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AI》》的读后感
《人工智能》(AI)观后感
—谈谈机器人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观后感
——谈谈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这是一个自然资源有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你可以对你的住所进行监控,对自已的饮食进行精心地制作,而为你服务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人类本身,而是一个机器人。诚然,园艺、家务、友谊----机器人可以满足你除了爱以外人类的每一个需求。Cybertronics Manufacturing制作公司着手制造出了第一个具有感情的机器人。
他的名字叫大卫。
作为第一个被输入情感程序的机器男孩,大卫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和他的妻子的一个试验品,他们夫妻俩收养了大卫。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却最终因病被冷冻起来,以期待有朝一日,有一种能治疗这种病的方法会出现。尽管大卫逐渐成了他们的孩子,拥有了所有的爱,成为了家庭的一员。但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的发生,使得大卫的生活无法进行下去。
人类与机器最终都无法接受他,大卫只有唯一的一个伙伴机器泰迪----他的超级玩具泰迪熊,也是他的保护者。大卫开始踏上了旅程,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他发现在那个世界中,机器人和机器之间的差距是那么的巨大,又是那么的脆弱。他要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AI》里的人工智能,他们来到世界时一无所有,最终却收获了人性与爱。但仅此这两样,仿佛人们制造他们除了利用,更像是为了使某种精髓物化,其实人们都知道单凭这些在社会摸爬滚打会变得遍体鳞伤,所以有了替身来承接起纯净的担子,好让他们来替我们圆南柯一梦。希望鲜活的爱扩散再扩散,不用隔着屏幕来望它。
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机器人学中最令人兴奋的领域,无疑也是最有争议的:所有人都认为,机器人可以在装配线上工作,但对于它是否可以具有智能则存在分歧。电影中的人工智能《黑客帝国》 《人工智能》 《未来世界》《终结者》 等等。
就像“机器人”这个术语本身一样,您同样很难对“人工智能”进行定义。终极的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再现,即一部具有人类智能的人造机器。人工智能包括学习任何知识的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机器人专家还远远无法实现这种水平的人工智能,但他们已经在有限的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今,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已经可以模仿某些特定的智能要素。
计算机已经具备了在有限领域内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会根据收集来的信息计算各种可能的动作,然后预测哪种动作的效果最好。当然,计算机只能解决它的程序允许它解决的问题,它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分析能力。象棋计算机就是此类机器的一个范例。
某些现代机器人还具备有限的学习能力。学习型机器人能够识别某种动作)是否实现了所需的结果。机器人存储此类信息,当它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景时,会尝试做出可以成功应对的动作。它们无法像人类那样收集所有类型的信息。一些机器人可以通过模仿人类的动作进行学习。
有些机器人具有人际交流能力。Kismet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制作的机器人,它能识别人类的肢体语言和说话的音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低层次的交互方式可以作为类人学习系统的基础。
目前科学家面临着两个大问题——辨识和常识。人类在辨识方面没有什么困难(通常情况下),可以从眼睛看到的画面中,分析出每个物体的属性,并且过滤掉不重要的东西;可以从耳朵听到的声音中,自动将不同的声音分离开来,甚至专注在被大音量掩盖的小声音上,一切都不用特别去想就能办到。但机器人就没办法了,它们可以看得比人类清楚,听得比人类清楚,但他们无法知道究竟们听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人类有这样的能力,源自于长时间的演化,让许多“运算”都被潜意识中的脑力分摊掉了,意识所见到的世界,只是经过潜意识计算处理后,剩下来的简化部份。更重要的,人类有能力跟经验判断、分类未知的事物,而这是电脑办不到的。
另一个人工智能的难题是常识。人类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中获得常识,例如“ 水是湿的”、“时间不会倒流”、“绳子可以拉,但不能推”、“苹果有现实扭曲力场”等,这些事情不能用程序来表达,只能在碰到的时候学起来。海伦凯勒学习“水”的含意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人类有能力将概念(实物的水和文字的水)连接起来,机器人却做不到。每一样概念都要用程序写进机器人的内存里,机器人才会“懂”。换句话说,就是机器人没有连结概念的学习能力。
人工智能的真正难题在于理解自然智能的工作原理。开发人工智能与制造人造心脏不同,科学家手中并没有一个简单而具体的模型可供参考。我们知道,大脑中含有上百亿个神经元,我们的思考和学习是通过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建立电子连接来完成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连接如何实现高级的推理能力,甚至对低层次操作的实现原理也并不知情。大脑神经网络似乎复杂得不可理解。因此,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理论。科学家们针对人类学习和思考的原理提出假说,然后利用机器人来实验他们的想法。布鲁克斯和他的团队致力于类人机器人的研究,因为他们认为,开发类人智能的关键是要让机器人像人类那样体验这个世界。这还能使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容易,并为机器人的学习提供方便。
正如机器人的物理设计是了解动物和人类解剖学的便利工具,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自然智能的工作原理。对于某些机器人专家而言,这种见解是设计机器人的终极目标。其他人则在幻想一个人类与智能机器共同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使用各种小型机器人来从事手工劳动、健康护理和通信。许多机器人专家预言,机器人的进化最终将使我们彻底成为半机器人,即与机器融合的人类。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人类会将他们的思想植入强健的机器人体内,活上几千年的时间!
无论如何,机器人都会在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机器人将逐渐扩展到工业和科学之外的领域,进入日常生活,这与计算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普及到家庭的过程类似。
第二篇:电影《AI》赏析
电影《AI》赏析 收藏
一、背景情况:
冲着斯匹尔伯格的大名和《人工智能》的片名而去影院的观众多半会大吃一惊。不错,《人工智能》的取名酷似斯氏的名作《外星人》,两部都属于科幻影片,片名都可以简化为短短两个字母:《人工智能》是《A.I.》,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外星人》为《E.T.》,乃“extra-terrestrial”的缩写。但《人工智能》没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的温馨,从情节上看,它几乎是《外星人》的对立面。《外星人》中的小孩千方百计把古怪的外星人送回家;《人工智能》中的人类却把可爱的机器人小孩抛弃在森林里。原来,这是一部披着斯匹尔伯格外衣的斯坦利.库布里克作品。
(库布里克介绍:主要作品:《闪灵》、《斯巴达克思》、《巴里林登》、《全金属外壳》等。1962年的《奇爱博士》、1968年的《2001年漫游太空》及1971年的《发条桔子》合称为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三部曲”。其中《2001年漫游太空》进入百年电影史上十大经典。他的作品探索性很强,着重阐述哲学思想,不断探求人类的发展方向,多为警世之作,充满悲观主义色彩,是一个勇于坚持自我的有性格的导演。60年代移居英国。深居简出,1999年病逝)。
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是于1979年在伦敦相识的, 库布里克当时已买下布里安.阿尔迪斯196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流行了一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很想把它改编成电影,但苦于无法解决大量高科技问题,便搁置了下来。又有一说是,库布里克是受了斯皮尔伯格的《E.T.》一片的启发,才想到根据阿尔迪斯的故事拍摄一部“描述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孩子极想爱他的真人‘母亲’的科幻片”,甚至还提请斯皮尔伯格执导此片。库布里克在拍摄《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期间曾与斯皮尔伯格讨论过《人工智能》的拍摄计划。当时预计完成《大开眼戒》后就要开拍,不料前年大师剪完《大开眼戒》的预告片后就撒手人间,结果他的好友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接手,斯皮尔伯格仅用三个月就亲自写出了电影剧本,又用了三个月便拍成了影片。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概括地说,就是两位大师的相加的结果是2(超级大师的旷世之作)还是0(由于缺乏兼容性而沦为失败之作)。影片上映之后,给出2或0答案的人不多,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到影片中去寻找两位大师各自留下的印记。
斯皮尔伯格编剧导演的《人工智能》究竟保留了多少库布里克的原意,因为无法看到库布里克编写的剧本,只能在影片中看到一些影子。许多影评人批评斯皮尔伯格给影片设计了一个斯皮尔伯格式的结局,从而大赚观众的眼泪。不过,除去斯皮尔伯格有意使用了库布里克的电影手法外,在影片深层面上似乎还保存了库布里克那种哲学式的思考。斯皮尔伯格无疑使影片在画面上变得更为好看。但如果探究这两位导演最终会对影片影响的不同,要看这两位导演本身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库布里克是倾向于哲学层面的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则是倾向于技术层面的导演。
看银幕上的成品,《人工智能》应该非常忠实库布里克的原意。库氏的作品向来需要“远距离”欣赏,在推出的当年,不仅普通观众反应平平,连奥斯卡评委都不太赏识;但时间越长,这些作品的生命力越加旺盛。人们惊叹它们的深刻思想性和高超艺术性,忘记了这些不朽名片在当初都属于“有争议”的作品。
斯匹尔伯格则属于那种“远近咸宜”的电影大师,他的商业片屡屡破票房记录,他的艺术片能震慑任何阶层的观众,让每个人都潸然泪下。
两个长相截然不同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如果长得好看,父亲那一方会认为小孩像父亲,母亲那一方会说像母亲;如果认为不好看,则自然把罪责推给对方。库布里克的崇拜者可能会不喜欢斯匹尔伯格的处理,斯氏的追随者可能会觉得影片不够亲切煽情。有矛盾是必然的,人们说库布里克是冷酷的,因为他始终在批判着人性的丑陋和灵魂的罪恶。所以,斯皮尔博格的接拍《AI》,很多人不为看好,认为会失去库布里克的原有内涵。但是斯皮尔博格此次是残酷的。他让大卫实现了愿望,却让他只快乐了一 天,然后必须独自面对无穷无尽的漫长岁月!机器是无所谓的,但是人呢?
因此,它会让期待一个优美童话的观众失望。喜欢看麻痹神经、刺激感官、过山车之旅似的好莱坞大片的观众也肯定会失望。它让按部就班套用现存审美准则的人觉得浑身不舒服。
(欣赏本片)
二、本片主题
莫尼卡在儿子康复无望、企盼得到一个能交流感情的儿子的心情下,终于打开了大卫“爱的源泉”。这时,大卫那原本光滑得像木雕的脸上,闪过一丝微妙的“复活”表情,他开口叫了一声“妈妈”。
这一刹那,不仅大卫的性质变了,影片的主题也显现了。大卫只是一个会叫“妈妈”的机器人吗?他的爱只是一个程序的体现吗?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有机体还是人性?当造物主要求被造者付出无条件的爱时,造物主对被造者有什么样的责任?更直接的议题是:在人和机器、真和假之间存在着一道清晰的鸿沟吗?
这个问题也就是剧一开始会议上那个工程师所问的:当我们的机器人的程序被设计为要爱人类,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或者有责任去以爱去回馈机器人呢?
导演并不打算急着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把David(那个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引到了一对夫妇的家里,以观后效。
夫妇的儿子终于被治好了。由于他的归来,David的日子渐渐不好过了。他觉得David剥夺了他应得的“爱”。他设计出了一系列的阴谋,让父母们对David产生不信任,并觉得他会对他们生命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丑恶的一方面,嫉妒,猜忌,还有自私。我觉得母亲的对David的爱本身就是有保留的,而且是自私的。这种所谓的自私,实际上是一种欲望,一种欲求需要。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母亲义无返顾地,不加分析地,“正确”地站到儿子的一边。她的理由很简单:第一,那是她的亲生儿子;第二,David不是真正的人。可怜的David,他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只不过是一种发泄所谓的“爱”的欲望的工具而已。从某种角度而言,David跟玩物、隐形眼镜,甚至安全套一样,“用完即弃”。因此,令人怀疑母亲早前对David的照顾是不是爱? 是真爱还是假爱?
接着,影片展现了未来世界机器人悲惨生活的情景,他们只是想使用废旧零件来苟且残存,延续“生命”。但人类还是不甘心,要将他们赶尽杀绝。David也被捕获了,他遇到了“男公关”机器人。人们要将这些机器人处决,但处决的过程既残忍而又像是马戏表演。因为,人们要买票进场,而且观看屠杀的还有很多孩子。
人们极尽想象、残忍之能事,机器人们的“死法”千奇百怪。人们在这种残酷无情的毁灭中获得乐趣。这时候电影的主题被强化了:作为机器人的创造者,人类并不愿意对这些电子产品付出真爱,在人们眼里他们仅仅是玩偶,侍女,奶妈,仆人,性工具„„。无论那时候的机器人被制作的如何逼真,人类都无法将他们当作整个社会的一分子。当人们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朋友,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便可以被遗弃被破坏。看似极度发达文明的人类社会仿佛倒退到了野蛮的奴隶社会。这使我联想到了如今的克隆技术——如果人类将克隆人当成一种工具,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你若觉得此处观众席上的奥嘎太过残忍,不够真实,他们其实是莫尼卡一家的变异。我们如能理解莫尼卡那具有人情味的歧视行为,进一步想象那些具有灭绝性的歧视行为也就不难了。
于此同时,机器人正往“人”的概念行走,舞男乔和大卫懂得了只有属于“人类”才有的亲情和友情。而“人”却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结局。
大卫来到一幢高楼,找到了一家公司,见到了他真正的“父母亲”,即Cybertronics公司的教授。当教授前去召集员工时,大卫发现了一排排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麦卡小孩。正如教授所说,他不是独一无二的,但他是“头一个”。此时,大卫具有了只有“人”才有的“人生观”,而且,他的“人生观”受到挑战:所有的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
二、举世无双的,但他只是一个可以不断复制的生产线产品。“妈妈”怎么会爱他呢?他坐在窗台上思量着,绝望地跳进汪洋中。
自此,至少从另一意义上说,大卫已由机器异化成了人。他执着地追求着爱,人类的爱。
即使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大卫也始终没有放弃他的追求——他仍然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000年后,人类灭亡,外星人来到地球,虽然无法将一个机器人变为一个真正的人,却可以帮助大卫克隆出了“莫尼卡”,只是被克隆的人只能活一天,大卫终于又和“莫尼卡”在一起了„„我时常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结局?美好的吗?悲惨的吗?被克隆出来的莫尼卡是一个没有记忆的人。也许只有这样,莫尼卡才会把大卫当成自己的同类。而大卫也会因此而得到莫尼卡的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结尾算是以喜剧收场。然而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这样的结局无形中又陷入了一个怪圈:二者的位置被完全替换了——此时的大卫正像以前的莫尼卡,而眼前这个克隆人更如同以前的大卫只是一个替代品而已,这是不是同时意味着又一个悲剧的开始呢?影片只好将开始探讨的那个问题留给了观众,这是一个既让人深思又不得其解的结尾。
三、关于演员及表演:
在斯氏的作品中,演员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本片中大卫的扮演者海利.乔.奥斯蒙特和阿乔的扮演者裘德.洛尤为出色。说奥斯蒙特是有史以来最有天赋的童星一点也不夸张,一般的童星(如流行一时的秀兰.邓波尔和麦考利.考尔金)都是靠乖巧来取悦观众,而奥斯蒙特在最近这几部片中全部需要高难度的演技,绝非扮天真可以打发。怪不得好莱坞圈内人士感叹到,以前只有解数学题或下象棋的神童,如今总算出了一个会演戏的神童。不信,你看他会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淘汰(大多数童星都过不了15岁这个坎)。
奥斯蒙特曾经凭借《第六感》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作为本片的焦点,他在此片中展露出了令人赞叹的表演天赋。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斯皮尔伯格对他说,机器人是不会眨眼的。因此,奥斯门特竟然从头到尾从未眨过眼。他做到了处处让你感到他不是真人。比如坐座位,他的身子挺得很直,不像人类有时会仰着或躺着。此外,片中的主角大卫作为一个机器人需要有一些面部上的痉挛和特殊动作,这就要求他得展现很多成年人缺乏的面部表情和特有的控制能力,而这位演技出众的小童星对这一切驾轻就熟,无可挑剔。剧情发展到大卫被莫尼卡抛弃的那一段戏时最让我感动不已。一个即将被遗弃的孩童所表现出那种精神上的脆弱,在奥斯蒙特的那段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表演下显得真实可信,就连观众也为之动容,几欲落泪。
大卫在戏中非常微妙而分阶段地融合了人跟机器的特征,随着他跟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他的机器特性逐步削弱。裘德.洛的表演没有奥斯蒙特那么可圈可点,但这位英国大帅哥对喜剧的分寸感把握得非常好,演绎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英雄和未来猫王的综合体,谐趣而不油滑,使人物起到了绝佳的陪衬和对位作用。
四、关于本片特技与科幻色彩:
如果你是以一部纯科幻片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作品,势必会让你心灰意冷。通常在观众的眼里,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往往是电脑特技的展示会。但在此片中能够看到的特技镜头确实寥寥无几。大名鼎鼎的工业光魔公司(ILM)大概把所有精力全部集中在了那个玩具熊身上了吧。不难发现,在继《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以后,善于拍摄科幻电影的斯皮尔伯格在这部戏里降低了娱乐成分较高的电脑特技,从服装上就能看出,当时服装想做出未来的样子,但斯氏说不要离现实太远。因此,斯氏是力图让这部带有科幻色彩的《A.I》向一部有思想性的艺术电影靠齐,也从侧面反映了今日这位伟大导演在创作理念上的某种变化。
感谢库布里克与斯皮尔伯格联手为我们献上了这部《AI》,我相信它将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一部经典。如果这是部库氏单独完成的作品,那么它必将会狞厉而更具穿透力,但斯皮尔伯格为它披上了层温情的外纱,将《AI》制成了块酒心巧克力,醇美而意味深长。作品对人类、宇宙的终级思考和关怀并不是我所能完全把握和理解,所以以下我将开始关于这部影片的无主题漫游:
一、谁是造物主?
影片开始的一个画面就耐人寻味:Hobby教授在屋内发表着自己的高论,窗外是象征公司的雕塑(一个抽象化了的人的形象,坚毅有力,在片中多次出现),强烈的光线使它显得朦胧而神圣。我不由想到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高耸入云的尖塔,透过五颜六色玻璃射入的光线,烘托出教堂的庄严和宗教的权威,人们虔诚地祷告忏悔„„而在这时,人类自身取而代之,成为崇拜的偶像。在这有趣的构图中,Hobby教授的形象始终是清晰明确的,而景深处的雕塑模糊渺小。Hobby教授光亮的前额,深邃的眼 神,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压倒一切,在地球上无处不显着强势。
在这样一个时代,谁是造物主?上帝吗?不,早在尼采就宣告了它的死亡,科学使一切解码化,世界失去了魔力和神秘,宗教丧失了神圣性,人类抛弃了敬畏之心。当人类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便要求自己扮演造物主的角色。Hobby教授不就是典型吗?他要制造懂得爱的Mecha,片末David 在 Hobby教授的办公室内发现了流水线上无数的自己,那上面写着“At last---A love of your own”,我不知道拥有了自爱之心的Mecha与人类又有何差别。但人类是否便有资格成为造物主呢?让我们进入Flesh Fair去看看。
二、Flesh Fair
这是个古罗马斗兽场与现代摇滚演唱会相结合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正如现今有人反对全球化,在那个时代反对滥用Mecha也是大有人在。人类强烈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科技是把锋利的双韧剑,一步步为人类挖掘自身的坟墓。已见末日却无力回天的人们绝望地聚会,在疯狂屠戮Mecha中取得无谓的快感,享受最后的狂欢。
看看关在笼内的Mecha们,他们求饶并彼此宽慰,再看看台上各个年龄Orgas面对残酷的炮轰、腰斩、五马分尸时的冷漠和叫嚣,我不知说出“我觉得mecha更有人性”这样的话是否很可笑,但这就是flesh fair给我的感受,如果古罗马竞技在血腥之余还展示了人的力量,那这就是泯灭人性的屠杀(毁坏?)。科技没有给人以真善美,全知的世界消去了人类的虔诚和敬畏,在恐惧和无所适从中,恶的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然而对mecha的残暴破坏,事实上是徒劳无力的,连joe都意识到:“在世界末日来临时,剩下的会是我们mecha,而非人类。”
托马思库思认为科技并非在不断进步,不断引导人类向那越来越伟大的真理迈进,而只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我在想,当问题多到无法解决时,人类怎么办?人类不仅成不了造世主,而且将失去整个世界。
三、David自杀的意义
我不敢确认david跳下深海是否算得上自杀,但如果就此误读,又能引出个有趣的话题。
我们可以先探讨一下那个时代的人类有无自杀的可能,如果将一般意义的自杀定义为向暧昧的世界无意义性边界发起的最后冲击(刘小枫语),排除因世俗事物偶然脱节引起的自杀,我们要追寻的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否还有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信念。可以想象在那时近代理想主义的信仰和价值依据,无论是上帝还是理性科学都已被颠覆,追求艺术审美来确信自身价值也不大可能,人们不再思考世界意义的有无,只是用虚无主义归避问题或是享乐主义麻痹人生,色欲之都Rouyh City 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既然人类都已不再寻求死亡,David作为一个机器人的自杀行为就更显出其意义。我们是否能把David 看作人类自身历史的浓缩和写照呢?他被创造,创造的目的一如上帝创造亚当,是用来爱的;他被Monica 输入程序,于是寻找和获取母爱成为他的最终目标;也如圣经所述,他必须遭受放逐和磨难,甚至经历死亡,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最后他虔诚的祷告——人类目前也只走到了这一步。只不过斯皮尔伯格给它加了个光明的尾巴,让David美梦成真。
David的跳海是他的新生,Joe在被抓走前,喊出了:“ I am ,I was.”Mecha在自身追寻中暗自到达了终点,这暗示了的是人类的灭亡还是希望?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读解和答案„„ 花谢的时候,会痛吗?
不会。
为什么呢?
因为花儿知道,有人为了看她们看阳光而来到世上,今生无悔。
不后悔就不会痛吗?
是啊。只要你心里有阳光,你的灵魂就会永远,永远地和阳光在一起。
和阳光在一起,和你在一起,眼睛里就会有阳光。
有阳光的眼睛,永远不会闭上。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题记
DAVID
是谁创造了他?
这是一种如此残酷的创造:
创造爱,去体会不被爱的悲哀;
创造信任,去遭受欺骗;
创造感受,去经历痛苦;
创造恐惧,去面对杀戮;
创造心灵,去担当孤独
创造希望,去承受绝望!
似乎创造,就是为了毁灭。
David 作为机器人,他能做的很少,祈求的很少,希望也很少。
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够有人关心他,有人爱他,而他自己也能够去爱别人,这样就够了。
MUM,我只想得到你更多的爱
“ 当一个机器人全心全意地去爱一个人时,那么这个人又有什么样的责任去回报这份爱呢?”
His love is real,but he is not.David没有忘记他妈妈给他讲过的《木偶奇遇记》。
“ 蓝仙女把皮诺曹变成了真人,也一定能把我变成真人,变成真人后,妈妈就会爱我,我就能回家了。”
为了这个愿望,他经历了很多很多。
欢笑、泪水,他哭过,笑过,伤心过,悲哀过,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
Please make me real „
Please make me a real boy „
Please„please„
这是他的信念。他心底的一束阳光。
David对着蓝精灵的塑像(他以为是真的)
喃喃的祈求着,“Please make me real „.Please make me a real boy „
Please„
他的脸上充满着虔诚,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梦想成真前的欢欣,充满着对梦想的渴求
他一遍又一遍真挚的祈祷
直到他闭上眼睛,永远睡去那一刻。
尽管,那时侯David在海底,但我确信我看到了阳光
那束阳光叫做爱„„
带着阳光和爱,两千年过去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但我知道David心中有着阳光,他想把这叫做爱的阳光留下来
天上的风筝哪去了?一眨眼,不见了。
从前的我们哪去了?从前的爱哪去了?
你知不知道?David呢?他知道吗?
David
“坚强,坚韧,坚持,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爱你!微笑的面对生活吧!”
“Can you bring my Mommy back?
这是David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祈求。
David一直坚持他的母亲是爱他的 对母亲的思念像是一系花香,漫过那间屋子,漫过山谷,漫过海洋,笼罩着他和蓝仙女。
当这个愿望实现时,我相信David是最幸福的孩子。
尽管带着一点忧愁,但淡淡一点的忧愁很清。
I found you
淡淡的一句,却已经表达出了David那时一切的心情
抑或是两千多年来的一切,酸、甜、苦、辣„„
“I love you David.I do love you.I have always loved you!”
短短三句话,David露出了最可爱的笑容。
他画出了阳光,在现实中,也是在心里„„
阳光画完了,他也永远的睡去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幸福。
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
DAVID找到了自己唯一的人,他所爱的人„„
就因为是她,才会去爱,也正因为是她,才会爱他。
David选择了爱,那我们呢?
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永恒的?
是爱。。
第三篇:《AI·未来》读后感
《AI·未来》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I·未来》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最奇葩的事情,就是从年初到现在,换了三个办公地点,换了三张办公桌和三把椅子。不停的搬家,调整工作分工,打乱了原本连续的工作状态。按照去年的设想,今年和明年是要写本书出来的,灵光一闪源自于省医疗健康信产业联盟群中的一位老师,不定期在公众号更新着关于医保信息化的章节。回首过往,锦州的卫生信息化经验和成果,包括所走的各种弯路,其实有很多故事可写。由于工作分工有所调整,加上孩子出生后所有的时间都被打散,只得将写书的计划暂时搁置。
时间虽不充裕,读书的间隙依然还是有的,手头上就有一本《AI·未来》,作者李开复,创新工场CEO/人工智能科学家。书是去年底在北方图书城原价购入,读完以后只有一个结论,可读性配不上它高昂的定价。全书共包括8个章节,如果平时刷作者微博,经常关注行业新闻,则至少对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有所了解。另外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是,全书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寥寥无几,虽然这么说对作者显得极为不尊重,事实却正是如此。对于纯粹的AI小白来说,本书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对于专业人士则推荐指数骤减。
自己亲身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潮、大数据发展元年、AI爆发元年,现在几乎所有行业,如果不跟人工智能搭上边,就感觉会落伍一样。李开复老师从深度学习发展简史讲起,对比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和美国硅谷精英差异,凸显出政策指引下中国的`另类互联网世界,七大人工智能巨头(谷歌、Facebook、亚马逊、微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颇有些武侠小说中七剑下天山的味道,人工智能发展由互联网智能化→商业智能化→实体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不断进步,并对人工智能替代现有工作进行深入剖析,从自身身体原因和工作之间的平衡点引发的思考,最后为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存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书中引入大量人物、事例和数据以支撑论点,看得出作者、协作者、编辑团队都为此付出了努力。
其实很喜欢作者每次演讲结束的那段墓志铭,虽然这段墓志铭经过修改,最终被作者自我否定。因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作者当时的高度,也无法切身感受作者生病以后的心态变化。以这段曾经激起全国各地年轻人雄心壮志的墓志铭结束本文:“李开复长眠于此,他是科学家、企业家。经过在多家顶尖科技公司的努力工作,他使复杂的技术,变成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产品”。
第四篇:AI觉醒读后感
AI觉醒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AI觉醒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翻开书,便是前言:当小鲜肉、流量明星、鸡汤文和小清新大行其道,当坚硬强悍磊落雄豪变成小众......编者的这段话吸引了我,在这个无脑娱乐的时代里,有多少人尚存理智;在这个对着明星大呼小叫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展望人类的未来?于是,在没有星光的夜晚,我翻开了这本书。
《AI觉醒》这本书,是科幻名家的短篇小说集,本来只是被前言吸引,翻翻就睡觉的.我,竟然惊奇地发现第一篇是大刘的文章,抱着那一丝期待,我读了下去。在这篇文章中,大刘的文字似乎轻快了许多,甚至还开始玩起了梗:“三千体”“九万州”,当我读到这时,嘴角不禁浮出一丝微笑,很快读完了这篇短篇小说。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大刘和大角,用短短的病毒毁灭了一个城市。在科幻中仍有许多与现实有联系的地方,让人对未来世界有了沉重的忧患感,这或许就是硬科幻恐怖却又迷人之处吧。每次读完这种短篇却意味深长的小说,我总会抬头看看天空,那黑色似乎又被浓浓地涂上了墨,是令人难以呼吸的压迫感和神秘感,放开思想,也许几十年后,人类世界真会变成那种样子吧,到时候应该怎么办......思考了许久,我不得不承认,以我现在的脑子还无法想明白,也许这些文章被写出来,也正是为了给没能力解决的人思考的题材,对有能力的人加以提醒吧。低下头,又沉入科幻的海洋。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动着,如苍茫墨色中淡灰的云朵,悠悠地闲逛,无所谓现在,也看不见未来。我游离于一个个不同的未来之中,有些已然破灭,有些一派生机,还有些藏匿于重重疑云中。不管是哪种结局,抬起头,凝视着黑夜的眼睛,再想想前言里编者说的话,流量明星娇柔作态和一群疯狂的粉丝大呼小叫,心中是百般的无奈。
我相信我已经明白了编者、作者们的意思,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让那些疯狂的人冷静下来,冷静的人目光更长远,不要深陷在纸醉金迷的社会中,而是去看,去想人类,甚至于整个宇宙的未来。
渐渐地,蝉的鸣叫弱了下去,一切都在黑暗中停泊。躺在床上,天地寂静,似乎能听见宇宙那无处不在的呼吸声,又似乎看见了,他脸上的微笑。
第五篇:电影读后感
——电影《美国美人》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电影《美国美人》,甚是哀伤这人间的悲剧都来自我们不会把自己的情感表白,忽略了与人沟通。让我再一次想起《返老孩童》的那句对白:“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对我们有多么的重要。”
《美国美人》故事梗概:一个看似幸福的美国家庭,男主角莱斯特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他的妻子事业有成,已经拥有了一个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而他自己在工作中却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他为一家广告公司已经干了整整14年,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因为他讨厌那些他不得不巴结的顾客以及公司里自以为是的老板。他相信他的妻子一定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碰过对方了。卡罗琳把自己的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她看起来是一个自信的事业女性的形象,然而她的感情却在渴望着抚慰。女儿珍妮憎恨自己的父母,因为她感到他们几乎从未真正注意过她,于是她整日围着女友安吉拉转,而一天她发现她的新邻居瑞奇曾正在用摄像机身偷拍她,这使她每天的生活开始充满刺激。
悲剧起源于卡罗琳,一个只崇拜成功,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与价值观的可悲强势的女人。她是各种成功学,各种通向成功精神训练的应声虫,她要求老公也像她那样在人们前表演虚伪的幸福恩爱生活。为了所谓的成功努力着,紧张,缺乏安全感,带着对丈夫的鄙夷感生活着,在没有售出一幢房子的时候,躲在房间里拉上窗帘,抽泣,疯狂的打自己嘴巴,想用外包成功女强人形象的自己打败另一个无助脆弱的自我,成功是她的宗教,是她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追寻的东西,正是对成功的盲目追寻使她变的狭隘,也成为了自己的桎梏,变得更加神经质,敏感,自私,离自己的家庭越行越远。内心纠结的她,每天清晨修剪自家花园的玫瑰是卡罗琳一天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玫瑰象征完美,它填补了卡罗琳空虚的心灵。她渴望感情的抚慰,却不在老公面前表达,好强地跟老公斗气,并且好几年不让老公碰她。对金钱和成功的崇拜,令女人情商低下并愚蠢着,她被地产大亨所谓成功者的光环所吸引并偷情,而没有看清楚他虚伪,逢场作戏的本质。
莱斯特早已意识到夫妻之间的危机,然而卡罗琳却毫无所觉。或许她内心深处早早就鄙视自己丈夫的无能,而从未尊重过莱斯特的真正想法。
泰戈尔悲悯地说过:世间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明明知道你裸睡在我身旁,而我又不能对你上下其手。是的,此话是真理!女人对男人最大的惩罚,不是打他骂他不做饭给他吃,而是关他性禁闭——这种冷暴力足以令男人痛不欲生。
有这样不懂生活真谛的老婆,使得莱斯特对生活毫无激情可言,每天如提线木偶般完成既定的生活角色,扮演着好丈夫、好父亲和好员工。面对强势的妻子、天真懵懂的女儿和想炒掉自己的老板演戏,这种一成不变的机械生活让他厌烦,使他对生活失去激情。他曾尝试挽救迷失在成功光环里的妻子,重拾初恋时美好的生活。在卡罗琳投怀送抱,与地产大王上床。她容光焕发,服饰打扮均艳丽动人回到家时,莱斯特也情不自禁,一边手持啤酒瓶在那意大利真皮沙发上欲与她亲热,一边深情地对卡罗琳说起他们曾经美好,充满激情活力的时光。岂料那啤酒快要倾倒在沙发时,卡罗琳突然大煞风景的叫他不要把啤酒倒在沙发上,指责老公不爱惜这套名贵的沙发。一套沙发竟然比老公珍贵。
终于有一天,莱斯特和妻子去看女儿在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表演时,他立刻被女儿的同学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又重新的复燃了,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决定开始重构自己的生活模式。他辞去了索然无味的工作,减肥健身,在当地的一个快餐连锁店炸汉堡包,听Pink Floyd的音乐,抽大麻。当然,他也开始向妻子坦白自己对夫妻生活的厌倦。他第一次为活着感到欣喜万分,感到自己有时间尽情享受曾经错过的缤纷的美丽。安吉拉,一个看似淫荡的娇娃,实际上却是个守身如玉的处女。她害怕自己过于平凡,故而要在性吸引方面显摆自己与众不同的内心脆弱的少女。她动辄说自己芳香所至,雄性见之都色迷迷的,不是盯着她胸部就是想入非非。其像木子美般处处显摆自己上床经历,浪声秽语地描绘自己和男人上床的细节。而17岁的男孩瑞奇居然不看她一眼,她像马夫人对萧峰一般耿耿于怀。她看到莱斯特对她失魂落魄,不怒反喜,刻意勾引。安吉拉接受了莱斯特,但莱斯特得知她还是处女时却主动放弃了,他开始明白自己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满足,与肉体无关。坐在餐桌前与安吉拉侃侃而谈的分明是个慈祥的父亲,而不仅仅是个男人。其实他需要反叛的不是生活,只是想找回那些本该纯真的感情,对女儿、对妻子最初的爱,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然而,死神却悄悄降临了。
莱斯特的死是一种误会。邻居瑞奇的父亲是一个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具有同性恋倾向,却不敢以同性恋身份示人,平时他压抑掩饰得很好
结果他被“正常”和“强权”压迫成了扭曲畸形的精神残疾人。他结婚生子,害怕儿子也被遗传他的同性恋倾向。因此他对儿子实施专制暴力残忍的管束,禁止同性恋者接近他的儿子。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这个18岁的男孩瑞奇居然没有变得很暴力,令人惊讶的是,瑞奇内心之强大,使人感叹。常人遭自己父亲的殴打与钳制,不是极端反弹就是极度懦弱,而瑞奇却自己生出应对之道,对世界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看法,虽然他的言行在世俗看来未免有些神经质,睥睨一切。他贩卖大麻以维持自己用录影机记录周围世界的怪癖的开销,拍自己眼中的美丽事物,从塑料袋到珍妮。瑞克既能够战胜扭曲的体制,也能够欣赏飘逝的美丽。经济上的独立与眼光上的不同世俗,使他可以“做自己爱做之事,交天下可交之人”。而他唯一要应付的是自己老爸,不是因为屈服,而是亲情,否则他大可远走高飞,当他最终决定离家出走,临走还叮嘱母亲:“照顾好我爸爸。”
当瑞奇为莱斯特卷大麻时,瑞奇的父亲正在偷窥瑞奇,因为一堵墙遮蔽了真相,使得瑞奇的父亲误以为瑞奇和莱斯特进行性活动,以为莱斯特也是同性恋。瑞奇父亲撕下高傲伪装,到车库找到正在健身的莱斯特,他亲吻莱斯特,以获得情感上的慰藉(瑞奇的出走让他很受伤)。莱斯特推开他并说误会了,这让他很没面子——自己几十年来的伪装彻底暴露了。于是悲剧产生了,他恼羞成怒杀人。
电影最后,莱斯特看着以前全家人一起拍的全家福,感叹自己错过的时光,但当他开始觉醒时却被瑞奇的父亲打死。但他体会到的是一种朝闻夕死的满足感,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想到的都是充满真情,充满爱的画面,这正是他苦苦追寻的。
“我猜我死了应该生气才对,但这个世界这么美丽,不该一直生气。有时候一次看完会无法承受,我的心像涨满了的气球随时会爆。后来我记得要放松自我,而别一直想要抓紧着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着我,让我对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了感激。你一定不知道我
在说什么,但是别担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这是莱斯特最后对我说的话。他的生命在这个世界消逝了,但他所留下的余温提醒着人们,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其实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周围,只是要靠自身去品味,哪怕这过程再悲苦,再无助。
莱斯特对安吉拉的性幻想永远在铺天盖地的玫瑰花瓣中展开,其久旱逢甘露一般的铺张想象充分喻示了他的生命中是如何的缺少美。
人到中年都有一个梦,男人会在枯燥乏味中开始思念曾经的初恋,女人会在柴米油盐中开始怀念青春的激情,父母会在婚姻的束缚中营造快感的梦,孩子会在懵懂无知中营造长大的梦„„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生命何其珍贵,却没有人会在意,去尝试理解沟通、宽容和包容。
然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长期接受党国愚民教育的观众,看这部电影得到的感受却是:这部美国电影,尝试从阴暗面,去反思那些在人们想象中应该是完美的白栅栏、小房子、小家庭。对很多美国人来
说,这种城郊生活是他们的“美国梦”。但对有些人,这也许是一团扭曲的梦魇,充斥着未竞的愿望、被压抑的欲念和破灭的理想。平静的表面下经常隐藏着孳生紊乱、焦虑、伪善的土壤,似乎中国家庭温馨和谐,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雨人观后感
看完了《雨人》,惊觉亲情的魅力竟是如此细腻而又震撼人心。当片子到了最后,面对即将来临的离别,弟弟坦白出心中的不舍,憨憨傻傻的雨人竟然主动让两人的额头相贴。那个镜头缓缓地延续了将近一分钟,两人心灵的沟通在一刹那间迸发。虽然电影没有进行倒叙,然而之前二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却一幕一幕地从观众眼前闪过。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弟弟闪烁的眼神透漏出太多感触,然而终是沉默。就连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两人无声的共鸣仍不觉让人感动。
亲爱的雨人,你在想什么?
他是个不幸的孩子,先天的智力障碍没有使他得到更多的呵护。在弟弟出生以后,父母担心他会伤害这个弥补了家庭缺憾的新生儿,所以将他送到了护理院,从此与世隔绝。
然而,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雨人非凡的数学与记忆能力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每当那个时候,观众席上常常是哄笑一片——与雨人木纳的表情格格不入。
亲爱的雨人,你在想什么?
短短的旅程中,弟弟无数次的抱怨哥哥无法与自己沟通。他一次又一次的拂袖而去、大吵大闹,内心的暴躁不安宣泄而出。可是,只要他能耐心的询问和倾听,总是可以从雨人口中得知令人感动的秘密。
沟通的阻碍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怀,每个人都需要爱,只不过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务、解决不了的难题,让弟弟忽略了倾听。反观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何尝不是弄花了我们的眼睛?
雨人之所以可爱,有一点是因为我们仿佛可以在他身上看到永恒。当他笨拙地唱起儿时对弟弟唱过的歌;当他看到滚烫的热水,歇斯底里的尖叫,我们才明白在他对弟弟的感情有多深。30多年的岁月没有抹去他心中的亲情,就算与家人相隔,他心底深处仍然死死地拽着那几年与家人共处的回忆:他的“一垒,二垒”的喜剧对白、他的发黄的照片。这么大个人了,提到父亲时仍喊着“爸爸”。那些回忆已经刻在他心中最安全的地方,一旦被触碰,他就用最激烈的行为抗击,执着地捍卫心中的宝贝。
亲爱的雨人,你在想什么?
300百万美金,把兄弟俩个联系在一起;憨傻的哥哥最终感化了弟弟功利的内心,金钱与亲情的关系也到了如此微妙的地步。有人说,亲情是一种野蛮关系,因为你无法选择并且历时一生。然而,金钱却以更嚣张的姿态插足于人与人之间,让你无法阻止。
影片中,弟弟利用哥哥的特殊才能在拉斯维加斯赌城大获丰收,背景音乐里歌手兴奋的狂呼就是弟弟的内心写照。雨人的表情是木纳的,他一无所知,全然听从。弟弟越是激动,这种反差越是扎人。什么是亲人?什么是工具?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利用?雨人的单纯像是一面诚实的镜子,反射出人们急功近利的躁动。这是1988年的电影,到了今天,它依旧让我们心生向往。
海上钢琴师
关于钢琴,关于尽头,关于彼岸,这些我都不想说。我只想说说1900这个人。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飘忽,所以我们孤独。
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直觉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他害怕上岸其实是拒绝上岸,藐视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可以轻易打败爵士乐的开山祖师并对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他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他将迈向陆地的脚收回。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存在主义者都是悲观者,在他们眼里,人生是一场悲剧。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场悲剧,是他自己能预料到的悲剧。“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漫无尽,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
我喜欢闭上眼睛,反反复复地听1900帮助好友克服晕船时弹奏的钢琴曲,想象着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随着海浪起伏摇摆。那时的音乐是可以将人吞噬的,让你忘乎所以让你自由自在,让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让你无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飞翔,能感受到旋转,能感受到跳跃,就想初春的远行,夏日的冲浪。这里只有美好,只有存在的美好,我以为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美好存在。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孤独的,是我们心里无处安放的孤独,不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孤独。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们呢?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来安放我们的孤独,让我们来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一切,所以我们比1900更孤独更可怜。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闹,我都只是一个人仿佛置身孤岛,这时我那么孤独但却没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这个城市越来越鄙弃孤独,它不允许你孤独它不给你时间孤独,它让你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它要让你融入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它要你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
你拒绝融入,那么你就要承受双重的孤独,外在的内在的,所以你更孤独。而融入,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快乐的旅程,你踏着陆地是那样的轻飘飘,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还是孤独,无处安放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