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工作需要在借鉴中成长大全
班主任工作需要在借鉴中成长
新学期伊始的班主任座谈会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大家畅所欲言。弃去了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的沟通;摒弃了条条框框的限制,留存的是真诚的交流。这次座谈会上使我又学到了很多有关班级管理的典型经验,真的是受益匪浅。现将其简单整理如下:
1、公开排座原则,争取家长支持:不按身高排,按成绩与表现进行排座,把自律性差的、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孩学生放在前面,这样学优生有了自信,有了成就感;学差生有了目标,更有了被重视的感觉,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一来班级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的循环。
2、注意班级文化,展示班中每一个人的风采。凡是班中的事,件件评比,样样争优。并且将小组表现与个人表现结合起来,在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课堂表现、标志佩戴、下课纪律、个人卫生、认真值日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个过程性、综合性的评价,并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以此促动每一个学生都你争我比,从而营造赶超先进的班级氛围。
4、注重细节,让孩子成长。教他们怎样扫地、拖地、读课文、系红领巾、擦桌子、擦玻璃......要知道一个智者是事事皆显智慧的,而这智慧的源泉就是个人的经历和经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此次交流,自己又学到了很多新的班级管理的好方法,汲取并应用到班级管理中,相信一定会对我们日后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帮助的。能跟这么多优秀的班主任为伍,真好!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需要在借鉴中成长-班主任工作经验
班主任工作需要在借鉴中成长
新学期伊始的班主任座谈会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大家畅所欲言。弃去了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的沟通;摒弃了条条框框的限制,留存的是真诚的交流。这次座谈会上使我又学到了很多有关班级管理的典型经验,真的是受益匪浅。现将其简单整理如下:
1、公开排座原则,争取家长支持:不按身高排,按成绩与表现进行排座,把自律性差的、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孩学生放在前面,这样学优生有了自信,有了成就感;学差生有了目标,更有了被重视的感觉,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一来班级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的循环。
2、注意班级文化,展示班中每一个人的风采。凡是班中的事,件件评比,样样争优。并且将小组表现与个人表现结合起来,在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课堂表现、标志佩戴、下课纪律、个人卫生、认真值日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个过程性、综合性的评价,并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以此促动每一个学生都你争我比,从而营造赶超先进的班级氛围。
3、合理分组,各司其责。我们每个小队都有8个人,都有号码,可以安排小队的1号检查小队卫生,2号检查座位备品摆放,3号监督小队下课纪律,4号监督上课的表现,5号检查标志佩戴......在人人都是“主人”的小组里,试想谁会主动去做错事呢?
4、注重细节,让孩子成长。教他们怎样扫地、拖地、读课文、系红领巾、擦桌子、擦玻璃......要知道一个智者是事事皆显智慧的,而这智慧的源泉就是个人的经历和经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此次交流,自己又学到了很多新的班级管理的好方法,汲取并应用到班级管理中,相信一定会对我们日后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帮助的。能跟这么多优秀的班主任为伍,真好!
第三篇:班主任在反思中成长 在成长中反思
班主任在反思中成长 在成长中反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G J Posner)曾经给教师的成长写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就告诉我们,“反思”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特殊要求。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有益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的不容易。
在初接手班主任工作时,一路跌跌撞撞,有时无奈,有时仿徨甚至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班主任,但有时也因学生而感动欢笑着,从而更加坚定地走下去。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地改变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地反思自己,班主任的道路慢慢地越走越平坦了。虽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适合做班主任,但相信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坚持往班主任这条路走下去,也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相信很多师范生在大学毕业时都满腔抱负,想着要好好一展身手,在教师这一行业有所作为。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如此骨感。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被普通高中筛选后的学生,成绩差,自高自大,我行我素,还带着以前的不良习性。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研究学生情况,刚开始的教学就泼了一身冷水,无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还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还在为摸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教育方法而焦头烂额时,作为教师必少不了要接任班主任,管理班级。无形中给年轻教师增加了难度。当班主任是最能锻炼自己以及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途径。于是,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该如何管理好班级,如何在新生刚到校就建立得力的班委会成员以及怎样处理纪律散漫的学生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报到的前一个星期,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借鉴往届班级的班规,仔细研究后修改成自班的班规。把学生合理分配宿舍等一系列工作,一切才能井然有序地执行。然而,刚开学时,学生初来初来乍到,就要求换宿舍,或换班级,或在外住宿等问题会给班主任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觉得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肯定会难于管理。果然不出所料,其中会有学生不但上课迟到玩手机睡觉,而且还与舍友闹矛盾。班主任经过多次交谈,也与家长沟通加强教育后,有的学生慢慢变得遵守纪律,但有的却还无动于衷,反而觉得班主任这么做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正在乎他们。这时,班主任顿时会觉得自己那么不辞辛苦地付出,只想让学生能真正学点知识与技能,没想到在学生眼里
是利益驱使而倍感委屈,结果不了了之。但是,作为班主任事后应该反思下自己:自己真地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吗?有倾听学生的心声吗?自己的教育方式恰当吗?自己真地是合格的班主任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就必须深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去,跟学生一起成长。通过慢慢积累班主任经验,时刻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成长道路上有所收获,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专业。一是对学生的管理要讲究科学化精细化。如果只是单纯关注学生的平日考核和学习成绩,而不管教育或学习的过程,只注重结果,那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就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只会让学生排斥甚至反感。因此,要对学生的管理、班级文化的培育、班级发展目标的达成进行精细化,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注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管理。二是勤与学生沟通,多思考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脑力生活的人而不是体力劳动者,不能只想也只会“管”。而要多反思自己,享受思考的乐趣、与学生相处的乐趣、科研的乐趣、写作的乐趣、教学的乐趣……与学生斗智斗勇中一起成长。三是增强角色魅力,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现在,班主任要从早到晚,从校内到校外投人大量时间与精力,班级管理已变成为拼体力的劳动。教育本来是一个智慧型行业,成熟、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得越优秀。但作为青年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育效果也能事半功倍。因此,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管理才能顺利进行。四是重视理论指导,辩证地科学地规划班集体和学生的发展。不能一味地相信:付出了时间与汗水,就能有回报。要尊重规律,更要去深人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止机械地武断地管理班级。作为班主任要重视理论指导,多学习专业业务知识,对班级发展、学生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每一个班主任要勤于读书,如教育哲学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习教育专家们在面对和处理学生问题时的智慧,从而反思自己存在问题。古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于漪教师也曾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主动地坚持读书和学习,规划好自己的教育人生,不断思考,反思自身,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成长,使自己更优秀。
初任班主任,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更别说有丰富的经验可谈。这只是这两年来得出的观点。班主任之路还很长,我们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定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信念,愿意去努力,愿意与学生一起成长,相信在这条路上会越走越平坦。
第四篇:班主任:在随笔中成长
班主任:在随笔中成长
李镇西
尽管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提法,可能还会有些争议,但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者认可——班主任不但应当具备班主任工作技巧等一般教师的素质之外的特定素质,而且这种特定素质应还当得到持续提升。正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样,“班主任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发展”首先意味着“自我发展”,即“自我培养”。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非他人培养,从根本上说,只有自己才能够培养自己。班主任当然也不例外。
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些教师对教育写作的怨言。在我的经验中,坚持写随笔是班主任“自我发展”或者说是“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我而言,结合班主任工作写教育随笔,是自身成长的“捷径”。
如果我们把教育实践看做“采矿”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一种“提炼”。1987年我在乐山工作时,乐山市教研室的唐建新老师对我说:“你不要只是不停地奔跑,还应该适当停下来沉思——通过写作,整理、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正是这种“反刍生活”式的写作,使我对自己的教育得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科学规律有了相对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我每一天的工作有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与激情。事实上,没有教育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写作。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源自对教育实践的梳理,通过写作成为我自觉的信念,进而又指导我的教育实践。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全身心地投入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使我们每每有一种写作的冲动;而写作之中的思考与写作之后的成功又激起我们投入教育生活的更大的热情。教育写作,让我们成为一个头脑清醒的教育者。
最早读苏霍姆林斯基时,我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3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随笔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几十年的教育随笔,使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后人称作“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融真挚的教育情感、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于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但又不乏
文学的魅力。在读过一些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的教育“理论”著作后,读到这样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真正的教育名著,我感慨不已:没有令人仰视的“理论框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可以写呀!当然,我绝非想要写什么“教育名著”,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青春的足迹,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于是,我也试着写我的教育随笔了。
第一篇教育日记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我因开玩笑而无意伤了班上一位残疾同学的自尊心。于是,当天晚上我怀着内疚到了他的家里,向他赔礼道歉。现在看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当时却一定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不然,我不会写得那么详细:我开玩笑时的得意忘形,孩子委屈的表情,我内疚的心理,我晚上家访迷路时的焦急,我在学生家里和他们的对话,以及告别学生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满天星斗时的轻松与喜悦„„都写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今天读来还有身临其境之感。其实,当年的日记大多是这样一些真实而琐碎的故事。带着学生在郊外原野上的一次“疯狂”;春游时与几个“调皮大王”的“较量”;与一位陷入“早恋”而深感苦恼的学生的谈心;带着几个学生以主人的身份走进市长办公室向全市最大的仆人询问家乡的改革大计;我班学生与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同志的友谊„„在写这样的随笔时,我没有一点“写文章”的感觉,也没有想发表的功利性目的,只觉得应该用文字铭记一段平凡而纯真的日子而已。但现在翻开我当年所写的几十本教育随笔,我自己都禁不住感动:那一页页发黄的文字,化作一张张老照片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分别多年的学生们正向我走来,他们调皮的笑声穿过遥远的时空扑面而来„„
当然,随笔不仅可以写故事,也可以记录下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思想火花。“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些句子,都是从当年的教育随笔中提取出来的。这些思考,也许并不深刻更不“前卫”,但它们是我对自己教育实践的真切感受,因而也逐渐成了我百折不挠的教育信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随笔的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对于教师来说思考尤为重要。人们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同时是一个思想家”。同理,教育者往往也是一位思考者。班主任的随笔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重要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当一位班主任在写作中记录、思考自己的工作时,他便进入了教育科研状态,而这种研究带有鲜明的人文风格与个性化色彩。我认为,这是一线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
教育研究之所以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未必是因果、规律、物性,而是价值、精神以及人性。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不是精确的,而是模糊的。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地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具体到班主任工作,师生水乳交融的亲密接触,心灵之间的息息相通,使班主任的工作与研究完全合而为一,并充满感情。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一书中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关注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如何将之建构成一个文本上引人注目并产生浓厚兴趣的研究课题。我认为,生活体验研究是极具个性化的,教师及班主任都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研究。教师及班主任应将自己的教育生活体验作为研究对象,自己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每个教师都可做:你每天的工作,就是你的课题
班主任在随笔中成长,就是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攻克难题的艰辛中成长,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成长。“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对每一位有追求的班主任来说,这个课题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小处做起——比如,从写教育随笔开始。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需要爱心
班主任工作需要爱心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设计师,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主要责任者,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面对独生子女占主体,要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新形势,班主任该怎么做呢?总结我在担任十年班主任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体会:爱心、理解、退让。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真情去感动他们,才能达到与之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其实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心灵去感化他们,要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的心灵,做到心理相容,相互理解和信任,进而达到引导进步和教育的目的,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应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找出师生间的“共同语言”,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学生乐于亲近我们,愿意与我们交流,在我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在班上总是影响课堂纪律,有时还无故欺负其它同学,并且爱说风凉话,因此,大家都疏远他。我找他谈过几次话,可没几天毛病又犯了,真拿他有些头痛。正好有一天课间时,他下楼时由于跑得
快与另一个班的同学相撞,撞倒后跌在墙上,我带他去医院,医生给他检查,幸好没大事,只是腿走路不方便,放学后送他回家,跟他家长作业解释。第二天,又让全班同学去关心他,午间让其他同学给他端午饭,放学代他做值日,我不时询问他、关心他。从那以后,他对我信赖,以前的缺点少了,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次下雨天,有一个女同学没带伞,他主动与她同打一把伞,把她送回家。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善于把握机会,让学生都知道老师是爱他们的、关心他们的,这样在班务管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