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村一大学生之初级经济学各章的复习范围
初级经济学各章的复习范围
第一章导论
一、重点名词
稀缺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重点掌握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3.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不是我国制订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4.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三、掌握
1.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
2.西方经济学的存量与流量分析。
四、了解
1.何为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本章不作为考试的重点)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一、重点名词
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二、重点掌握
1.需求曲线形状及特点。
2.供给曲线形状及特点。
3.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掌握
1.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2.供给价格弹性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3.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含义与运用。
四、了解
1.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2.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重点名词
总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家庭预算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二、重点掌握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2.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4.预算线的变动规律。
三、掌握
1.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
2.收入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3.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四、了解
1.序数效用的假设条件。
2.消费者对收入和闲暇的选择。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边际产量总产量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
二、重点掌握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
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4.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三、掌握
1.生产要素的主要内容。
2.生产的三阶段。
3.等成本曲线的含义及变动规律
四、了解
1.厂商的三种组织形式。
2.生产函数及其公式。
3.规模报酬及其类型。
第五章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利润
二、重点掌握
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2.短期成本曲线的含义及性状。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三、掌握
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含义。
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含义。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四、了解
短期成本的分析与应用。
第六章市场理论
一、重点名词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
二、重点掌握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短期均衡。
2.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短期均衡。
3.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掌握
1.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2.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四、了解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供给曲线。
2.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供给曲线。
3.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供给曲线。
第七章分配理论
一、重点名词
边际产品价值利率洛伦兹曲线吉尼系数
二、重点问题
1.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2.土地供给曲线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3.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4.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和对策
三、掌握
1.生产要素均衡的条件。
2.均衡利率的确定。
四、了解
1.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相比的特点。
2.资本需求曲线与资本供给曲线。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重点名词
不完全信息外部性科斯定理公共物品
二、重点掌握
1.外部不经济与资源配置。
2.外部经济与资源配置。
3.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三、掌握
1.逆向选择及其防止。
2.不完全信息造成市场失灵。
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四、了解
1.何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公共选择理论。
3.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机制来配置,政府如何保证公共物品的供应。
第九章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及其衡量
一、重点名词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
二、重点掌握
1.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
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欠及校正。
3.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项目。
4.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三、掌握
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异同。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四、了解
1.三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总值与相关指标的关系。
3.通货膨胀的种类。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重点名词
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
二、重点掌握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内容。
2.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3.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
三、掌握
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
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3.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变动规律
四、了解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第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重点名词
总需求总供给
二、重点掌握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性状。
2.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3.总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三、掌握
1.总需求曲线的位移。
2.正常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四、了解
1.总需求函数。
2.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重点名词
财政政策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货币政策
二、重点掌握
1.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及应用。
2.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及应用。
3.税收乘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
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
四、了解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十三章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一、重点名词
经济开放度汇率浮动汇率制度
二、重点问题
1.影响各国之间开放度差异的因素
2.资源禀赋理论。
3.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
1.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
2.汇率制度。
四、了解
1.国际收支平衡表。
2.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
3.对外均衡曲线。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一、重点名词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资本产出比率加速数
二、重点问题
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经济涵义与应用。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经济涵义与应用。
3.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
三、掌握
1.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加速原理及作用。
四、了解
1.经济增长理论的三阶段。
2.经济周期的成因。
(本章不作为考试的重点)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5 1纳什均衡 在一个策略组合S*中,在其他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已有策略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参与人有激励去改变自身的策略,则S*被称为纳什均衡
2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3产业组织:主要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的角度研究企业或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市场及市场的结构。
4产业经济学 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的 应用经济学
5勒那指数 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IL=(P-MC)/P=-1/E,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或经营某一产品的某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效率提高。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某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进入壁垒: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退出壁垒: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掠夺性定价:原有企业将价格降至对手评价价格以下,以便将对手逐出市场,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性定价的损失。
竞争政策: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在市场交易行为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产业关联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产业布局,指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简答题5个
1画图分析市场势力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1、市场势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或者是企业将价格制定在边际成本之上的能力。
2、来源:①对稀缺资源的控制;②寻求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准入证);③适当的反进入策略;④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⑤培养企业的异值化能力(技术、学习、核心竞争能力)
3、市场势力的影响:(1)市场福利:消费者在消费中得到的剩余+生产者从生产中得到的剩余SW(P)=CS(P)+PS(P)(2)垄断价格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原因,影响:①消费者支付较高价格却得到较少产品数量,消费者剩余减少,提高价格,消费者剩余减少;②垄断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效率损失。生产者剩余减少(毛利减少)市场势力的成本分析:1消费利益转移效应:即消费剩余受损,并转移一部分为生产者利润2生产的低效率,由于垄断厂商控制产量,B-C产量下降,一部分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停产,便生产者剩余减少3肯能会诱发寻租行为。
从图中不难发现,在垄断条件下,垄断价(Pm)远高于竞争性价格(Pe)而垄断产量
低于竞争性产量。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社会福利净损失。1价格越高,市场势力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也就越严重。2垄断势力所导致的社会福利净损失还取决于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市场规模。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足够大,那么垄断场上就不能制定任何高于标记成本的价格,因为价格上涨,哪怕是轻微的上涨,消费者就不会购买。随着市场需求弹性的下降,垄断厂商抬高价格的能力和净损失就会增长。3另外,市场规模越大,与垄断势力相关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就越大。
2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scp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研究,对一系列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剖析,揭示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政策理论依据。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中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这三个环节的分析基本是按照单向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行的,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崛起的芝加哥学派则提出,反对强调三者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认为事实上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而是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
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由于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该学派被称为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的产业经济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为特定的市场,按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SCP三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S,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S的因素主要为市场集中程度(CRn),产品差别化程度(广告密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C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上,才去的各种决策行为。包括企业确定价格的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P是指在一定的S和C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对P优劣进行评价。
论述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的基本思想。1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2在这个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时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公共政策展开的。3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作的绩效。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所谓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他们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3威廉姆逊有关契约与治理结构的选择分析 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1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2第二个维度是交易的次数3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
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人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
威廉姆森用资产的专用性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他认为只有懂得了资产专用性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市场采购会让位给企业自己生产。他把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指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威廉姆森认为,应该根据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受保护程度来决定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如果一项资产具有很高的专用性,那么为了使投资者避免事后被敲竹杠,就应该给予其更多的保护或更高的价格。这一观点其实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应用。4规模经济壁垒与绝对成本优势壁垒的区别:
规模经济壁垒是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规模经济壁垒的大小决定因素:1.市场容量的大小2.最小有效规模产量相对于市场容量的大小3.小于最小有效规模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原有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在位企业绝对成本优势来源:1通过专利或技术秘诀控制了最新的生产工艺;2控制了高质量或低成本投入的供应渠道;3控制产品的销售渠道;4拥有特殊经营能力或技术专长的人才;5进入者筹集资金需支付更高的资本成本。
市场容量OM的大小;MES(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生产规模)相对于OM的大小;产量小于OB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
规模经济壁垒是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当在位企业已经在最小有效规模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新进入企业面临两难:若以低于MES的产量进入,其成本高于在位企业;若以MES产量进入,则进入后市场总产量超过最大市场容量,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成本以下。
如图4-2,进入者的最低平均成本为P2,原有企业的最低平均成本为P1,市场需求曲线为D(P),如果原有企业把价格定在P1和P2之间并满足市场需求,则原有企业在获得经济利润的同时阻止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构成了进入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
5画图分析过剩生产投资形成的结构壁垒分析
含义,条件:原有企业,可以在潜在进入者进入之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一旦进入者进入,原有企业就可以用原有闲置的生产能力,扩大产量,实施投资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1.原有企业利用过度生产能力扩大产出时,齐边际成本为新增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劳动力成本等可变要素的成本(w)2而进入者增加产出时必然同时产生资本设备成本(r)和劳动力等可变成本,其边际成本为w+r,如图所示,原有企业在进入发生之前的产量为q1,它的生产能力为q2,产出q2-q1是维持的过度生产能力。结论是:正式原有企业在边际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原有企业在进入发生时,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扩大产出,从而有效阻止进入者进入。
1.如图:q2-q1=闲置,过剩生产能力2.在q2之前,永远有竞争优势3正是原有企业在边际成本上的优势,使得斗争策略变得可置信的威胁。生产能力过剩表现在二个方面:1已有的生产能力过剰,2已积累的资本过剩。现今的“流动性过剩”就是资本过剩。
判断与分析2个(5分一个)
1雁行理论:赤松要:描绘了日本和其他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现代化成长的路径,后起国家产业增长分三个阶段:a、进口的工业消费品逐步打开国内的消费市场(模仿阶段);b、国内生产(进口替代)--用国内产品进行替代;c、出口替代,经济成熟,很有竞争—自主创新
是指产业的兴衰现象,当成本条件改变时,产业就会被迫从先进国家移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就像雁鸟在结队飞行时所呈现的V字形,由一只领头雁带头飞向气候适宜的地区;亦即,依特定产业的兴起、成长、成熟、衰退等过程,好像大雁带小雁般,该产业乃视比较利益而转移到后进地区。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属于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领头雁,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东南亚、中国及南亚诸国(包括印度尼西亚)。
2哈佛scp 问:SCP框架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答案:对。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作的经济绩效。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一市场行为(Conduct)一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产业分析框架。SCP模型主要分析在行业或者企业收到表面冲击时,可能的战略调整及行为变化。
SCP模型从对特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三个角度来分析外部冲击的影响。S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行业可能的影响,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C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P经营绩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环境方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论述题是3个
1有效进入阻挠(条件 模型 结论(15分)(有图)
条件:假定1:在位企业可以采取积极行动,在新企业进入之前进行一笔策略性投资②阻止在位者策略:1.策略性投资,沉没成本C 2消极式,不进入策略性投资假定2潜在进入者观察在位企业行动后选择进入还是不进入。假定3在位企业斗争或者默许。假定4如果进入实际发生,而在位企业选择斗争,则在位进行的策略性投资不会改变
双方利润但其他情况下,策略性投资使在位企业利润减少。假定5支付向量(在位者、进入者)
前提条件:假定潜在进入者与在位企业有相同的需求和技术条件;进入者的策略:进入或不进入;在位者的策略:默许或斗争;
结论: 1积极(进入,斗争)2消极(进入,默许)2性别博弈 然后找出纳什均衡(这个只占5分)
纳什均衡:(2,1)(1,2)
3产业结构的本质特征(分别从质和从量的方面来解释)
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10分)
质的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的关系。量:产业间的联系
产业结构优化特征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只有那些创新不仅为其引入了新的生产函数,加速技术进步,而且还为其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使之对整个产业结构具有引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诱发作用、前瞻效应、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改变“三高一低”现状(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 简述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自然因素和资源禀赋 人口因素 技术进步 资金供应状况 商品供应状况 环境因素2.需求因素: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3.国际贸易因素 4.国际投资因素 5.其他因素
影响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1集中度2产品差别化3新企业进入壁垒4市场需求的增长率5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6)短期成本结构 简答、论述补充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1)产业间的 结构组成及其变化(2)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体系,产业结构变化的高度化(3)政府制定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升级 简述科斯关于企业及企业与市场关系的基本观点
科斯关于企业的理论。内容:1.以交易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强调各种社会组织的契约性,用交易费用成本的大小衡量契约的优劣性2.强调交易组织方式的选择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3是自己生产还是购买
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3个方面:1企业本质:契约2交易成本: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发现价格的成本,机会成本,谈判和签约成本3.企业组织和制度安排4.企业的边界,企业和市场规模。
科斯企业理论:目的:产权的安排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定理一:指出在没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不会影响它的最终配置和社会福利。定理二:当存在交易费用时,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权利的最终配置,也可影响社会的最终总体福利。结论1只要交易费用大于0,就可以通过法律权利的明确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2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就是应该便于产权关系明晰化。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区别及优缺点:进口替代: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某些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以替代过去对这些制成品的进口,达到扶持本国新兴工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优点:①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②发挥本国资源等方面优势③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地方缺点:①阻碍出口发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③排斥竞争,降低经济整体效率。出口导向:根据国际化比较利益的原则,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通过扩大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逐步向均衡汇率靠拢,有的还实行低估汇率,鼓励出口;取消数量限制措施。(1)优点:①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得②引进竞争机制③促进出口发展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2)缺点:①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②对外依赖性较大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或经营某一产品的某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效率提高。范围经济:是指利用某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两者不同:1规模经济是增加产量2范围经济是增加品种。规模经济成因: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经济性。范围经济的成因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主导产业含义:对一个产业的结果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企业。主导产业,主导增长产业,是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1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能对其前后向产业起较大的带动作用的产业2.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基准:选择弹性大的产业,因为有更大的市场需求3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较高的附加值。
主导产业的特征: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2充足的市场需求3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1.市场自发调节2.政府积极干预
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异: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有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策略性进入壁垒是原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作用。是阻止市场进入的一种行为。有时,可以把策略性进入壁垒和进入阻挠视为同义语。同:都属于进入壁垒。
霍夫曼指数:霍夫曼指数: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越高。霍夫曼比例=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农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
连锁店悖论1莱茵哈德·泽尔腾认为,在博弈早期,原有企业会采取掠夺性定价策略,阻止潜在者进入,在结束的时候,原有企业才会采取容纳的方式,但由于共同知识的假定,容纳是对进入者的最优反应,而进入也是对容纳的最优反应。2逆推归纳法,进入容纳是最好的选择。)说明了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不可信。而连锁店悖论是指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无法实现参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
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前期~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第三篇:一村一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和写作要求2010.5.12
一村一大10春10秋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参考选题
一、写作要求
1、所有一村一大的专科学生毕业论文都可以写前一年的工作总结或调查报告。一定要写郴州当地的事情,不能在网上抄袭。
2、文章 要2000字以上。大标题 3号黑体,小标题小三号黑体体,正文四号宋体
3、写好草稿一定要用附件发到指导老师的邮箱看一下,有些要修改后才能上交。4月20日以前要交正稿。
4、凡是文章内容相同的同学都要重写。
二、参考选题
(一)、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选题
一)、郴州各乡政府、镇政府、村里去年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或调查报告)。
二)、郴州各乡政府、镇政府、村里调查报告的参考选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调查
2、农村党团组织建设情况调查
3、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与理想追求调研
4、农民致富经验调查 5、13.农民致富对策调研
6、.农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情况调查
7、.培育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调研 8.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
9、.农业从业人员情况调查及趋势分析 10.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状况调查 11.新一代农民道德素质状况调查 12.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现状调查
13.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 14.进城务工农民的心理因素与生活境况调研 15.农民在思考企盼什么 16.耕地抛荒情况调研
17.致富带头人作用与影响的调查 18.某地森林资源状况及林业建设调查 19.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调查
20.某地花卉产业发展及农业园艺产品调研 21.某地观光农业发展情况调查
22.农村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调查 23.某地休闲观光园(休闲农庄)发展情况调查 24.农村环境保护状况调查与思考
25.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调查 26.农民的教育情况调查
27.农民最喜爱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调查 28.农民在闲暇时间做什么 29.农村远程教育现状及前景调研 30.农村远程教育基本条件调查
31.“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调查 32.农村养殖场排污状况调研 33.农村土地流转及制度创新调查 34.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典型调查 35.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与实绩调查 36.村官大学生的培养与使用调查 37.农民文化需求调查
38.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专题3: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39.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与路径调研 40.城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及其对策 41.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42.城镇化进程中的法治问题调研 43.某城镇管理现状及居民满意度调查 44.新型城镇建设与管理情况调查 45、53.城镇社区医疗状况及监管情况调查 46..家庭保姆市场需求调查
(二)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有
一)郴州各乡、镇、村企业去年的工作总结
二)、调查报告选题参考
1、关于改进我乡××厂生产的建议。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设想。
3、××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工厂环境治理调查。
5、××地区构建和谐环境,吸引外资的实践探索。
6、××乡镇企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调查。
7、××乡镇企业成本效益现状调查。
8、××乡镇企业走势分析。
9、××乡镇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10、家族企业的管理特征及利弊分析。
11、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各章重点内容复习
西方经济学各章重点内容复习(1)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二、重点掌握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2、需求的价格弹性 ①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具体地说,它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②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 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弧弹性);(点弹性)。
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表示价格变动的比率。
③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④弹性的应用
富有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降价的,价格下降有助于总收益增加;缺乏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提价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其中总收益 TR=P*Q。
5、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计算。第三章 效用理论
一、重点名词
1、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替代效应: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导致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4、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
二、重点掌握、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化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连续地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消费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1)限制条件PxQx+PyQy=M(限制收入是即定的)(2)均衡条件 MUX/PX=MUY/PY 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②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PxQx+PyQy=M。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③消费者均衡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的产品数量的计算。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重点名词
1、边际成本: 是指在生产中增加一单位产品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2、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量不变时,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 K 而必需增加生产要素 L 的投入量,的减少量与 L 的增加量的比率。
K
4、等产量曲线: 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5、生产扩展路线:是指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产出水平所对应的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点的轨迹,或者说,在每一种可能的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水平下所对应的最大产出点的轨迹,它实际上就是把每个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
6、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或者作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二、重点掌握、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②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MP>0 时,TP 上升; MP=0 时,TP 最大; MP<0 时,TP 下降。
AP 与 MP 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相交前,MP>AP ;相交后,MP 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等产量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等产量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3.边际报酬递减规率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概念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三个前提条件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变的,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3.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6、利润最大化原则为 MR=MC。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的计算。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完全竞争: 又称纯粹竞争,是指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或者说竞争不受任何阻碍或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 就是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即一个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3、垄断竞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4、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二、重点掌握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① 短期均衡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② 长期均衡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AR=LAC=SAC。、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① 短期均衡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②长期均衡 在 LMC=MR 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其均衡条件为 LMC =SMC=MR。 第六章 分配理论 一、重点名词 1、洛伦斯曲线:是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条曲线。 2、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 =A/(A+B) 二、重点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洛伦斯曲线越弯曲,说明收入越不平均;洛伦斯曲线越直,说明收入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越平均。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 2、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3、公共物品是指像国防、立法、交通这类不通过市场交易,由政府提供的商品与劳务。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二、重点掌握、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①征税和补偿;②企业合并;③明确产权。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重点名词、平均消费倾向 APC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边际消费倾向 MPC :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MPC=、投资乘数:是指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 二、重点掌握、短期消费函数为 C=C 0 +bY,长期消费函数 C=bY。因此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其中 C 0 是自发消费,bY 是引致消费。4、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当某一个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使其他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这些部门投资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最初自发投资增加量的数倍。同理,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 乘数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总的来说就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乘数就会相应的缩小。也就是说,在各个轮次上产出出现梗阻,则乘数的大小会减小,梗阻的程度越严重,乘数相应就越小。 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在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K=1/1 - b(1-t)。 5、两部门和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 Y=AD=C= C 0 + bY 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 Y=AD=C+I= C 0 + bY +I 三部门 均衡国民收入为 Y=AD=C+I+G= C 0 + bY +I+G 或 Y=AD=C+I+G= C0 + bY d +I+G 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 第十二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一、重点名词 1、总需求:是指一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2、总供给:是指一个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二、重点掌握、总需求曲线是描述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既价格总水平提高导致投资支出减少。反之亦然。 注意: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与微观经济学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不同的。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均衡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 ab 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 bc 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因此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③长期总供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重点名词 1、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3、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数,即失业率 = 失业人数 /(失业人数 + 就业人数)。 二、重点掌握、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2、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使私人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二、重点掌握 1、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物品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 财政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如图所示;反之亦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 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亦然。 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 ① 政府购买支出 G 的乘数 在没有税收时,AD=C+I+G=C 0 +bY+I+G=Y,Y= K= 在有税收且税率为 t 即 T=tY 时,AD=C+I+G=C 0 +bY d +I+G= C 0 +b(Y — tY)+I+G =Y,② 转移支付 TR 的乘数 在没有税收时,AD=C+I+G=C 0 +b(Y+TR)+I+G=Y,由此可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和在转移支付乘数的计算。 税收乘数: AD=C+I+G=C 0 +bY d +I+G= C 0 +b(Y — T)+I+G =Y,西方经济学各章重点内容复习(6) 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2、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二、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的内容 ① 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②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进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③ 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 货币供给增加,LM 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如图所示;反之亦然。 文化管理的定义 文化管理的特征 企业管理的三个境界 人本管理呢(3p) 人本管理的四个层次的内容? 如何以文化人?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的地位? 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对员工行为的约束有什么不同?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的辐射途径有哪些 企业文化学产生的原因? 企业文化理论四重奏 “Z型 ”管理方式的特点? 迪尔·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与礼仪》 • 认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由哪五大要素组成?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企业价值观的定义 区分企业经济价值观和企业社会伦理观 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纵向结构的内容 企业价值观的功能和风险 企业使命定义 如何理解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的制定要求 企业愿景的特征 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和企业价值观的区别和联系 企业精神的含义 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比较 企业道德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CSR的加强? 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层次结构 企业文化制度层的特征: 企业文化的载体结构四层次的关系 定义: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是: 企业文化演变的临界点 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作用第五篇:2012复习范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