们的改革,才彻底搞活了计划体制下日益困窘的局面,这才有了三十年间的快速发展。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就有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加速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快行道上如风驰电掣一般:在经济方面,各地捷报频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社会大步迈进;30年多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连创新高,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近60倍的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在外交方面,至今我国已与近200个主权国家正式建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怏怏大国的风范;在科技领域,无论是“一箭多星”、“克隆绵羊”,还是“杂交水稻”、“嫦娥奔月”,科技工作者们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让世界惊羡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在教育方面,三十多年来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在军事方面,我们的解放军也完成了全面换装升级,坚持用我军优良的传统武装头脑,一支打不垮、打不败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正在守卫着人民的安宁,保卫着十三亿国民幸福安康的生活;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民素质得以不断提升,更多的人有机会走出去,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将黑眼睛、黄皮肤的魅力输送到世界各地,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还有令人骄傲的体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蒸蒸日上,自从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金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历届的奥运会上都有中华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动人画面,2008年的8月,第29届奥运会也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胜利开幕了!运动健儿摘金夺银,国歌唱响,中华自强终于不再是梦想!三十多年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成功、获胜、腾飞的法宝,是我们社会和谐、民众安宁的根本保证。30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多年的沧桑巨变,铸就了华夏儿女近百年的富强梦想!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就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永往高攀的历史缩影。
细细的翻阅这段时光,常常忍不住叹息:这是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民族啊!三十多年的时间创造了多少奇迹,留给世人几多感慨、几多震撼?我们默默奉献着的先辈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感慨于我们这一辈人的无知与狂妄,深深叹息,然后又是莫名的期待:对于我们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一个和父辈共同的话题,一个打破代沟天堑的良好契机。无论怎样,围绕着这个令我们骄傲的话题,我们应该有共同的自豪和心声吧?
第三篇:毛概期末考试简答题猜测
1、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
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简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什么?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2、试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
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14、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1、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里,更好的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 动力,只有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才能不断的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3、、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4、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由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党的创建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因此,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为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条件。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因而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
中形成了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建党学说,为党的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里,更好的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 动力,只有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才能不断的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
1、建设中国特俗社会主义经济,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8、简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特色理论体系是修正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2、试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
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答: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带能力的重要内容。
14、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答: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和一些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战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四篇:毛概简答题
1.关于中国梦和十八大的理解和体会? 答:(1)“中国梦”首先是“强国梦”,“强”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强大,更是综合实力的强大。(2)强国必须与富民紧密联系,没有人民的富足和幸福,强国之路就不算真正抵达成功彼岸。(3)实现“中国梦”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海峡两岸可携手推动实现这一民族理想。(4)“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应对世界有所贡献。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土壤“富强不称霸”的理念,旨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强大的中国对世界和平有积极意义。
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要使党的十八大代表推荐提名和选举产生过程,成为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发展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2)要把选好党的十八大代表,作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重要保证;(3)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答: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2)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4)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不断深化(1)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揭示和回答;(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丰富和深化;(3)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题的丰富和深化。
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科学体系,正因我们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伟大飞跃,使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作用:(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3)改革开放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4)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5)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4.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1)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市场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2)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3)合理调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5.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是我们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我们国家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从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国家资源利用效率确实跟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3)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解决环境污染的状况,很大程度上要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4)从资源的禀赋来看,是我国的资源禀赋来决定的 ;(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6)从国内资源的供给能力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资源供给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7)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8)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9)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重塑节约文化的迫切需要。
6.现阶段应当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1)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实践,贵在实效,应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要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2)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3)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和加快转变;(4)要用制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五篇:毛概简答题
简答题:
第一章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
主义在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际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
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
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
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第二章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②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③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②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
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③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的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④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
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⑤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
第四章1.为什么说在建国初期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①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②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到高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④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⑤ 毛泽东科学的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
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五章1.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
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
家的繁荣富强。
第六章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如何理解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② 共产主义既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现实的运动。③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④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七章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①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②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③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有何区别?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①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 坚持广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③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④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⑤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九章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有何根本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能真正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虽然声称“主权在民”,但是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专政,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十章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④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⑤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十一章1.简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十二章1.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①一个中国;②两制并存;③高度自治;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
用武力;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十三章1.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跟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① 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②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④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简述中国如何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维护世界多样化,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③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四章1.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新的历史时
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③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④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丢掉。
2.简述新时期如何加强军队建设与国防建设?
①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a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b 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c 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②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③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b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c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d 增进全民国防观念
第十五章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