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
基于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改造研究
张美亮1,2,徐进1,2,张殿发
2(1.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所 浙江 宁波315211;2.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浙江 宁波315211)摘要:从分析宁波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出发,指出村庄改造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安全准则、规模效应、比较优势和历史文脉是村庄改造的四大价值取向。按照城乡统筹、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目标控制的村庄改造思路,把当前的农村分为为示范村、整治村和控制村三类,并提出村庄改造的具体行为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NVC);村庄改造;价值取向;分类指导;行为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1,TU982.2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长三角南翼,是与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相联系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的沿海港口城市,也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宁波现有3000多个行政村,个体差异大,现实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很不平衡,既有滕头村、湾底村、小路下村这样的经济发达、设施完备,令“城里人羡慕”的“示范村”,也有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条件简陋,青壮年大量外出的“欠发达村”,还有农业生产渐成“副业”,兴办企业或进城务工,但还保留着宅基地和基本农田的“非城非村”,更有外来人员不断增加,出租房屋和土地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亦城亦村”。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实施,一场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农村改造高潮即将来临。村庄不同区位、不同形态、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人员组成的“农村”地域,具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需要不同规划模式和改造方式。明确村庄改造的价值取向,研究多指标综合、分目标控制的村庄分类方法,是保证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前提和基础。
1村庄改造是宁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1]。新农村建设之所以适合全国,就是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村镇建设行为,而是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宏伟目标。各地从实际出发,可以有不一样的方案,也可以有不一样的速度和目标要求[2]。对应宁波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操作过程和预期结果,村庄改造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104001)
第一作者简介:张美亮(1974~),男(汉族),山西原平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村镇规划.E-mail: zhangmeiliang@nbu.edi.cn
从发展目标来看,村庄改造可以逐步破除现有的小农经济形态和小农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专业农民和现代市民转变[3],逐步形成建立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
从操作过程来说,村庄改造以市域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以村庄布点规划为导向,以新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从注重点上村庄整治建设向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以点带面,成片连线整治建设转变,形成规模效应,引导要素集聚和人口转移,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
从预期结果来说,通过现有不同类型的村庄改造,引导资本要素、土地资源、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实现产业的集聚、升级、转移,依托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群转移,有效地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逐步使农村区域的各类农业劳动者成为现代化的产业工人。
2村庄改造的价值取向
通过规划修编和行政区划调整,宁波目前尚保留三千多个行政村、近万个自然村落。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相比,传统的农村聚落在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很大的分异性。除少数村庄发展成为令城里人羡慕的小康村以外,“脏、乱、差,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散、小、弱,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仍然与大多数的农村联系在一起,许多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相比明显落后,农村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日趋衰弱。为此,村庄改造的价值取向首先就在于保证村民的居住生活安全, 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村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充分重视是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田园风光的保留。
2.1 安全准则
受“先富论”影响,以“个私企业”为特征的“草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办企业、开工厂,“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成为许多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显性表征,但除个别村庄个体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外,多数传统村落在市场竞争中走上“三弱”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集中表现在集体经济虚弱、公共服务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饮水质量、内河水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均衡增长、均等机会和公共安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命题,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平成为“十一五”期间村庄改造的基准点。
2.2 规模效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实现了从集体生产到分户经营的转变,致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规模效应逐步减弱。现代农业和农村新社区呼换新型的经济组织结构。宁波市的乡村建设从“百千工程”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变,体现了“政绩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调整村镇居民点的规模和布局,不仅要有利于种植业、林果业及加工业等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也要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创造条件,特别要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交、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等现代服务设施追求“规模效应”提供空间布局支持。
2.3 比较优势
充分利用和发挥村庄的比较优势,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村庄改造的核心目标。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基础和不同的发展方向,位于平原地区、邻近城市区的村庄,要在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与城市形成有机的互补经济格局;而位于山区、半山区的许多乡村在区位、交通等方面处于劣势,却有生态优势和风景资源,这类乡村应在区域环境容量的指导下开发林特资源,发展“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村庄改造的不是简单的“移民”,而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乡村特色的发掘和提升。
2.4 历史文脉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许多城市面临着一种“文化失落”、“历史断层”的尴尬境地,而多数乡村比较平缓的发展过程则避免了历史文脉的割裂,“乡土性”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能否保护好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杜绝“千村一面”的现象发生,是衡量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村庄改造应在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充分重视村民的“恋土情结”和邻里关系,在增强村民归属感的同时,加强地方特色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3 基于改造目标的村庄分类
3.1 以往村庄分类方式述评
村庄的形成和发展与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相适应。在学术研究或社会实践中,常常根据区域差异、经济发展差异或发展目标等指标对村镇进行分类[4]。现行《村镇规划标准》按照村庄、集镇在村镇体系中的职能划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按照人口规模,又分为大、中、小型三级。根据村庄主要居住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山区村、半山区、平原村、沿海村、海岛村等五个类型。按乡村经济状况,一般分为经济发达村、经济较发达村和经济欠发达村三大类。按照城市化影响程度,分为城市型村庄、转化型农村和封闭型乡村三种类型。这些单因子村庄分类方法只注重村庄的一个侧面,难以满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3.2基于改造目标的村庄分类
3.2.1 村庄分类的基本思路
(1)城乡统筹,循序渐进。我们所建设的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这并不意味着统一步调、全面铺开、把现在所有的3000多个行政村都改造成符合“20字方针”农民新村。根据宁波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70%,农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村的规模会适度扩大。村庄分类首先要考虑许多农村人口已呈绝对减少的现实,其次是引导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集聚的发展要求。
(2)因地制宜,目标控制。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不是脱离开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封闭自救行为,而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协调发展过程,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公共财政带动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的村庄改造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不同区位的村庄有不同的规划控制目标,不同基础的村庄有不同的发展机会,有的村庄湮没于城市化浪潮中,有的村庄保留着田园风光;有的村庄位于生态敏感区,其生产方向和空间发展受到严格控制,有的村庄依托市场竞争
不断增强集体经济能力,将会走上全面小康之路。
3.2.2 基于改造目标的分类结果
根据村庄在城乡协调发展序列中的价值取向,结合宁波实施“百千工程”的经验,把现有的农村分为为示范村,整治村和控制村三类。
(1)示范村,即集中建设的农村居民集聚区,包括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特色村两类。前者有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后者有生态示范村、园林式乡村、绿色乡村、历史文化名村等。这样的乡村在数量上尽管比较少,但从质量上来讲,确是村庄中的“精英”,更是乡村的“真容”。村庄改造的目标就是不断扩大示范村的范围,同时在更高的水平上建设示范村。
(2)整治村,即规划保留的乡村居民点,代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一般水平。在未来城乡结构演化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会被城市兼并而成为城镇的一部分[5],也有一部分可能会建成有特色的乡村,从根本上讲,由于缺少可持续发展保障条件,总体数量和个体规模会不断减少。村庄改造的目标是调整用地空间,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农居环境。
(3)控制村,近期保留,远期撤并的特殊居民点。目前主要位于城市规划区、大中型产业发展控制区生态敏感区或灾害易侵袭地区,有些是空心村[6],有些是没有发展空间的自然村。总体上说,这些乡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逐渐消失,至少是在自然演变过程中也会随着各种政策的控制和人口主动流转而失去存在的意义。村庄改造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引导搬迁。
4村庄改造的行为方式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形成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合力,必须根据村庄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结合城市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对示范村、整治村和控制村分别采用不同的建设管理模式,或集聚建设、或拆迁控制、或整治疏理,使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顺利转型,保留的农村各具特色,生态敏感区的村民得到妥善安置,最终实现多数农民转化为市民,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民的目标。
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村庄布局结构
村庄布局结构是城市化进程中整个农村变迁在居住形式上的反应。村庄布局结构的调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各自然村内部的调整;二是在行政村内部自然村的合并,三是跨行政村的深度整合[7]。前一阶段“百千工程”主要是针对自然村的小调整,受村民传统思维和宅基地分配制度的影响,单纯的行政设置上的村庄合并难以引导村庄布局合理化。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城乡结构优化的调查研究,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办法,防止控制村的无序扩张而造成更大浪费,引导分散的农户、小村向示范村集聚以发挥规模效应。
4.2 增强集体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许多示范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今天,形成强大的集体经济能力是村庄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许多村庄依托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非农产业,但对于绝大数的整治村,农业生产条件的充分改善始终是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推动宅基地整
理、实施农田集中承包、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培育强大的集体经济,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3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人居环境建设
宁波市的绝大多数农村基本实现了路、水、电“村村通”,但网络化程度低,系统性差,尤其是文教卫生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严重落后于城市。村庄改造的重点是整合各部门的新农村建设资金,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改造和配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引导村民逐步向示范村或集中建设区集聚;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污水粪便生态化处理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整治村的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 汪光焘.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新审视城乡规划工作[J].城市规划,2004,(03):8-1
1[2] 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11):17-20
[3] 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甬党[2006]4号,2006
[4] 田明,张小林.我国乡村小城镇分类初探[J].经济地理, 1999,(06):93-96
[5] 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科技, 2005,(07):39-40
[6] 张军英.“空心村”改造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安徽省巢湖地区空心村改造为例[J].建筑学报,1999,(11):12-15
[7] 赵之枫.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村庄集聚的时空方略[J].小城镇建设,2002,(10):32-33
Research o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Ningbo
ZHANG Mei-liang1,ZHANG Dian-fa2,XU Jin1
(1.Department of City Plan, Ningbo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2.Faculty of Architectural,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 With analysis of the objective, process and result of socialism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in Ningbo, it’s suggested that village re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the safety-rule, scale-effect, comparative-predominance, and historical-context are the four value-orientations in village re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ion rule of urban-rural unified planning, advances by steps, right reconstruction for right village, and objective-orientation, it’s proposed that the current village sh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demonstrated, renovated and confined.The appropriate behavior pattern of village reconstruction is suggested as well.Key words:new village construction;village reconstruction;direction by classification;value-orientation;behavior pattern
CLC number:F291,TU982.29Document code:A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工程
顺应村情民意搞好村庄改造
*****村位于*****,**村有*个村民小组,户家庭,户籍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外来人口余人,有自然村落组成,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
二00七年九月镇党委对村级支部进行调整,建立了党支部,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内涵式发展上做文章,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着力于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2008年3月镇第一期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工程拉开了帷幕,**党支部紧紧抓住契机,注重村庄改造的时代性、实效性,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合乎村情的整体布局,统筹兼顾,全盘考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使村庄改造工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在规划布局阶段,根据八大改造建设项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座谈会、发放村民告知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党支部书记**带领班子和规划设计人员深入村宅现场进行科学决策,规划论证,结合村情精心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工程实施阶段,带领组织党员干部、村民骨干、志愿者队伍顶烈日,冒酷暑,穿家入户,做好施工协调和质量监督;组织小分队拆除违章,整治环境,美化家园。经过近一年有条不紊的改造建设,村庄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新建主干道,拓宽次干道,硬化入户路,新建便民桥,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通过生活污水纳管集中排放,疏浚村沟宅河,改造低压水网,全面改善水环境;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房、农宅墙面白化、拆除违章搭建,整治宅前屋后环境,建设中心绿地,组团绿化和牡丹公园,营造清洁、文明环境,为了方便、丰富村民生活,建起了集贸市场、茶室、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乐,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凸现出农村的新气象、新风貌,被确定为村庄改造的示范点,接待了大批市区镇各级领导的视察参观,被评为上海市村庄改造先进集体,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
为了确保村庄改造的成果,在长效管理上完善机制,充实人员,增投财力,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区域的保洁保绿管理机制,在垃圾存放收集上全面桶装化,改变以往每户随意放置,杂乱无章、苍蝇滋生的不雅现象,村级公共设施专人管理,联防队协助,做到管理全覆盖,常态化,使村民感受到:实事工程有成效,长抓不懈环境好。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引领人,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宏伟目标,村庄改造工程的有序推进,顺利实施,取得成效,给了我们深深地启迪:实事工程合乎实情,顺应民意,共同参与,注重实效。
第三篇:管理改造村庄建设
文章标题:管理改造村庄建设
**县按照“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生产生活设施向城镇和小康村集中,实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针对农村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村庄基础等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推广“四种模式十大类型”,建设新农村,取得良好成效。
依托产业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出路在工型。我县工业园、西牛、嘉定、大阿、铁石口、大桥6个乡镇临近县工业园、食品工业小区、铁石口工业小区、大桥工业小区的200多个村小组,组织大批农民到工业园、工业小区培训和务工,人均月平均务工收入800元以上,相当于务农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优势产业型。我县今年拿出近300万元扶持脐橙、烟叶、甜玉米、生猪生产,使脐橙、半夏等10大优势产业规模变大,据初步估算,今年脐橙可实现产值3亿元、甜玉米及加工产值2亿元、生猪1.8亿元、水产1.5亿元,等等,农民从10大农业产业中人均可获益1600元以上,加快了农民致富,发展了农村经济,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三是亦工亦商型。我县按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思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发展非农产业。
搞好规划造新村模式为引导农民走城镇化发展道路,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县城与小城镇、小康村、工业园区与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一个县城、16个小城镇、240个小康村“三位一体”城镇化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种类型,加速城镇化进程。一是城市小区型。我们聘请了深圳设计院专家搞好了**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城镇商住型。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16个建制乡镇规划修编。在小城镇,规划了既有新农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区化新城镇。三是山岗别墅型。我们坚持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为主要内容,按照“适当集中、科学布局、节约耕地、体现小康”原则,建设小康新村。四是农村社区型。按照“农村社区化、社区城市化、城市生态化”要求,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整理改造变新村模式我县坚持把旧村庄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分布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新农村。一是扩建治理型。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在其周围扩建新区,吸引周围自然村向新区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对原规划建设还好的村庄,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要求进行改造治理,使旧貌换新颜,旧村变新村。小江镇新店子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三横三纵、一溪两岸”整体规划,分住宅区、产业区、休闲区、服务区建设新农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了一个具有小桥流水、江南特色的新村。
自然和谐出新村模式通过长期不懈地植树造林,**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6.8。我县利用和发挥绿水青山的自然山水优势,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绿化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庄园型新农村。如,大塘埠镇长岗上连塘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一座山头一幢房、一片果园一口塘、一栏生猪一个池”形式建设小康楼,建成了**独有的生态农庄型新农村。西牛镇牛颈村罗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办法,组织全体村民户平集资1300元,大规模地进行“三清三改”,建设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新村。
《管理改造村庄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管理改造村庄建设。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
鑫源乡鑫源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
为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发„2010‟6号)文件精神,现就我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与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规划先行、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稳步推进,政府引导、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体系,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达到村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美化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采取“突出重点,先行试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鑫源村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任务。
(一)规划目标任务。按照“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原则,高标准编制村镇规划,构建示范村规划体系。
(二)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目标任务
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即村庄主要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村庄组级主要道路平整、硬化,道路两旁净化、绿化;建筑物整饰工程:村庄建筑物达到风格基本统一、色调基本协调、窗檐基本规整的标准;房前屋后平整绿化工程;农户庭院整洁,并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人居环境;饮水清洁工程:保护水源地、保障人畜饮水质量,实施集中供水;农村节能推广工程: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圈、厕、厨改建工程:开展猪圈鸡舍、厕所、厨房的改建,根治全乡污染源头,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垃圾及农肥集中堆放处理工程:垃圾和农肥集中堆放,进行简易的无害化处理;村庄污水有组织、成系统排放工程:污水集中汇集,避免污水横流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蚊虫滋生。
2、电力电讯。加强供电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供电实行“一户一表”,对供电线路进行整治,减少交叉、跨越,并与电信线路实行隔离。“十二五”期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100%,100%农户用上安全电。
3、公共设施。积极配套和完善文化、娱乐、医疗等公共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可与打谷场统一设置,综合利用;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阅报栏、旗杆等;中心
村设立卫生室;建连锁化“农家店”或便民商店。
4、住宅改建。按照“使用功能方便合理、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要求,对农民住宅采取抹灰粉刷、加檐、平改坡、外装饰、改建外立面等多种方式进行整治与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住宅内设水冲式卫生间,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厕所。大力推广建房新图集,新建住宅使用耕地的农户不超过120平方米,层数以2-3层为宜,体现单体建筑个性与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形成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村庄风貌。
5、村容整治。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率达到90%以上;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公厕,标准不低于30-50m2/千人,建筑面积不低于30m2;家庭散养家畜做到人畜分离,合理集中布置牛栏畜养用地;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生活垃圾池,实行集中处理。拆除影响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压占道路红线与地下管线、河道控制线、高压走廊、公共绿地、文物古迹等违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对废弃池塘、沟槽进行平整,优化村庄出入口环境面貌。
6、生态绿化。按照人均不低于1.5m2的标准布置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场所绿化场地,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经济作物和乡土树种;推行农作物秸杆还田或用作禽畜饲料;对公用池塘进行定期清淤,保持水面洁净。
7、防灾减灾。地处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及时修建防洪堤、截洪沟、泄洪沟、护坡、挡土墙等防灾减灾设施。杜绝在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山洪冲沟等地质危险和隐患地段新建建筑,对此地段上的建筑要逐步迁移到安全地带。公共活动场所要设置灭火器等防火、灭火设备。2层以上住房应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8、文化保护。列入县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按已批准的规划实施保护;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关专业部门要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整治;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挂牌予以保护,不得砍伐、移植、出售,不得在古树名木树冠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进行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各类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支部书记组长,陈邦友、杨能娥担任副组长,张建军、罗明友、慧心骑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通报。
(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根据各户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特色等,按照“不求其大,但求其美”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巧借山水景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庄。
要以产业为支撑,突出发展旅游型的新型村镇,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构建平台。一是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实行总量控制、占补平衡,边建设,边复垦;二是加快人口聚集。鼓励农民进集镇生活、居住,对条件恶劣地区的分散村民实施集中搬迁;三是完善机制,鼓励多方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营。
(四)整合资源,项目带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重点争取国家扶持,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推进组级公路硬化;加大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以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并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以水毁农田的恢复、堤渠塘堰的维修、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办好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汇报
仙岩镇2006年1-9月份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汇报
仙岩镇地处玉山县东南部,区域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10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有6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其中吴家社区毛水塘、黄茅坞村上新屋、黄坳村周家墩和桑园村大门塘等4个自然村县下派了新农村建设驻点工作组,另外,根据群众要求,毛家垄村毛家垄自然村和桥棚村所在地(村建帮扶村)也列入整治试点工作。
我镇黄茅坞村2003年在全县率先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之后,后陈村、桑园村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开展创建示范工作。扎实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为全镇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了个好头。今年4月份,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全镇上下深受鼓舞,群众热情高涨。8月14日、18日市、县村庄整治会议之后,8月23日,召开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再动员大会,掀起了以“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热潮。目前,全镇所有行政村都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村民代表会议,高标准地完成了村级总体规划,部分整治试点自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9月底前将全部完成。6个整治试点村召开了村民大会(座谈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基本完成了前期的清垃圾、清水面和清路障等工作。吴家社区做好了毛水塘自然村的通村道路路基拓宽改造工作,年内将完成路面的硬质化改造,总投资达40多万元;桑园村完成500多米的里弄小巷路面硬质化改造,清理污水沟1000多米;黄坳村周家墩自然村完成了1500多米的里弄小巷硬质化工程,新建了村内文化休闲小广场,黄茅坞村上新屋自然村正在实施里弄小巷的路基拓宽改造工作,即将动工实施路面硬质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全县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立足各村实际,从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抓起,以着力抓好6个试点自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促进全镇各村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操作,抓进度,抓落实。
一、高标准规划,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
一方面要高标准制定规划。一是建设规划,现在全镇各村已经编制好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操作性强的村庄整治规划也即将搞好;二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中心村建设和文化特色村建设为目标,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要抓好规划的实施,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以规范村民建房行为为主要手段,通过举办规划学习培训班等方法,抓好规划的宣传、学习和贯彻,坚决杜绝不按规划建设等乱搭乱建行为。
二、结合各村实际,实施好“村庄整治方案”。
各试点自然村今年的重点整治工作为:
桑园村大门塘:改造、新建并硬质化村庄道路1000多米,继续硬质化里弄小巷路面300多米,进一步绿化村庄内环境,在群众休闲聚集处安装照明路灯,着力实施改厕改栏,改善村内环境,新建公厕2个。
黄坳村周家墩:硬质化村庄内的所有里弄小巷2000多米,抓好改厕改栏工作,推广无害化厕所,搞好村内主干道的绿化、亮化工作;实施“安全改水”工程,做好村内河道水面的清理工作。
黄茅坞村上新屋:拓宽改造并硬质化村道1200米(宽3.5米),硬质化村庄里弄小巷400多米,大力改善村庄环境,新建公厕1个。
吴家社区毛水塘:投资40多万元,实施好通村公路硬质化工程(长3公里、宽3.5米),实施改改厕改栏,规范村民建房行为,推广使用沼气,抓好村民“安全饮水”工程。
毛家垄村毛家垄:改造、硬质化村庄道路1500米(一纵三横),高标准清理、修建村内小河道和排水沟2000多米,拆除公路边所有露天粪坑,新建公厕1座;改建村庄内群众休闲小广场。
桥棚村:着力实施好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八都至桥棚、宽4米)的硬质化工程,逐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三、健全基层组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以建立“好班子”为目标,健全村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强化村民自我管理功能,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积极作用,从而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