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阅读的中国人》 读后感 杨千然
《不阅读的中国人》 读后感
有的小学生只要放学就以手机以平板为伴,我想绝不是为了完成作业查资料....大学里彻夜打游戏的男生大有人在,那些挂科的、不能毕业的也十有八九是因为痴迷游戏......我们大人呢?有多少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士痴迷斗地主和影视剧?有多少办公室的上班族在网络聊天和大型游戏中打发时光......我们所处的是个功利化的时代,所有人都祈盼自己的投入有回报。可吞噬了我们大量时光的游戏、影视剧、各种聊天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回报呢——倒是经常听说因为痴迷游戏或网络交友而没人做家务、进而经常吵架,甚至婚姻解体的的;
倒是经常听说因为沉迷游戏而耽误了学业、误了工作而被学校劝退被单位炒鱿鱼的; 倒是经常看到小小年纪小学还没毕业就因为迷恋游戏而戴上小眼睛的;如果我们拿出一半玩游戏读网络小说看影视剧的时间来。
读读专业书籍——开拓思路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因为工作不顺意吗,学学做家务,把家里安排的清爽整洁,把老人孩子照顾的妥妥当当,还会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吗?好好听课整理笔记参加些社会活动,你还会劝退为考研为找工作伤透脑筋吗......在家里,在单位,在市场,听到最多的就是抱怨,怨天怨地怨人怨事。可这些抱怨的“因”有多少是我们自己随性而为带来的“果”啊。
大家想想,这样一个把好多的时光都消费在游戏、影视剧和各种网络聊天中的民族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第二篇:北京精神包容(杨璟然)
北京精神——包容
六·4 杨璟然
10月9日下午我们观看了一场以北京精神为主题的话剧,我从中获得很大启发。
这场话剧名叫《我爱北京我的家》,以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题,共表演了四个小话剧,其中我觉得包容最能体现北京的特点。北京包容了古典与现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包容也体现了北京人的特点。
以包容为主题的话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同学要做值日,可是只找到了一个扫把,两个同学为了抢扫把开始争吵。这时其他同学来了,为这两个同学演示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合理地去解决问题,比如一人扫地,一人擦窗台,要互相包容而不应去争吵。
从这个话剧中我体会到,包容就体现在我们能不能体谅别人,能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两个做值日的同学就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才发生争吵,如果他们都能想一想别人,然后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这件事这迎刃而解了,而且两个同学也不会发生矛盾,不会发生不愉快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也都有缺点,我们大家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别人,要去包容别人的缺点,要允许别人偶尔犯一些错误,并提醒他去改正。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与别人发生争执,甚至因此而破坏友谊。
我们生活在首都北京。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历史古迹,也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现代建筑,正因为北京包容了古典与现代,形成了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北京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共同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我们也要互相包容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做事方式。而我们身边的人也会与我们的想法不同,而我们也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这样大家就更加友好、和睦了。
北京是一所体现包容精神的城市,作为北京人我们也要践行包容这一北京精神。
第三篇:千鹤读后感
《千鹤》读后感
川端康成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有一种将伤感的余韵化,使其缠绵不尽的能力。敏感的人读他的小说很容易被这种伤感俘虏,被他的那些文字轻易的褪去一切浮华与喧嚣,不可自抑的沉浸其中。前几天我重读了他的《千只鹤》,再次感受到了那种不可思议的魔力。
《千只鹤》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川端最出色的小说,在中国它的名气也远远不如《雪国》、《古都》和《伊豆的舞女》。但是在我看过的川端的所有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这篇了。川端在完成《雪国》后,曾说过,除了日本民族的悲伤之美,其他的他一句话也不想写。这种悲伤之美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他是一个对自己内心的极度敏感和对外界的极度漠然真正的艺术家。在〈伊豆的舞女〉中他将这种美拟人化,借着舞女之美表达了他对这种美的憧憬。在〈雪国〉中他就象一个写实主义的画家,将这种美细致的临摹下来。而在〈千只鹤〉中,他探讨了这种美的起源,以及这种美的形态。而且这篇小说是如此的含蓄细腻,优美的近乎悲戚。
记得余华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川端康成的语言,说到川端的语言是所有文学家中最柔软的(同时他也提到了卡夫卡,说他的语言是最为坚硬的)。我的感觉就是川端的文字不但柔软,简直就是粘稠。〈千只鹤〉也继承了这种特点,当然这种感觉并不是一两句话能够看出来的,而是一种基于氛围,细节,情感的整体感受。比如,〈千只鹤〉中对夕阳的描写,易谢的牵牛花和古老的葫芦相互辉映的细节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构成川端柔软语言的棋子。这种柔软是美的,它有着棉布一般的纹理和丝绸一般的细腻,而且当它和川端心中的悲伤之美结合起来后,有着难以想象的感染力。它们的结合使小说成为了一个独立于作者本身而存在的个体,超越了情节,冲突等的羁绊,只有挥之不去的浓浓伤感萦绕在读者心中。
当然〈千只鹤〉的情节是简单的,就像其他所有川端康成的小说一样——一个一流的小说家是不屑于用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但是一个一流的小说家往往很在意小说中的人物,因为他们是小说的灵魂,用昆得拉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并不一定是作者观点,立场的代言人,而是小说超越作者而得以存在的原因,他们聆听的是小说的智慧,上帝的笑声而不是作者的说教(大意)。在这篇小说中,川端刻画了菊治,太田夫人,文子,近子和稻村小姐等几个人物。就像所有优秀的小说一样,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思想都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显现,并不一定是川端预先所想,一切的发展就如一个不受控制的梦境,充满矛盾却无比真实:
太田夫人深深地爱着菊治已故的父亲,与菊治一次偶然的见面却不可抑制的将这种爱转移到情人的儿子身上。这种背负着道德沦丧的爱是如此的不可抵挡,最后她只有用自杀的方法企图来减轻自己的罪孽。文子是太田夫人的独生女儿,背负着太田夫人不忠和伦丧的双重不幸,太田夫人生前,她深深为自己母亲的行为感到羞耻。但是却无可奈何的接受。而在太田夫人死后她却认为这种罪孽只是一种深深的悲伤。近子是菊治父亲的茶道学生,也是菊治父亲的情人之一,她出于太田夫人的嫉恨想撮合菊治与稻村小姐,让菊治彻底摆脱那个充满妖气的女人。而菊治却不可思议的拒绝了近子的安排,接受了温柔太田夫人,开始并没有感到什么道德上的责备,后来却在罪孽的阴影中感到了太田夫人不可思议的美。并且与太田夫人一样,将对这种美的深切思念转移到了温柔坚韧的文子身上。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那种悲伤的唯美并不是产生于纯洁与实在。恰恰相反,它产生于丑陋,不协调与道德的缺陷(这种不协调也表现在〈雪国〉中的驹子身上)。在道德和美无比复杂的缠结中,川端真实地再现了人心理深沉的孤独感和不可抹杀的罪恶感。人们因为孤独而陶醉于罪孽,因为丑陋而倾倒于悲伤。人的天性(对唯美的向往)与人的存在本身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恰恰是这种矛盾使人不可挽回的向往唯美。
在菊治的记忆中,美是抽象的,就像光一样不可捉摸,而丑陋却是具体的,就像近子乳房上可怕的黑痣一样无比鲜明不可抹杀,川端康成在写完〈千只鹤〉后说,他憧憬着在夕阳中的树林和天空下纯白的千只鹤翩翩翱翔。并且提诗曰:春空千鹤若幻梦。的确,一切美的的憧憬,美的向往都是虚无缥缈的,好像幻梦一般!
第四篇:最美青工自荐材料杨奥然
最美青工自荐材料
——金州运用车间 杨奥然
我的名字叫杨奥然,男,1990年6月14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大连机务段金州运用车间副司机,兼任大连机务段金州运用车间职工代表。2013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从事机车运用,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当一名铁路人的愿望。工作三年来我一直住在单位附近,能做到以段为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神圣职责。一线工作很苦很累,面对困难我从未退缩,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最困难的地方才是最锻炼人的地方,默默工作,默默奉献,机务工作是我无悔的选择。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质
作为共产党员,我始终将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词。在生活和工作中我积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规,用科学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一步步向着先进典型靠拢。在进入机务段三年多来,我深入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政治理论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用坚定的政治信念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落实,做到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在担任支部小组长期间,通过建立微信群,及时地将最新的上级党组织的通知及文件电报传达给小组各成员,并在微信群中发起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小组会前夕,我充分准备并组织传达内容,将会议议程做到全面、精炼且能贴合小组实际,会中,我积极引导组员深刻地剖析自己一个月来的表现,并鼓励其他成员毫无保留地对其进行互评,尽力实现“红红脸出出汗”式的良好自评互评氛围。在业余时间,我浏览国际新闻,关注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向,时刻保持具有国际角度的思维模式,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刻苦钻研,始终坚持学习刚刚进入车间时,自己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接触过铁路运用的规章制度,对于机车周转和机车结构更是一窍不通,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理论和经验的不足,在担任学员期间,我全力以赴的学习机车运用知识,在平时的乘务中认真听取老师傅们的每一句话,学习机车操纵、作业标准,了解机务如何与其他系统配合工作,我自己制作了一本行车日志,要求自己每次乘务都要学会一样新东西,并且把收获或者乘务中的问题记录在日志里面,一有休息时间就拿出来翻阅,温故知新,努力使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司机的标准。
在自己学习技术业务的同时,我也能主动帮助身边同事共同学习,理论考试备考期间,教授其他同事使用模拟考试系统测试理论掌握情况,在实作考试备考期间,我主动联系整备车间提供练习机车,请来教育科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同期考生讲解考试项点,在帮助他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平时经常自己购买各类书籍进行学习,拓宽自己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几年来,我自学了管理类和经济类的相关书籍,并对会计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2017年成功地通过了大连理工大学MBA复试(在职),我希望借助学校里面科学系统的教育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到铁路行业中。
三、脚踏实地,奉献铁路
从报考北京交通大学到毕业应聘大连机务段,我的选择没有一丝迟疑,从小长在铁路边的我一直有着投身铁路、服务铁路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为高速发展的中国铁路贡献自己的一丝力量。2016年1月,路局针对大学生的干部管理制度做出了调整,在段主要领导召开的大学生座谈会上我表了态,在一线车间的工作经历将会是我宝贵的财富,我应该去组织最需要我的地方,深入一线、扎根一线,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为机务段一线车间提供新能量,去实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生力军的作用。
第五篇:王垠然亲子读后感
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故事》有感
四年级三班 王垠然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书香成为家的味道,自从陪着孩子读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故事》这套书,给了我深深的感触,回想起前几年带孩子游玩故宫、圆明园、明十三陵、登长城,使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以前读书时的历史书,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读完一个个历史故事,但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全套书共14册,从开天辟地到民初中国,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书里有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艺术,列举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四大发明、精美瓷器等等,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尤其是书里的“说来听听”,更是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
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书中的成语故事也会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夸父追日、仓颉造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逆不道、富丽堂皇、烽火戏诸侯、倾国倾城、管鲍之交、祸国殃民”,一个个故事述说着事件和典故的来龙去脉,使人印象深刻,不用死记硬背。
让我们从更丰富的的历史事件,了解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生存状态,通过精彩的图画让我们对一段历史有了更为丰满而立体的认识,犹如亲临那个年代。历史是鲜活的,是真切的、是有血有肉的前车之鉴!通过真实历史故事的阅读,让孩子了解自己祖国过去的辉煌和屈辱,让历史著名人物的事迹丰富孩子的心灵,让历史故事的脉络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让孩子的内心因此而逐渐宽容、强大、丰富、智慧…… 阅读历史 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有博大的胸怀,无限的智慧!古人云,以史为鉴。阅读历史,不是非要让我们知道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哪一位历史人物干了点啥,而是让我们学习古人的道德品质,智慧谋略;让历史的影响在孩子心中潜移默化、悄悄扎根,在掌握历史变迁的脉络的同时,也能从多元的角度去获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从禅让制到奴隶制、到封建制、直至民国时期到现在,我们国家经历了那么多的朝代替换,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和饱受沧桑,现在的世界表面上是和平的,可实际上暗流涌动,敌对势力还在蠢蠢欲动,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只有真正的强大,才会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团结一致,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