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5:0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洪兴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文章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特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等素质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介绍了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及开展创造性教与学活动。

[关键词]创新教育;机械制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摘 要:机械制图是中级技术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学好这门“工程语言 ”,学生才能运用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基本几何体中正六棱柱的三视图为例,着重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机械制图 三视图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授,学生练习,讲授的知识点多、细、难,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三个阶段。笔者以基本几何体中正六棱柱的三视图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

一、任务设计

1.分析教学内容,明确任务目标

教学内容:基本几何体中正六棱柱三视图的学习,包括正六棱柱三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绘制正六棱柱的三视图及标注尺寸。

任务目标:通过完成任务,达到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根据学生特点及知识储备,确定任务项目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物体上顶点、棱线、表面的投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此外,正六棱柱的形体结构比较简单、常见、易懂,因此,教师要抓住机会,让学生接受任务、完成任务,以满足其成就感和求知欲。在教学时,学生对于基本几何体并不陌生,教师要理清步骤,让学生按照步骤一步步完成。

3.确定具体任务目标

任务1:课前制作正六棱柱,加深学生对正六棱柱形体结构的认识。

任务2:分析正六棱柱结构特点。

任务3:正确绘制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任务4:在三视图正确地标注正六棱柱的尺寸。

二、任务实施

1.任务引导

课前展示正六棱柱的制作过程,学生在课前完成制作。教师在课上根据学生制作的模型来讲解正六棱柱的概念,结合学生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习中见过哪些外形是六棱柱的物体,或含有六棱柱结构的物体。利用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正六棱柱的结构特点,即:两底面是全等的正六边形;六个侧面是全等的矩形,且都与底面垂直;六条棱线等高,且与底面垂直。在分析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采用对学生分组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课堂任务,突破难点、重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些错误会让学生的探索更加深入,此时,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任务演示

教师合理摆放正六棱柱模型,启发学生思考围成正六棱柱的各个平面的种类名称,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分析正六棱柱的三视图,要注意分析两个底面和六个侧面的投影,特别注意分析形体上的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分析时要结合前面所学过的物体棱线的投影和物体表面投影的有关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最后,学生动手尝试三视图的草图绘制。

3.任务执行

演示结束后,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演示来进行三视图的绘制及标注尺寸,尤其注意左视图和俯视图要符合宽相等的投影规律。以往学生绘制时往往使其宽度等于主视图的“长”,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分析出长和宽,即:长等于正六边形的对角距,宽等于对边距,两者是不相等的。教师要特别强调,防止学生出现错误。

三、任务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推荐优秀的绘制图形让大家欣赏,并请学生分析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根据整个过程的实施和结果,总结该次课程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情况及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该次课程虽然内容简单,却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一次很好的尝试。

总之,任务驱动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相结合,学生的操作技能、识图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谷江南.Auto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23).[2]董火琴.浅议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10).[3]郭岩.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探析[J].西北职教,2007(10).[4]秦和鸣.教育学浅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第三篇:proe在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Pro/E在《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段家现’,黄燕钧

(1.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摘要】一方面从三维投影体系的构建、组合体的视图分析、零件工程视图的生成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用Pro/E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强化三维设计思想。另一方面从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三维模型库入手,探讨Pro/E在虚拟模型库的建立步骤和结构体系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Pro/E在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中具有良好效果。【关键词】Pro/E;立体化;三维建模;零件工程图;虚拟模型库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535(201 o)03—0057—05 1 引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产品的设计、制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不仅仅是设计工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一场设计思想的革命。贯穿于现代工程设计、制造一体化全过程的是产品的计算机三维模型,二维投影图不再是这一过程中所必需的文件。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工程设计已进入到“三维设计”时代。这对机械制图教学提出了更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二维表达阶段,必须在教学思想中引入三维建模的工程设计思想,在教学环境上构建网络及虚拟现实模型的立体教学环境。机械制图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改革一方面是围绕如何将传统的二维设计向基于几何造型系统的三维设计的转移展开的,将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构建虚拟三维模型库,并能进行交互操作、跨平台开放式的立体化教学系统。在立体化环境中进行二维和三维有机结合的教学,提高现代工程设计和表达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三维设计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Pro/E是一套具有CAD/CAM/CAE的机械自动化软件,具备参数化设计、特征建构实体及单一数据库等功能,完全可以实现概念设计---三维建模_---二维工程图的产品设计流程。本文探讨了Pro/E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三维建模和二维表达有机结合的几点应用,研究了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虚拟模型的立体化教学系统的步骤和结构体系。经过了尝试性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Pro/E在三维建模与二维表达有机结合中的应用

以轴承座为例从三维投影体系的建立、零件的视图表达、零件视图分析、组件的虚拟装配等方面入手,研究了Pro/E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引入三维工程设计思想的方法和途径,确定Pro/E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将三维建模和二维表达有机结合的几点应用。首先,应利用Pro/E提供的拉伸、旋转、扫描、混合四个基本特征命令和孔、拔模、壳、筋、倒圆角、倒角六个工程特征命令快速有效地创建三维实体模型。2.1 三维投影体系的构建

建立轴承座的三维实体模型,根据零件视图的放置要求,放置水平投影H面,正投影V面,侧投影w面。通过拉伸曲面建立互相垂直的H、V、w投影面,用实体平面虚拟投影平面,如图1所示。

三维立体模型在正投影面(V面)上的投影,用Pro/E绘图命令中的“用边”命令,将三维实体模型的轮廓线复制下来,即完成了投影图的绘制,根据模型上轮廓线的可见性修改所绘投影图线条的属性,可见性轮廓线为粗实线,不可见轮廓线修改为虚线。图2为完成后的三维立体模型的三面投影,当修改三维实体模型的形状时,所对应的三视图也随着改变。2.2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从形体的角度来看,都可认为零件是由一些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即所谓的组合体。“组合体”的教学既是前面所学点、线、面、基本几何体、交线(截交线、相贯线、过渡线)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后面学习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以及零件图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画图读图能力的关键环节。组合体视图部分,开始由投影表达转为视图表达。保证“组合体的视图”的教学效果,对实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起着重要作用。(1)使用Pro/E进行实体建模,建立零件三维实体模型,如图3。

(2)组合体视图组合方式分析。组合体视图组合方式的分析采用形体分析法,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分析各基本形体的形状、并确定各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和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产生对整个形体的完整概念,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往往是“叠加”与“切割”并存。

如图3所示的轴承座,可以分解为圆柱I、支承板II、肋板III和底板上IV四部分,支承板II为棱柱,其前、后棱面与圆柱面相切,右端面与底板端面平齐;肋板III基本上为梯形棱柱,上部支承在圆柱I的下部,并与其外圆柱面相交,右侧面靠在支承板的左端,下部立在底板IV的上表面;考虑切割后,I为空心圆柱体.在上方有一个小圆柱孔,与空心圆柱的内圆柱面相通;底板Iv是左端带有两个圆角的四棱柱。其上有四个小圆柱孔;整个组合体前后对称。

(3)选择主视图,投影出三视图。国标规定,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如图5是该组合体在图2所示位置时直接生成的二维工程图。2.3 零件工程视图的生成

运用Pro/E的drawing(绘图)模块可以将实体零件直接生成工程图。在生成工程图之前,用户需要将系统默认的工程图配置文件“prodetail.dtl” 中的选项按照我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进行设置并保存。并在“config.pro”配置文件中指定该工程图配置文件。然后,Pro/E依据投影原理可生成工程图样,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各种剖视图、局部放大图、断面图、轴测图等,对于常用的标题栏和表面粗糙度等符号可以通过format(格式)模块建立模板文件,以备调用。在drawing下,移动主视图时,其他两视图随之一起进行相应的移动,而移动俯视图时其只能相对于主视图上下移动,移动左视图时其只能相对于主视图左右移动,这更加深了学生对三视图的形成,以及“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这一投影规律的理解,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图5为轴承座的三视图,并将主视图全剖,辅有轴测图。

图5 轴承座的二维工程图 Pro/E在构建网络环境下虚拟模型立体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建立基于网络和虚拟现实的机械制图模型库,包括与现行教材配套模型,并可方便地适时扩充,模型库中的三维模型造型逼真,控制灵活。该模型库可在校园网上浏览,也可供学生单机使用。使用者可在浏览器中自由操纵模型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并可控制模型的显示效果。虚拟现实模型库的建立,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模型的需求。

利用Pro/E和VRML(Vis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构建机械制图模型库,VRML是一种基于WWW、具有交互性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它提供对三维世界及其内部基本对象的描述。是面向对象的一种高级语言,也是一种基于文本的语合一,并可以运行在多种平台之上。

3.1 利用Pro/E和VRML建立模型库的步骤

(1)根据零件的尺寸要求,利用Pro/E的基本特征、实体特征、曲面特征等进行三维建模,建立形象直观的虚拟模型。

(2)若是装配体,则利用Pro/E组件建模功能。建立虚拟装配模型。

(3)在Pro/E中,将实体模型保存副本为VRML文件,即扩展名为.wrl的文件。(4)优化和编辑生成的VRML文件,提高模型在虚拟状态下的示范效果。

(5)对动态零件和装配体的VRML文件进行编辑,添加交互功能。对装配体的部分运动零部件进行动态控制,分析零部件的运动规律,模拟该零部件在实际工作时的运动过程。

3.2 建立机械制图模型库的结构体系

根据教学需要和后续课程的要求,建立基础模型库、典型零件模型库、部件模型库三个模型库。基础模型库主要配合工程制图课程的理论教学,强化学生对本课程中的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截切体、相贯体、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图6为虚拟模型库的结构体系。

典型零件和部件模型库包含工程制图教材中涉及的机构和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组成零件的装配关系及拆装过程。三维的效果和实时的动画交互功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机械制图的虚拟模型库的建立,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维虚拟模型,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可以动态演示、对剖视图进行演示,还可以制成三维动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多班学生可同时使用。使教学中的知识难点更加清晰、生动、形象。教师在课堂的动态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要求调整现有的模型,按需求造型或按需求修改模型。这也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Pro/E在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把从三维到二维的思维方法引入教学中,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投影、建模理论,并形成三维的而不是二维的思维方式:将现代绘图技术和设计思想融人教学中,使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立体化教学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逐步培养其现代工程设计意识。基于网络环境下,可以进行交互操作、跨平台开放式的虚拟三维模型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模型素材,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模型的需要,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Pro/E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既加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发挥特殊的作用。

把Pro/E软件应用在工程制图CAI中,是Pro/E软件的一个创新应用,这样可以形象逼真地反映组合体的投影和投影分析;相关的截交线、相贯线的形成,并可以迅速快捷的把机械制图中的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从而改变了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呆板、枯燥乏味,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机械制图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加深学生对Pro/E的了解,有助于他们的Pro/E三维建模设计制造能力的培养。

通过Pro/E造型技术的学习,学生的画图、读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Pro/E简单方便的操作,灵活的装配、拆卸过程,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装配体的理解,加强了单位空间的概念,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工程设计的意识,以适应社会、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Pr0/E三维参数化造型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尺寸驱动功能实现了相同类型不同系列模型的生成,基于其族表技术提出的建立参数化模型库的方法无需编程,工作量小。

借助Pro/E虚拟模型的帮助,可以将课程中一些重点问题如:截交体、相贯体、组合体、剖视图等内容清晰、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难点变得容易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了所获得的信息量。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浏览,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复习,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开阔了解题思路,同时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第四篇:浅谈微课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网上找的)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备受瞩目,教育“微”时代已来临。今天,微课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社会大众的全覆盖,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微课热。以短小精练为主要特点的微课,符合人们学习知识的规律,也适应了现代人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在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微课更能够助力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极大提高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

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必要性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整体视频一般为5~10分钟。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应用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机械制图课40分钟,真正讲解主体内容的重要环节一般在2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多以学生练习为主。但学生在亲自动手练习绘图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得反复讲解。一节课下来,教师只能解答几个共同的问题。假如使用微课教学,通过动画、文字介绍和视频讲解,只用5~10分钟就能展现课堂的重要内容。这样可以把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据观察,现在的中职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学生的手机都有相当好的配置,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教学相关的微课视频放在手机里,对课堂内容中某些不理解的部分反复观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通过微课,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对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讲解并制作成10分钟以内的视频来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二、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使用

微课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微课的特点,在中职机械制图的新课导入、新知识理解、课堂重难点点拨、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总结重点及规律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制作微课。不过,以笔者对中职机械制图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最适合、最迫切需要使用微课助力教学的是新知识理解和课堂重难点点拨这两个环节。因此,我们在进行中职学生的机械制图教学时,可以以这两个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制作讲解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实用性微课。微课一次性制作完成后,每届学生学到相关的内容时都能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很好地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压力。此外,还可以把每一届学生的学习困难点总结起来制成微课,进行对比提升,这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作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手工作图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们通过微课,可以将画图过程、分步讲解、配套模型演示等每一个细微的知识要领体现在教学视频中。通过参考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大纲要求及分析目前各大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以下一些知识点是非常适合制作成微课的。1.点、线、面的投影作图过程。这部分内容是中职生系统绘制三视图的基础,也是今后画零件三视图的基础。通过录制微课,教师可以把点、线、面的投影作图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2.轴测图的作图过程。由于中职生在初中没接触过立体几何,缺乏空间坐标系的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手把手地教学生建立轴测轴坐标系。而在画轴测图过程中,轴向测量部分是最需要细致地对应测量取值的,因此,教师提前制作好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学习整个绘图过程,可以避免漏掉任何一个测量取点的细节。3.组合体的绘制实例及尺寸标注。在此内容中使用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明白组合体拆分的画法过程以及规范标注的画法,为之后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学习理清思路。4.螺纹、齿轮、弹簧及轴承等标准件的画法。通过微课,可以避免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作图,明确这些常用标准件各部分的表达形式。5.零件图、装配图等的作图过程。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再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画法就会感觉水到渠成,轻松自如。这部分的微课制作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一张完整的零件图或装配图的作画过程。

三、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方法

以下微课制作实例谈谈微课的简单制作方法。笔者真正接触并使用微课是在今年的3月份。由于学校上公开课的需要,笔者认真地准备课件,所选的课题是“绘制螺栓联接图”。本次课主要是讲解螺栓联接图绘制的原理、方法及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完整绘制螺栓联接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要在40分钟内使大部分学生学会绘制螺栓联接图可不容易。如果在教学时当堂演示,擦擦改改,边画边讲,这样耗时大,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就太少了。为此,笔者课前录制了微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制作微课由一个团队来完成比较好。虽然有一些方法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录制的,比如可汗学院模式,采用相关绘图软件及手写板。笔者此次录制微课的方法较为简单,只请另一位教师使用手机拍摄。首先准备好绘图纸、圆规、三角板以及铅笔和橡皮擦等绘图用具,然后在一间空教室的课桌上演示整个绘图过程。与此同时,另一位教师使用手机对绘图过程进行录制。完成整个绘图过程使用了约12分钟,这当中包括了一些擦擦改改等辅助工序以及完整绘制剖面线等相同步骤。经过视频处理软件的剪辑,最后整个微课控制在5分30秒。本节微课包括了整个绘图的大致过程:绘制点画线、需联接的两零件、螺栓、垫圈、螺母、剖面线、检查、描深等。这样,上课时,只要把录制好的微课播放出来,既节约了教师的讲解演示时间,减轻了教师的上课劳动强度,又可以使学生更专注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同时,因为有了微课,学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反复观看,解决绘图中的各种疑问。教学实践证明,本节微课对于中职生学习该内容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学习相关的内容“螺柱联接”也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螺栓联接图的画法并能够独立绘制螺栓联接图。不仅如此,这节课还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制作微课还是有难度的。那就是微课的剪辑和音频的录入工作。这次笔者是和本校的一位计算机教师合作,完成了整个微课的剪辑制作。如果今后要独立完成剪辑和音频录制工作,需要熟悉视频音频处理软件,如会声会影X5。

四、小结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前景是美好的。根据心理学研究,普通人的注意力极限是10分钟。因此,微课的发展与推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微课作为一个载体,助力了机械制图教学。微课视频可重复、暂停并随意调整进度,对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反复观摩微课进行理解。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可见,微课不仅让分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还通过此模式给教师与学生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动手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第五篇:浅谈创新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创新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1.在改进教学方法中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我们需要考虑:①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③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④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在改进教学手段中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得失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3.在改变教学观念上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3.1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

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你看,大家说的多好啊!

3.2创造性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①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②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③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④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⑤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我认为应当这样:①提前明确写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②写作时间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③可改一周一篇为两周一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④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向社报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3.3突出“思”字,变学生“学答”为“学问”;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前面对《七根火柴》故事的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

3.4寓创造性的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

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下载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肖 老 师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品德教育要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中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人......

    ProE软件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ProE软件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就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实体表面截交线和相贯线、组合体三视图以及剖视图等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为例,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田有顺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兼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教育也因受到信息化的冲击而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

    创新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商水县第一初级中学 许苔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新时代未来主人......

    慕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 1、引言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 M I T OCW)将其课程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免费向全世界开放。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

    浅析慕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5篇

    浅析慕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幕课”指的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是在线教育的高级形式。以兴趣为导向,成千上万的学生可以足不出户的学习在线课程,并且学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