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乐市赴晋江党政学习考察报告
我市组团赴晋江学习考察报告
2010年8月18日,我市赴晋江党政学习考察团一行在市委书记吴贤德、市政府王绍知代市长的带领下,前往晋江市学习考察企业上市及城市建设等工作。短短一天的行程,通过所见、所闻、所议、所思,考察团成员在实地察看中受启发、在横向比较中找差距、在学习交流中理思路,倍感态势逼人、受益匪浅,进一步坚定了推进长乐跨越发展的信心。走进晋江
我市党政考察团赴晋江之行得到了晋江市委书记、市长尤猛军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接待,考察团一行分别在晋江市委副书记杨国昕、晋江市副市长吴清滨、的陪同下,利用一天时间,先后走访了创冠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雅客食品有限公司、晶蓝光电科技(泉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了晋江城市展馆并举行座谈会,听取了晋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企业上市、城镇拆迁专项情况介绍。大家普遍认为晋江城市发展思路清、方向明、势头猛,城建目光远、动作大、气魄宏,项目起点高、运作快、后劲足。真切地体会到晋江市跨越发展过程中的超前思维和全新理念,以及晋江干部追求一流、勇于超越、敢当责任的发展精神;体会到晋江民营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卓越的战略发展眼光;体会到晋江城市建设大手笔、大力度、大气魄的发展气势。
印象晋江
在晋江城市展馆内,考察团一行了解到,晋江全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大家发现,无论是城市的地理区位、文化背景,还是经济发展模式,晋江的城市元素都与长乐极为相似。但在相似的背后,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晋江与众不同的“城市印象”,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7位,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于八闽县级之首,塑造了“中国鞋都”、“世界茄克之都”、“中国拉链之都”乃至“中国品牌之都”的城市形象,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县级城市之首等骄人的发展业绩足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受民营资本的活力。依靠改革开放之初“三来一补”起步的晋江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和多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提升,形成了以陈埭鞋业、罗山食品、东石伞业、龙湖纺织、英林服装、深沪内衣、磁灶陶瓷、永和石材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构筑起了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外向型的民营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迄今为止,晋江已拥有纺织服装企业3300多家,2009年创造产值500多亿;制鞋企业3000多家,旅游运动鞋占全国产量的50%,创造产值500多亿,还有陶瓷、纸制品、食品和新型材料等不同产业,累计创造产值700多亿。目前,晋江的民营经济基础在整个经济中占到了主体地位,发挥了主导作用,2009年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8%以上,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感受品牌之都的魅力。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身处晋江的哪个地方,二十分钟车程之内,肯定可以到达一家名牌企业”。在我们学习考察过程中,这句话得到了充分验证,无论是行程中安排的七匹狼、安踏(中国)、雅客食品等企业,还是考察沿途目光所及的361度、利郎、九牧王等企业,让考察团成员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品牌的存在和力量,感受到品牌之都散发出的睿智和优雅。据了解,目前晋江品牌数量居全国县(市)前列,拥有“安踏”等中国名牌产品24项、“七匹狼”等中国驰名商标81枚,“爱乐”等5个品牌入选“亚洲500强”,“九牧王”等9个品牌入选“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劲霸”等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安尔乐”等4个品牌入选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在全国拥有品牌专卖店直销店23万家,品牌总价值近千亿。
——感受“晋江板块”的实力。今年5月27日,随着优源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交易,晋江上市公司数量首次超过江阴市,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据晋江上市办负责同志介绍,迄今为止,晋江已成功培育26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8家公司在香港上市、7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3家公司在马来西亚上市,3家公司在韩国上市,1家在美
国纳斯达克上市。这26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152.04亿元,总市值超1200亿元,在资本市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晋江风景”,为“品牌晋江”注入了新的内涵。目前,在晋江市的引导和上市先行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优势规模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进程,共申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4家,泉州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6家,本级上市后备企业已由2006年的40家滚动增加到现在的76家,形成了结构合理、梯次渐进的上市后备梯队。有这样一组数字足以证明“晋江板块”的强劲实力:2009年晋江上市公司、上市后备企业纳税额达23.4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达31.6%,新增税收占晋江市增量比重达70%以上,成为晋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感受城市建设的张力。站在晋江城市展馆内巨型城市规划沙盘前,全体考察团成员都被晋江城市建设恢宏的气势和大手笔的巨制所折服。晋江城市建设倡导“全市一座城”的理念,即把全市649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城市来建设,城市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项目都在巨型沙盘上一一呈现,充分体现了规划一体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有序化的城建特色。在此框架内,“生态晋江”、“品位至上”、“以人为本”等各种理念,也都逐步融入城市建设之中。据晋江城建办负责同志介绍,未来晋江的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七大组团”(梅岭组团、青阳组团、滨江组团、金井组团、安海组团、内坑组团、城北组团)和“两大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其中梅岭组团改建工程,不仅是晋江目前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成片项目,也是泉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单体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总用地规模近7000亩,拆迁房屋面积达195万平米,涉及2万多人口和160多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晋江市共抽调1100多名干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仅用不到40天时间,就完成了总任务数的98%,实现了群众“零上访”,达到了“和谐拆迁”的良好效果。感悟晋江
晋江之行,虽然行程匆忙,但所到之处,处处呈现出抢机遇、抓发展、谋向上的发展态势,让考察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加快长乐发展的责任与压力,晋江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思路与做法,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启示一——跨越发展重在落实。此次赴晋江考察,正值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干150天、推进五大战役”工作部署的关键时期,晋江市在梅岭组团改建工程上折射出的大干快上的“晋江速度”,晋江干部在落实拆迁工作中表现出的扎实拼搏的“晋江作风”,都深深打动了考察团全体成员。相比之下,长乐同样作为“全国百强”、“全省十强”之一,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创业之后,我们已远远的被晋江抛在后面。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晋江之行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拉响了警报。长乐要继续保持在福州、福建乃至全国的先行地位和向上形象,就必须大力学习天津干部“五加
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始终发扬“一线工作法”的优良传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商、滨江滨海的海西省会窗口生态城市的目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新一轮激情创业中努力推动长乐跨越发展。启示二——企业上市重在运作。资本市场“晋江板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众多企业资源的强力支撑,更有上市前期的科学谋划和精心运作。晋江市对本地区上市企业推出了“保姆式服务”,无论是组织领导机构、专家指导,还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予以推进和保障。比如,强化“一企一议”工作制度,对上市过程中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采取“一企一议”的办法,特事特办;强化资本运营业务培训,通过举办资本运营见面会、论坛、研讨会、企业总裁培训班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企业高管团队自主分析、客观判断、科学决策和业务操作的能力;强化资源储备,确立了“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了结构合理、梯次渐进的上市后备资源梯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要把晋江市在推进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做法和方式,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融会贯通。企业上市办公室要抓紧补充专业人
才,尽快熟悉上市业务,把握资本市场发展周期,引导帮助后备企业“补基础”、“补条件”,全力搭建企业上市融资的良好平台,力争三年内推动3—5家企业成功上市。
启示三——产业升级重在转型。晋江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服装和运动鞋产品形成了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协调的产业集群环境,催生了一批以安踏、七匹狼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每一家龙头企业都有数百家企业与之配套,共同打造了一片“产业森林”。这些都为我们在当前时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有益的帮助。比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在延伸纺织产业链方面,不仅要在CPL、锦纶等纺织产业链上游集聚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更要在纺织链的下游服装领域开拓市场,在扶持本地服装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力争多引进、培育知名的服装品牌,努力形成完备的纺织的产业链。同时,要多算工业发展“亩产”账,学会用“亩产”的概念来选项目、引项目,考察团所参观的晶蓝光电项目,用地仅占250亩,总投资5.5亿美元,分三期建设,第二期投产就能实现产值近百亿元,税收9.5亿元,“亩产效应”惊人。这个项目也同步折射出了晋江招商选资的脚步转变,注重规模化、高科技、节能环保项目的引进,已成为晋江新的选资方向。为此,我们要继续在动漫创意产业、东南IC制造基地等项目上下功夫、促落实,尽快启动东南IC制造基地1000亩核心区建设,全力培育半导体、光电、精密机械、软件等新兴高科技产业集群。
启示四——城市建设重在和谐。城市建设是我们此次赴晋江考察的一个亮点。总的来讲,晋江在城市建设中能引入市场运作模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土地经营解决资金问题。在拆迁改造过程中以“和谐”为根本目的,高度重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仅达到改造目的,更注重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具体运作中,晋江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运营机制,组建了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依托项目成立项目办,构建起了城市建设统一统筹、组织调度、实施推进的工作体系。同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出台了12份关系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到城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重大项目规划审批、征迁安补偿标准、危房改造、土地储备报批、建筑市场管理等八个方面。晋江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方法,对于我们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很受启发、很有帮助。当前,我市正围绕建设福州滨海新城的城市定位,全面实施“三城三群、生态链接、城乡一体、以港兴市、科学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加快做好全市658平方公里土地的规划建设工作。为此,城市建设的形势更加紧迫,城市拆迁的任务更加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十分注重城市建设需要与群众利益诉求的结合,要始终注重“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优先”意识,取得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按照和谐推进城市建设的要求,努力把河港城打造成为生活品质之城,空港城和海港城成为发展活力之城,西部城镇群成为河港城的后花园和生态基地,闽江口南岸城镇群成为生态观光带,东北部城镇群成为空港城的绿色屏障和生态观光带。
第二篇:党政考察团赴灵宝 延安学习考察报告
党政考察团赴灵宝 延安学习考察报告
*月18至21日,县委办公室一行18人赴*省灵宝市、陕西省延安市进行考察学习。在灵宝,考察了农业产业化、市政建设和市委办公室;在延安,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等革命旧址,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考 察 篇
一、灵宝: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一朵奇葩
灵宝市位于***省西部,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2006年,灵宝苹果种植面积60余万亩,品种120余个,被国家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产品远销东欧、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在灵宝期间,我们主要考察了被国家科技部定为科技富民强市项目的“4000亩精品苹果示范园”,聆听了灵宝市委办领导关于近年来依靠科技发展苹果产业的经验介绍。其主要特点是:
(一)政府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委、市政府采取“选取试点、精品带动”的方法,全力实施4000亩精品果品示范基地建设及SOD饮料开发项目,在财力和物资上给予充分的保障,相关部门认识统一,大开绿灯。市科技富民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整日奔波于山间果林和饮料企业,向果农讲解党的富民政策,为果品饮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积极协助开拓果品市场。
(二)科技支撑,以先进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与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2005年成功提取了SOD酶,并注册了SOD苹果、POD功能果和SHS优质果商标,组成27个技术服务队,进农户,入果园,市电视台制作60多部科技片,在电视台长期播放,全面推广新技术。
(三)开拓创新,抓转化加工提高效益。实行“聘请一位首席专家,巩固一块示范基地,建立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管理模式,投入3200万元,建成了17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开发了SOD果品饮料,项目投入批量生产9个月,新增销售收入1566万元,新增利税470万元。亩产苹果2012公斤。
二、灵宝市委办:党委办公室效能建设的一个典型
2001年以来,灵宝市委办以“锤炼素质,精心辅政”为宗旨,抓学习,抓管理,抓重点,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督查工作在三门峡市党委系统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抓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坚持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学相结合、书本上学与实践中学相结合、按需施教与学历深造相结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学习政策法规,提高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为市委当参谋的能力;学习电脑等实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公文写作,提高文字材料水平。采取“三查一看”积分考核办法,查学习计划,查学习笔记、查学习记录、看学习效果,把学习目标落到实处。
(二)抓管理,严格行为规范。一是狠抓制度建设。出台了《灵宝市委办公室规范化管理工作规则》,对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工作程序、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做到了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二是完善考核办法。坚持上班签到,工作逐日登记,考核同步实施。科员的工作由科长考核,科长的工作由副主任考核。三是全面集中整顿。进一步明确办公室服务宗旨,从衣着、形态、言语、待人、办事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转变作风,提高效率。
(三)抓重点,力求取得突破。一是提升调研层次。认真撰写调查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方向性、前瞻性、借鉴性文字材料。二是提高信息水平。重在求真、求实、求准、求深,广泛搜集全市上下、省内外、国内外信息,提高信息功能。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围绕市委的重大决策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督查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四是提高办会质量。精心组织会议,狠抓会议落实,保证了市委领导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干实事。
三、延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一个示范
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210.7万。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中共中央在延安办公时间长达13年,可以说,延安的每一道山梁,每一座窑洞,都镌刻着中国革命的一段历史。延安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立足实际,依托资源,实施“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发展战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53亿元,财政总收入148亿元,树立了革命老区发展经济的榜样。
(一)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发展石油和旅游产业。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市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允许和鼓励陕北搞石油开发的机遇,加快石油开发,石油工业已占该市财政收入的90%。该市还充分利用“两圣两黄”(圣地延安、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高原风情)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近年来,每年旅游人数超过 500 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超过 20 亿元。2005年被授予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
(二)改善生态,关注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70亿元,在全省率先对中小学生全部实施“两免一补”,解决了21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全面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村干部补贴、贫困学生救助、弱势和困难群ti救济等制度。
(三)以民为本,加大投入,建设秀美和谐新延安。近年来,该市投入巨资新建、改建公路1万多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28公里,等级公路3300多公里,通村油路、砂石路7700公里,全面实现了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砂石路目标。全市新增移动电话16.7万户、固定电话11.8万户、互联网1.3万户。解决了3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12个县城供水问题。建成了王窑水库引水工程、天然气输配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功能日趋完善,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陕西省卫生城市”等荣誉。
启 示 篇
一、借鉴灵宝发展特色农业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
我县与灵宝同属豫西山区,必须紧紧围绕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产业富民战略目标。一是明确思路。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我县土壤、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重点培育烟叶、花生、大蒜、黑色作物等优势特色农业。二是选准载体。抓好乡镇长工程,围绕特色产业,确定优势项目,发展龙头企业,形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生产格局。三是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引导、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
二、学习灵宝市委办先进经验,切实创新思路,全面提升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
搞好“三个服务”是县委办公室的首要职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我县工业兴县、产业富民战略中,必须更好地履行县委办公室服务职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建设学习型机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德才兼备、文武兼修。二是建设服务型机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做到全程服务、超前服务、深层服务。积极探索和完善创新服务的长效机制,做到各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运转。三是建设务实型机关。弘扬务实正气,锤炼扎实作风,发扬团队精神,营造和衷共济、齐心协作的干事创业氛围。四是建设廉洁型机关。严格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组织机密,使县委办公室成为县委领导真正可以倚重的智囊团体,可以放心的坚强堡垒。
三、发扬延安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素质,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在延安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当时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极大反差。在延安这个最艰难、最困苦的环境中,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步一步地由小变大、由弱到强,这其中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时刻以延安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把实现“工业兴县、产业富民”战略目标落实到行动上。
这次灵宝、延安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两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借鉴,我们将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市党政代表团——赴某市某市某市学习考察报告
赴XX、XX、XX学习考察报告 XX市党政代表团(X年X月X日)XX要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率先富裕”,必须认识自身差距,学习先进经验。基于这样的考虑,5月3日至6日,市委书记陈三新、市长史耀斌率XX市党政代表团赴XX、XX、XX学习考察,全面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点考察了工业园区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一路走来,XX三市经济发展阔步迈进、城市建设恢宏大气、园区发展生机勃勃、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发展环境优质高效,使大家倍感震撼,深受启发。
一、XX三市依托自身优势加速发展,呈现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 XX三市同属我省“加快大XX开放开发”区域,是对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尤其是武广高铁的开通,沿海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使其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XX三市结合自身特点,抢抓重大机遇,努力放大优势,呈现竞相发展、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逐渐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从综合实力上看,XXGDP达到14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13.33亿元,均居全省第四位;
XXGDP达到1081.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7.8亿元,分别迈上千亿和百亿元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XXGDP达到767.0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3.5亿元。从发展速度上看,XXGDP增速创新高,达到15.1%,财政收入增长37.5%,居全省第一位;
XXGDP增长15.2%,财政收入增长30.9%,居全省第三位;
XXGDP增长14.4%,居全省第六位。从发展质量来看,XX三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尤其XX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45.5︰35.9,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57.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98%;
XX三次产业结构11.7:54.9:33.4;,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6.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96%。
1、抓城市建设,夯实发展载体。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是核心要素和主要载体。XX三市都把城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大手笔、大气魄、高水平建设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承载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XX于2008年打响“重塑新城”建设大战,投资130亿元建设55个城建重大塑城项目,全面实施畅通、整洁、绿化三大工程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背街小巷改造,短短三年,古城XX发生惊人“裂变”,尤其湘江两岸风光带建设得美轮美奂、韵味十足,得到了周强书记盛赞:湘江夜景,XX独好!XX大力实施“百亿城建计划”,2009年以来中心城区实施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0多个,累计投资超过150亿元,城东、城西和武广等新区加快建设,“郴资桂”加速融城,发展空间有力拓展;
开展市容环境、“干线治超”、“限摩规电”等专项整治,加快裕后街等旧城改造,完成城区森林景观工程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XX以生态新城建设为龙头,着力实施“一圈两轴两带三组团”战略,加快推进零冷两区一体化,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增强。
2、抓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速度。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崛起、科学赶超的有效途径。XX三市抢抓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狠抓产业园区建设,引进了一批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战略投资者和重大产业项目,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速。XX2008年以来,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450万平方米,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33个,实际利用外资12.16亿美元,到位内资460亿元,富士康、欧姆龙、娃哈哈以及中钢、中建材、中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相继进驻。XX在2009年启动“3年5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26个,实际利用外资9.94亿美元,到位内资338.4亿元,成功引进中国五矿、中化、台达电子、骏峰电子等央企和战略投资者。
XX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20亿元,开发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250万平方米,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到位内资近600亿元,目前承接产业转移对全市GDP贡献率超过40%,蓝山、宁远、道县、新田等承接加工贸易试点县新增财政收入的80%来自承接产业转移。
3、抓项目推进,增强发展后劲。重大项目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XX三市把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大项目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抓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显著增强。XX坚持“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的理念,大力推进“1323”重点项目建设,近三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7.1亿元,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56个,富士康工业新城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衡茶吉铁路、南岳高速等交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南岳机场成功获批。重大项目不仅支撑起XX的实力壮大,而且为未来一个时间XX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XX从2009年起,实施“千亿投资计划”,开展交通、城市、产业项目建设三年大会战,两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8.3亿元,完成主要建设项目1466个,高斯贝尔产业园二期等254个产业项目进展顺利,XX大道改扩建等114个交通建设项目相继竣工,体育中心等98个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可以说,正是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了XX快速的发展。XX“十一五”期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0多个,华威光伏、达福鑫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XX,尤其是投资10亿美元的国际多元贸易区项目正式签约启动,成为对接东盟的一大亮点。
4、抓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以民生为重,才能真正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XX三市都十分注重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XX去年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51%,实施公共服务“六进社区”,着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民心工程;
新建廉租房2.3万套,建设经济适用房1.1万套,改造棚户区8500多户。
XX去年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63.3%,积极扩大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加强社会保障,新建保障性住房1.6万套,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9.5万平方米;
重拳开展扫黑除恶,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局面,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测评上升到全省第二位。XX加强就业扶持,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5亿元;
大力帮扶困难群体,发放低保资金3.6亿元,新增廉租房8155套;
注重使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近年来产业转移企业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近40万个,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就业问题。
二、XX三市加快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XX三市抓发展的成效确实令我们感到振奋与震撼,而他们追求发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气魄、改革创新的举措更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1、有宏大的抱负和科学的定位。谋发展、抓发展、快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谋划宏大目标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科学定位发展战略。如XX近年来加速崛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主要得益于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用超前的观念、高起点谋划建设“工业新城”,促进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达到56.1%,使老工业基地焕发了新活力。又如XX根据自身的地缘特征、区位优势、现实基础,适应区域发展新态势,提出了建设“XX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两城”定位,实施了“两型”引领、“两源”(加工贸易经济为主的外源式发展、矿业经济为主的内源式发展)驱动、“两城”建设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理念,既立志省内争先,又放眼省际领先,展示了勃勃雄心;
既符合城市发展大势,又契合XX特色和阶段性要求,十分科学可行。再如XX毗邻两广,素有“南山通衢”之称,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东盟方面优势得天独厚。为此,XX提出了打造“XX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接的先导区、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目标。这一定位很好地结合了 XX的实际,引领了XX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2、有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一个地区的发达,往往源于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源于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尤其在面临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束缚时,必须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才能在发展中领先一步。如XX坚持把园区作为创新特区,探索实行“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园区管理新模式,大大激发了园区的活力;
创新应收账单、货权、矿权质押等10多种新型融资业务,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成功发行城投债券15亿元,有力破解了融资瓶颈。又如XX市将先行先试“34条”贯彻到极致,推动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创新突破,其典型是在口岸通关方面,XX海关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新模式,率先开通“F通道”,3分钟即可办结通关手续,实行铁海联运,创建“无水港”城市,使XX具备了深圳等沿海海关特有的“国际快件功能”,成为中西部对外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口岸城市之一。再如XX面对标准化厂房建设的用地和资金难题,大胆创新方式方法,采取政府一次性整体征收、分批补偿、每年兑现的做法,既保障了群众利益,又缓解了一次性拿出巨额征地资金的压力,解决了征地难题;
采取企业购地自建标准厂房、动员社会资金建设厂房出租和政府筹资建设等多种形式,破解了资金难题。
3、有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区域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已成为一个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环境的优劣,指引着资源的流向,决定了发展的快慢。XX三市不断吸引集聚资金、技术等要素,提速发展,根源就在于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如XX连续三年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先后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615个。娃哈哈落户高新区,所有手续由高新区管委会代办,仅用了10天,创造了“XX效率”。XX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科室向市政务中心集中;
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市政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改革,进驻市政务中心集中审批和服务的事项719项,即办件50%,审批时限缩减了50%以上。
XX大幅精简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间,行政许可项目减少到139项,审批时间在法定期限上压缩了三分之一;
成立了外商投诉协调中心,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为投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4、有务实的作风和严格的问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仅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解决好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才能在发展中取得更大成效。XX三市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XX扎实推进“四讲四比”(讲激情比创业、讲执行比效率、讲服务比实绩、讲清正比形象)等活动,建立“三误”(失误、延误、错误)问责机制,查处影响发展的案件170件、责任追究423人,干部作风明显优化、执行力明显提升。去年XX政府绩效评估位居全省前列,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跃居全省第一。XX通过实施“干部参加劳动锻炼制度”,并把干部参加劳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要干事,能干事,乐干事,干得好事”的氛围逐渐形成。XX相继开展了“两万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和“两万干部下基层,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集中力量帮助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XX“两个率先” XX作为毛主席家乡,肩负着重大使命,要有敢于争先的气魄,加快率先发展、率先富裕;
也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做到虚心学习、用心借鉴。学习考察XX三市后,我们要迅速把学到的真经转化为推进“两个率先”的实际行动。
1、在精神上,既要正视差距、迎接挑战,又要坚定信心、奋力赶超。
在当前激烈的区域竞争中,XX的发展仍然滞后——总量不大,速度不快,排名不前。去年,XXGDP总量894亿元,居全省第七,而XX三市中的XX、XX分别于2008年、2010年先后成为千亿元城市;
在长株潭,我们位列末席,GDP不足长沙的五分之一,约为株洲的三分之二,发展速度也慢于长株两市,差距也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与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不相适应,与毛主席家乡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不相适应。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正视差距,积极应对,迎头赶上。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失去斗志。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人对XX发展缺乏信心,没有认识到XX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如国家中部崛起、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重大机遇,拥有政治地位特殊、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项目储备丰富、科教实力发达等明显优势。只要我们始终围绕“两个率先”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化挑战为动力,变优势为胜势,奋力推动科学赶超发展,XX一定能够实现率先发展、率先富裕。
2、在工作上,既要把握重点、力求突破,又要统筹全局、全面推进。加快推进“两个率先”是一项涉及XX长远和百姓福祉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必须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一是坚持以城市发展为重点,提高综合竞争力。据《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XX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87位,低于株洲(73)、岳阳(74),与长沙(9)的差距更大。城市发展不足已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加快城市发展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把城市发展作为XX未来一个时期的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家园”的城市定位,以大力实施“2146工程”为重点,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高标准管理,大力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集聚资源、承载发展的功能。同时,充分发挥XX 区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优势,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增强发展承载力。园区不仅承载着汇聚资源要素、集聚发展产业的功能,而且还肩负着拓宽城市框架,加快新型城市化的使命。我们要学习借鉴XX等地园区运作的经验,创新园区发展理念,把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平台来建设、来发展,使园区真正成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资源节约的典范。三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可持续发展力。XX三市的发展实践证明,项目是发展的核心,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要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扩大投资、优化结构、增强后劲中的强大作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大投入、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激活发展内生力。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如何把先行先试权用足、用活、用好,也需要解放思想、创新开拓。这方面,XX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先行先试“34条”的功能作用,给了我们示范和启发。我们要努力将先行先试权细化、量化到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投融资、资源环境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形成若干具体的政策措施。这样,先行先试才具有实质内涵和可操作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动力与活力。
3、在作风上,既要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又要狠抓落实、加大问责。当前,XX影响发展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我们要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来抓,下决心优化环境,形成一个吸引外来要素、激活内在要素的“磁场”和“洼地”。要以“治懒、治乱”为重点,以企业满意、群众满意为标准,继续深化“两转一增强”活动,使广大干部树立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意识,形成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作风,促进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要着力完善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到岗的责任机制,加强重点项目、重大问题的跟踪督查和专项督查,确保政令畅通、落实到位;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实现以严格的制度确保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的长期持续优化。
第四篇:XX县党政代表团赴**市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借鉴内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使**的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11月11日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为组长一行9人的**党政代表团,带着如何加快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城市化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等重大问题,赴**、**等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学习考察。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总结如下:
11月11日上午**党政代表团一行到达**机场,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热烈欢迎。考察团先后受到**市委副书记XXX、主管援助工作的副市长XXX、**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的热情接见。考察团在**期间参观了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市造船厂、**市贝壳博物馆,并赴旅顺口区、**市经贸委、**市综合执法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公安局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了中央政治局关于**的稳定、发展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以及**党委就****县的稳定与发展而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并介绍了近年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的可喜变化。同时考察团与前3批**干部及第四批**干部的家属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并代表**9万*千干部职工及农牧民群众对他们援助和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考察团成员与当地干部职工广泛接触,边看边学,边听边问,边议边思,从比较中看差距,从经验中受启迪,从思考中谋发展。感受(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到由于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政策运用、机制创新、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经济发展水平与**有了如此巨大的差距;普遍感到此次考察学习,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收获非常大。看**,比自己,我们深感差距大,震动大,压力大,所有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冷静地分析**在经济社会事业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思路上与**的差距,认真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真抓实干,推动**经济发展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现就考察中的几点体会和感受概括如下:
一、只有思想解放、创新思路,敢想敢干,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宏伟的发展气魄,不仅是**具有一批敢想、敢干、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创新思路明晰的领导班子,更是**人民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的结果;**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已经形成规模并带动了地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更是**人民在“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胸怀决定规模,时机决定成功”思路引导下,调整思路,伺机发展的结果。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产业调整取得了卓越成就,成绩可喜可贺,如今的**经济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日益稳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同时**紧紧抓住沿海经济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结合市情,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敢在建设中实干大干,出成绩、见成效,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这一道理,**人这种敢想、敢干、不甘人后、争创一流的精神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二、**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建设规模宏伟,贴近**实际,具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次**城市绿化面积大、具有个性化特点,城市的绿化带也非常漂亮,突出地表现了**海滨城市的魅力,易商易居易旅游,是个敞开胸怀,喜迎八方宾客的开放型城市。
三、**市地处丘陵地带,**依势建城,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的有计划的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挖掘了现有土地的潜力,实现了土地的增殖。在环保、水土保持方面,**市的环保、水土保持工作做的很有特色、有成效,并创新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四、**城镇居民的人文素质很高,**市也被称为“无围墙”城市,人人讲奉献、人人讲团结、形成了积极向上、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现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创新机制,这也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形成了**人民“齐心谋发展、共建我家园”的建设氛围。
五、**市经济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经济结构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目前**共有经济开发区60多个,重点开发区有10余个。**市委、市政府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同时出现了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促消费的发展模式。在项目建设方面要求项目建设要大、要专,不能小而全,不能乱铺摊子,不能搞重复建设,并要求每个项目都要建成精品工程,保证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显现了**市在**老工业基地经济复兴中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国家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每年的投资40%都投放在**,**市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用好用足这部分资金,有利的为振兴**经济,发展**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把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做为项目建设的绿色平台。招商引资关键在优化环境,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以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保证了环境的优化,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了来良好的发展氛围。招商引资不仅为**的经济注入了活力,更为**人民增加了就业岗位,创造了就业机会。
学习借鉴**经济发展经验,结合“1424”发展思路,加快**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为**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此我们要以这次学习考察取得的经验为契机,积极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在经济发展中要鼓励干部职工遵循科学的发展观,要有敢闯敢干敢试敢冒的精神,不能墨守成规,要有不断创新的发展思路、创新观念;
二、要加大对农牧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惜杀、惜售”的旧观念,提倡新时期的经营观念,倡导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要加大扫盲脱贫的步伐,对农牧区的文盲、半文盲要积极主动开办扫盲班,以提高农牧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二要加大开办农牧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力度,以提高农牧民群众应用实用科学技术的热情。三要适时开办普法培训班,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农牧民群众知法、懂法、学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进行产业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一方面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全面、健康发展。以传统产业农牧业为支柱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壮大二、三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具有不可多得的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优势,如在畜牧业、种植业发展中重点扶持培育**的牛羊育肥基地、蔬菜种植业等,使以上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走科技化、制度化的道路。
四、锐意进取、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树立诚心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运用“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发展观,坚持招商与留商结合,引资与引智并举,达到“你发财,我发展”的目的,采取因企招商、资源招商、人才招商、产业招商等办法,利用**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同时加强“依法治县、依法兴县、依法富县”,构建平安**、和谐**,营造发展软环境。
五、实施人才战略,为**的经济发展打好人才储备战。经济要发展首先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在人才方面要大做文章,为**的发展做好储备,以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兴县的战略,为此**要积极改善基层办的学条件,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兴办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施人才兴县、富民的战略。
六、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以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12号文件精神,用好国家投资,利用目前西部大开发、以及青**铁路通车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的投资,使国家投资投到关系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二是努力争取**资金,目前**省对**的援助在整个**地区都靠前,为此我们要抓住**援助的机遇,努力争取援助资金,争取项目建设,使**资金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牧区建设等方面大力倾斜。
七、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建设,积极培养、培育**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一要结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以村委会建设为基点,积极做好基层组织的建设,使基层能有一个政治素质过硬,扎实能干、能带领群众走致富奔小康组织。二要利用**特有的宗教场所、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积极争取使**成为开放县,以开发利用**的独有的旅游资源,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
八、利用区域优势,开发矿产资源。**的矿产资源丰富,蕴**量大,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极有发展潜力,适当的开发矿产资源,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目前财政吃紧的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当地消费,使**的经济走上持续、稳步、协调、健康发展的道路。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我们不仅接触领会到**在经济发展中的新思路,新经验,更要在发展中接轨**、学习**,尽量缩短与**的差距。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们要学习**的发展眼光、战略思维和高标准定位,学习**加快发展的强烈机遇意识和开展学习型城市、服务型政府的“大**”建设的改革创新精神,学习**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及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的发展理念,更要学习**人民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学习**人民无私奉献、支援**建设的宽广、深厚、乐于奉献精神。
第五篇: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推荐)
赴 温 州 培 训 的 几 点 感 受
2012年5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在温州实验中学举行的“初中学校德育培训班”,在此之前,区教育局已经派出两批干部赴温州实验中学参观考察,据去过的同志讲,温州有很多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通过一周的亲身体验,我感到不虑此行,我觉得本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颇受启发。
感受之一:信任
在温州实验中学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是“信任”。
相信教师。何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教职工并不坐班,这在我们这里的中小学校中是没有的。而温州实验中学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这个制度只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高度信任,相信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坐不坐班,教师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把无私的爱献给每一位学生;二是学校具有干事创业的优良传统。学校文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境界和水平,好的学校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影响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教师。温州实验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是不遗余力的,形成了强大的“教师文化力”,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中,教师们比学赶帮超,坐不坐班,还有那么重要吗?三是健全的评价机制。在学校所有制度建设中,“评价”可以说是一个难点,温州实验中学在这方面是成功的,通过良好评价的机制,激励人、发展人、提高人。
相信学生。在温州实验中学,到处都可以见到图书角,学生不仅可以随手翻阅,还可以不需要任何手续自由借阅。我们的疑惑是,这样图书不会丢失吗?何校长告诉我们,让图书在图书馆里睡大觉,就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让图书漂流起来,让学生没有任何约束的接触图书,即使是图书有所损失,也值了!况且我们要相信学生!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了学生的读书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图书的责任感,难道这不是育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吗?这只是学校相信学生的典型例证之一,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校将一台三角钢琴放在校园之中,不管你会与不会,你都可以旁若无人的在那里去尝试、去陶醉,难道这不是对学生最好的陶冶与教育吗?再比如:学校每年都举办“班主任节”,在“班主任节”的这一周时间里,所有班主任老师不插手班级的任何事物,可以尽情享受无官一身轻的快乐,班级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据学校有关同志介绍,在这一周里同学们想尽一切办法把温馨、关爱回馈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们一次次的感动着,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成长了,班主任老师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着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喜悦,难道这不是最好的德育渠道和教育方式吗?
感受之二:快乐
在温州实验中学,我感受到这里是一所快乐的学园,这里的学生阳光、进取、自信,我想这应该源于学校的办学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那里大小商铺、企业作
坊遍布大街小巷,许多家长都是企业老板。这样的社会形态对温州教育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学知识、拿文凭,更重要的是培训孩子具有快乐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人格、智慧的头脑和创新的思维。温州实验中学适应社会需要,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独树一帜,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选择、等待”。尊重学生,给学生以选择权,等待孩子慢慢成长,这是何等深远的办学眼光,何等胸怀的办学境界,在这样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孩子们岂能不快乐成长?在这所学校每年为学生设立的各种“节”贯穿全年,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提供广阔舞台;在这所学校设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校本课程,给每一个学生搭建可自由选择的学习的平台,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你很难想像,这样一所学业成绩非常优秀的学校,竟然是温州市体育运动成绩十九连冠,许多体育项目夺得浙江省乃至全国冠军。
感受之三:效率
我们初到温州实验中学,首先学校安排我们市南区一行十九人在学校综合楼前进行集体合影,而后由校办的何主任带着我们参观学校的校园,介绍学校的办学概况。约二十几分钟后,一张带有我们合影的印制精美的学校“贺卡”就交到我们每一个学员的手中,我们有的同志惊呼“这是什么效率!”。确实,在温州实验中学,“高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州实验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现拥有广场、南浦两个校区和国有民办的绣山中学,以及由温州市教育局委托管理的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共有132个教学班,6500余名学生,550
余名教师,可学校只有九名校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讲求科学、高效管理,是很难把这么大规模的学校管理好的。我们参加的“初中学校德育特色班创建策略培训班”,是由温州教育院委托温州实验中学举办的市级培训项目,参会者来全市各所学校,还有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学员,可组织者竟然只是广场校区德育处的干部,培训者有分管校长、德育副主任,还有班主任,甚至还有一名学生,培训安排得井井有条,令人十分钦佩。
参加本次培训还有许多感想,如学校的生态建设、课程建设等问题,还需要慢慢的体会。当然参加本次培训也有些遗憾,本来想了解一下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在九年一贯制办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但没有达到目的。当我到“二外”时,学校办公室的一名负责同志接待了我,但每当我提及九年一贯制的问题时,他都有意回避这个话题,后来我才知道,这所学校原打算办成九年制学校,但受到政策方面的影响,已经取消原计划,今年开始也停止招收小学生。但来到“二外”,还是有些意外收获的,如学校的初中学生有“五四制”、“六三制”两种学制的学生,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还有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也有大胆尝试,除英语特色外,学校还开设了法语、德语等小语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