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中的爱情
古诗中的爱情,爱情中的古诗
爱情是一点动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爱情是一种默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是一种巧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爱情是一个约定:君当为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爱情是一句誓言: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爱情是一个憧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爱情是一种执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爱情是一种忠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爱情是一种惜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爱情是一种守望: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君归。
爱情是一缕思念: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爱情是一丝惆怅: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爱情是一副绝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爱情是一声叹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爱情是一句慰籍: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是一句回应: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爱情是一种哀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爱情是一种愁绪: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爱情是一种怨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别怨恨曲中论。
爱情是一种痴迷: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爱情是一种怀念: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爱情是一种迷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一首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二篇:古诗中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
爱情是什么,怎样去诠释呢? 古诗中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有哪些的呢,希望下文可以为你带来帮助。
古诗中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
1《蝶恋花·春暮》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
谁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离思》 唐代诗人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雨霖铃》 宋朝诗人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剪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朝诗人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爱情诗句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江城子》北宋诗人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秋风词》李白 凄美爱情的诗句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蝶恋花》宋朝诗人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题》唐代诗人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唐代诗人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溪佚题》 清代诗人 史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玉楼春》 宋代诗人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古诗中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2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代诗人——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诗人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代诗人——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诗人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代诗人 杜秋娘〈金缕衣〉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诗人王维〈相思〉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有力百花残。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写伤感的爱情诗句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代诗人——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诗人 ——刘禹锡《竹枝词》
第三篇:在古诗中感受爱情的美
在古诗中感受爱情的美
唐静
内容摘要: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已无法回避“爱情”这个词语,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去领悟,去发现这一玫瑰色的最美的乐章,对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有益的。
关键词:古诗 爱情 探讨 情感体验
近日,听了大众工业学校韦琴老师的一堂内容丰富,教法新颖的探索课。韦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大胆挑战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通过让学生自由探讨有关的爱情诗歌,引导他们面对不同的感情和爱恋,如何去领悟真爱。这也是在学习古代诗词中关于爱情篇章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这是否也意味着对于语文二期课改,我们应投入不一样的元素呢?由此我从本篇《迢迢牵牛星》谈起。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读来令人感慨不已,虽然它是个神话故事,可是那何尝不是世间的百态人生呢?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唯一可做的只能用一年来守望一日的相聚。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牛郎与织女惟有把爱深埋在心底,用无尽的泪水诉说着天上的悲情。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在牛郎与织女的眼中,那浅浅的天河,却要用两人的一生去渡过了。世间还有这样的苍凉么?
我们一直感动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二人虽然历经重重磨难,但始终不离不弃,也正是这样的坚贞感动了王母,打破了神仙和凡人不能相爱的定论,争取到一年一次的相聚。谁能说这样的爱情不具有积极的意义呢?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为追求自由的婚姻而双双殉情,他们的死是对世俗礼仪的抗争,更是对忠贞爱情的捍卫。爱情是生活的多层面反映,对一首诗歌的别样理解,也是让学生不拘泥于爱情本身,而是从中透视社会,更全面的了解自身的心理素质,更深刻的理解爱情的价值的一种非常有益的探讨。
翻开开启我国现实主义之先河的《诗经》,其首篇便是一曲爱情咏叹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些诗句极细腻地展示了青年男子追求爱情的心理和为了得到爱情的淳朴可爱的行为。汉乐府《上邪》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青年女子对爱情的誓言为天地所动容。唐时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青年恋人之间至上的爱情境界,不用言语却可以自由沟通。宋时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是表达了对爱情的相思之苦。
当然透过秦观的《鹊桥仙》,可以看出这位士大夫全新的爱情观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一反常人都渴求的耳鬓厮磨,长相厮守的心态。苏轼的《水调歌头》也有诠释不同的爱情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讲述了积极的人生追求。可见,诗人们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表达不同的爱情观和对 1 情感不同的理解。
爱情真是人间的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有的人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的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的人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翻阅爱情经卷,品味爱情百味,就连以豪放坦荡著称的苏东坡居士也有首《江城子》,写尽了伉俪之间生死不渝的人间真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魂,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每次品读东坡追忆亡妻的这首词,总是肝肠寸断,潸然泪下。十年后的某夜忽然梦到妻子正在小轩窗前梳妆,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可是只能幽明相隔,“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后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她的许多诗词秀丽中而略带几分悲凉,泪水漫溢词头诗尾,《武陵春》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夜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诈艋舟,载不走许多愁。”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因避乱江南而死,到如今,时光流逝,景物依旧,可是亲人早已不在,忆往日夫妻恩爱,想日后孤单凄凉,欲哭无泪,欲语无言,如此心情,怎么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感慨呢?尽管作者想寄情双溪春水,以解惆怅,但那满腹忧愁,区区一叶扁舟,怎么能装得下?李清照的伤心泪不同于多情女的相思泪,多情女泪洒为情人,待到相遇之日,还可化悲为喜,了却相思之苦。而李清照是为亡夫流泪,就是等到天荒地老,也不可能再见到丈夫,这番泪水,人世间的相思泪怎么能与之相提并论?可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的爱情篇章,使学生徜徉在情感的历程中,留下一次难忘的爱情体验,并从中到一次人文主义的熏陶,也为解读更复杂的人生打下基础。
爱情是人间最美妙的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创作长盛不衰的主旋律,离开了爱情,许多文学作品就会黯然失色。对爱情题材的诗歌注意引导学生品读,带领他们了解不同时代的作品所揭示的爱的真谛。因此,在解读爱情题材的作品时,我们透过情感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接受更深刻的人文主义教育,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肩负着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创设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去引导学生探讨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和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并使之最终发展健康个性,拥有健康心理,形成健康人格。
第四篇: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后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情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现代的人们对爱情有各种各样浪漫的、直接的表达,而古人们也多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是描写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相比于现代直接的表达方式,古人们诗歌中委婉的叙述让人更加领悟爱情的美好,亦或是感受其中的哀婉。这首《越人歌》是中国第一首译诗,是楚辞的艺术源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我们知道它大多是因为它的最后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清楚的表达了歌者的爱慕之情。而说到楚辞,自然会联想到更加古老的《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便是这篇《关雎》。在风景如画的小溪边,伴着雎鸠鸟轻快的鸣啼,男子对河中小洲岛上美丽的姑娘一见倾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自从一见,男子便再也忘不掉,求之不得,便是寝食难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既是情有独钟,便少不了要追求一番,琴瑟和谐,终于迎得佳人归。
相比起《关雎》最后美满的结局,《诗经》中另一首情诗《蒹葭》便要凄凉一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曾有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及,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不管诗中的主人翁做什么努力,他所倾慕的佳人总是在他望而不及的地方,得不到却又放不下。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文止而余情不散。
从古老的《诗经》中走出来,便是两汉的乐府名歌。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描写了一庄凄婉的婚姻悲剧。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宗教礼法、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根深蒂固。纵然男女主人翁希望婚姻爱情自主,对爱情忠贞不二,却还是抵不过父母之命。全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返故,便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离别时相互承诺的誓言,却因家人的逼迫而无法坚守,最后只能是“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而后,两家的长辈似乎有所觉悟,要求合葬。“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一段似乎和中国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梁祝》的化蝶很相似,生不能同衾,但至少死而同穴。
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长达几千年,像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样的故事自然不在少数。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便也是一对苦命鸳鸯。本是琴瑟和谐的一对夫妻,却硬生生地被陆游的母亲拆散。无奈之下,陆游只好听从母亲的教诲,重理科举课业,等到科考失利回到家乡,唐婉已嫁作他人妇。两人在布局典雅的沈园不期而遇,勾起了两人潜藏在心底的思念。陆游看着心爱的人与他人相对而坐,浅斟慢酌,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在粉壁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而后唐婉见到陆游题的词,心中难以平静,在墙的另一边相对而作了另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留下这首令后人唏嘘叹息的《钗头凤》后,本就柔弱的唐婉抑郁成疾,不久便香消玉殒。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这一段凄婉往事,却不能成功。等到倦游归来,重游沈园,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之下写下了《沈园》二绝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曾是惊鸿照影来”,走在沈园幽静的小路上,陆游仿佛看见了唐婉的影子。在他生命剩下的几年中,他追忆往昔,感念他们这段往事,又写下了几篇怀念唐婉的诗词,后人读到免不得要几番唏嘘。
中国诗歌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描写的爱情当然不止这么几段。古代的诗人,不管是婉约的,豪放的,现实的,花间的,都多多少少留下过几篇感叹爱情的诗词,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李商隐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也有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然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更有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感伤情怀。即便是豪放的苏轼,也在悼念亡妻时写下了《江城子》这样表达了无尽哀思的词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些诗词中留下的爱情故事,让后人或是叹息,或是憧憬。总之,令人回味无穷。
第五篇:古诗中的四季
古诗中的四季
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沉醉于四时更替,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饮酒赋诗。古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芬芳。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以一下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吧.。
四季之韵—-春。春,生机勃勃,总是给人新的希望。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迷恋西湖美景,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个“争”字道出了对西湖生机蓬勃的春之情感,表明了古人对春天的喜爱;碧草蓝天的春之画卷,展现了古人对春天的向往;好一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个“蹄”字展现了诗人的信马由缰、怡然自得。乱花浅草写出了花之多,春之浓。诗中的情,诗中的景,诗中的古春之意。
四季之酷――夏。夏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炎热的,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却让人们重新感受夏天的美好,无穷碧的莲叶给人以清爽的感觉,在炎热的的夏日更是难得。别样红的荷花与莲叶的无穷碧互相映衬更加突出了荷花的红,让人在清爽的感受同时融入色彩美的感觉.。清香怡人的夏之芬芳,显现了烈日炎炎中的一丝清爽;出水芙蓉的夏之荷花,增添了白热光中的一段色光。诗中的荷,诗中的画,诗中的夏之荷景
四季之凄――秋。秋,落叶归根,总是给人以凄凉悲惨的感觉。而在刘禹锡眼中的秋,却别有一番情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以其奔放的热情和旷达的胸怀,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和对秋天的赞美,表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全诗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真是别具匠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现了凄寂幽静的秋之气息,正是风高气爽、枫叶红树上的一笔;黄昏落日的秋之凄美,显示秋天胜春的真正美丽。诗中的树,诗中的叶,诗中的凄美秋光。
四季之寒――冬。冬,总是给人以萧然肃杀之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生花妙笔地概括出了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的景象。还具体的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飞舞的银蛇,奔驰的蜡象。其中动静相接,最后还有妖娆的想象,给读者以无限遐思。然而八大家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则描绘了一幅寥无人烟的冬之寂景。这是冰山雪月的夜幕,千鸟回巢的冬之盛况,显出了冬日寂清的凄画。诗中的山,诗中的雪,诗中的寂寥寒冬。
春夏秋冬四季,诗人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中的春,诗中的夏,诗中的秋,诗中的冬,拼成了一幅四季的水墨宝画,耐人寻味;春日的意韵,夏季的酷热,秋季的凄美,冬时的严寒,汇成了一首四季的长诗,绵远悠长。
八年级八班兰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