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课少年的权利
第九课少年的权利
学习目标: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自身权益,培养权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有关权利的规定 学习难点:生活中常见现象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权利规定的关系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展示(教材第70-73页)
一、知晓我国的法律保护
1、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_________________是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即对青少年的保护,用什么方式最有效?________________。
2、未成年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的公民。
3、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为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定的法律叫____________________。它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哪四个方面的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为保护______________的未成年人而________制定的法律。它规定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______。
5、你知道未成年人享有哪些具体的权利吗?说说你的理解。
6、案例分析一:阅读70页《我要上学》思考 班主任老师的说法对吗?张凡同学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___________.案例分析二:1997年的一天,一个活波可爱的女孩降临人间,父亲给她取名吴欣。在父母的呵护下,她健康成长。吴欣上学后,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号学生”。她参加学校的各项竞赛并多次获奖,大家亲切的称呼她是“小名士”。她爱好绘画,有两副作品入选《全国少年儿童绘画作品选》并获得800多元稿费……….(1)吴欣有自己名字,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_权;(2)被父母呵护健康成长,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_权;(3)吴欣在校学习,享有________________权;(4)被评为“三好学生”,说明她享有_____________权;(5)被亲切的称呼为“小名士”,说明她享有______________权;(6)获得劳动报酬800多元,是享有_______________权。……….7、探究:未成年人享有公民的一切权利,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听听联合国的声音、要点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权
益的国际性公约。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该公约。
2、问题探究:
联合国为什么要制定《儿童权利公约》? 公约规定儿童享有哪些权利?
公约是针对那些国家的少年儿童而制定的? 我国已加入了这一公约,说明了什么?
(二)课堂验收 练习册第36-37页。
(三)课后延伸
搜集有关法律中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规定。
第二篇:七年级政治第九课少年的权利课时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4分,共56分)
1、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是()
A。儿童时代B。少年时代C。青年时代D。中年时代
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3、上题中颁布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是()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以下权利,未成年人不享有的是()
A。生命健康权B。财产所有权 C。受教育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少年时代是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是A。立法保护B。自我保护C。社会保护D。家庭保护
6、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是由()
A。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B。宪法规定的C。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7、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A。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C。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D。2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8、七年级学生小明因为和本班同学小强闹矛盾,而遭到小强母亲的谩骂和侮辱。小强的母亲侵犯了小明的()
A。名誉权B。姓名权C。荣誉权D。肖像权
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国际性公约。以下属于该公约赋予世界儿童的权利有()
①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②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权利 ③玩的权利 ④发表意见的权利 ⑤了解别人隐私的权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0、“每个儿童都有不受暴力侵犯、得到保护的权利。”这项权利要得到保障就需要()
①来自社会的保障②我们自主的宣传和维护③非联合国保护不可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这表明世界儿童享有()
A。说话的权利B。表达想法的权利 C。玩耍的权利D。上学的机会
12、七年级学生孙某因成绩不好,又和同学打架,班主任坚持家长带其回家反省,学校要求家长考虑自动退学。班主任和学校的做法()
A。是正确的,因为孙某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就不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B。可以理解的,孙某这样做给学校带来了不良影响
C。完全正确,说明该学校校风好,治学严谨
D。是违法的,侵犯了孙某的受教育权
二、简答题
(1)我国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未成年人拥有哪些权利?(列举四项即可)(2分)
16、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丁丁想:“这下可好了,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就可以享有自己想要的一切权利啦!”丁丁的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7、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李强是一位活泼好动的学生,一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在玩一个变形金刚,老师发现后,非常气愤,就把他赶出教室,并说:“你今后数学课就不要来上了”。后来的一段时间,一到上数学课,郝顽就去逛街,有时也到网吧上网玩游戏,再后来他在网吧结识了一些“朋友”,抽烟、喝酒都慢慢地学会了,有时和“朋友”们玩起来,一整天既没到学校上课,又没回家。班主任老师见到这种情况,多次对他教育帮助仍不见效,就劝其退学:家长知道后,恨铁不成钢,把他打得遍体鳞伤,并让他辍学到自家办的瓷厂劳动。
读了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材料中哪些人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什么?(8分)
第三篇:第九课 顶碗少年
京版改革实验教材 六年级第11册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王兴荣
第九课 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语,认读2个字,会读并且能够正确书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顶碗少年为什么最终能够获得成功。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体会“我”所受到的启迪。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不要退却,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获得成功。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体会“我”所受到的启迪。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自读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老师引导、合学习的形式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能搜集相关资料,补充课文内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通过朗读、自学、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顶碗少年最终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不要退却,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获得成功。并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可你们知道一位年轻的杂技演员是如何面对失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2、介绍作者,ppt。
赵丽宏 青年散文家、诗人,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 京版改革实验教材 六年级第11册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王兴荣
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你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课文的中的生字新词。
2、检查预习情况
(1)投影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惊羡 歉疚 摇撼
拚搏
启迪 座无虚席不知所措(2)说说下列字哪容易写错。
疚 撼
颓
惘
(3)注意下列容易读错的生字
碗
胛
惘
(4)试着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质疑解疑
根据学生的问题,灵活处理,最后筛选出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留到理解课文的阶段解决。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5)顶碗少年前两次表演虽然失败,但是在第三次终于顶住了头顶上的那一叠碗,获得成功,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顶碗少年年不同寻常的表演给“我”的启迪。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少年百折不挠的精神。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京版改革实验教材 六年级第11册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王兴荣
1、请你小声读课文,想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
3、(投影)请你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找一找少年第一次失败的段落,画出少年第一次失误时,描写观众反应的语句、少年的神态、以及动作的词句。
4、共同讨论同时让学生说出通过这些词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5、指名读课文(3——5)自然段
想想当第二次又失败的时候,观众的反映和上次有什么不同?这些说明了什么?
6、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少年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观众的善良。(过渡)少年正伤心,难过的时候,出现了一位老者,老者做了什么呢?下面指名读一读描写老者动作的句子,同学们想一想,老者会说些什么?老者的话起了什么作用?
7、指名说一说
8、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作者看了这么一件事,对她以后的生活起了什么作用?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画出提出不懂得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重点句的解释
出示:在山穷水尽的绝境了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引导学生的解释过程 1)找出不懂的词解释清楚。
2)让学生以“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冰天雪地”和“温暖的春风” 作对比,形象的说明: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于在坚持一下。3)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理解其中的含义。
京版改革实验教材 六年级第11册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王兴荣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小声读课文画出“一叠金边花碗”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出现。想
想每一次出现都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学生讨论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
(1)第一次出现只有大概的印象
(2)第二次出现我们记住了它的色彩、数量。
(3)第三次出现他简直就像一道无情的考题,带来了惊心动魄的感觉。(4)第四次出现让人想起顶碗少年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也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在坚持一下。望你们向那位少年学习。
四、作业:小练笔
1、要求:写一篇《顶碗少年》的读后感,要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2、过程:
(1)请学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动。
(2)你感动的句子读给小组成员听,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动?你是如何感动?(3)你由此想到了什么?指名请学生回答:要求要真实;听的学生要注意给与补充和评议。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今后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你会怎样做?(5)学生列出提纲
口述表达,注意完整通顺。学生当堂作文,写好后自己修改,注意使用修改符号。启迪:失败后不气类继续努力
(6)在小组中交流评出最好的全班交流。方法:请同学读自己的读后感,其他同学评议他的文章好在哪里。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全班中选出的3至5份展览并且提出表扬。京版改革实验教材 六年级第11册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王兴荣
板书设计:
9、顶碗少年
一次:失败,没有乱 歉疚微笑 鞠躬
顶碗 二次:失败,呆呆地 全是汗 不知所措
三次:成功,掌声响起
课后反思:
第四篇:《少年的权利》教案1
第九课 《 少年的权利》
【课标内容】
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的声音两部分。本课是在上一单元对规则和法律概念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特定的规则。但最重要的是理解中学生拥有具体法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和中学生生活的关系。因此,本课的基本思路是先从生活事件出发,引出与生活相关的“个别”权利的概念,进而引申到广泛的权利的概念,最后到法律和规则所规定的明确的权利概念和内容,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涉及的各种合法权利的概念。这些权利也是下一课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大部分缺少法律意识,权利义务观淡薄,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
能力目标:能够结合具体生活主动从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检索、找到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权利。理解、明晰、辨别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权益,形成对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清楚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动接近法律,感受法律关爱,认识权利,珍惜权利,树立强烈的权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权利的规定。
难点:生活中常见现象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权利的规定的关系。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朋友别哭》为背景音乐,并出现一组有关儿童现状的图片,如饥饿、渴望上学等
老师:如何才能让这些同龄人不哭?我们知道少年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关爱或者受到伤害而未获得及时救助的话,对他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谁能保护这些身处困境的儿童?又有谁能保障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呢?
生:法律、立法保护
师:我们在法律初探中学到法律规定人们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那么作为公民一部分的青少年、未成年人法律赋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权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感受法律关爱,认识权利。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少年的权利”,少年都享有什么权利?受到怎样保护?有没有一部法律专门规定呢?
生:《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展开
(一)法律的规定
师:准确来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同学们能否回顾我们在课本60页中了解的我国基本法律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生:属于《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师:《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那么谁知道我们法律上界定的“未成年人”年龄是多大?
生:18周岁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18岁以下未成年人而专门制定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我们未成年人都享有那些权利呢?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形式进行活动,从真实的案例中来体会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自身享有的权利。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一 我来当法官 案例一
2000年4月12日夜11时,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43岁的农民骆淑平,因对8岁的儿子王闯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说谎之事不满,遂持木把笤帚对王闯进行殴打。并关上房门,使其停课一周。王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去反抗,也不躲避,任母亲毒打,最终导致双臂及下肢大面积创伤,并引发肾功能衰竭,法医鉴定为重伤。检察院对其母提起了公诉,房山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理此案,她涉嫌的罪名是故意伤害。
设问
1.本案中谁的权益受到侵害? 2.侵犯了他的什么权益? 3.你能否说出哪部法律保护了他? 4.能否列举你所了解的相似案例? 设计意图
本案例旨在让学生明确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1.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宪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它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章第8条中都有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有所保证。
活动二 我来当律师 案例二
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其女儿渴望上学,经常偷偷溜到村办小学的教室外听课。小学校长张某发现此事后,亲自到赵某家里做工作,劝告赵某,国家法规规定子女有受教育的权利,赵某的作法违反了教育法。赵某听从了张校长劝告,将其7岁的女儿送到学校读书。设问
1.本案中谁的权益受到侵害? 2.侵犯了他的什么权益? 3.你能否说出哪部法律保护了他? 4.能否列举你所了解的相似案例? 设计意图
本案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未成年人有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2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第4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活动三 我来当原告 案例三
1994年春,13岁的中学生小峰自创一首歌词,参加当年的“全国少儿歌词征集活动”。这首歌词由于新颖、富有情感而被评为特别奖。然而,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过调查发现,是复评中某小学教师李某和他的学生张某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10月把一纸诉状交到人民法院,状告李某和张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对此,小峰控告学校相关部门监管不力。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此案,小峰获得了17000元赔偿。
设问
1.本案中谁的权益受到侵害? 2.侵犯了他的什么权益? 3.你能否说出哪部法律保护了他? 4.能否列举你所了解的相似案例? 设计意图
本案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未成年人有著作权、专利权、控告、检举权 1.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2.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3.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小峰当然是中国公民。《民法通则》第五章第94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享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就是该作品的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4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教师法》第六章第8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活动四 我来写“诉状” 案例四
小官,男,7岁,汉族,住四川省成都市。小官是官某与第三任妻子邱某所生。邱某于1996年与官某离婚,小官由母亲邱某抚养。2002年1月31日,官某因病去世,留下上亿遗产。据邱某介绍官某留下的遗产有:四川省某房地产建设有限公司95%的股权;成都某商业广场有限公司分公司约200万元资产;位于双流县一套200平方米的住房及一间约50平方米的营业用房;位于双流县某村的一套300平方米住宅;位于成都市玉林小区的住房两套。
官某去世后,上述遗产分别被小官的爷爷、奶奶、叔叔、官某的女友等人占有和使用。2002年8月,邱某以小官的名义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官某的弟弟等人返还目前占有的官某遗产,由小官继承应得的部分。
设问
1.本案中谁的权益受到侵害? 2.侵犯了他的什么权益? 3.你能否说出哪部法律保护了他? 4.能否列举你所了解的相似案例? 设计意图
本案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财产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5条第四款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2.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此外青少年还享有:
1.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2.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3.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4.取得国家赔偿权。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5.宗教信仰自由权。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6.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总结: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权利是相当广泛的。除法律规定只能由成年公民才享有的某些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结婚权)外,公民的一切权利未成年人都享有。
作为特殊群体,法律还为未成年人规定了一些成年公民不享有的特殊权利。过渡
观看一组沐浴在爱和保护中健康成长的孩子的图片,结合实际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还生活着这样一些同龄人。他们还在遭受饥饿、战争、贫穷等,他们的权利谁来保护呢?
(二)联合国的声音 1.国际聚焦镜
观看《粮食危机》中有关饥饿儿童的视频,并与在关爱下幸福成长的儿童的对比,从中来看联合国的做法,引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2.齐声朗诵《为权利喝彩》
我们需要爱和安全,应该有足够的食物、安全的饮用水和上学的机会,我们有说话的权利,我们有表达想法的权利,我们也有玩的权利。
3.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内容。生阅读课本73页《权利清单》 总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国际公约。1989年,成为国际法。公约宣告了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的各种合法权利。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该公约。
三、本课小结
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除了某些特定的权利外,公民享有的一切权益未成年人都享有。此外,法律还为我们规定了这么多的特殊权利,保障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舞台。同学们要识记的内容是未成年人所拥有的权利,并且在生活中会使用这些权利保护自己。
四、巩固提升
1.下列选项中,未成年人不享有的是()
A.生命健康权 B.受教育权 C.选举权 D.财产所有权 2.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是由()
A.《未成年人保护法决定的》 B.《宪法》规定的
C.《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规定的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决定的 3.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A.2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C.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D.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4.少年时代是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是()
A.立法保护 B.社会保护 C.自我保护 D.家庭保护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赋予世界儿童的权利有()
A.受教育的权利 B.玩的权利 C.了解别人隐私的权利 D.发表意见的权利
6.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下列那些法律()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7.上题中颁布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是()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A.未成年人保护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国际性公约。以下属于该公约赋予世界儿童的权利有()①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②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权利 ③玩的权利 ④发表意见的权利 ⑤了解别人隐私的权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0.案例《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 》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其女儿渴望上学,经常偷偷溜到村办小学的教室外听课。小学校长张某发现此事后,亲自到赵某家里做工作,劝告赵某,国家法规规定子女有受教育的权利,赵某的作法违反了教育法。赵某听从了张校长劝告,将其7岁的女儿送到学校读书。
设问:1.本案中谁的权益受到侵害?侵犯了他的什么权益?
2.你能否说出哪部法律保护了他?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第九课教案
第九课《阿长和山海经》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 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围绕 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 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 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 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情况 :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 掳 悚 煌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二、自主学习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 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 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 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 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 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 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 6-17 自然段。思考: 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从对这些 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 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 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 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 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 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 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 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 “阿妈,恭喜??” 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 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 难”中,寄托着长妈妈 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 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 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2.教师结束语:
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 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 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训练提升《导学案》
八、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事情: 喜欢切切察察 睡觉摆“大”字 讲“长毛”的故事 买《山海经》
形象特征: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迷信但真诚、善良无知淳朴 关心爱护、热 情,善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淳朴,关心爱护我。那么,长妈妈 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阅读第 18-28 自然段思考 :
1、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 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 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 海经》一直念念不忘。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 经》给“我”买来了。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小结: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 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 《山海经》 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 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 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 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 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 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三、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明确
2、“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 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能够做成功。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 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7、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 子的阿长。
8、“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 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 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 合人物的特点。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 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 妈妈的高大形象。
9、画出文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比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 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感情变化: 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先抑)(后扬)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明确: 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 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 照。
四、质疑问难,课堂探究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 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 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 料和安排材料的。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 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 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 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 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 “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 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 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六、训练提升 学生谈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描写方法、写作方法、基础知识、情感等 方面谈。
七、总结: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 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 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 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八、板书设计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先抑)(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