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从有了新的领导之后
是从有了新的领导之后
生命生根,精益求精,兼收并勤,与时俱进,从七月份到十月份,60万到91万,从京都火锅店到蜀明香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都是有了王总,刘店及各位主管的加入,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突破。就像注入新的血液,给了我们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我他的加入,我们的队伍会更加强大。他的的精神、言语和行动潜发了我们的潜能,我们可有了今天收入提商了,吃上了烤鸭,拿到了优秀证书,得到了奖励单。我们应该非常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在精神方面,我们的领导想了和种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土气。如响亮的口号,感动的歌曲,“好”的问候语,热烈的掌志,这些都是在王总和刘店带领导我们斗志不断提高,就在本月的京都火锅员工大会上,王总给我们的跳立运动,一个小小的动作我们都可以看得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化我们。
在工作安排方面,要求我们去执行、落实。以身作则,不时辛苦时常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如抑主管和后勤陈总长2个晚上不睡,也要刷好我们店的天花板,没人洗锅,他们主动去刷锅,就在昨天晚上2点多了,我们的陈部长还在拖宿舍地板,当然具他领导和一些同事也在行动起事,做了他们以前没做过的有利有事情。他们为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店拿到红旗,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誉,让我人的收入高点,工作环境优雅一点,住得舒服一点。每次刘店给我们开员工会,讲述每周的工作安排,那里有没做好的,要求工们持续至进,执行,给予有好的表现的一一定的奖励要发扬子江光大,不好的是重罚,树
立正乞,杀歪风。
刘店在周一给我们讲述学习的故事,说一个只会广东话的小妹,刘店拿一大把服子要求她每天用普通话练习,不到2个月,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一位部长,这就是学习的体现,学习能让我们不断成长,状大,本人十月份回积极王总的提问,他讲述一个有口才的人,由不怕吃苦,不断学习,后事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家,从那一刻起,我一定刻苦学习,让我的口才从干声变哄亮,从模糊到清晰,从胆小到勇敢大声的说出来,不久将来,也许就在明年,我的口才就能跟上刘店,向王总看齐并超越王总,为一名即会管理,又为经营口才一统的成功人士,这是从他们身上,从他们的言语感化了我,不管是本人,我们身边每一位员工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积累我们的知识,我们才有所作为。我相信在我们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的收入会越来越高,我们的知识会不断成长,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与众不同吧!
第二篇:挑战与应对:吴江有了高校之后
挑战与应对:吴江有了高校之后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戴国忠
内容提要:办大学是要花很多钱的。吴江市作为苏州下辖的五县市中最后一个拥有高校的县级市,有财力和智力来承担吗?本文从吴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吴江拥有高校之后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吴江苏信(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挑战应对
吴江,作为苏州市辖的县级市,区位独特,活力无限。地处苏浙沪两省一市交汇的长三角中心腹地,东临实力上海,南接活力浙江,北依魅力苏州,是江苏的“南大门”。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78万,外来人口75万。吴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厚善,英才辈出,诞育了陆龟蒙、王锡阐、柳亚子、费孝通等古今100多位著名大家名流,现今吴江籍的两院院士就有9位。吴江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电子之城、电缆之都等诸多美誉,是古称九洲绝胜之地。2008年,吴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127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中位列第五。富庶甲天下的吴江还缺什么呢?
一、提升与发展:吴江需要建一所自己的高校
原坐落在吴江市境内的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也即南邮吴江学院),自2003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整整五年,虽已发展到占地61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设有26个专业,在校生3100多人,完全具备了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设置的基本条件,但她不是一所高校,因为她不具备独立法人资质,不能独立招生,不能独立发文凭,只是南京邮电大学(即南邮)的一个二级学院。也就是说,吴江市政府投资3.59亿元建成的只是一个办学机构。吴江没有高校但很需要。
第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吴江现有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将难能持续运行。国家先是对五年制大专教育进行规范。2002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教职成[2002]2号),就五年制大专教育作出“严格招生专业,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的强调,并严格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单独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2007年,教育部在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7〕1号)中又进一步重申: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单独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并规定:各地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不得突破当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职(专科)招生总数的5%。江苏省随即取消了不具备办大专教育资格学校的招生计划,吴江师范、吴江电大名列其中。这就意味着,吴江原来已经拥有举办大专层次教育的学校被取消了,把地方教育体系规限在“消费型”(政府有财政投入,无直接参与规格设计和数量规划的人才产出)层次上。再就是对独立学院进行整顿和清理,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中,对普通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提出了“独立校园、独立政治和管理、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文凭、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法人资格”等要求。同时规定:“不允许以各种变相形式,把高职(大专)学校改办为独立学院。”这就意味着,南邮吴江学院不再有升格为独立学院的机会,吴江也便不再有发展“服务型”教育(政府财政可用于建立契合本地经济产业发展要求的稳定而长效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并能自主灵活地确定人才培养
规格和数量)的机会。同时,南邮作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点是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南邮吴江学院仅仅是南邮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举措中的一个方面。所以,这样的办学机构对吴江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支撑的能力不仅有限,而且已呈逐步削弱之势。这可从生源质量(录取分数线已近省最低控制线)和不足80%的报到率上窥见一斑。
第二,在吴江发展动力上,没有高校作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后劲明显不足。高校作为科教发展的“创新源”、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进步的“推动机”、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吴江周边来看,苏州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以及无锡的江阴、宜兴均已拥有自己的高校,惟独吴江还没有。这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很显现:单从苏州五县市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在经济总量及人均发展水平上,吴江与昆山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产业结构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常熟相比还有较大落差;在企业规模上,与张家港相比差距也很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上,吴江在五(县)市中排名还处在后端水平上。特别是高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统筹与提升所具有的意义,在区域性竞争中已非常明显。
基于此,在吴江市人民政府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由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主办人申办的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信),2009年3月16日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
二、知彼与知己:吴江这所高校所面临的情势
1984年,当时的县域经济尚不及吴江的张家港(当时的沙洲县),倾其巨额财力办起了沙洲职业工学院,该校是全国第一所县级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所最小的大学,是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校之一。张家港人象对待掌上明珠一样呵护着这所大学:经费上完全按照公办高校标准全额拨款并优先;教职工待遇上一律参照公务员(当时称为机关干部)标准一项不少。有此还够,2005年,张家港投资8亿元“筑巢求凤”,创办了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把这一公办本科院校与沙洲职业工学院同区规划,实行公共资源共享,由此构筑了完整的张家港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了完善的张家港教育体系。今天,张家港以更加豪迈的姿势和持续的动力领航着全国县域经济,这与张家港人高瞻远瞩、勒紧裤带、倾力办学、健全教育体系的长远谋虑是分不开的。今天,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张家港精神,其实,张家港精神的实质就是办学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的精神。
常熟,这个人文荟萃、山明水秀,被称为国际花园城市的县级市拥有一所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尽管她是省属院校(本科层次归省管),但她是常熟人自己办成的高校,是在原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常熟职业大学和江苏省人口学校基础上,经充分整合于2004年成立的高校。该校创办初始也曾有过多种选项,初衷是想挂靠省内高校建本科层次的校区,以提升常熟教育的层次。在跟多所高校磋商不满意的情况下,市委决定独立申办常熟自己的公办本科院校。院长傅大友教授每每在谈到申办工作的时候,不无动情地说:“这真验证了苏州人办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今天的常熟,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稳居全国县域第四位,国家级科技项目数在苏州五县市居于首位,不能不让人羡慕常熟人有了一所本科院校的陶醉。
昆山,这个本地人口只有60多万被称做上海后花园的地方,拥有五所高校。除了硅湖、登云、托普三所由台企或经济实体举办的民办职业技术学院之外,还有江苏电大昆山分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特别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在昆山举办的校区,她是以举办本科层次以上、重点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机构,这样的机构一经成立,便把昆山这一名片一下子发放到全世界,也为昆山教育体系立体化构筑确立了支点,加快了昆山融入国际的进程,提升了昆山国际化程度。很显然,昆山人是远远不满足于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第二的位置的,真正的意图是参与“世界排名”。这就是昆山魅力。
在苏州五县市里,太仓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吴江,最直接的竞争目标就是不在苏州大
市排名中垫底。实际上,太仓是苏州地区最富裕的县域,因为该市人口只有40多万,只占吴江人口的一半多些,而经济总量却与吴江不差上下。近几年来,正当吴江致力于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时候,充满睿智的太仓人却从其他县市腾飞中悟出了道道:一心一意办大学。将太仓广播电视大学、工业学校和师范学校三所中专校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投入7亿元巨资于2004年申报成立了公办性质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由市财政按照公办高校标准给予拨款,着力步江阴、张家港的后尘。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转型中已深深体察到后续应用性人才的缺乏,仅凭一所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已难能满足产业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型的需要,更由于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院校,经济效益不能唯二,并随着生源数量减少以及民办收费高等因素,降低成本、控制投入已成这类院校的一大生态。基于这些原因,在国家商务部和教育部的全国统筹布局下,苏州工业园区于2008年又举办了一所公办性质的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以适应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相比于苏州地区其他县市而言,刚刚成立的苏信所面临的情势确实不容乐观。
一是生源市场大大萎缩,考生数量已逾“峰值”。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8年全国18周岁人口(一般认为是高考年龄)为26210044人,而到了2009年则为20082026人,一下子减少了600多万人,这个数据恰正是2009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数。从今年起往后的高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10扩招,使得诸多本科院校已经膨胀起来的吸收考生的能力不会大幅减少,留给高职院校的“蛋糕”很有限。
二是苏信以民办体制运行已经错过了向好时机。在生源市场上,民办校的高收费将吓退一部分;民办校的质量信誉将左右一部分;新办校的可信度将难住一部分。尤为重要的是,苏信在“持续的财政拨款”、“应有的政策性投入”、“支持性的专项资金”上,远不能与公办院校相比,仅凭现有条件办学,其维持生存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三是苏信管理体制不够顺。尽管苏信的举办人易成了公司,吴江市政府毕竟还是现有230多位公办教职工的“娘舅”;“南京邮电大学”元素虽已在苏信中“减褪”,但作为原来乃至目前的合作方其影响还在,并且每年还将从学费收入中享受12%的分成;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学院的举办人,其职、责、权、利尚未得到明确界定。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民办学院的董事长(或理事长)及正副校长的规定,吴江市政府和南邮在职领导都将不能直接参与苏信的决策和管理,从而使苏信运行充满风险性。
四是苏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偌大困境。吴江与江阴、张家港、常熟难以相比,尽管吴江的民企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不够大,即便是少许成了规模的企业,要么“不专一”(搞电缆的也去插足房地产),要么“红杏出墙”(在外埠高校投资、捐资、定单培养),战略和远谋缺失;吴江与昆山、工业园区难以并论,昆山民办高校都是由台企或经济实体举办的,举办者本身就在大量吸纳毕业生;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典型的“企业职工学校”,完全是“照单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锐减。2009年包括往年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累计近千万,“读书无用”的哀叹将会在较长时间里左右家长和考生的选择。还有一点,苏信毕竟是县级高校,那些在吴江与所设专业联系比较密切的企业大多是“分支公司”,不具有决策资格和决定权力。这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
五是未来三年苏信面临办学质量水平评估的巨大压力。苏信成立后,将于2012年接受国家教育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这是决定苏信能否继续生存的重要且是十分关键的一环。一般认为,民办院校以每人每年13000元收费,在校生需保持5000人才能维持正常运行。我们以5000个在校生为基数,对照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按照教学行政用房生均16平方米计算,苏信在硬件设施上尚缺30000多平方米;按照“科研及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应占学校总资产值的20%—50%,并且每年须保持10%的递
增”要求计算,苏信的科研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尚缺3000—4000万元;按照“生均60册图书,并且每人每年递增2册”计算,苏信至少需增加12万册;按照师生比1:16计算,苏信的专任教师至少还需引进或聘请140人。大致测算,上述几项的总投入至少需要2亿元人民币,其中还不包括与之配套的生活及辅助设施。所以,“办大学是要花很多钱的”。
三、挑战与应对:吴江有了高校之后
综合上述因素,无论在国际、国内环境上,还是在周边其他县市的人才高地构筑上,苏信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当前正值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用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顺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话说:“‘大萧条’是‘创造性的破坏’,周期性的衰退和萧条可以涤荡过时的经济体制,代之以新的体制。”[1]从我国制造业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化纤、轻纺为代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让我国基本上告别了工业产品的短缺。1997年,一场起源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客观上促成了我国制造业的大发展,使之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仅用10年时间,我国便成为世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制造国。这一次,起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必将再一次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高端人才需求量大为显著特征,实现由对外加工型,向信息产业服务、知识创新型转化。换句话说,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前,国家投入巨资发展服务外包业,就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步骤。在这个意义上,苏信的成立无疑适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良机。鉴于此,吴江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着眼于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的吴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第一,苏信是吴江教育事业提升发展的支撑点。苏信的成立,标志着吴江完整的教育体系得以建成,真正实现了“消费型”教育向“服务型”教育的转型,在教育与经济产业、教育与社区管理、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教育与城市竞争力的凝练等方面,吴江从此有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苏信就是吴江教育事业提升发展的支撑点。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毛入学率15%以内)阶段,“消费型”教育决定着政府职能,县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重心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15%—50%)阶段,“消费型”教育逐步向“服务型”教育转型,县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重心朝向中职位移,着力于中等教育分流,提高劳动者技能,当前我国之所以把中职教育仍然当成国家战略,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不高,2008年仅为23%;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毛入学率超过50%)阶段,县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重心无疑将向上位移,着力放大“服务型”教育的功能,因为这一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十分充分,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将代替升学教育而成为区域性教育发展的重点,改善当地劳动力素质结构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张家港、常熟等周边县市来看,他们基本上在2000年初期就已完成了中职布局,把拳头落在了发展高等教育上。吴江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3%,在教育规划上实行重心上移、跳跃推进、错位布局,对于吴江服务型、功能型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已经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即将实施免费的大背景下,以苏信为支撑点重点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着。
第二,苏信是吴江经济产业科学发展的生发点。用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先生的话说,科学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的科学发展。如上述,我国制造业发展特别迅速,根本的源于两次“引进”:第一次“引进”是引进原材料,把他国的原材料搬运到国内,通过我们的烟囱和排污管,形成产品再出售;第二次“引进”是引进资金和设备,通过我们蜂蚁般拥聚且很勤快的劳动力,借助我们大片的农田耕地开发,形成产品再出售。这两次“引进”,直接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但我们也为此在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自主产权等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缺失的结果。从国家战略上讲,在推
进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又迎来了第三次“引进”,这次引进无疑是对前两次“引进”的革命,取而代之的是集中于技术、信息、知识领域。在这一领域里,只有依赖具备高技能、高智力且有创新特质的劳动力才能形成产品。具体的将集中在软件设计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库技术管理、IT硬软件系统服务、数据录入、工程制图标引、呼叫中心、动漫设计与制作等高端信息产业上,以及物流、金融后台服务等商业流程领域,“总部经济”的特点和服务外包的特质十分明显。而苏信现设专业已经与之实现了对接,尤为重要的是,第三次“引进”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家已投入巨资实施外包人才培养工程,扶持资助的力度前所未有,苏信作为全国仅有的301家、江苏省首批15家有资质的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之一,具备了为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服务的充分条件。县级政府应予苏信以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大幅提高苏信反哺企业、反哺社会的能力。
第三,苏信是吴江政府施政推进发展的着力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国家要发展,教育是基础。吴江发展的基础同样在教育。特别是因苏信而得以建立的吴江“服务型”教育生态,上移了地方社会事业统筹的支点,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筑了不可忽缺的软条件。首先要明确一个定位:苏信是吴江人自己的高校,自己的高校自己办,立足吴江,服务吴江。我们看周边,已有20多年办学历史的沙洲职业工学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秉持着“根植张家港、融合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理念,学校因此办出了特色,打出了品牌,形成了规模;已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太仓“德企之乡”、“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的优势,结合第三次“引进”后产业升级特点,不断放大高校的服务型功能,成效颇为显著。这些经验,苏信无疑需要学习和借鉴。众所周知,吴江周边高校甚多,单纯苏州一地,就拥有普通高校(包括在苏分校)24所,在地级市是世界范围内拥有高校数最多的城市,如果扩大到长江三角洲,仅江、浙、沪三地就有309所高校。面对这些高校,苏信不具有竞争力。在此种现状下,苏信的发展定位应该是:以吴江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通信光缆及IT等特色产业、机械制造等成长型产业为服务对象,以“吴江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以及“IT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6个功能基地为服务平台,借助政府的手,以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等形式鼓励企业到苏信办班、签单培养,实现高校与产业的对接,凝练办学特色,放大服务功能。其次要“两手”一齐抓。全日制教育是苏信的“主业”,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是为苏信发展所必须的。但受约于生源市场的日趋萎缩,特别是苏信基础设施及实验实训条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改善,从而使苏信快速发展的后劲大大受约。在这种情势下,要保障苏信的生存,就必须强化苏信的培训功能,加大业余成人学历教育、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力度,由政府统筹,整合城区乃至全市成人高等教育资源,集苏信的优势,建立服务经济的智力高地、人才高地。再次要“三位”协同共建。根据苏信的性质和独特性,一方面,将苏信西南地块规划出来,由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按照第三次“引进”产业的具体作业要求,建造标准的科技研发中心、软件设计中心、动漫创意中心、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心等设施,“筑巢求凤”。公司投入将通过收取进场企业的租金回收,资金完全回收后资产归学院所有。另一方面,由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条件,从国内外引进具有服务外包资质的企业、科技研发机构、信息产业机构、产品试制车间、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等入校园,合作建立苏信实质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多方共赢。再一方面,苏信可根据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以招商或引资形式在校园西北部规划建一个汽车维修站甚或4S店,沿校园东和北围墙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校园东部(大致是网球场位置)合理规划建一个大酒店,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践和技能实训的场所。政府、公司和学校“三位”协同共建的机制形成了,苏信就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与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每日清算报》3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新时代。本篇文章来源于 青传媒 原文链接:http://finance.qingnet.cn/pinglun/200903/09163726.htm
第三篇:有了女朋友之后的N种惨状
一、一个苹果,都给你吃。两个苹果,我把大的给你吃。
二、同吃一条鱼,我让你吃大身,我自己吃鱼头。
三、你这么难看,我还说你漂亮。我这么帅,你还说我难看。
四、出去玩都是我花钱,回来我只能吃萝卜(你省下钱当然可以自己吃鱼翅了)。
五、认识你之前我没交过女朋友。认识我之前你交了两个男朋友。
六、你生气时,我让你当出气筒。我生气时,我把自己当出气筒。
七、你想吻我的时候就可以吻我。我想吻你的时候还要经过你同意。
八、你经常打我,我从来没有打过你。
九、有一次你问我如果你爱上别的男人了我会怎样,我说我要杀了那个男的。我又问你如果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了你会怎样,你说你要阉了我。
十、我买了200块的衣服给你,骗你才50块。你买了30块的手表给我,骗我要300块。
十一、那次你说你想要跟我……,我兴冲冲地跑了两里路买来了安全套,你却说你只是试试我是不是好男生,还骂我*。
十二、我把你的耳机用坏了,我买新的赔你。你把我的自行车丢了,连句对不起也没说。
十三、你生病一次,我要瘦两斤。我生病一次,你反而胖两斤(你来寝室陪我,吃光了我所有的零食。)
十四、我没嫌你矮,你却嫌我高。
十五、你来我家,我睡沙发。我去你家,还是我睡沙发。
十六、那次去看露天演唱会,你骑在我头上看得津津有味,我被你压在下面在人群中流泪。
十七、我家的狗生了,我把最好看的一条送给你。你却把你养得快要死掉的金鱼送给我,害我才养两天就得给它们送终。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领导“开门办公”之后
领导“开门办公”之后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
发自:湖南郴州 2013-05-31 11:22:28来源:南方周末
县委书记李向阳在办公室接访,数名保安守在门外维持秩序。(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图)
标签 李向阳 党政领导 政府作风 开门办公 群众关系 民意
“你是纪委吧,我是罗成,我现在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了,你们要给我主持公道啊。” 在6年多的开门办公中,官员们积累了“开门”的经验,老百姓在如何找领导反映问题上,也经受了训练。
前任县委书记遇刺,“加强安保”呼声一片。
新任县委书记李向阳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大胆决定:开放领导办公室,“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通了,民意就顺了”。
自2007年至今,湖南桂阳县的这一做法已经持续了6年。其间,普通群众可以随意进出桂阳党政办公楼;县领导职务、办公室门牌信息全部公开;包括县委书记、县长在内,官员们的手机号码,也全部在办公楼内公布。
县领导们“开门办公”6年来,桂阳天下大乱了吗?桂阳的党政官员们挨打了吗?南方周末记者近日在桂阳采访,探究在当下一些政府门难进、领导面难见的环境下,桂阳领导“开门办公”6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有围墙的“政府超市”
2013年5月24日上午10时30分许,刑满释放不足一个月的罗成,进入了桂阳县党政办公楼,一路无人盘查,无人阻拦。
边上楼,罗成边打电话:“你是纪委吧,我是罗成,我现在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了,你们要给我主持公道啊。”
桂阳人罗成,12年前因盗窃被判刑入狱,2005年服刑时,在劳动中意外受伤致残。2013年4月29日,罗成刑满释放,按规定可以申请赔偿。这天,他来到县党政大楼,寻求法律援助。
这栋6层的党政大楼,是桂阳县的“政治中枢”——桂阳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48个科局都在此办公。和其他县不一样的是,党政大楼外没有围墙,大门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四大家办公楼层平面示意图”,上面标注着县委书记、县长等官员的办公室方位。
各楼层还有更细致的公开信息:各单位主要官员的房间号、手机号、分管领域等内容,都挂在楼内显眼处。在三楼楼梯口,一侧是桂阳县县委常委、正副调研员、政府处级官员21人的分工、房间号、手机号码等信息。第一个正是县委书记李向阳。楼梯口另一侧,是8名正副县长、15名政府党组成员、1名县政府副调研员的分工、房号和手机号。政府门难进、官员面难见,是各地通病。2013年2月,有媒体记者对湖南、河南、山西等7省一些县市区暗访,发现所调查的政府部门几乎都不挂牌办公,暗访记者不管提出什么见面理由,几乎都被挡在了书记、县长门外。
现任桂阳县委书记李向阳,是桂阳县领导“挂牌开门办公”的幕后推手。2007年3月,他在就任县委书记后不久,推出了这一新政,今年进入第7个年头。
“已经常态化了。”2013年5月20日上午在办公室,面对南方周末记者,桂阳县委书记李向阳笑呵呵地说。“在‘政府超市’里,老百姓想找谁就找谁。”办公室外面,几个老年人正在门口往里面看,正在接待记者的李向阳让访民稍等一下。
李向阳所言不虚。距离他办公室100米远,是副县长黎宾的办公室。上午8时30分许,约
15平方米的房间里已经有近20个人或站或坐着,四五个访民把黎宾围在办公桌前。一名妇女渴了,直接拿起黎宾桌上的茶叶,给自己泡了杯茶。
官员开会或外出,不在办公室怎么办?按规定,得给找他的人留个信息。具体做法是把门上标注着职务的牌子翻过来,在上面写着“外出”字样,并留下他们的手机号。5月24日上午,罗成在六楼找到了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吴连共。吴连共表示,一定免费给予法律援助,并嘱咐罗成,“不要再去找领导了,符合政策我们一定办,不符合政策找谁也办不了,找来找去,浪费时间也浪费钱”。罗成答应回去等消息,下楼离去。
县委书记被刺之后推出新政
李向阳推行“开门办公”政策,恰逢前任县委书记遇刺之后。当时一些干部认为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许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网络上,至今可以查到桂阳县前任县委书记吴章钧被劫遇刺的新闻。2006年3月29日,吴章钧在自己的住所遇刺。事后官方发布的消息称,3名男子在对吴进行了约20天的踩点后,试图抢劫财物时被发现,刺伤了吴章钧。
正是这一年,李向阳从郴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调任桂阳县县长。2007年3月,吴章钧离任,李向阳改任县委书记。
李向阳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到桂阳赴任后,有人建议他晚上最好不要出门,住宿也最好住在部队里。“县领导连门都不敢出,那还了得。”
桂阳在郴州市11个县市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下辖26个乡、镇(街道),总人口88万。因为有大量有色金属和煤炭资源,又与3个地级市9个县交界,这些年来,矿产利益争夺、边界纠纷、水库移民等矛盾不断。2006年,湖南省民调中心发布的综治民意(主要考察民众安全感和对干部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桂阳在湖南省123个考核单位中排名倒数第一,被列为“重管县”。
桂阳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宗武,在2006年吴章钧遇刺时,正好是桂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因为此事差点被处分。案发前,他曾就安全隐患,建议加高县委、县政府场所的围墙,加强门岗对进出人员的盘查,加强巡逻机制。
到桂阳工作一段时间后,李向阳发现当地治安不好,两抢、盗窃案件高发,信访量居高不下。
李向阳在桂阳县党政办公楼办公。2004年,桂阳县党政机关就搬进了这座新办公楼。当时县委书记、县长办公室遵循惯例,不挂牌办公。如果没有内部人员领路,来访者进楼后很难找到书记、县长的办公室。
桂阳县一位官员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长期以来,桂阳书记、县长办公室不挂牌,已经是“潜规则”——怕挂牌后给领导添麻烦。领导不主动公开,来访者问起书记、县长的办公室和手机号,秘书、保安也都不敢说。“这个说不知道,那个也说不知道。来访者就有怨气,觉得领导们躲着他。”
领导长期躲着百姓,让桂阳不少干部颇有看法。桂阳县公安局法制大队教导员刘华军说,老百姓有困难或冤屈了,不能去办公室找大小领导,就要通过其他方式表达不满,堵政府门、堵领导车这样的事,就会经常发生。
这也是李向阳当时的感觉。“只有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通了,民意就顺了,问题也就会越来越少。越是回避,矛盾越突出。”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07年3月,李向阳接任县委书记不久后,决定推出县领导“挂牌开门办公”新政。新政初出,名义上“大家都很支持”——桂阳县委一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一个县里,县委书记要做的事,基本没有干部会公开反对。但私底下,许多干部非常担心,“会给领导办公带来很多麻烦,少数上访户直接找到书记、县长办公室缠访,会影响到书记、县长的工作。”
桂阳县机关事务局分管安全保卫的纪检组长彭文生坐不住了。他多次找到县领导,建议修建围墙将党政大楼围起来,但县长庹登军没有采纳。“庹县长说,开门办公就是要亲民,担心出事加强保卫力量就是了。”
到桂阳工作前,李向阳并不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在乡镇工作时,曾多次处置民间“杀架”事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所在乡镇的老百姓经常为了边界纷争或矿产纠纷而群殴群斗。
领导“开门”,倒逼之下,桂阳县各机关单位也纷纷开门办公。县长庹登军对媒体说:如果是在基层和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没有及时解决,最后直接反映到县领导这里,这就说明基层和部门的工作不到位,县里就要问责。
“吃饭和上厕所都没时间”
2007年至2010年,县委书记李向阳的办公室外,经常热闹得像菜市场一样,等着见他的人挤满了走道。桂阳县委政研室主任成晓阳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高峰期李向阳一天接待来访者达到四五十批次,人数过百。
“吃饭和上厕所都没时间。”李向阳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桂阳县委办一名副主任介绍,县委书记接访时,大家在办公室外排队,一个个轮流进去。排队时,县委办、信访局工作人员会逐一询问来访者找书记啥事。如果判断事情不需要书记出面,就联系涉事部门领导到现场,直接解决问题。若来访者不相信工作人员,执意要见书记,也会让他继续排队等。
见县委书记容易了,也导致一些本不需要找书记的人和事找上门。桂阳县委一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老百姓遇上一些小事,都要找李向阳办理。一次有位老人想办老年证,不知道到哪儿办,直接就来找李向阳。
李向阳公开手机后,接到的也并不全是求助的电话——经常有推销书籍、保险的人电话打给李向阳。高峰时,他一天能接到几十个这样的电话。
“刚公布手机号码时,很多人想知道是不是开机或者是不是我本人接,抱着试试的态度反复打。有段时间还有小孩子给我打,问我是不是李向阳,一听是我就挂了。”李向阳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开门”之后,领导们的安保问题,让相关责任人一度头痛。
最开始时,县公安局在县领导集中的三楼,安排了数名国保大队的民警值守。彭文生除了在大楼前后门安排了四名保安外,还在三楼特别布置了四名保安巡逻。县信访局局长邓富荣、县委办、政府办的几个副主任,也都守候在三楼,以防突发事件。
为保证领导安全,县机关事务局保卫股股长雷琳想了不少办法。最初他要求所有进入大楼者都必须登记,没想到开放之初,每天进入的人太多了,“100页的登记本,一天就用了10个。每个人都登记,工作量太大,不现实”。
“普查”的办法失败了,雷琳转而要求保安们重点防范可疑的人,如果遇上背着包鬼鬼祟祟的人,就派人跟踪,一发现异常就控制住,然后报警。
雷琳还经常对保安们进行培训。“让保安知道,哪些事归哪个部门管,哪个部门在几楼。这样来访者进门时,就能初步分流。”雷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保安素质提高后,分流了一些指名要找县委书记、县长但实际上不需要他们出面的来访者。
李向阳介绍,最初,确实有一些情绪激动的来访者在办公室大吵大闹,有的甚至威胁县领导。桂阳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宗武说,头两三年在楼内领导办公室打砸、闹访的,每年会拘留上十个。
最严重的突发事件发生在2011年的一天。当时有个访民驾车拉了一车煤气罐和几瓶汽油,将车开到了大楼外,扬言要炸楼。
访民手持打火机,危险一触即发。彭文生冒死上前劝说。在现场干部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这场县党政大楼下的自杀式爆炸威胁被平息。该访民最后被劳教。
事情虽然平息了,彭文生仍感觉压力太大。他先后四次提出,不想再分管大楼安全工作了,未获批准。
作为分管城建、国土的副县长,黎宾成为现在接访最多的副处级官员。为防意外,他在自己的办公室装了两个摄像头,一个对准自己,一个对着来访者。黎宾的想法是,万一有访民情绪激动发生意外,摄像头可以留下证据;此外,“有些人来我办公室送礼,我指指摄像头,他就缩回去了”。
出于安全考虑,保卫干部也在李向阳办公室门外装了大小三个摄像头,其中一个镜头可伸缩。在一楼的监控室,可以清晰看到进入办公室者的面部特写。
由于县里四十多名副处级以上官员都集中在三楼,为防意外,三楼安装了20个摄像头,覆盖到所有办公室。而在一、二、四、五、六楼,每层楼安6个摄像头。彭文生回忆,“布置这些摄像头,一共投入了四十多万。”
“你小点声,这是李书记!”
经历过几年的“阵痛期”后,李向阳现在轻松了下来。
5月20日,李向阳在办公室里笑着向南方周末记者说,开门办公6年多来,他本人没有受到过任何攻击,而且找他的人越来越少。周一稍多一些,一般有三五个人,其他时间基本没有。李向阳的手机号码也一直没换,现在给他打电话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每天只有几个。
桂阳县信访局局长邓富荣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县委、县政府领导接访后,有时会现场批示,能现场解决的,现场召集相关部门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会做解释工作;这比一般干部的解释,更让当事人信服。领导批示的问题,信访局和县委、县政府督察室会督办解决。
“符合政策的,领导介入后解决的力度大了、速度也加快了,矛盾化解得也就快了。”邓富荣说,现在还经常找县委书记县长的,大多是一些当前政策解决不了的历史遗留问
题。
一些人对李向阳有疑问:你天天坐在办公室等老百姓,其他事还干不干?李向阳说,接访并不耽误其他工作。实际上每周一上午,县委书记、县长们若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就在办公室接待来访者。其他时间该出差出差、该开会开会。领导们不在办公室时,来访者可打墙上的电话约。
南方周末记者在近8天的观察中发现,到办公室找领导的民众冷静有序。当地一位官员说,在6年多的开门办公中,官员们积累了“开门”经验,老百姓在如何找领导反映问题上,也经受了训练。
2012年,桂阳民众安全感和对干部的满意度排名,在123个考核单位中从2006年的倒数第1上升进入前30名。县信访局局长邓富荣介绍,桂阳的信访总量不断下降,该局有史以来首次被评为先进。
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宗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近两年在官员办公室打闹的少了,今年以来,尚无人因此被拘留。
找领导上访的“洪峰”消退之后,李向阳也对这一做法有了反思,“这种有事就找领导的做法,还是反映出当前人治的问题。如果是法治,就应该走司法途径。”
2013年2月,桂阳“开门办公”的做法在媒体报道后,受到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批示。桂阳县委一名官员告诉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向力力批示后,桂阳县和郴州市委办、市委政法委等部门正在总结,看桂阳“开门办公”有哪些经验可以在全市推广。
5月27日是周一,上午李向阳照例在办公室接待访民。他又见到了谭正飞,这位访民到他办公室已不下10次。这次他陪着他的母亲朱常秀一起来了。
朱常秀情绪有些激动,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谭正飞见状,赶忙打断她的话,“你小点声音,这是李书记!”
第五篇:调查了留守儿童之后
调查了留守儿童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有很多感触。他们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没有在身边,缺失了很多同龄伙伴本应享受的幸福,本应感受到的温馨。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为自己的芭比娃娃扎头发,穿衣服的时候,也许他们都要去担当起家里的一份责任。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因为家里窘迫,家徒四壁,自己的父母才外出打工,挣钱。我见过的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没有其他孩子漂亮的衣服,没有其他孩子的任性,因为当想要撒娇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在很遥远的他乡,有的在工地上,有的在工厂里,年少的孩子,还不懂得思念的滋味,还不会去计较父母的离乡背井。我从他们身上,了解到了坚强的意义,也更懂得去感恩,感激我小时候默默在身边照顾我的父母,更会去珍惜那一份亲情。
从留守儿童的问题上,我想到了把握自我。虽然他们还很懵懂,但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处于性格的塑造期,有的人会很好地过渡,有的人却很叛逆,从此就走上了歧途。当父母都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尤其需要自己把握,要明白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路,而不是随波逐流。我想给他们的祝福是: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他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信念。那么,就算是独自一人,那也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勇士。
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因为父母远在他乡,根本无法辅导他们的学习,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许不能处理的很好,我所认识的那些留守儿童,大多都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们也不能解决那些问题,老师们精力有限,也不会对每个同学都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我更加能感受到那句“乖书自读”的真正涵义,也更懂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他们有一天能发奋,那将是社会的栋梁。我周围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生活在边远的农村,当城市里的孩子周末去少年宫学习各种艺术特长,和爸爸妈妈去博物馆、科技馆参观的时候,他们却背上小背篓在田埂上挖野菜,这也许有点不公平。所以我觉得在假期的时候,有机会应该去大城市看看,开开眼界,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而不是祖祖辈辈都住在大山深处。虽然说他们的起点没有其他人高,但只要有信仰,并为之奋斗,就能改变处境,人生的意义不是拿到一副好牌,而是如何打好一副坏牌。
实践了这次活动之后,我的心情很复杂。现在我们关心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这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角度,还有很多很多。忽然想起我自己的父母,我初中就去外面读书了,一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时间不多。虽然算算都很多年一个人在外了,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根就在那里,像一只风筝,不管飞多高多远,那根线都在父母的手里。那种感情就叫做牵挂,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做到。只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好好陪在他们身边,亲手做一桌菜给他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