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还原原汁原味的语文教学【论文】
“朗读”——还原了原汁原味的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朗读”是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精髓与理念。“朗读”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以读破文、以声传情、以读促思”显得尤为重要。我试着从四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以读破文、以声传情、以读促思”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初步地探究: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四、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让“读”弥漫语文课堂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关键词】以读破文、以声传情;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朗读”是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精髓与理念。“朗读”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可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尤为重要。目前“以读破文、以声传情、以读促思””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我就“以读破文、以声传情、以读促思””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地探究。
一、明确学生“读”的作用。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例如:我在这次语文阅读教学培训学习中,三里棚小学的语文教师余雯静再讲《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的时候,她的教学过程就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以读破文、以声传情、以读促思”的精髓与理念。北京清华附小的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讲的《圆明园的毁灭》更把“朗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与高度。《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
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让充当学生“学习的主角”。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我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正因为老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本篇课文的层次脉络?【在结构上:总起——分述——总结。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写的】“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水,一半是鱼’呢?”等等。正因为老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2.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朗读是课文读解的“催化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这里所说的朗读,不是指懒于动脑筋的走马观花似的朗读,而是指勤于眼、口、脑共同作用于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读。
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3.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往往少不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朗读启真,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抽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精彩片段进行反复吟诵,而这样的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高声朗诵、低声吟咏中,通过声音把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技巧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逐步领悟教材真谛。
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学生在朗读中悟出了语速、语气的变化,再反复朗读,声音伴随着表情,显得声情并茂。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真情感染的基础上,教师要掌握“火候”,善于组织“高潮”。通过朗读欣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到高潮时,学生情绪高涨,进入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出色的朗读本身就是课文极好的演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象征性的意境都能得以充分、酣畅的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较好地把握朗读的各个环节,对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爱学习的强烈愿望。不管哪个学生阅读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而且《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师“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所以,在学生朗读完后,不能马上提问“他刚才哪里读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等只找缺点的话。因为这样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感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所以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我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激情和兴趣。
1.教师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又要妙笔生花。
如一位学生在读《颐和园》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时,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了赞美颐和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我说:“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美丽的颐和园。我真想去看看,你真棒!谁也能像他那样读。”没等我把话讲完,学生已经朗读起来。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第二自然段里第四句话写小鹿在溪边“散步、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一位男学生读得过于响亮,我听后说:“啊!读得这么响亮呀!不过,你
这么一读呀,小鹿都被你吓跑了。”学生们在老师幽默的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朗读此段的方法。
2.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公正,又要有质量。
朗读评价不能纯粹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要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老师还必须教会学生评价朗读的方法,提高他们评价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很多学生的评价都过于笼统,如:“他读得好”,“她读错了一个字”……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切实发现其他同学朗读中的优点与不足,如:哪一个词,一句话都出感情了,哪个地方“如果什么或如果怎样处理”就更好了等等。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让语文阅读教学“读”占鳌头,让“读’弥漫语文课堂之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以“读破文、以声传情、以读促思”,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打造一个健康合理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教育学理论》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2012年6月
第二篇:朗读教学论文
浅析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 222124 李学诗 *** 朗读,既是我们读书治学的法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从教育实践看,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欣赏的趣味,有利于熟悉语言结构,丰富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语感,同时借助于语气和表情表达文章的神采,有利于提高语感鉴赏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就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应当重视朗读,因为它不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朗读这一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手段。心理学和教育学都特别强调“直观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直观”,最主要的就是语言的直观。它包括对课文的范读、讲解和学生朗读。范读,是教给学生以感知教材的方法;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讲解,则是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地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台下却听得晕头转向,有时是没有什么反映。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教材缺乏感知不熟悉课文,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所以,老师讲得再好,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
二、朗读能加深对教材地理解与体会。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思”,从多方面立体化地感知教材,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地理解与体会,看到课文的别巨匠心和文章的要义,领悟文章的妙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朗读训练才能获得。1 尽管我们在默看一篇文章或诗歌时也会受到感染,但当我们把它读给别人听时,就不一定能感染听者了,这就是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在起作用。
四、朗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范读课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之所以重要,我以为有三点:一是它的示范性,让学生明白怎样朗读好课文。二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三是它的感染性。这第三点是尤为重要的。可以想见,老师范读那铿锵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内容,健康的感情,无疑能给学生以感染和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朗读也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朗读。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便于朗读,我国最早的诗歌得以流传到现在,起初就是靠朗读和传唱才实现的。可以说,诗歌是朗读的文学,朗读可以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朗读有助于对诗歌意境地把握和意象地领悟;朗读可以更准确地比较和鉴赏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朗读与之相伴的既有文学的鉴赏又有情感的体验。一首富有激情的诗歌,不通过朗读来鉴赏它,那是不可想象的。朗读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读,在我国的过去,几乎是唯一的办法。过去的私塾先生,无论学生多少,总是抱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读,边读边背,先生几乎是不讲的。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对朗读教学也有独到地研究和精辟地见解。叶老常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叶老对吟诵有极高评价,认为吟诵能使内容与理法化而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是学习语文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这正是对朗读的重要作用的精辟阐述和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抓好朗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书声,使语文的教和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使朗读成为学好语文的一个有力的武器。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校里的琅琅书声却越来越来少,甚至听不到了。条分缕析的讲解充塞课堂,以讲代读,一讲到底,朗读已无立足之地。课堂上不闻书声琅琅,只见习题海洋。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卖力地讲,学生则被动地听。尤其在农村初级中学,朗读普遍不被重视,似乎已成为多余的了。而朗读的被忽视,并不是因为学生都读得好了,事实是很多学生不会朗读。教师不重视朗读,忽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必然会导致学生不善于朗读。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朗读教学呢?
一、向学生讲解朗读的一般要求。朗读是一种技巧,它需要经过有意识的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传情达意,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朗读的一般要求:重音、速度、停顿和语调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教师的范读与指导是关键。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班级的朗读风气作用很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倾听录音和模仿进行朗读。教师指导要切实中肯,在学生朗读前,根据课文特点,具体地从朗读速度、停顿、语调方面一一给予指导,使学生把握朗读要领。在学生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三、旨在理解课文,既可在分析课文前读,也可以在分析课文中读;旨在训练说话,可以分析课文后读;诗歌散文和古文的教学,朗读可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朗读教学成为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
四、朗读方式可分为单独读、分组读、齐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如需要起示范作用或检查时采用单独朗读;如遇到课文中精彩段落可采用分组读或全班齐声朗读;若课文中有人物对话多采用分角色朗读或全班齐声朗读。如《分马》一课就可以分角色朗读。
五、课外可结合第二课堂的开展。如举办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既可对朗读水平进行检查评估,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自信,有利于全面素质地提高,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3 也无疑是极大地促进。
朗读是一把钥匙,打开理解的锁;朗读是一种调味品,可以使学生兴味盎然;朗读是一支兴奋剂,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地朗读。
第三篇:朗读教学论文
朗读——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重视读法指导、重视教师范读 摘要: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首先教师要重视读法指导,其次重视教师的范读。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近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让朗朗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3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正显示出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苏教版的教材所选用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适合朗读。而且,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了阅读教学要以读促讲、以读促悟。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更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太过于重视“讲”,而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的“读”。一篇课文的学习,总少不了串讲,少不了繁琐的语句分析,学生只是围着老师的问题、讲解在转,“读”则几乎成了一种过场。其实,老师们都知道,一堂阅读课,读课文也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是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课文这么长,读两遍课文就下课了,还怎么分析课文啊”所以经常出现一篇课文讲完了,可学生甚至连课文都读不通,那些所谓“理解”和“体会”,全都是老师“讲”出来的。学生读得太少了,自己理解体会得太少了,语言积累得太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起点,即学生对课文的“熟读”。学生只有熟读了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也才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很多时候,学生通过朗读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些了解、体会,不需要教师通篇讲。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多让学生去读,真正地发挥朗读的作用,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教师要重视读法指导。
为使学生能够读出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读法的指导。比如:创设情境读、转换角色读、教师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都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1、创设情境读。
对于教材中情感充沛真挚、富于人情味的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感染、调动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也可以讲故事、设置悬念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如:教学《安塞腰鼓》时,由于学生没见过安塞腰鼓表演,朗读不出那种味,教师可以先播放刘成章的电视散文朗读《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激情和震撼,学生就容易入情入境,朗读起来就有感情,也能在朗读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分角色读。
对于文章中有重要的人物对话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如:《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我”和小红车主的对话是文章的重点,也能让学生感悟出文章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别扮演“我”和小红车主,在朗读时,要进入人物角色,通过朗读,感受“我”的诚实和小红车主的信任。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去获得自己的感受比教师讲解分析让学生去接受更有效果。
3、教师引读。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读出意、读出思,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的引读也很有效果。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课文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与大黑骡子有着深厚感情,但更爱战士们的彭德怀的形象。字里行间都包含着浓浓深情,但学生可能自己朗读不出来。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引语,用自己饱含深情的引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朗读出课文的味儿来。
二、重视教师的范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好的示范朗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老师范读时往往会自觉地以自己的情况与老师作比,激发起他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有了感性的体会。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课文朗读时,教师必须做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和儿化音;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再次,教师还应该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把学生带入那个沉浸在浓浓槐花香气之中的地方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我在教学课文前,要作一番深情的范读。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课文产生共鸣。
有效的朗读,能使学生感悟出文章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我们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教学,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近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让朗朗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四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索论文(范文模版)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朗读参与面窄
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会读。教师往往只关注个别优等生或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让他们示范读或领读,一节课40分钟,都没时间让大部分学生参与朗读,更不要说去指导那些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了,朗读训练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非常被动地当听众,连最基本的朗读机会都无法得到,又怎么能达到会读呢?因此,朗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机会和信心,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2.朗读指导单一
朗读指导方法简单、随意,常见的是教师在分析理解结束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生动地读读刚才所学的段落,或要求学生读出温柔婉约的语气,或要求学生读出粗犷豪迈的语气。有的教师即使指导了,但对要领把握不够,只注重声音、语气的形式,不重视内心独到的体验;只注重表面的朗读技巧,不重视语言的内涵寓意。经常会出现教师随随便便地告诉学生读法,如把那些字读得重些,把这几个词读得轻点,把某个句子读得快些,把这些段落读得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因此,学生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读得非常高,遇到感情比较低落的句子,就读得十分深沉,这种时重时轻的读法,让他们无法理解朗读的抑扬顿挫,无法掌握朗读的真正技巧。
3.范读环节缺失
从教师的自身素质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普通话不标准,朗读基本功较差,自己都把握不住每篇课文的情感、内涵,自己都无法独立地、规范地、有感情地朗读一篇课文,那如何给学生范读、领读?如何去指导学生朗读?如何评价学生朗读?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就只能说“很好”之类的话,让学生无法理解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这种实质上不是评价的评价,就连最基本的激励作用都发挥不了了,更不要说起到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作用了。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凡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总是投入全部精力探索、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不喜欢读、不愿意读,甚至厌倦读,导致朗读能力训练效果不佳、朗读能力提高缓慢。此外,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用意、收获快乐、宣泄情感。
2.保证时间
教师要结合年级特点、学情特点、教材特点安排不同课型、不同文体、不同情感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让学生正确、流利、富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字音准确,断句得当,特别是每节课的初读课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读完、读懂,不能走过场,匆匆而过,草草收兵,这样就只完成了教师对读的心理平衡,而没有达到预习或初读的目的。
3.明确要求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首先,要读正确,即要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错读、不唱读、不顿读、不加字、不丢字,做到读的最基本标准。其次,要读流利,即不重读、不断读、不读破、断句间歇准确、停顿时值分明、速度快慢适中、语气连贯流畅。最后,要读有感情,即要绘声绘色,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掌握合适的语调、语气,在深刻领会文意的基础上,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想感情,对所蕴含情感的表露要朴实无华、连贯自然。
4.扩大训练面
课堂教学中的朗续训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面均得到不同的发展,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特别强调的是低段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枯燥而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抢着读。例如,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朗读语气、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听的过程中、评的过程中找到朗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引导他们全员参与。
5.进行有效指导
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情感脉络。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如果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能够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的话,就基本解决了有感情朗读的大难题。然后,再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水到渠成、轻松高效。其次,要重视技巧指导。朗读技巧,主要是指对重音、停顿、语气、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首先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教师指导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让学生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准确地表达出这种理解与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意”让听众听出来,进而实现“表情达意”的目标。
6.提高自身素养
要想搞好朗读教学,语文教师需要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加强普通话的训练达标,除了精心策划课堂教学以外,要多听、多看、多读书、多思考、多感悟,只有自己的朗读水平有了提升,有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我们才能有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我们的学生才会训练成为一个个朗读小能手。
第五篇:语文个性化朗读教学的探讨论文
一、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的要求。但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沉闷有余活泼不足“对话有余”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受到单纯追求片面升学率的影响,大量的朗读时间被讲授占用了,老师们还是觉得浪费时间,学生也觉得浪费时间。即使有朗读,朗读的品质也不敢恭维,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发音、换气,不能灵活自如地处理声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等。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诗文较多,这些诗文情感丰富细腻,语言含蓄隽永,学生虽能意会,却不能用朗读去传神。此外,多数学生总不敢大声放开朗读,极度限制了自身朗读水平的提高。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影响了新课标语文教育的开展。
个性化朗读是多感官的参与、多角度接受语言材料的全息刺激,促使学生调动已有储备,自主能动的进行快速组合、立体感受,从而获得体验的朗读。它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础上的,倡导以学生为个体进行个性化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语音条件、理解能力、朗读水平、语文基础等各不相同,当然朗读效果千差万别。教师要耐心地听取他们各不相同的朗读,不要马上打断、纠正,要给学生一个自我体验的空间,耐心听取他们这样朗读的原因,让大家评议,让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改进方法、提高认识,让他们在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尽情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让他们敢读、想读、爱读。
在新课改的语境下,“以读为本”的语文课堂理念,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因此,朗读技巧无形中淡化。事实上,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来还原和烘托文章的固有情感,然后再解读是必要的。所谓朗读技巧是根据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总的要求。根据阶段目标的不同,各学段可有所侧重。”如果能从低年级就开始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到中高年级的感情朗读就不成问题。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整合和方式的选择。以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二、联想想象的运用。
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和人物的感情,不同的个体想象力不同,理解也不同,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实现其特色阅读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的映过。这样,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得到真正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角色扮演的定位。
分角色朗读是根据课程的需要,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课文朗读的形式。分角色朗读,确实是一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更好的融入故事情节,更加真切的体验人物的感情,朗读也就更有感情。分角色朗读一般比较适用于故事性强的文章的学习,中间涉及到对话,或者是不同人物的心理描写等均可以,学生通过朗读来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三、层次分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不仅要在量上做保证,重要的是在每次朗读中力求使学生有所得。一位学者曾经明确指出,读“好”课文的五条标准:“(1)要读得文通字顺;(2)要读得朗朗上口;(3)要读得熟记佳句;(4)要读得自我陶醉;(5)要读得人文合一。”笔者认为,个性化朗读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进行层次性朗读。例如在教授《夏感》这篇文章时,我先对学生做了细致指导: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需要重读;
每句最后的部分连读可以读出句子应有的力量和“火热”的情感。然后根据男女生不同音调,语速的差别,做了男女领读,分读及合读的要求,全员参与,互做评委,鼓励每位同学发表自我见解。然后再让学生选出读得较好的学生范读,鼓励读得不好的学生大胆的读,比较改进,争取达到自我陶醉人文合一的境界。在台阶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充分地感悟课文,提高了朗读能力。
结论
伽达默尔说过:“不是语言寓于人,而是人寓于语言。”朗读因人而异,因为学生学会阅读的前提是自己阅读,自己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学生的朗读基础,心理特征,生活阅历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或者超出文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适时适当的指导他们进行朗读训练,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验读出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