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志愿服务组织看香港NGO服务管理模式
从志愿服务组织看香港NGO服务管理模式
王晔
[摘要]香港NGO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文化渊源及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密切相关,其深远的公益慈善理念、健全的法律体系、专业的服务社会模式、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方式、灵活的培育管理措施等均值得学习借鉴。从目前的培育管理制度看,香港NGO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社会福利服务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延续、NGO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董事会选举存在“有限民主”、财政“整笔拨款资助计划”弊端显著等。因此,在学习借鉴共性原理的同时,更应该把握内地社会组织发展的特性,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扬长避短,探索一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本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路径。
[关键词] 香港;NGO;服务管理
香港具有历史悠久的公益慈善文化,在本土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薪火相传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的催生培育下,逐步形成了蓬勃的志愿服务生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益慈善及社会服务向专业化发展,大量非政府组织(NGO)应运而生,目前已成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主体。据统计,全港超过90%的社会福利服务由NGO提供,每年服务人次超过9010万人,每年动员志愿者(义工)服务时数超过8700万小时,全职工作人员超过60300名(包括注册社工8996人)。从相关公益志愿组织考察实际看,香港NGO具有其独特的服务管理模式,对于内地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工作也颇有启迪。
一、完善的法律框架及简单灵活的注册制度
香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慈善服务团体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本地传统的慈善组织,如东华三院、保良局和街坊会等;二是教会及传教士支持的服务组织,如明爱和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等;三是由专业人士(尤其是社会工作者)组成的服务特殊团体的组织,如服务青少年、家庭、残障人士、吸毒人员的协会等。从这些组织的登记形式看,香港NGO的认定主要侧重其服务性质而非登记模式,所有NGO均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成立并取得法律地位:一种是按照“社团条例”在香港警务处登记注册为非营利社团(注册手续比较简单,成功率高达98.5%);另一
种则是按照“公司条例”在香港公司注册处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大多数NGO为避免承担无限责任,都会选择注册为有限公司,再向税务部门申请成为“慈善团体”,取得免税资格。税务部门则根据“税务条例”、“印花税条例”、“遗产税条例”和“商业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从事救助贫困、促进教育、推广宗教和其他有益于社会而具慈善性质的团体进行税务豁免资格的认定,被认定为“慈善团体”的组织将享受经营收入免税、专款捐赠扣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健全的政社合作机制与购买服务制度
(一)明确的政社分工
香港特区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政府与NGO分工明确。在社会服务提供方面,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服务政策、拟定发展路向、提供资金支持、监察NGO服务表现、提供一小部分社会福利服务(如集中社会保障及紧急救济)等;而NGO作为90%以上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需按照既定政策向市民提供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维持社区照顾等社会网络,并协助政府制定政策及策划服务、向政府反映服务需求及服务使用者的意见等。
(二)不断变革的资金扶持和购买服务制度
香港政府和志愿服务组织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建立伙伴关系。六七十年代,政府开始以“酌情津贴”的方式资助志愿机构,弥补机构资金来源的不足。80年代,政府财政资金充裕,对志愿服务组织实行实报实销的“标准成本资助制度”,也就是说,NGO的服务项目如要接受政府资助,其人员编制、工资薪水、单项服务投入都必须严格按照社会福利署的规范、标准来做,NGO专职社工的薪酬与社会福利署公务员编制的社工挂钩。
2000年后,随着香港社会服务的日益完善,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政府对NGO的资助模式也发生重大改革,开始实行“整笔拨款资助计划”,即政府向机构每年的拨款以员工的中位数计算,如有盈余,机构可以保留,但同时机构亦要负担可能出现的亏损,政府不作“包底”。政府所有新的服务都需以公开投标的方式决定服务提供者,每一项受资助的服务都需由社会福利署(拨款者)与NGO(服务承办者)签订“津贴及服务协议”,而政府对NGO的人员编制、薪酬水平不再作严格要求,只对其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整笔拨款资助计划”给予NGO更大的发展自由,有利于提升服务效率和灵活调配资金,也为NGO带来较大的筹
资压力。但从总体上看,政府资助始终是香港NGO生存发展的最重要资金来源。据统计,香港社会服务团体主要收入来源中来自社会福利署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占47%;2011—2012年,政府对NGO的补助达90亿元;2012—2013年,政府对NGO合约服务的津贴达113.6亿元,占整体社会福利开支的26%。
(三)完善的评估监察制度
为确保公众获得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加强福利服务的问责性,社会福利署和受资助机构从1999至2000年度起,分三年逐步推行服务表现监察制度:一是签订津贴及服务协议,列明双方责任、津贴基础、服务质量标准和成效标准等内容。二是制定基本服务规定和16项服务质素标准(SQS),列明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的质素水平。每项服务质素标准均有一套“准则”及“评估指标”说明,服务机构可以根据要求,以合适的方法应用于个别服务类别或服务单位中,以符合所有服务质素标准的要求。三是开展服务表现评估,根据基本服务规定和服务质素标准,服务机构每年向社会福利署提交自我评估报告,社会福利署根据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面谈、实地探访、向服务使用者调查等形式,对服务机构进行评估探访或实地评估。
三、权责明晰的内部治理结构
NGO良好运作和规范发展的关键在于权责明晰、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上述可见,社会福利署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资金扶持、操守引导和分析评价等方面,较少直接干预其运作及服务的提供,因此,NGO的自律自治显得更加重要。从共性角度看,香港NGO的内部治理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最高层为董事会(董事局或理事会),主要由会员于周年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为非受薪、非执行的独立人士,多为专业人士、公众代表或其他服务代表(如律师、商界、学者、具备筹款技能人才等),旨在有效监察及督导机构运作。受薪的管理层可以列席会议,但通常没有投票权。董事会对NGO的日常运作的参与相对较少,对管理层赋予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其主要职能包括审批年度计划、制定长远目标及策略;审批财政预算、与管理层一同进行筹款;对管理层提出的建议作最后决定;招聘总干事或行政总裁等。
中间层为管理层,主要由总干事(行政总裁)领导的专职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编制年度工作目标、策略及报告;编制财政预算及报告、监察财政支出;草拟计划书、建议书;发展新服务、监督服务质素;招聘员工、督导员工表
现等。
基层为专职行政人员,包括专业社工和行政服务人员,主要职责是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组织义工或直接面向服务对象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等。
从个性角度看,不同类型的NGO,其治理结构也有差异。如有些NGO根据需要设置了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董事会、管理层、基层员工、志愿者、社区或受益人中的代表组成,职能与董事会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起到沟通与桥梁作用。不少NGO还设有内部监管系统,如收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志愿者管理系统等,以管理机构的日常运作,并通过培训提升机构的管治水平。这种治理结构层次鲜明,分工有序,同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对于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内部制衡具有显著作用。
四、启示与思考
从学习考察情况看,香港NGO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文化渊源及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与当地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深入人心相辅相成,也是公民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与象征,其深远的公益慈善理念、健全的法律体系、专业的服务社会模式、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方式、灵活的培育管理措施等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目前的培育管理制度看,香港NGO的发展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不少问题与桎梏,比如社会福利服务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延续、NGO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董事会选举存在“有限民主”、财政“整笔拨款资助计划”弊端显著等,因此,在学习借鉴共性原理的同时,更应该把握内地社会组织发展的特性,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扬长避短,探索一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本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路径。
第二篇: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
附件:
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根据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依法登记注册专门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以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机构等的内部组织。
二、职责
1、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2、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考核;
3、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4、负责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的筹备、使用和管理;
5、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6、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宣传、合作活动;
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
三、成立
(一)成立的条件:
1、一般要求有30人以上的志愿者;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
4、有与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5、有固定的或已形成规模的志愿服务项目;
6、志愿服务组织的名称应当与其服务范围、志愿者规模、活动地域等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1—
7、上级登记机关所要求具备的相关条件。
(二)成立的途径
1、各县(市)区成立志愿者协会需到当地民政部门进行非营利
性社会团体法人登记注册,同时接受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的行业指导与
管理。
2、市直属单位及其他机构成立志愿服务组织须经主管单位同意,并报经市志愿者指导中心审核同意,同时接受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的行
业指导与管理。
四、备案
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后,应及时到同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办理备
案登记。
(一)申领备案登记表
到同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领取《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备案登记
表》。
(二)备案登记应准备和提交的材料:
1、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法人登记证的复印件或主管单位
和上级志愿服务组织同意成立的批准文件;
2、填写好的《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备案登记表》;
3、章程;
4、工作计划。
(三)审核
1、同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在收到志愿服务组织为备案提交的材料之日起7日内,做出备案或者不批准备案的决定;不批准的,应
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可不予批准备
案:
(1)有根据证明申请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的宗旨、志愿者规模、服务项目、服务范围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2)在同一区域内已有服务项目相同的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必要
成立的;
(3)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四)登记
1、对经备案审核后符合要求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工作指导
中心准予备案登记,发给《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证》,编制组织注册
号,对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并发给全市统一格式的相关物
品资料,包括:
(1)《宁波志愿者证》样本;
(2)宁波志愿者注册登记表样本;
(3)服装、帽子样本。
(五)公告
由各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通过一定途径向社会进行公告。
五、工作开展
1、志愿者招募: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布志愿者招募热线或志愿
服务项目,自行或联合招募志愿者,并接受志愿者的报名。
2、志愿者培训:根据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和志愿者报名情况,对
志愿者及时进行志愿服务基本理念和专业服务知识、技能培训。
3、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向经培训后宣誓并选择了项目的志愿者编制注册号,发放《宁波志愿者证》,并把志愿者编入各项目
组管理。
4、统一标识:各志愿服务组织应参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规定的统一标识格式,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自行制作和印制,并向所
有志愿者进行发放。
5、活动实施:
(1)确定活动内容:各志愿服务组织应从实际出发,积极策划开
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向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岗位。
(2)活动备案:各志愿服务组织对参加志愿者人数达100人以上的活动,应在活动开展10日前向备案的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进行事
前活动申报备案,内容包括具体时间、地点、服务项目、服务者和服
务对象的地点咨询等,并在活动结束后5日内向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
进行活动事后备案程序。
(3)组织活动:根据活动计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
可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在活动中要抓好宣传工作,努力挖掘活动中涌现的感人
事例和典型个案。
(4)分享体验: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志愿者交流分享体会,总结经验。
(5)成果确认:志愿服务组织要对志愿者的服务小时进行确认,同
时做好活动的档案管理工作。
6、检查考核:
(1)年初报计划:志愿服务组织应在年初将一年工作安排和计划报
备案的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备案。
(2)检查: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对所属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要
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每年十二月要进行考核。
(3)表彰激励:志愿者指导中心根据所属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
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工作人员进行表彰。
(4)处分处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志愿服务组织视实际情况给予通
报批评、限期整改或予以注销处理。
六、经费
1、来源:来源于主管单位的拨款或者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组织主管单位应保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所必需的专项经费。
2、使用原则:志愿服务组织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志愿服务组织的资产。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必须专项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应当符合志愿服务组织规定的宗旨和服务范围,并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合法方式使用。
3、接受监督:工作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捐赠、资助者及志愿者的监督。
七、备案撤销
志愿服务组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地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可撤销备案登记:
1、志愿服务组织在成立、备案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备案的;
2、利用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3、以志愿服务为名,开展营利性活动,背离志愿服务宗旨,影响恶劣;
4、志愿者人数不足;
5、连续一年未进行正常活动;
6、以上1、2、3款情形特别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修改、变更、解释权归宁波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
第三篇:先进志愿服务组织事迹材料
先进志愿服务组织事迹材料
**初中“学雷锋 树新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5月,在校领导和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青年学生风采”为目标,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特别是近一年来,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敬老助残等活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尤其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方面,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志愿组织,创新管理模式
我校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在校团委的领导与指导下,队伍不段发展壮大,现有在校志愿者50人,下设秘书处,组织策划部,宣传部,以及有“爱在身边”敬老助残服务队、“绿色出行”交通安全宣传队、“守护家园”环保服务队、“人人知法守法护法”法制宣传队四个服务队。我校注重制度建设,完善分队管理章程,明确职责与分工,进一步增强了组织决策与活动开展能力。出台的每年一度的优秀志愿者评选制度,树立了一批积极奉献的志愿者典型,激励了更多学子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
二、服务学校建设,当好得力助手
在团委的指导下,我校志愿服务队积极配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迎新工作、美化校园、展板设计、搬运货物、礼仪接待、维持秩序等活动,引领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的道德风尚,志愿服务虽然苦,虽然累,但志愿者们都能全情投入,热情服务,展现了我校志愿者良好的形象。同时,校团委还常年组织志愿者参加到校园卫生清扫、文艺活动、运动会后勤服务等学校活动中来,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倡导奉献精神,参与公益行动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到那里。植树绿化、提倡节约,我们争做环保卫士活动;灾区捐款、关爱留守儿童、情暖孤寡老人,我们不遗余力;普法宣传,我们是法律宣讲团。一年以来,我校志愿者积极参与学校,配合团县委号召的各项公益活动,在多种大型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用真诚与热情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获得了主办方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四、宣传志愿服务,展现志愿风采
通过在以上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服务、无私奉献,树立扶风初中青年志愿者良好形象的同时,我校还加强了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声势,使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在校园中得以推广和实施,吸引了更多的先进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行列,真正做到了服务一方、宣传一方、带动一方。特别是注意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先进青年服务文明建设,注重扩大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参与面与覆盖面,并加强机制建设,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社会需要青年志愿者,青年需要开展志愿者活动。我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是支年轻的队伍,充满了朝气,散发着勃勃生机,相信他会因更多的志愿者的加入而焕发出新的光彩,谱写出一曲曲更加动人的奉献之歌!因为我们将永远行动着!
**初中“学雷锋 树新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2013年5月6日
第四篇:2014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
2014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事迹报告
xx团委每年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十余次志愿者服务,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校园内的大型活动;第二、学校周边社区宣传活动;第三、社会上公共场所的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建设了一支常规化、规范化的志愿者队伍。
一、组建队伍
我校志愿者队伍自从建立起,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从学校的大型活动志愿者开始,慢慢发展到社区,参与社会实践。从去年开始,社工入驻我校,开始负责管理志愿者队伍,一支由社工直接带领的志愿者队伍慢慢走向常规化、规范化,按照服务内容可划分为两支服务队即“耆老行动”队与“社区达人”队,前一支与与拱北乐百年敬老院合作,每两周开展一次探访活动,后一支与社工附近的居委会合作,定期在社区开展一些宣传活动。目前两支队伍累计开展活动都超过了十次。同以前的“散兵游勇”相比,他们现在已经是训练有素的队伍。
二、队伍制度建设
1、招募
每个新学年的开始,志愿者服务队就会像其他社团组织一样,开始招募自己的新成员。通过选拔,从众多的志愿者中选出骨干志愿者,负责联系志愿者,组织、策划活动。
2、培训
(1)学校社工的培训:一方面是对志愿者知识技巧的培训,比如在探访长者前,社工会告诉志愿者应该如何与长者沟通,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等等;另一方面是团队建设,社工会定期开展一些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活动,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认识,并且服务队有骨干志愿者,负责联系其他志愿者。
(2)香洲区义工联的培训:利用义工联的社会资源,为我校志愿者提供一些关于志愿服务的基础知识,以及义工联开展过多活动,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
3、管理
作为学校社工,每次带领学生外出参加志愿者活动,首先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活动安排的十分精细,从活动策划到服务填写同意回执单。同时,我们通过与学校的团委沟通,对于优秀的志愿者给予荣誉称号,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奖励机制。
4、考核
在志愿者团队中组建秘书组,每次活动由秘书组的同学负责登记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以及服务的表现,在学期末学校评优时,对优秀志愿者给予荣誉称号。
5、示范性
该项目有学校社工带领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一方面为以后全市中小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模板。另一方面也为社工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打开思路,社工组织可以与社区内的学校合作,组织发展学生志愿者。
三、服务项目
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校园内的大型活动;第二、学校周边社区宣传活动;第三、社会上公共场所的服务。
第一类的校园大型活动主要包括校运会、校园十佳歌手、成人礼、国庆歌咏比赛等等活动。在活动在志愿者担当活动的实施者的角色,从场地布置到活动现场的秩序维持都由志愿者来实施,在过去一年里,社工带领志愿者在校内开展的活动有校运会志愿者、十佳歌手志愿者、校长杯篮球赛志愿者、成人礼志愿者、学雷锋美化校园志愿者。
第二类是学校周边社区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向学校附近居民进行一些科学知识宣传,如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在社区开展过三次活动,分别是“节水节电知识宣传”、“环保知识宣传”与“修建城轨的好处”等知识的宣传。
第三类社会上公共场所的服务主要包括去图书馆、敬老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过去的一年共去图书馆两次、敬老院五次。
四、服务效果
通过多次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学校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并且具学校领导反应,与以往的活动相比,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活动的流程更加顺畅。在社区开展的节水节电知识宣传,让居民掌握了科学节水节电的知识,对于像建设城轨这样的民生工程,起初由于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志愿者看到这个问题,在社区宣传建设城轨的利处,让居民更乐于去接纳城轨建设。在公共服务上,如去拱北乐百年的探访活动,不仅增加了老人们的生活乐趣,同时如开展的按摩、表演等环节,让老人们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在期末做的调查问卷中,做过志愿者的学生家长在会答问题时说,自己的孩子变的懂事很多,在家开始做家务。班主任们反馈说,他们很支持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一方面锻炼了自己,一方面也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图1:志愿者走进社区
图2:志愿者在社区做调查问卷
图3:水涌坑节水节电宣传活动志愿者集体合照
图4:志愿者在清理垃圾
图5:志愿者海天驿站环保活动合照
图6:志愿者为敬老院长者表演节目
图6:一次敬老院活动后,志愿者们的合影
图7:志愿者参与校运会跑到秩序维持
图8:xx学校社工与学生志愿者们参加完义卖活动后合影
图9:志愿者们雷锋月清理空教室
图10:社工做完志愿者培训后与志愿者合影
图11:义工联讲师为志愿者培训完后合影
第五篇:从香港青少年服务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落实
从香港青少年服务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落实
王娟金小红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在香港的亲身经历,介绍了香港青少年服务的情况,并参考国际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标准,论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非政府组织
今年8月份,笔者受香港有关机构的赞助,在香港考察了一个月,主要了解香港社会工作机构是如何运作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在各个地方的体现,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引发了我们众多的思考。
一、国际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根据 1996 年 NASW(National Associationg of Social Workers)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在 1999 年经过修订,国际社工界认为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如下。
(一)服务(Service)
为他人服务胜过于自己的利益。社会工作者使用他们的知识、价值观和技巧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指出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也被鼓励自愿贡献专业技巧而不要求显著的物质回报。
(二)社会公正(Social Justice)
社会工作者推动社会变迁,尤其要代表那些弱势和受压迫的群体和个人。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于贫穷、失业、歧视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不公,以期提升社会对文化种族差异、压迫等方面的认知。社会工作者努力让需要的人能获得相关信息、服务和资源,达成机会的均等,在为全民的决策中富有建树。
(三)人的尊严和价值(Dignity and Worth of the person)
社会工作者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个体,注意个人差异以及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社会工作者促进案主自我决策,加强案主的能力和机会去改变或意识自己的需要,社会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对案主以及更广阔社会的双重责任,当案主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要肩负社会责任感,在坚持价值观、伦理原则和职业守则的前提下寻求解决途径。
(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社会工作者知道人际关系是改善事物的关键。社会工作者将案主视为帮助过程中的搭档,努力去加强人们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巩固、维持和加强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福利。
(五)诚实(Integrity)
社会工作者注重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职业守则,并以实际行动坚持之。社会工作者诚实、负责,并遵守工作机构的操守。
(六)胜任(Competence)
社会工作者不断地改进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之用于实践,孜孜不倦地为此职业的知识储备作贡献。
二、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简介
接待我们的机构有两个: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康乐体育事工部,以及协青社。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简称YMCA,是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它下面的康乐体育事工部是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通过举办舞蹈、游泳、球类、健身等各项休闲体育活动以及营地活动,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虽然YMCA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但是康体部却是要营利的(其盈利在支付了运作成本后也会去支付社会福利部门的开支),由于康体部的价位适中,光顾的人士主要是中产阶层的家庭。
第二个机构是协青社,协青社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它以夜不归宿的边缘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跟进辅导,为青少年提供治疗、预防等服务。协青社为边青提供服务的部门主要有三个:深宵外展、蒲吧、男女危机中心。深宵外展是指社会工组者从晚上十一点巡街到翌日凌晨五点,主动接触那些夜不归宿、在街上游荡的青少年,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青少年愿意,他们会将青少年接回协青社大楼。蒲吧看上去是一个游乐场所,有电脑,电视、室内篮球场、台球室等等。而男女危机中心则是可以同时住二十人的集体大家庭。那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深宵外展犹如一辆救护车,将病危的病人接回协青社;蒲吧犹如急诊室,被接回来的青少年会在蒲吧选择他们喜欢的游戏尽情玩耍,当然,这里的玩是有玄机的——在蒲吧有两种工作人员,SW(社会工作者)和PA(改良的青年自愿者,曾是协青社帮助的对象),青少年蒲吧在玩的时候,SW和PA会装作很随意地样子和他们搭讪,了解他们的情况;如果发现情况严重的,比如家庭虐待、有严重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等,他们会将之安排到“病房”,即男女危机中心,让他们在那里免费住宿(最长期限两个月),并有专门的社工跟进,以解决他们的个人和家庭问题。
协青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福利署的津贴,以及其他社会基金的支持。香港青少年服务,不同于内地,不是由政府或政府所属机构包办,而是大量地依托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政府仅扮演协调和督导的角色。从组织文化上看,这些民间组织,有的起源于宗教教会,带有较浓厚宗教色彩,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或多或少地世俗化了,不同程度地将神学与世俗、教义与经营融合一体。这种特征,是近现代以来宗教世俗化的体现,更是少有宗教信仰、价值观多元化的青少年群体作为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从财政支持上看,大部分机构拥有政府每年拨发的资金(比如协青社),有些机构有教会的财物支持,同时,大多数机构都会自己想办法创收,尽管创收数额的多少各不相同。(需要注明的是,这些机构搞创收不等于是以赢利为目的)。当然,也有部分机构具有一定商业性质,自负盈亏(比如 YMCA 的康体部)。从人员结构上看,从事青少年服务的工作人员,有注册社工,也有来自其他专业、从事各种管理和后勤等工作的工作者。从服务范畴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服务中心(大多是社区性的,驻扎于某一社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这些综合性服务中心会提供托管、假期辅导等青少年服务;还有一类是专门的青少年服务机构,但这些机构也有侧重的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比如,YMCA的康体部侧重为中产家庭的小孩提供发展性服务,协青社侧重为下层家庭的子女提供治疗性辅导服务。
由此可见,香港从事青少年服务的机构是性质不一,各式各样的,这既是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表现,也是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结果。当然,不得不提的是,社会工作在其中具有一定的主导影响,这不仅表现在社会工作者占所有工作者的比重较大,还表现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在机构中的推行。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落实
那么,香港青少年服务在落实社会工作价值观方面做的怎么样呢?
(一)服务
这条价值观在许多社会工作机构都得到了体现。比如协青社,他们主要为边缘青少年服务。他们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食宿,提供安全的游玩场所,最重要的是,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个案跟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冲突、矫正个人偏差行为、适应个人小生境(directsocialenvironment)。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青少年步入协青社大楼,社工就会为他服务,甚至还会以深宵外展的方式去巡街,主动接触夜不归宿的青少年,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从整体上看,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观落实得很好,除了社工理念和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外,香港拥有坚实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青服机构都提供免费的服务,有些机构会根据财政支持和服务质量收取不同服务费用。比如,虽然香港 YMCA 的宗旨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YMCA 的社会福利部门为残障人士提供的庇护服务是免费的(有香港政府的财政
支持),但是康体部为中产家庭的小孩提供的服务却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一个 8 岁小孩参加历时十五天的日营活动(从早上9:30 到下午 6:30),其报名费是 1180 元港币。
笔者认为,让各种性质的服务并存,是合理的。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观是高尚的,是值得推崇的,但是这不表示说所有的社会服务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机构和非社会工作机构)都应该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毕竟,社会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是有成本的,只是在社会工作机构中,这个成本没有让顾主承担,而是政府或其他提供资金支持的基金会或个人承担了。
(二)社会公正
在青少年服务机构,呼吁社会公正的氛围可能不如那些专注扶贫、与弱势群体打交道的机构明显和强烈。但是,我们是可以感受得到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公正这一价值观的内化和坚持的。在协青社,没有社工因为这些青少年是边青、“小混混”而对他们有歧视,反而是为他们筑起温暖安全的家,让他们重回正途。
(三)人的尊严和价值
在协青社的结业典礼上,机构的主任送给我们每人一份礼物——小动物手工挂件。初看上去,这些小动物都非常可爱,在他的提醒下,我们才发现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两处是破损的。他解释说,这些小动物手工挂件是一个生产商朋友作为次品、废品打算丢弃时被协青社要回来的,然后经过协青社员工的改装、清洗,送给结业的实习生做纪念。主任进一步说,这些小动物就代表着协青社的青少年,他们或有一些残损、污点,在某些人看来,甚至在他们自己眼中,似乎一无是处,但是,他们也是有价值的。每个“小动物”都是独特的,都是有价值的!
(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建立工作者与案主的良好互动关系,让案主信任社会工作者,是辅导工作成功的基础。在青少年服务中,和青少年建立亲切信任的关系尤其重要。我们发现,从事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都显得特别年轻,不仅心态年轻,着装上也比较休闲自由(当然保持着端庄)。青少年可能反感老师、警察,但是一般都不会抗拒社工(一位夜展社工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社工不会“强人所难”,不会去告密,不会斥责他。同时,社工都是易亲近的,社工掌握着如何与人接近的技巧,比如夸赞青少年的服饰、特技,或是和青少年一起玩他们喜爱的活动。这样,拉近了与青少年的距离,在随后的交往中,青少年会越来越对社工敞开自己的心扉。
(五)诚实
在香港的这一个月中,我们没有对所接触的社会工作者的人品有过怀疑。社会工作者在香港的口碑很好,足以可见,社会工作者在落实这项价值观上是做得很好的。
大部分社会工作者是有宗教信仰的,“七尺有神明”,对于教徒来讲,自己的言行始终是有神明看着在,必然会做到诚实(用integrity 可能更好表达“完整、一致”的境界)。另外,外在的职业操守和监督制度也为诚信提供了客观的制度保障。
(六)胜任
这条价值观是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保证。香港的青少年服务,竞争是很激烈的,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工作机构不断革新,工作者不断改进方法,提供优质服务。
另外,香港的注册社工制度和成人继续教育的繁荣,为“胜任”这一价值观的达成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注册制度,首先就在门槛这里通过筛选,确定了整个社工群体的质量。在我们所接触的工作人员当中,他们对注册社工和非社工工作人员划分的非常清楚,并非在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的人员就是注册社会工作者。
四、结语
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宗教慈善活动,其价值观有着很深的宗教信仰的痕迹。在香港,现代民主意识和人权思想的普及、宗教信仰的温存,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其价值观的落实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我国,面对不同的制度环境、历史思想背景,以及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又该如何树立我们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且是切实可行的呢?我们如何在没有宗教土壤的内地建立符合大众信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这不仅关乎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也牵涉到某些实务技巧的实施。如何融合传统的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和现在日益突出的个人取向的价值观?如何在坚守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重视个人的价值和创造力?如何将“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宗旨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思想相结合?如何缝合市场导向带来的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做法的裂痕?这些都是我们在确立价值观的取向时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