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4:5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范文模版]》。

第一篇: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

服务保障工作调研组陈宝龙

为了全面完成盐城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位争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局里的统一安排,我们服务保障工作调研组一行于2011年10月13日-18日赴山东省对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青岛等三市机关后勤部门干部职工勇创一流的务实精神以及工作中的一系列亮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很多,对我们的启发非常深刻。

一、市领导对后勤工作重视程度高,服务保障工作坚强有力。一是加强领导,各项后勤工作有序推进。青岛等三市均成立了以市领导为组长的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有效加强了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青岛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亲自担任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组长,烟台和威海市均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管理局。市直各主管局、各县(市、区)都成立了节能办,明确了分管领导人,每个乡镇都落实一名节能联络员兼能耗统计工作人员。这样的组织领导网络,确保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位置、有抓手、有经费,推进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另外,政府办公区和机关小区均成立了由领导同志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如青岛市成立了由市委秘书长为主任、四办副秘书长任安保、消防、餐饮、车辆管理小组组长的办公区管委会,其成员单位还有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级机关工委等,形成了大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责任,管理效能明显增强。二是投入力度大,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青岛市政府发改委专门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设立专项基金,2010年拨给管理局2000万元用于老旧设备改造与人员培训及宣传等,促进节能工作在高起点上深入开展。青岛管理局在加强人员培训的同时,与《青岛日报》合作,在报纸上开设公共机构节能专栏,向全社会有奖征集节能标语口号,市民都可以参与,一个多月内征求到6000多条标语,经专家评审,选出10条,予以奖励并在报纸上公布。同时还组织节能演讲和有奖知识竞赛,在基层组织万人签名活动等,通过这些有声势的宣传发动,为节能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软环境,去年该局被山东省政府表彰为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并获奖励金20万元。各个市对机关餐饮工作投入支持有力,机关食堂人员工资及各项设备的投入均由市财政负担,烟台市政府每年还专门拿出钱来

用于奖励机关后勤先进工作者。烟台市管理局将政府大会堂对外承包,每年收取60万元承包金,用于小区物管招聘人员工资。青岛市管理局也将自办酒楼的盈利用于补贴小区物业公司,使保障工作更加坚强有力。

二、用人和管理机制比较灵活,后勤工作效能明显提升。青岛等三市管理局坚持解放思想,在管理和用人方面有不少创新举措。一是打破人员身份界限,选聘能人挑重担。青岛市管理局从社会上招聘一位经营和管理经验丰富而又年富力强的大酒店女老总担任管理中心处长,负责安保及机关餐饮等项工作,该同志干事任劳任怨,考虑问题眼光远,事业心责任心强,工作绩效显著,受到各方面好评。二是推动政企合作,实现信息化管理。青岛市管理局积极推进财企合作,由交通银行山东分行出资400余万元,对青岛市政府机关大院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改造,添置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为机关大院全体工作人员更换了新的出入证件。从今年7月开始,对办公区实行电脑全监控,对机关大院,门口、院内、车辆停放、各楼层及每部电梯内人员进出情况等一目了然,对办公区内各类人员及安保、消防工作实时可知、突出情况实时可控,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成立机关小区管理委员会,有效破解了管理难题。青岛等三市机关小区均由管理局自办物业公司管理,管理人员主要是机关后勤部门事业编制职工,同时从社会上招聘一些合同工。小区里的日常维修,小件头修理,由物主出原材料费,物管公司派工人服务,不收费用;大的维修,均由市财政包干,每年核报一次。烟台市管理局为了提高小区管理效能,在各个小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由住入单位推选代表参加,形成了谁入住、谁有权利有义务参与管理的新格局,其中一个老小区,就由一位刚退休的市政府秘书长担任管委员会主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矛盾大为减少,业主满意,物管费收缴情况良好。

三、发挥机关餐饮自办优势,服务对象满意度不断攀高。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政府机关食堂均自办自管,这与社会化办机关餐饮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坚持零利润运作,有效降低成本;二是能充分把好食品安全关,干部职工吃得放心;三是保留了一批素质较好、技能较高的厨师队伍,人才流失现象大为减少。他们充分发挥这样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餐饮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监管,严把食品安全关。进菜渠道要通过三道关口:首先是由十几家公司投标、竞标,经商务局把关选择供货商;其次是工商局参与监督;最后由管理局再次检测,每个食堂均有专人对所进蔬菜农药残留成份进行检测登记,只有符合标准的菜才能进入食堂。同时在菜肴制作中,杜绝使用任何添加剂、增白剂等,因而广大干部职工和领导在机关食堂就餐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不断提高。二是增加硬件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在食堂工作中,洗菜和切菜往往要消耗许多人工,青岛等市机关后勤部门为了

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派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在山东省彰丘机械厂订制了各种洗菜和切菜的机器,不权洗菜效率大提高,而且能将各类蔬菜按照要切成条、丝、块、片等不同形状,速度快、标准高。并自制大高压锅蒸饭,蒸出来的饭松软可口。食堂还有包饺机,经常供应水饺。三是注重风味特色,积极推动服务创优。他们通过组织厨师到外地参观学习,结合地方特色,不断创新,现在己达到每周一菜谱,每天一特色,每餐一风味。威海市机关食堂除了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外,还在机关生活小区附近设立服务点,为离退休老同志家订做馒头和炒菜,为干部职工的家属子女提供午餐服务,零利润按实收费。为了使广大机关工作人员就餐高峰时不拥挤,青岛等市机关食堂实行错时就餐制,中午11:40即开门营业,为干部职工就餐提供了方便。他们处处为就餐人员着想的做法,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信赖和好评。

通过考察学习,借鉴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在机关服务保障工作方面的经验,我感到,我局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并不断创新,以推动我们自身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争取市领导对机关后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市领导对机关后勤工作是支持和关心的,并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克服了不少困难。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仍希望市领导进一步关心和重视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机构节能、消防、安保和餐饮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首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市领导回报外地机关后勤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情况、新信息,让市领导更好地了解、把握外省、市情况以及我们与人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其次,我局的重大活动以及重大的考察学习活动,要事先主动向市领导报告,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争取请市领导参加。第三,要努力争取市领导进一步加大对后勤工作方面的投入,以促进我们的服务保障工作更加坚强有力。

二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激活用人机制,招聘能人参与服务管理。目前,我局由于缺少相关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已制约着后勤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要像青岛市那样,敢于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建立和完善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从社会上招聘能人负责后勤经济及餐饮、物管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懂管理、善经营、作风正、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将会有效破解后勤事业发展中的难题。

三是要积极创新思路,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紫薇花园的物业管理虽然已经由南京一家公司接手了,但我们还应积极支持、配合该公司搞好工作,建议学习烟台等市的做法,凡是住入紫薇花园小区的单位,按住入户数比例,派出自己的代表参加业主委员会,以利进一步提高管理

和服务效能。在机关餐饮方面,我们应以青岛市机关食堂为榜样,进一步把好食品安全关;加大硬件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在菜肴品种上,不断推成出新,增加花色,达到品种多、份量足、价格低、口味好,让服务对象吃得更加满意。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的宣传发动力度,除了在《盐阜大众》报上办好节能专栏处,还可以组织有奖知识竞赛、演讲和征文等活动,不断推动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篇:赴广东考察学习工作报告

外出考察学习报告

立岗镇党委书记保学儒

8月30日至9月4日,我有幸到广东东莞市石碣镇学习考察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经验。考察期间,全面听取了当地有关领导的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感到触动很大,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并且切实地感受到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性,看到了农村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管理带来的效益和我们之间存在的差距。

一、参观地农业发展情况

石碣是内地供港蔬菜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占每日香港市场出售蔬菜量的半数以上,备受“餐不可缺时蔬”的香港人关注。目前,石碣已建立专门供港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拥有十七家出口供港蔬菜的专业公司,并与港商合作实行农户种菜,基地收购,公司出口运港上市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在全国各地的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保证供港蔬菜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近几年来,石碣镇围绕建设富强和谐的江滨花园式现代化城镇的目标,全力推进经济、农业、城市、环境、文化等各项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绩,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城市文明形象大大提升。同时石碣镇顺利完成了旧村拆迁工程,进一步整合 1

土地资源,打造沿江住宅带,修建沿江景观带,为进一步优化石碣镇的发展环境,推进“江滨花园式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差距

今年以来,我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核心,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畜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水产、劳务输出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到重点工作抓落实、难点工作抓突破、亮点工作抓创新,全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镇。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提升幸福、永兴、民乐3个中心村;高标准规划建设通伏中心村;整合资源,推进兰光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及社区建设工作,打造全区“第一村”。坚持大手笔规划、大气魄运作、强化小城镇建设力度,继续完善小城镇水、电、路配套设施,实施西环、北环路打通工程,规划集中住宅区,充分发挥集镇贸易活跃的优势,加大主干道路和集贸市场改造力度,将立岗镇着力打造成为黄河金岸边产业结构合理、地域特色鲜明、适宜创业就业、环境优美宜人的商贸特色小城镇。

虽然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有了显著的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有了明显提升,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二是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现在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三是农业产业链条太短,农业产业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宣传。四是基础设施有的已经老化、不能正常运行或达不到原设计能力,部分农民的居住环境仍然较差。

三、学习先进经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树立用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二是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改变农业局面。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

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通过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留守”农民“专业化”进程,要培养“知识化”的农民。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推广优质品种,实行喷微灌溉、灌区节水管理与精细灌溉等综合节水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技术与高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转化先进经验,规划落实今后工作

一是大搞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固本强基”为目标,以灌排设施整治、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1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2万亩,建设畦田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二是大力推广冬麦种植。统一安排布置,完成冬麦种植2.3万亩,并将项目区建设成集中连片,沟、渠、路等基地设施配套、完善,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种植模式,争取冬麦创高产。三是及早谋划明年各项重点工作。2012年我镇将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水平,通过改善设施条件,提高科技含量,全面优化和丰富农产品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1、提高优质粮产能,夯实农业基础。2012年继

续发展兰光、先进、通义等村的稻蟹种养结合模式,面积达到3万亩。

2、引进新种养技术,发展精品瓜菜。扩大银星供港蔬菜基地面积,继续完善渠道砌护、电力及配套工程建设,最终建成新品种展示、新技术示范,农户培训观摩,新成本转化的示范园区;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扩大兰光村瓜菜的种植规模,建设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移动温棚瓜菜示范园区,不断提升规模化程度和土地的综合效益,同时完善“支部+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

3、加大扶持的力度,提升畜牧养殖。利用立岗北大湖荒地,建设占地40亩、存栏10万只的蛋鸡现代产业化发展项目,构建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全面完成金星村高标准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并成立贺兰县维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饲养量达1000头。

4、完善农庄的建设,推动观光产业。续建兰光村休闲度假村,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休闲的观光景点。五是加快中心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兰光中心村建设将通过整体搬迁规划,完成村内道路、供水、供电、卫生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心村;全面完成通伏中心村420户新居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第三篇:赴外学习考察党建工作报告

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赴江西省南昌、赣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2月15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魏部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和县委组织部及部分兄弟乡镇的9名同志组成考察组,远赴江西南昌市、赣州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南昌、赣州之行很受教育、很有收获,既拓宽了视野,更增添了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零距离感受南昌、赣州两市经济发展变化,多角度体会党建工作特色,深层次领略发展亮点,使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感受到当地不管是在党建工作还是在经济工作上,优势和特色明显,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自己既有沉重的压力,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下面我谈几点个人偏颇浅见的感受。

(一)抓细节铸就大党建。党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实在、形式务虚、工作显效慢,不像经济工作具体实在、风光体面、成效立竿见影。通过学习考察南昌县、赣县农村工作,自己体会到党建工作上台阶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组工干部默默无闻的抓党建,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花大人力、大财力搞形式,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必须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先导工程来抓,创新党建理念、党建模式、党建载体、党建机制,夯实党建基础,从细微处抓,经常是“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逐步树立品牌,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献真情构筑强组织。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这次学习考察走过的南昌青云谱区、南昌县莲塘镇、赣县等地的工作方法使人深受感慨。青云谱区开展“民情夜访”、南昌县莲塘镇实施的“三民两诺”项目、赣县农村开展的“三送”活动,无一列外都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为民行动,他们视老百姓的事无小事,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琐事办理过程中彰显党性,用行动和群众联络感情,感染群众,影响群众,使群众转变观念,起到了强化组织的作用,这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各级干部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多关心群众,多深入群众,不能因为忙于经济工作,忙于纸上党建,而疏忽群众的一些小事情。只要我们献出一片真情,为群众多谋一些小事,解决一些小问题,哪怕是偶

扬的斗志和模范带头的作用,靠一种企业文化来教育员工,引导员工,促进发展。我县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难度大、效果差,导致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平时开展活动思想难统一,组织难、召集难,使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流于形式。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更好的教育党员,我们可以思考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的党员娱乐活动室,开展创建“党员之家”活动,开放党员活动日,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借机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既起到丰富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统一党员思想的作用,又达到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作用。同时,探索建立党员活动或救助基金,保障党员活动经费,对出现家庭困难的党员和贫困党员及时给予救助和帮助,使党员真正找到自己的“娘家”,从而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

(五)招大资推进快发展。江西赣县目前已达到了“招商选资”的发展地步,他们要求招引的企业必须是环境污染小、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大财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仅2011年全县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几乎空白,招商引资停滞在初级阶段,与赣县的差距令人震惊。因此我们要激发经济发展动力,就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

整体上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以开展“双争”和“双联”活动为重点,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以“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实干型干部”为主题,以“重学、实干、正风、争先、尚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创新思路和方法,分层次、分类别,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党员“三卡管理”制度,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促进发展。认真组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班子成员联村,干部联户,激励和组织广大党员自觉投入到为民富民行动中,深入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全心为民排忧解难,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破解工作难题上创特色、求实效,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础。

(三)以创新和树立党建品牌为重点,着力促使基层党建水平整体推进。创新组织设臵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生产基地上、建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健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产业党支部的服务职能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形成“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要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二)认真总结总结这次学习考察的经验和做法,抓好推广、完善和提高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继续培植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活力较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党组织共同前进,使全县的党建工作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方向。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农村党员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议进一步关注农村党员的合理利益需求,探索化解农村党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消除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感。

第四篇:赴嘉峪关市学习考察工作报告

赴嘉峪关市学习考察工作报告

七月,我们按照地委的安排,抱着力求了解,虚心学习的态度到甘肃省嘉峪关市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听取授课,实地观摩等,学习了嘉峪关市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等内容,了解掌握了嘉峪关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实干精神;参观考察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西部明珠气象塔、酒钢集团公司、紫轩酒业以及嘉峪关城楼,领略了同为古“丝绸之路”上不同的人文、历史和发展情况。在这个因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虽然面积不大(全市总面积只有300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旅游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却先后取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旅游名城”等殊荣,而且现代气息浓厚,城市功能完备,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主要人均经济指标位居甘肃省全省前列。特别是对他们发展规划好、起步早、起点高、大手笔、大规模,城乡面貌蓝天、白云、雪山、城市靓丽等非常震撼!对酒钢人“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钦佩不已,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嘉峪关市学习考察给我们创新城市发展的启示是: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实行统筹城乡,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是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市的发展必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综合性的发展必然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和农村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 1

为服务,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均衡、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嘉峪关的发展其实就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钢铁工业的强势带动下,在全面发展城乡经济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上先行一步,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统一筹划,更多地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关注城市困难群体,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和谐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定位要准、发展观念要新、发展思路要好。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吐鲁番地区在发展理念上并不缺乏,“七大”战略科学地制定了我们的发展思路,要实现发展,战略上就必须做到按照地委的统一部署,战术上将各部门、各行业进行合理统筹分配,七大战略不分先后排序,而是各部门统筹协作,共同“嵌入式”发展;战法执行上,做到充分考虑在吐鲁番地区推进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地域的差异性、任务的长期性和工作的艰巨性,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农村,按照“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五个加快”(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六个推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探索确立一条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和吐鲁番区情的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二、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源,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先导。这是嘉峪关市推进城市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城市的统筹发展,必然首先要有定位,其次是规划,然后是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的选择。嘉峪关市在坚持以政府行为为主体展开的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紧紧牵住

规划这个牛鼻子,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和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发展的各类规划。他们以规划来体现和形成政府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图,对各类市场资源配置主体给出政府的信号,目标明确地激励各类市场资源配置主体做出相对理性的预期和分散的决策,这应该给我们起到模范作用。抓好鄯善的发展,首先要抓好定位,其次是规划,特别是要做好中长远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做到生态协调、环境幽雅,让我们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和老百姓增收结合起来,和城乡和谐结合起来,达到几个方面共赢。

三、立足多元特点,加快产业集聚,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强力支撑。城乡发展的推进,必须建立在不断做大做强的产业支撑基础之上,融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对此,嘉峪关市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坚决地走工业集聚发展的道路,主要工业布局在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特别强调在中心城市和县(市)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注重生态转换和结构的升级。对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走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农业的产业化来具体落实和有效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结合鄯善县实际,我县工业集聚发展应该分层分片有序地进行,耗能较高、有微污染以上的企业应该向七克台镇鄯东工业园集中,发挥环沙尔湖工业区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今后的物流优势;化工、科技型无污染、高附加值企业向化工园区聚集,发挥铁路、公路的道路优势及火车站镇40年发展积累的人文环境优势;工业生活区向城北新区聚集,续接相关产业链,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创新制度设计,促进要素流转,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动力。越

是有效率的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就越强。嘉峪关市通过创新制度设计,使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尤其是劳动力,都可以按照人本的思想和逐利的原则,在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流动起来,可以在资本的粘合下,最大化自己的要素收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不同市场主体、不同要素所有者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重点围绕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先后就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以及与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流动密切相关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元化户籍管理等城乡一体化工作要点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并鼓励各级政府大胆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有效流转,从而推进了城市发展。

五、聚焦公共产品,连结城乡发展,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监管经济秩序。嘉峪关市采取政策资源组合配套、系列推出的方式,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卓有成效地用“看得见的手”来聚焦和供给公共产品。无论在大、中型小区还是小型聚居区,随处可见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设施相对齐全,社会管理、娱乐休闲功能相当完善,城市绿化面积达到36%,公共体育健身面积达到88平米,城市的容纳率和融合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实现和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嘉峪关考察考察的时间很短,但带来的启发却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思考这次考察带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在火车站镇广大干部中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和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同德,团结拼搏,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11年7月

第五篇:赴山东省寿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

赴山东省寿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0-09-21)来源: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作者:倪爱忠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8月27-29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海荣、包雷耿、区政府副区长陆志芬率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城建农经工委,农经局,王店镇等有关人员组成的考察组,赴山东省寿光市学习考察精品农业建设情况。考察组一行受到了当地人大和三江集团的热忱欢迎和接待,通过双方交流和实地考察,感触颇多。现将学习考察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寿光市基本情况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4个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2万,是“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该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了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生产总值416.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7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00元。目前,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万个,形成了万亩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注册了 “乐义”等商标,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二、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阶段

(一)生产起步阶段。80年代初到中期,寿光仍是一个靠国家资助的历史贫困县,主要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尝试调整作物布局,发展蔬菜生产。农民种植蔬菜热情高涨,但由于流通不畅,出现了“菜贱伤农”现象。“烂白菜”事件给当时的决策者以沉重的思考,同时也受到启示,抓蔬菜生产必须抓流通,抓流通必须抓市场。1984年3月1日,占地52亩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九巷村正式开业。正是这处市场的建成与逐步的扩大,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保护地起步阶段。1989年春节前,寿光市三元朱村支部书记王乐义偶然间得知辽宁瓦房店农民韩永山的大棚冬天能种出黄瓜,他多次前往瓦房店诚心取经。韩永山被王乐义为乡亲们谋富路的真诚感动,将技术传给了他。回村后,王乐义开始了冬暖式大棚的研究,结合当地实际从大棚方位、墙体、顶棚结构和骨架、覆盖薄膜、嫁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召开党支部会议,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当年定下了17个大棚。1989年12月,三元朱村第一批黄瓜上市了,每公斤20元,从元旦到“五一”,棚均收入2.7万元。17个大棚,点燃了绿色的火种,激发了全市发展蔬菜大棚的积极性,更是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农业保护地栽培的一场革命。1995年,全市蔬菜大棚迅速发展到18万个,并很快传授到全国各地。

(三)大范围推广阶段。1994年至1999年,寿光市将大棚蔬菜种植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以三元朱村为样板,召开现场会,开始了在全市范围推广大棚蔬菜的种植。当年寿光市温室大棚的数量由最初的6000座发展到3万座,到1999年已经达到30万座。寿光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布局,开始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雏形。

(四)蔬菜产业产品质量提高和塑造品牌阶段。1999年至今,寿光温室大棚已达40万座,其中大拱棚5万座,节能温室35万座,从2000年开始了无公害蔬菜种植,2006年提出“蔬菜标准化提高年”概念,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保护农民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前提,从提高寿光蔬菜品质和档次上做起了文章。早在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发展绿色食品,走向二次革命”的战略决策,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抓源头控制、强化检测、市场准入等形式,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基地认证和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工作。以“以菜为媒,经贸唱戏”的宗旨连续多年成功举办蔬菜博览会,打造了寿光蔬菜的特殊名片。同时,在基地建设、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寿光蔬菜”品牌的新突破。

三、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近几年,寿光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市后场”的原则,不断改进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交易手段、组织体系、市场发展战略和策略,进一步做大规模,扩大影响。投资20多亿元对全市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整合,建设了占地3000多亩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全国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二)搞活龙头企业运行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寿光市始终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巩固市场核心、扩展营销体系、突出加工龙头”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加大力度开拓市场,积极灵活地进行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寿光市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业效益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多种经济成份参与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产品档次有了很大提高。先后与美国、荷兰、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10多家世界知名种业公司在寿光建立了研发基地,形成了以种子种苗、农产品加工、有机肥为主的涉农产业,目前,全市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加工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基地+农户”、“基地+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寿光蔬菜之所以如此受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寿光蔬菜相当于无公害的代名词。为了保证无公害生产,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将蔬菜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彻底解决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的问题。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技术培训、产品检测、技术规程、注册商标、标识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蔬菜生产记录档案,对全市14万户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编制身份证,做到有据可查,能够追溯。

(四)积极推进科技兴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寿光市始终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打造寿光蔬菜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措施,坚持引进与开发、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不断用科技武装蔬菜产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一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通过连续举办蔬菜科技博览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并借助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外资农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推广了300多个蔬菜新品种和大棚滴灌等200多项标准化新技术,建设了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三元朱等蔬菜示范基地,14个镇、街道都建立了无土栽培大棚蔬菜示范点,全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次,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完善了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政府信息网、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需求、供应状况及价格走向等信息。第三,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实现技术全员化。组建了50多家蔬菜协会,对广大菜农、蔬菜加工企业负责人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还与中国农科院等40多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先后引进高科技人才100多名,先进技术50多项,目前全市有89万多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有2.4万名农民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资格,5000名农民技术员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广大干部群众的标准化知识水平和科技素质明显提高。

四、寿光市蔬菜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一)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秀洲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具有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优势。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一体化给我区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做好设施农业的规划,充分利用有利的光热资源,就基地水源保证、基础设施投入、技术培训、品种结构调整、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在大棚的建造上,要结合实际做好技术示范与培训,发挥示范点、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同时要抓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问题,积极组织生产者与蔬菜批发市场对接,避免菜贱伤农事件的发生。品种结构的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安排好品种搭配和生产茬口,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生产集一、二、三产业。寿光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龙头企业牵动力大,后劲长远,示范作用明显。发展龙头企业,既可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又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提升农产品品牌,是一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因此,要立足培育与引进相结合,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相合作,使我区农业龙头企业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规模上有所扩大,科技含量上有所提高,以此来促进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市场准入处处设防,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区农业发展的长远之计,把好质量关,抓好源头控制,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和进入市场环节,创造条件逐步完善各种对农产品安全的检疫检测手段和设施,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认证,使我区农产品生产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四)在发展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大市场建设步伐

寿光蔬菜市场是全国区域化的大市场,市场管理和装备都是现代化的,在寿光市场上没有买不出去的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覆盖千家万户,把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户生产的产品推销出去,为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建一个专业市场,带动一项专业生产,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形成一个区域带”的发展目标。没有全国的大市场,寿光就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而我们缺少像寿光这样的大市场、大平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嘉兴现代物流园和嘉兴农产品市场的平台,加快专业市场的建设步伐,真正做到农超对接、连锁销售、品牌专卖,保证农产品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流动,保证农产品在流通中实现品牌的提升,以此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五)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农战略

寿光实现科技全员化,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值得我们借鉴。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农业科技人才是农村人才队伍中最关键的群体。要切实改变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投入不足、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抓好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收。

下载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赴山东省考察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的报告[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山东省青岛市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赴山东省青岛市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盐池三中王琪东 为了深入推进学校高效课堂发展,积极探索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5年4月26日......

    赴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考察体会之一

    理念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前提 ——赴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考察体会之一 江西省信丰中学刘明海 2012年4月11日至13日,我校一行12人赴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考察,学习......

    赴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考察体会之三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关键——赴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考察体会之三江西省信丰中学刘明海“教为不教,学为成长;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己去学。”教学就是......

    赴山东省教育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赴山东省教育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白银市三中李光成 受学校委派,我于2013年5月11日至5月20日,跟随市教育局学习考察团一行79人,赴全国基础教......

    赴港澳考察学生工作报告

    赴港澳高校调研学生工作报告 在校区党委的关心下,根据学工工作部的统一部署安排,由学工部宋利民部长同志率领的赴港澳高校学生工作调研团一行17人,于08年12月9日至14日,前往香港......

    赴**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学他山之石悟真经琢己身之玉谋发展——赴**学习考察心得体会XXX镇党委书记XXX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强势开局、高质量发展聚力突破之际,XX市委时隔十年,再次精心组织全市党政......

    赴山东考察学习

    赴山东考察学习有感 9月20日,我们一行10人有幸去了全国第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我们参观了昌乐二中、清怡中学、黛溪双语中学、杜郎口中学、济阳竟业园学校,这些山......

    赴海门考察学习

    回首 展望 新教育在路上 -------赴海门新教育参观考察体会 郭家屯学区 温国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 5月12日至19日,我有幸与各位教育局领导、和各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