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某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我县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日益重视和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等部门都比较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罪工作,并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仍占犯罪总人数的10%一13%之间,并有反弹现象。由于犯罪总人数在逐年增加,因此,未成年人犯罪的绝对数也在增加,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是社会重大问题之一。根据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县关工委组织了调研组,对去年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走访了公、检、法及部分镇(乡)、学校、社区、村等单位,接触了大部分罪犯家长和部分罪犯,分析了犯罪原因,研究落实帮教措施。2003年中,全县共有未成年人犯罪90名,占犯罪总人数的 14.59,比上年增加 4.5%;经法院审理,被判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人,判处3至10年有期徒刑的14人,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55人,判处管制的10人,拘役1人,其余己被提起公诉,法院尚在审理中。调查表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比较严峻,应引起有关领导重视。
一、犯罪特点
分析去年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具有以下特点:
l、从职业看,以农民为主。农民孩子犯罪73人,占81%;无业人员犯罪6人,占6.6%;两者合计占87.6%。
2、从文化程度看,以初中以下文化占绝大多数。其中小学文化14人,占15.5%;初中文化62人,占68.9%:两项合计占84.4%。
3、从犯罪类型看,侵财型犯罪占多数。其中抢劫犯罪29人,占32.2%;盗窃犯罪24人,占26.7%;两项合计占58.9%。
4、从作案手段看,以共同作案为主。在去年56件90名未成年犯罪案件中,2人以上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作案参与成年人共同作案的有60人,占总人数的66.6%。这反映出未成年人存有害怕单独作案的心理状态及在成年人的诱惑下参与作案的状况。这些犯罪又大多集中在盗窃、抢劫、强奸、寻衅滋事等案件上,有的罪犯作案手段凶狠,不计后果,危害极大。如17岁的吴某,于去年4月23日至5月23日,伙同他人以拳打、掐头颈、持电警棍威胁等手段,在公园内实施抢劫5次,强奸2人,强制猥亵妇女3人,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7年。
5、从年龄看,处低龄化趋势明显。18岁以下至16岁的有72人,占80%;16岁以下至14岁的有18人,占20%,比上年同期上升10.5%:低龄化趋势比原有更加凸现。
此外,还有外地流动、暂住**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多(9人,占10%)、强奸犯罪增多(11人,占12.2%,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 120%)、在校学生犯罪增多(10人,占11.1%)等。
二、原因分析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本人不好学上进外,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三方面如有一方面存在缺陷,就容易造成未成年人人格异化,加之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可塑性大、涉世浅、辨别是非能力差等因素,经不住诱惑,很容易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遂成为罪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l、缺乏正确的理想信仰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原因。当前我国社会还处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正向纵深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迅速提高。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会给青少年的思想带来影响。面对社会各行各业及升学的激烈竞争。各种利益分配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看到有的人生活富裕起来,心理极不平衡,自己又缺乏吃苦耐劳和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加上自控能力差,心胸狭隘,当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去实施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从而达到自己消费享受的目的。未成年人犯罪既所以以侵财型为多数,正是这种被扭曲了的心灵的真实反映。
2、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4%,这充分说明未成年人犯罪与文化素质高低是相对应的。文化程度低,接受各种教育就少,是非观念就较差,法制观念更淡薄,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些犯罪人尚处于不能完全就业的年龄段,加上没有专业技术特长,在社会上职业难找,即使找到职业,也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报酬不高,难以达到自己的奢望要求,于是就在社会上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加上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就很容易走上冒险的道路。如17岁的胡某,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入高中,进入社会后,与一些不良行为的人混在一起,目无法制,参与共同抢劫3次,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3、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近年来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据了解,有些学校很少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列入教育计划,作为课程重要内容,致使德育教育内容贫乏,授课时间少,学生对诸如公民基本道德的 “五句话、二十个字”的内容、什么是犯罪、我国《刑法》禁止那些行为等重大问题知之不多,导致学生道德观念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极易出现“越轨”行为,导致罪犯。如在校生胡某(15岁),感到钱不够花,就萌发去抢劫的歹念,周五放学后就到城关镇来,在凌晨抢劫一妇女拎包,当场被抓获,钱未抢到,被判有期徒刑1年。
4、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外出打工经商家庭等,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二是有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过于宠爱溺爱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乱花钱、蛮横霸道等不良习气。三是有的家长“望于成龙,望女成凤”心理迫切,对孩子是恨铁不成钢,方法简单粗暴,结果适得其反。四是家长自身素质差,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守法教育,不履行监护子女的责任,过早地把孩子推给社会,这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五是有的家庭家长行为不轨,道德败坏,赌博或酗酒成性,或有犯罪劣迹,对孩子长期耳儒目染,影响和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如农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民胡某,不走勤劳致富之路,多次进行盗窃,而且还叫17岁的儿子同去帮助搬运赃物,结果胡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儿子也构成犯罪被判处了刑罚。调查中,校长和家长对违规经营的电子游戏,特别是网吧等娱乐场所反映强烈,一些书刊、录像中的色情、暴力内容等过多过滥,严重污染和毒害了青少年,认为这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家长很难管住子女。
5、对性教育不够重视。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多人“谈性变色”,从目前来看。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都不够重视,出现了家庭因缺乏知识不会性教育、学校因人员太多不便教育、社会有关部门因不是“份内职责”未能教育的状况,使少男少女对性生理、性心理缺乏了解,产生迷茫,成为“性医药孤儿”; 对性道德、性法规、性法律教育更少,成为“性法盲”,致使未成年人早恋增多,少男少女同居增多,强奸案件增多。奸淫幼女案件增多。如16岁的郑某,明知女方不满14周岁,却与4名幼女发生两性关系,自认为只要女方自愿就不构成犯罪,被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今年强奸案件急剧上升,值得引起警觉。
三、防范建议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进一步引起重视,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三个工程——“家庭细胞”工程、学校“育苗”工程、社会“护林”工程,积极预防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己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如不尽快得到遏制和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必须从这个高度来认识问题。对此,建议各级党政领导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按《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真正把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落实。我县茶院乡党委、政府作了积极努力的探索,做到领导重视、计划落实;建立组织、健全网络;摸清情况、因人施教;制定制度、明确责任;列入考核、兑现奖励。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效果是好的,一年多来该乡没有发生青少年犯罪案件,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家庭、学校、社会要真正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责任。
l、加强家庭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教育负有重大责任。关键是要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管教能力和自身素质。因此,必须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一项十分突出的工作来抓。建议建立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要明确主管责任部门,制订计划,争取在二、三年内,全县所有中小学校都要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全面教育培训。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认识,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打骂、娇纵、溺爱等错误和偏面的方法,倡导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长的模范行为影响子女。克服消极的不良行为对子女的侵蚀;表扬教育有方、教子成才的家长,纠正家长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家长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家长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家庭守法的模范。
2、加强学校教育。学校要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键要建立一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学法、守法,要经常向学生讲法,热忱努力转化有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歧视,不抛弃,不推向社会。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严峻事实告诫我们:各类学校,要在抓好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从小学五、六年级到中学,法制教育要列为课堂教育的必修课,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实施。学校应加强与公安、司法、关工委、工、青、妇和社区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学校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特别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一步把学习成绩差、又有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的学生作为重点帮助教育对象,并落实结对帮教措施,及时矫正其不良倾向,预防和减少犯罪。
3、加强社会教育。社会是教育青少年的大课堂。把青少年培养成为21世纪栋梁之才,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镇乡、街道、社区,各单位、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法制教育,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政法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要经常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在努力扩大教育面、提高教育效果上下功夫。公安派出所要会同社区、村(居)委会、关工小组、治保组织、家庭、学校及时掌握违法、违规未成年人的情况,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管理,达到预防和矫
第二篇: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被列入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也是我国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使社会更加的关注未成年人群体,这样有利于对青少年的保护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初步预防。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未成年犯罪更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问卷调查内容
因此就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在同事之间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你所居住的附近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
2、你对未成年犯罪抱有什么样的意见和看法?
3、对犯罪未成年人,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帮助?
4、就你所知道的犯罪未成年人的家庭背景?
5、如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
6、就你观察所知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过程?
7、我们当家长的应如何教育子女?
三、调查分析
在对同事的调查中,他(她)们对以上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调查问卷中我得出了如下总结:
一.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1、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突出。调查表明,因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犯罪的未成年人约占总数的1/3以上。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②传播媒体中的不健康因素影响。如在这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校园周边录像点播放过不健康的片子,书摊里有不健康口袋书、动漫书及影碟出租。另外,有40%的学生经常上网,泡网吧。一些不法业主为达到获利目的,想方设法引诱学生,使他们沉溺其中。我省也发生过未成年人因欠网吧的钱而抢劫的案子。③社会法律保护有薄弱环节。
2、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调查显示,因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占20%。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成绩较差和有轻微劣迹的学生关心教育不够,尤其是对辍学生、流失生的管理控制不力。在近几年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辍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接近60%。他们辍学的原因是厌学,感到读书没有趣味,这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的缺陷和问题。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残缺家庭与不和睦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形成带来严重影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出现有一定关联。
4、未成年人自身因素,决定了其自我控制意识薄弱和心理上的不成熟。①人生观的歪曲导致犯罪。②道德和法制意识淡薄导致犯罪。③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导致犯罪。④心理失衡导致犯罪。未成年人经常接触和感受正面教育,但幼稚的心理较为脆弱、不稳定,一旦遇到不良障碍或刺激就容易失衡、异变而导致犯罪。尤其是有的未成年人家长离异,失去温暖和爱护,生活状况逆转,经常会感到孤独而急需寻求新依靠,如果稍被社会不良分子拉拢利用,便会踏上贼船。还有一些学生面临家庭失爱、失教、失管的趋势,令人担忧。
二、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初犯之前,总是有一些明显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犯罪的征兆。中小学生犯罪都有哪些前期征兆呢?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
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通过这些调查结论我陷入了深思,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呢?作为一名社会公民我们对未成年孩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帮助呢?
三、防止、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措施
1、加强以遵纪守法为基本内容的法制教育。
2、发挥家庭教育的前沿阵地作用,提高家教质量。父母作为未成年人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加强思想修养。家庭教育要讲究教育艺术,提高教育质量。要杜绝家庭暴力,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3、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4、发挥社会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作用。净化社会环境,发挥文化工作优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青少年。倡导读好书、看好电影、讲奉献精神、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及英雄事迹等,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5、加强对未成年人流动的管理。
6、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与实践研究。
四、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当关注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康发展,注重对未成年犯罪人利益的保护。建国以来,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在
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从长远的发展看,只有真正树立起对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观念,努力寻求对未成年犯罪人惩治与保护的最佳平衡点,并且在未成年人犯罪之刑事立法设计上体现出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保护,才能促进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朝着更为人道、科学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意义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犯罪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现结合本院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加以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最显著的特点。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类犯罪为主,罪名上盗窃罪占有绝对比例。
案例1:周某,17岁,无职业,到朋友家中暂住时盗窃朋友家的人民币2 400元及手机一部。此类案件十分普遍。
我院2005年至2008年共受理案件677件1 587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4件63人,其中盗窃33件37人,抢劫3件7人,故意伤害15件15人,寻衅滋事2件3人,强奸1件1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受案总数的8%,其中侵犯财产类犯罪如盗窃、抢劫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66.7%;其次是故意伤害案件,占27.8%;寻衅滋事案件,占3.7%,强奸案件,占1.8%。
(二)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群体性---单独作案与团伙犯罪比例相当
案例2:李某、潘某均17岁,二人伙同赵某(系成年人)5个月内先后4次盗窃美化用的射灯56个拆除铜线卖钱。
案例3:张某、田某等四人,年龄在16岁至18岁间,因预谋抢劫被判处拘役、管制刑罚。
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中不可轻视的一个特点。在我院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案件26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48%。一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犯罪;二是全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为未成年人,且出现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伙同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共同作案。一般以三人共同作案最为普遍。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他们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一人产生犯罪意图,其他人都会支持并参与其中。
(三)未成年人中初犯、偶犯较多,突发犯罪、偶然犯罪较为突出
案例4:谢某,16岁,工作期间看到上司新买的手机好看,便偷走。当日被抓时,还没有想到要如何处理偷来的手机。
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的不同之处是大多没有深思熟虑、预谋策划过程,往往在偶然间犯罪,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抑制性等特点。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前都没有刑事处罚记录,其中少数人曾因为打仗斗殴等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犯罪行为往往是临时起意,一念之差。
(四)犯罪手段比较简单,犯罪情节并不复杂
案例5:赵某,17岁,凌晨撬开窗户进入一手机店内盗走手机5部、人民币450元。后销赃时被抓获。
案例6:石某,16岁,在松北区中学校附近向学生索要钱物、强拿硬要达20余次,共得到人民币300余元,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我院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占有半数的盗窃案件,作案手段都是顺手牵羊,趁人不备进行盗窃或盗窃无人管理的财物。有的未成年人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以同样的手段进行作案,如:多次入户盗窃或一夜间多次寻衅滋事。我院的这些案件里严重的暴力犯罪不多,案情并不复杂,因此被告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居多,共5人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既有个体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
1.未成年人自身因素。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还不成熟,对家庭、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了解较少,好奇心很强烈,他们对物质消费、个人自尊的要求提高了,因此缺乏理智容易冲动,当个人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常常想方设法得到满足,即使犯罪也在所不惜。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较少,认识片面,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稀里糊涂地加入犯罪团伙,参与犯罪。
2.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工作,缺乏生活来源。从文化程度上看,这些未成年人中初中文化者占60%,小学文化者占35%,还有一些人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或根本没有上过学。一方面,父母在外打工的家庭,长辈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很少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缺少上进心,学习普遍较差,不愿意继续学业,逃学、厌学,多数在初中毕业就离开学校,不再继续学业。这些未成年人也不愿意工作或无法找到工作,从家里得不到钱时就只好盗窃。
3.长期的行为习惯较差。我们长期以来关注孤儿、单亲家庭子女或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的孩子犯罪或有不良行为的案例,这些家庭的孩子犯罪率较高,但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是在父母管教下仍然犯罪的。他们在家中不听长辈教导,在学校也无视老师的管理,我行我素,留连在小旅馆、网吧,偶有小偷小摸、打仗斗殴等行为。被告人白某曾讲过,他的父母也经常对其进行管教,但多数没有什么效果,他离开家就不听父母的了。被告人于某是个女孩,和男友在一起并参与其犯罪,她对家人的管理并不在意,连家中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
4.交友不慎。不良交往常常是未成年人走上团伙犯罪道路的起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小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在社会上流浪,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为了生存他们聚集到一起;或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拉帮结伙,出外寻找乐趣。由于相同的感受聚集起来,通过不健康的娱乐、交谈等方式形成一个群体。法国犯罪学家塔尔德在其专著《模仿规律》中指出:“模仿的程度,和人与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密切的人,越彼此模仿,即发生模仿的可能性和模仿的强度越大。”他们通过密切的接触、相互观察和模仿,使得错误的社会意识、不良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得以互相影响。美国“犯罪学之父”萨瑟兰认为:“犯罪是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习得的。对犯罪行为学习的主要部分发生在亲密的群体中。这种群体的主要成员是犯罪人所熟悉的伙伴、朋友等。犯罪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犯罪的技术;二是犯罪动机、驱动力、合理化和态度等特定方向。”同龄人的相互交往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恶性发展,和同龄群体的不良交往有深刻的影响。
5.沉迷网络。沉溺于上网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原因。很多未成年被告人都愿意在网吧里作网管之类的工作。有些未成年人长期痴迷于网络,由于他们缺乏经济来源,为了支付长时间上网费用,可能实施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许多未成年人因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淡忘了亲情友谊,甚至触犯法律。近年来,有关部门调查后认为与网络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6.不良文化的冲击、影响。由于文化市场的良莠不齐,不良文化泛滥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各种充斥着暴力、色情淫秽内容的图书、音像制品及网络游戏等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从文学影视作品到网络游戏,表现的暴力、色情等场面像毒品一样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被告人石某十分喜欢蛊惑仔系列电影,希望像电影中的黑帮大哥一样生活,所以小小年纪就到学校附近向学生们要钱。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常常一味地追风模仿,将寻找所谓的刺激作为时尚,往往形成哥们义气、斗狠称霸等错误观念。
7.监护管理不够强,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有的未成年人父母都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属照管,对他们要求不严,只要身体健康不出事就行。还有的监护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帮助和指导,也谈不上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
8.学校教育措施不力。很多家长将对子女的教育完全寄希望于学校,但是学校里学生较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全都管理到位。学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原因。有些在校学生受到他人侵害时也不知道及时通过报警处理。
三、应采取的对策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1.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和生活的最为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当学习法律知识、德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家长一定要品行端正,为子女作出表率,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关心教育子女,避免家庭教育过分溺爱、简单粗暴、孩子压力过大行为偏激。
2.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倡导精神文明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不仅仅只注重学业成绩,改变重智轻德的教育模式。
3.完善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未成年人享有教育权。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是由于家庭或社会的原因使之缺乏必要的监护。因此要加强对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子女、贫困家庭学生等特殊青少年的关爱,重点加强对辍学、流失学生、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工作。
4.加强综合治理,规范文化市场,整顿社会环境。有的学校周围大量存在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有些商家为经济利益着想,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是持欢迎态度的。这些都干扰未成年人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因此应加强对这些营业场所的管理,尤其要依法取缔黑网吧。重视网络文化市场的构建。2009年,我国大力展开对网站内容低俗化的一系列治理行动,一些不良内容的网站相继被关闭,这些行动有助于规范网络文化,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影视剧、图书销售、网络游戏开发中增加政府干预,过滤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推动健康向上的文化传播。□
(编辑/丹桔)
第四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课题小组成员: 课题指导老师: 主导课程:政治
一、研究目的: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深入的思考,向社会发出呼唤。
二、论文摘要: 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视觉、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冲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且向低龄化、团体化、暴力化、突发性、智能化、涉毒犯罪等方面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各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个人法制意识不强,是非观念不明。面对此种严峻形势,社会、学校、家庭应全体总动员,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青少年个人则应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砥砺奋发,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三、研究报告: 警 告 篇--青少年犯罪理象不容忽视(1)低龄化: 指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这部分少年犯罪的比例正在上升。[案例1]张某,女,1989年7月1日生,金坛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1998年8月10日下午到陈某家去玩,无意中发现了一扎现金,便偷回了家,对其爷爷谎称在路边捡到的,小小幼童见钱眼开,这说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对小孩的影响是多么大。作为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时,是向他(她)灌输金钱至上呢?(2)团伙化:青少年幼,不懂法律,在社会上交了不当的朋友,几个人谈在一起便气壮如牛。经常会生刑事案件,在青少年所有的犯罪案件中,有60%的团伙犯罪。[案例2]张某(男17岁),刘某(男17岁),唐某(男18岁)于1997年11月某日下午3时许,去常州市某溜冰场溜冰,这四个人在一位满某的唆使下竟敢在光天化日下进行抢劫,可悲的是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刘某甚至认为万一出事,顶多罚款。他们走下抢劫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张某等从小便不爱读书,留级二次,混到小学毕业就不念了,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搭在一起,打游戏机,逛舞厅,这结果便可想而知了。(3)暴力化:暴力犯罪指不仅侵犯财产而且危害人身健康与生命,如强奸、杀人、绑架等。(4)突发性:青少年由于一时冲动而犯下的罪行,这种犯罪没有预谋,但青少年由于年少气盛而一时无法控制自已的情感,而犯下的罪恶。[案例4]常州某中学由于考试后,某宿舍四个人在宿舍打三打一由于一张牌的争执而吵了起来。张某牙尖嘴利,王某说不过他,便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把刀,连捅张某数刀,张某抢救无效而死亡。一个所轻的生命便这样消失了,就难道仅仅是为了争一张牌吗?(5)智能化:青少年利用电脑、互联网等高科技犯罪。如利用电脑挪用公款,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等。[案例5]在常州1993年,一青年刚从学校毕业便进入一家银行工作,看着这许许多多的钞票,便眼花了。于是,便用电脑挪用公款,结果事发入了牢门,可谓刚出校门,便进牢门。青少年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懂电脑也有水平,但用这干了什么?没有法制观念的人最终毁发自已。(6)涉毒犯罪:即与毒品有关的犯罪。犯罪会引发其他犯罪,为了吸毒,男的去偷、去抢。甚至杀人无恶不作;女的卖淫、诈骗,样样能干。常州仅97年-99年两年中毒品犯罪便增长了344%,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毒品的万恶之源,也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前程,破坏一个家庭的美满。[案例6]吴某,男23岁,南京市人原系南京某医院住院处出纳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在一朋友家聊天时看见一些朋友在偷食白粉,他经不住朋友的诱劝,便跟着吸了几口,便上了瘾,不久便花完了自已的积蓄,自然打上了截留病人付款的主意。短短两年间便贪污共94万元,吴某身为国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截留公款,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已将巨额公款秘密侵吞,故构成贪污罪。吴某的堕落告诫我们,青少年交友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能与那些品行不良、心术不正的人同流合污。古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仍是我们今天交友的警言。原因篇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同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才的新情况、新问题。
1、社会因素。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薄弱;
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
三、不良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
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五、不健康娱乐场所的诱惑;
六、青少年就业岗位不足;
七、青少年活动场所不足。王某的犯罪之路因素众多,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台湾老板的教唆。社会是复杂的,对于单纯幼稚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深不可测。如果我们不学法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之形形色色的施编调唆,只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2、学校因素。这主要体现的:
一、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法制教育课教学效果不佳;
三、对双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
四、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存在漏洞;
五、解决辍学失学问题重视不够。李学辉一个花季少年,人生的乐章才刚开始谱写,然而如花青春,如何面对无奈伤残?这个惨痛的教训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当今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德育、法制环节十分薄弱,而只抓智育。一幕幕本不该发生的惨剧在发出无声的警钟:德育,智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校园永远是明朗的天。
3、家庭因素。这主要体现在:
一、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二,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常言道: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郑某的犯罪动机并非先天性,而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郑某出生于一个经济较富裕的家庭,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久而久之形成骄横脾气。上小学后,贪无,花钱雇同学做作业,逃学,勉强读完小学。但其父母仍无动于衷,郑整天游荡,后结识三个哥儿们,为了赚钱,铤而走险,去盗窃,终于锒铛入狱。青少年犯罪并非天性,他们是由种种客观感主观的因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蜕变而成的,其中家庭教育便是重要一课。
4、个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
一、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薄弱;
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
三、自控能力弱易受诱惑;
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逆反心理强情绪偏激;
六、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强。这个可笑的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得视,虽然显得幼稚,却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他们知法,也许就不会做出这种荒唐事。但这又再一次提醒我们,自已树立法律意识是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最有效一步。故,我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不得不相应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呐 喊 篇--预防为主,防治并施(1)家庭教育是第一条防线 第一、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言行,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优良品行,可以使未成年人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可以使未成年人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第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照料他们的衣食住行,而未成年人对其父母或监护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使父母便于了解他们的行为情况,便于掌握他们的心理和要求,有利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及教育方法,不溺爱也不放任自流。(2)学生学习的基地--学校 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方面也负有重要责任,学校应法制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师队伍要有奉献精神,以热爱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循循善导,学校要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重视学习差的学生,加倍爱护他们,学校管理要加强防止带放刀具、雷管等危险物品。学校要改善周边环境,也可多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社会方面:社会也是预防未成人犯罪的第二道防线;社会预防就是动员全社会的人来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排除各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污染和病中害。黄色刊物、录像等,还要对学校周边和各种娱东场所按有关法律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应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或其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4)个人方面:面对当今我国商品经济大潮有些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影响了一些青少年使一些青少年自追求高消费,赶时髦,看了不该看的书,听了不该听的话,交了不该交的朋友,进了不该进的门,做了不该做的事,追求了不该追求的东西,忽视了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5)心理工作: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心理特征,设立咨询站,为青少年家长、老师咨询有关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青少年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反复性大,有强烈的报复心理,比照模仿,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咨询中以为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障碍。小结:以上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分别从现象、原因到解决途径的办法进行,不仅对我组6人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们更希望把这一成果让别的同龄人一起分享。展 望 篇 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虽仍十分严峻,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全国人同、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之下,其犯罪比例正逐年下降。所以我们还是应充分信任我们的党,完全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我们的前程光芒万丈,我们的明天将是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新景象。鸣 谢 篇 衷心感谢以下单位和个人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关怀:
1、原司法局副局长陈和庚
2、天宁区人民法院少年庭主任季卫东
3、司法局宣传部解瑞龙
4、解放路小学
5、省常中孙福明老师
6、省常中刘高平老师
四、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研究心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与内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从直接方面来说,首先要强化法制观念,要学法、守法、用法。其次,要自尊、自重、自警,要有自我保护抵制不良风气的意识。再次,要慎始而敬终,决不能忽视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的态度,必须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习气、坏习气、坏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从间接方面要做到:
一、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主。不仅要刻苦学习,掌握现化科学文化知识,以要做到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坚持学习书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三、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有民群学习,在为祖国的谒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四、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有远大理想,更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少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我们要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
六、指导老师意见: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青少年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繁烦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视觉、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冲击,加上某些方面对青少年的不恰当的爱,导致部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目标等发生偏差,有些甚至走向深渊,真是令人拒腕痛惜!本研究小组直面这一令人痛心的现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大量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剖析典型案例,寻找失足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对研究小组成员而言,不仅仅是锻炼了能力,懂得了合作、互助,更关键的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他们也受到了一次教育的机会。本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细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201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201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托起明天的太阳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课题小组成员:
课题指导老师:
主导课程:政治
一、研究目的: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深入的思考,向社会发出呼唤。
二、论文摘要:
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视觉、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冲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且向低龄化、团体化、暴力化、突发性、智能化、涉毒犯罪等方面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各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个人法制意识不强,是非观念不明。面对此种严峻形势,社会、学校、家庭应全体总动员,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青少年个人则应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砥砺奋发,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三、研究报告:
警 告 篇
--青少年犯罪理象不容忽视
青少年(14-25周岁)犯罪在我国刑事案件中占50-70%。未成年(14-18周岁)犯罪已高达12%,这些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正在走向罪恶的深渊。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研究了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发现青少年犯罪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了:
(1)低龄化: 指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这部分少年犯罪的比例正在上升。
[案例1]张某,女,1989年7月1日生,金坛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1998年8月10日下午到陈某家去玩,无意中发现了一扎现金,便偷回了家,对其爷爷谎称在路边捡到的,小小幼童见钱眼开,这说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对小孩的影响是多么大。作为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时,是向他(她)灌输金钱至上呢?
(2)团伙化:青少年幼,不懂法律,在社会上交了不当的朋友,几个人谈在一起便气壮如牛。经常会生刑事案件,在青少年所有的犯罪案件中,有60%的团伙犯罪。
[案例2]张某(男17岁),刘某(男17岁),唐某(男18岁)于1997年11月某日下午3时许,去常州市某溜冰场溜冰,这四个人在一位满某的唆使下竟敢在光天化日下进行抢劫,可悲的是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刘某甚至认为“万一出事,顶多罚款”。他们走下抢劫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张某等从小便不爱读书,留级二次,混到小学毕业就不念了,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搭在一起,打游戏机,逛舞厅,这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3)暴力化:暴力犯罪指不仅侵犯财产而且危害人身健康与生命,如强奸、杀人、绑架等。
[案例3]1997年10月28日晚,王峰的女友×××向王峰哭诉郗×对其动手动脚,王问,还有什么动作了女友最后说郗峰强奸她,王峰听后怒火燃烧,便伙同好友陆某一同赶去把郗某杀了,女友被人强奸是很伤心的事,理智的做法是,保管好物证,向公安机关报案,计法律来处罚强奸犯,切不可有报复的念头,行凶伤害致人死亡,后果严重自已也逃法网。
(4)突发性:青少年由于一时冲动而犯下的罪行,这种犯罪没有预谋,但青少年由于年少气盛而一时无法控制自已的情感,而犯下的罪恶。
[案例4]常州某中学由于考试后,某宿舍四个人在宿舍打“三打一”由于一张牌的争执而吵了起来。张某牙尖嘴利,王某说不过他,便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把刀,连捅张某数刀,张某抢救无效而死亡。一个所轻的生命便这样消失了,就难道仅仅是为了争一张牌吗?
(5)智能化:青少年利用电脑、互联网等高科技犯罪。如利用电脑挪用公款,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等。
[案例5]在常州1993年,一青年刚从学校毕业便进入一家银行工作,看着这许许多多的钞票,便眼花了。于是,便用电脑挪用公款,结果事发入了牢门,可谓“刚出校门,便进牢门”。青少年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懂电脑也有水平,但用这干了什么?没有法制观念的人最终毁发自已。
(6)涉毒犯罪:即与毒品有关的犯罪。犯罪会引发其他犯罪,为了吸毒,男的去偷、去抢。甚至杀人无恶不作;女的卖淫、诈骗,样样“能干”。常州仅97年-99年两年中毒品犯罪便增长了344%,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毒品的万恶之源,也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前程,破坏一个家庭的美满。
[案例6]吴某,男23岁,南京市人原系南京某医院住院处出纳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在一朋友家聊天时看见一些朋友在偷食白粉,他经不住朋友的诱劝,便跟着吸了几口,便上了瘾,不久便花完了自已的积蓄,自然打上了截留病人付款的主意。短短两年间便贪污共94万元,吴某身为国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截留公款,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已将巨额公款秘密侵吞,故构成贪污罪。吴某的堕落告诫我们,青少年交友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能与那些品行不良、心术不正的人同流合污。古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仍是我们今天交友的警言。
原因篇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同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才的新情况、新问题。
1、社会因素。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薄弱;
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
三、不良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
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五、不健康娱乐场所的诱惑;
六、青少年就业岗位不足;
七、青少年活动场所不足。
[案例1]王某,湖南省辰吴县锦滨比乡人,今年17岁。年龄虽不大,但他所犯的罪行却令人发指。去年9月,年满16岁的他因与父母赌气而离家出走,到深圳闯荡江湖。在大街上流浪了一星期后,被一位“好心”的台湾老板看中。台湾老板叫他当保安,每月付工资1000元,可王干了2个星期分文未得。台湾老板见他赚钱心切,便对王说:想赚大钱,只要按我的话去做“。于是台湾老板便让王跟随另外2个台湾人、1个浙江人、1个湖北人去干活。台湾老板给他们5人10只手机,1个侦码器,让他们专门盗用他人的电话号码打国际声讯电话和色情电话。王跟着4个成年人,先后在深圳打了1天,在武汉打了2天,在常州打了2天。成年人负责打电话,王负责记下时间,报给在深圳的老板,然后再由台湾老板和香港通讯台结帐。5天中,王等5人疯狂拨打电话,话费高达726万元。终于被我市警方在常州某火锅城抓获,台湾老板也于青岛就擒。
王某的犯罪之路因素众多,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台湾老板的教唆。社会是复杂的,对于单纯幼稚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深不可测。如果我们不学法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之形形色色的施编调唆,只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2、学校因素。这主要体现的:
一、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法制教育课教学效果不佳;
三、对“双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
四、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存在漏洞;
五、解决辍学失学问题重视不够。
[案例2]他叫李学辉,才16岁,少年英俊,是湖北琥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学生,先后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学生会委员、保卫部副部长等职。但是在1996年6月25日不幸发行了,那天上午上完课后,当班的卫生值日龚某某按规定打扫卫生就回宿舍了。劳动委员张某知后前去“质问”,龚自知理亏,但不肯认错,还骂句粗话。同学卢某见龚不值日还骂人即说了他两句,龚某即恼羞成怒,拿起一张凳子要向张某砸去„„,李学辉刚好回到宿舍,见此状,急加以制止,并调解。事态稍平息,大家散开时龚某突然又拿起一块砖头砸向张某、卢某,然而砖头却击中了李学辉的眼睛并击碎了玻璃,被砸碎的玻璃碎片刺进了李的眼球,致使李十级伤残。
李学辉一个花季少年,人生的乐章才刚开始谱写,然而如花青春,如何面对无奈伤残?这个惨痛的教训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当今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德育、法制环节十分薄弱,而只抓“智育”。一幕幕本不该发生的惨剧在发出无声的警钟:德育,智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校园永远是“明朗的天”。
3、家庭因素。这主要体现在:
一、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二,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
[案例3]1997年12月8日至11日,郑某(时年16岁,男)伙同另三名被告人窜常州红星新村,勤业新村、劳动新村等地,采用撬门入室等手段盗窃作案6起,总价值4万余元。案发后,郑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常言道:“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郑某的犯罪动机并非先天性,而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郑某出生于一个经济较富裕的家庭,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久而久之形成骄横脾气。上小学后,贪无,花钱“雇”同学做作业,逃学,勉强读完小学。但其父母仍“无动于衷”,郑整天游荡,后结识三个“哥儿们”,为了“赚钱”,铤而走险,去盗窃,终于锒铛入狱。
青少年犯罪并非天性,他们是由种种客观感主观的因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蜕变而成的,其中家庭教育便是重要一课。
4、个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
一、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薄弱;
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
三、自控能力弱易受诱惑;
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逆反心理强情绪偏激;
六、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强。
[案例4]张某(男,17岁)、刘某(男,17岁)唐某(男,18岁)于1997年11月某日下午3时许,去某溜冰场溜冰。满某看见他三人(平时认识),就对他们说等一20来岁的人进来一,把他的大哥大抢过来。三人答应照办。张某、刘某先藏在厕所内。那人进来后,唐某借故将其叫到厕所里,满革在外监视,于是三人对那人进行抢劫,抢了那人一只大哥大,一块手表、一枚18K金戒指,60元现金。案发后,上述四人皆落法网,满、张、刘、唐分别被判处7年、5年、3年、3年有期徒刑。可这四个法盲,当他们抢劫后还不知这是犯罪行为,刘某甚至认为“万一出事,顶多罚款”。
这个可笑的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得视,虽然显得幼稚,却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他们知法,也许就不会做出这种荒唐事。但这又再一次提醒我们,自已树立法律意识是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最有效一步。故,我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不得不相应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呐 喊 篇
--预防为主,防治并施
(1)家庭教育是第一条防线
第一、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言行,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优良品行,可以使未成年人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可以使未成年人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第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照料他们的衣食住行,而未成年人对其父母或监护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使父母便于了解他们的行为情况,便于掌握他们的心理和要求,有利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及教育方法,不溺爱也不放任自流。
(2)学生学习的基地--学校
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方面也负有重要责任,学校应法制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师队伍要有奉献精神,以热爱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循循善导,学校要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重视学习差的学生,加倍爱护他们,学校管理要加强防止带放刀具、雷管等危险物品。学校要改善周边环境,也可多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社会方面:社会也是预防未成人犯罪的第二道防线;社会预防就是动员全社会的人来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排除各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污染”和“病中害”。黄色刊物、录像等,还要对学校周边和各种娱东场所按有关法律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应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或其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
(4)个人方面:面对当今我国商品经济大潮有些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影响了一些青少年使一些青少年自追求高消费,赶时髦,看了不该看的书,听了不该听的话,交了不该交的朋友,进了不该进的门,做了不该做的事,追求了不该追求的东西,忽视了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
(5)心理工作: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心理特征,设立咨询站,为青少年家长、老师咨询有关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青少年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反复性大,有强烈的报复心理,比照模仿,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咨询中以为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障碍。
小结:以上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分别从现象、原因到解决途径的办法进行,不仅对我组6人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们更希望把这一成果让别的同龄人一起分享。
展 望 篇
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虽仍十分严峻,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全国人同、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之下,其犯罪比例正逐年下降。所以我们还是应充分信任我们的党,完全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我们的前程光芒万丈,我们的明天将是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鸣 谢 篇
衷心感谢以下单位和个人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关怀:
1、原司法局副局长陈和庚
2、天宁区人民法院少年庭主任季卫东
3、司法局宣传部解瑞龙
4、解放路小学
5、省常中孙福明老师
6、省常中刘高平老师
四、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研究心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与内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从直接方面来说,首先要强化法制观念,要学法、守法、用法。其次,要自尊、自重、自警,要有自我保护抵制不良风气的意识。再次,要慎始而敬终,决不能忽视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的态度,必须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习气、坏习气、坏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从间接方面要做到:
一、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主。不仅要刻苦学习,掌握现化科学文化知识,以要做到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坚持学习书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三、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有民群学习,在为祖国的谒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四、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有远大理想,更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少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我们要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
六、指导老师意见: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青少年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繁烦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视觉、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冲击,加上某些方面对青少年的“不恰当”的“爱”,导致部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目标等发生偏差,有些甚至“走向深渊”,真是令人拒腕痛惜!本研究小组直面这一令人痛心的现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大量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剖析典型案例,寻找失足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对研究小组成员而言,不仅仅是锻炼了能力,懂得了合作、互助,更关键的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他们也受到了一次教育的机会。本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细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