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年中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题
2006《冻顶百合》
12.作者说“冻顶百合”是一个憋脚的词语,却用它做题目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
13.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任选一件事,用生动的语言概括叙述。(60字左右)(4分)
14.第二段中引用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中“曾经沧海”指的是,“难为水”指的是。(2分)
15.“墙倒众人推一直是个贬义词,但一堵很厚重的墙要訇然倒下,是一定要借众人之手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16.任选一组,体会两个句子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多答按第一组计分)(4分)
①陪同的女作家不断向我介绍沿路的风景,时不时插入“玉山可真美啊”的感叹。
②“就是爱喝冻顶乌龙的人,才给玉山带来了危险。”她叹了一口气,面色忧郁,目光黯淡。
答:
①纷披的金黄色花瓣活灵活现,袅娜多姿,像千手观音。
②那些白白净净的百合头挤在一起,好像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答:
17.倒数第三段(文中画线外)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18.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你认为写得不妥或可商讨的地方,并简要说明。(3分)答:
19.你对本文有怎样的感悟?引发了哪些联想?请写在下面。(请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10分)
2007年《人生的春》
13.作者认为人生的春是什么?(3分)
14.作者对人生的春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
15.文中两次出现“嫉恶如仇”,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16.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物象(见画线部分),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
17.下面两句话中的“熬”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1)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
答: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散步》)
答:
18.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及作用。(4分)
(1)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依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
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
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
(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
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济南的冬天》)
答:
19.探究问题,说说你的看法。[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计分](2分)
(1)“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这个说法你同意吗?
(2)“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这个结尾删掉可以吗?
答:
20.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在下面。(不要超出所给字格)(10分)
2008年《青春的门槛》
16.本文以“青春的门槛”为题,其用意是什么?(3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3分)
18.“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2分)
19.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
①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青春的门槛》)....
②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
上。(《登上地球之巅》)
20.文中“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2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4分)
①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教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青春的门槛》)
②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当岁月的钟声敲响15下16下或者17下18下,你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一定在我身上绚丽!(《读者〃卷首语》)
22.文章最后三段文字,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2分)
23.作者说要“义无反顾”、“欢欣鼓舞”地迈过青春的门槛,你认为该如何迈过呢?(10分)
2009年《心境防割》
17.题目“心境防割”的意思是:。(1分)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19.文章以“这是心的功能啊”结尾,“心的功能”有哪些?请概括回答。(3分)
20.“人是不能每时每刻都裹在钢丝里面的,那样我们将丧失对人间百态的灵敏
触碰和对风花雪月赏心悦目的叹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
2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4分)
(1)只是那些蔷薇上的锐刺如同贴身保镖般尽忠职守、虎视眈眈。....
(2)我戴上防割手套,所向披靡地抓起月季花茎。....
22.比较下面两段话,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4分)晶光闪烁长刃劈下的那一瞬,我骇得紧闭了眼睛,心像被铁钳夹住似的,揪了起来。脑海里已是一片皮开肉绽,血花翻飞,恐惧像山洪挟沙裹石般袭来,我惊悚得不敢睁眼。(毕淑敏《心境防割》)
(2)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曹文轩《孤独之旅》)
23.有人认为文章⑩段可以删去。你怎样认为?请说明理由。(2分)
24.作者在文中说,“想保有你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就必须 “敞开你的心扉”。由此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请简要谈谈。(不超出所给字格)(10分)
2010年《冬日北国鸟》
20.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4分)
21.说说第⑿段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
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的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2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4分)
23.为什么作者直到第⑹段才交待麻雀也叫北国鸟?(3分)
24.结合本文和下面一则或多则材料,对“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这一问题,作出你的回答。(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第二篇:散文题型总结__2012
散文题型总结2012-03-02 09:58:46|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散文题型繁复而庞大,因此,我总结了散文的题型如下:
散文类型赏读。
文体意识:明确各种文体的相关特点。不同的文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体色彩,因而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
散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如下方面的阅读思路:
①记叙性散文—记人叙事—细节描写—反映世态
②抒情性散文—咏物状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
③议论性散文—议论见长—典型言行—杂感随想
散文题型展示及总结。
从形象、构思、语言、选材、手法、主旨等方向思考。
一、有关鉴赏形象的题型:
人物形象:
⒈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⒉答题要点: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指出人物的典型(社会)意义。
3、答题思路:概括(特点+身份)+具体(分条,明确特点+举例阐释)+典型意义
例如:《溜索》(2010江苏卷)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 :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景物事物形象:
1、提问方式:概括文本中某某景物事物的特点。
2、答题格式:分条+特点+象征意义
3、注意点:概括特点要全。要分条。事物的鉴赏要注意象征义。
例如:09全国I《彩色的荒漠》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第一问:①戈壁滩环绕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试题
1.命题类型:
⑴全文内容要点概括。
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
答题要点: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
尾的“果”)从何(“因”)而来,那就是前面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所以这类题设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
例如:09江苏《上善若水》⒓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第二种:围绕标题关键词语进行内容概括
答题要点:因文章的表述中心常常表现在散文文题上,关键词就是文章的表述中心,所以文题中的关键词常常是命题者关注的对象。答题时一定要从全文着眼,全局兼顾。最好的办法可能还是要使用段意概括和层次切分的办法。对于多侧面内涵的关键词,要注意依据“先概括后具体”的原则。
第三种: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
答题要点:多种情感,指的是对不同的人、事、物而表现出的不同的情感,或是对同一人、事、物的前后情感变化。答题时最重要的是在分点概括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几个答案并列成同一层意思,或者同一内涵的答案分成几条。
例如:09全国II《岳桦》16.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答案: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三、选材题型设计及解答:
设问方式:
①文中为什么写到某事物或者人物或者某件事?②文中为什么引用某诗句、名言?
解题思路:散文中的事物往往起到衬托或者对比的作用;做铺垫、引起下文等作用;对主要事件往往起到补充、丰富等的作用。
例如:08江西《朦胧的敬慕》17.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为何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
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解题思路:引用诗句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内容上印证作者的观点或者强化、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者突出文本的主旨;结构上是为了上下文的衔接,或者照应上文,或者引起下文,等等。
例如:《又见鹭鸶》6.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
答案:引用《诗经》名句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
四、结构、行文思路答题思路汇总:
注:明确不同句子在结构上因不同位置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术语:
如果首段是写景句段答题格式:描写(渲染、烘托、营造)了某一自然环境的„„画面(气氛、特点、氛围),表现了人物的„„情绪(心理),为下文写„„作铺垫或者形成对比衬托等。
(一)要求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或结构)
答题思路:这类题的答案绝不是各段落大意的简单累加,而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层意概括进行组合。答题程序应该是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答题格式:第一部分(先)写了什么,第二部分(然后)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例如:
1、08湖北《雾》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加德满都后,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幻象中。
2、08江西《朦胧的敬慕》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为鲁迅守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二)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描写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如果句子或者段落位于中间:
答题要点:第一结构关系一般为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或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作用。二是要在内容上考虑它与主体内容的关系。
答题思路:作用术语(如:承上启下)+分析(内容概括)
2、如果句子或者段落位于开头:
答题要点: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能够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反衬。
答题思路:结构作用术语+分析(本段内容和下段内容概括)
例如:09山东《记住回家的路》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内容上,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
09北京《司马祠》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内容上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3、如果句子或者段落位于结尾:
答题思路:结构作用术语+内容(本段和上文内容)分析
五、散文语言方面题型类
1、解释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要点:①还原修辞句的本义;②揭示警策句的哲理;③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④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例如:《针挑土》(2011全国卷)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答案(1)这句话采用拟人修辞,富于表现力,不仅交代了时间已经很晚,而且暗含人与物的比较,太阳已经有倦容了,但为苗绣的保存与继承发扬做出贡献黑妮还不见疲倦。看似不经意的一句,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黑妮的钦佩与称赞。
(2)黑妮的眼睛素净,显示了黑妮献身保存民族工艺的“针挑土”式工作的执着与坚持;而她的眼睛亮了,则表达了工作有了成绩的喜悦,以及对他人给予这种工作支持的感激之情。答题格式:手法+效果+内容(人物、事物、景物特点)+作者的情感、观点
2、赏析语句或者分析语句的表现手法、表达特色。
答题思路:
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突出了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营造了何种意境+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例如:08天津《敦煌》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3、语言风格展示。
简练准确,朴素自然(朴实、质朴),清淡平实,清新明快,豪放粗犷、气势磅礴,细腻婉约,繁复浓丽、辞藻华丽,典雅清新,舒缓自然、热烈奔放,地方特色、方言口语,委婉含蓄,幽默讽刺等。
例如:
1、《灯笼红》(2008上海卷)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答案:11.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2、09天津《老屋》19.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引起下文。
六、表现手法考虑角度:
(一)叙述人称
⒈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例如: 2000年全国卷《长城》中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
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手法
1、人物描写:肖像、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2、景物描写:再现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对比、衬托: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主要情感,对比鲜明。
5、正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6、虚实结合:丰富形象,拓宽画面,激发人的想象力,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7、象征手法及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8、想象、联想:丰富内容,拓宽境界,激发想象。
9、角度:远近高低空间角度,古今、早晚等时间角度,味觉、触觉、感觉等感官角度。多侧面展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
(四)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七、文章主旨的概括
概括方法:
①关注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标题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事件、作者情感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一类如:08福建《吟风》,08天津的《敦煌》,08湖北的《雾》---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写作对象明确了,按照散文的行文规律,一切材料、段落的安排都是为了中心(散文的“神”),那么神是什么?一定是作者通过对写作对象的叙述、描写,来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某种情感),从而表达作者的某种生活感悟(道理启示)。
一类如: 08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08四川《我爱水》----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明确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抓住文尾的议论、抒情语句。这些语句常常是结尾点题,明确主旨。
③在概括段意、整合层次的基础上,再高度概括层意,概括出的语言就是主旨。
答题格式: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揭示了„„现象,抒发了作者„„情感态度。
例如:09天津《老屋》20.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手法:对比。
八、散文探究题
命题特点及答题思路:
从命题类型看,有两种:
一类是文本内探究。一类是文本内涵(可以看作是主旨)探究。这类题按照命题指向基本属于文章主旨内涵范畴的探究。或者说,这类探究题要求必须准确把握主旨,否则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这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命题指向,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够高度洗练地进行语言概括。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答题,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
答题格式:结合文本逐条阐释。
一类是有文本内的写法技巧延伸到写作实践进行感悟总结。这类题答题要求走三步:第一步,胸中要积累一些写作技法,并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第二步要能准确判断文中使用了何种突出的写作特色;第三步谈感受,在平时的作文实践中要有感受、启发的厚实积累。
例如:08山东《歌德之勺》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写作技法
答案: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九、关于散文标题的题型
(一)标题的作用
答题思路:内容+结构
(二)标题的妙处、可否更换标题
答题思路:语言特点+内容+结构
第三篇: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例:《背影》 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例:《白杨礼赞》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第一步:粗读文章,整体感知材料 第二步:精读文章,筛选整合信息 第三步:研读题目,回答文后问题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四述----整合答案: 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例:《与植物相处》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1)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4)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5)开放题
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1、整体感知题
题目示例:(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2)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1、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1.词语在 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2.代词指代的内容 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词语的语境义
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3.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1)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 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老师依旧闷葫芦.闷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采用代入法
代词的 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
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2.分析词语含义.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 句子深意(表现了…… , 突出了……).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1.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 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2.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传神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 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示 例
例: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文中划线的“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我”对小珍珠鸟的亲近,信赖感到喜出望外.3、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1)
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2)
(1)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2)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3)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语言表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一
例: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指出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荷叶的姿态美(表层含义),突出了花港观鱼绿的茁壮的生命力(深层含义)。示例二
例: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动。结合上文,谈谈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作用。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母亲被冻成雕塑的姿态,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示例三
指出本文最后一节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这一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几种题型答题格式:
1、记叙文详写材料的作用: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所以详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A渲染了 的气氛、B刻画(烘托)人物 性格;C推动情节的发展。
3、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象征的作用:通过象征表现 感情。
5、烘托的作用:烘托人物的 性格。
6、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
7、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
4、提取要点并整合要点技巧
(1)提取要点的方法: 直接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详写句 D自己概括)(2)整合要点的技巧: 叙事文概括方法:什么人(物)+怎样做+什么事 示例:一句话新闻 抒情散文概括方法:什么物具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示例:《与植物相处》
5、开放性试题类型 体验感悟型——立足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积累拓展型——围绕课文 强化诗文警句 想象补写型——进入角色 紧扣特定场景 评价鉴赏型——表明态度 摆出理由根据
复习时应把握抒情散文的特点
复习抒情散文,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饱含作者的深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作者往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读者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表达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反复出现,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这种反复吟唱的语句既标明了外在的抒情脉络,也显示出波澜的层进与跌宕,也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感情节奏。
第三,作者情感的波澜还往往通过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比如我们学过的《荔枝蜜》,作者开头先说不大喜欢蜜蜂,到后来又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整个行文过程就体现了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方法。又比如《月迹》,写了屋内品月,庭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小睡等情节,借以抒发作者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这一思想感情。全文立意清新深刻、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流畅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全文也是采用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
2.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品味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荔枝蜜》中的蜂,《春》中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等表象中都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又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形象,《井冈翠竹》中的翠竹的形象,《种子的力量》中种子的形象,《牛蒡花》中牛蒡花的形象,《月迹》中月亮的形象,都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战军民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品质。
井冈山上的竹子象征着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种子象征抗日军民顽强不屈、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牛蒡花象征坚韧顽强,面对摧残毫不屈服的精神。
月亮象征光明、美好的事物,追月就是追求光明、美好的事物。告诉人们,对于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得到的哲理。
3.把握散文的基调
抒情散文都洋溢着一种特定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读者一种可感可触、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这种氛围与情韵构成全文抒情的基调。比如《白杨礼赞》抒情的基调是凝重、严肃、深邃、向上。《月迹》抒情的基调是清新、隽美、奋力追求。
4.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任何作品、表达任何感情,都离不开语言,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比如《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则是庄重、严肃,富于韵律,结构严密,巧用修辞方法。而《月迹》的语言色彩则与《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有很大区别,《月迹》的语言色彩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
5.理解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能够造成含蓄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启迪读者的奇思妙想。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两方面,如红色象征热情,火炬象征光明,其中“红色”“火炬”是象征体,“热情”“光明”是象征本体。运用象征手法,应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象征体蕴含的思想意义挖掘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就是借助黄土高原特定环境中生长的白杨树那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等具体形象,用来表现与白杨树品格相似的北方农民,表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运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必须熟悉象征体和象征本体,比如白杨树是象征体,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象征本体。只有把握住白杨树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与北方军民团结抗战,质朴、坚强的精神的共同点,才能构成象征的基本条件。
在作文训练中,常用的象征体很多,比如:高山、青松、老黄牛、竹、蜡烛、向日葵、莲花等等,用来表现高洁、挺拔、忠厚、有气节、奉献、一心向党、出淤泥而不染等品格、精神。
掌握象征体与象征本体的相通点,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善于由观察引发出新的思考,而这时的思考往往是想像和联想。比如《白杨礼赞》在描写白杨树的“形”与“神”之后,作者便产生了三个联想。第一个联想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二个联想是就像“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三个联想是“靠拢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样,作者由白杨树的“形”“神”联想到农民、哨兵、精神,象征借助想像和联想得以实现。
象征的表现方法,常把象征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气质、性格、品德等,这就要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所写之物描绘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在《白杨礼赞》中赞美白杨树时写道:“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就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白杨树以人的个性、气质、品德。其中除“女子”“温和”“伟丈夫”等词语都是直接形容人以外,其他词语也是描写人常常用的字眼。象征是“托义于物”,因此它往往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但象征比一般的比喻、拟人所概括的内容更深广,对象征体的描写更完整、更充分。
第四篇:中考冲刺题型归纳
中考冲刺题型归纳
文章主旨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透视文章内容的窗口,通过它可以感知文章的主旨。如《驿路梨花》这一标题,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但我们读罢全文,就会发现这一标题是一语双关的,还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这样,我们就不难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了。留心议论文的标题更为重要,有的议论文,标题可能是全文的论点或是全文议论的中心内容,分析其标题,对归纳主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注意文章的开篇
开篇和文章的主旨有很密切的关系。记叙类文章的开篇,或议论阐述,或写景铺垫,或直抒胸臆,无不与主旨密切相关。如《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不难看出,文章开篇点题,提到难忘父亲的“背影”、思念父亲的主旨跃然纸上。
三、重视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或揭示材料所蕴涵的深刻思想意义,或明确表达作者内心的某种想法。如《济南的冬天》中的一句:“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是算个宝地。”就点明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写出了独特感受,流露了文章的主旨。
四、留意文章的结尾
分析文章的结尾,能为正确归纳文章的中心寻出一条途径。如《故乡》的结尾:“这(指希望)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有了希也便成了路。”很明显,小说的主旨——
望并坚定不移地沿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已蕴涵在结尾的文句中了。
五、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初读《猫》,会觉得文章中心不容易把握。若留意一下文章的时代背景,就会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发表于1925年,“我”知错能改、实事求是之心以及平等公正、不欺凌弱小、不伤害无辜等观念,不妨可认为是“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人道主义等思想,在我国知识青年中日益渗透的具体表现。
六、抓准文眼
文眼是文章中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抓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段:“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段文字作为文眼,分别与题目和文章尾句关照呼应,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七、综合层意,概括归纳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出层次大意,再将各层次意思进行综合,是归纳主旨的好办法。如《荔枝蜜》的几个层次的意思分别是“不喜欢蜜蜂”、“动了情去看蜜蜂”、“赞美蜜蜂”、“赞美劳动人民”、“梦见自己变成蜜蜂”,把这几层意思综合到一起,就归纳出了文章的主旨:以蜂喻人,赞美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歌颂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
八、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概括主旨的着眼点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概括主旨的语言形式。归纳小说的主旨,应看其塑造了什么形象,从而看作品歌颂、抨击了什么,或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号召人们做什么;归纳记叙文的主旨,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或否定了什么样的人格;归纳散文的主旨,应看其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样的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归纳议论文的主旨,应看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阐明了什么观点;归纳说明文的主旨,应看其说明了人、事、物什么特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帮助
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修辞手法的作用(好处)
1.联系文章内容(2分)例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
2.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一片辉煌的谈紫色,像一条紫色瀑布,从空中垂
3.了解作者的背景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4.找出重点词句来理解答: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藤萝花
5.展开想象和联想比作瀑布,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花茂
6.通顺连贯组织起来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的思想感情,这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词语赏析:1.解释词语的本义
2.联系文中义对比反复
3.突出了▁▁特点1.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4.表达了▁▁的感情2.衬托环境污染的特点
例:1.“偷偷地”愿意是“静悄悄”3.表达了痛苦(无奈)之情
不容易被人察觉
2.文中的偷偷是说小草静悄悄地生长1.▁▁词能否删去(调转)?为什么?
3.突出了小草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顽强2.解释文中义
4.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如果删去…….4.所以,不能删去(3分)
环境描写的作用
1.2.3.4.5.6.7.8.渲染了一种▁▁的气势表达方式 突出景物的▁▁特点1.记叙(叙述)(以记叙为主的文章)烘托人物的▁▁心情2.描写 为下文“▁▁”作铺垫3.议论(以议论为主的文章)衬托人物4.说明(以说明为主的文章)交代背景5.抒情 推动情节发展 与……进行鲜明的对比过渡段起着什么作用:
1.呈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说明文语言:
也许,可能,一般,左右,大约,常常问号的作用:
有时,推测,推算,一定1.引起读者的注意(兴趣,思考,想象)
感悟:刻画人物的形象的方法有:
1.主要内容1.语言描写2.动作描写
2.写法→借物(景)抒情,以小见大3.神态描写3.心理描写
正面,侧面,叙事描写相结合,调转词5.外貌描写6.概括描写
语顺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语言动作7.环境描写8.运用修辞
神态,心理
3.中心
4.句子理解
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掌握从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正面和侧面描写去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本课针对高考小说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考查进行教学组织,重在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
通过课本教材的复习,迁移至高考真题的解答,课堂上讲授方法并实际运用于真题。
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典小说人物图片展示。
(猪八戒、关羽、林冲、林黛玉、别里科夫、“小龙女”)
二、高考真题设问展示
【2012江西卷】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变式)
【2012湖南卷】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特点。(6分)
【2012新课标】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2江苏卷】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2011新课标】“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1安徽卷】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特点。(5分)
【2010新课标】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归纳常见题型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人物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讨论、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从教材说起
(一)、肖像描写
(阅读下面材料)
当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她是一个寡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此时的祥林嫂“顺着眼”。
祥林嫂被卖再嫁,后来第二次丧夫,又没了孩子的依靠,她不得不再次到鲁镇帮工。此时的祥林嫂“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后来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眼光也分外有神”。
最后“我”在河边遇见流落街头的祥林嫂时,“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祝福》 问:通过几处眼睛描写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变化。
(学生回答)
明确:温顺、安分守己、吃苦耐劳——精神受刺激,开始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暂时的欢快、对未来充满一丝希望——极度悲哀,精神已完全麻木,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真可谓是“一圈眼神细刻画,写尽人生悲苦命”!
小结: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等。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
肖像描写能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语言描写
(播放王熙凤出场视频)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携黛玉之手,问她:“妹妹几岁了?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林黛玉进贾府》
问:通过王熙凤出场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是一个伶牙俐齿、泼辣、圆滑、虚伪、善于逢迎的人。
小结: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动作描写
(学生在划横线处填上动词)
林冲为御寒卖酒,临走时,他取了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的门反拽上了锁;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买酒回来时,“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在横线处填上动词,使语句连贯。
问:这些动作描写,体现了林冲的什么思想性格?
(学生回答)
明确:忍辱苟安、委曲求全的思想和小心谨慎的性格
小结
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
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动作,能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和思想品质。
(四)、心理描写
(全班齐读划线句子,注意情感、气势)
在同马林鱼决战的时刻,桑地亚哥在心里命令自己的各部分器官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拽吧,手啊,我想。站稳啦,腿。替我撑下去,头啊。替我撑下去。决不要昏过去。这一次我会把它拽过来的。”
他深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问:这些内心独白体现了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
明确:是一个坚韧不拔、英勇无畏、斗争到底的硬汉。
小结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最常见的心里描写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心里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
(五)、侧面描写
(阅读材料)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装在套子里的人》
问:写葬礼人们的态度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在人们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回答)
明确:写葬礼其实是侧面来烘托别里科夫的可笑与可悲,生前为人耻笑,死后大快人心。
小结: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映衬、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丰富人物的形象,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总结人物描写:
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丰富人物的形象,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五、当堂训练
高考真题
(2010年江苏卷《溜索》)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学生阅读思考后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提示:注意人物的各种描写
(指名学生念答案)
强调规范答题
展示参考答案: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出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了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了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出了他的英雄气概和粗犷豪迈。
六、归纳答题模式
人物身份+性格特征+原文句子分析
或分述形象+原文句子分析
七、课堂总结
1、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关键信息,明确答题方向和角度。
2、解题思路要清晰;
划出句子——概括特征——合并同类
3、评分细则要明了;
看赋分,有概括,有分析。
4、组织答案要规范。
术语概括,分点作答。
八、积累(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1)勤劳,朴实,善良,真诚,执著,顽强,守信;
(2)聪明,机智,精明,干练,伶俐,踏实,谨慎;
(3)热心体贴,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大而无私;
(4)从容淡定,乐观开朗,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5)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上进心;
(6)自私,虚伪,粗鲁,贪婪,卑鄙,无耻;
(7)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阴险狡诈;
(8)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爱慕虚荣,损人利己。
第五篇:中考题型突破
一、选择题
题型特点
选择题是贵州中考试题中最常见、最基本且最稳定的题型之一,既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判断、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归纳、演绎、推理、探究和创新等能力。贵州中考选择题考查形式较多,如直选式、组合式、逆向式等,多以时事新闻、社会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或是设置一个情景、引用一句名言,选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积极正面、对青少年有教育意义的为主。解题技巧
按照选择题的常见错误类型,我们将其划分为以下六种,在此一一进行讲解。(一)说法绝对类
说法绝对类是选择题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是指选项/题肢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比较绝对,观点比较偏激,常含有绝对性字眼,此类选项/题肢一般都要排除。
方法总结:①关注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选项/题肢,包括 ‚所有‛‚唯一‛ ‚杜绝‛ ‚一定‛‚仅‛‚无论……都……‛‚只有……才能……‛‚只要……就……‛‚完全‛‚彻底‛‚已‛‚一切‛等;②一般情况下,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选项/题肢往往因观点过于绝对或片面而被排除。
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含有绝对性字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例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等。因此,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015遵义3)2015年l月9日,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荣获2014国家最高科技奖。他说:‚一个人的名宇,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聊以自慰了‛。材料给我们的启示()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个人荣誉应归功于集体,与个人努力无关 C.保障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D.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2.(2016遵义12)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今天我们不管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面对选择,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A.自己作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B.收集、辨别、筛选信息,慎重地进行选择 C.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地进行选择 D.仅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依据作出选择
3.全国举报网站的开通,开启了全民反腐新时代,全民反腐、网络反腐已成为反腐工作新的亮点,由人民群众检举揭发的贪官经查实后受到严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②互联网为公民随时随意行使监督权提供了便利③网络舆论可以杜绝腐败现象④网络举报已成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新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价值取向错误类
此类试题通常以生活场景和社会热点事件为载体,给出相应的说法或者做法,其中价值取向错误、说法或做法与社会主旋律不相符以及与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不相符的选项/题肢通常是错误的。方法总结: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误的选项/题肢。常见陷阱:①题干给出某模范人物舍己为人、不言代价与回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先进事迹,干扰选项/题肢认为这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不负责任、哗众取宠、追名逐利;
②题干给出国家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分子,干扰选项/题肢认为这是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
③认为集体与个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将二者割裂开来等。考题剖析
1.(2015遵义2)2014年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城市‚暖心人‛河北爱心救援队。1800余名志愿者,240多个日日夜夜,4000余次义务救援,他们是游走在城市中的‚暖心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他们是哗众取宠,追逐个人名利
B.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C.我们要学会付出,但不能索取
D.只有向他们学习,我们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2016遵义2)杨林,2015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九年前他的父亲为救落水少女而牺牲,他毅然承担起父亲所欠的19.7万元外债。漫漫9年还债路,他说只是对得起良心。杨林的这一行为告诉我们()
A.勇担过错是负责任的表现
B.主动承担责任,‚我承担,我无悔‛ C.无论许下什么承诺都要去兑现 D.追求完美,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3.遵义市84岁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罗光彩20多年来绿化荒山、护理山林。他说:‚只要我身体还能动,我就要经常去山上巡山,守护好山林。等我‘百年’以后,叫儿女们把我葬在山上,与这青山做伴。‛罗光彩()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目的在于获得荣誉和利益
③在承担责任中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④承担了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不符合国情、国策类
不符合国情、国策类的试题,一般在选项/题肢中会出现一些特定的词语或语句,与我国的国情相背离,与国家政策、实际生活不相符。
方法总结:①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和牢记我国的国情、国策;②注意选项/题肢的说法是否与实际国情、国家政策相符合,若不符,便可直接排除。
常见陷阱:①我国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说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正确说法: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③我国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正确说法: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④我国的科技总体发展水平世界领先(正确说法:我国虽然取得了众多显著的科技成就,但总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等。考题剖析
1.(2015遵义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①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③我国的基本国策
④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6遵义8)2016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省人民指明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提出‚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60%‛。这说明()A.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C.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醒: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基本经济制度,国情未变,经济制度也不会变。(四)常规知识错误类
常规知识错误类是指一般在选项/题肢中会出现一些表达不准确的语句,容易被误认为是正确的概念或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方法总结:①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必须准确掌握、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核心观点、主干知识、关键词语等一定不能出现错误;
②排除概念错误或不准确、观点错误或片面、因果关系颠倒或不成立的选项/题肢;
③对把握不准的选项/题肢,可以把题干设问和选项/题肢连在一起通读几遍,选择表述正确、语意清晰、关系明确的。①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正确说法: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正确说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正确说法: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正确说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⑤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正确说法: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考题剖析
1.(2015遵义6)2015年1月在遵义举行了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的活动.我市各地掀起了弘扬长征精神的热潮。长征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廷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今天,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①弘扬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④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16遵义9)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屠呦呦及团队发扬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精神的结果。下列对艰苦创业精神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②它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 ③它是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它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结论:②④的说法属于常规知识错误。(五)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无关类 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无关类是指选项/题肢说法本身正确,但是与材料没有关系。这类选项/题肢干扰性较强,很有可能会被误选。
方法总结:①首先要弄清楚题干问题,明确选择的范围和角度;②对所有选项/题肢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确定其与材料的关系,包括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是否有直接联系,然后带着问题找答案。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A.某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B.我国实行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C.某校开展‚校园反欺凌‛法治教育活动 D.‚十三五‛时期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
2.(2016黔西南7)下列不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的是()A.人口基数大 B.新增人口多 C.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 D.人口素质偏低
(六)与材料有关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类
此类错误类型是指选项/题肢本身与材料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此类选项/题肢干扰性非常强,经常会被误选。
方法总结:弄清楚题干问题,明确选择的范围和角度,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分析、判断选项/题肢与设问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能否体现题干要求。①题干设定主体为政府,干扰选项/题肢主体是公民;②题干问的是原因,干扰选项/题肢说的是做法;③题干问的是积极影响,干扰选项/题肢说的是消极影响等。
1.(2016贵阳8)‚交通文明,守法行车,从我做起,始于足下。文明的交通,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这段简洁的央视公益广告呼吁:每个人都应为‚文明的交通‛行动起来。为此,我应做到()
A.坚决对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B.在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 C.每天都积极投身于交通文明的主题宣传活动之中 D.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2.2016年3月10日,习主席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尊重民族差异,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互相守望、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作为中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该()A.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坚持‚和平共处‛基本方针
C.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D.严惩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
二、非选择题
简答题、分析说明题、探究与实践题 解题思路:
认真审题—找关键词—回归教材—规范作答
按常考设问类型划分:
(一)是什么,包括Ⅰ.是什么、哪些、列举类。Ⅱ.体现、反映、说明、表现类。Ⅲ.认识、启示类。
(二)为什么,包括Ⅰ.原因、意义、作用、重要性类。Ⅱ.评析、辨析类。
(三)怎么做,包括做法、建议类。
(四)开放类,包括设计活动主题、宣传标语、介绍特色景点或风俗习惯。
不同的设问类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下面对这些设问类型进行讲解。
(一)是什么
Ⅰ.是什么、哪些、列举类 题型特点
通过分析近5年贵州中考真题,发现对是什么、哪些、列举类题型考查十分频繁,尤其是是什么类。是什么、哪些、列举类试题一般会给出一段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但实际上80%左右的题目是不需要结合材料可以直接作答的。我们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详细研读材料。贵州中考中对此类题型的考查一般比较简单、直接,大多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常以‚……是什么‛‚……有哪些‛‚列举……‛等设问形式出现。题目要求明确、具体。解题技巧
针对贵州中考此类题型的考查特点,在此我们总结出两种解题技巧。1.不需要结合材料便可直接作答的。这类设问十分简单、明确,考查的几乎都是教材基础知识。解答此类试题没有特殊的技巧,只需根据题目要求直接回答教材知识即可,熟记的可直接作答,若遇到遗忘的或是不确定的,可通过目录在本书中查找。
2.需要结合材料作答的。是什么、哪些类设问一般考查我国的国策、战略,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国的国策、战略,如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此类试题的解题方法非常简单,我们将其总结如下:(1)如果材料是资源、环境方面的,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2)如果材料是教育、科技、创新方面的,我们首先考虑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如果材料说的是人口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除了国策、战略以外,是什么、哪些类设问还会考查公益活动(如捐款、送书、献爱心、保护母亲河、去儿童福利院或敬老院做义工等)、权利义务(如建议监督权、选举权等权利,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等义务)、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终身学习理念、开放的胸怀)等。考题剖析
[2016遵义14(3),4分]当今时代,人类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范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人,应具有适应这个时代的大量的各种知识,单靠学校里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广泛的、更持久的社会性学习。
结合材料回答: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青少年具备哪些素质?(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答案: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青少年要具有创新精神(1分),团队精神(1分),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1分),开放的胸怀(1分),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等(1分)。(任答四点即可)考题剖析
[2015遵义14(3),6分]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5年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已连续14年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4年来,我国收获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如‚嫦娥号‛系列试验成功、超级计算机‚天河号‛四连冠、‚蛟龙号‛工程下潜再创佳绩等,为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技术的一些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等等,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我国面临什么样的科技现状?(二)为什么Ⅰ.原因、意义、作用、重要性类 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在贵州中考中考查非常频繁,一般会结合社会热点材料、重大时事新闻、生活情景事例、名人名言以及贵州地方材料来设题,旨在考查学生挖掘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发现,此类设问中90%以上的题目都不需要结合材料便可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贵州中考试卷中此类题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造成……的原因是‛‚请简要说明……的原因‛‚请你说说这样做的理由‛‚你如何认识……的重要性‛‚请你向……宣讲……的重要性‛‚请你谈谈……有何重要意义‛等。解题技巧
根据是否需要结合材料作答,将此类题型分为两类:
1.对于不需要结合材料的,在设问中提取考点关键词。然后直接在本书‚目录‛中进行查找,根据页码提示找到相应答案即可。2.对于需要结合材料的,我们将其解题技巧归纳如下:
(1)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思考;也可从内因和外因方面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可以从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来分析;还可从不这么做的危害这一角度来分析。
(2)意义、作用、重要性:作用类可能涉及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要注意一分为二地思考。意义、积极作用、重要性可以套用‚有利于……‛‚是……的需要‛‚促进了……‛‚只有……才……‛等句式来回答;消极作用则可以套用‚不利于……‛‚对……产生危害‛等句式来 回答。
注意:要对主体进行归纳整理,分清主次,权衡轻重,先答出与主体主要的、直接的、局部性的联系,再答出与主体次要的、间接的、全局性的联系,做到主次分明,取舍有度。具体解答要根据设问要求具体分析。考题剖析
(2015黔西南24,5分)在学习中难免会有压力,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①社会因素:就业压力导致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精英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导致学生压力过大。②家庭因素: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③学校因素: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仅以成绩判断个人的价值,导致学生作业过多,课业负担过重。④自身因素:自我期望和要求过高,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范围等。(共5分)(三)怎么做(做法、建议类)题型特点
通过对贵州近5年中考真题进行分析,发现做法、建议类题型考查非常频繁,所占分值也相对较大。做法建议类题型中65%左右的题目是不需要结合材料的,可以在书中直接查找答案。此类题型一般结合时事新闻、社会热点、人物事例、名人名言等,考查国家、政府和青少年针对某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做法。常见设问方式有‚我国应坚持……‛‚怎样实施……‛‚请你就……的问题提几点建议‛‚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做些什么‛‚我们应如何……‛‚你打算怎么做‛等。解题技巧
根据是否需要结合材料作答,将此类题型分为两类:
1.对于不需要结合材料的,在设问中提取考点关键词。然后直接在本书‚目录‛中进行查找,根据页码提示找到相应答案即可。
2.对于需要结合材料的,一般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给定主体或作答角度。此时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即可。二是行为主体及作答角度均未明确。此时就要注意分主体和分角度:
(1)主体一般分为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等。(2)角度一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治、生态等。具体可分为:①成才报国方面。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作答,注意答案要全面;②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方面。一般从公民的义务、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敢于斗争等方面作答;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此类试题有两种不同的设问,若概括提问青少年应怎么做,可结合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情国策进行回答;若问现实生活中应怎么做,注意答案一定要具体,回答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考题剖析
1.[2016黔西南26(2),4分]当前,党中央发出了‚脱贫攻坚‛号令,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精准扶贫,科学治贫,有效脱贫‛,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各地的紧迫任务来抓。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到2018年底,我州要实现全部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工作目标。
请结合黔西南州的实际,为完成黔西南州的‚脱贫攻坚‛任务,从政府或个人的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
(1)从政府角度: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2分)(2)从个人角度:①积极宣传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优势;②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种养,发展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2分)(四)开放类(设计活动主题、宣传标语、介绍特色景点或风俗习惯)题型特点
此类试题具有灵活性、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以模拟实践活动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解题技巧
一、设计活动主题 主题是活动的灵魂,确定主题要紧扣题目要求,符合题意。在形式上要简洁明了、有针对性和引领性,可以是单句式,也可以是对联(偶)式,但不能过于冗长;在内容上要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二、拟定宣传标语或提示语
1.贴近宣传主题,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准确把握宣传的主题,这是设计宣传标语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注意运用学科术语,结合实际生活,避免生搬硬套。
2.言简意赅,具有号召力。宣传标语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读起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3.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宣传标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态度鲜明,避免含糊不清。
4.善于联想,注重创新。要多关注和积累公益广告,以便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要善于联想,可以借助一些诗句或平时所见的广告语进行修改,使之具有新意。
三、介绍特色景点或风俗习惯
1.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走出‛课本,以多种方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注意优先列举人们熟知的、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风俗习惯或特色文化。
3.表述应客观真实、富有感情、引人入胜。考题剖析
1.[2015遵义15(1),2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更为形成公民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所必需。
某校九年级举办‚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内容:
板块一:请围绕‚诚信‛或‚友善‛的内容设计一个标题。答案:
示例:诚实守信,传统美德;讲诚信,树新风;践行友善,从我做起;团结友善,和谐你我。(2分)
2.[2015贵阳25(1),4分]生态也是一种资源,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宜人的山水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瑰丽的名胜古迹、舒适的人居环境。这将有力地促进贵阳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为更好地宣传和发展贵阳的生态旅游,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并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材料,请你为游客介绍两处贵阳市比较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或景观)。(要求:写出名称和主要特色)答案:
示例:青岩古镇:人文古迹,自然风光;黔 灵公园:自然风光、佛教文化;息烽集中营: 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基地;甲秀楼或文昌阁: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单位;红枫湖、侗寨:民族风情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