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的有关建议[范文]
文章标题:对《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的有关建议
对《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的有关建议
市委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总的看来,该实施意见是比较科学和完备的,同时
也比较切合我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从政府工作的角度来看,似有未尽之处,现提出几条补充建议,供参考。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议节约型社会。近年来,市在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市还存在着资源禀赋差、环境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经济增长比较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控。二是积极开展节地、节水、节电、节能活动,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消费方式,大力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四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实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五是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二、加快推进以完善社区功能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是社区单位和居民的需求,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针对当前我市社区建设形势,要努力实现六个“加快”:一是加快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二是加快建立市场化物业管理网络。三是加快建立社区治安网络,实行群防群治。四是抓好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五是全面繁荣社区文化。六是加快改善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加快推进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令人担忧。我们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推进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一要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二要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直报网络;三要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筑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网底”和基础。
四、加快推进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服务是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这一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保障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经费投入,使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劳有所获。二是改革和完善财政经费使用办法,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管理办法,确保实现财政经费由“养人”向“养事”转变。三是大力推进农技推广装备信息化、农技服务经常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契约化,确保农业技术落实到户到人到田,达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目的。
五、努力实现政府转型,服务科学发展。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最迫切、最现实的是实现政府转型。近年来,政府少数部门干预过度、越位操作,成为地方宏观调控在一些行业落实不好,科学发展观在一些地方难以扎根的根本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政府改革,使各级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能。必须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实现服务手段的创新。使人民群众的要求真正变成政府行动的指南,推动政府服务手段和工作效能的改进。
《对《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的有关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的有关建议。
第二篇:对领导班子意见建议
对领导班子意见建议2篇
篇一
一、对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
******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较好,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具体评价如下:
(1)、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在职工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2)、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是通过支委会、办公会议讨论决定,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充分体现集体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
(3)、领导班子思路清晰、明确,特别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今天的成绩,跟领导班子的努力分不开。
(4)、领导班子敬业心、责任心强,经常无休息日,尽心尽职为事业发展作贡献,不计个人得失。
(5)、领导班子改革创新意识强,能正确面对环境形势、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思路,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6)、领导班子在廉洁自律方面,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觉贯彻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有效的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口碑良好。
2、主要问题:
(1)、建议领导在决策上要多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遇事能否多站在职工的利益上考虑问题。
(2)、建议领导班子加强对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知识。
(3)、领导在管理上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在检查落实方面,持之以恒不够。
(4)、工作创新方面有待探索提高,要注重向学习型班子靠拢。
二、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
(一)反映班子“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
1、形式主义方面,具体为:
(1)存在好人思想,不敢管理,不敢硬碰,怕得罪人;
(2)习惯用会议传达、落实工作,会后分解责任不够,跟踪不力。
2、官僚主义方面,具体为:
(1)有时工作布置落实不力,执行不力,工作效率不高;
(2)有时大局观念不强,过分强调客观条件;
(3)往来文件签个字,自己主张不多,作用不大。
3、享乐主义方面,具体为:
(1)注重效益,组织纪律性不强;
(2)业务工作方面,还不够深入、大胆。
4、奢靡之风方面,具体为:
(1)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意识不强,不够精打细算;
(2)加强“三公”管理。
(二)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工作;
(2)工会应做好职工慰问工作。
三、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1)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
(2)抓好主题教育;
(3)设计求真务实的载体;
(4)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5)抓好活动与具体工作的结合;
(6)建立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7)树立正面典型,纯洁风气,树立正气;
(8)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篇二
1、总体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素质普遍较高,工作能力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好,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2、存在不足及建议。
(1)、个别领导要克服官僚主义,不能从表面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具体落实到实处,多-维护职工的利益。
(2)、个别领导架子大,与职工沟通少,不了解职工,职工对领导不认识。
(3)、个别领导包括一些中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缺乏领导风范和艺术。
(4)、年轻领导的工作方式、方法要改善,要以理服人,不能武断,有些工作要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手续办事。
(5)、建议领导要克服职位变了对职工的态度也变了的作风,要做到为职工群众热心服务的观念不能变,对待职工的态度要满腔热情,不要横眉冷对、盛气凌人。不要认为职工待遇提高了不好管理,希望转变观念。
第三篇:对镇原县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
对镇原县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继续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加强乡镇团委主体地位建设。
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以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措施。乡镇团委是农村团组织建设的龙头,是整个农村团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只有充分发挥乡镇团委的作用,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是要把团组织建设纳入党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党组织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验收、总结工作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检查、总结。二是建立团县委、县直单位与乡镇、村委会三级党建带团建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团组织关于团建工作汇报,并解决有关团组织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三是按照中共庆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落实乡(镇)是党员的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党的党委会制度,使共青团能及时了解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党建中的重大事项。四是坚持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县(市、区)干部培训规划,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五是逐步解决团组织“缺人办事”、“缺钱办事”问题,增强团组织的自转能力和服务功能,对团干部做到随缺随配,在经费上,争取按照青年人数列入县财政预算。六是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专职团干部要尽可能专职专用。
2、实施“强镇带村”战略,把团组织的“桥头堡”作用推向村一级
作为农村团支部书记要认真处理好“专职团干部”与“村干部”二种身份的关系,积极使大学生村官担当起村团支部书记职务,寻找有机结合点,把团工作自觉纳入到党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使团员青年满意,使党委政府满意。一是要切实加强团支部建设,大胆把辖区内的农村、企业、学校的优秀人才选入团支部,合理搭配,发挥整体优势。二是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集中精力抓出几项党委认可、群众欢迎、青年赞同的重点(特色)工作,增强团组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农村青年。三是要积极帮助一些团员人数多、开展工作条件好、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的支部,按照“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条件创建规范化团支部,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农村团工作焕发生机和活力。四是要在村一级团支部中选拔创业致富带头青年作为团员青年模范,并每年进行选举、表彰,使村上的团员青年有榜样可依。
3、创新团建工作的载体和方式,达到城镇和农村共同促进的目的
以“三联共建”的团建新模式来推进全县基层团组织建设。“三联共建”即团委联建、团干联手、团员联动。团委联建即一个或多个企业、镇直单位或学校团组织对口联系一个基础较好的农村团支部,帮助加强团支部建设;团干联手即联建单位团干与联系村团干在工作上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联系村(社区)
团支部规范团的各项工作制度,共同探讨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团员联动即联建单位团员与联系村团员共同努力,重点围绕农村团员的发展问题和农村存在的现实困难进行探索和实践,为农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联共建”活动以推动学习共促为切入点,以促进资源共享为着力点,以实现组织共建为落脚点。通过活动,单位团组织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经费优势、阵地优势,支持、帮助村级团组织恢复活力、增强活力;通过活动,配对的团组织,共同制定计划,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文体活动、扶贫帮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等,达到交流、促进、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活动,使农村团的工作无论是组织建设、阵地建设,还是活动开展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4、改革农村团组织设臵,构建新型组织网络
针对农村社会发展趋势,原有的组织形式已很难发挥作用的现状,根据青年分布特点、青年流动特点、青年需求特点,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团内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合理调整团的组织设臵,形成上下联动、城乡联动的新型建团模式。可以依托团属阵地或社会资源(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网、图书室、活动室等)建立农村青年中心。通过开展“三联共建”的活动,单位团组织先帮助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好图书室、活动室等活动阵地,并将活动阵地与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农民培训基地有效对接起来,形成整体优
势和力量,起到辐射周边、服务青年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对其中符合青年中心条件的活动阵地由乡镇统一授予“青年中心”,以青年中心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势,着眼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青年组织化程度,依托当地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各种营销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例如平泉瓜菜、屯字苹果等专业协会组织,采取行业建团的模式,为青年农民提供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帮助他们学习农业科技实用知识,增长创业致富本领,带头调整结构,充当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击手和“领头雁”。
5、扩大工作对象,有效转移共青团的工作重点
我们的工作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团员,要把眼光投向团外,把青年作为工作对象,就可以解决团的工作无对象这一难题。按照当前全县工作的中心任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紧紧围绕于此,在服务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增收基本需求的同时,着力研究如何发挥团员青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及科技兴农等方面的中坚作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较新、发展思路较活、接触信息较广、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势。工作重点要放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放在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上,放在协助单位或乡镇管理青年事务上。一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青少年树立理想,做守法的合格公民。二是要加强培训,提高青年综合素质,借助团校、培训中心等为青年提供各种实用技能培
训。三是要利用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及时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服务。四是要广泛开展青年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农村文化,通过“三联共建”活动,与单位团组织共同开展艺术节、征文赛、书画赛、体育比赛等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丰富青年生活。五是要加大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农民经纪人三支队伍的培养,着力培育各类青年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村青年组织化水平。同时要适应形势,从共青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多方位拓展职能,积极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部分社会职能。
6、进一步优化团干部工作环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全面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优化团干部工作环境,为其履行好职责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提高团干部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对团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及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拓宽基层团干部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团干部的实践锻炼,通过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使广大基层团干部更多地接触实际,丰富知识和阅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按照“四化”标准和“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选拔使用团干
部。严格把好“入口”关,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好、道德品质高尚、文化程度高、工作作风正派、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共青团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团干部的协管工作,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和岗位职级要求来教育管理干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来培养干部,使共青团真正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才库”。切实加大团干部的转业输送力度,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干部,把他们输送到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岗位上。拓宽团干部转业输送渠道,建立健全青年人才的举荐推介机制,定期向组织人事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青年干部、青年人才信息,为他们发现和选拔青年干部创造条件,促进团干部的合理流动。四是认真关注兼职团干部的成长、把握兼职团干部的特殊性,及时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针对性地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加强工作指导、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快速成长。
7、加强流动团员的管理工作,逐步稳定壮大团员队伍 流动团员的管理是个难题,但团员的流动不等于团员的流失,只是从甲地到了乙地,只要团组织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措施有力,跟踪服务及时,通过创新团员管理方式,按照“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的原则,对团员实行多重组织覆盖,允许团员的组织关系和团员的活动适当分离,允许团员同时编入多个团组织。广泛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团组织和团员联系的渠道,逐步形成适应团员流动,易于确认身份,便于
团员参与团的工作和生活的组织联系方式,逐步建立起动态、开放、协作式的流动团员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团员管理难的问题,做好稳定的团员队伍工作,真正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第四篇:社区建设对建设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
社区已形成城市基层的社会共同体。在计划体制下的居民委员会,没有什么活力和凝聚力。工作对象除了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外,就是没有单位的居民,功能非常单薄。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后的现代社区则不同了,除了原有的工作对象外,单位人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流动人口已开始进入社区,总量大大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大量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从政府和单位中不断剥离出来,让社区来承接,这就有力地提升了社区的功能,丰富了它的内容,拓宽了它的工作面,使它从微观的层面担当起了造就大社会的重任,成了能协调和凝聚方方面面的中心,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小社会”。
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我国现在既是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期。社会转型必然要造成利益格局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地位的下降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收入的悬殊会使人们暴露出不满的情绪,工作的紧张会增加人们精神的压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适应,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会使城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上消极的东西会给人造成负面的影响,再加上突发的天灾人祸,这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所有因素虽然都反映在社会,但却都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社区只有防范好了,提前做好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社区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演兵场。居民自治,是在基层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最好形式。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对社区事务的直接管理,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居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也是社区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第一原则,也是它的生命线。参与标志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参与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对社区内的利益分享,又能对社区内的责任承担。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社区,都是居民参与率相对比较高的社区。当然,我们这里指的参与是居民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居民能够主动参与社区的事务,说明他把自己的利益和社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是社区建设的活力,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建设的源泉。这些年,通过社区建设工作的推进,社区也成为基层民主自治的一个坚实的平台,社区也成为居民从参与管理社区事务走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起点。
总之,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既是对社区工作这些年在城市基层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社区工作的前景是无限的,社区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作为所有关心、支持和从事社区工作的人们来说,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社区工作的机遇,自觉地担当起构建和谐社区这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因此,我们的和谐社区建设也不是三年两载的事,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和构建和谐社会一样,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和谐社区建设是今后社区建设的中心和主题”是非常恰当的。我们在制定目标时,既要立足目前,又要着眼长远。近期可从社区环境入手,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消化社会矛盾,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这需要三五年的时间;第二阶段的目标。通过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社区民主自治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大部分社区建成服务完善、文化繁荣、公平有序、安全稳定、和谐融洽的现代新型的和谐社区,这也需要有三五年的时间;第三阶段的目标。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公共利益为纽带,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以资源整合为保障,构建起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体通体合作的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政府、社区、居民、社会、企业、生态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民主自治能力,激发基层社会活力,进而提高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时间跨度讲,这个目标将贯彻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在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有序改革,逐步推进的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然后再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六、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的原则。民主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获得权力,第二个目标是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中国的民主不同于西方式的民主,要在党的领导下和法制的范围逐步向前推进,任何把民主同政府、同法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从全国层面看,也有几种模式:一是大连市西岗区模式,他们今年1月就把和谐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就以曾庆红同志在视察江苏和天津社区工作时的讲话为依据,把“坚持以社区党
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内容。这以后,北京市的宣武区、石景山区、朝阳区和河南省安阳市的殷都区也大体都是按这个思路推行的。但也不尽相同,不少地方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本地实际的和谐社区建设内容。有代表性的,一是青岛市文明办,他们把社区建设的六个方面,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这就是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风尚、社区管理,而且还拟定了量化了的、具有操作性的“和谐社区示范点标准”;西安市碑林区把“基础设备完备,居住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治安状况良好,社区服务一流,社区管理规范,文体生活丰富,居民行为文明,人际关系融洽,广大群众满意”10个方面作为和谐社区建设内容;成都市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是:“建设自治型社区、促进自我管理的和谐,建设服务型社区、促进居民各类需求的和谐,建设学习型社区、促进创新发展的和谐,建设生态型社区、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建设平安型社区、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建设充分就业型社区、促进就业结构的和谐,建设共同富裕型的社区、促进社会群体关系的和谐,建设文明型社区、促进居民素质与时代要求的和谐,建设诚信型社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先锋型社区、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要求非常详尽,措施也很严密;中共沈阳市委张行湘书记提出的和谐社区建设标准是:“安宁稳定、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管理有序”;特别要指出的是,南京市玄武区的城区和街道,为了构建和谐社区,还和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的同志们一起,用行业的专门术语和专门标准,编写了专供和谐社区建设使用的《质量手册》。在这个手册里,他们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和谐社区特征的表述,作为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为了便于操作,还详细进行了分解,字数有好几万,相当于写了一本书,这完全算得上是和谐社区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
第五篇: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解
黄淮学院2009——2010学年《形式与政策》课程
考核论文
题目: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解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年级:2009级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901B
姓名:***
学号:0934110109
时间:2010-5-30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解
作者:祝磊
论文摘要:社会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统一存在的整体。人类依存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关注的焦点,和谐社会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谐对于社会来讲: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其中既包括大自然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又包括人类精神文明——如:法律、哲学、教育等的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相互支持。和谐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人可以过上无忧而愉快的生活。中国热爱和平,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崇尚和平,更向往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在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作者认为:建设和谐社会要从物质与环境,人才与精神方面来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过上安康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
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们的愿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
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建设和谐社会要有坚定的立场,坚实的理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
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走很长的路,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从人才与精神、物质与环境一步一步坚实的做就一定实现我们伟大的愿望。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