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股东怎样行使诉讼权利来保护公司利益
股东怎样行使诉讼权利来保护公司利益?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企业法律顾问
股东怎样行使诉讼权利来保护公司利益 ? 原告林某和被告某科技公司均为北京一家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分别占有公司 15% 和 35% 的股份。2002 年底,智能卡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
股东怎样行使诉讼权利来保护公司利益?
原告林某和被告某科技公司均为北京一家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分别占有公司15%和35%的股份。2002年底,智能卡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2003年,林某提起清算之诉。2004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林某与科技公司及其他两位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共同对智能卡公司进行清算。
在该案执行过程中,海淀区法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智能卡公司2001年3月26日的资产负债表及成立以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审计报告,认为科技公司占用智能卡公司资金170万元,且智能卡公司因违规事宜已支付的不合格支出19.44万余元应从责任人科技公司处收回。
另外,2002年10月,会计师事务所受智能卡公司另一股东委托,对智能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成立以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核实,发现在1999年10月8日公司成立之初,即有智能卡公司的入资款转付科技公司170万元,形成其他应收款。林某在得知该情况后,于2002年11月6日曾向科技公司发函,要求要善解决智能卡工程公司注册资金170万元被抽逃等事宜。诉讼中科技公司辩称,在2002年11月6日林某即已发现了科技公司收回借款170万元的问题,本案诉讼时效应从2002年11月6日起算,现已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遂请求法院驳回林某的诉讼请求。
本案为典型的股东代表诉讼,针对的是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而这种侵犯利益行为的主体除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公司股东应属此列。由于智能卡公司已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并经人民法院判决由几位股东对其进行清算,故智能卡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已不能代表公司行使诉权。该公司的股东在发现公司利益受到他人损害发生损失的情况下,通过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起诉讼寻求救济已无实际意义和可能,又因智能卡公司清算组也未成立,足以说明通过智能卡公司内部救济途径无法实现该公司的权益救济。在此情况下,公司的股东林某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提起诉讼,为智能卡公司请求利益保护,符合法律规定。
《公司法》在2005年10月27日修订之前尚无股东代表诉讼之制度的明确规定,林某尚无法定之诉权,因而不受诉讼时效制度的约束。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赋予股东起诉权。林某起诉之日,在修订后的《公司法》实施日之后,并未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科技公司非法占用智能卡公司注册资金170万元及违规支出194,465.90元的行为给智能卡公司造成了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院最终判决被告科技公司向第三人智能卡公司给付1,894,465.9元并赔偿相应的利息损失。(文章来源:胡律师网)
第二篇:浅析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浅析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1.摘要:(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也是公司利益最终所有者和风险承担者,这就决定了公司股东利益保护的必要性。由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分散且不均等,于是就形成了多数股东(控股股东、大股东)与少数股东(非控股股东、小股东)之分,大股东可以利用资本多数决制度,在股东大会上充分行使其股东权利,甚至可以“合法”将公司权利和利益分配向有利于自己一方倾斜,相对应的中小股东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如得不到现行法律制度有效而充分保障,则有悖于法律制度本身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本多数决制度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我们对导致中小股东权益被侵害原因的深入探究。从经济效益来衡量,资本多数决制度无疑是有效的,那怕这种制度遭到滥用时。但法律价值目标应当是双重的,即正义与效益兼顾,当两者发生矛盾时,我们应首先选择正义。我国中小股东权益被侵犯的现象,在股份有限公司中非常普遍,这除了资本多数决制度本身的原因外,还与我国股份结构的特殊性有关。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是相当薄弱的,实践中,中小股东又难以依据现行《公司法》得到充分和有效的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应该受到保护,而现行法律制度本身又有疏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探讨的部分。作为一种法律对策,我们应当且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且有效的少数股东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构筑我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法律制度体系。对中小股东权益保障,可通过对大股东权力的限制或义务的增加,或赋予少数股东法定的特殊权利的途径来解决。本文认为,应通过设置以下具体的法律制度实现。首先,赋予中小股东特定的权利,通过这些权利的行使达到制衡大股东滥用权利的目的。这些权利包括股东提案权、临时股东会召集权、委托投票权、撤销股东大会决议的申请权等。对上述权利,《公司法》有相关规定,但因缺乏具体实施的保障,必将导致权利落空。本文认为应借鉴国外经验,将法律规定具体化。其次,对大股东的权力进行限制,并赋予忠实义务。主要是对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表决权的限制,设立累积投票制度,增加大股东的忠实义务。《公司法》对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制应参照国外立法经验,使之内容明确,便于实际操作。第三,对公司管理层权力进行制衡。为防止和减弱“内部人管理”的影响,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和赋予董事注意义务。第四,通过股东代表诉讼,赋予中小股东司法救济的途径。)摘要:(现代公司制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权利设计和制度安排是以资本为中心展开的,这就要求贯彻资本多数决原则。该原则对平衡股东间的利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原则在公司的实际运行中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反而为大股东谋求个人利益、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提供了“合法”的手段。当前加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司立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我国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现状及受侵害的原因,并探析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及其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学说和司法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公司法》的精神,探讨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完善途径,提高我国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水平。)
第三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2006]民立他字第23号)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5)冀民一请字第一号《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遵化市小厂乡头道城村第三村民小组(以下简称第三村民小组)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以第三村民小组为当事人的诉讼应以小组长作为主要负责人提起。小组长以村民小组的名义起诉和行使诉讼权利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履行民主议定程序。参照《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三十条,小组长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自人民法院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其小组长职务相应终止,应由村民小组另行推选小组长进行诉讼。
二00六年七月十四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委会与所属村民小组的土地纠纷案应如何适用政策法律问题的复函
(1991年9月25日(91)民他字第3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1)桂法民请字第2号《关于安怀村公所与三家二队土地纠纷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并征求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意见,我院基本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即此案不适用国家土地管理局(89)国土(籍)字第73号文件 《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的规定,而应根据国务院国发(1980)135号文件批转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中关于一般应以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时的定论为依据的精神,将该讼争之铜鼓岭确认为原所有者安怀村公所所有为宜。至于对三家二队在讼争之地上的作物和其他附属物,可由安怀村公所予以适当补偿,并请注意切实做好有关方面和群众的思想工作。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附: 关于安怀村公所与三家二队土地纠纷案的请示报告 我院受理玉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请示的平南县安怀乡安怀村公所与安怀村三家二队土地纠纷上诉案,因涉及适用法律问题特向你院请示。
双方讼争的铜鼓岭,面积约20亩,解放前系地主松山,土改时没收未作分配,1962年“四固定”时大队曾明确不划分给生产队。但从50年代初起,三家二队一些群众就自发在该岭零星开荒,陆续种植安树、柑果、花生、木茹等,大队均未提出异议。直到1988年发生纠纷时,三家二队才将该岭全部种上甘蔗等作物。安怀乡政府于1988年在该岭旁边建造机砖厂,因用地问题,曾于同年3月21日和7月5日,两次请三家二队社员代表到乡政府协商。当时乡政府提出三条补偿办法,一是每亩减公购粮400斤;二是按生产每块砖给予1.1厘补偿;三是按土地3年产值一次性补偿。以上三条由三家二队社员大会任选其中一条。后因乡政府未取得县有关部门批准未果。1989年3月13日,乡政府直接与安怀村公所签定征用该岭土地协议,补偿给村公所1.8万元,随后乡政府又派员施工,因而引起纠纷。平南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该岭处理给村公所所有。三家二队不 服向法院起诉,平南县人民法院判决归村公所所有。三家二队不服上诉,玉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讨论有两种意见,因把握不大,遂向我院请示。
本院审委会讨论认为:讼争之铜鼓岭,土改时没收未作分配,“四固定”时也未下放给生产队,解放后一直为三家二队管理使用,这都是事实。如根据国务院国发(1980)135号文件批转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中第三点第(二)项中“一般以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时的定论为依据”的规定,则应确认该岭为安怀村公所所有;如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89)国土(籍)字第73号文件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中第十一条“农民集体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凡连续使用已满20年的,应视使用者所有”的规定,则应确认该岭归三家二队所有。但国土(籍)字第73号文件既未公布,又未经国务院批转,也未与最高法院会签,故认为该号文件与国发(1980)135号文件的规定相抵触的情况下,不好适用。
为此,本案如何适用政策法律,请予审查批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籍德显等九十二户村民讼争土地纠纷应如何适用法律的复函
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1992-2-17 执行日期:1992-2-17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1)民监字第63号《关于籍德显等九十二户村民诉庄河县长岭镇白家村民委员会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如何适用政策、法律的请示报告》收悉。
据报告称:双方当事人讼争的土地,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当时的长岭公社曾下放给籍德显、籍延君等九十二户村民(以下称申请再审人)所在的白屯生产小队。从一九**年起,白家大队对该地进行修整,先后栽种二千余棵果树,并经营管理至一九八四年春。之后,籍延君等村民强行经营至一九八八年。庄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讼争的土地及果树归白家村所有,申请再审人赔偿白家村经济损失共计80866元。申请再审人不服,提起上诉。经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下:讼争的土地归白家村村民委员会所有;在同等条件下,申请再审人对该地上的果园有优先承包权;申请再审人赔偿白家村经济损失共计22050元。
经研究,我们认为:二审法院的调解,既尊重了历史事实,又照顾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第二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1990年)民上字242号民事调解,并无不当。因此,我们同意你院“维持二审法院的处理结果”的意见。
以上意见供参考
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籍德显等九十二户村民诉庄河县长岭镇白家村民委员会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如何适用政策、法律的请示报告
(1991年10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
我院最近受理一起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对此案如何适用法律问题,审判委员会讨论有两种意见。为慎重起见,现将案件情况和我院审判委员会的两种意见报告如下:
申请再审代表人:籍德显、籍延君、籍德洋、籍延令,均住庄河县长岭镇白家村,均系农民。
对方当事人:白家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林纲,系村民委员会主任。
一、案件事实
申请再审人籍德显等365人(九十二户)系对方当事人白家村民委员会下属的白屯、后白屯的村民。双方争议的山岚位于长岭镇白家村南部,面积为250亩。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该山岚属于白家村(大队)所有。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六二年一月,当时的长岭公社,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将白家等五个大队列为第一批进行基本核算单位下放的大队。据当时白家大队的主要干部证实,现争执的山岚权属,依据当时的政策已下放为白屯生产小队所有。一九**年起,白家大队将现争执的山岚修整后,先后栽种果树二千余棵,成为果园,并经营管理至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三年冬季至一九八四年春,申请再审人对山岚的权属提出异议,在村委会及当地镇政府未予接受的情况下,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强行将村委会已发包给他人的部分果园按366人(诉讼中死亡一人)平均分到各户经营至一九八八年。****年一月十五日,庄河县土地管理局以庄土发(89)2号文件,确认争执山岚权属没有下放归生产小队,决定该果园归白家村所有,并责令申请再审人等在十日内退还非法侵占的土地及果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决定后,申请再审人等拒不执行,白家村委会遂诉至庄河县法院,要求申请再审人等归还侵占的果园土地并赔偿经济损失。二、一、二审法院处理情况
庄河县法院经审理认为:争执的山岚权属没有下放,权属仍归白家村所有,申请再审人等强行分山岚及果树是违法的。判决:争执的山岚及果树归白家村所有;申请再审人等赔偿白家村自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承包损失费七万八千八百一十六元,死亡果树损失二千零五十元,合计八万零八百六十六元(按申请再审人人数平均分担)。
一审判决后,申请再审人等不服提出上诉。大连市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一九六二年农村基本核算单位下放时,250亩山岚已下放给原白屯生产队,但白家村在此地种果树并经营管理多年,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89)国土(籍)字第73号《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经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争执果园的土地归白家村所有,在同等条件下,申请再审人有优先承包权;申请再审人赔偿白家村自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承包损失费二万元、死亡果树损失二千零五十元,合计二万二千零五十元,按申请再审人人数平均分担。
二审法院调解后,申请再审人等以二审调解时所适用的法规有错误提出申请再审,大连中院复查后,于一九九一年三月,书面驳回了申请再审人的申请。申请再审人又向本院提出申请再审。
三、省法院审查情况及处理意见
经我院审查:该案争执的山岚合作化时期属白屯生产队所有:人民公社化后归白家大队(村)所有。对上述事实虽无文字记载,但双方当事人无异议。对于后来山岚权属变化情况,虽然双方当事人各持己见,但均不是当时权属关系变化的经办人。从卷内文字记载可以认定,该公社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八日至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四日,确定第一批基本核算单位下放的五个大队有白家大队,但具体落实情况无文字记载。经查,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的大队主要干部六人,其中四人证明现争执山岚已于六一年末、六二年初根据当时的政策要求,已下放给原白屯生产队;另两个证实没有下放,主要理由是下放当时为解决猪场烧柴问题,大队当时提出用温家沟的山岚与现争执山岚兑换。经查,温家沟山岚当时是国有林,至今没有改变国有林的性质,因此,主张兑换的事实不能成立。综上,现争执山岚依据当时的政策要求应当下放,当时大队的主要干部予以证实,故我院同意大连中院对争执山岚下放事实的认定。
对该案如何适用法律,我院审判委员会经过讨论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土地管理法》第八条二款关于“村农民集体的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规定,是对土地权属分级所有的原则规定和对原已固定的三级所有形式的承认。国家土地管理局(89)国土(籍)字第73号《关于确定土权属问题若干意见》第十一条、农民集体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凡连续使用已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的规定,是在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的实践中,对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作的具体规定。因此”若干意见“与”土地管理法“在形式和内容上不相抵触。据此,”若干意见“第十一条可做为处理本案的参考依据。同时考虑到此类纠纷在当地还有几起,如按此处理,有利于土地管理秩序的稳定。依据上述两点,应维持二审法院的处理结果。
第二种意见认为:国土局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的规定与“土地管理法”第八条二款的规定在内容上似有抵触,且该规章又是在二审期间下发的,即使可以参照也没有溯及力,因此该案不能适用“若干意见”,应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本案事实,确定争议土地权属归现村民小组所有。
上述两种意见中,审判委员会倾向于第一种意见,但考虑到本案是集团诉讼案件,为稳妥处理,特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
题的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一、受理与诉讼主体
第一条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纠纷;(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 当事人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受诉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5条至第148条的规定处理。
当事人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并书面通知仲裁机构。但另一方当事人接受仲裁管辖后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并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三条 承包合同纠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当事人。前款所称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的农户,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 农户成员为多人的,由其代表人进行诉讼。农户代表人按照下列情形确定: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上记载的人;
(二)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为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人;
(三)前两项规定的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进行诉讼的,为农户成员推选的人。
二、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
第五条 承包合同中有关收回、调整承包地的约定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应当认定该约定无效。
第六条 因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者因发包方收回承包方弃耕、撂荒的承包地产生的纠纷,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承包方请求返还承包地的,应予支持;
(二)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承包方以发包方和第三人为共同被告,请求确认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返还承包地并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但属于承包方弃耕、撂荒情形的,对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前款第(二)项所称的第三人,请求受益方补偿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应予支持。
第七条 承包合同约定或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记载的承包期限短于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期限,承包方请求延长的,应予支持。第八条 承包方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或者对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发包方请求承包方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第九条 发包方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收回承包地前,承包方已经以转包、出租等形式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第三人,且流转期限尚未届满,因流转价款收取产生的纠纷,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承包方已经一次性收取了流转价款,发包方请求承包方返还剩余流转期限的流转价款的,应予支持;
(二)流转价款为分期支付,发包方请求第三人按照流转合同的约定支付流转价款的,应予支持。
第十条 承包方交回承包地不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程序的,不得认定其为自愿交回。
第十一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流转价款、流转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主张优先权的,应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在书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内未提出优先权主张的;
(二)未经书面公示,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开始使用承包地两个月内未提出优先权主张的。
第十二条 发包方强迫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第三人,承包方请求确认其与第三人签订的流转合同无效的,应予支持。发包方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请求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除外。
第十四条 承包方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仅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未报其备案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第十五条 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无效。对因此造成的损失,当事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因承包方不收取流转价款或者向对方支付费用的约定产生纠纷,当事人协商变更无法达成一致,且继续履行又显失公平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发生变更的客观情况,按照公平原则处理。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转包、出租地流转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参照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处理。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属于林地承包经营外,承包地交回的时间应当在农作物收获期结束后或者下一耕种期开始前。
对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投入,对方当事人请求承包方给予相应补偿的,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 发包方或者其他组织、个人擅自截留、扣缴承包收益或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承包方请求返还的,应予支持。发包方或者其他组织、个人主张抵销的,不予支持。
三、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
第十九条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承包费、承包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主张优先承包权的,应予支持。但在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已经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通过,并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主张优先承包权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条 发包方就同一土地签订两个以上承包合同,承包方均主张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已经依法登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均未依法登记的,生效在先合同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依前两项规定无法确定的,已经根据承包合同合法占有使用承包地的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争议发生后一方强行先占承包地的行为和事实,不得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承包方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即以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请求确认该流转无效的,应予支持。但非因承包方原因未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除外。
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除法律或者本解释有特殊规定外,按照有关家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处理。
四、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 第二十二条 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已经收到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的,应予支持。
承包方已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给第三人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青苗补偿费归实际投入人所有,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附着物所有人所有。
第二十三条 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弃统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已经收到的安置补助费的,应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但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林地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继承人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的,应予支持。
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方的继承人或者权利义务承受者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的,应予支持。
五、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本解释第五条、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及第二款、第十六条的纠纷案件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必要时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第二十七条 本解释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受理的第一审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
施行前已经生效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第四篇:股权分置改革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财务管理专题课程论文
姓名:XXX
学号:
班级:XXXXXXXXXX班
股权分置改革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摘要: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与社会公众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和结构。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约为三分之二,并且通常处于控股地位,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霸”现象,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少数股东的利益总是暴露在控制股东的强权之下,随时有可能受到控制股东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作出的决策以及其它不正当交易的侵害。
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政府仍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关键词:中小股东权益;股权结构;法律保护机制
一、中小股东利益受侵害的原因
2011年5月16日,海通证券的股东大会如期举行。会上几名情绪激动的小股东抛出一连串的质疑,对低迷的股价以及公司业绩表达不满,几乎大闹股东大会。原第一大股东上实集团在股东大会前夕的大笔减持是为导火索。尽管有诸多不满,海通证券股东大会上的22项审议议案,最后均以96%以上的赞成比例顺利通过。正因为小股东持股少,投票权就少,大股东减持造成的股价下滑后果由无辜的小股东承担。通过这个例子来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
1、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针对上述事件,我觉得证监会应事先通告海通证券大股东减持的通告,而不是事后反应,而且小股东利益受损却无处申辩。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存在着许多缺陷,监管层次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监管机构、证券业自律及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完备的监督体系,对于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无法及时进行监管和制止;监管缺乏透明度,即中小股东事先很难预测股市政策变动的情况,从而形成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这也是小股东大闹海通证券的主要原因。
2、不合理的信息披露。就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大股东减持之前应该事先通告,让小股东有时间做出自己的决定。上实集团作为大股东是证券的出售方和市场信息源,在一级市场的交易中拥有几乎完全的信息。但广大中小股东作为投资者是证券的购买方,拥有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发行者对外公开的各种资料和报告。因此,公开的信息在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方面均不足以使中小股东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导致中小股东这一信息弱势方交易决策失误,或者控股股东这一信息优势方做出不利于信息弱势方的不良选择。
3、中国中小投资者众多。中国股市中80%的投资者为自然人投资者,也叫散户,极度缺乏能够制约控股股东违规和侵害行为的专业投资机构
4、不完善的审计制度。最近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资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部分中资公司在近几个月内承认存在会计问题,美国券商集体封杀予以反应。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审计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意义
这首先说到中小股东的作用。中小股东的存在,有利于鼓励投资、聚集资金、加快经济的发展,它强化了大股东的地位和责任,减少大股东的投资风险,对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公司中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博弈中,几乎都是大股东在侵害中小股东的情况。
中小股东利益受侵害主要来源两个方面:第一,不称职的管理层造成的损害,这种损害是所有股东都要承受的,少数股东当然也会受其害;第二,大股东利用控制地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增加自身的利益。例如海通证券的例子就属于第二种。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已经十分必要,从国外的立法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有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和立法也日益完善。
三、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法律制度
法律是寻求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根本。从目前来看,现有法律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多方面对法律进行补充和完善。应该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用法律条款明确表述,使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可以依法进行。
措施:一加强法律可操作性,尽快完善各项法律详细的实施细则,例如有关重大经营信息披露和重大关联交易的规定与责任要有更加细致的实施细则;二是要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三是完善审计法律制度,严格要求,打造中国企业的信誉
2、实施股权分置,加大流通股比例
适当分散一股独大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使大股东不能靠高投票权来一意孤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股改的方式,减持国有股,并逐步上市流通,新股发行应加大流通股的比例。目前,股改正轰轰烈烈进行,相信一股独大的局面将有所改善。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加紧实施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职权与一般董事相同,他不但可通过客观行使董事职权的方式来监督公司的运作,并且可透过其积极的参与各种委员会运作来影响公司的决策与经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4、培育和规范发展机构投资者
注重发展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积小成大,力往一处使。这样可以有效制约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5、中小股东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对自己利益的保护,主动维护自身的权益非常关键。特别要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6、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管
增加中小股东在董事会中的代表人数,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要让债权人的利益代表进入董事会,要明确董事会成员的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李芬.从完善股东权利角度谈中小股东保护[J].现代管理科学,2003,(5).[2]段强.论独立董事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管理,2002,(1).[3]熊彬.邓兵.论关联交易条件下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策略的构建[J].北方经贸,2004,(2).[4]刘新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对策谈[J].政法论丛,2002,(4)
第五篇:怎样保护公司名字
怎样保护公司名字
企业的执照要到当地所管辖的工商局申请,代表的是在当地有经营权限。而公司的名字我们把格式外的字号称为商号。那这就要提到商标,商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2者是不一样的,管辖的机构也不一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你注册公司的商号不一定就能用作商标申请。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商标注册。商标有以下几个特征:
1:商标具有独占性,注册商标是为了区别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认牌购物。所以,商标持有人用于专用权、独占权。想要使用是需要商标持有人许可的。
2:商标标识具有显著特性,区别于大众所公认认识的标志。具有独特性。3:商标是无形资产。专业评估价值后,可做相应的抵押或者持商标证合伙经营公司,也可转让他人使用,从中获利。
商标有以下几个好处:
1: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2:受商标法保护,拥有专用权。3:使消费者认牌购物。
4;凭商标证可入驻多个电商平台。
5:有利于市场竞争,方便推广等等的好处。
再来分析以下公司注册的商号,地名+商号+行业+有限公司(责任公司等)形成一个整体。它是不可分割的。登记主管机关同意登记后,在当地取得经营权。但并不表示你的商号是受法律保护的。他人用不了你公司的全称,但可以用你公司的商号,人人可用。如果你申请了商标,就像前面提到的它拥有专用权。另外公司名字申请,检索的时候范围有限。
综上所述,怎样保护公司名字!把具有意义性、特征性的商号注册商标。当商号无法注册商标时,可先把用于商品或者服务上的标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