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4: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为加快重庆直辖市的发展,针对政府机关和一些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倡仪在全市范围开展一次以“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为主题的学习整改活动。9月14日,重庆市公安局召开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动员部署电

视电话大会。日前,江津市委、市政府也专门发出通知,对学习整改活动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述会议精神,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9月16日主持召开了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制定下发了我n局学习整改活动的具体方案。

一、近年来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治安大局平稳的主力军,也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和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我局适时调整工作重心,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发展,保一方平安为己任,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为江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建立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强交流沟通,形成了企业发财、公安发展的双赢局面。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局引入了“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理念,加强了对各重点企业的横向联系,率先在全市推行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积极妥善处理了企业与群众间的矛盾,确保企业的政治社会稳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和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力地整治了种类突出治安问题,为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坚持每季度主动上门到重点企业,征求公安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意见,把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的理念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变“你来找”为“我上门”;变“你来问”为“我宣传”;变“你来提”为“我征求”。治安、消防、交通、户籍、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坚持24小时上门预约制度,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为纳税人作想,实行跟踪服务,及时排忧解难,尽可能地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好务。对涉及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做到了特事特办。加强企业内部安全保卫检查指导力度,帮助企业提高保卫干部素质。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上门服务,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警企沟通,真正让投资者做到“认识上放胆、放心,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着力营造“你创业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农村治安防控,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起了多功能农村住户型警民联系点及遍布于全市各行业的义务治安信息员队伍,农村治保会、调解组织等群防群治力量普遍得到加强,同时积极推行“一二三工程”(即一村一民警、群防群治和严打严防“两群两严工程”、三级防控网络,即:所领导带巡逻中队巡逻,社区民警带协勤巡逻,治保会带义务治安员巡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治安防控网络,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的平稳。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8月,我市农村发刑案分别为1159件、753件和403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是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努力为江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和“二十公”会议精神,我局按照上级刑侦部门的安排部署,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增强主动进攻和攻坚克难能力,加大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力度,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7878件,打击处理3405人。2003年破获刑事案件1713件,打击处理929人,2004年破获刑事案件2048件,打击处理943人,2005年破获刑事案件2385件,打击处理974人,2006年1-8月破获刑事案件1732件,打击处理559人,打击力度逐年增强,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公安机关下达的破案任务数和当年年初预定的工作目标。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重特大案件,摧毁了一批犯罪团伙,打击了一大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我局先后荣获重庆市刑侦工作一等奖、三级刑事科学技术室、“打拐”先进单位、侦破命案工作二等奖等殊荣,为服务全市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定的治安基础。

二、服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与差距虽然,我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及各重点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在服务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服务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法制宣传不够,对企业安保、防范等方面的指导不够,甚至有不少东西是空架子、表面文章、流于形式,特别是在不断探索和拓宽为企业

服务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拓展联系范围和联系质量,强化“服务”、“保障”职能等方面差距比较大。二是公安工作的透明度还比较差,警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社会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很多群众到公安机关办事跑空路、冤枉路,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群众意见很大。

三是办理籍事项的手续过于繁杂、时间拖得太长,告知事项不明。

近年来,由于更换户口页、录入微机等环节时的工作失误,使很多群众的户口项目差错频频出现,如名字、年龄出现错误,他们到派出所要求予以纠正,这是我们自己工作失误造成的,应该说必须无条件给予纠正,但群众总是要托门子、拉关系才能把相关资料补齐,这样一种开“绿灯”的情况下,仍需3个月至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办理下来,群众极为不满。

四是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淡薄,部分民警社会形象差。在车管站、户籍窗口、交警中队、消防审批、特业管理、接处警等警种或单位工作的民警,是公安机关形象的窗口,仍然存在着服务态度和质量不高的现象,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和民警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极大地伤害了群众感情。

三、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是坚决克服“三种”错误的思想。即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坚决克服学而无用的思想,坚决克服随大流、走走形式的思想,切实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展示我市形象,事事关系发展大局”的思想。要教育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针对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整改提高。迅速掀起“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热潮。二是切实转变“四个”观念。为了更好地服务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切实转变“四个方面”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公安工作。

一是在警企联系上转变观念,积极拓展警企联系的路子上进行创新。我们要在不断总结近年警企联系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创新,要本着“心里装着企业,工作依靠企业”,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的思路,经常与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切实搞清企业最需要我们做的什么,破除旧观念、旧思想、旧思路,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要大胆地探索和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我们都要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出发,千方百计用足用活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共举警企之力,与企业一道积极探索和拓展公安工作服务企业的新路子,为江津的重点企业、民营企业的协调发展,帮助企业营造好发展环境。

二是要在公安事业发展上转变观念,积极在探索我市公安跨越式发展路子上进行创新。不能光是“等靠要”,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必要时要充分发扬人民警察奉献牺牲精神,舍个人蝇头小利,为大局发展作贡献。例如,今年的“三基”建设、“大学法”活动、公安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同时面临经费紧张、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时间紧、工作标准高等难度和阻力,但很多单位都立足实际,不等不靠不要,主动发动全体民警想办法、出主意,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江津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是要在警民共建共管上转变观念,在有效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进行创新。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老百姓的事,也不只是公安机关的事,公安机关要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特别是在引导公从有序与城镇社会治安方面,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引导好政府及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小区、群团组织,真正引导好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引导好一切力量,发挥好公安机关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稳定、有序的美好大家园。四是要在服务群众上转变观念,在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我们的广大民警要在内心充满热情、激情地去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能够当天为老百姓办到的事要马上办,不能马上办到的事要尽快办,有困难的事要尽力办,有可能的事要提前办,要强化民警的服务观念,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要积极推行“阳光警务”,及时向群众公开车辆入户、出入国境、户口办理、交通事故处理、特业(民警爆物品)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条件和程序,让群众一目了然,提高办理效率,减轻群众的负担。要推选警民联系卡制度,提高群众的知警率,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感情。要主动、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或事件,及时查清,并给予适当形式的答复,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三是大力强化“五种”意识。第一是要大力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解决少数单位和民警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第二是要大力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解决少数单位和民警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第三是要大力强化实事求是的观念,解决少数单位和民警在执行政策法规时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问题。第四是要大力强化对外开放的观念,解决少数单位和民警思想不开放、视野不开阔,执法工作制度不规范、程序不公开、行为不严谨和审批环节多,服务质量差,办事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第五是要大力强化改革创新的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安工作服务发展的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的问题。

第二篇:浅谈对县级公安机关巡警体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固始县城作为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初现规模,如何在这样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好社会治安管控工作,是摆在警方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巡逻勤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巡警体制建设等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县巡警工作现状及巡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

国来看,由80年代中期至今,各大、中城市都把推行和深化巡警体制作为掌控社会治安局面,打压犯罪空间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直到1997年我县才通过公开考录的形式,面向社会招录了20名警员,正式组建了 “110”直属大队,主要承担“110”指令出警并兼有城区巡逻任务。2006年5月,在“110”出警队的基础上成立巡特警大队,在编民警19人,协警员20人,首次确定了巡逻主业的地位。至此,我县才建立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巡警队伍。从我县社会治安管控实际的结果来看,巡警体制确实给治安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诸如:发案率低了,破案率高了,特别是抓现行的机会多了,甚至由于巡警的出现改变了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困难找巡警”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事情。然而,在十年的巡警工作中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巡警体制的建立并没有实现以巡警为依托,把大部分警力摆放在街面上的最初设想。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是少则60%的警力参与街面的巡逻,多则90%的警力参与街面巡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警察在街面上相对高的见警率,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治安巡防网络,达到降低犯罪概率的目的。我县2006年建立专业巡逻警种以来,在编民警才25人,将其散落到全县大街、小巷,很难保证有较高的见警率,加之我县除交通警察在街头采用守望勤务方式外,其他警种很少从事街头勤务。因此,深化巡警体制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为达到对社会治安局势有效管控的目的,打压犯罪空间,各地公安机关都积极采取措施强化街面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就我县而言,县局每年都要在夏季组织一定规模的城区街面巡防行动,主要是抽调机关各警种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巡逻设卡,由11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以追堵的方式打击现行,防范犯罪,以起到威慑的作用,实际操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即便是这种集中行动,撒向街面的警力也只是全局警力的10%,且参与巡防的人员大都是从局机关抽调,人员结构复杂,各单位之间缺乏协同作战意识,加之没有可操作性的奖惩机制作保障,消极怠工,甚至不出勤的情况时有发生。很显然,这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其生命力大大被削弱。

(二)警务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警力摆布的不平衡,造成了警力的部分浪费。同样是街头,巡警与交警同时出现,同样是社区,巡警与派出所民警同时出现,在城区一个普通的案件现场,甚至同时有三个不同警种的民警出现。如:发生在县城的一起入室盗窃现场,巡警在第一时间赶到,接着赶到的是辖区派出所民警和刑警。一个简单的现场出现三个警种至少6名警察,动用三台警车,大大增加了出警成本,警力和财力的浪费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不合理的警务运行方式以及警种间的互不干涉“内政”在现有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既造成警力运用上的浪费,客观上也造成了各警种之间“遇利想争,遇责推诿”,这就是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实行“交巡合一”、“巡警驻所”等警力布置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巡警定位在“先行处置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警种职能的发挥,影响了巡警执法水平的提升。目前,各警种主要是依据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法规、条例所规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巡警是根据《城市人民警察巡逻工作规定》履行自己的专门职责,其角色定位是对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实行先行处置,维护现场秩序。从巡警的作用上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警种潜能的发挥。此外,我县巡警办理的案件仅仅局限在抓获的现行案件上,在执法执勤环节中,缺乏主动进攻意识,许多案件在处置完现场后就直接移交派出所或刑警队,一“交”了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巡警“查案”能力的普遍缺失和懒惰情绪的滋长,不少民警在做了几年巡警后,在办案上仍是一个新手。

(四)对巡逻勤务的安排尚缺乏科学性,监督不到位。各国警界十分重视对警察巡逻勤务进行科学安排,有的甚至把科学的巡逻勤务当成整个警察工作科学化的标志,警学理论界也对警察巡逻勤务进行专门的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合理安排警力的问题。我国巡逻警力虽然人数较少,无法进行全时空的科学安排,但合理的分班制度,科学的警区划分也是必要的。我县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的巡逻警力主要被用来应付“110”的出警,而少数巡逻警力走进街道、社区,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而作用有限,西方国家的督察制度主要是用来监督巡逻勤务的,是巡警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相比较,我国公安机关中的督察部门在这方面监督力度不够。

(五)现行的巡警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发展的要求。多年来,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打方针,对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但是这种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时好时坏的老大难问题。应该说,公安机关对打防关系早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了“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的思想,而今天提出建立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意义则在于如何将思想

变为现实,即是要在操作性上下工夫,特别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使社会治安问题得到长久性的防控。很显然,这套防控机制就是要建立警察对社会面的防控网络。近两年来,我县围绕“三基”工程建设,大打防控品牌,针对城区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密织防控网络,在城区防控上收效良好。然而由于巡警警力有限,无法将巡逻勤务有效延伸到农村,造成农村巡逻力量以社会治安力量为主,巡逻主体不具备专业素养,巡逻防控成效并不明显。总之,我县巡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大都是新时期巡警体制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必须克服和改革的问题。

二、对县级巡警体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严格地说,巡警体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围绕“少发案、控制住已发案件并及时破案”,建立科学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这个目标而开展工作,而这一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以公安机关警力为主体,辅之以社会治安力量对社会面及有可能发生治安问题的地方进行全时空控制。要达到这个目的,基本的做法是将社会面划分成若干个小的警区,以责任到人的模式,以巡逻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方能达成。由此就需要将大部分警力放到街面上,真正实现警察的办公室就在街面的警务理念。因此,要想形成真正动态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就必须对我县现行的警察组织结构、业务分工、警种构成以及工作方式等等方面作相应地调整,尤其是对分工过细、职能交叉重叠以及内勤过多,街面警力过少的局面进行调整,国务院出台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和公安部出台的《公安部关于规范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为我们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提供了依据。设置巡警的目的明确了,现行巡警体制的缺陷找到了,如何改革已是不言自明。笔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解决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解决基层警力保障问题

一是要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保障跟着基层走”的原则,充实基层警力,就要精简公安机关内设机构,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沉到基层一线,确保基层和一线实战单位实有警力达到总警力的85%以上。固始县公安局在推动警力下沉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现在有占全局89.2%的警力在基层一线。二是要解放警力,就是要通过建立乡镇(街道)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把有限的警力从繁重的纠纷调处和大量非警务活动中解放出来。同时,要借好外力,积极探索建立“文职雇员”制度,对公安机关的后勤、科技等非保密、非执法岗位,可大胆借用社会资源。三是在各警种熟悉巡逻和各自业务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磨合,逐步走向警种大一统的道路。笔者认为,县级公安机关最终的格局应该是除必要的便衣警察(刑事警察)和少量的技术等专业警察外,大部分警力都是从事巡逻的制服警察,巡警部门应该是警察部门中最大且最重要的部门。在我国警学届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只有巡警部门不能解决问题时才有建立其它部门的必要。

(二)解决警力优化配置问题

将县级公安机关大部分着制服的警察(不分警种)推向街面,使他们把巡逻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在巡逻中完成防范和打击犯罪以及服务群众的工作,以保持街面警力较高的能见度。积极整合警力,就是要根据当地的治安、人口、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将交警、巡警、派出所民警有效整合起来,合理划分巡区,科学配置警力,以避免警力的交叉重叠。比如在一个街区配置6名警察,以2警3班交替巡逻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对该街区社会治安全方位、全天侯的动态管理和控制。确保处置好或先期处置好该街区所有能通过巡逻勤务完成的案件现场和事故现场。

(三)解决警务运行机制问题

如何真正把一线警力用好,那么实行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警务机制是以提高公安工作整体效能为目标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科学规范的警务制度和集约高效的运作模式。构建服务型、实战型、主动型现代警务机制是新时期基层公安工作的核心和着力点。一是建立主动型基层勤务机制。在勤务方式上,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让民警从“坐堂等案”转变到主动出击、现场管控。在作息制度上,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把有限的警力投向案件高发时段、防范薄弱时段、便民服务时段。二是建立联动型阵地控制机制。要以社区警务为依托,以科技手段为先导,以党政机关、金融单位、水电气、重要物资仓库以及公众聚集场所等要害部位为重点,建设动态网络监控系统技防设施,提高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面的社会治安资源,充分发挥保安服务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建立服务型“社会人”管理机制,以人口调查为主线,以换发第二代身份证为契机,加强人口信息基础资料积累,提高人口管理水平,实现人口管理“一个转变,三个延伸”:由基层民警“见谁认识谁”转变为“找谁查到谁”,对重点人员由管好“特殊重点人员”延伸到管好“有不良记录人员”,对暂住人口由提高“暂住证办证率”延伸到提高“信息采集率”,对常住人口由“静态管户口”延伸到“动态管身份证”,努力实现人口管理的“以动制动”。同时,要积极探索外来人口管理的新路子,采取“公安机关指导,单位和房主、雇主自管自治”的方式,逐步实行“公安管人、房管管房、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以房管人新机制。四是建立实战型信息主导警务机制。要加大“金盾工程”建设步伐,建立集采集录入、分析研判、精确制导、指挥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警信息共享。要强化秘密力量建设,建立一支由治安信息员等有关人员构成,遍布社会面、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要建立信息研判机制,促进信息流与业务流的有机结合,实现警务全过程的信息制导。此外,拓展督察工作职能,强化督察工作也是抓落实,解决“干得好”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真正把督察职能拓展到督察业务工作上来,实现督察工作由“管人”到“管事”的转变。

第三篇:关于对公安机关开展“微警务”的思考

关于对公安机关开展“微警务”的思考

江西省瑞昌市公安局

范贻长

高伟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催生的“微警务”成为现代警务机制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对公安工作起到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行政成本的效用。如何有效管理“微警务”、推动其持续发展,是当前公安机关亟待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微警务”的概念界定

“微警务”一词来源于微博警务、微信警务,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因此,“微警务”可以定义为公安机关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和平台开展的一系列警务活动。其中,既包括通过其它互联网途径或载体开展的公安业务,比如,通过互联网发布法律法规、公告重大事项、发布警情通报、受理群众报警投诉等;也包括依托这些平台拓展衍生出的新生业务,比如,通过实时互动受理群众咨询、收集网上信息、开展舆情导控等。公安机关通过开展“微警务”工作,可以让民众及时掌握公安信息的变更,更便捷地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进一步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

二、公安机关开展“微警务”的有利因素

(一)网民数量众多,市场范围广。

如今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普及千家万户,微信也逐步成为用户非常重要的“联系枢纽”、“移动信息中心”和沟通工具,并由此相互链接形成数个密集分布的网络圈子。同时,在政务微博上发布的信息也可以瞬间让成千上万的群众看到。因此,公安机关通过“微警务”平台将警务信息扩散出去,实现警务工作“阳光化”,对于扩大警务信息的受众面,推动网民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了解具有积极作用。

(二)操作简单易行,传播速度快。

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简单易行,瞬间就能传遍大江南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因此,对公安机关来说,开通“微警务”公安服务模式,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将信息传送出去,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掌握公安机关的工作动态,并且及时反馈到平台上,推动公安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三)群众易于接受,交流互动方便。

“微警务”可以实现在线互动、即时回复、交换信息等功能,满足警务活动中警民互动交流的需要。从各地公安机关实施“微警务”的效果来看,越来越多的网友喜欢在网上提问、报警。比如,咨询暂住证如何办理、户口落户需要哪些材料、邻居噪音扰民等等。公安机关通过“微警务”平台,及时与网友进行互动,听取社情民意,对网民提供的案件线索、意见建议、创新举措进行采纳后,可以提高公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当前“微警务”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创建基数较大,后期发展缓慢。

当前,公安机关“微警务”建设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也暴露出重创建、轻管理的问题,尤其是内容更新缓慢、日常维护滞后、警民互动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有的地方为推进微博、微信警务建设,引进了新技术、购买新产品,但运用上只停留于技术层面,不注重深层次发掘,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不仅不能发挥硬件技术产品的最大效能,也降低了“微警务”工作的实际效用。

(二)便民初衷凸显,实际职能不全。

与传统公安机关工作模式相比,“微警务”建设旨在通过互联网这一便利媒介,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与公安机关沟通,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然而,一些“微警务”平台基础功能不全,操作方式不易,内容实用性不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公众咨询的内容得不到详细答复和及时跟进,仍然需要电话联系或当面询问,既违背了工作开展的初衷,也降低了实际的服务功效,导致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关注度、活跃度较低。

(三)内容单调呆板,缺乏持续更新。

在实践中,由于民警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微警务”内容更新不及时,宣传形式单一,转发的多、原创的少,无法调动网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粉丝”流失,“微警务”平台成为摆设,有的甚至沦为“空壳平台”。

(四)管理人员不专,处置能力不强。

“微警务”平台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兼职管理,对庞大的“粉丝”诉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对网络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不够,有的单位在处置过程中没有把握适时适度、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回复与反馈过于简单,甚至应付了事;有的单位有抵触心理,至今不愿开通相关“微警务”平台,即使勉强开通也不善于灵活运用,导致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

四、加强“微警务”建设的途径

(一)认识要“深”。

全面建设并发挥“微警务”的最大效用,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公安机关要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警民全方位交流,走出一条具有“微时代”特色的群众工作之路。要引导民警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微警务”工作,接纳、认可其带来的工作便利与效用,克服使用、推动上的畏难情绪,不断巩固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管理要“专”。

要完善组织构架,形成领导带头、职能部门支撑、专门人员操作的整体格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与人员,落实各警种、部门信息联络人员,加强彼此沟通交流、互相协作,突出团队作战的强大优势。要设置值班管理制度,确保重要信息、线索被第一时间发现处理,求助投诉得到快速回应,防止平台处于长期失管状态,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关注度、信任度。要纳入考核奖惩,除对平台建设维护进行常规性检查外,需制定科学的平台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以推动其高效长效发展。

(三)运营要“活”。

“微警务”建设发展的起点与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最终效果也要由广大人民群众来检验与评价。因而,平台内容的设置需紧贴群众需求,转变以往过于刻板、严肃的形象,采用更为专业的内容、术语,提供更多能够讨论交流的话题、平台,最大化地满足群众诉求。同时,要培养有效应对负面舆情等现象的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舆论引导力,推动促使网民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提升公安机关的权威性、公信力。

(四)功能要“宽”。

“微警务”平台的设置应紧跟最新出台的各项便民政策措施,实时发布各类信息,更新平台服务功能,提供更为强大的“一站式”服务,使得平台用户成为“微警务”工作最好的“代言人”。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及时提供违章查询、路况提醒、户籍办理等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要注重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制作漫画故事、拍摄工作秀、讲述警察故事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让群众了解公安工作。

(五)更新要“快”。

“微警务”中的信息更新,要多从网友的角度出发,网友想要知道什么,什么样的形式才是网友最容易接受的,那么就从这些角度进行更新。要关注网友和粉丝的动态消息,一旦网友对信息存在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提出相关疑问,管理人员要及时、详细地作出解答。要坚持原创精神,结合自身部门办事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努力赢得广大网友的喜爱,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

第四篇:对公安机关绩效考核的认识与思考

绩效考核是以促进公安机关长效机制建设,实现队伍管理的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以各部门为载体,以各警种的主要工作为内容,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奖优罚劣、惩前毖后的工作。它不是公安机关独有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借鉴于企业的管理经验,在经长期探索和实践后形成的,具有公安机关工作特点的一种管理方法。就其

涵盖性、包容性、权威性而言,它是惟一的一种考核模式,但就某项业务工作或规章制度的检查而言,不是惟一的,但其他考核形式的最终结果应纳入到绩效考核工作之中来,维护其权威性。应当说,我局在绩效考核工作方面起步较早,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是一步步地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笔者现就绩效考核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绩效考核工作的内涵

(一)由来绩效考核来源于企业的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确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二)概念绩效考核就是考核者通过与被考核者共同参予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内容,对被考核者在某一时间段内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的一次评估。

(三)主要特征1.严肃性。对考核者而言就是必须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考核;对被考核者而言就是必须按照考核者的既定方针进行工作。一旦考核内容及标准双方得以确定,被考核者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执行。在方案的整体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交情、私情而言,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从这一点来说,严肃性是贯穿整个考核工作的灵魂。2.灵活性。它既可以根据全局工作进行制定,也可以根据各警种、各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制定,甚至还可以就某一阶段开展的具体活动进行设定。3.自身驱动性。它是靠自身的驱动力起作用,而并非靠考核者的检查、督导来驱动。也就是说,当一个绩效考核办法出台后,推动这项工作进行的是被考核者的认知(笔者注:下文功能中的第三点)作用,大家按章办事,干好各自的工作,成绩优秀的就能得到奖励,落后的就要被惩罚。4.可操作性。它的建立必须要能激励并制约全体民警,确保公安队伍的前进方向,同时要超作方便、简单易行。

(四)功能1.激励作用。全方位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队伍的管理,推动工作的开展。2.协调作用。根据公安工作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可以随时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来,因实就需,更好地把握和协调各个时期公安工作的趋向。3.认知作用。通过考评内容,使全体民警知道这一时期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该如何去做,不这样做,会负什么责任;通过得分,使民警知道自身的差距在哪里,要在那些方面下功夫;通过奖惩,把民警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

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建立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方针,深入研究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公安工作、公安队伍管理工作发展运行规律,以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根本标准,努力实现公安机关管理方式、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建立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体系,需坚持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的建立必须具有科学性。在制定的过程中,考核者要对所设定的指标进行认真研究,指标过高则完不成,过低则没有压力,应当是在找准二者结合点的基础上,以通过努力能完成、不努力则完不成为出发点设定标准。没有科学性就没有操作性和实用性,这一点必须掌握好。2.配套、协调原则。制定的考核条款之间要配套、协调,能够考出真实成绩,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封闭的体系,不能相互矛盾。3.稳定性原则。一劳永逸的体系是永远没有的,但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使之发挥出奖优罚劣,促进公安工作的作用。

三、我局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体会我局绩效考核工作起源于1997年,当时我局公安改革工作正逐步走向深入,在就如何在多元化的经济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击下管住队伍;如何在坚持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经济法则管活队伍;如何按照现代警务发展要求管好队伍展开了思考。我们在借鉴、吸收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出台了适应公安工作和队伍现状的考核管理办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以考核为基础,以竞争为手段,以激励为根本的绩效考核体系。它体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工作的客观性、公平性,为我们把握公安队伍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方向。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知道考什么。考什么一直是推行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难点,其实,只要把握住中心环节,就可以建立起相对合理的考核体系。我局共有在编民警3000余人,面对这

第五篇:对公安机关绩效考核的认识与思考

绩效考核是以促进公安机关长效机制建设,实现队伍管理的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以各部门为载体,以各警种的主要工作为内容,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奖优罚劣、惩前毖后的工作。它不是公安机关独有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借鉴于企业的管理经验,在经长期探索和实践后形成的,具有公安机关工作特点的一种管理方法。就其涵盖性、包容性、权威性而言,它是惟一的一种考核模式,但就某项业务工作或规章制度的检查而言,不是惟一的,但其他考核形式的最终结果应纳入到绩效考核工作之中来,维护其权威性。应当说,我局在绩效考核工作方面起步较早,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是一步步地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笔者现就绩效考核工作谈几点认识。s0100

一、绩效考核工作的内涵

(一)由来

绩效考核来源于企业的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确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二)概念

”绩效考核”就是考核者通过与被考核者共同参予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内容,对被考核者在某一时间段内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的一次评估。

(三)主要特征1.严肃性。对考核者而言就是必须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考核;对被考核者而言就是必须按照考核者的既定方针进行工作。一旦考核内容及标准双方得以确定,被考核者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执行。在方案的整体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交情”、”私情”而言,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从这一点来说,严肃性是贯穿整个考核工作的灵魂。2.灵活性。它既可以根据全局工作进行制定,也可以根据各警种、各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制定,甚至还可以就某一阶段开展的具体活动进行设定。3.自身驱动性。它是靠自身的驱动力起作用,而并非靠考核者的检查、督导来驱动。也就是说,当一个绩效考核办法出台后,推动这项工作进行的是被考核者的认知(笔者注:下文功能中的第三点)作用,大家按章办事,干好各自的工作,成绩优秀的就能得到奖励,落后的就要被惩罚。4.可操作性。它的建立必须要能激励并制约全体民警,确保公安队伍的前进方向,同时要超作方便、简单易行。

(四)功能

1.激励作用。全方位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队伍的管理,推动工作的开展。2.协调作用。根据公安工作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可以随时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来,因实就需,更好地把握和协调各个时期公安工作的趋向。3.认知作用。通过考评内容,使全体民警知道这一时期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该如何去做,不这样做,会负什么责任;通过得分,使民警知道自身的差距在哪里,要在那些方面下功夫;通过奖惩,把民警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

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建立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方针,深入研究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公安工作、公安队伍管理工作发展运行规律,以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根本标准,努力实现公安机关管理方式、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建立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体系,需坚持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的建立必须具有科学性。在制定的过程中,考核者要对所设定的指标进行认真研究,指标过高则完不成,过低则没有压力,应当是在找准二者结合点的基础上,以通过努力能完成、不努力则完不成为出发点设定标准。没有科学性就没有操作性和实用性,这一点必须掌握好。2.配套、协调原则。制定的考核条款之间要配套、协调,能够考出真实成绩,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封闭的体系,不能相互矛盾。3.稳定性原则。一劳永逸的体系是永远没有的,但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使之发挥出奖优罚劣,促进公安工作的作用。

三、我局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局绩效考核工作起源于1997年,当时我局公安改革工作正逐步走向深入,在就如何在多元化的经济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击下管住队伍;如何在坚持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经济法则管活队伍;如何按照现代警务发展要求管好队伍展开了思考。我们在借鉴、吸收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出台了适应公安工作和队伍现状的考核管理办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以考核为基础,以竞争为手段,以激励为根本的绩效考核体系。它体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工作的客观性、公平性,为我们把握公安队伍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方向。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知道”考什么”。”考什么”一直是推行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难点,其实,只要把握住中心环节,就可以建立起相对合理的考核体系。我局共有在编民警3000余人,面对这么庞大的队伍,在建立考核体系时,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采取纵向比,不做横向比原则。也就是说,评价全局各个部门工作的优劣,是看它是否完成了市局对这个部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而非通过对各个分局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完成指标的高低进行评价。因为各地区之间的治安状况、人口状况、经济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无法统一指标,即使确定出来的指标,也是无法令各部门认可的。

二是分别制定考核内容的原则。试想,如果一个考评办法既能对刑警考核又能对社区民警考核,既对年轻民警适用也对老年民警适用的话,那它怎么能考出民警的真实水平?又怎么能发挥出民

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呢?这种不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和自身能力大小确定的标准又有多少可信度和可行性而言呢?这种上下一盘棋的”万能”考核方式早已被我局所淘汰。我们根据机关各部门和分县局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别制定了考评办法,除队伍管理工作方面具有相同点外,其它内容都不尽相同。各部门也在市局这一方针的指引和要求下,制定出适合每名民警实际情况的考评办法。

三是考评内容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在确定考评内容时,对部门而言要从工作重心出发,突出主线工作,把最能反映部门整体情况的工作作为重点。对民警考评而言要从最能突出该岗位特点和民警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制定。无论哪种考核,都不宜面面俱到,要在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上下功夫。例如,在全局考评办法中,增加了市局党委对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的工作及队伍建设情况的评价内容;增加了在分局考核的基础上,重点对”三队一室”派出所的考核项目;增加了民警述职讲评制的内容。工作好坏让在一起工作的同志进行评判,把评议权交给民警,改变过去单一由领导或班子评定等次的状况,扩大考核工作的民主性。在对业务部门刑警支队的考评办法中,取消了”适用强制措施准确率”等项目的考核,只保留了53项考核条款;对治安支队的考评办法取消了”研究、修改、制定各类突发性时间预案”等项指标的考核,只保留了30项考核条款,等等。

其次,要知道”如何考”。在”如何考”这个问题上,我局采取了以下方式:一是采取下考一级的方式。即市局负责对各处室、支队和分县局进行考核;各处室、支队和分县局负责对所属科所队进行考核;各科所队负责对所属民警进行考核。我们认为,市局不能直接考核到民警。除了管理上的不顺外,很重要一点在于,对民警实际工作能力大小,工作热情高低最有发言权的是本部门领导。因此,由本部门制定对每个民警考核指标自然而然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适用性。当民警在对自己一年的工作任务有所了解后,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缺什么、补什么”,使那些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民警可以脱颖而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这样一来,本部门领导就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跟踪了解到民警在某一阶段时间内的思想动态如何,身体状况如何,工作业绩怎么样,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工作没有落实,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从而及时调整部署,把握工作脉搏,因时就需,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在市局提出全年工作规划,明确目标后,将目标横向分解到市局各部门,纵向分解到分县局,经与市局各部门和分县局反复协商后,达成共识。再由市局各部门和分县局把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横向和纵向分解到科所队,最后,由科所队把工作目标分解到每名民警。三是推行年终考、半年考、季度考相结合的方式。即市局对分县局和市局各部门是以年终考为主,以不定期倒查等方式为辅;分县局和市局各部门对所属科所队以半年考为主,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为辅;;各科所队对民警的考核是以季度考为主,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为辅。

第三,要明确结果如何运用。考来考去,结果能否运用、怎么运用,奖惩能否兑现,是关系到考核体系的严肃性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几年来,我局在推行绩效考核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仅仅依靠考核结果所产生的激励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将考核与人事制度和评先创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三级制考核结束后,将结果与记功、嘉奖、优秀公务员评定及奖金分配相挂钩,对不达标单位的主要领导和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班子成员给予书面警告,连续两次书面警告,责令引咎辞职,其成员一年内不予重用或晋升实职领导职务;对被评为不称职的民警,不颁发奖金,评为不称职公务员,取消记功、嘉奖资格,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公务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一年内不予调换岗位,不予晋升警衔,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建立,使全局各部门从心底认识到绩效考评的重要性和激励性。超额完成考核规定的任务,就一定能得到奖励,完不成考核任务,必将受到惩罚,从而调动起各部门、各警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绩效考核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绩效考核形式已逐渐在大众中铺开。它以”灵活性”、”自身驱动性”等诸多因素被上层领导者所接受;它以”可操作性”、”认知作用”等诸多因素受到基层人员的欢迎。但就其长远发展趋势而言,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目前,大部分业已建立和有待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停留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上的。显而易见,这种费时、费力、费财的弊端必将阻碍它的进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这种弊端,保住业已取得的成绩,延续它绚烂多姿的生命力呢?应当说,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难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那就是网上考核。网上考核以其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和方法灵活,统计客观等优点正逐步为各单位所接受。作为维护~与秩序的公安机关更应把握住时机,与时俱进。也就是说,变手工考核为网上考核是势在必行,是大势所趋。我局在~年进行公安数字化建设依始,就把这项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之中,经与东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目前已开发出网上绩效考核平台,并将在未来几年中,筹措资金来完善、推广和启用这一考核形式。

下载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公安机关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公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密......

    省公安机关服务发展服务执法告知服务制度[范文]

    江苏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安机关服务发展服务 群众十项措施》和《江苏省公安机关执法告知服务制度》的通知 (苏公发[2005]13号 2005年6月28日) 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2002,公安部提出了建立公安队伍长效管理机制三年规划,考核激励机制成为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队伍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将长期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摸索出......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公安部提出了建立公安队伍长效管理机制三年规划,考核激励......

    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

    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 衡阳市政府副厅级干部、市公安局局长 徐发科 社会管理创新是公安工作的自我完善和提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主旋律。各级公安......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索与思考2002,公安部提出了建立公安队伍长效管理机制三年规划,考核激励机制成为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队伍管理考核激......

    关于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发挥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

    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现状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