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作者:东城法院 高艳红 李劲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在国际大环境中从1924年《日内瓦儿童宣言》、1995年的《儿童权利宣言》至今都确定儿童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我国在加入了众多的有关保护儿童权利的公约后,着力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使“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应得到特殊的保护”这一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得以实施。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因为其心理和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其犯罪手段、犯罪心理、犯罪目的与成年人相比有其特殊性。近几年在对北京市未成年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失足的未成年人都有吸烟、酗酒的历史,有的喜欢暴力影片打架斗殴,有的痴迷于网吧,有的曾经参与过赌博,并有部分发生过性行为,更有些孩子无意识中将这些行为作为对成年人主导社会行为的一种对抗,且作为一种时尚来追求。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犯罪绝非是偶然的,有其必然的因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73%在小学时,就养成了贪婪自私的心理,犯盗窃罪的未成年人中12.7%的人,在学校、社会上曾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今天偷拿邻桌同学一块橡皮,明天偷拿同学一支笔。家长觉得孩子小,简单说教一番了事,而丢失东西的同学又觉得一支笔、一块橡皮值不了几个钱,也不愿找老师解决此问题,就这样偷拿东西的学生,未能得到充分的教育,其心理未得到应有的矫正,而一次次小偷小摸的成功,却强化了他们犯罪侥幸心理的形成,再加上他们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养成了自私、任性等性格特征,视别人利益于不顾,视道德、纪律和法律于旁然,最终导致了犯罪,此种事例在未成年案件中比比皆是。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李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三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走上犯罪道路。许多失足未成年人在道德观、人生观地形成中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守法意识的培养上存在缺憾,并且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知识贫瘠,是新一代的小法盲。所以说,我们应首先澄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误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并不只是对未成年受害人进行保护;对所谓的问题少年的行为进行规范、矫正;也不只是对未成年人罪犯适用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法律原则,不能一提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将其主体限定于所谓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着眼于对全部未成年人的保护及照料。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需要的是爱、是宽容,未成年人的性格及心理尚未成熟,与成年人相比将会更多的受到家庭以及以成年人为主导势力的现存社会观念的影响,所以,应健全家庭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及照料的规范,并应减少家庭及成年人有意无意间对未成年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对未成年人良好的管理及教育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爱的表达,要注意不要因提出对未成年人应以爱护为主就疏于对未成年人进行管理,产生家庭及社会对未成年人溺爱的现象。再次,应集中社会中的相关力量,着重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健全对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研究,从源头上杜绝不良意识对未成年人的侵害。
现在我国的家庭结构有自己的特殊性,孩子在家庭成员中的心理地位越来越显著,更多地出现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家庭的影响较之成年人更大,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应建立有效的多层次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机制。
一、家庭预防,筑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是每个未成年人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因而对他们性格和心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家庭,善良守法的父母对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良好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极少会以极端的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这种宽容的心理将极大可能的在他今后的行为中得到继承及延伸。反之,家庭不健全、父母关系不融洽,或者父母品行不端会在未成年人的潜意识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会或多或少影响孩子的心理及今后的行为,未成年人在始终得不到正确的关爱、引导和帮助的情况下,会对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产生伤害,使其心理产生扭曲,或是行为上的放纵,亦或躲避社会。长此以往,形成了他们性格中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直接表现为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好面子,自控能力低,逞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对人或事物缺乏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表现为做事极端、不计后果。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数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部分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的抱负。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反而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是道德败坏,就放弃对这些孩子的管理,让孩子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现实生活中就不止一次的出现此种情形,被告人张某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因父母无住房,即与姥爷4人合住,后舅舅离异,亦回到姥爷家居住,因家庭矛盾,张某的父亲在张某只有3岁的时候即搬到单位居住。因夫妻长期分居,张某的父母未注意双方思想的沟通随之产生隔阂,此后张某的父亲有外遇,在张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其父母离异,张某随姥爷、母亲生活。母亲因忙于生计,疏于对张某的管教,姥爷又可怜其缺少父爱,对张某十分溺爱,造成了张某任性、撒谎的不良习性。后张某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位所谓的“大姐 ”,受其不良影响,慢慢的张某开始逃学,交男朋友,多次与成年男子发生两性关系,先后两次堕胎。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物欲需要,张某伙同其他未成年人长期首在学校门口,拦截放学的学生,向他们索要钱财,如果不给就以拳脚相加,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从其14岁至15岁短短的一年间,张某即伙同他人在本市的多所学校门前、立交桥下持械抢劫十余起,价值多达八千余元。在庭前提讯中,张某多次向法官表示自己并不是坏孩子,之所以不愿回家,是因为家里没温暖,在外更刺激、更张显个性,同伴对自己更理解,有共同语言,所以接触了社会不良青年,与之同流合污,自己也走上了犯罪道路。从这个案例来看,家庭的关爱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绝大多数犯罪的未成年人中,其家庭都存在变异,有的父母离异或分居,有的父母一方早亡,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使未成年人随他人生活,这种变异的家庭环境导致未成年人丧失了在正常家庭中应有的关爱、教育、监督,使未成年人从小未获得正常家庭的影响、监督、教育,心灵受到创伤。有的父母自身素质差,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追求享乐,违法乱纪,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在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还要特别注重对他们鉴别是非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要循循善诱,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有高尚的品格及情操。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对孩子喜爱有加但却疏忽了对其进行管教,使孩子容易形成依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尤其是离异家庭,父母在歉疚的心理的驱使下经长存在一种对孩子用经济方式补偿亲情的错误做法。2007年3月东城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母亲起诉父亲抚育、抚养关系纠纷的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原、被告因感情不合于2001年离婚,孩子随被告生活,原告按月给付生活费。原、被告都有较高收入,在孩子随被告生活期间,被告在愧疚及补偿的心理驱使下,错误的认为金钱可以弥补孩子的感情缺失,每月给付孩子的生活费都在四、五千元,鼓励其进行消费,并且有求必应,使孩子的自我意识无限膨胀,错误的认为任何事物都应以自己为中心,要求稍微得不到满足就大吵大闹,以死相逼。并且,孩子在其父的这种心理暗示下,扭曲地认为父母、社会均对其亏欠太多,经常在毫无缘由的情况下无理取闹甚至自残,现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同学关系非常恶劣,是校园中有名的“问题少年”,无奈之下只能转学。这个孩子的个人问题虽与案件本身无关,但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无限制的溺爱,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报复社会的心理逐步形成。从各方面的事例来看,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来自家长的影响,我们认为作为家长的知识水平虽有差异,但对孩子的爱是一致的,只是并未全面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以多渠道的方式让家长和社会能够正确、全面地了解如何教育孩子,但在现有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组织强有力的研究力量,对孩子的心理及最佳教育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及探索,并采取适当方式将研究的结果灌输给家长及全体社会成员,希望这些成果不要只掌握在少数所谓专家手中。
二、实施校园“育苗”工程,发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体作用。
学校是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阵地,在现有的社会状况下只有学校有全面、系统的给未成年人传授法律知识的良好的条件及环境。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能满足要把我国建立一个法治国家的社会现状,法制教育体系薄弱、无系统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简单,而且大部分学生表示对学校的法制课不感兴趣,对老师所讲知识没有印象,何以出现此现象?通过了解,发现近些年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得到逐步改善,但教育部门对法律课程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其他文化课高,将法制教育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很多学校现尚对法制课的设立流于形式,所以法制课内容单调,讲课形式简单,效果不明显,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所以在学生中出现了法律知识贫乏的现象。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想要提高全民素质,首先应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而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最佳手段是应从学生时代抓起,使未成年人能从受教育之初就接受良好的系统的法制教育。首先要将法制课作为必修课、工具课,列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列入中考、高考考试内容,并编制内容新颖、全面使未成年人乐于接受的法制教育课本。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制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对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进行宣传,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违法犯罪将给自己、家庭、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使学生们对法律产生敬畏心里,明确犯罪所带来的危害及不良影响。让青少年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对这些未成年人进行必要的奖励,要形成以知法、学法、懂法、守法为荣的社会氛围。围绕素质教育,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让真、善、美充满未成年人的心灵,在未成年人在心中筑就一道坚实的防线,自觉自觉自愿的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另外,要高度重视“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要感化与教育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防止他们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不管”的闲散人员;对那些有潜在违法犯罪可能和有劣迹的学生要警钟常敲,绝不能不负责任地将他们过早地推向社会,对于犯了罪的原在校学生,学校有应无条件地将其接收回学校上学,应担负起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矫正的义务,不应只为学校减少犯罪率而将少年犯拒之门外。要努力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减至最少。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们发现不仅犯罪的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而且很多家长也同样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偶尔失足,抢了那么点东西不至于就关起来、就判刑。被告人李某因奸淫幼女被判刑,其父就在庭前及庭后多次强调被奸女孩道德败坏,以前也与多人发生两性关系。很显然这些家长不仅不懂法,而且他们对孩子犯罪的思想根源挖掘不深,犯罪后果认识不足,有些甚至认为司法机关小题大做。所以要想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监护人的法律意识,让未成年人生活在一个知法、守法的环境里。为此,教育部门应定期聘请法律专业人员定期为未成年人的家长讲解法律知识,使家长对法律有所了解,进而对未成年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媒体应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倒向作用,避免新闻炒作,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当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权利越加重视,特别是赋予未成年人平等、宽容、自由的权利,要求家长、老师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这些既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又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媒体为了抓新闻,矫枉过正,甚至进行恶意炒作,过分宣传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宽容、体谅的品质教育,这些炒作对鉴别力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形成误导,使其片面追求自我权利的保护,甚至扩张。笔者曾接过这样一个热线电话,来电者是一个初中女学生,因受到老师的误解而遭到不公的批评,当老师得知真相以后向这位女学生道歉,但该学生以老师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为名非要将老师告上法庭,将电话打到法院的热线询问起诉程序。该学生表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老师违法了,就必须受到处分、承担法律责任。当法官对其进行尊敬师长教育的时候,该学生表示,自己学过法律,也常看报纸、看电视,自己是受法律保护的,与老师也是平等关系,虽然老师认了错,但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个学生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想法,所以笔者认为媒体如果多宣传友爱、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势必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成长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另外,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三位一体工作网络,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公安、工商、文化、教育部门应切实加强中小学周边治安环境、文化市场环境、娱乐场所环境、暂住人口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继
续坚持和完善选派优秀政法干警到学校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制度,协助指导学校开展综合治理和法制教育。要全面深入贯彻市委提出的“两后双百”工程战略,使高中毕业后、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升学的学生能100%受到就业培训,100%实现就业。要继续做好失足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帮教工作。综治委等政府职能部门要与失足青少年所在乡镇街道、学校、居委会、家庭密切配合,结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同诱因、特点及生活现状等,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社区矫正、帮教措施,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期开展帮教工作,并将帮教工作绩效作为单位、部门及个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参数。同时,对后进或轻微违法的青少年要及时开展教育挽救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
四、积极改善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将他们安置于有人监护、有人管教的生活环境中。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有很多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外出打工。这些孩子大多家境贫寒、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根本没有法律意识,且只身一人,脱离监护人的监护,独立独行,无人管教,稍有不慎,便走了犯罪道路。在实践中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中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大。被告人魏某是江苏省某地区的一位漂亮农家女孩,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因家庭困难,不能供魏某和弟弟一起上学,为此经他人介绍魏某来京打工,在东城区某宾馆做保洁员,2005年7月某日魏在打扫卫生时,发现在一床下有1个纸包,内有人民币12000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魏某将全部钱款拿走,交与老乡保管,后公安机关在宾馆监控录像的帮助下,将魏某抓获。在法庭教育中,魏某对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进行了挖掘,“见财起义,又无父母的引导”便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2006年法院受理了郭某“故意伤害、盗窃、抢劫”一案,被告人郭某于2005年在东城区某工地做工,因运送渣土与同事李某发生口角,后双方互殴,情急之下,郭某持械将李某扎伤,后因抢救不及时,李某死亡。案发当晚,为躲避李某同乡的殴打,郭某离开京城,几日后从老乡处得知李某已死,因害怕逃到济南,无依无靠的郭某在济南遇到了张某,二人以拣拾废品为生,因不能满足生活所虚,二人多次盗窃,且持械抢劫,直至被当地警方抓获。这是一起很典型的因情绪过激偶然失足又多次犯罪的案例,试想如果郭某有监护人的教育及监督,其可能就不会因琐事而伤害他人,即便伤害了他人,临时监护人对其进行控制,也不会出现以后的犯罪行为。所以,笔者建议针对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应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机制。首先各街道办事处应建立流动人口中的在京务工未成年人档案,相关部门对雇佣了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用工单位应予重罚,用人单位应为脱离了监护人的未成年人指定临时监护人,为使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责任,相关部门应责令用工单位承担相应的费用。这样可以对减少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起到积极的作用。
未成年犯罪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其犯罪的成因也会呈现不同的方式。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都来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就会切实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我国的未成年人才会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篇: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虽然经过多年“严打”,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犯罪年令相对提前,而且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究其超轨足迹,寻求矫治谋略就愈来愈显的重要。为此,我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我们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和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
1、情形性大,可塑性强,使之产生是非不分、盲目自信的心理。未成年人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期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具有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反映在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感新鲜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但由于其知识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缺乏正确的是非观、法制观和审美观,易受到坏人的腐蚀、拉拢和引诱而走上歧途,从他们的犯罪经历看,都有一个形成错误认识的开始,到养成不良习惯和出现劣迹直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发展演变过程。自认为是结交了一些"讲义气、敢冒险、跟着他们不吃亏"的朋友,他们一般三五成群吃吃喝喝,出入游戏厅"“迪厅”手头不宽余时,便合伙实施盗窃。2002年元月我区一库房后被人挖一大洞,库内丢失大量物品,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勘查、调查,根据大量走访调查,认定为未成年人所为,并在某修理铺中发现了赃物,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据查:这些人均为中学生,年令最大的为16岁,最小的为13岁,共计八人,平时他们在一闲置的地下室聚居,一般白天逃学,夜间上网,午夜时便出来进行盗窃。
2、控制能力差,情感波动大,动机上盲目性、行为上突发性。
未成年人性情容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不善于控制自己,由于这些心理特点,形成了其犯罪动机简单、单纯,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考虑的比较简单,甚至为一件小事就以残忍野蛮的手段将人杀死。2001年11月21日晚,我区一11岁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上课时看租来的书被老师没收,需向店主赔书钱,便于当晚怀揣匕首,来到一个体粮油店,买完泡泡糖后,将店主捅了22刀(死亡),并将店主4岁的女儿连捅2刀(重伤),拿上柜台内的134.4元后逃跑。
3、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早熟,引发心理变化快,如引导矫治不好,就会走上犯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性发育早熟已不鲜见,由于性知识的缺乏,对性内容的好奇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对性行为正确与否的认识基本处于无知状态,生理变化带来一系列心理变化,由于当前我国对青少年早期性教育工作落后,同时社会上文化娱乐场所没有彻底清除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使其受到外来淫秽、色情、恐怖等影响和其它不健康东西的刺激,特别是黄色声像品、书刊的腐蚀,可能使他们为所欲为地追求的刺激,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学校、家庭教育管理监护力度不到位,使其失去约束力而引发犯
罪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及法制教育有待加强,在教学中采用的也只是启发式讲授的单向信息传递,学生也只是耳听、手记,主动性受到一定限制,没有达到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自学讨论,双向回答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另外,就是家长忽视子女8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的掌握,约束力不强,甚至个别家庭家长及成员整体素质低下,不仅完全放弃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反而以个人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子女。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单,多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某些分配不公的现象,使未成年人心理上形成严重不平衡,当他们生活、学习或社会交往中受到某种刺激时,使其心理状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激烈冲突,心理矛盾恶性膨胀,因而其犯罪也带有一定的突发性。不少未成年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寻找精神刺激,变换手法向侵财方面转化,这是当前犯罪的一个显著特点。如2001年7月至9月间,我区连续发生二轮摩托车、后三轮摩托车被盗案13起,影响较大,此案引起公安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抓获了4名犯罪嫌疑人,据查:这么4名嫌疑人均为维吾尔族,年令最大17岁,最小的15岁,他们结成团伙流窜多地地进行盗窃。
2、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由过去的盗窃型,逐步向抢劫杀人等极端化发展,由简单的冲动冒险向预谋性的团伙犯罪、集团犯罪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由非暴力犯罪向暴力犯罪甚至严重暴力犯罪方向发展;由愚昧型向智能、成人化转变。在作案方式上由本地作案向流窜作案方向发展,并在作案上注意伪装、破坏现场,转移赃物,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联络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三.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开展
综合治理。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社会各方面应当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家庭环节。
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直接负责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严把家庭关。
(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2)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
二、学校环节。
学校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由专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的这方面工作效果进行考核。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2)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胄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四、社会环节。
应当加强预防末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
(1)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应当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2)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应当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3)对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应当将法律知识和预防犯罪教育纳入职业培训的内容。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法
第三篇: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二、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处于十五、六岁,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观看视频)
(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该案件的发生就是源于校方的教育方法不当,实行简单开除这一方式,使得在孙杰内心埋下了报复的种子,从而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据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有50%左右的少年犯是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受害者。这则案例中的家庭属于溺爱型家庭,家长不分情况,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当不能满足时,孩子以偷来满足自己,最后走向犯罪深渊。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第一个案例就是由于主人公小辉一时冲动,自制力差,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导致犯罪。第二个案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告人都不知道自己“借钱”是在犯罪,对法律常识都是一知半解。在这种近乎于法盲的状态下,犯罪便有了滋生的条件。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以下几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案例:某校学生小明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管他的学习和生活。小明自从在网吧迷上电脑游戏后,变得无心上学。上初中后,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还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学校对他进行了记过处分。小明与在网吧结识的“兄弟”一起勒索几个小学生,公安机关对他实行了拘留3天处罚。但小明不思悔改,还是常与这帮人纠结在一起闹事。一次,在勒索过程中,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小明被人民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
(1)小明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违纪行为:经常迟到、旷课、早退、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一般违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勒索小学生,纠集他人闹事
犯罪: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
(2)小明由违纪到违法再到犯罪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
(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
1、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对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不良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在前面我们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时,我们知道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就应多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学校开的法制课,政治课,另外还可多看看有关法制频道的节目,中央电视台2,吉林法制台的今日开庭,今日说法,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才能
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另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我是未成年人,国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吗,犯了法,法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这种想法也是法盲的表现。未成年人犯罪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五中的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4、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那就要求未成年人要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另外,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5、加强用法维权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
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四篇: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二、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处于十五、六岁,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观看视频)
(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该案件的发生就是源于校方的教育方法不当,实行简单开除这一方式,使得在孙杰内心埋下了报复的种子,从而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据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有50%左右的少年犯是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受害者。这则案例中的家庭属于溺爱型家庭,家长不分情况,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当不能满足时,孩子以偷来满足自己,最后走向犯罪深渊。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第一个案例就是由于主人公小辉一时冲动,自制力差,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导致犯罪。第二个案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告人都不知道自己“借钱”是在犯罪,对法律常识都是一知半解。在这种近乎于法盲的状态下,犯罪便有了滋生的条件。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以下几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道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案例:某校学生小明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管他的学习和生活。小明自从在网吧迷上电脑游戏后,变得无心上学。上初中后,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还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学校对他进行了记过处分。小明与在网吧结识的“兄弟”一起勒索几个小学生,公安机关对他实行了拘留3天处罚。但小明不思悔改,还是常与这帮人纠结在一起闹事。一次,在勒索过程中,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小明被人民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
(1)小明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违纪行为:经常迟到、旷课、早退、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一般违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勒索小学生,纠集他人闹事
犯罪: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
(2)小明由违纪到违法再到犯罪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
(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
1、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对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不良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在前面我们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时,我们知道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就应多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学校开的法制课,政治课,另外还可多看看有关法制频道的节目,中央电视台2,吉林法制台的今日开庭,今日说法,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才能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另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我是未成年人,国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吗,犯了法,法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这种想法也是法盲的表现。未成年人犯罪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五中的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4、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那就要求未成年人要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另外,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5、加强用法维权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易珍
八年级(5)班
2014年12月8日
第五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我国总人口的1/3以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需要国家予以特殊关注。据统计,我国2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高达35%,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则超过30%,且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等特点。可见,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有9年或12年时间要在学校学习,这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未成年学生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那么,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应做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学校要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差,有时分辨不清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界限,法制观念淡薄,以致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这不但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呈低龄化特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淡薄。报载,在2002年的“严打”斗争中,某市公安局一举摧毁了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令人震惊的是,该团伙的成员大都是年龄在16岁左右的青少年,其主要头目石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什么法不法,我就是法。”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法纪教育,使他们学法、知法、自觉守法,依法律己,积极做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仅从新闻媒体的报道标题上就已令人触目惊心。如 :“校园暴力惊现甘肃,五男生逼疯一女生。”(2002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嫉妒她, 竟用硫酸泼她,疑犯竟是十几岁的学生。”(2002年9月6日《羊城晚报》)“十一岁的学生在武术学校被打死,是谁造成的? ”(2002年8月13日《法制日报》)“16岁少女遭同学群殴、扇耳光、脱衣服、泼冷水”(2002年5月29日《华商报》)。以上案例表明:制止校园暴力,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迫在眉睫。而制止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纪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而设定不同的内容。例如:七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八年级学生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九年级学生重点学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学生强化法制观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法纪教育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是灵活多样的,例如:法制教育课、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
2、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为了提高未成年学生的守法意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当前,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已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都将侵蚀青少年幼小脆弱的心灵,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所以,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2)、学校是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要把学生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道德建设中,学校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不仅阐明了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阐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事实向学生阐明这些道理,使学生树立这种世界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个体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教师可以通过班会、历史课、思想品德课和第二课堂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启发学生经常地、主动地从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思想、言行以及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有关经济的、逻辑的、道德的等一系列原则、信念和标准。教师应该努力把良好社会规范所反映的价值观,结合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通过生动的教育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以此来衡量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其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遏制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是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学校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前期征候,防患于未然。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入室盗窃、骗取钱财、拦路抢劫、伤人害命的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吸一支烟、喝一杯酒、乱花一点小钱开始慢慢步入犯罪深渊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预防犯罪必须从预防一般违法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急剧发展的阶段,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不仅个性将在这一时期塑造和形成,而且还将面临一系列难题的挑战,承受各种环境的压力。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他们中出现患病、逃学、辍学、出走以致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据2002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有关部门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25%的中学生有心理疾患。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敏感”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的黑熊身上。刘海洋“伤熊事件”除了表明刘海洋法制观念淡薄,同时说明其缺乏健康的心理。刘海洋案例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学校应当强化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努力学习,教育者应当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措施,通过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努力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这对他们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好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这一条款明确了学校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小偷小摸等一般违法行为应持的正确态度。
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热衷于上网、玩电子游戏、打扑克、甚至赌博,这些不良行为的满足,往往需要金钱作后盾,当他们向家长要钱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采取说谎甚至偷盗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预防和矫治,最终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2年,在洛阳市嵩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抢劫案中,丁某等8名罪犯中有4名为在校学生,另4名为辍学学生,他们合伙对在校学生实施抢劫,作案时间从2001年夏到2002年春,直到有学生为此不敢上学,学校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平时夜不归宿时,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他们平时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时,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注意?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学校能否认真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及时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直接关系他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受好奇心、模仿、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少数学生吸烟来说,在“成人感”的支配下对成年人的模仿起很大作用,其中也有好奇心的作用。又如,在一个小团体中,几个同学都旷课,其中一个不旷课,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奚落,所以,这个学生会跟着旷课,起初,可能会有一点后悔,时间一长,便会变的心安理得:“这么多人旷课,我旷课又有什么呢?”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排除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进行矫治。再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西方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偶然出现一次越轨行为,而且没有被揭露出来,也许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被社会发觉,并且加上了诸如“小偷”、“流氓”的标签之后,就如同给他举行了“堕落仪式”,于是,他很可能长期抬不起头,再不被人信任,从此,破罐子破摔,滑向更加严重的犯罪深渊。我们应当认识到: 未成年学生的本质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所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过早“判刑”,贴上“标签”,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
作为教育部门的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重在教育,而不是惩罚。教育者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宽容未成年学生偶然的不良行为。
2002年6月16日凌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 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这起火灾系人为纵火所致。6月18日15时,两名涉嫌纵火的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经公安机关初步审查,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据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他们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这一案例中的张某和宋某经常逃学,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呢?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学校如果能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或许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学校能够对他们的“逃学”、“沉迷网吧”等不良行为及早发现,加强教育,及时矫治,严格管理,或许悲剧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我们必须注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社会所担负的责任不容忽视。如果过分强调学校的作用,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