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景德镇老城区现状调查报告
景德镇在民间向来有“四山八坞九条半街,一百零八弄”之说,弄堂异常丰富,居住在老城区的大多是当时的陶瓷工人,由于景德镇在历史上制瓷业的兴盛,老城区和里弄也被打上了深刻的陶瓷文化的烙印,景德镇老城区现状调查报告。景德镇的里弄大多是东西走向,同一条弄堂如果有上下之分,那么东面的称作上弄,西面的称作下弄,而南北向的则被称作横弄。景德镇里弄基本仍保持着清末民初的格局,宽窄以挑柸架的宽窄为标准,据说是为了适应陶瓷生产的需要。老城区的建筑类型主要有民居、店铺、会馆、制瓷作坊、窑房等,建筑类型较其他城市更为特殊且丰富。景德镇老城区的特殊价值也正体现在其整体格局和建筑类型的多样化上,就单栋建筑而言,艺术价值较附近城市(例如婺源、安徽西递宏村等)要低。景德镇的老城区里反映一定历史风貌的建筑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片区-湖北会馆片区和程家下巷片区,其他还有一些风貌建筑零散分布,这些建筑类型非常具有景德镇的地方特色,包括瑞州会馆遗址、通津桥柴行、方家弄作坊群、郑家洼民居、老当铺下弄商铺等。我们此次主要根据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确定了保留、修复、拆除三种类型。不过,即使是保留类的建筑,也大多存在破损严重、年久失修等问题,亟待进行修缮和改造。
一、湖北会馆片区这一片区位于老城区中部,横跨彭家下弄、毕家下弄、福寿弄、占家下弄四条弄堂,以湖北会馆、奉新会馆为核心,整体风貌呈现清末民初风格,是此次老城区改造中保留价值最高的片区。这一片区的建筑群大部分为修复,重点保留的建筑为会馆和几栋具有典型景德镇特色的老宅,具体为湖北会馆、奉新会馆、彭家下弄26号、28号、彭家下弄一横弄3号、毕家下弄15号、福寿弄8号。奉新会馆没有湖北会馆那么保存完好,从外观几乎看不出当时的痕迹,据资料记载,奉新会馆先后被改成电影院、杂剧院,采茶戏的表演场所,现在这里又成了打麻将的地方,许多建筑构件都被改造一新,不过仍有些局部构件保留了下来,比如说木结构的穹顶。毕家下弄15号位于奉新会馆对面,建筑外观保存较为完好,屋檐下挂着鸟笼,有着典型的清末生活形态。建筑旁边紧邻着一砖石结构栅门,非常具有特色,这类具有典型历史风貌的构筑物也应同建筑物一道保留下来。彭家下弄26号、28号、彭家下弄一横弄3号三栋建筑毗邻,据说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这三栋建筑围合成的空间整体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清末格局。老宅外观上都保存完好,彰显出典型景德镇的建筑布局特色,比如说八字门,26号大门上部还刻着大幅的64卦图案,有很高的保留和研究价值。一横弄3号老宅的屋檐下还挂着鸟笼,透露出典型清末的生活形态。福寿弄8号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典型风格,西式拱形门框与中式栅格木门相得益彰,彰显出民国初年外来文化对于景德镇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有较高的保留和研究价值。
二、程家下巷片区程家下巷片区位于湖北会馆片区以南,这一片区的风貌建筑主要集中分布在程家下巷两侧,东西向连绵成片,这些风貌建筑外观都较为破旧,单栋建筑而言艺术价值不高,但整体呈现清末民初风格,因此这一片区整体定位为修复,唯一需要重点保留的建筑是程家下巷40号。程家下巷40号是景德镇民居的典型代表,外立面的石砌砖门有一定的艺术性。
三、瑞州会馆遗址瑞州会馆遗址位于瑞州弄以南,紧邻中山北路,现在原址上已新建5层高的楼房,但据当地居民回忆,瑞州会馆规模较大,门柱非常有特点,至今在附近还能找到巨大的柱础构件。瑞州会馆遗址对面有栋两层高的楼房,窗户样式具有典型的西式风格,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栋建筑大概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被作为景德镇报社使用过,现已废弃,调查报告《景德镇老城区现状调查报告》。我们建议对其进行修复。
四、通津桥柴行通津桥一带以前是城市贫民的聚集地,居民以柴客、船工为主,因此柴行业在此极为兴盛。通津桥中横弄东北侧原有一柴行建筑,这类建筑有着深刻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印记,见证着景德镇的辉煌历史,可惜后毁于大火,现在原址上只留下一些颓垣断瓦。由于这类建筑在景德镇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我们建议对其进行修复。
五、方家弄作坊群方家弄作坊群位于方家弄以南,据介绍,这里原先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制瓷作坊,许多窑工都曾居住在此,如今,这些作坊都已被改作居住,但作坊的建筑形制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从外观可以看出,这些作坊的开间都较小,且立面连续成排,一些局部构件被当地居民进行了改造,因此风貌显得有些不协调,建议将其拆除,但整体片区仍定位为修复。这一片区需重点保留的建筑有方家下弄2号、3号和8号。
六、郑家洼民居郑家洼一带地势较低,民国时有许多穷苦贫民居住在此,因此这一带的民居大多为平房,低矮且结构简单,现在这一带人为改造痕迹很重,许多民居都被扩建成3层楼高的楼房,低矮的民居保存下来的不多,但有几栋保留下来的民居仍保持着窑砖砌墙的特点,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建议对其进行修复。另外,这一代有些居民用匣钵来养花,彰显出景德镇特有的生活方式。
七、老当铺下弄商铺老当铺下弄东侧有几栋连排的风貌建筑,这些建筑以商铺为主,有民居参差期间,风貌较为统一。商铺多为二层,二层的栏杆样式呈现西式风貌,民居建筑则显现出徽派建筑和赣派建筑的混合风格,因此将这几栋建筑定位为修复。由于景德镇老城区及里弄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大面积改造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传统里弄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建筑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的保护,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提出以下改造实施建议:
一、将湖北会馆开辟为景德镇会馆博物馆湖北会馆是老城区保护中最重要的保护对象之一,它作为一种特殊建筑类型,体现了景德镇自古作为移民城市的独特历史。“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是对景德镇最好的概括,景德镇的瓷工多数是从景德镇周边县市而来,与之相适应的是会馆也应运而生,作为唯一一个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应在对其进行修复的同时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对会馆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与展示,将其开辟为景德镇会馆博物馆,增加老城区的可读性。
二、鼓励居民将艺术价值较高的老宅开辟为私人会所老城区里有诸多艺术价值较高且历史悠久的私人老宅,对此我们可以借鉴苏州等地的经验,鼓励居民将其开辟为私人会所,进行合理的经营活动,让百年老宅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独特的生命力。
三、重点修复柴行、作坊等特殊类型的建筑景德镇老城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是,它与陶瓷产业紧密相连,有着诸多与陶瓷产业相关的独特建筑形态,在对其进行恢复时应重点对它们进行修复,重塑景德镇近代的特殊历史。
四、修复老当铺下弄商业街,恢复传统商业形态老当铺下弄自近代以来就是商铺林立,至今仍保持着传统商铺形态,建议对整条巷弄进行修复改造,充分挖掘里弄传统产业形态,比如传统美食,并集中在此经营,重塑其传统商业氛围。
五、重视对传统里弄生活方式的保护老城区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每条弄堂都有其在各个陶瓷历史发展时期留下的独特烙印。仅这些里弄的名称,内涵就十分丰富,建议对其进行整理挖掘。另外,景德镇特有的生活方式也应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予以考虑,比如匣钵养花。
第二篇:景德镇陶瓷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从陶瓷产品研发设计角度来看
对于传统制造业如陶瓷行业,设计是企业远离模仿,形成差异,走向创造,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设计可以创造市场。国外相关资料显示,工业设计对产品成功贡献率达到60%左右。从走访调查研究来看,景德镇的大型企业,如唐龙等,都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设计,都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来完成新产品的设计,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4%左右,但是占景德镇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精力的限制,研发设计投入费用很少,设计人员甚少,所以产品缺乏自主创新,仅靠模仿而来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率非常之低。
(二)从原材料和生产加工角度来看
陶瓷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原料车间、成型车间,施釉车间,烧成车间,检包车间的各个生产工序,所以生产陶瓷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及陶瓷机械设备供应一体化的大好趋势,景德镇几大陶瓷机械设备生产厂家都为景德镇陶瓷生产提供机械设备;陶瓷生产用原材料特别是优质矿物质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景德镇陶瓷生产原料也有供不应求的现象,有些甚至要从其他地区采购原材料,加之近年来,运输成本不断攀升,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景德镇陶瓷企业已基本告别煤烟,使用压缩天然气、煤气等替代原燃料,减少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压力,给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
景德镇陶瓷产品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景德镇陶瓷出口占总产量的80%以上,几家较大规模企业的出口量也都达到65%或更多,日用瓷出口占总量的75%以上;根据09年1-6月份景德镇进出口贸易情况通报公布的结果表明,各类陶瓷产品出口17585万美元,同比增长18.6%。从以上数据表明,景德镇陶瓷与出口的依存程度是很大的。
景德镇陶瓷在外销的营销策略上,通过一些大型的会展来扩大本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甚至是完成订单交易。在内销的营销策略上,比较注重产品的设计,设计出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营销的第一步,所以景德镇企业也开始尝试设计配套产品,以使产品更丰富,与此同时提高单个消费者的消费额。
(四)从政府扶持力度来看
陶瓷行业是景德镇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不是核心支柱产业,所以政府在对陶瓷产业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一定限额,这里的陶瓷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小,主要是靠自己而兴起,当然也有一定的政府采购;在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中,景德镇市政府是作出了很多的努力,景德镇市将通过高附加值品种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加大景德镇陶瓷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全市陶瓷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通过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基地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布局集中的陶瓷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二、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繁荣景象让我们感动欣慰的同时,陶瓷行业的发展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2009年虽说有商机,但全国陶瓷企业迎来的却是“企业寒冬”。
(一)从全国整个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情形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环境不利于陶瓷企业的发展
随着“节能减排”的强力推进,整个社会、政府都“谈陶色变”。很多陶瓷企业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全部外迁,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冲击。政府整治对象是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城市发展环境要求的陶瓷企业。坚决淘汰低端陶瓷生产环节,鼓励发展陶瓷装备制造业高端陶瓷制造业和现代陶瓷服务业。
2、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陶瓷企业困境雪上加霜
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2009年对于我国陶瓷企业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一年。很多陶瓷生产企业都出现了利润下滑,甚至是负增长的现象。其中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提升,陶瓷化工原料上涨20%左右;包装材料上涨25%;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产上涨11.8%;其他工业原材料以及半成品上涨12.7%。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相当困难,困境重重,而房地产等关联市场的不景气无疑又让企业雪上加霜,举步维艰,不敢轻言涨价。
3、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
目前中国的陶瓷企业产品乏味,缺乏个性设计大同小异,相互抄袭。传统(普通)陶瓷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很多陶瓷产品在残酷的价格竞争下,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国际品牌企业纷纷通过新产品、新设计来抢占全球市场,这使
得我国陶瓷出口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二)从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全国整个陶瓷行业遇到的发展问题,在景德镇同样存在。但是陶瓷行业的发展问题具有地域性,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问题具有本地区的特点,本次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陶瓷产品设计缺乏特色和个性。
对陶瓷产品来讲,出色的设计意味着高额的附加值。国内陶瓷与国际先进陶瓷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开发设计。材质相同,技艺相当的两个陶瓷浴缸,进口名牌卖到上万元,而国产仅卖千元,前者顾客趋之若鹜,后者则少有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设计的差别,如今已经不能仅以原材料和制作工艺来衡量陶瓷产品价值,陶瓷业已经进入设计主导时代。目前景德镇陶瓷技术和工艺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在设计上却存在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企业重规模、重产量而不重产品设计,只满足于模仿和抄袭,设计理念盲目跟风,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导致产品缺乏创新性和时尚性,产品只能走低端路线。
2、自主品牌匮乏
在景德镇陶瓷出口产品中,广泛存在贴牌生产或无牌生产,为他人作嫁衣裳,景德镇陶瓷产品出口世界各地,但多数小厂家是打着别人的品牌,丰厚的利润要被别人拿走。当然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度程度上促进了景德镇陶瓷业的短期发展,可以使企业迅速得到流动资金的补充,减轻销售环节的负担,并且,企业还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技术信息,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而且也证明了这些企业的产品品质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此外有的企业可能从最初贴牌到共同经营,最后变成自己的品牌。但从长远来看,靠贴牌过日子,企业会丢掉自己的牌子,变成别人的加工厂,挣得只是微薄的加工费,企业丢掉了自己的销售市场,贴牌商一旦撤走,企业会陷入困境,景德镇陶瓷贴牌现象可能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存在。
3、落后产能的淘汰问题
陶瓷行业是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大的产业,随着我国 “节能减排”的措施逐步推进,加之,近年来原材料的稀缺使得价格上涨,运输费用上涨,土地使用成本提高。因此,淘汰落后陶瓷产能值得关注。
目前景德镇陶瓷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多年的发展,产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比较而言,在管理、质量、规模等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进步和优势之下仍然存在落后的产能,特别是在多年来的陶瓷出口大好形势下,掩盖了本应对景德镇陶瓷落后产能的淘汰。至今,那些生产规模小、工业落后、产品质量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早该淘汰的落后企业,依然开足马力,消耗着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生产着质次价低的产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
景德镇陶瓷行业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思路:
一、产品设计上要创新
对制造业,包括陶瓷业,“创新”是实现景德镇陶瓷产业实现自有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过时的设计理念或靠抄袭模仿而得来的产品永远是不可能形成自主品牌,所以景德镇陶瓷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百年老店”的梦想,就只有花大力气在产品设计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物力、人力、财力,进而设计出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来。当然我们欣慰的看到,目前景德镇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一些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如果忽视了设计能力的培养,这将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隐患。实际上,他们也一直在努力。近几年,景德镇市有50多家陶瓷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
二、提高产能,节约能源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高能耗、低产量”的传统陶瓷生产方式终究是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措施将直接限制着传统的陶瓷业的生产,如果企业不从提高产能、节约能源的角度去实现陶瓷的生产,那么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将会迎来一个“寒冬”。所以景德镇企业应该投入精力在研制新的陶瓷生产方式上,要安排专业人员,研制一次性烧成陶瓷。这样既可节约大量能源,又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发展民族品牌
市场经济下是品牌经济,没有品牌的企业终究是要被市场淘汰的,同样作为世界最大陶瓷产区的中国,没有一个知名的名族的品牌意味着我国在这个行业里是要被淘汰的。没有自己品牌,总是从事贴牌生产来获得企业微薄利润和企业的短期发展,但是长期以往下去,企业就变成国外企业的“加工厂”,我们只是获得少儿又少的“加工费”。所以发展名族品牌、打造自有品牌刻不容缓。当然我们对景德镇陶瓷企业创造自主品牌充满自信,因为我们看到: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有自己的优势,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景德镇市一批陶瓷企业茁壮成长,一些已经成为国内陶瓷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产“绿色陶瓷”和“生态陶瓷”
“环保”、“绿色”是当今中国普遍群众讨论产品最多的话题,在当今消费者眼里,他们已经更加关注产品是否是“绿色”、是否是“无污染”、是否“健康”对于陶瓷产业
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生产“绿色”和“健康”的陶瓷产品。
同时,在文化产业上,挖掘陶瓷文化内涵,做大做强陶瓷文化产业。
没有文化滋养的陶瓷产品是缺乏后动力的,开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文化倾向的陶瓷产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与时具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进一步弘扬陶瓷文化,找准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相结合的切入点,使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做大做强陶瓷文化产业。
五、企业成立企业文化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景德镇陶瓷企业具有很强特征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但是却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尽管公司全员上下或许都认可了公司的一些行为习惯,但是未得到真正的提炼和归纳。企业文化的建设目的就是让公司员工更深层次的理解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及行为规范,这样得到员工的认可才是最可靠的。
像景德镇很多的骨干陶瓷企业都具有很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但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完成文化的提炼工作,所以公司内设立一个企业文化部门,来负责编制、实施、检查、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我们需要在各陶瓷企业内部弘扬正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倡“爱厂如家、以厂为荣”的敬业精神。建立一种积极向上、宽松活泼的工作氛围,号召员工纷纷献计献策,以企业振兴为己任,建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企业理念,要把景德镇陶瓷企业打造成一个人格平等、关系融洽、纪律严格、工作有序、平安祥和的新型现代化企业。
第三篇:关于老城区改造的调查报告
**区老城区位于**市中北部,介于路桥区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总用地面积33.5平方公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老城区一直受到环境差、基础设施陈旧等矛盾的困扰。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经营城市、以城养城的路子,不断加大老城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老城区改造的主要成果
1、规划编制力度不断加大。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出精品、出形象的总体要求,先后编制完成了***区铁东地区、***区铁西地区综合整治规划等10余项分区规划,中桥路、友谊大街、新中八路、中五路改造规划等30多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建设、给排水等5项专项规划,并在建设会战大街、世纪大道、东干线立交桥等工程规划上,请名院、用高手进行设计规划,在塑造精品上大做文章。基本构筑起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本框架,以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支撑,以各类专项规划为网络的城市规划体系。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通过政府出资、企业投资和协调临街业户投入等办法,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近年来,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改造会战大街、中桥路、会战西街、站前路等街路18条,道路两侧硬化面积10余万平方米,维修道路3万余平方米。通过市区投资及招商引资,近几年新建老城区改造项目17项,投入建设资金21.5亿元;新建扩建各类市场32处,面积46万平方米,完成了东干线立交桥、站前广场、旧物市场、煤炭市场等功能项目,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3、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了环境建设,新建了以绿地为主体景观的中林生态园、老市政府南侧公共绿地、站前广场绿地等6项公共绿地建设工程。铺种草坪5万余平方米,栽植乔木、灌木等2万余株。完成了铁东铁西楼区等居住区绿化,建设绿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近年来,老城区共植树56万株,新增绿地192万平方米。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将33条街路和6个平房区卫生保洁权进行了公开招标拍卖,提升了保洁档次;开展烟尘污染专项整治,拆除锅炉房242座;城区工业和生活污水实现了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基本达到100%。
二、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现状看,老城区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
1、地上地下矛盾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用地范围的增加,地上与地下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步伐。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涉及油田用地、水、电、气、通讯等问题繁多,部门之间存在沟通难、协调难、筹资难、落实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老城区改造计划项目较多,而实际运作成功较少。
2、老城区改造资金不足。由于老城区平房区、棚户区较多,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整个环境急需改造。近年来由于城市改造大面积拆迁造成业户流失,税收大量减少,同时,一些原市属企业又相继划归我区,人员开支不断增大,再加上其它增支减收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区财政负担较重,使我区资金状况十分紧张,区政府投入城市建设资金十分匮乏。据初步估算,仅xx年我区城市亮化资金的投入就要达到1800多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市政府专项划拨、或协调石油
管理局、油田公司投资和利用地源优势对外招商引资等渠道获得,而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往往变化较大,“可靠度”较低,城市建设财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3、城区建设发展不平衡。***区除会战大街、东风新村能够称得上是“亮点”外,其它区域的城市建设还远远没有跟上,存在诸多盲点,甚至还很落后。从整体上看,我区缺乏城市特色,建设精品少,城市风貌在建筑、绿化、通道、色彩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没有体现出我区特色城市内涵和文化品位,与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心区的商业地位和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老城区由于管理不到位及历史原因,私搭滥建房屋及临时居住人口急剧增加,造成该地区卫生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秩序不稳、火灾隐患大、人居环境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铁东地区暴露出城市整体功能与商业相对繁荣的不协调。铁东、铁西仅一桥之隔,一处是“城市”、一处是“农村”。
三、几点启示
总结几年来老城区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和研究老城区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今后的城市发展方向,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要改造好老城区,经营好城市,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工作协调力度。老城区作为“富油区”,城市建设用地全部被企业征用,各种能源性基础设施均归企业所有,造成了政府与油田企业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自成体系的现实,给城区改造和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困难,无论我们开发改造老城区任何地段,都要征得油田大企业同意,协调起来难度很大,有的要协调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统一思想,达到开发目的。近几年在老城区开发建设的旧物市场、绿色食品市场、利民苑等项目都是市、区领导反复协调取得的成果。因此,在协调上,我们要树立百战不馁的思想,要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做到敢于协调、善于协调、及时协调,遇到棘手问题就要协调协调再协调,反复反复再反复,不达目的不罢休。
2、要改造好老城区,经营好城市,必须多方进行融资,走综合开发的道路。由于我区老城区是因油而兴的城区,石油企业长期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将城市基础设施划入了非生产性建设范畴,造成了先天不足,历史欠帐多,发展缓慢,设施落后,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现象比较严重。从调查情况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建设机制的制约,市场化程度较低,我们一直没有把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投资回报几乎为零,导致政府无力干,企业不愿意干,开发商不想干。从实践报告经验看,基础设施要完善,在区政府无力投入的情况下,只有超前做好规划,及早立项,争取多方投资建设。1998年以来,我们通过招商引一块、企业出一块、资源换一块、开发得一块、市里援一块、政策补一块等渠道共融资30多亿元用于老城区改造,站前路、站前广场、新中八路、中桥路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相继改造完成。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综合开发改造好老城区,实现城市建设投资形式多元化。
3、要改造好老城区,经营好城市,必须严格依法运作,妥善安置被动迁业户。老城区的改造必须要动迁很多企事业单位、经营业户和居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很大的社会矛盾。我们有过违反程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教训,也有依法
行政,较好地解决了动迁中各种矛盾的经验。如在改造新中八路时,涉及10多家产权单位、252户居民,我们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依法签订了动迁协议,并对被动迁业户进行了妥善安置和合理补偿,整个动迁工作非常顺利,确保了工程工期。因此,我们要牢记依法行政宗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做到依法改造老城区,依法经营好城市。
四、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为推进老城区改造提供服务和支持。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协调产业发展、塑造城市形象为目标,突出精品意识,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面,在规划深化、细化上下功夫。使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力度,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发挥城市规划对老城区改造的指导、规范作用,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突出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为城市建设项目提供超前服务。
2、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的,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以完善和丰富城市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增强对周边的辐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强化交通中心功能,以萨大路改造为支撑,完善已有的公路联系通道,增加道路运输能力,使我区在全省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按照形成以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为主体、布局得当、结构合理、运行通畅的路网系统的方向,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不断强化商贸中心功能。通过培育和完善市场,促进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形成。加强对已建大型批发市场的政策扶持,扩大服务半径,增强辐射功能。积极鼓励特色批发市场建设,今后重点实施专业市场和园区的建设,努力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群体,逐步把老城区建成北连齐齐哈尔,南通哈尔滨,辐射周边五市十县的商贸中心。
3、以“三化”为重点,全面抓好老城区环境建设。按照体系化、层次化、精品化的绿化思路,全面推进城市生态绿化体系建设,开展以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公共绿地建设及油田工业区绿化为重点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大街环境改造、团结路周边环境改造、东干线绿廊带建设、主城区退耕还林工程、城区裸露地整理工程、铁西绿化、生态园等环境改造工程,使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2%和35.6%,人均拥有公共绿地8.5平方米,未来几年内使园林城市建成区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各类绿地建设提档升级。本着街路亮化出精品、楼宇亮化有特色、区域亮化上规模的亮化工作思路,不断丰富城市景观亮化,加强对道路、桥梁、商业网点和楼宇的亮化,重点消灭无灯路。不断提高城市品味,展示区域建设风貌,力争使老城区亮化建设再上规模、再创精品、再上档次。
4、强化四项措施,为加快老城区改造提供保障。围绕老城区改造推进难、协调难、资金难、管理难的实际,一要强化领导。进一步健全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工程项目要成立专门工程指挥部,实行项目责任制和跟踪督查制。二要强化协调。充分认识老城区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面协调,解决好老城区改造遇到的困难的问题。三要强化投入。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招商引资、企业出资、资产置换、滚动开发等方式,多渠道融资。确保老城区改造所需资金。四要强化素质。全面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素质,加强老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妥善解决拆迁各类建筑中矛盾比较激化的事件。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采取严管严罚的手段进一步规范市民的不良卫生习惯,举全社会之力,改造好、管理好 老城区。
第四篇:关于老城区改造的调查报告
***区老城区位于**市中北部,介于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总用地面积33.5平方公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老城区一直受到环境差、基础设施陈旧等矛盾的困扰。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经营城市、以城养城的路子,不断加大老城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老城区改造的主要成果
1、规划编制力度不断加大。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出精品、出形象的总体要求,先后编制完成了***区铁东地区、***区铁西地区综合整治规划等10余项分区规划,中桥路、友谊大街、新中八路、中五路改造规划等30多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建设、给排水等5项专项规划,并在建设会战大街、世纪大道、东干线立交桥等工程规划上,请名院、用高手进行设计规划,在塑造精品上大做文章。基本构筑起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本框架,以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支撑,以各类专项规划为网络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现状看,老城区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
1、地上地下矛盾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用地范围的增加,地上与地下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步伐。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涉及油田用地、水、电、气、通讯等问题繁多,部门之间存在沟通难、协调难、筹资难、落实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老城区改造计划项目较多,而实际运作成功较少。
2、老城区改造资金不足。由于老城区平房区、棚户区较多,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整个环境急需改造。近年来由于城市改造大面积拆迁造成业户流失,税收大量减少,同时,一些原市属企业又相继划归我区,人员开支不断增大,再加上其它增支减收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区财政负担较重,使我区资金状况十分紧张,区政府投入城市建设资金十分匮乏。据初步估算,仅2005年我区城市亮化资金的投入就要达到1800多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市政府专项划拨、或协调石油管理局、油田公司投资和利用地源优势对外招商引资等渠道获得,而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往往变化较大,“可靠度”较低,城市建设财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3、城区建设发展不平衡。***区除会战大街、东风新村能够称得上是“亮点”外,其它区域的城市建设还远远没有跟上,存在诸多盲点,甚至还很落后。从整体上看,我区缺乏城市特色,建设精品少,城市风貌在建筑、绿化、通道、色彩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没有体现出我区特色城市内涵和文化品位,与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心区的商业地位和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老城区由于管理不到位及历史原因,私搭滥建房屋及临时居住人口急剧增加,造成该地区卫生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秩序不稳、火灾隐患大、人居环境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铁东地区暴露出城市整体功能与商业相对繁荣的不协调。铁东、铁西仅一桥之隔,一处是“城市”、一处是“农村”。
三、几点启示
总结几年来老城区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和研究老城区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今后的城市发展方向,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要改造好老城区,经营好城市,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工作协调力度。老城区作为“富油区”,城市建设用地全部被企业征用,各种能源性基础设施均归企业所有,造成了政府与油田企业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自成体系的现实,给城区改造和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困难,无论我们开发改造老城区任何地段,都要征得油田大企业同意,协调起来难度很大,有的要协调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统一思想,达到开发目的。近几年在老城区开发建设的旧物市场、绿色食品市场、利民苑等项目都是市、区领导反复协调取得的成果。因此,在协调上,我们要树立百战不馁的思想,要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做到敢于协调、善于协调、及时协调,遇到棘手问题就要协调协调再协调,反复反复再反复,不达目的不罢休。
2、要改造好老城区,经营好城市,必须多方进行融资,走综合开发的道路。由于我区老城区是因油而兴的城区,石油企业长期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将城市基础设施划入了非生产性建设范畴,造成了先天不足,历史欠帐多,发展缓慢,设施落后,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现象比较严重。从调查情况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建设机制的制约,市场化程度较低,我们一直没有把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投资回报几乎为零,导致政府无力干,企业不愿意干,开发商不想干。从实践经验看,基础设施要完善,在区政府无力投入的情况下,只有超前做好规划,及早立项,争取多方投资建设。1998年以来,我们通过招商引一块、企业出一块、资源换一块、开发得一块、市里援一块、政策补一块等渠道共融资30多亿元用于老城区改造,站前路、站前广场、新中八路、中桥路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相继改造完成。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综合开发改造好老城区,实现城市建设投资形式多元化。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四、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为推进老城区改造提供服务和支持。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协调产业发展、塑造城市形象为目标,突出精品意识,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面,在规划深化、细化上下功夫。使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力度,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发挥城市规划对老城区改造的指导、规范作用,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突出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为城市建设项目提供超前服务。
2、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的,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以完善和丰富城市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增强对周边的辐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强化交通中心功能,以萨大路改造为支撑,完善已有的公路联系通道,增加道路运输能力,使我区在全省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按照形成以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为主体、布局得当、结构合理、运行通畅的路网系统的方向,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不断强化商贸中心功能。通过培育和完善市场,促进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形成。加强对已建大型批发市场的政策扶持,扩大服务半径,增强辐射功能。积极鼓励特色批发市场建设,今后重点实施专业市场和园区的建设,努力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群体,逐步把老城区建成北连齐齐哈尔,南通哈尔滨,辐射周边五市十县的商贸中心。
4、强化四项措施,为加快老城区改造提供保障。围绕老城区改造推进难、协调难、资金难、管理难的实际,一要强化领导。进一步健全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工程项目要成立专门工程指挥部,实行项目责任制和跟踪督查制。二要强化协调。充分认识老城区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面协调,解决好老城区改造遇到的困难的问题。三要强化投入。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招商引资、企业出资、资产置换、滚动开发等方式,多渠道融资。确保老城区改造所需资金。四要强化素质。全面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素质,加强老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妥善解决拆迁各类建筑中矛盾比较激化的事件。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采取严管严罚的手段进一步规范市民的不良卫生习惯,举全社会之力,改造好、管理好老城区。
第五篇:景德镇陶瓷行业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景德镇陶瓷行业调查报告
据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汉代景德镇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雄踞长江之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地级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于世,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旧时家庭作坊的民间艺人开始自发生产和经营陶瓷业,而90年代开始随着国营陶瓷企业的衰退,各级工艺美术师和瓷厂技工逐步走出企业转向个体经营,私营陶瓷生产企业开始兴旺。
景德镇陶瓷产业主要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二大类,但由于今年景德镇的陶瓷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未能快速反应,已丢失了相当一部分的日用瓷市场,外地产瓷地区如潮州已占据了日用瓷市场的主导地位,佛山的建筑卫生瓷也是市场的领导人。现时景德镇陶瓷的优势主要在艺术瓷,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店铺也以经营艺术瓷的居多。
陶瓷市场主要分为以下二类:
一类是自发形成的陶瓷市场,分布很散、细分程度不高、市场结构管理乱、道路人车混杂、鼓舞环境差、消防隐患大。产品品质、陈设低档和购物环境差的原因造成陶瓷产品大多走着低档价格路线,但市场很活跃,人气旺。主要有解放路、樊家井、东风瓷厂(现已改成国际贸易广场)、老厂、雕塑瓷厂。
另一类是改建或新建的市场,起营时间大多是1995年以后,主要有金昌利、中国陶瓷城、曙光路陶瓷批发市场。以上几个市场除了金昌利、中国陶瓷城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开门率达到100%以外,其他市场开门率都不是太理想。
如下,是对几个专业市场的调研情况:
中国陶瓷城
中国陶瓷城紧邻景德镇长途汽车站(又称长途汽车西站),在该商城门口有公交站台一处,名称就是中国陶瓷城,有108路、4路、5路、5路支线可到达该站,其中108路底站就在此,这4条公交线路均经过市中心。
中国陶瓷城共分名人名作、雕塑、陈设、仿古、作品、综合、日用七大经营区域,但区域划分不是很明显,具体看不出各个区域的分别,日常管理看上去很乱。总营业面积近21万平米,商铺1500余套,面积不等,小到40、50平米,达到上千平米都有,每一家商户基本都有各自的瓷厂,可以说是前店后厂的模式。中国陶瓷城相关配套完备齐全,有物流配送中心、休闲文化广场、大型停车场、宾馆、餐饮、娱乐等各项商业服务配套。
同时,还有高品位、高档次的国际陶瓷博览中心(在建),占地近两万平米,上下两层,据项目介绍,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品类最全的陶瓷经营专业市场。
该商场主要是一层店面,二、三层办公和住家的模式,商铺已卖为主,均价在3000——5000元/平米,位置较好的价格更高。
国际贸易广场
国际商贸广场位于东风瓷厂旧址,地处景德镇陶瓷商业旺区,周边聚集金昌利、解放路、樊家井等几个陶瓷旧市场,交通便利。由金昌利步行至该广场大约15分钟。国际贸易广场2003年8月竣工,于同年10月试营业,其商铺总数近千套,面积不等,小到40、50平米,达到上千平米都有,经营种类以生活用瓷、酒店用瓷、艺术瓷为主。以买卖商铺为主,买底层送二、三层,银行提供六成十年按揭。价格是8900——18800元/平方米(底层面积)。与金昌利形成景德镇陶瓷销售板块,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周边市场基础好,人流量大,批零结合。
国际商贸广场对面就是金鼎商业广场,广场内含有沃尔玛超市、宏图三胞、家居建材等卖场,百货、餐饮、商务休闲配套很齐全。
曙光路陶瓷批发市场
位于城南侧,97年开业,由省陶瓷进出口公司仓库改造而成,经营种类也是陶瓷,以租售结合方式进行,均价为1114元/平方米,现大概为6000——7000元/平方米。市场整体较混乱。但集装配货较方便,仓库配套齐全;老厂拆迁大迁徙后激活市场。
金昌利陶瓷商城
金昌利陶瓷商城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交通非常便利,整体结构是由老房改造,共5层营业区域,负一层30户,一层27户(含门面房8户),二楼56户,三楼32户,四楼为专业主题展厅,共9个展厅。其中负一楼到一楼以日用陶瓷、酒店用瓷为主,二楼以茶具、艺术瓷为主,三楼为名家名店,基本三楼的经营者在景德镇的陶瓷协会或陶瓷制作上都较有名气。整体单店面积在20平米到120平米之间,负一楼、一楼多数为40平米左右,二楼在20平米到40平米之间,三楼有5家估计面积过百,其他也在40平米到60平米左右。由于管理较严,没有取得商场内部的照片资料。
商场内部装修很和谐,每家店的门头都很有特色,回廊式的布局,基本没有什么死角,有2部扶手电梯和2部货运电梯。商场的管理也比较好,在固定的出口有保安执勤,场内能看到管理人员巡场,整体的导示和消防提示做的很好。总体看来,是个不错的专业商场。
总结:
景德镇有两个长途汽车站(东站和西站,东站紧邻火车站,西站为总站),一座火车站,一个飞机场。整体的路面运载能力较差,路基只和南昌往来班次较多,其次是苏、皖地区班次;火车站不大,往来班次不多,往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区域基本要到南昌转车;飞机场在国内也属于小型机场,主要是连接国内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应该说,这是一个交通不是太发达的城市。
其次,由整体的陶瓷行业看,该行业的卖场基本是街区式、无管理、形成气候规模化的并有一定的辐射力,主要辐射方向是苏皖地区,对两湖和江西南部基本无(交通不便)。
最后,个人认为,针对广汇的二期来看,日用瓷和酒店用瓷可以考虑,在景
德镇地区发展招商是可以的,宜春的优势:
1、交通优势,连接两湖地区,串联江西西、南部地区;
2、产业优势,在宜春地区,包括新余、萍乡等无陶瓷专业市场,(注:萍乡、宜春到景德镇无长途汽车,火车只有K221,新余到景德镇长途汽车每天只有1班,早上7点30发车,火车也是K221)。
故,建议对景德镇陶瓷行业做细致调查,是否匹配广汇二期招商定位,请领导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