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在旅途淌千河-处世散文
“吃亏是福”这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工作第一天来自家人的叮嘱,当时并未深悟。等到而立之年,才大悟。俗话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往往是物质上的损失,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境,如果用外在的东西去换取心灵的平和,这便是物有所值,所以该糊涂、该舍弃、该低头时,就应遵从。因为人在旅途。
待
人
常言道:千斤牯牛也要低头喝水,做人做事皆不可太张扬,中国人向来信奉中庸之道,亲见过不少“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他们皆因锋芒必露,恃才傲物,咄咄逼人而不为领导所赏识,谁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国历史上将相奇才,为一代诸君建功立业,夺取城池之后命运不济者不少,落得“兔死狗烹”者更是成为典故,因此聪明反被聪明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周恩来的名字一直被信奉中庸之道的人所景仰,在战争时期,在和平年代,在文化大革命,他的睿智和低调,成功的保全了他自己也解救和保护了一批人。因为: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交 往
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朋友最长久。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越是最好的朋友往往也最让你受伤,世事无常,就算有一颗平常心,也难免会遇到千金散尽,势去人疏的尴尬,保持适度距离,可以免去很多烦恼,褪去一些繁文缛节,避免一些俗套。特别是对于:来是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更应敬而远之。《聊斋》故事里一介书生和一狐仙相恋,书生日盼夜深,好与狐仙一述衷肠,而狐仙也为与之达到长相厮守的目地,欲借法力转为人形,此念一出,书生却转念一想,其如若天天为之洗衣做饭,不就同取回一妻,而他所迷恋的不就是一种若即若离,虚无缥缈,又牵肠挂肚的那一种距离吗?虽是虚拟杜撰出来的人物,但却也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一份渴求。
受 挫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生活中,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遭受委屈和挫败,以至于会心生愤懑,甚至一蹶不振,这时应使自己冷静下来,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而让言行举止有过激行为。因为,头脑不冷静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智商是最低的。唐代著名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日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我伤我,嫌我恨我,则奈何?”拾得和尚说:“子但忍受之,依他,避他,苦苦耐他,过几年,你且看他如何?”古人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正所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天不负,三千越甲将吴吞。没有:行至水穷处,哪有坐看云起时?
得 理
人们都知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其实不然,有理时,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寸土必争,寸丝必要。因为树怕扒皮,人怕伤心。何必意气用事,去争个你死我活,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闹个人仰马翻,对簿公堂,花去的是时间,精力,财力,人力,虽看似解决了问题,但积累下的却是怨和恨,冤家意解还不意解,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道家,佛教宣扬的皆是“孝,道,义,礼。你虽“理直气壮”,但也必须找一个给你论理的地方,如果是:秀才遇到兵,就有理说不清了。
求人
人世间没有不求人的事,但求人也讲个艺术和方式。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要有理有节,恰到好处。对于相对棘手的事情,既要简明扼要说清楚,又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考虑,不要立马逼着对方答复。同时要掌握说话的语气:既谦和礼貌,又要不亢不卑,即便是因对方身份地位悬殊,也不要显得奴颜婢膝,低声下气,忘了人格;反之也不要因为彼此熟络,而不分公共场合,妄自菲薄,说话肆无忌惮。在秉公办事,初次见面时,除一个人的相貌能给人留有印象,其次就是你的言谈举止,虽不至于象外交辞令: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邦,这么危言耸听,但却能:良言一句三冬暖。
得 势
古人说的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人做官,鸡犬升天。阿谀奉承者不请自来,一时间高朋满座,享受众星捧月自不待言,大权在握,自然就会颐指气使。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句歌词写得好: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其实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得到又失去的过程,其过程尤如《忐忑》曲调一样:如行军突围,既高潮迭起又诙谐幽默充满戏剧。任何成功的道路都无捷径可走,没有人不是一步一个台阶走上来的,多想想当你失去名望、地位、金钱、失去了平日习以为常的掌声和舞台时,还是否能做到宠辱不惊,心静如水呢?“神马”皆浮云,一朝君子还一朝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富不过三代,谁又能保证长久鲜能?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位高权重时,不妨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之人。避免因穷途末路,势尽人疏时,而茕茕孑立。
人在旅途,沉浮起落,犹如过眼云烟,世间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第二篇:人在旅途现代散文
(一)天晴波罗峪
波罗峪,据说是城区外距离省城最近的景区之一,栖守在从省城南大门到卧虎山水库的群岭之中。望文生义,我想所谓“峪”,意在“山谷之中”,乃山岭夹持的谷地。它的景色,一定是山势逶迤,苍翠环绕。顾名思义,我想象中的波罗峪,到处弥漫着菠萝的甜香——可是,我们北方的山,哪里来的菠萝呢?新年伊始,随森林巴士的团队来到波罗峪,才发现原来是在“波罗”之上,谬加了一顶“草帽”——看来最好将文字先看准了,再放飞想象的翅膀。
齐鲁故国,文物之邦。南部山区不仅仅是开辟未久的省城后花园,自有其独特的人文记忆。历史上,它曾孕育了终军这样的西汉俊杰,秦琼这样的大唐猛将,山环水绕之中,收藏着丰富的历史印记。波罗峪,也曾梵宇佛堂,香火旺盛,在唐末的战乱中,一度成为黄巢军的驻地。而今历尽兴废,早已在荒草顽石中,成为遥远的往事。
深山之中,较市区更觉寒冷。隆冬时节,园内枯草萧索,而柏木尤绿;山路之旁,几方寒塘,次第相望。碧绿的池水,冻的翡翠般晶莹可喜;一泓金泉之水,从石壁上流淌下来,将岩石冲刷成一坨土豪金。我想,当一座山有了累累之石,才有了风骨;当有了潺潺之水,便有了灵气。这碧绿的潭水,岂非波罗峪的眼睛呢?水波之横,翠柏罗列,让一方山峪活波起来:也算对“波罗峪”的一种新解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座知青村——几座破败的瓦房,毫无生机的在寒风中兀立。曾几何时,这里演绎着主人们青春的火热,和身心的创痛。而今,他们早已各奔东西,追赶着人生的归宿。古人云:“三十年为一世”。这些幼时还颇觉熟悉的瓦房,恍然之间,似已变成另一个时代的文物。屋内张贴着上山下乡时代的资料和照片,让我们在灰暗的色调中,看到一个举国若狂的年代。所谓城市,乃百工之所聚,商贸之所通,自古是财富、权力与文化的汇聚地。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天地自有生生之德,万物自有向荣之心,此谓天道无为。一座城市和它的人民,本来有着蓬勃的生机,发展的动力。为什么,非要给它的孩子们扣上“知识青年”的高帽,一路敲锣打鼓,送到饿殍之余的乡野?是为了寓兵于农,垦荒戍边,还是为了疏散人口,转移矛盾?在一个号称进入了现代的社会,让那时还是孩子的父辈们,失去学业、离开家庭、没有工作,穷的只剩下懵懂和信仰!近代中国,百年大乱。沧海横流,让强者倒旋乾坤,让民命微若草芥。于是一时之强权,将举国之生计,操持于铁腕之中。倒用人性之至情,假借世间之令名,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愚天下之人而弄之。就使劲折腾吧,高烧之余,是一片诞妄的乱语。这场据说空前绝后的运动,扭曲了一代国人命运的轨迹。而我们,正是这些知青的后人。历史,从未走远。
枯枝萧萧,荒草凄凄,但这个世界,从未失去勃勃的生机。等寒冬过去,依然会有,芳菲的原野。
(二)青山寺小记
青山在嘉祥县南,山不甚高,多地质遗迹,类型各异,而年代相去久远,交错一岭之间。山麓有古庙,乡民谓之青山寺,余初闻其名,以为山中一佛寺尔,未甚奇之。比至山中,方知实为惠济公庙,奉西周时焦国之君世称“焦王”者。古时每遇亢旱,则官民相率祷之,辄为灵验,故千百年来香火甚盛,为县域名胜。县志云:“武王克商,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焦,小国也,始封之地在今河南境,后移至嘉祥青山下。今山下尤有东、西焦城村,是其明证也。然则县民奉祀先君于千百年间,其忠厚之意,不亦宜乎!
甫入山中,有泰山行宫石坊,明崇祯间遗物也,虽不甚大,然古朴之风,望之俨然。寺多古树,树龄辄千数百年,虽寺之始建年代无考,然其久远可知。寺内古碑甚多,余所见者自元代以来,以明代为众。览其文,虽历五六百年风雨,尚清晰可读。其中多因祈雨灵验,为官民所立,则自古之盛可知也。北宋崇宁间,封焦王为宁应侯,自宣和三年改封惠济公,岂不谓其惠施于民,而济人于厄欤?是协和人神,亦神明之大者。
寺中正殿曰惠济公庙,其后形制略小者为寝殿,奉惠济公及两夫人像。惠济公须眉皓然,衮服而危坐,然满面慈和,亲切若邻家翁;上手夫人发髻尽白,亦慈眉善目,和煦若邻家母;下手夫人发髻尚黑,然容貌端庄,似以礼自持,不苟言笑,非若今人,妖冶作态。寺中又有泰山行宫等,然则泰山奶奶之踪遍及齐鲁,真吾人之女神也。
(三)尧天舜日,历山之巅
——春雪寻踪千佛山
千佛山,古称历山。历山的名字,也许它的子民早已陌生,而真正让这座小山扬名天下、铭记史册的,则是历山——舜耕历山。在这座名城诞生的前夜,华夏先君曾亲自经营这片土地,留下了中华文明开基的坚实足迹。如果说趵突乃泺水之源,明湖乃众泉之聚,我想历山,应是泉城的文脉之根。历城,历山之城;历下,历山之下——莫非追寻古帝之遗踪。至于千佛山,只是隋唐已降佛教勃兴以来的名称,千百年来寄托着历山之民心中的神佛,承载着祈福的愿景。但先君奠基之功必将与世无极,舜与娥英二妃的神像,被后世子民永远敬奉在历山院中。
而今站在历山之巅,向北眺望,一座现代都市横亘汤汤黄河、岱北余峰之间。瑞雪满山,岭栖白云。鹊华突兀,历历可数。遥想百年之前,黄河如金丝之带,明湖如澄碧之镜,煌煌大明府城,雄踞苍莽之野;千载之上,湖波浩渺,浮荡华山,齐烟九点,次第相望,自一片图画天成。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泺水发源,济水清明,山环水绕,草木丰饶,无怪乎文明的种子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虽几经兴废,终将这座名城定位于诸夏之奥区。前世今生,一脉相承。
其辞曰:
历山寻踪古帝微,瑞雪照野白云飞。
三载耕耘都邑成,万古开辟功德巍。
思絮悠悠春风里,望尽河山相绕回。
奠基华夏垂一统,尧天舜日生光辉!
第三篇:倒淌河导游词
倒淌河地处青藏、青康公路交会点,为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和青南地区的交通要冲。乡境北部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遗址。倒淌河东距西宁102公里,原是一条东流入黄河的外流河,后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众河皆东流,唯此河独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两岸气候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突然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可未等地皮湿透,又转眼不见了;有时天色蔚蓝蔚蓝的,却有细细的雨丝,带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阳的微笑中飘来飘去,擦你的脸,使你得到一点抚慰;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时半夜里雷电交加,清晨却阳媚,只是到处散发着一种湿润的芳香。就象一个任性的妻子或娇嗔姑娘多变的情绪!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镇,走进镇子,扑而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茫无垠的大草原;“人”字街头,有古老的庙宇,有现代气息的楼堂;说藏话的,夹杂着那么多汉语词汇,说汉话的,又时时冒出几个倒装句……,迥异的民俗,是如此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统一。
这里是交通要道,这无疑是形成汉藏两族交流渗透的“倒淌河文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也许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包括爱情的桥梁。
地质学家是这样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这便是科学的论断。然而,不知为什么,这科学的断语总是被人忘记,远古的神话,令人向往,使它永远笼罩着一层神秘。好象是给人们的意愿寻找一个依据似的,在藏汉词典上有这么一个词条:倒淌河。这个藏文单词是没有倒淌的意思的,一个蹩脚的翻译尽可以把它译成“有文化的女人川”。有时直译一种语言是要犯错误的,可是在这里,它却是传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龙王的女儿,也是牧民的女儿。它娇小孱弱,却坚韧不拔。昨天它开拓了独特的倒淌河风俗,明天它必将创造更为灿烂的倒淌河文化。
青海海北川导游词 ·日月山导游词 ·黄河源导游词
传说中又谓文成公主进藏,经过此地,洒泪成河的故事,更使它闻名于世,成为人们心目中一条神秘的河。又有人说,海心山神泉被堵塞后,为不使湖水干涸,莲花大师便从周围引108条水入青海湖,最后还差一条,于是便把东流的一条水,由神蛇开路,引进了青海湖,从此便有了这条倒淌河。
第四篇:倒淌河导游词
倒淌河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倒淌河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倒淌河导游词1倒淌河地处青藏、青康公路交会点,为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跟青南地域的交通要冲。乡境北部有省级文物维护单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遗迹。倒淌河东距西宁102公里,原是一条东流入黄河的外流河,后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众河皆东流,唯此河独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悄悄地,静静地,温顺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恬淡,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对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联,增进文化交流,将年青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达到日月山时,回想不见长安,西望一片凄凉,念故乡,思父母,悲哀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传播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货色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慧、滑头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两岸气象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忽然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可未等地皮湿透,又转瞬不见了;有时天气蔚蓝蔚蓝的,却有细细的雨丝,带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阳的微笑中飘来飘去,擦你的脸,使你得到一点安慰;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时深夜里雷电交加,凌晨却阳媚,只是到处披发着一种潮湿的芬芳。就象一个率性的妻子或娇嗔姑娘多变的情感!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镇,走进镇子,扑而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莽无垠的大草原;“人”字街头,有古老的庙宇,有古代气味的楼堂;说藏话的,搀杂着那么多汉语词汇,说汉话的,又时时冒出多少个倒装句……,迥异的民俗,是如斯对照赫然而又协调同一。
这里是交通要道,这无疑是构成汉藏两族交换浸透的“倒淌河文化”的主要起因。然而,“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兴许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包含恋情的桥梁。
地质学家是这样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因为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这便是迷信的论断。然而,不知为什么,这科学的断语老是被人忘却,远古的神话,令人憧憬,使它永远覆盖着一层神秘。好象是给人们的志愿寻找一个根据似的,在藏汉词典上有这么一个词条:倒淌河。这个藏文单词是不倒淌的意思的,一个蹩脚的翻译尽能够把它译成“有文明的女人川”。有时直译一种语言是要犯过错的,可是在这里,它却是传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龙王的女儿,也是牧民的女儿。它娇小孱弱,却百折不挠。昨天它开辟了奇特的倒淌河风气,来日它必将发明更为残暴的倒淌河文化。
传说中又谓文成公主进藏,经由此地,洒泪成河的故事,更使它驰名于世,成为人们心目中一条神秘的河。又有人说,海心山神泉被梗塞后,为不使湖水干枯,莲花巨匠便从四周引108条水入青海湖,最后还差一条,于是便把东流的一条水,由神蛇开路,引进了青海湖,从此便有了这条倒淌河。
倒淌河导游词2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东 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上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正是由此向南经唐蕃古道进入西藏的,途经“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
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 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倒淌河导游词3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其实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倒淌河导游词4倒淌河地处青藏、青康公路交会点,为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和青南地区的交通要冲。乡境北部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遗址。倒淌河东距西宁102公里,原是一条东流入黄河的外流河,后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众河皆东流,唯此河独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两岸气候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突然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可未等地皮湿透,又转眼不见了;有时天色蔚蓝蔚蓝的,却有细细的雨丝,带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阳的微笑中飘来飘去,擦你的脸,使你得到一点抚慰;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时半夜里雷电交加,清晨却阳媚,只是到处散发着一种湿润的芳香。就象一个任性的妻子或娇嗔姑娘多变的情绪!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镇,走进镇子,扑而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茫无垠的大草原;“人”字街头,有古老的庙宇,有现代气息的楼堂;说藏话的,夹杂着那么多汉语词汇,说汉话的,又时时冒出几个倒装句……,迥异的民俗,是如此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统一。
这里是交通要道,这无疑是形成汉藏两族交流渗透的“倒淌河文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也许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包括爱情的桥梁。
地质学家是这样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这便是科学的论断。然而,不知为什么,这科学的断语总是被人忘记,远古的神话,令人向往,使它永远笼罩着一层神秘。好象是给人们的意愿寻找一个依据似的,在藏汉词典上有这么一个词条:倒淌河。这个藏文单词是没有倒淌的意思的,一个蹩脚的翻译尽可以把它译成“有文化的女人川”。有时直译一种语言是要犯错误的,可是在这里,它却是传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龙王的女儿,也是牧民的女儿。它娇小孱弱,却坚韧不拔。昨天它开拓了独特的倒淌河风俗,明天它必将创造更为灿烂的倒淌河文化。
青海海北川导游词·日月山导游词·黄河源导游词
传说中又谓文成公主进藏,经过此地,洒泪成河的故事,更使它闻名于世,成为人们心目中一条神秘的河。又有人说,海心山神泉被堵塞后,为不使湖水干涸,莲花大师便从周围引108条水入青海湖,最后还差一条,于是便把东流的一条水,由神蛇开路,引进了青海湖,从此便有了这条倒淌河。
倒淌河导游词5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春天,它纤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动着水墨画也画不出来的一片春愁,秋天它丰满宽阔,奔腾中不失温柔宽厚。它不像长江、黄河那样,巨浪滔天,势不可挡,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气。它满怀情感,却从不恣意泛滥;它温顺地随四时而变化,但又执蓍坚韧地沿自己的流向前去,百折不回,整个一个西部女人的性格。
倒淌河导游词6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青海湖东缘的高原第一镇倒淌河镇,东经100°31′— 101°13′,北纬36°12′— 36°36′之间,海拔约3300米,地处109、214国道分岔点,是通往闻名的青海湖的必经之路,距省会西宁有98公里。倒淌河镇因境内倒淌河水自东西流而得名,有“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诗句赞美河水自东向西流淌的独特景观,自古就是进入青南牧区和西藏的交通要冲,有着“藏区门户”和“进藏咽喉”之美誉。
自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河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年着,蜿蜒四十多公里。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在这里虽然不见滔滔,不闻哗哗,但它确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这就是青海美丽的倒淌河。
倒淌河导游词7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东 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上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正是由此向南经唐蕃古道进入的,途经“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
倒淌河导游词8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
其实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青海湖东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现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顶修有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脚下有流向独特的倒淌河。站在山顶,向东眺望,一派田园风情;向西看,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海心山明丽动人,与田园秀色迥然不同。故游人都说:“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
第五篇:千河水系治理情况
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有效改变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穿越县域及城区的千河,其生态功能与休闲景观作用日益显现。但由于城市扩张及沿岸工业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千河流域及其支流部分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问题,为此,我们不断争取资金,加大河道治理力度,不断改变河道生态环境,先后完成了冯坊河防洪工程,草碧河治理工程等,现在又争取到了千河治理工程据悉,随着千河治理工程的实施,千河的污染物排放将得到有效控制,河流水质达到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要求,成为千阳县生态景观河道。
我县堤防建设由1999年起步至今,每年都有相应的工程建设项目,城区左右岸,城区冯坊河段建成之后,农防北岸已完成草碧到寇家河段,城关镇段坊段的建设,农防南岸依托宝汉高速公路路堤工程建设,已基本得到解决。2010至2012年底,依托国家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首先建成了冯坊河防洪工程,治理个河道7.2km,加固、修建堤防、护岸10.06km;其次建成了草碧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2.7km,加固、修建堤防、护岸3.8km,使千河的两条最大支流得到有效治理。2012、2013年完成了中央公益性项目千河、冯坊河堤防维修工程,使“2010年7.23洪水”、“2013年7.22洪水”造成的多处水毁堤防得到了部分修复,使河流行洪更安全更畅通,极大地保障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县域经济发展。
1、冯坊河概况
冯坊河是千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凤翔、千阳、麟游三县交界的千阳岭西麓,由东向西,到千阳县城西毗芦寺村附近汇入千河,河道长34.4公里,流域面积230.1平方公里,流域跨凤翔、千阳两县,在千阳县流经崔家头、高崖、张家塬、南寨和城关5个镇,13个村,61个村民小组。
千阳县冯坊河防洪工程是陕西省2009年中小流域治理4个试点项目之一,工程涉及张家塬和城关2个镇。工程于2010年10月1日开工,2011年4月29日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任务,2011年12月22日,省水利厅对千阳县冯坊河防洪工程召开了竣工验收会议,工程质量合格。
冯坊河防洪工程治理范围为千阳县城西约1.0km的冯坊河中下游,北至文家坡乡北坡村叶家底下南至冯坊河入千河口,治理河段长度7.2km,共加固和修复重建堤防长度10067m,加固护岸长度607m。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476.1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67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4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30万元。
冯坊河城关镇段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设计流量为530m/s,主要建筑物堤防级别为4级;其余河段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设计流量为350m/s,主要建筑物堤防级别为5级。本次洪水水毁点均在农防段。
2、草碧河概况
2 草碧河位于千阳县草碧镇,属渭河水系,是千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陇县的陇山山脉,流经陇县、千阳,至草碧河镇注入千河,流域面积238.4km2,干流长30km,河流比降8.6‰。草碧河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26万m3。流域跨陇县、千阳两县,在千阳县流经草碧镇,7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1269户,总人口5037人。
2011年底至2012年5月20日实施的千阳县草碧河治理工程治理范围位于草碧河下游的草碧镇段,北至草碧镇窑湾村北(草碧河大桥上游1.4km处),南至草碧河入千河口,治理河段长度2.7km。累计完成新修、加固堤防、新建护岸3794.5m,其中新建堤防400m,新建护岸1405m,加固堤防1989.5m。批复概算投资1435.34万元。
草碧河治理工程,草碧镇段按草碧河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设计流量为485m/s。草碧河河口千河回水段按草碧河20年一遇洪水位与千河20年一遇洪水位的外包线确定,千河干流在草碧河入口段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720 m/s,主要建筑物堤防级别为4级。
3、千河概况
千河属渭河水系,是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陇山山脉关山东麓的甘肃省张家川县唐帽山南麓石庙梁,流经千山脚下,呈西—东南流向,流经陇县,横贯千阳,进入冯家山水库,于宝鸡县冯家山咀汇入渭河,全长152.8km,流域总面积3493.9km2,河流
平均比降5.8%。千阳境内流域面积835.86km2,流长36km,年均径流量6.75亿立方米。属季节性多洪水泥沙河流。
2013开始,争取国家重要支流治理项目投资,目前,千阳段治理国家投资约8000多万元,计划新建堤防2.5km;重建堤防0.32km;加培堤防3处,长7.416km;修建护坡17.637km;修建护岸10.183km;新修堤顶道路23.037km.千河城区堤防,设计行洪宽度200m,最大行洪2300 m/s,按30年一遇洪水设防。重要乡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村庄和农田保护区的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