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祝新中国60年征文:60岁,越穿越美丽
说这60岁是一个退休的年龄,是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段。要说人到了这岁数再打扮,那放在别人眼里多少会觉得这位有点不服老。
1949年刚建国的那会,全国上下基本是还保持着男长衫、女祺袍的老传统。偶尔有一些有过涉外经历的人会讲究穿个西装、打个领带什么的。后来中山装式的衣服在一段历史时期成为大家认为最“新潮”的服装,全国上
下甭管是谁都会以有一身中山装为骄傲。
到了80年代改革开发以后,很多国外服装的流行元素渐渐的被引进中国,那个时候穿牛仔裤成为80年代年轻人的一种标志。女同志也开始接受“蝙蝠衫”“健美裤”和“超短裙”什么的了。不过在那个时代,特别是到了夏天,男同志的服装还是比较单一,就是短裤背心一身的短打扮,没有女同志连衣裙的款式那么多。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流行趋势逐渐走向一体化,全世界每年都会围绕着一个主题去设计服装。中国也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与国外有了更多的技术合作与沟通,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加工企业的聚居地之一。科技的发展使服装面料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过去的“的确凉”到现在的“真丝”“混纺”“涤纶”“纳米”……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印染技术那更是百花齐放!现在的夏天再放眼看去,男同志出门的可选择性就有了正装和休闲装之分,款式和品种也比以前多了,就是短裤不知道为什么越做越长,据人说这个叫时尚、风格和个性化。比起男同志来,那女同志穿的确就更多了,光正装就分很多种,而且根据不同场面的要求还要有出正装和晚装之分。至于她们穿的休闲装那可就多了,有可爱路线的青春派、有时尚路线的性感派、有女强人型的简约派、还有前卫思想的混搭派……颜色款式数不胜数,就是衣服越做越小,裹得越来越少……可是姑娘们会说这样穿才能展现出自己的美。
拿现在的衣服和60年前刚建国那会儿比,那就象一个是“抹布”一个是“展品”一样的鲜明!这种鲜明的对比就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纯绵针织到现在各种布料制地都可加工生产,可以说在加强与国外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下形成了国内服装款式丰富多样,颜色五彩缤纷的大好市场局面。比起60年前,60岁的中国正穿着华服仡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这华服会随着中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美丽!
第二篇:新农村庆祝新中国60年征文
老屋是易姓人家的祖业。易姓在村子里是大姓,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相传易家祖上有个崔正公,曾是陈友谅部下负责粮草的官员,积累了大量钱财(不知道是否是贪污所得尚不得而知)。退隐后,置田买业,富甲一方。建起了这个老屋。整个老屋九进十八厅,十八个天井。共有大少房间三百余间。规模宏大,占地约百余亩,方圆百里名有所闻。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
虎,四面装饰,古香古色,显贵人家风范。背倚荆紫峰,门对大旗山。青砖碧瓦,雕梁画柱,轩昂气派,庄严雄伟。
老屋东南西北四方,有四口水井,可供两百来人饮用水。正门前是一口六亩大的水塘。夏天,那是老屋孩子们游泳的乐园。老屋东西南北每个方向都有一条通向外界的青石板小路,四面通衢。车马如梭,厢轿如云。俨然与州府的府邸媲美。当地人叫大屋湾。
话说土地改革时候,老屋全部充公。用抽签的办法分给村里的穷人。有住正房,有住偏房的,有住阁楼的,有住书房的。喜气洋洋,各无怨言。足足有百来户人家住了进去。整整有三个生产队(如今称为组了)的农户分别住在这个大院里。户与户之间鸡犬相混,屋檐相接,厅厕共用。家长里短,甚至个人隐私,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想瞒也瞒不住。邻里之间,小孩争吵,大人相护,如是,整个院子便沸腾了,大家都来看热闹了。人多了,免不了有手脚不干净的,顺手牵羊的事也时有发生。谁家东西丢便有了猜疑,事主有可能在大院里指桑骂槐,当天骂娘。总之,人们慢慢地厌倦了这种大院子的生活。
于是,条件好一点的,在旁山的地方建起了单三间,或者明三暗六的土砖平房。因为当时的农村人喜欢柴方水便,所以旁山而居。并在旁边建几间杂屋,用来养猪养牛,堆放农具。并在周围种植上风景林,一户一处。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慢慢搬出了大院。那些留下在老屋里的人就花钱买下搬走人家的房子。没有人买的就只好将旧房拆掉。或者闲置在那里放些弃置的东西。老屋被拆得七零八落,早已没有了昔日风光。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到我离开老家的那一年,留下的也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家。
到九十年代初期,村里人日益富裕。部分人跑进附近的城市从最底层做起,有收破难的,补鞋的,有做小买卖的。因为他们的勤劳和吃苦精神,他们是村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还有一群人跑到沿海城市,奋斗在流水线上,奋斗在建筑工地上,奔波在大街小巷里,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赚回了一大叠一大叠的钞票。回到老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盖一栋漂亮的房子。证明自己的这些年的努力。老屋人赚够钱的,直接将自己居住的旧房拆了,改建成两层或者三层的小洋房。还会在阳台上种些花花草草,喂条名贵的狗来增加富人家气息,在村里扬眉吐气,开心无比。
不到十年,老屋原来的踪影荡然无存。变成了鳞次栉比,风格各异的小洋楼,小别墅。老屋已经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那些依山而建的平房也早已全部改建成各式各样,装修别致的现代洋房。周围砌上围墙,装上防盗门防盗锁,院内还小车呢,俨然像小宾馆。
还有小数早年居住在老屋的人,已经离开家乡多年,在大都市里有了自己的房产。出入名车代步,家有保姆伺候,过上了现代城市人的生活。
老屋旁边的那条窄窄的青石板路早已经没有了踪迹,已经由村里人捐款和自筹修建的宽敞的水泥路所代替。行驶在水泥路上的,不只是自行车,摩托车,偶尔也能看到私家小车开进了自家的小院。
只有那四口老井,还依然静静地守护着这一带的人们,默默地注视着老屋的一切变化。。
老屋如今只留下我今天的这些关于文字的记忆了。
在中国农村,这样的老屋的故事应该有很多很多。。。
第三篇: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
我家住房像花园
打从五十年代末,我刚刚有了记忆的孩提时期,家里住的就是2间公房。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啥都要分配。直至七十年代末,20年过去了,虽经数次迁徙,父母子女6口大人,仍然住着公房2 间。床靠床,又挤又嘈杂。直至1978年夏,父亲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帮我在本单位传达室的里间加了一张床,每晚来住宿。1979年底,我参加招考调进了司法部门,住那儿又成了新问题。经过我多次恳切地申请,1981年的2月下旬,单位领导安排我在一间工作室里搁张床暂住,看把我兴奋的,至少看书学习有了一个清静的环境。
1981年下半年,我开始筹备婚事。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有一阵子几乎天天苦着脸找领导要房子。终于,单位腾出了一间办公室,18平方。我拿到钥匙时,距婚期已没几天,赶紧忙着搬家具。1990年6月,我爱人单位新落成一幢住宅楼。按惯例,妇女是没戏的。但实在是因为我家的住房冬春有几个月不见阳光,情况特殊,经过法院和我们单位共同努力做工作,还是照顾分配给我们一小套(4楼,二室一厅,建筑面积60.5平方)。记得头一次走进新房时,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个遍。那可比儿时全家人居住的房子都要大呀!1996年二季度,机关搞房改。我们咬咬牙,花10000多元买了下来,本以为会在里面住一辈子的。
1996年8月,随着地级**市的建立,主城区建设热气腾腾,城乡开始大规模建房。那时市级机关有好几种面积的房型可以申请购买,但我要了一楼的90平米房型。虽然两家的老人,还不习惯我们贷款买房。拿到钥匙后我们就忙着装修,2001春节前乔迁。节日期间,家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我又以为,这样就算安居乐业了。
建设的步伐,总是快于我们的想像。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房地产金融、税收政策的宽松,百姓手中的钱更多了,居住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有钱不敢花,更不敢借钱消费。现在,则敢于撬动金融杠杆,使财富增殖。买房,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还融入了许多投资理念。
2005年1月中旬,市区盛和房产开盘。一大早我和太太就兴冲冲赶去,看中了一套1+2的叠加住房。然而太太听说一个月内要付清60万房款,吓了一跳。我一看现场人挤挤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即签合同,交了定金,月底就办完了30万元公积金贷款。现在的新家面积逾200平米,客厅挑高,阳光明媚。装修时考虑也比较周到,大气,节俭,通透,乔迁后的感觉真不错。尤其是住宅前后的花园,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挂果,景色宜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我们兄弟姐妹都陆续有了新房另住。在我们居住多年的城北老社区,多数年轻人也都有了新房子搬出去了,只有老母亲和许多老人们还在故土留守着。她说,这里老邻居多,谈得来,生活习惯了,不想再搬家了。
在节假日的闲暇时光,我常常骑着自行车从新区出发(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沿着鼓楼路、海陵路、青年路或者东风路等城区主干道一路观花赏景,到城里去看望老人,顺便办点事情。沿途所见所闻,真的是笑脸盈盈,人流如织,红花绿树,美不胜收。
有言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城解放6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告别贫穷,走向全面小康。如今到处都是一片建设的热土,主城区的东、南、西、北、中,到处都是花园式住宅小区。咱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变化如此之大,住宅像花园,花园中生活。真是天上地下,恍若隔世。
第四篇:庆祝税务50年新中国60年优秀征文
发展之源,民生之本
那一年
人民永远爱戴的周总理
豪情泼墨
写下四个殷切的大字---
“中国税务”
那仿佛是这位老革命家一句深情的叮泞
充满他对共和国无限的祝福和希冀
祝福和希冀化为共和国一抹明亮的蓝色
当三峡的红叶映红了
天
边最深处那抹云彩
我们迎来国税十五周年华诞
这是金灿灿的十五年
十五年的每个日子对他们来说都是平凡的十五年的每个日子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凡的那身穿蓝色的税务人
奔走在共和国的东西南北
奔走在共和国的城镇乡里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
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
他们一心一意
在这东方热土上
孺子牛般耕耘着
十五年来接连不断的磨砺
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
他们的艰辛为共和国
构筑了累累硕果---
西来的天然气源源不断东输
南方的碧水股股而北涌
三峡大坝在世人的惊叹中
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
共和国的税务人员
我该把你们比作什么好呢
你们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美丽乐章的弹奏者
大江南北千千万万的税源路线
不就是天地间
一根一根相牵相连的琴弦
是你们,不断弹奏中华发展的辉煌之曲
是你们,不断弹奏华夏民生的进步之曲
是你们
让共和国的腾飞
如一气呵成的一曲宏大的乐章
那是人间最美的和声
---天籁之音
春华秋实
奉献服务
是你们在共和国铺陈的横纵轴
定下新中国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坐标
长成国人骄傲的一片又一片靓丽风景
结出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城市家庭
共和国的税务人员
感谢你们---
用辛勤和汗水
耕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村庄记忆;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土地;她有着千年文化的古韵,也有着新时代的朝气。在我成长的岁月,我经历着我自己的成长,也看到了**的成长;我感受着自己成长的欢悦与苦楚,也感同身受着**的成长的欢悦与苦楚;在这片土地上有我生命的脚印,有我的汗水和泪水,而这一切,也是她赋予我的。所以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传说
70年代末,我出生在**徐行的一个小村庄,相传这个小村庄原本是施姓,相传在200多年前一对邵姓的兄弟来到这里,给施姓的大富人家打工。施姓人家每代大都是单传,而邵姓兄弟的后代却是子孙繁茂,经过几代,这个小村庄大多是邵姓的人家,所以成了邵家宅,而我出生在这邵家宅的一个普通人家。
小河
家乡的小河,一直流淌在朦胧的童年记忆里。那是一条人工河,叫“门前泾”听父辈们说那是在60年代时全村人一起挖出来的,长达几公里,它东西向横穿村庄,同时又连接了两条外河,从而使小桥流水在我们村变成现实。那条河曾经是我们村的生命之河,上世纪90年代前还没有通自来水,人们种菜,洗衣服,淘米都是在这条河里。在我的印象中,童年时代的河水是清澈的明净的。它也是我们童年的嬉戏乐园:钓鱼、钓螃蟹、游泳,然而在90年代中后期,水质却急剧恶化,工业污水,养殖污水从外河流入,河水变得黑臭,鱼儿绝迹,再也不能游泳嬉戏,家乡的河在哭泣……后来随着整个村庄的搬迁,家乡的小河被整个的填埋, 它只能流淌在我的记忆里。
田野
家乡的田野永远是最美好的回忆。记忆里,田野是春天的一颗颗小小的嫩芽,是夏天一个个香甜的脆瓜,是秋天一串串沉沉的稻穗,是冬天瑞雪覆盖下白茫茫的麦田。那里有我们的辛勤劳作时的汗水,有我们收获时的欢笑,但是,如今我们曾经的田野,大部分已经被厂房,被高层住宅所覆盖,自然的气息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是工业化的噪声和钢筋水泥的阴影。
村庄
童年记忆里的村庄是有着清澈小河,美丽田野的村庄******户户和和睦睦,整个村庄其乐融融。那时候,生活物资还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生活很苦,但那时候的(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天空是高高的蓝蓝的,那时候的空气是清新的。在上世纪90年代后,工业化似乎是突如其来的侵袭了我们的村庄,自来水是通上了,但河水变黑了;电话进村了,但人人似乎开始忙碌了,没有时间串门了;厂房在旁边造起来了,种田的人少了……
在新世纪初, 我们的邵家宅原址被选中作为一个高压变电站,于是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 整个村落被迁移,家家户户都高兴的住进新公寓或新别墅, 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变电站。而我们延续了200年的村庄,在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历史。
邵家宅在祖辈们的记忆里已经延续了200年了,在我的记忆里也有20多年,但在从解放后的60年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似乎在一夜之间告别旧社会,过上了崭新的生活。是的,我们在大阔步的向前走,寻找我们的梦想,实现我们的梦想,如同整个**,如同整个上海。但回首望去,我们似乎在得到之时也失去很多,也许我们原本可以做的更好,给我们的历史,给我们的未来留下更多……
但无论怎样,我依然为此骄傲,为此激昂,因为我们在短短6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我们祖辈200年也未能实现的新社会。而在这改革中的欢悦和苦楚,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记忆和财富!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