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村镇到嘉定区生活服务中心考察报告
青村镇到嘉定区生活服务中心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服务需求,为居民提供就近、贴心、便捷的低偿生活服务,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2012年3月30日,由奉贤区民政局组织,金海社区、青村镇社事社保科参加组成学习考察组(共计6人),对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和运作情况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
一、考察对象基本情况
1、嘉定镇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嘉定镇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投入金额300万元),由一个总部、四个分部组成,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内设服务大厅、残疾人创业工作室、多功能咨询室、慈善超市等,并汇集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工作站等。四个分部分别为:州桥便民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及阳光家园。
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由街道办事处主管,每年投入20万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互助”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委托嘉定镇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对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进行日常运作管理,同时对各分部进行资源调配、信息共享、专业指导和志愿者互济等。
2、菊园新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菊园新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投入1100万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共三层,一楼由接待大厅、便民服务点、慈善超市组成。便民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洗衣熨烫、家电维修、修鞋修伞、洗发理发、缝纫修补、羊羊毛织补、修磨刀剪、修表配锁、电脑刻章等便民服务项目。二楼设置综合服务项目,统一集 1
中管理,有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家庭文明指导中心、青年中心、志愿者招募站、残疾人服务站。三楼设置会议室、办公室。生活服务中心由政府每年投入36万元,让渡上海复源社工师事务所进行运作管理。
二、考察学习主要成果
这次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看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比如生活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运作方式、建设标准等。我们将对照参观考察所见所闻,紧密结合青村镇的实际,进一步认真研究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优化细化方案,争取早日成立青村镇便民、惠民的生活服务中心。
青村镇社事社保科
2012年4月
第二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职责
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职责
宗旨:为村镇建设提供规划设计等技术服务。
业务范围: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规划管理、房屋建设、工程质量、招投标、房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2)、全面负责本镇范围内的村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实施工作。
(3)、负责本镇范围内单位建设工程选址、定点、审核呈报县建委核发村镇建设工程许可证的工作。
(4)、负责本镇范围内的市政工程实施和市政设施管理。
(5)、负责本镇范围内的房屋建设管理工作(含质量、安全),核发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和签发施工许可证。
(6)、负责全镇农村建筑工匠的管理工作。
(7)、负责查处房屋建设中的违章违法行为,房屋建设中的信访、投诉工作。
(8)、协助县负责处理房城市管理建设局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工程建设市场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招投标管理,房产交易等工作。
(9)、参与协助本镇城镇管理工作
(10)、负责农村公路修建、养护、管理及规划工作,帮助指导各村规划修建村级公路、民桥、民涵,协助上级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辖区内交通建设,负责水上交通安全工作。
(11)、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篇:行政服务中心筹建考察报告
行政服务中心筹建考察报告
为提高我市行政服务中心筹建工作水平,确保服务中心今年底成功投入运行,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考察组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长冯建国同志带队,中心建设推进组、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政府采购中心等有关负责同志一行8人,于3月23日至4月3日,对福州、珠海、苏州、郑州四个城市的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考察期间,考察组成员分别听取了四地服务中心的情况介绍,并深入中心同管理人员就中心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系统软件、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学习了各地中心成功的运作经验,提高了整体筹建工作的水平,整个考察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一)福州市鼓楼区公共行政事务服务大厅
1、基本情况:
福州市鼓楼区行政事务中心为处级单位,中心分为综合科、业务科、管理科,编制9人,行政编制。行政事务服务大厅面积近800平方米,功能上分为经济服务和市民服务两大部分,有19个行政职能部门入驻大厅,服务项目共有64个。四年来,三级服务网络共为群众服务514721件次,受理办件261465次,办结率为99,服务项目平均办理周期比原来缩短55.7。中心的工作台受到福建省和福州市多次嘉奖。
2、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公共行政事务服务网络,实行横向联动、纵向延伸。以服务大厅为中心,将各专业的服务大厅纳入全区服务大厅的联动体系,同时向街镇和社区纵向延伸,将民政、计生、劳动等10个部门的31个项目下放到街镇的市民服务中心;将民政、劳动、计生、人事等11个项目下放到社区服务代理点。通过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做到行政事务由区级服务大厅提供服务,社会事务进街镇服务中心代理点,让群众能更便捷地找政府办事。处处体现政府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
二是实行“三个五”机制。实行“五公开”承诺制度。即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实行“五联办”运作制度。对基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由责任部门牵头进行联审联办。改“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实行“五件制”管理制度。即办件,实行现场即收即办,约占总数的60;承诺件,由窗口受理后在承诺时限内办结;联办件,由责任单位牵头,组织联办部门联合审批,限时办结;补办件,由受理窗口一次性明确告知服务对象需要补充的材料;退回件,由受理窗口向服务对象书面说明退回理由。
三是以系统软件为支撑,强化监督保障机制。一是实行电脑化管理,力求透明、规范。所有的业务操作都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服务大厅”管理层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所有办件情况进行即时监督,减少了审批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二是为了促进办事效率的提高,电脑软件系统设置了超时自动默认功能,由此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受理窗口单位承担责任。三是加强制度管理,力求高效、有序。制定了考勤考绩等一整套科学周密的管理制度,并将各项管理制度量化为具体指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监督、管理。四是强化纪律约束,力求廉洁、效能。“服务大厅”实行严格的组织纪律、办事纪律和审批责任追究纪律,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珠海要素有形市场管理办公室
1、基本情况
珠海市有形要素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4年11月12日,市直接管理。编制共9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下设综合科(编制4人)和管理科(编制3人)。管理办公室将珠海市的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市商用土地交易中心、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五个有形要素市场统一整合,宏观管理、统一人事管理,干部任免、运行的监督。将这五个市场集中整合,整合效能资源,并通过系统网进行有效监督,成效显显著。
2005年管理办公室成立之后,全年建设工程招投标进场交易项目共561项,总投资额31.34亿元,总成交额26.9亿元,节约额4.26亿元;土地交易净增国有资产3.7亿元,平均增幅24.4%;市产权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49个,涉及资产总额14.46亿元,成交金额5.31亿元,同比增长80%,资产增值5605.7万元,同比增长16.47%;政府采购节约资金1.03亿元;人才市场进场应聘人数22万余人次,形成了全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大平台。
2、主要做法:
珠海市有形要素市场在管理体制下,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的管理体制对五个个中心进行整合运作,统一管理。
第四篇:中青班考察报告
篇一:中青班考察调研报告 加强城市建设 提升文化品位 杭州城市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杭州城市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调整。当我们走进这座城市,登高鸟瞰城市发展的全貌,眼前的情景令人由衷地感叹:蓝天白云下,绿树碧水间,一幢幢透着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展风姿;一条条宽阔繁华的街道正在向外延伸;一片片新区、开发区呈组团式拉大着城市的框架。杭州作为省会大都市,凭借着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名城效应,开发经营城市的气魄大,动作也大,正在形成“一个主城、两个副城,六个旅游区”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现代与传统相伴,古朴与华丽相依。其超越时空的辉煌和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巨大魅力,在于以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去启迪、熏陶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追怀和对光辉未来的进取。文化,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城市之魂。针对杭州的实践,对于如何做好城市建设,提高文化品位,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科学规划,确保城市文化有序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不可逆性。一个文化景点,一座历史文化遗址,一旦毁掉,就无法恢复,成为千古遗恨;一条街道,一幢楼房,一个公园,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二是社会性。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再创造,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吹各的号,城市文化建设就会杂乱无章。城市文化的这两个特性决定了科学规划是城市文化有序发展的关键。
兼容并举,促进城市文化协调发展。城市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综合群体,它既有精神文化,又有物质文化;既有本地文化,又有外来文化;既有现代文化,又有传统文化。城市文化是在兼容并举中使自己的特色更“特”,在对比中使自己的优势更“优”。要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就必须使各种文化兼容并举、协调发展,决不能排斥其他文化。集约开掘,推动城市文化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历史的国度,文化遗迹、名城胜地、风流人物,可谓遍布华夏,举不胜举。集约开掘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永恒的主题。集约开掘城市文化,关键是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的发展。
肩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重任,杭州保老城、建新城,跳出杭州建杭州,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战略,引领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江时代”。一个时代的变迁,使“休闲之都”、“品质之城”的杭州,成为人们理想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人间天堂”不虚此名!
陈愿
二о一二年六月十六日篇二:沐浴红色文化阳光,启迪未来发展构想---2015年党校中青班考察报告
沐浴红色文化阳光 启迪未来发展构想----赴异地教学考察感悟报告 2015年中青班学员罗清
10月26日至30日,随我县2015年下半年中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带着一份热情,一份欣喜奔赴福建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异地教学考察。重温党的光辉革命历程,感受沿海城市蓬勃的发展热潮。这次光荣之旅已经静悄悄地开始在武装我的头脑,洗涤我的心灵,我相信,此次难忘之旅必将为今后的工作添加强劲动力。
一、发掘三处“好风光”
1.福州党校精彩课程,让人大开眼界
福州市委党校赵凤玉教授为我们作的《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让人“饱餐一顿”文化盛宴,全班学员无不都在聚精会神听取福州新区在现实经济社会当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转型中寻突破,在比较中谋规划,在发展中促跨越。赵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明白福州新区在承接对台产业转移方面的宏大远景。也让我们不由自主思考,我县在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课”?钟诚教
—1—授一气呵成讲授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实让我由衷敬佩,他用铿锵有力的语言极力讲述创新驱动为何势在必行,如何任重道远,怎样引领改革?这也让我不禁对当前的自已在如何创新突围方面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2.园区企业高速发展,让人心生敬佩 创造美好生活奇迹的恒申集团,这个产值上百亿,产品占领华厦大地半壁江山的企业,没有理由不为他点赞。恒申集团扎根长乐,用短短三十年时间,立足化纤行业迅速发展,以锦纶民用丝生产为核心,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进入海外10多个国家市场,产值突破200亿,成为世界纺织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看恒申宣传专题片时,对他们提出的“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理念感触深刻,正是由于该企业“共生、共赢、共成长”,稳固了员工的“后方”,激发了员工激情,这种员工高度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恒申得以快速发展的坚强基实,这也是我县企业可以借鉴的地方。3.红色旅游有声有色,让人拍手叫好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两个小时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仿佛看到了历史战火的滚滚硝烟,领略到了伟大革命领袖的宽大胸怀。对景区独具创新的景点建设、运行机制、旅游宣传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现瑞金正着力打造全国 —2—
红色旅游示范区,全方位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共和国摇篮”景区创5a已经完成,被评为“全国十大红色景区”和“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圣地”。这些好思路,好做法同样值得我县旅游事业借鉴和思考。
二、喜获四点“新理念”
1.恒申集团“自主创新,持之以恒”
恒申集团为何能成为“中国的巴斯夫”?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在于持之以恒对产品高质量的不懈追求。“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是发展的源动力。”恒申不仅同东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而且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研发资金,这让恒申的研发实力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5年该企业科研投入达高到1.8亿元,这让我们吉安高新区的企业“望其项背”。恒申集团坚持把技术创新摆在首要位臵,在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古田会议“坚韧不拨,艰苦奋斗”
古田会议强调了要从思想上建党,克服党内的各种错误倾向,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了支部建在连队,这个重大决策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古田会议是在我
—3—党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召开的,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的优秀品德,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品格,这无疑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田北画村“差异发展,主动作为” 4.苏区瑞金 “弘扬红色,永葆先进”
在瑞金市内,红色旅游资源品位高、体量大,绿色旅游资源特色多、景致好,古色旅游资源分布广、影响大。三色结合,成为瑞金发展旅游业的品牌。近年来,“苏区精神”的界定、—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化瑞金红色旅游,“苏区振兴”战略升华瑞金红色旅游,交通区位优势的提升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助推瑞金红色旅游,瑞金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机遇明显。我县红色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但品味和格局还要进一步挖掘内涵空间,要努力做好自己功课,学习他人长处。
三、领悟五个“小启示”
1.多读好书,加强干部自身修养。
福州市委党校两位教授的博学的授课场景历历在目,让我非常崇拜。作为一名从事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干部,想要在同客商打交道当中能够游刃有余,就必须加强对自身修养的自觉提高,多读书,读好书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渠道。视“读书”为工作常态。学习永无止境,可以说,读书是人的第二生命。“多读书”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是一种责任,因为领导干部的见识修养、知识水平,会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视“读书”为精神寄托。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尤为重要。视“读书”为良师益友。克服“小瓶子装水——容易满足”的粗浅认识,保持“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的谦虚态度。有句话说得实在,无知会为社会所淘汰,少知也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掠取知识更为便捷,但是我越发感觉,在纸上阅读
—5—篇三: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为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我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行65人,在自治区党校巡视员、校党委委员格桑培杰同志的带领下,于2003年11月7日至11月21日赴珠海、深圳两地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
一、基本情况
根据珠海市委党校学习考察计划安排,学员们先后聆听了珠海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副教授雷雯同志作的“珠海市情介绍”、市仲裁委周盛盈同志作的“创新制度,构筑预防腐败新机制”、余信鸿教授作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贪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宋海燕副教授作的“cepa对深圳经济的影响”、市委办刘福祥同志作的“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省委党校林子英教授作的“中青年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及香洲区委办张献斌同志作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参与了珠海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调研汇报会,听了“cepa对珠澳经济的影响”、“珠海市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的调查”、“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珠海西部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倍受启发。结合着理论学习,学员们还先后参观了珠海市容市貌、科技创新海岸、大学园区、格力集团、工业园建设、农村及临港工业区、驻澳部队珠海驻地等。
在深圳市委党校,学员们聆听了刘校长作的关于近几年深圳发展状况和近期所进行的几项重大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并认真解答了学员们的提问。通过听课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学员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到之处,受到了两地市委党校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信对今后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会大有裨益。
二、珠海、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珠海、深圳成立特区后,两市市委、市政府带领珠海、深圳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形成了全民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是发展的关键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与香港水域相连,南与澳门陆地相接。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港口城市。珠海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从一个当初经济结构单
一、工业基础差、偷渡港澳严重的一个小渔镇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农渔业、商贸旅游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珠海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创造出令人一瞩目的成就。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多亿元,是1979年建市之初的175倍,年均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万元,城市绿化率达到43%,199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珠海“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确定了“三基地一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较强辐射力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也就是把珠海建成珠江三角洲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并预计2007年实现现代化。
深圳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已由“三来一补”经济走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拥有康佳、tcl、创维等10多个电子电器为主的全国名牌产品。2002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名列全国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560美元,列全国第1,财政收入300多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三。深圳确定了创建国际化城市的目标,预计在200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珠海、深圳两市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其原因:虽然两地有其自然的地理优势,有国家适当倾斜的经济政策和支持,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两市人民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这也是两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珠海、深圳两市虽然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并未就此停滞下来,而是始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加速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地处对外开放前沿和拥有海港的优势,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同时按照gepa协议,珠海市拟定了珠海大开发的宏伟蓝图、深圳市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思想”,两市还构画了建设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州经济圈的蓝图,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导向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也需因时而变,因为政府的管理行为、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珠海、深圳特区政府善于工作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自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导向作用,把工作置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中,从市场中去寻求突破发展,政府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为公共社会服务上,实行政府职能定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珠海市就提出了“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口号,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从而达到了双赢。2002年,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4个,合同利用外商投资1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98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区一直实行归口管理,但由于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从而造成效率低下,老百姓办事难,易滋生腐败。现正在探索“行政三分制”:即首先设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们由大学教授、有关专家等社会人士兼任,不设专职,委员们负责调研,向人大提出法律政策建议和报告,人大审议通过后,以政府公报形式对外公布;政府及其具体部门只有执行权,执行情况由全社会来监督;老百姓如发现在执行中出现违反法规、制度的情况,可向监察局告状,如对处理结果不服,可启用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三分制”的探索和实行,目的在于建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的管理模式。珠海斗门区农业示范园区位于珠海市西部,相对较为落后。珠海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出资培训农民学习养鱼技术,让农民由种植甘蔗向海产养殖转变,并出资帮农户修建鱼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找到了市场,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公司、政府三赢。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当地农村普遍推广,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这也正是政府在市场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考察报告格式 ·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服装企业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三)合理的规划,高效的城市管理,打造优质环境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珠海号称浪漫之城,以人为本、山水共享是其发展的主题。该市大力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把整个珠海市作为生态示范区,使之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旅游和投资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府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做到“八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按规划征用和划拨建设用地、统一按规划控制功能分区、统一按规划控制标高、统一审查设计、统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风景园林绿化管理、统一市容街道管理,高质量地进行城市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珠海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成立了城市管理法庭,制定了环保、规划、国土、园林、卫生、城管等一系列的法规,达到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注重以优美的环境增添城市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化旅游基地,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生活社区化,城市主导产业服务化,城市布局合理化,城市要素及群体间关系共生化、协调化,城市管理、建设、决策程序化、法制化。在城市建设中把绿化面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市长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制度,从而把珠海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显山露水的花园城市,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家级的环境保护城市和园林城市。通过环境优势构建的平台,又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为珠海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广纳人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从1999年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以来,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珠海市支柱性产业,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的总产值达218亿元,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9家。尤其是“大学园区一科技创新海岸”,建立起一批高起点、宽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大学园区”按“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在珠海设立分院,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融资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珠海已相继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1年,珠海市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第十一个软件产业基地。
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珠海市以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投资成本,吸引了十多家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与研究机构落户,从而聚集了科技创新能量,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深圳虽然只有二所高校,但采取优惠条件吸引了高素质人才,使得国内外人才汇聚深圳创业,同时在人才培养选拔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公派留学人员,市财政保证每人每年培训费20万元,送到国外培养;二是高薪聘请,到国内各大学招聘2万多名博士、研究生等拔尖人才;三是逢进必考,凡调入深圳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珠海、深圳两市在经济总量上来之后,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引进项目上由过去注重数量而转向根据完善城市功能来确定项目,以高科技企业、高知识聚集行业为主要引进项目,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2010年总结
琅岐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紧紧围绕镇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实施五大工程,加强十项管理”的工作重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疏堵结合和“公平、合理、从严”的原则,不断规范私人建房审批程序,加强村民建房监督与巡查,积极配合区执法大队抓好清理整顿违章建设,不断加大清违力度,按规划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城乡协调、人居舒适的琅岐,力促我镇村镇建设走上规范化轨道。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树立文明窗口形象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省市、区有关村镇建设的最新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统一思想,着眼于我镇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以实现村镇一体化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村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强建设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积极发挥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职能,并把对外办证服务窗口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桥头堡”,并于年初安装了监控设备,加入福州市政府联网的视频效能监督,监督窗口服务,进一步规范办证程序,定期开展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窗口服务形象。
二、真抓实干,切实抓好常规工作
首先,积极协调区建设环保局、区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琅岐分局等职能部门,认真抓好本中心工作,主要在实地测量、上报审批等方面,组织工作人员每周两次定期下乡堪测宅基地,确保按规定时限(10日)内办结并上报相关部门审批,努力为建房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今年2月份由于政策需要暂停村民建房审批,考虑到一些民房年久失修,台风季节将至,我中心对全镇范围的危房进行摸底调查,为了尽快的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我们建议党委政府对确实无房、居住危房的拟同意其改
建,并取得同意,于5月份开始对旧危房开启审批手续,赶在台风到来之前全部拆除符合审批条件的危屋,以解村民之所急。截止10月底,共有申请建房有 118 宗,其中新建 11 宗,旧房改建104宗,加层3宗,已办理建筑许可证40宗,总建筑面8735.41㎡。
第二,积极跟踪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目前我镇“双百”、“六六”工程(乐村、红光、闽江、后水)等四个试点村的新农村规划方案已通过评审,为下阶段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有部分村已按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进行和规划设计,如凤窝、龙台,近期将上报审批。
第三,由于暂停村民建房审批,村民违法抢建现象日益严重,网络信访与上访日益增多,我中心积极与镇纪委、综治办配合,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协调解决村民建房纠纷,及时反馈群众建房信访问题,今年协调解决78宗建房纠纷个案。
第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区(镇)安委会的部署,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精神,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对建安、液化气、地质灾害与矿山等安全生产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在节假日期间,本中心积极配合区建设环保局进行安全检查,对码头管理房在建工地提出整改意见7条,发整改意见书1份;液化气方面,查处海非法储存出售液化气点;地质灾害、矿山方面,全镇有6个采石场和13个地质灾害点,目前采石场均已关闭,地质灾害点方面积极配合国土分局加强巡查,在安全生产检查和恶劣气候期间根据预案要求及时做到人员疏导,对存在较大隐患的地灾点聘请专家研究治理方案上报区管委会争取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并建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危墙予以拆除,危房清空人员能拆除的尽量拆除,并做好安全提示。
三、积极配合,落实清违工作
为贯彻执行福州市政府《关于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清理整治的通告》(第一号)(榕政[2009]10号)精神,为有效遏制我镇非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继续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建立清违长效工作机制,提倡执证建设,维护我镇村镇建设秩序和优美环境。10月份起,根据区镇清违领导工作小组的部署,我中心成为我镇清违工作的主体,担负起清违日常巡查,并建立违法建设台账,拟分期分批整治违法建
设,对确实违反规划的建房的要予以强制拆除,对强建第四层的坚决予以强制拆除,今年以来配合相关部门拆除违章建筑30多处。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我们要结合琅岐“大开发,大建设”,围绕建设琅岐国际旅游岛以及宜居岛的大方针、大政策,继续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在工作中发掘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琅岐村镇建设发展努力抓好本职工作。
一、当前工作中存在问题
1、村民宅基地建房停止审批,原先因未进行村庄规划和农转非地类变更等原因无法审批的抢建行为更加严峻,同时听说琅岐要开发,村民违法乱滥建的现象日趋严重,社会反映强烈,已造成不良影响。
2、《土地使用权证》更名、调济问题,近500户。
3、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繁锁,审批门槛高,审批时间长,对群众的服务意识淡薄。
4、村民建房纠纷越来越多,城建受理窗口无形中变成投诉与咨询窗口,由于职责与权限限制,很难给咨询群众满意的答复,立刻解决上访群众的问题,矛盾比较突出。
5、体制问题。近年来,由于审批部门体制变更频繁,审批政策不稳定,服务中心缺乏业务部门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与管理,很多工作与省市区脱节,职能模糊不清,造成工作任务不明确,工作效率低。
二、2011工作安排
1、认真贯彻区、镇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抓好本中心的日常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积极有效地为村民申请建房提供优质服务,坚决实行“两单制”、“一次性告知制”,努力开展网络联动审批,接受网络视频和群众监督。
2、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协调各职能部门,明确审批政策,减化办证程序,缩短办证时间,规范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认真商讨解决历史遗留的建房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3、遏制违章的漫延,加大清理违章的执法力度。面对当前违建泛滥的现状,进一步明确职责,拟实行清理整治违法建设工作责任制,将清理整治违法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为各管理区(村)考评的内容,建立违法建设台账以及土地使用和房屋建设信息台账,作为下一考核与奖惩管理区(村)开展清理整治违法建设工作的依据,依法公平公正采取“疏堵”结合、“拆罚”并重的强有力措施以遏制违章建设行为,规范管理。
4、转变职能,服务群众,加强本中心工作人员和管理区村分管干部以及土地协管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的业务水平。
5、加强对我镇高位楼销售易燃、易爆的商店、销售点及液化气供应点、地质灾害与矿山、水上交通与码头道路交通的检查和隐患的督促整改,为创建平安琅岐出份力。
6、按要求设立镇环保站,村配有专兼职环保员,设立环保机构,建立环保队伍,健全环保体制。加强环境整治,积极创建生态镇和生态村,为开发琅岐岛贡献力量。
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