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装行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服装行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008-2010年中国服装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简介:
2007年纺织服装行业面临了诸多困难:人民币升值超过6%、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达到14.48%、劳动力成本压力持续上升等,但纺织品服装行业仍然获得了稳定且有质量的发展。2007年,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7%。2007年,服装业利润增速也维持了良好势头,1-11月累计实现利润277.29亿元,同比增长27.1%,利润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水平。
出口和内销仍是驱动行业渡过结构性调整阶段的“双轮”。出口的地位依然重要,贸易顺差局面暂不会发生大的扭转,但受制于升值加速和国际贸易压力,会伴随着出口增速、外销比重和纺织品服装占全国总商品出口比重的三重回落。此外受制于内销比重的增加和成本压力的上升,低档、低质纺织品、服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大量中小企业将因为利润空间被迅速压缩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预测2008年我国服装出口和内销市场的压力将更胜2007年,不过压力中依然存在机会。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价格优势和提价空间仍然存在,具有产品定价权和议价能力的龙头企业转嫁成本压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其次内销市场依然繁荣,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继续提升,衣着消费支出将持续增加;收入结构的变化引起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并带来中高档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在内销压力增大的同时,品牌集中度会提高,给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带来发展和壮大的机遇。
从长远来看,2008年及未来几年,将是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只有在此期间完成一系列产业升级的基础性工作,才能在后十年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服装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应特别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以创新为中心环节的产业升级的目标。从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总体运行态势上来看,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纺织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而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研发投入则仅为0.16%,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则达到了3%-5%。由此可见,在2008年以及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还任重道远。
本报告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册,正文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服装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运行情况、主要细分市场、进出口、市场营销、竞争格局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服装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服装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服装生产、贸易、零售、纺织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附录部分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两年度部分最新原始数据。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对数据进行增减,比如对某个省份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公司可以提供这个省
份的详细数据,包括各产品产量、主要经济指标、进出口数据,并可针对这个省份另做详细的调研,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继2001年11家衬衫品牌荣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价的“中国名牌”后,2003年又有12家男西服品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我国男装产品实物质量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牌、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企业间资源整合周期缩短;企业注重利用品牌效应,建立产品跨地区、跨国市场营销网络。由于中国男装市场品牌发展起步较早,相较于其它服装成熟,但由于各地新品牌层出不穷,因此竞争仍异常激烈。前十名品牌占据全国几乎50%的市场,前三名:雅戈尔、杉杉和罗蒙市场地位相对稳定,其中雅戈尔市场优势明显,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10%,其他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较低,大多在1%和2%左右徘徊,且相互之间较为接近。
2、年龄段细分
国内成年服装年龄段分类基本为:18—30,30—45,45—65,65—。
18—30: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1.8亿左右,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30-45: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3.3亿左右。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有相当部分品牌定位于此细分市场。
45-65:该年龄段的人口在2.7亿左右。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65-:该年龄段人口在1亿左右,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3、产品属类细分
我们将现有市场中主要服装产品的属类进行划分,他们包括:
商务正装系列
商务正装系列包括在正式商务活动及高级商务会晤期间所穿着的商务服装,包括如西装(套装)、燕尾服(宴会装)等类型的服装系列。此类服装代表着经典、非凡与高尚,被誉为“衣着贵族”。此类服装的市场需求量一定,价值较高。高级时装系列
高级时装也被人称之为“明星服装”,因为这类服装往往价格高昂,诸如各类时尚晚宴及高级典礼之中进行穿着。此系列服装以奢侈、豪华为设计特点,大多以纯个性化(即个人订制)订购为经营模式。
周末休闲系列
在周末休闲的服装系列中,还可进行细分,以现今市场中所出现的休闲类型大致可分为:大众休闲(如佐丹奴、班尼路等)、运动休闲(如国际的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的专业运动休闲、Lacoste的网球休闲、Wolsey的高尔夫休闲等)、时尚休闲(如ONLY、VEROMODA等)、户外休闲(如PaulShark的海洋休闲、JEEP的野外休闲等)等。虽然休闲品牌领域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各个品牌开始将原有品牌的着装领域进行延伸,并将一些具体的生活或娱乐概念符之其上,使之更为形象也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第二篇: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作为衣食住行之首,毫无疑问,服装行业是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因为人类对服饰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如今,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服装服饰类产品已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服装不仅仅是要求能蔽体保温。谁都会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漂亮、健康、个性化的衣裳,而且由于服装类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又比较快,所以服装市场的蛋糕将会越来越大。到生产力足够发达的时代,人均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服装产品将不再是梦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这片领域诞生了杉杉、雅戈尔、波司登、雪中飞等众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而女装、童装、睡衣等市场则相对发展还不成熟,强势领导品牌还很缺乏。
中国服装业发展的困惑:
1、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
有人说:如果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中国人不用担心没
有衣穿。现在各企业所有的库存加起来还都够在市面上卖个两年的。服装企业做大了,往往是伴随着仓库急剧增大的代价。企业的销售翻了好几倍,帐上的现金却没见增长多少。难怪很多老板说,自己辛苦一年赚来的,都跑仓库里去了。由于服装季节性明显,且服装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库存问题成为最令服装企业头痛的问题之一。不处理吧,积压只会导致更加库存品的更加贬值甚至一文不值。进行低价抛售处理吧,一来那些过季的产品不见得有人要,二来低价抛出去对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又是个很大的打击,很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体系产生怀疑。另外,库存数与企业缺货数量又往往是成反比的,因为服装产品从采购面料到生产都有一定的周期,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旺季时候有足够的数量可供销售,往往不得不储备大量的货品,这就为库存埋下了隐患。而有些较保守的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往往限制货品的生产数量,但一旦该货品畅销起来,却又因为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缺货而错失销售良机。
2、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
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还远较国
际上落后,中国还没有诞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服装设计师。众多企业还是以抄袭仿版为主,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国内的服装企业一来缺乏完善的设计师培养机制,而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则更习惯于自己创品牌或开设计工作室创业,而不愿意在企业发挥才华,使得中国的服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国际主流时装周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中国设计师的身影。
3、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非常贫乏。无论是从生产管理还是设计、营销、广告等。因为服装行业多属民营企业,很多是从夫妻店起步,家族企业色彩往往比较浓厚。很多企业根本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年代,缺乏专才,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4、产业链的不健全。
谁都清楚,面料是服装产品的关键,但目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国内
面料供应商较国外的面料商还有比较大的距离,面料研发能力不足,高品质的面料大多还依靠进口,这也直接制约着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经销商队伍则整体经营水平不高。由于服装经营门槛低,很多有点资本的人都愿意选择服装来投资经营,服装经销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经销商还不具备品牌经营意识,根本不能和企业一同成长。而我们最终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欠成熟,对服装的文化了解不深,很多消费者一味崇洋媚外,导致一些服装企业无法坚持自己的品牌风格,而只能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做一些媚俗的产品。
5、品牌含金量还不够。
服装品牌含金量普遍还不高,还无法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很多企
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还不强,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市场上总是充斥着一些急功近利的品牌运作手法,比如泛滥成灾的打擦边球的假洋鬼子品牌,堂而皇之的占据着中高档商场的位置,倒是形成了中国特色服装产业的发展之路,虽然一系列问题在制约着中国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毕竟,这是一个很有前途和生命力的行业。
如果地方政府和企业能意识到这些并引起重视,困难并非不可克服的。
1、政府、协会引导,形成产业群,创建地域品牌。
中国服装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众多的地方产业群,这是一种很好的趋
势。比如宁波的男装、福建的休闲服、深圳的女装、南海的内衣、增城的牛仔等等。产业群的出现有利于通过地域整体的影响,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同时促进技术、人才、面料等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以实现共同发展。而且,形成地方产业群更有利于品牌联合起来集中优势向国外推广,比如温州服装行业协会就经常组织服装企业集体赴国外参展,扩大温州服装在国际上的影响。这就需要有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牵头作为纽带,来指导并带动各个地方产业群体的发展。
2、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这需要服装院校和企业通力合作,来培养服装行业真正需要的人
才。毕竟,人才才是最大的生产力。现在,一些实力企业已经开始向高等院校“订制”人才,要求高等院校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而企业则支付一定的培养费用。这也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给人才成长发挥的空间。
3、向产业链的上游渗透。
面料在服装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最新潮的面料就相当于
拥有了潮流,服装企业应该加强与面料厂商的合作,甚至主动参与到面料的开发、设计中去,以占据竞争的主动权。
4、强化品牌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不被淘汰,做品牌永远是正确的选择。众多的服装企业应该尽快从家庭作坊式生产中解脱出来,重视品牌的建设,树立长远的品牌目标。
4、让品牌走向国际。
有条件的企业,则应该把眼光放眼国际,学习国外的先进生产、设
计、管理经验,同时大胆走出去,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把外汇赚回来。中国服装有丰富的国际品牌加工经验,说明我们的生产工艺质量已经不具备问题,缺的只是战略,缺的只是眼光和实际操作能力。
商机无限,如何掘金? 整体说来,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不高,经营风险亦不是很大,通常只要手上有一定资金就可以介入这个行业。巨大的市场衍生着无数商机,行业竞争虽然已经比较激烈,但还远没到白热化的程度。而且,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形成垄断的行业,所以,只要你想脱颖而出,就永远有机会。在进入这个行业以后,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商机呢?
1、细分市场,抓住自己的专长切入。在服装行业,要追求产品线的大而全几乎是不可能的,服装产业是可以进行深度细化的产业。产品线可以分为男装、女装、童装、休闲服、内衣、职业装等等多个分支。而这些分支又可以进一步细化,抓住了任一细分市场都将是一片巨大的市场。比如男装内裤、睡衣等分支市场都远没有成熟,机会还很多。福建的九牧王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自己的优势产品西裤打造出品牌,并将西裤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也被业内评为第一个裤子的“中国驰名商标”,如今的九牧王,已凭借强的品牌优势,向休闲服等领域蔓延。
2、提高附加值,做高档品牌。在中低档品牌领域,众多的品牌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和竞争力,但在高端领域,国产品牌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很多世界顶级品牌加工基地就在中国,但为什么我们就只能依靠帮别人加工挣点小钱,而人家却赚取着品牌背后高额的利润呢?一些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应该抓住机遇,逐步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做出中国人自己的阿玛尼,中国人自己的范思哲来。不求其多,但求其精。
3、实现多元化产业扩张。在国外,著名的服装品牌从来就是与化妆品、箱包等产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构筑成一个时尚帝国。服装企业在打造出一定的品牌以后,有效利用品牌资源进行多元化延伸,也是一种迅速做大的方法。4获取国际化品牌授权 国际品牌渴望进入国内,但又不了解国情,所以大多是通过品牌授权寻找合作伙伴来运作的。梦特娇、花花公子、皮尔卡丹等品牌在国内经营的成功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借鉴。做品牌经营毕竟是要一定的周期的,是要付出时间为代价的,通过授权获取一个国际品牌的使用权,能让你享受到一个成熟品牌带来的效益,也能更快地让你的产品走向市场,为消费者所接受。这也不失为一条成长捷径。
第三篇:保险行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而早在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就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他说的金融生态主要是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人际关系。而保险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既有与之相通的一面,也有自己的专属特性。现在我们就对其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分析。
第一、教育状况分析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保险需求量较大;保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管理落后、员工素质低下已成为保险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进入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财产保险业将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我国又有不少保险公司特别是地方保险公司发展历史不长,员工培训经验不足,措施不当,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使得培训出现了亏本。而在目前,中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仍然面临人才数量相对不足、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人员结构亟待优、人才流动亟待规范等比价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加强保险教育是解决保险业人才问题的根本出路。应大力普及保险知识,改进学校教育和学历教育,促进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康发展,建立和规范保险专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险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发挥监管机构、大专院校、保险社团和保险公司在教育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第二、价值观念分析
保险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保险业的发展志向。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保险业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统领行业科学发展的作用。从保险业自身来讲,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积极探索建立自身成长与社会贡献兼具的商业模式,实现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保险业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引领行业文化思潮的作用,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从狭义上讲,保险行业文化,应该是行业在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能够为行业内部所认同的并共同遵守的、体现行业特点的发展使命、发展愿景、发展宗旨、发展精神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总和。这种行业文化指导下的行业发展精神,是推动行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行业科学发展着眼,必须要有一种主流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来引领,形成一种行业主流文化,使之成为行业内部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纽带,从而引领行业走上发展科学、效益显著、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农经济社会。与西方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小农经济社会重实物而轻货币,重个人情感而轻法律契约,重近期而轻长远。这些历史积淀无疑与保单典型特征相冲突,如货币性、契约性与长久性的冲突。其次,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文化推崇“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信奉“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共济,这些文化基因无疑与保险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再次,从体制因素来看,自解放以后,中国搞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以否定和忽视自我保障,而以政府保障为其基本特
征的。保障程度虽然不高,但范围广泛,政府对国有部门的职工实行几乎“从摇篮到墓地”的全方位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即使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传统体制对人们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影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的挑战。
第三、文化消费习俗分析
现在将文化消费习俗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个体与世界上其他文化接触得越广泛,他所具有的文化相对主义就越强烈,越易于借助他人具有的标准和价值观对自身进行衡量,而不是简单地以自身标准来衡量,表现为生活在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地区的人越容易接受外来事物,而不会采取简单的以己度人的思维方式。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与西方世界接触较早,交流频繁,文化相对主义强,更易于接受保险理念;同时,对于保险公司推出的新业务,人们也更愿意进行尝试。在文化相对主义较强的地区,面对外来事物或新鲜事物潜在的风险,人们更愿意选择风险转移,所以在该地区保险更容易被接受,保险公司进行展业的机会越多
另一方面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诸事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依照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持传统观念的人重家庭,重人际关系,重视健康。由于多数人认为家中老人可由家族成员赡养,形成一种家庭自保机制,对养老保险不感兴趣或者需求不大。另外,由于对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可能会对生存保险及健康险更加感兴趣。
总之,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仅靠法律和制度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推动。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强化行业对诚信、责任、合规、和谐、服务、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包括上述要素的核心价值体系。定富主席也经常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这个行业,为谁发展这个行业,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我认为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这个行业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努力打造诚信文化,责任文化,合规文化、和谐文化、服务文化和创新文化,构成行业文化体系。依靠文化的力量,建立起保险业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
第四篇:好想你枣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本站推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红枣地位不高 在中国传统饮食习惯里,人们总是把食物区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类,前者主要指粮食,后者主要指鱼肉蛋奶。《素问脏器法时论》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为养”是指黍、林、寂、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五菜为充”则指葵、韭、燕、蕾、葱等蔬菜。可见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多偏向于粮食作物,红枣作为五果之一只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辅助性食物。
(2)红枣文化内涵深厚 枣是滋补食品,民间早有“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之说。枣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中国人心目中,枣又象征着吉祥与幸福,是礼仪庆典上的必备之物。最常见的习俗便是婚礼上关于“早立子”的祈福,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新婚夫妇的床头被角放上几颗枣和栗子,取其谐音“早立子”,以求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各地栽培枣树的历史悠久,至今还保存着不少珍贵的古枣树和名枣树,成为活的标本和历史鉴证,枣树种植一般成行成排,密密麻麻的枣林一般都会成为地方文化特色和珍贵的旅游资源。
技术环境分析(1>原枣加工技术 原枣加工方面,干制仍然是目前枣果最主要的加工方式。从干制方法看,大量的作坊式小企业仍采用自然晾晒,干制过程中的浆烂损失相当严重,一些中型企业采用将红枣清洗分级后人工干制(烘干)、真空包装的干制模式。大型企业多采用先进的真空低温冷冻干制技术,该技术科技含量高、干制效果好,但设备复杂、能耗大、干燥成本高。
其干燥原理是将物料在冰晶点以下冻结,物料内含水分完全结成固态冰,然后置其在真空态下由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汽,以气态的形式脱除。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红枣低温连续快速制干技术”,在原枣干制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枣深加工技术 目前我国红枣深加工产品主要有果脯、罐头、饮料、果酒、果茶、果酱、色素、香精等近百个品种。从万方数据的专利查询可以检索到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迄今为止共有外观设计专利182项,多为包装袋、礼盒方面的设计专利;发明专利20项,其中除了两项红枣加工机械发明专利外,都为枣粉、枣含片和枣饮等方面专利。可见好想你目前除了在枣片、枣饮和枣粉方面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外,更多的是依靠外观包装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此外,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免洗红枣国家标准,这也说明好想你目前致力于推进红枣行业标准化建设,这也是好想你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新进入者威胁 从我国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大力扶植红枣产业发展,鼓励红枣产业的公司化运作,因此进入门槛并不高,并未设立进入障碍,好想你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多年来的品牌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但在低端红枣产品市场上存在众多的跟随者,快速抢占市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瓜分了一些客户资源。此外,随着红枣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有力的推动国内红枣市场的发展,预计未来市场新进入者威肋、将有所加大。
供应商议价能力 目前红枣企业进行原料收购,基本还是面对个体散户,枣农的种植面积一般不大,红枣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从这点上来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高。同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大都正在积极向产业链上游扩展,以保障企业原料供应。但在有些年份,由于气候原因导致红枣减产,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好想你枣好想你枣官网好想你枣价格好想你枣批发好想你枣团购:http://www.xiexiebang.com/ 客户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压价或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红枣作为中国特色产业,虽然消费者比较分散,但产品的成本信息仍很容易被获得,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余地很大,因此消费者有较强的谈判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红枣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发展,红枣的用途的充分的挖掘,红枣的生产消费就会增加,红枣的价格将会继续增长,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功能食品需求的逐步增加,红枣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将有很广阔的市场。总的来说好想你枣以其良好的品牌形象、统一的服务标准和大量专卖店的开设,相对于其它的公司具有很好的额外议价能力。
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目前好想你专卖店销售的产品定位是健康型的礼品,所以与好想你红枣有直接替代关系的也是一些药食两用型的对健康有益的农产品。如蜂蜜产品、茶叶和构祀等。另外好想你的枣干、枣粉和枣饮料等产品普遍偏甜,所以未来面临的替代威肋、来自于一些无糖型健康食品。
现有竞争对手威胁 行业现有竞争对手会采取抢占市场的形式。他们会使用价格竞争、新产品引入、大规模广告宣传等策略,行业内各企业竞争的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竞争者的多少及力量的对比。中国枣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上企业多达数千家,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逐渐开始形成一些区域性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开始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逐渐扩大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好想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山东鼎力枣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沧州恩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裕华集团。以下是好想你主要竞争对手情况:(1>山东鼎力枣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鼎力枣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注册资本8000万元,总资产1.6亿元,公司拥有员工2300余人。
位于庆云县经济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是国内专业加工金丝小枣系列制品规模最大的企业。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实现净利润2亿元。年可处理金丝小枣20000吨,生产金丝小枣多糖1000吨、环磷酸腺普100吨、浓缩枣汁10000吨、枣渣粉 7000吨。
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注册资本1391万元于全国名枣之乡山西交城,是一家集红枣品种选育、种植基地建设、生产基地位保鲜贮藏、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传统营销和电子商务营销于一体的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目前拥有5000吨免洗干枣、2000吨鲜枣气调保鲜贮藏容量,以及枣汁饮料、枣酒、枣酱、枣醋、枣蜜饯等生产能力,配套有完善的水、电、汽、路、运输、资讯等基础条件,开发生产八大系列近百个品种的红枣系列产品。公司“天娇红”品牌己经深入人心,成为我国优质红枣的名片。产能10000 吨/年,列入山西省“两区”开发重点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沧州恩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沧州恩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以驰名中外的沧州金丝小枣为原料进行功能性营养食品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恩际”品牌如今己被各食品行业以及社会团体所认可,一展成为枣制品行业中的佼佼者。
经过公司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技术实力不断强大,如今产品种类己日渐丰富,食品原料主要有:红枣提取物、浓缩枣汁、红枣配、红枣粉、红枣膳食纤维、大枣多糖、红枣浸膏、构祀提取物等多种深加工产好想你枣好想你枣官网好想你枣价格好想你枣批发好想你枣团购:http://www.xiexiebang.com/ 品;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红姿娇红枣提取液、恩丽蓓口服液、畅乐健、衍生源、宝宝枣泥、“不了情”枣汁饮料、红枣浓缩汁等二十多种高品质营养产品。
山东裕华集团 山东裕华集团成立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现己形成农业、化工、房地产三业并举、三业同兴的良好格局。裕华集团主导产品有“雁来红”冬枣、金丝小枣、保鲜速冻果蔬、生物有机肥、樱桃谷鸭、异丁烯、甲醇、PVC搪塑粉料等。
年经营冬枣20000吨,产品60%出口到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品扩展到冬枣汁、冬枣醋、冬枣酒等冬枣下游产品。从整个市场来看,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从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看,好想你是行业第一,但是市场占有率只有1.8%,山东鼎力有1.2%,山西天骄也有0.9%,沧州恩际占0.7 %,山东裕华占0.5 %,公司的市场份额优势并不明显。
好想你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定位中高端,在高附加值的保鲜即食的枣产品市场优势明显,产品类别较多在枣片、枣干和蜜饯等产品上拥有独到的技术。好想你的主要竞争对手纷纷将重点放在枣饮料和科技含量高的红枣提取物等产片开发上面,这些产品都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品,在这些产品上面好想你显然不具有优势。
好想你枣业五力竞争模型 如图2-5五力竞争模型所示,由于各地枣农多为单户经营,规模较小,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好想你凭借多年来持续打造的品牌优势以及高质量的产品向顾客收取较高的价格,顾客议价能力不强,好想你的威肋、主要来自行业竞争者的压力,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铺设全国性的销售网络以及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方式挤压好想你的市场份额;另外,红枣低端产品竞争十分惨烈,同时还面临来自于蜂蜜产品、茶叶和构祀、无糖型的健康食品等替代品的威肋、。
好想你枣好想你枣官网好想你枣价格好想你枣批发好想你枣团购: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社会文化调研
社会调研个人总结
在假期里,我们四人组成一队对麻涌,特别对水乡,麻二社区的文化进行了调查。在假期,我们进行了通过实地考察和到网上找资料,更深一层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在做调查前,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讨论出要了解的资料,做好笔记,做好准备,然后我们就进行实地调查,看看现在麻涌麻二的现状,在通过当地人的口述和网上的资料了解以前当地的状况,然后综合地对当地做总结。
我们四个分工合作,家在麻涌附近的几个就进行实地调查,远的就负责在网上搜索资料,整理资料,大家分工鲜明,共同合作,完成了这个假期的社会调研。我们在做调查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就是做实地调查的时候,找目的地曾几度走错地方,浪费了很多时间,然后当找到了目的地,我们想上门找当地的村民去询问一下,可是有被拒门外的,有的虽然愿意回答问题,可是资料不太准确或提供得并不多。一开始我们真的很迷惘,但是回到家以后,我们在群上进行了对这次行动的分析。发现出现了很多漏洞,我们虽然准备好要问的问题,准备好了地图,可是我们没有找好询问的对象,导致实地考察没有得到想要的资料。分析过后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处,我们再一次去踩点,这次是先去找了社区的有关人员去询问社区过去到现在的发展状况。接着再通过一些朋友的家里了解一些比较民间的资料,综合起来,获得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为我们这个调研作出很大的贡献。
我们这个组队完成社会调研,不紧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重要的是增长了友谊,虽然我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麻木地按照原计划去办事,而是分析问题所在处,改正错误,继续把任务完成,这次社会调研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