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爱心结对文明家园用亲情共建和谐社会
以爱心结对文明家园用亲情共建和谐社会
公司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情况汇报
根据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省文明行业的电力公司,全面践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服务”企业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就近结对、自愿互惠、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公司系统广泛开展“以爱心结对文明家园,用亲情共建和谐社会”的结对共建活动。近年来,公司职工个人捐资共元,先后与3个行政村、51个城镇社区、63户贫困家庭和大学、教育局结对共建,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现将供电公司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构建“小康用电”环境,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电网在经过两期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后,原来基础设施简陋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农村供电能力稳步提高,基本满足了近年来农村电力需求。然而,随着农村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电网不断出现新的用电瓶颈,主要表现在电压合格率还偏低、供电可靠性不高等方面,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农网线路建设标准低、现有的部分配变自身损耗大、布点不合理导致供电半径过大等原因造成的,这也与市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1-
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农村电网亟待进一步改善。
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全面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以构建“小康用电”环境为目标,全面开展以改善农村电网结构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为主的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服务广大农村用户,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仅2006年,公司投入资金4亿多元,全面开展农村配电网、接户线及农户计量装臵改造,完成了4市隶属的11个乡镇、53个行政村的电气化建设任务,其中4个县级供电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在全省被确认的157个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村标准的行政村中,占了53个。
2007年,在扩大农村电网电气化覆盖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用电容量标准,又投入2亿多元资金实施农村接户线改造,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的用电瓶颈,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象征农村居民“小康生活”的家用电器不再成为“摆设”。如周市镇市北新村40号的祁建东一家六口“四代同堂”,2004年5月3日中午,胡锦涛总书记曾到他家视察,祁建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参观他家时看到厨房里摆放着冰箱、电饭煲、吸尘器、电子消毒柜还有客厅、房间里的大彩电和空调后说过的话:“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祁建东说,现在他家的日子过得很宽裕,而最让他舒心的是家庭用电环境,每户的用电容量达到8千瓦,家用电器可以随时启用,从不拉闸限电,这是供电部门
为农村居民办的一桩实事。
二、搭建“亲情服务”网络,服务文明家园建设
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赋予了供电优质服务新内涵,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服务理念的全新转变。我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和“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服务准则,努力践行“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和形成一口对外的大营销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在兑现优质服务承诺中创特色,主动服务文明家园建设,以有所作为赢得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努力实现供电服务的最佳化。
2006年,公司在实行首席客户代表、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三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模式,实施“一对一”供电服务的基础上,把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触角放在了用电量小、用户数多的居民生活社区。对此,公司出台了《社区电力亲情服务管理办法》,以建立社区客户经理制度,搭建社区用电“亲情服务”网络,先后与城区51个居民社区结对共建,以建立社区供电亲情服务的长效机制,服务城市的文明家园建设。
公司招聘的40名社区客户经理,来自于公司各个部门的志愿者,他们以“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与每个社区结成“一对一”的服务对子,利用公休时间和工作之余,借助传统和公益节日,策划各项专题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开展“亲情电力”服务,先后与社区共同组织用电讲座、孤寡残
疾人看新新貌、到社区播放电力宣传片、优先提供免费校表名额以及与省市劳模签订手牵手服务协议等活动,获得了众多社区颁发的荣誉,收到无数居民的赞誉和感谢。今年以来,公司组织社区客户经理开展“亲情电力进社区”各类活动60次,为社区孤寡老人上门特别服务50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份。如“节能周--南环社区安全节约用电讲座”、“老年节--南门街道社区无火烹饪比赛”等,均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三、创建“爱心援助”团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公司一贯重视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06年,公司以全面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全力推进公司内质外形建设为目标,广泛开展以“奉献爱心,营造和谐”为主题的爱心结对助学活动,先后与大学、市教育局结对并实施了“3-100”爱心助学活动,即每年以党、团员个人捐资的形式援助大学100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援助市教育局所辖在校100名家庭贫困高中生和100九年义务制家庭贫困生,目前该项活动已进行了两年。我们用真诚的心意为莘莘学子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的行动支持公益事业。
今年,公司又组织党员以弘扬“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新风为主题,以党小组为单位,对市的63户困难家庭实施“结对帮扶”活动。每个党小组结对帮扶一个困难家庭,并重点落实好“三个一”,即上门看望困难家庭每年至少一次,上门送温暖每年至少一次,为困难家庭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
题。除了以上公司层面的爱心援助活动,公司各基层单位也根据各自实际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心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供电职工的文明新貌和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意识。
第二篇:用爱心共建充满亲情关爱的美丽家园
用爱心共建充满亲情关爱的美丽家园
冬去春来,春蕾竞放。市妇联的‚春蕾计划‛已经实施十二年了,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到爱心行动的队伍中来,捐助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到目前,已累计短期或长期资助贫困女童3300多名,通过妇联系统发放‚春蕾计划‛资金200多万元,扶贫济困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春蕾计划‛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体现。2007年4月28日下午,宏图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 心主任毛进兰同志和市妇联的领导一起来到双羊小学,‚实施‘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结对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结对仪式上,来自双羊的10名贫困‚留守儿童‛和‚春蕾女童‛接受了毛进兰的资助。毛进兰详认真了解了10个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了解到受资助的女童们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优异时,毛进兰欣慰的笑了,她说自己一直想为贫困的孩子做点事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渠道,现在通过‚春蕾计划‛与孩子们结成帮扶对子,一定要多帮困难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要和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样,努力把我们的城市建成充满亲情关爱的美丽家园。妇联市妇联领导勉励女童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大家的关心,10名被资助的孩子也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努力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德来回报社会。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我市也于今年免除了农村义务阶段学生学杂费,新时期的‚春蕾计划‛工作面临着新局面和新问题。今年的‚春蕾计划‛工作重点将放在关爱‚留守儿童‛身上,把‚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救助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据摸底调查统计,目前我市约有1652名 ‚留守儿童‛,市妇联从中选取了部分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春蕾计划‛资助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同时开展为‚留守儿童‛征寻‚爱心妈妈‛行动,凡与‚留守儿童‛结对的爱心女性都将成为‚爱心妈妈‛行动的参与者,‚爱心妈妈‛将用爱心守护‚留守儿童‛,在亲情上关爱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鼓励和帮助他们,填补‚留守儿童‛情感空白,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毛进兰作为‚爱心妈妈‛行动的第一名参与者,成为了十个孩子的‚爱心妈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类似毛进兰的这样的好心人的支持下,“爱心献春蕾”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激活了城市的爱心,一笔笔捐赠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真情,是一颗颗无法用天平称重的爱心,当救助贫困儿童正在成为成千上万人的共同行为,无私的爱让我们这座城市在爱心和希望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三篇:结对帮扶 共建美好家园
以城带乡,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步,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近年来,##区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关于“结对济困、情暖八闽”活动的倡议,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精神,从2002年下半年起,组织辖区内各级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开展结对济困活动,在此基础上,促进各级文明单位与乡镇、村共建,全区上下形成了扶贫济困、关爱人生、互助互爱、人人行动的良好风气。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共建机制。在文明单位中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送温暖,献爱心,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委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作”来实施,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文明委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对结对共建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区文明委还专题召开“城乡结对,共促共荣”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区文明委主任江兴禄作动员讲话,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保证结对共建活动有序开展、有力推进、有效落实。同时区文明委还建立健全了竞争激励机制,把结对共建工作成效列入文明单位申报、评选的重要依据,引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自觉地把自建与共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对结对共建工作成效显著的文明单位给予表彰,2003年5月,我区表彰了20个先进单位。此外,还通过完善督查机制,及时督促工作不力的单位,确保各项共建项目落到实处。
二、详细调查摸底,签定结对协议。为了使真正的特困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我们通过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对辖区内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对上报上来的特困户进行一一核实。我们要求各级文明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与1户或1户以上的特困家庭结为济困对子。各级文明单位要与结对济困家庭极其所在的街道、社区鉴定《结对济困协定书》,明确援助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结对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出实效。2002年6月25日,我区文明单位与首批20多户特困家庭签定了帮扶协议。之后,辖区265个文明单位都参与到扶贫济困行列中来,共与298个特困家庭结为帮扶对子,共为特困家庭捐款67.1万元,捐物906件,解决再就业岗位232个,资助贫困生85名,为许多特困家庭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而且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003年,我们把乡镇、村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经过协商与协调,选择25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与3个乡镇和22个行政村结为共建对子,并向他们颁发了证书。25个文明单位积极发挥人才、信息、项目、资金等的优势,努力为结对乡镇、村建设出谋划策,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拓宽发展门路、增加实际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突出工作重点,丰富共建内涵。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既要推进各级文明单位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也要推进社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必须把结对共建活动与“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结合起来,与“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结合起来,力求创建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完善、服务高效的高质量文明单位,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发展、文化活跃、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型文明村镇。根据实际情况,在结对共建活动中,我们要求各级文明单位主要在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帮扶。一是扶持弱势群体,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贫困、孩子辍学等问题。如##电信公司为陈大镇中心小学和陈大中学15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市总工会出资8000元帮助洋溪乡连茂村的困难家庭和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二是改善发展基础,帮助农村健全完善交通、卫生、饮水、供电、文化、办学等基础设施建设。三钢集团公司为帮助洋溪乡岩兜村修建村级公路,先期拨款了5万元。##电业局去年投入106.6万元,从东新六路至洋溪架设了10kv联络线路,为洋口子的开发区建设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源。##人保公司出资5000元支持徐碧乡廖源村创办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并捐献了大量图书。三是积极推销产品,为农民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拓宽销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人保公司在廖源村着重扶持5个饲养土鸡“专业户”发展生产,帮助他们寻找市场、打开销路,使该村土鸡饲养增加到2万多只,使相当部分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市技术监督局帮助陈大国林场的“瑞云金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注册商标,制定和发布产品标准、种植规范,使之身价倍增,从原有每公斤3元,涨价到每公斤6.5元,产值翻了一番多。##烟草公司与陈大镇砂蕉村结对共建,精心指导12户种烟农民,使他们的上等烟比率达69.66%,总收入达15.27万元,户均12727元,极大增强了村民种烟的积极性。今年,该村种烟的农户增加到26户,种植面积200亩,比去年翻了一番。四是协助招商引资,把农村的资源优势宣传出去,帮助农村引进发展项目。如##重机公司与陈大镇大源村瑞云采矿厂签定了每年1000多吨的石灰石供应合同,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往来关系。&nbs
p;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2003年罕见的旱灾,各级文明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尽最大努力帮助结对乡镇、村度过难关。##纺织有限公司捐赠了5万元支持陈大镇大源村抗旱。##地税局及时为陈大镇棕南村送去了3台潜水和配套设施,##市地税直属分局也为陈大镇碧溪村送去了一台崭新的4.4匹马力的采油抽水、水管和机油。##市交通局不仅拨出2万元为陈大镇台溪村整修道路,还捐助1万元支持抗旱工作。##农行腾出1万元给洋溪乡下坑村作为抗旱就灾经费。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级文明单位的鼎力相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灾自救的斗志,保持了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去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16亿元,比增2.6%;农民人均收入4249元,比增2.1%。(作者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四篇:结对帮扶 共建美好家园
以城带乡,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步,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近年来,##区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关于“结对济困、情暖八闽”活动的倡议,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精神,从2002年下半年起,组织辖区内各级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开展结对济困活动,在此基础上,促进各级文明单位与乡镇、村共建,全区上下形成了扶贫济困、关爱人生、互助互爱、人人行动的良好风气。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共建机制。在文明单位中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送温暖,献爱心,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委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作”来实施,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文明委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对结对共建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区文明委还专题召开“城乡结对,共促共荣”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区文明委主任江兴禄作动员讲话,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保证结对共建活动有序开展、有力推进、有效落实。同时区文明委还建立健全了竞争激励机制,把结对共建工作成效列入文明单位申报、评选的重要依据,引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自觉地把自建与共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对结对共建工作成效显著的文明单位给予表彰,2003年5月,我区表彰了20个先进单位。此外,还通过完善督查机制,及时督促工作不力的单位,确保各项共建项目落到实处。
二、详细调查摸底,签定结对协议。为了使真正的特困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我们通过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对辖区内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对上报上来的特困户进行一一核实。我们要求各级文明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与1户或1户以上的特困家庭结为济困对子。各级文明单位要与结对济困家庭极其所在的街道、社区鉴定《结对济困协定书》,明确援助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结对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出实效。2002年6月25日,我区文明单位与首批20多户特困家庭签定了帮扶协议。之后,辖区265个文明单位都参与到扶贫济困行列中来,共与298个特困家庭结为帮扶对子,共为特困家庭捐款67.1万元,捐物906件,解决再就业岗位232个,资助贫困生85名,为许多特困家庭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而且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003年,我们把乡镇、村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经过协商与协调,选择25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与3个乡镇和22个行政村结为共建对子,并向他们颁发了证书。25个文明单位积极发挥人才、信息、项目、资金等的优势,努力为结对乡镇、村建设出谋划策,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拓宽发展门路、增加实际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突出工作重点,丰富共建内涵。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既要推进各级文明单位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也要推进社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必须把结对共建活动与“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结合起来,与“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结合起来,力求创建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完善、服务高效的高质量文明单位,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发展、文化活跃、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型文明村镇。根据实际情况,在结对共建活动中,我们要求各级文明单位主要在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帮扶。
一是扶持弱势群体,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贫困、孩子辍学等问题。如##
第五篇:结对帮扶共建美好家园
结对帮扶共建美好家园
以城带乡,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步,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近年来,##区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关于“结对济困、情暖八闽”活动的倡议,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精神,从2002年下半年起,组织辖区内各级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开展结对济困活动,在此基础上,促进各级文明单位与乡镇、村共建,全区上下
形成了扶贫济困、关爱人生、互助互爱、人人行动的良好风气。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共建机制。在文明单位中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送温暖,献爱心,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委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作”来实施,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文明委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对结对共建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区文明委还专题召开“城乡结对,共促共荣”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区文明委主任江兴禄作动员讲话,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保证结对共建活动有序开展、有力推进、有效落实。同时区文明委还建立健全了竞争激励机制,把结对共建工作成效列入文明单位申报、评选的重要依据,引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自觉地把自建与共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对结对共建工作成效显著的文明单位给予表彰,2003年5月,我区表彰了20个先进单位。此外,还通过完善督查机制,及时督促
工作不力的单位,确保各项共建项目落到实处。
二、详细调查摸底,签定结对协议。为了使真正的特困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我们通过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对辖区内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对上报上来的特困户进行一一核实。我们要求各级文明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与1户或1户以上的特困家庭结为济困对子。各级文明单位要与结对济困家庭极其所在的街道、社区鉴定《结对济困协定书》,明确援助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结对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出实效。2002年6月25日,我区文明单位与首批20多户特困家庭签定了帮扶协议。之后,辖区265个文明单位都参与到扶贫济困行列中来,共与298个特困家庭结为帮扶对子,共为特困家庭捐款67.1万元,捐物906件,解决再就业岗位232个,资助贫困生85名,为许多特困家庭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不仅在经济
上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而且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003年,我们把乡镇、村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经过协商与协调,选择25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与3个乡镇和22个行政村结为共建对子,并向他们颁发了证书。25个文明单位积极发挥人才、信息、项目、资金等的优势,努力为结对乡镇、村建设出谋划策,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拓宽发展门路、增加实际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突出工作重点,丰富共建内涵。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既要推进各级文明单位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也要推进社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必须把结对共建活动与“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结合起来,与“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结合起来,力求创建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完善、服务高效的高质
量文明单位,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发展、文化活跃、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型文明村镇。根据实际情况,在结对共建活动中,我们要求各级文明单位主要在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帮扶。一是扶持弱势群体,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贫困、孩子辍学等问题。如##电信公司为陈大镇中心小学和陈大中学15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市总工会出资8000元帮助洋溪乡连茂村的困难家庭和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二是改善发展基础,帮助农村健全完善交通、卫生、饮水、供电、文化、办学等基础设施建设。三钢集团公司为帮助洋溪乡岩兜村修建村级公路,先期拨款了5万元。##电业局去年投入106.6万元,从东新六路至洋溪架设了10kv联络线路,为洋口子的开发区建设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源。##人保公司出资5000元支持徐碧乡廖源村创办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并捐献了大量图书。三是积极推销产品,为农民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拓宽销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人保公司在廖源村着重扶持5个饲养土鸡“专业户”发展生产,帮助他们寻找市场、打开销路,使该村土鸡饲养增加到2万多只,使相当部分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市技术监督局帮助陈大国林场的“瑞云金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注册商标,制定和发布产品标准、种植规范,使之身价倍增,从原有每公斤3元,涨价到每公斤6.5元,产值翻了一番多。##烟草公司与陈大镇砂蕉村结对共建,精心指导12户种烟农民,使他们的上等烟比率达69.6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