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月22日排练计划书
关于11月22日排练规划
PART1问题归纳
由于时间的紧迫,练的少,所以现在整体情况还相当勉强。个人觉得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除旁音赵莎莎和谢霜声音是放开的外,男声和女声的声音都还压着,没有放开,可能是因为需要用较低音色来朗诵所以放不开。第二,声音参差不齐,女声因为人数较多故表现的比较明显,一方面是练习时间太少,另一方面是则是对什么时候读没谱。第三,队列队形除21日起了个头外,其余都是空白,但这又极为重要的,决定了在舞台上的表现力。
PART2 问题处理
对于第一点,需要先大声的读,可以情感弱些,但先必须把声音力度表现出来,再在语气和感情上作协调,同时大声读更好掌握断句,易支配语气和发现不足。对于第二点,多练习多磨合是必须的,还有的措施如下:
一、打拍子,1/3拍的样子比较合适(实际操作有难度)
二、现场做调整纠正,效果良好,会花时间
三、分成女一组和女二组减小留滞感,视具体情况采用。第三点,登台方式和拉横幅方式已经确定下来,多练习几次便无问题。登台时排成三列,每列每人依次上台,结束时按反顺序下台即可。还有一项就是总是一个队型没有舞台表现力的问题,目前自己的想法就是女声在后面朗诵部分很少,故可在那时围成一个心型,具体做法在晚上排练时细说。PART3 具体安排
不等人到齐再一起练习,来一个即根据稿子大声地朗诵自己的戏
份,可相互提出纠正问题。到人到的差不多时,男声由岑永茂任组长,女声分为两组(即按周二排练时的分组),女一组由XX(到时再看喃,我很抱歉一个都不知道名字),女二组由叶倩任组长,旁音组赵谢均可,先要组织每个人分开练习,再由组长组织合起来朗诵。每个组只管自己组,由于人数比较少所以总结意见很容易,组长就组织+搜集意见+再次改进。这时所有朗诵都大声地读,以方便找出问题和练习断句,不需要念的快,按节奏念好才是王道。
等管理员来“请”我们的时候就转到外面。这时组织排练队型,需要重复若干次达到熟悉的目的,就算解决了该问题。再开始做集体朗诵,此时来校正问题,包括声音参差、与配音搭配等若干问题。若是那时再为别人指导,你可以再次看下语气啊节奏之类,闲着也是闲着喃。22号晚必须解决除朗诵本身问题外的所有问题,23号再练再磨合声音。24号便登台演出。
PART4 OTHERS
会长负责在22号晚准备好横幅,魏X将师生活动中心的话筒数目,投影等问题问清楚。各位亲务必带上稿子,全情投入,我们的时间已然不多,但我们要有信心,亲们。记得柒牌有句广告——相信自己,世界相信你!拿来谨做鼓励吧!
第二篇:如何排练节目
如何排练节目
尊敬的各位老师:
晚上好,一学期一次的汇报演出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老师又要紧张的排练节目。我想很多老师非常困惑和痛苦,因为排练一个好的节目的难度远远大于一节课、一个主题环境布置,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是已经有了思想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把每个个体很好的集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一个节目就会很好的排练展示出来。怎样统一孩子们,不仅仅是动作,首先是统一孩子们的思想,才能统一孩子的动作!一
要统一孩子们的思想,首先我们老师的思想应该统一。
有少部分老师厌恶汇报演出,“其他幼儿园都没有,为什么我们非得要搞汇报演出”幼儿园没有教学考试压力,我们拿什么来检验老师们的业务水平?简单的评优课吗?评优课只是老师展示的平台,但真正的好老师是让孩子成长和受益,所以期末汇报是幼儿园检测老师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汇报演出是老师和孩子共同努力交给家长的一份答卷。一个学期下来,家长最苦恼的问题就是孩子到底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当然这个问题不一定合乎教育法则,但这毕竟是大部分家长所面临的疑问,我们怎么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有通过汇报演出形式,让家长了解和知道他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与进步。借此展示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舞台,孩子的自信往往来自于我们老师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我们在排练中孩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能够上台演出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一大幸事,所以说教育教学汇报演出是孩子们成长的需要。我们每个老师在学校学习的五项技能都与汇报演出的节目相关,我们老师怎么检验自己毕业后的技能技巧能力是否提升?我们的技能技巧是否也需要不断的磨砺,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长足的发展?所以汇报演出是我们老师技能技巧提升的需要。
二
我们怎么样排练好节目?
(一)提前准备,避免临阵磨枪搞疲劳战术
学期开学,就应制定出实施计划,将舞蹈节目的排练融会于平时的每节音乐课及活动中;待幼儿将各个动作掌握熟练后再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将舞蹈串联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已将节目排练完毕。这样做教师不紧张,幼儿也不会厌烦。另外,这样做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对幼儿都有好处。在心理上,幼儿天性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训练时间过长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训练效果;在生理上,幼儿的骨胳肌肉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突击排练,让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幼儿身体发育有害无益。
(二)节目选材的重要性,1、节目选择应本着适合幼儿本年龄段的特点。
(1)活动是汇报演出,不是比赛,降低了表演的难度,幼儿感兴趣的富有情趣性的内容。(2)多以本学期学习和生活中的内容为主,串联构成节目。
(3)语言类节目,包括唱歌,主题单一,使孩子一听就明白,词句通俗、形象、顺口,能反映孩子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歌曲较短、易懂、易记。
2、选材要具有教育意义,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
(1)教育幼儿尊敬长辈、向英雄学习的作品,如舞蹈《我爱爸爸妈妈》、《学做解放军》等。通过幼儿亲自表演和观看,教育幼儿尊敬父母、学习解放军,作一名勇敢、守纪律的好孩子。(2)教育幼儿热爱劳动、团结友爱的作品,如舞蹈《拾豆豆》、《洗手帕》等。通过在舞台 上生动形象的塑造,赞美幼儿勤劳、友爱等优良品质。
(3)反映丰富多采的幼儿世界、歌颂新生活的作品,如舞蹈《开火车》、《小螺号》、《娃娃舞》等。
(4)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作品,如《孔雀舞》、《幸福的小彩云》等。通过美的音乐、美的形体、美的舞姿、美的造型以及美的画面,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力。
3、选择好音乐是节目成功的关键。
(1)所采用的音乐一定要新颖、节奏鲜明、适合表演的。
(2)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再现了的音乐现象,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3)语言剧的配乐要对比鲜明,凸显任务的喜怒哀乐,衬托情节的跌宕变化。形象、鲜明、流畅,情绪与音乐内容一致。选择多方面内容,多种音乐性质,多种风格及有特色的曲调,扩大孩子的音乐眼界。
(三)排练中的注意事项
“我为孩子排练节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孩子上台表演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演出孩子应该得到些什么?”
1、教师要心平气和,摆正心态。应该把排练当成一种快乐!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也一样。有的孩子动作发展快,乐感强,喜欢表现自己;有的孩子智力发展快,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孩子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幼儿,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样我对孩子多了份理解,少了份责备。
2、让排练富有童趣,孩子才会喜欢排练。其实在整个过程,我们老师对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等因素考虑得较少。根据教育理论,3、4、5岁幼儿的情绪极不稳定,注意力集中度不高,日常生活中,他们在一些自主活动中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而当幼儿参与教师组织的排练时,幼儿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按要求做好每一个动作。对坚持性差,情绪不太稳定的幼儿来说,他们那种随意性就受到了一定的约束。而且,排练过程中一些动作需要不断地重复,有些单调枯燥!所以最后的效果就是,老师和幼儿都不快乐,更不用说舞蹈情感的表达了。分析出原因,我应该在教幼儿舞蹈时采用设置情境,编小故事等方法,既增加了排练的兴趣又增加了情趣,活动气氛再次轻松、愉快,有效果起来!特别在手语舞中,从最开始的站着不动又增加队形的变化,让舞蹈看起来更美,让幼儿练起来更有乐趣,不知不觉就提高他们排练的积极性!
3、排练=复习,在复习中进一步成长,让孩子们在台上找回自信。为了让孩子们能真正的感受到表演并不是那么神秘,只是把生活放大了而已,在节目的设置上了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梯度练习,每个孩子子都在台上表演了几次,胆子也渐渐大了,也不在把上台表演当成了难事。更重要的是在训练中他们能把自己对动作的理解大方的表演出来,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定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这里找到自信,在这里感受到表演的乐趣。
4、改变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表演的乐趣。幼儿在后期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劳逸结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不能不停地练,练习一会儿要及时的鼓励,比如精神上鼓舞士气,物质上可以允许排节目期间幼儿带分享。给幼儿商量好了我们练习两遍分享,再练习两遍玩会儿玩具等等,孩子们就会练习的很卖力,从而达到目标。还可以男生看女生跳一遍,女生再看男生跳一遍,互相加油。
5、改变你的评价语言。用赏识的语言去激励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个别幼儿却还是有些“笨手笨脚”“不知所措”,还有对于那些心不在焉的幼儿,一遍、两遍、三遍„„忍不住开始埋怨,责备孩子,“这么简单的动作你怎么老是做错”、“要学会听音乐,跟着节奏跳”“眼睛看哪里了” „„因为我消极的言语,使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你的训斥而跳得越来越好!相反,“我不想跳了”、“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下”“我要去玩一下”!您可以大胆尝试比如一句“你的动作很漂亮”、“你的笑容很美”、“你的动作很到位”、“你的节奏把握很准确”“你学得很认真”、“你今天比昨天跳得好”„„用简单的表扬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会成为大家的闪光点,那么我们的班级就会闪闪发光!
6、注意安全,教师分工明确。
安全第一,排练期间打破了常规的活动日程,容易出安全事故。
特别注意对待这些没有节目排练的幼儿,一来稳定他们,让排练顺利进行;所以在排练时让他们画画、做美工、写字,老师告诉他们把这些作品张贴展现,为另外老师让这些小朋友分组组织,如啦啦队——为排练的小朋友鼓励;小观众——为排练的小朋友鼓掌;小评委——为排练的小朋友指导。引导他们思考和尝试怎样做好啦啦队、小观众、小评委,这样整个活动也顺利愉快进行了。
虽然感到很疲惫与烦躁,但多了一份快乐和满足,收获了孩子们更多的自信与笑容,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肯定与尊重。相信那些曾是老师眼中动作笨拙、不协调的孩子登上汇演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最最自信、美丽的一面,你们的内心将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因为排练节目也是老师和孩子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这多彩的生活里学会了如何与伙伴相处,学会了品尝成功的喜悦,学会了合作以及互谦互让的好品质。
我要说:“老师们,你们是最棒的!”
第三篇:自创排练新闻
袁河实验学校紧张排练自创诗文朗诵
金黄的梧桐树叶铺满了中心路,初冬悄悄走进了袁河实验学校的校园,然而校园内却洋溢着一片祥和、热闹的气氛。一群气宇轩昂的少年正在操场上朗诵着激情澎湃的诗歌。他们时而单独朗诵,时而集体朗诵,时而边诵边舞。原来是我校参加区经典诗文朗诵的少先队员们在紧张地排练。
这学期我校师生继续以朗读、吟诵、品赏等多种形式,体会古诗词的魅力,经典语言的风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品味经典之醇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朗诵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来提升我校办学特色,打造书香校园。
为把我校“朗诵中华经典诗文”这一特色提高到新的层次,让这一活动向更深处发展。我校师生不满于现状。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又排练了自创、自演的节目。节目中不仅涵盖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传统诗文,而且融合了校园的绿色文化景点,凸显了袁河实验学校的文化底蕴。感谢孙校长亲自作词并指导排练,感谢各位班主任积极支持和配合。祝我校诗文朗诵能在全区获奖!
袁河实验学校
2013年11月30日
徐洪正 供稿
第四篇:如何排练校园心理剧(范文模版)
如何排练校园心理剧(关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
心理剧是美国心理治疗专家Moreno所创,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主要技术是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心理剧诞生60多年,已经演绎出艺术治疗心理剧、音乐治疗心理剧等10多个流派,在心理治疗、人力资源管理、家庭治疗、教育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校园心理剧是基于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他们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学生把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编写成剧本,然后按照剧本自己表演。表演者不完全是会表演的学生。根据剧情发展和观众表现,还可以随时邀请作为观众的学生上台来表演剧中某一角色,让学生参与到剧中来,让他们有更深的心理体验。因此,校园心理剧不是单纯的背台词,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也是当事人和观众共同成长的过程。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校园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够让中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能够使中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成长自我。校园心理剧的演绎过程一般包括:热身、演出、分享、审视等四个阶段。
心理剧是由莫雷诺(Moreno)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它是由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治疗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中培养、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借此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整合和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剧以其参与性、自创性、体验性、直观性、启发性和回味性的特点,开始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心理治疗方法,日益得到发展和推广.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他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心理剧疗法。四年后他去了美国,开始传播这一方法。他在1959年指出:心理剧的目标是诱发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接观察他的病情。
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但显然它不是观赏性质的戏剧。在本质上,我们可以把心理剧直接看作是一种心理疗法。
心理剧是完成心理治疗、个体发展等等目标而设计的咨询技术,也是格式塔疗法、团体咨询等等疗法的前身。例如格式塔的空椅技术等都来源于心理剧。
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剧阶段为:
1.破冰阶段
2.演出阶段
3.谈论分享阶段
当然演出阶段和谈论阶段有时候会有交错。因为在演出问题时,可以有讨论。
一个完整的心理剧的参加人员包括:
1.导演(辅助导演或主持)
2.演员
3.问题人
4.观众
一个的常规心理剧的主要技术,可以是以下的某一种到二种:
1.空椅技术
2.角色扮演
3.替身技术
4.镜像技术
5.魔幻商店技术
6.超现实的童话扮演„„
除此常规使用之外的心理剧技术,据说有上百种。
心理剧的设计具有原创性,一个剧本的演出在其中不是首先被设计的,可能预设的演出是个开头,然后是展开,展开时心理剧是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指导者领导的。心理剧可以是即兴的。
心理剧的演出有一个规范就是需要在有经验的指导者的指导下才能演出,因为使用不当可能对于心理剧的参与者造成伤害。
一般在心理咨询领域说起心理剧也就是指心理剧疗法,而不是指心理意义的情景剧。不然我们应该说是心理学意义的情景剧汇演,而不是心理剧汇演。但在舞台上表演的应该是戏剧的心理剧.而不是疗法.当然,这是可以讨论的。
作为表演的心理剧应该怎么来演出?有两种可能:
1.作为实际心理剧的延伸宣传,可以有预先设计,然后通过整个演出来展示心理剧的多种创意。
2.作为心理情景剧的演出,作为宣传心理学基础知识或者概念的一部分。
校园心理剧有关知识简介
校园心理剧通过演绎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作为戏剧的形式之一,校园心理剧涉及剧本的结构与创作。校园心理剧的结构与创作,要根据心理剧的要素、过程特点,结合校园实际生活进行。
一、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
1、人物:
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内心矛盾与冲突正是心理剧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心理剧的结构、情节、情景、主题等也必须围绕人物来进行。校园心理剧涉及四种角色。
⑴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
作为心理剧的策划者、组织者,把握和控制心理剧的进行,在需要时进行点拨。在暖身阶段对群体行为作评估,并进行角色分配和组织热身;在演出阶段描述探索问题、维持演出过程和进行解释;在分享阶段组织问题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⑵当事人:
指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这些困惑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获得指导帮助,或者通过他人的表演演绎问题,领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参与者:
饰演当事人生活中重要角色,以其所饰演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人交往并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
⑷观众:
心理剧的观众不是欣赏心理剧演出的,而是来体验心理剧的感受的。通过观看演出对当事人提供支持或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是人物活动的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主要是舞台、观众席,包括灯光的设置、明暗,道具的摆放,背景音乐等等。
3、内容:
心理剧不塑造人物典型,而是围绕问题展开,重在通过问题展现心理发展历程和对问题的感受,探寻事件对个体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陈述、辨别和澄清,来明确问题或调整心态。心理辅导老师利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对表象进行分析,挖掘隐藏在背后的深层问题和意义,把零星的片象连接,找到造成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通过表演、直观形象的显现,有助于当事人了解问题的真相和实质,更好地体验和领悟。
其中包括:
⑴事件:
事件是引起当事人内心冲突的导火线和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其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对其造成重要影响的事情。心理剧围绕事件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演绎进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领悟,达到认知改变和行为矫正的目的。
⑵人物关系
人物关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成为个人生活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心理。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各种关系,使当事人通过观察或领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地处理各种人物关系奠定基础。
二、校园心理剧结构的组成部分
校园心理剧是探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以问题为主线展开剧情情节,其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感受四部分。
1、提出问题
⑴开端的任务: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时代特点等
②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引出全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⑵开端的形式
①心理辅导老师说明和旁白(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
②情节引出:通过演员一连串的动作来暗示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
2、分析问题:
问题提出以后,就要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各个事件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通过对造成心理问题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精心演绎,使问题层层展开,不断深化,从而探讨这些问题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人物的内心心理感受不能仅仅通过表白来说明和揭示,而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身份通过相应动作表现出来,通过动作表现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情绪反映和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当时具体的情景,从而使当事人有所领悟和感受。由于角色扮演提供了在假设、不用负责的情况下尝试应付问题,以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学习及练习应付问题的技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演绎,使演员和观众受到震撼和感悟。
这部分情节讲究曲折有致,起伏跌宕。
3、解决问题:
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角色扮演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当事人在领悟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来完成。解决问题只是指当事人症状有所减轻或有所领悟,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剧的结局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与反思,要通过内心冲突与斗争,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结局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解释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旁白来进行。
4、分享感受:
心理辅导老师在扮演结束后把大家组织起来,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领悟,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同时使团体气氛更融洽,使当事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消除无助感,增强信心和勇气。
第五篇:合唱团排练计划
合唱团训练计划
一、课程背景
合唱是具有十分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培养、发展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发展其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运用合唱表达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乃至和谐地和他人合作、形成一种与人共事的的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学生从多年的合唱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健康人格的美;感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对生活的责任,体现了艺术育人的特殊功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演唱中外经典合唱曲,了解合唱的发展,感受合唱艺术的和谐美,体现了艺术育人的特殊功能。
2.通过合唱的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重视声部间的和谐以及音色的调配。
3.通过合唱训练,培养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悟与人合作的的精神。
三、课程安排
本课程安排在四、五、六学生中开设,利用每周的选修课,每学期约12次,每次2课时。实践、演唱活动占40%以上,合唱音乐鉴赏占60%。
四、地点:教室。
五、课程内容
第1周 合唱音乐的发展简史,中外经典合唱曲目鉴赏。
第2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声音特点,分声部。
第3—5周 基本发声训练
(一):呼吸的状态。曲目:《多年以前》
第6—8周 基本发声训练
(二):音准练习。曲目:《森林里的小河》
第9—11周 基本发声训练
(三):各声部的音色调配。曲目:《邮递马车》
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第12周 总结一学期来各声部的演出情况,演唱能力是否有进一步的提高。完整的演唱三首合唱曲。
注:
演唱曲目视学生实际情况而更改,如有一定数量的男生,可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六、课程实施
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采用分声部练习,集体联系等形式开展活动。
七、课程评价
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自选独唱歌曲一首,检查每一位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2.完整的演唱2—3首合唱曲,检查整个合唱队的演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